诵国学经典--促习惯养成
读诵国学经典的好处
读诵国学经典——至少可产生以下11种效益2014-11-01快乐妈妈读书会1、人格优化,身心健康——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
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内涵会在更高的起点上迈步,从而不仅身心健康,而且会使成功的几率明显增加。
2、专注力提高——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一、头脑里少杂念、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3、记忆力大大提升——经常背诵经典,孩子的记忆力将获得明显提高,50%的孩子能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
一旦获得了这种记忆能力,记忆任何科目的知识都会很轻松,并一生保持这种超越常人的记忆力。
4、语文能力增强——背熟《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大学》、《老子》、《中庸》、《孟子》、《管子四篇》、《中华经典精粹选读》等经典后,孩子的识字量将达到5000字(这是中文系教授的识字量)左右。
此后,孩子作文、发言时就会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很有深度。
5、阅读兴趣和能力大为提高——读懂经典,孩子会形成博览群书的习惯。
许多诵读经典的孩子,在6岁-10岁时,能主动找书读。
一个7岁前诵读10部左右经典的孩子,可创造1年阅读500册到1000册书的奇迹,从而视野开阔,智慧流溢,比不诵读经典的孩子的智商高出许多倍。
6、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有很大帮助——通过诵读经典,孩子的形象思维(右脑)获得全面的锻炼,从而为学习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些科目的学习成绩也随之提升2-4倍;此外,经典的内容早一点存储到头里边,孩子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会潜移默化地进行消化,从而使理解力也获得提升。
7、才艺、体育、劳动等技能的学习变得很轻松——“心灵手巧”是诵读经典的另一种效益。
通过诵读经典,可使头脑里和躯体内的气血很好的畅通,健脑效果明显,大脑支配手指的能力得到了强化,从而在才艺、体育、劳动等技能的学习上会事半功倍。
经典诵读,促进文明礼仪养成
经典诵读,促进文明礼仪养成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在文明礼仪养成上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导致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没有良好的文明礼仪,影响其长远发展。
所以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经典的诵读,促进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
本文将根据我国教育现状,对经典诵读在学生文明礼仪养成中的作用和具体实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经典诵读文明礼仪在我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国学经典逐渐被人们忽视,近年来有很多传承经典的社会活动,但是并不能让国学经典在现代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
而根据我国教育的现状来看,学生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成绩的提升,对自身文明礼仪的养成无暇顾及,导致很多学生没有养成文明礼仪,这对学生进入社会后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
而通过国学经典的诵读,能够让学生逐渐养成文明礼仪,从而为日后进入社会后的长远发展建立坚实的基础。
一、国学经典诵读在文明礼仪养成中的重要性1.国学经典诵读让学生知理。
在国学经典的教学课堂上,学生们经常会诵读《弟子规》和孔孟之道。
这些国学经典中包含了民族精神、人生哲学和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内容,是我国历史上无数圣贤的智慧结晶。
而这些国学经典中包含的哲学和道理全部源自于人们的实际生活,人们可以通过在实际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感受这些经典国学。
通过让学生诵读这些国学经典,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做人基本的道理,并让学生了解到文明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能够在知理的情况下养成文明礼仪。
2.国学故事让学生明辨。
对于经典的国学而言,其中会涉及到很多有趣的故事,并且这些故事中经常包含做人的道理。
学生在诵读经典国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讲解基本知识以外,通过对故事的详细讲解,能够让学生对国学经典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对国学经典的深入了解。
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将能不断掌握国学经典中的故事,并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道理,从而让学生明辨。
这里的明辨不仅是判断事情的正确与错误,还包含判断人们行为是否满足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
国学经典诵读对孩子的作用及其影响
国学经典诵读对孩子的作用及其影响摘要:国学经典诵读是我国的灿烂文化,是一个人构建灵魂的精神家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对于小学生来说,国学经典诵读能培养孩子的文化素养,促进孩子的成长。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文化素养促进成长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能屹立于世界的基石,也是一个国家屹立千年的基石……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特别是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正在将文化的种子撒播在孩子的心里,撒播在小学教育这块希望的田野上。
不久的将来,它的作用可以凸现,为这项工程所做的任何努力,都会使我们灵魂的精神家园更加美好。
国学经典的传播对于孩子除学习知识之外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性格的塑造、正确的人生观的树立都有前所未有的成效。
为此,我校从2011年秋开始对全校学生倡导国学经典诵读。
首先从《三字经》开始,每天给学生一小时国学经典诵读时间,尝试不到三周,高年级学生能把《三字经》全文背诵,中年级学生也能背诵《三字经》全文的一半,就是低年级和幼儿园的孩子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背诵出好多句三字经的内容。
这样经过这两年的国学经典诵读,同学们相继能背诵出《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琅琅上口的经文内容。
现在中高年级学生对《论语》、《道德经》、《大学》的语句都能进行流利的朗读,还有的同学能背诵里面更经典的语句。
我们发现,孩子们在读经教育的过程中有明显的进步。
一、国学经典诵读可以明显、快速增加识字量我校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诵读拼音版《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等经典,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不经过教师教授就能认识好多字。
比如三年级布置一个学期可以学会《千字文》,即可以认识近1000个汉字。
诵读国学经典近两年,学生可以自然轻松地认识汉字3000多个,相当于达到小学六年级的认字水平。
二、国学经典诵读能显著提高各年级孩子的记忆能力小学阶段是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如果能抓住时机有效开发,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极其丰富的财富。
反之,就会随孩子年龄的增大一天天退化。
诵国学经典,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文800
诵国学经典,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文800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啊!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小明。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国学经典的一些想法和体会。
你们都知道国学经典吗?它们是我们祖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里面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智慧。
诵读国学经典不仅可以培养我们的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陶冶我们的品德情操,培养我们的核心素养。
首先,诵读国学经典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和知识。
比如《三字经》就是很好的入门读物,它用浅显的语言讲述了做人的道理和治学的方法。
再比如《千字文》,它包罗万象,囊括了天文地理、历史人物、风土民情等各种知识,让我们一下子就能开阔视野,受益匪浅。
其次,诵读国学经典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培养我们高尚的品德。
《论语》里说:"人能弘道,非有仁者不能;""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些教导我们要有同理心,要关心别人,这就是仁爱之心。
《大学》则教导我们"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我们要以德为先,时刻修身律己,追求更高尚的人生境界。
再者,诵读国学经典还能锻炼我们的毅力和恒心。
比如《增广贤文》记载了许多励志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持之以恒、百折不挠,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我们学习国学经典,虽然有些艰深费解,但只要坚持下去,定能终有所得,培养自己坚韧不拔的品质。
最后,诵读国学经典还能培养我们的家国情怀。
《诗经》歌颂了祖国的河山风物,流露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尚书》记载了上古时期的历史,让我们了解祖先的伟大事迹。
阅读这些经典,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就会与日俱增,会更加珍惜和热爱这片土地。
总之,诵读国学经典给了我们太多的益处。
它不仅能传授给我们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塑造我们的品德操守,培养我们的核心素养。
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一定要重视国学经典教育,汲取养分,传承文化,努力成为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都有贡献的新一代公民。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计划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计划中铁学校初一年级“中华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一、活动目的:1、不断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体悟祖国文化精髓,进一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2、通过诵读经典诗文,陶冶学生高雅情操,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其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扩大学生诗文诵读量,让他们在诵读中增强语感,体悟文言精华,提高其语文素养。
4、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不断丰富我校小班化教育内涵,同时营造多彩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实施方式:结合学校每周四的综合活动课进行。
由初一两位语文教师结合自己所带班实际,利用晨读前五分钟、及综合活动课的时间,开展形式多样,适合学生的诵读教学活动。
在期末举行学生诵读展演活动。
三、具体措施:1、各班可利用本班多媒体设备,在课间播放经典诗文广播;鼓励学生在每天作业里摘抄自己欣赏的古诗文佳作佳句;倡导家长与学生共读经典,共同创良好的读书氛围。
2、组织班级开展“课前一诵”活动。
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见缝插针,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诵”活动,做到读而常诵之,“学而时习之”。
3、课下鼓励学生多多搜集古诗文,开展看谁找的多、读的多、背的多活动。
在综合活动课前五分钟开展竞诵、竞背活动。
年级组内每月要评出“诵读大王”、“小诗仙”等。
4、开设“诗文”园地。
初一各班级在板报栏里开设一块“诗文”园地,内容可以是要求会背的古诗或古诗的背景介绍,也可是为古诗配的书画,学习、巧用古诗的仿写习作等。
5、积极探究古诗文教学方法,摸索古诗文诵读及展演(如集体诵读或分板块诵读等)形式。
本学期末举办一次大型的古诗文诵读展演活动。
四、诵读内容李毓秀的《弟子规》和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三字经》、《千字文》、《老子》及十首经典古诗文。
五、具体活动安排:九月份:根据初一年级学生情况制定“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计划。
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促进文明礼仪养成
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促进文明礼仪养成作者:雒军霞来源:《新课程·上旬》2018年第01期摘要:通过诵读经典,和古人对话。
经典诵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对于小学生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经过多方尝试,已经开花结果。
关键词:国学经典;文明礼仪;硕果累累国学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这已是无数有识之士的共识。
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文学,达到知行合一,对促进学生的文明礼仪养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从课题组成立以来,课题组成员勇于开拓、积极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国学经典为文明礼仪养成奠基“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在校园里,我们总能够听到这样朗朗的读书声。
2016年起,学校就重视国学经典诵读,每天早自习前10分钟定为国学经典诵读时间。
每个班级根据学生特点有计划地诵读经典中华诗文。
学生们通过诵读经典美文,不但增长了知识,还悟出了做人的道理,对学生平时的行为习惯起到了指导作用,为做一名文明人奠定了良好基础。
学校每周开设一节国学经典诵读课,还成立了国学经典诵读社团。
在对国学经典诵读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据所学的国学经典内容辅助故事教学,深入浅出,让学生真正了解名著内涵。
把课堂上所学的经典知识和生活紧密结合,并引用生活中的小故事加以强化,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使国学经典知识彻底在学生心灵深处生根发芽。
如《三字经》里“香九龄,能温席”讲述的是儒家文化首倡的“孝道”。
《白银区第十四小学小学生必读》第二条“尊老爱幼,常怀感恩之心”也提到“孝行”,如此把理论知识和实际行动相结合,让孩子们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很多孩子们在学习了《三字经》《弟子规》之后,开始主动观察身边的礼仪现象,在对与错的对比中,明辨是非,促进了文明习惯的养成。
二、在经典中寻求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方法1.榜样示范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每次进校门,红领巾流动岗的同学们总会给老师敬礼问好,同学们向老师问好,作为老师也要尊重同学,每次我总是还礼,亲切回敬同学们好。
诵读国学经典读后感(通用6篇)
诵读国学经典读后感(通用6篇)诵读国学经典读后感1国学经典是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诵读经典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还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它像丝雨一样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促进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同时它也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生对经典的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的过程。
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诵读水平步步提高,学生的理解体会也会层层加深,也夯实了学生的朗读水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理解能力大大提高,其次知识面也在扩大。
我们看出孩子在一天天进步。
例如《弟子规》中的经典故事讲述了许多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人生哲理。
久读经典,学生会以古人为榜样,学习圣贤的品质,进而使他们形成良好得行为习惯。
中华经典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深信孩子们在诵读的同时,必将自觉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的重任。
诵读国学经典读后感2最近,徐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一本书——《中华诵·国学经典》。
老师说,这本书很有阅读价值,特别是我们炎黄子孙都应当精读的。
书中主要收集编排了诸子百家、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灿烂篇章。
它飞扬的文采绽放出中华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标志。
老师的话深深的吸引了我,于是我读了起来。
这本书上面都有注音我们没有阅读障碍,书中有一小部分古诗我们曾经学习过,读起来很亲切也更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虽然很多没有读过的古今贤文和古诗我们也能结合注释和赏析较好的理解内容,更能让我们在阅读中体会什么是“经典”。
那真是一个蕴含着情感力量和感召力的字眼,这经典是我们民族的印记。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
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人不通古今,马牛而禁裙,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诗的意思是:积蓄很多黄金不如多买些书留给后代使之明白事理。
读经典国学的好处
读经典国学的好处1记忆能力:孩子天生都是记忆的高手,通过有意识的培养,能够背诵整篇整本的经典,记忆力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
2语言表达能力:读经让孩子开口说话,加上经典里丰富的词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得到充分的锻炼。
我们准备的领读语音是标准播音员的声音,可以校正儿童的普通话发音,即使父母亲普通话不标准,孩子也能掌握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3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能过指读,能轻松解决孩子的识字问题。
在我们的读经教育中,识字变得非常简单,一个月认识成百上千的字,对多数孩子都是小意思。
识字关过后,孩子基本都能自行阅读儿童读物,从而进一步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4理解能力:掌握了大量词汇,认识了大量汉字,孩子的记忆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理解能力的提高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5文化修养与道德品质养成:如果说以上能力的提高,都不算什么的话,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提高才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结果。
因为经典饱含古人的智慧修养,经典都是在各种规律,讲讲仁义礼智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通过读经,很容易把孩子的道德层面提高。
6性格的改变和学习习惯的形成:读经本身就是一个入静的过程,对一些生性好动的孩子,能有效的改变其多动的性格。
天天坚持读经,慢慢培养孩子学习的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将会具有深远的影响。
因为读经有这么多的好处,因此说,读经是一个提高孩子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与其他单项技能的教育学习是完全不同的。
孩子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比如理解能力强了,记忆能力强了,识字多了,特别是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其他方面知识的学习就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因此说,读经与其他方面知识的学习是不矛盾的。
表面看,读经会占用一点孩子的时间,好象是增加了负担,但这种局面很快就会改观,随着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读经根本不会增加学习的负担,反而因为学习能力的增强,从而会减轻其他方面的学习负担。
现在,国学越来越热门,国家教育部门对国学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计划明年就会首先在北京开展国学课程,相关的大学还会开展国学专业。
国学经典诵读心得体会范文十篇
国学经典诵读心得体会范文十篇经典诵读心得体会1经典诗文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文学史上最具有生命力的珍宝。
它历经岁月陶洗,千锤百炼,积淀了中华先民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和审美意识。
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我们民族商定俗成的教科书。
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对民族精神的哺育,都有其他任何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活动一个学期下来,同学身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学的学习爱好得到了激发,为了能把《弟子规》背下来,并能在背诵竞赛中获得好名次,很多同学克服了害怕心理,可以走上讲台大声地朗读,这给他们学语文的自信念。
道德修养得到完善。
经典诵读是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弟子规》经典故事叙述了很多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人生哲理等在诵读期间,孩子们逐步转变着自己的生活、学习习惯。
通过背诵经典,也使同学从小就汲取经典的文化学问,不但能够陶冶情操,培育儿童心地和善,性格温柔,举止文静,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道德修养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培育理解力量和语言表达力量,扩大学问面,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
同学的语文素养提高了。
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后,我欣喜地发觉同学的语言表达比以前更流畅、更风趣了。
同学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
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同学的理解、体会也层层加深。
同时,多读经典也能扩高校生的学问面。
诵读该同学更多的时间、机会进行阅读,可以走进课外阅读的宽阔天地,特殊是经典诵读涉及到的文学、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艺术等学问。
同学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但提高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学问面不断扩大,语言表达力量也提高了。
俗话说的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诵读可以使同学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而且也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
看着孩子们在经典中获益,我欣慰!“读经典,学做人”置身于书声朗朗的校内,我信任,今日读经诵典的稚子孩童,将是明日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
经典浸润心灵,国学促进养成
经典浸润心灵,国学促进养成作者:徐艳芬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1年第55期【摘要】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之结晶,是历代大家对道德、思想、人性、伦理等方面总结的理论精华。
诵读国学经典有利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增强对“真、善、美”的认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更应懂得与圣贤为友,以经典为伴。
通过诵读国学经典,使学生感受我国源远流长、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同时,陶冶他们的品德和情操,激发爱国情怀,更重要的是全方位提升学生的道德、文化、智力水平,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作为小学生养成教育中一种提高实效性的培养方式。
【关键词】经典诵读;小学生;养成教育所谓“国学经典”,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不仅适用于成年人,小学生更应从小开始渗透培养。
国学经典当中适合低年级的有《弟子规》《三字经》;中年级的有《笠翁对韵》《老子》《论语》;高年级的有《孟子》《孝经》《大学》《中庸》等经典篇章。
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是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人才”,即先育人再育才。
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和怎样思维。
不但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教育他们学会将知识“内化”为为人处事的技能,提高创新能力。
目前,个别学校养成教育依旧停留在说教层面,缺乏必要的形式创新,对受教育对象的需求和心理缺乏必要的深入分析。
雖然我们的养成教育过去取得表面上的成绩,但却是被动地与各种社会现象作斗争。
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必须重视优秀传统国学教育的作用,逐步在小学普及渗透孔孟思想的精华内涵,使国学思想深入人心。
本文立足于国学经典诵读,对小学生养成教育的促进展开初探。
一、诵读经典有助规范小学生的意识行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实现全面小康。
反观当今,不少小学生沉溺于富足的生活当中,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宠爱,容易产生不良的意识和行为。
一些学生在衣食住行上感恩意识淡薄。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十篇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十篇1.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篇一为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提高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结合今年的全国第XX届推普周和河北省的“双推月”活动,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引导学生增进热爱祖国的情感,我镇组织全镇师生进行了以“诵中华经典美文,让书香浸润校园”为主题的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
通过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全体师生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促进了同学们更加积极的背诵经典。
教师在经典诵读声中,变得更加的善解人意,心灵更加阳光,工作更有精神;同学们在经典诵读声中,变得更加遵纪守则,有礼有节,而这将为同学们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必将进一步提高我镇的经典诵读水平。
本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校是后泥河小学、任各庄小学、新庄子小学。
诵读首先要注意朗诵内容的选择,要选择那些感情比较激烈的,不论是表达悲伤还是兴奋,要能够让人一眼从语句中感受到,这样也好表达些。
其次是个人形象和礼仪问题,衣着要整齐,举止要规范(比方说上下台鞠躬或敬礼),另外,既然是经典朗诵,必然要配上一些人物动作,在做这些动作时一定要注意和文本内容搭的上,而且尽量做得有韵味。
而且在诵读文本之前,是要先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来增加对文字的深透性了解,之后按照文本在韵,情感,轻重,节奏,语气等等诸方面化的诵读出作者的原意,达到文与情内在的和谐统一。
最后是语言表达要能够和文本节奏共起伏,要让人在听不清你讲什么的情况下能感觉到你有情绪的变化,从而以你的这种情绪变化带动听者,其实,坐在下面的观众大多是不知道你具体在讲什么的,只是靠着情绪的起伏在聆听。
用普通话讲,这已成了惯例。
能脱稿尽量脱稿,熟读成诵嘛,另外这样你才好做动作。
2.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篇二为了推动我校的读经诵典的水平的提高以及活跃校园文化,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让全校师生深入体味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而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
国学经典诵读有什么好处?
国学经典诵读有什么好处1.人格优化,身心健康——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
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内涵会在更高的起点上迈步,从而不但身心健康,而且会使成功的几率明显增加。
2.专注力提升——经常实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一、头脑里少杂念、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升。
3.语文水平增强——背熟《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易经》、《论语》、《大学》、《孝经》、《老子》、《中庸》、《孟子》、《文学启蒙》等经典后,孩子的识字量将达到5000字左右。
此后,孩子作文、发言时就会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很有深度。
4.记忆力大大提升——经常背诵经典,孩子的记忆力将获得明显提升,50%的孩子能达到“过目不忘”的水准。
一旦获得了这种记忆水平,记忆任何科目的知识都会很轻松,并一生保持这种超越常人的记忆力。
5.阅读兴趣和水平大为提升——读懂经典,孩子会形成博览群书的习惯。
很多诵读经典的孩子,在6岁-10岁时,能主动找书读。
一个7岁前诵读10部左右经典的孩子,可创造1年阅读500册到1000册书的奇迹,从而视野开阔,智慧流溢,比不诵读经典的孩子的智商高出很多倍。
6.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有很大协助——通过诵读经典,孩子的形象思维(右脑)获得全面的锻炼,从而为学习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些科目的学习成绩也随之提升2-4倍;此外,经典的内容早一点存储到头里边,孩子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会潜移默化地实行消化,从而使理解力也获得提升。
7.才艺、体育、劳动等技能的学习变得很轻松——“心灵手巧”是诵读经典的另一种效益。
通过诵读经典,可使头脑里和躯体内的气血很好的畅通,健脑效果明显,大脑支配手指的水平得到了强化,从而在才艺、体育、劳动等技能的学习上会事半功倍。
8.取得文化治疗的效果——通过诵读经典,患有多动症、感觉统合失调、自闭症的孩子的症状明显缓解。
班级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精选5篇)
班级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精选5篇)班级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心灵家园。
国学经典诵读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诵读国学经典,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涵养民族修为,承继民族智慧,造就具有中华气韵和民族气质的现代中国人,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神圣使命。
我们深知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其目的是不仅让孩子记住一些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寻学校育人思想之根……在熟读国学经典过程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孩子的人文底蕴。
我们学校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地开展。
我们转变观念,让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回归教育本质,以育人和提高师生修养、提升改造社会能力为宗旨。
我们把国学经典诵读作为学科建设、文化培育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文明习惯的重要工程,做了一些具体的工作,总结如下:一、统一思想我们成立了“国学经典诵读,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工作的领导小组,在方案中,既有学校的总目标,又有各年级的分目标。
对于各年级经典诵读的内容,我们依据上级的总体要求,根据我校的实际,作了相应的规定。
制定相应的措施:保证每一个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引领学生开展诵读活动;保证每一个班有专用的国学诵读时间;保证保证每一个学生有诵读读本;保证每学期开展一至二次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
学校对各班级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给予督促、评估,并列入学期考核。
二、课程渗透为了让经典真正植入孩子们的生命,成为影响孩子一生的文化血脉,我校把经典文化作为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主要通过德育课程和语文课程进行文化浸润。
在德育课程中,主要通过朝会、德育课对学生进行养成(礼仪)教育、环境教育和心理教育,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环境,通过德育课程、班级个性化评价、主题班队会等途径,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氛围,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
诵读国学经典,促进良好习惯养成
忆力的训练和发展,对于儿童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诵读的内容利用电 脑 屏 幕 呈 现 给 学 生,再 安 排 一 个
此时进行最有智慧 和 价 值 的 国 学 经 典 教 育,能 潜 移
默化地影响儿童幼小的心灵,陶冶其高雅情趣,丰厚
其人文底蕴,从而培 养 他 们 高 尚 的 人 格 和 仁 义 敦 厚
的品性,促使其养成 良 好 的 习 惯. 此 即 «易 经»所 谓
格发育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加强记忆力的训练和发展,对于儿童的成长是非常有 利 的. 此 时 进 行 最 有 价 值 的 国
学经典教育,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幼小的心灵,陶冶其高雅情趣,丰厚其人文底蕴,从 而 培 养 他 们 高 尚 的 人 格 和
仁义敦厚的品性,养成良好的习惯.
关键词:诵读 经典 习惯养成
性,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51
2020 年 8 月下 第 16 期 (总第 56 期)
1.将经典融入主题班队会活动
«弟子 规»«三 字 经»«论 语»等 经 典 涉 及 谦 虚 礼
貌、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友爱、勤劳节俭等方面
内容,是非常好的 养 成 教 育 资 源. 根 据 班 级 学 生 存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懒”,教育学生为人子
女,从小就应尊重父 母、孝 敬 父 母;诵 读 “人 而 无 信,
不知其可也”和“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教
会学生做人要诚实守信.
(二)营造诵读经典的氛围
诵读经典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重复教育,熟读
成诵.但诵读经典 需 要 一 定 的 氛 围,于 是 我 在 教 室
在«三字经»«论语»«礼记»«弟子规»等国学经典
中有许多传统美德的行为规范.而加强中华传统美
《以国学经典为载体,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策略与方法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以国学经典为载体,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策略与方法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一、课题简介2014年5月我校向宁夏教育厅教学研究室申报了“以国学经典为载体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策略与方法的实践研究”课题,同年9月得以立项,10月在大武口区教学研究室的领导下顺利开题。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力求做到领导重视,课题研究人员工作到位、脚踏实地,课题研究紧张而有序、进展顺利。
课题组紧扣研究目标,将课题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相结合,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工作,育人为先。
十八大报告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当前,德育教育已提升到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对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
因此作为德育教育最基础的内容——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理应受到重视。
青少年是我们未来事业的接班人。
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的道德水平。
而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
而当今社会,在物质文明大潮的冲击下,部分小学生过早地沾染上了诸多不良习气。
而在我们学校也存在着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怕写作业、撒谎、打架、不讲卫生、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等不良行为习惯。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学生从小没有受到圣贤的良好教育,本来善良的心灵也就受到各种污染,于是做出各种错事来。
国学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思想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导向作用,以“仁”为本,以“义”育人,以“礼”待客,以“智”为贵,以“信”为贵等更是中国民族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对当今学生的基本生活准则、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和自我约束的教育,对于德育工作的展开推广有着很大的帮助。
基于上述情况,我选择了“以国学经典为载体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策略与方法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旨在借助国学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从而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用国学中的经典礼仪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用国学中的经典礼仪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者:徐青华来源:《现代教育创新》2013年第12期近几年,对着“国学”热的升温,“国学”之风,不仅从大学校园刮进了中小学校,还刮进了学前教育领域--幼儿园。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丰厚遗产,其中包含相当数量的礼仪典籍。
礼仪一直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是规范社会人的重要依据,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重要部分,幼儿通过学习国学中的礼仪典籍,可以了解历史文化名人,学习历史文化名人,学习他们的言行举止与文明礼仪风范,养成幼儿文明的礼仪习惯,国学中的经典礼仪教育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样利用国学中的经典礼仪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一、首先在教育内容上把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首先必须去除国学礼仪教育中那些封建道德内容,防止陈腐的毒素毒害新时代的幼儿。
《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中也有少许说法,在今人看来,往往是迂腐的,甚至是迷信的,非常不适合当代生存状况,这样的内容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渗透时要剔除;其次,选择的内容要适合孩子年龄阶段阅读。
《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典籍,三字一句,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孩子容易记住,且有兴趣反复朗读,其中的内容博大精深而又深入浅出,文章将历史悠久而内容广博的中华传统美德悄无声息地融入短短的句子中,每字每句,都告知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对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很有作用。
如“长者立,幼勿坐”,“对饮食,勿挑拣”,“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等等。
二、在教育形式上改进选取国学中的精华,把国学中的经典礼仪教育生活化、故事化、游戏化,通过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活动,让幼儿喜爱并乐于学习和接受,切忌说教和灌输。
家长可以在孩子吃东西时讲“孔融让梨”。
如今的独生子女大多是小皇帝、小公主,见了喜欢的食物只顾吃独食,或者先把好的挑了吃,不懂得谦让。
此时,正是爸爸妈妈给孩子讲“孔融让梨”故事的好时机:孔融4岁时就非常懂得礼节。
国学经典的六大好处
国粹【2 】经典的六大利益任何一个文化体系都有其永恒不朽之经典,作为泉源活水,而经典是平易近族聪明的结晶,常理常道,它的价值耐久而弥新,是开启聪明的最好方法.在工作实践中和读经的领会总结的几点读经典的利益:一.塑造人格,修身养性.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敬怙恃,懂礼貌,知礼节,有教化的优越习惯.孩子的生涯品位和人生内在会从更高的起点上迈步,从而不仅身心健康,并且会使成功的几率显著增长.文化教养和道德品德的进步是我们最同意看到的成果.经典饱含前人的聪明教养,经典是在讲各类纪律:仁义礼智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经由过程读经,很轻易就把孩子的道德层面进步.二.凝思聚力,进步效力.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练习,会逐渐形成较高的专注力.心坎安静安详的优越念书习惯,《大学》中说“知止尔后有定,定尔后能静,静尔后能安,安尔后能虑,虑尔后能得”讲就是这个道理,从而使进修的效力和质量显著进步.三.轻松浏览,晋升记忆.经常背诵经典,孩子的记忆力将获得显著进步,一旦获得了这种记忆才能,记忆任何科目标常识都邑很轻松,并平生保持这种超越常人的记忆力.四.增长兴致,加强才能背熟《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易经》.《论语》.《大学》.《孝经》.《老子》.《中庸》.《孟子》.《文学发蒙》等经典后,孩子的识字量将达到5000字阁下.此后,孩子作文.谈话时就会出口成章.旁征博引,很有深度.此后,孩子作文.谈话时就会出口成章.旁征博引,很有深度.读懂经典,孩子会形成博览群书的习惯.很多诵读经典的孩子,在6岁-10岁时,能自动找书读.从而视野坦荡,聪明流溢,比不诵读经典的孩子的智商凌驾很多倍.五.锤炼思维,事半功倍.经由过程诵读经典,孩子的形象思维(右脑)获得周全的锤炼,从而为进修数学.物理.外语.化学等课程奠基坚实的基本,此外,经典的内容早一点存储到头里边,孩子在日常的进修生涯中就会潜移默化地进行消化,从而使懂得力也获得晋升.“心灵手巧”是诵读经典的另一种效益.经由过程诵读经典,可使脑筋里和躯体内的气血很好的畅通,健脑后果显著,大脑安排手指的才能得到了强化,从而在才艺.体育.劳动等技巧的进修上会事半功倍.六.养成习惯,促进情感.读经本身就是一个入静的进程,天天保持读经,慢慢造就孩子进修的习惯,而优越的进修习惯的养成,对孩子平生的成长,将会具有深远的影响.很多经典是家长们也没有接触过的,是以,怙恃(包括爷爷奶奶)和孩子一路诵读,除了能有用地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情感外,还能取得健脑.健身.缓解压力.解除疲惫.进步文化层次的优越效益.总之,读经是一个进步孩子分解本质的有用门路,与其他单项技巧的教导进修是完整不同的.孩子的分解本质进步了,比如懂得才能强了,记忆才能强了,识字多了,特殊是形成了优越的进修习惯,对其他方面常识的进修就会有很好的促进感化.是以说,读经与其他方面常识的进修是不抵触的.表面看,读经会占用一点孩子的时光,仿佛是增长了累赘,但这种局势很快就会改不雅,跟着孩子分解本质的进步,读经基本不会增长进修的累赘,反而因为进修才能的加强,会减轻其他方面的进修累赘.幼儿经典诵读教导,其实简略的说,对全脑成长都有关心.幼儿诵读经典这个利益,要从大的方面看,读经典一部,胜杂书万本;“经典的书”,便是涵蕴常理常道,教诲人生常则常行的书,我们平生中,进修才能最好的时光是有限的, 0-13岁这个年纪段,记忆力特殊好,背诵过的器械一般毕生不忘的,或者说,成年今后,稍微提示连忙就能想起来,我们本身都邑有这个别会的,所以说,在孩子少小的时刻,熟读一些有高度价值的“经典的书”,毕生受益!。
诵国学经典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文
诵国学经典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老师说,我们要从小就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习惯,这样长大以后才会成为一个有修养、有学问的人。
所以老师让我们从低年级开始就背诵和学习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比如《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等。
一开始我觉得这些古老的东西很枯燥乏味,里面的词句也很生涩难懂。
可是老师细心地为我们讲解了每句话的意思,还列举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来帮助我们理解。
渐渐地,我开始爱上了这些经典的内涵和智慧。
《弟子规》教导我们要尊重长辈、孝顺父母、勤奋好学、谦逊有礼。
《三字经》则概括了做人处世的道理,告诉我们怎样做个君子,怎样远离小人的言行。
而《千字文》则综合了历史、哲学、自然等丰富内容,启迪我对祖国文化古已有之、博大精深的敬畏之心。
每当我们在课堂上大家齐声朗诵这些经典名句时,我都仿佛置身于一个庄严神圣的仪式当中。
那些流传了几千年的睿智言辞,就像智慧的种子在我们心中逐步萌芽生根。
我觉得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淳朴纯善,对生活、对他人也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同理心。
除了背诵经典著作,老师还带我们学习其他各种国学知识,比如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曲艺杂技等等。
我最喜欢的是学习书法,因为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底蕴,需要用心去临摹、去领会。
我常常laudated于欣赏那些笔画圆润流畅、气韵生动的作品,心里油然而生一种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通过这些年来学习国学经典的过程,我觉得自己的核心素养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和提升。
比如说,我的人文底蕴不断积累,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的学习能力也得以锻炼,因为记诵经典需要耐心和恒心;我的审美情操在不知不觉中也被陶冶和熏陶。
最重要的是,这些经典名著一直在用沉稳的语调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怎样的人。
它们教导我们宝贵的做人道理,比如诚实善良、谦逊有礼、勤奋向上、知恩图报等等品德修养。
只要我们虚心学习并牢记于心,必将终生受用。
有人说,在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还有必要学习这些古老的经典知识吗?我的回答是:国学经典就如同一面古老而明亮的镜子,照映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品质的向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诵国学经典促习惯养成【创意单位】:宁化县东风小学【活动范围】:东风小学全校【活动背景】:我校地处宁化县城关的西部,生源大部份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每个班都有相当一部份学生是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些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的确与城区的孩子有着一定的差距。
往往学校五天教育不乱扔果皮纸屑、不践踏草坪、不攀摘花朵等,周末两天休息返校后,那五天的教育基本变成了零。
抛开随手乱扔垃圾、不用礼貌用语、不尊敬长辈这些共性毛病不说,有些孩子还会干些过份的“淘气”事,如:有的把拔别人的自行车气门芯为乐事,有的高年级学生还会向低年级学生或女生敲诈要钱,有的在家不尊重长辈甚至还使唤长辈,特别任性。
学校抓养成教育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虽然有些许改观,但是成效并不大。
养成教育为什么会花的时间和精力与最终的效果不成正比呢?经过学校反复研究、实践、总结再研究、再实践、再总结,发现养成教育成效不高的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一直忽视了传统美德的教育。
当学生犯了一些小毛病时,老师和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从学习态度、尊老爱幼等方面来做文章,基本是以批评和责备的手段来达到让学生认识错误并改正的目的。
但事实的结果是,学生对于这样看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空洞说教只是暂时心服口服,甚至有些学生只是因为畏惧老师的权威而一时改正,根本不能达到长远的效果。
对于这些具有不良习惯的学生缺乏自我反省和认知,更没有把良好习惯的养成变为一种内在的需要,这样的养成教育,可想而之,收效是甚微的。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世界素来享有盛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是人类社会长期积淀下来的思想、文化、精神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基石,有着极为厚实的传统美德素材,“仁、义、礼、智、信”等可以很好地塑造现在的小学生,对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引领作用。
所以,我校以国学经典诵读与养成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开展“诵国学经典,促习惯养成”读书活动,通过诵、背、书、唱、画等形式,把诵读国学经典活动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之中,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丰厚了学生的人文底蕴,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促进了良好习惯的养成,取得了明显成效。
【主要做法】:一、精选诵读内容教务处和德育组根据各年段养成教育的达成目标,分别从学习、生活、文明等方面精选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是从《三字经》《弟子规》中节选而来。
如:学习方面的:精选于《三字经》中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
口而诵,心而惟。
朝于斯,夕于斯。
蚕吐丝,蜂酿蜜。
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
上致君,下泽民。
”精选于《弟子规》中的“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
”等。
生活文明方面的:精选于《三字经》中的“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精选于《弟子规》中的“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等。
把这些经典的国学引进校园,从传统文化教育的入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把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仪习惯等的良好习惯养成,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
从开展“读经典、诵经典、谈经典”开始,到“写经典、唱经典、画经典”,培养学生遵守校规、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思想意识,并且逐步养成理解宽容、谦让诚信的待人态度和热情大方、礼貌待人的文明举止行为,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
二、落实诵读时间首先,学校规定每个班都要充分利用早读20分钟、午间20分钟和大课间活动等时间来熟读精选的内容,要求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基础上于大课间活动时间每天由一个班上台展示诵读成果。
其次是重讲解。
《三字经》、《弟子规》短小的篇幅,却蕴含着许多深刻的典故和道理,只是纯粹的背诵而没有教师的讲解,是起不到教育作用的。
因此,学校要求班主任利用晨会、班会等时间,以通俗易懂的话语向学生讲典故、作解释,让学生既诵读词句也明了蕴含在其中的道理,让这些经典养成教育内容熟知于心,并用它们来指导、引领自己的一言一行,让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达到充分发挥自我教育的功效。
三、诵读与各领域教育整合1、与少先队活动整合。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持久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意志也较薄弱,如果只是停留在诵读上,很难维持对国学的兴趣,国学的育人功效就较难发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局面也会很快消失。
为此,学校少先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国学融于活动之中,化枯燥为快乐,诵读的育人功效又提升了一个层次。
(1)、背一背。
各班利用晨会、大课间活动和课前三分钟开展“背一背”活动,背诵精选的国学养成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反复背诵中潜移默化地感受要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
(2)、讲一讲。
学校少先队开展全校性的讲故事比赛,把《孔融让梨》、《黄香温席》、《凿壁借光》、《头悬梁椎刺骨》、《孟母断机》、《孟母三迁》等经典小故事讲给大家听。
在活动的准备过程、演讲过程和倾听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受到故事中的主人公的熏陶。
这样国学经典的引领作用很自然的发挥了出来。
(3)、唱一唱。
把学生喜欢的儿童歌曲的歌词改为国学内容,让学生传唱,利用音乐课、下午活动课或课前三分钟进行合唱,久而久之学生在课间也会自已哼唱这些朗朗上口的歌曲。
学校在学期结束时举行全校性的合唱比赛,并且通过庆元旦或庆“六一”的汇演让学生大胆地将《黄香温席》、《凿壁借光》、《孔融让梨》、《头悬梁椎刺骨》等经典故事改编成课本剧,搬上舞台表演。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使学生在唱和表演的过程中进一步接受了国学教育,真正达到润物无声的目的。
2、与各学科教育整合。
与品德、语文、音乐、美术、书法等学科的有机整合。
如弟子规中的“信”与我校的德育主题诚信教育相整合,通过各种主题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感悟“凡出言,信为先”的道理,并联系到语文课文和《品德与社会》中的有关内容。
同时与音乐、美术、书法等学科的整合,让学生在音乐课中唱经典诗文,在美术课中欣赏经典名画,在书法课中临摹经典字帖。
学校在本学期还专门在各年段开设了每周两个课时的书法课,安排了素质高的书法教师上书法课,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进行硬笔和软笔书法的学习,并且在每周一各班要把上周练习的优秀书法作品展示在本班门口的写字展示板上。
这些经典国学教育,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日积月累的洗涤,让他们从中感悟什么是修养、什么是涵养、什么是教养,在感悟中使学生的内涵不断深厚、不断成熟,良好习惯的养成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3、与家庭教育整合。
除了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我校还要求家长与孩子一起诵读。
要求学生每天回家给家长背一句自已喜欢的《三字经》或《弟子规》中的内容,并对家长讲一讲背诵的这个句子的含义,家长给予评价。
在家长学校的论坛中,有家长就谈到,读了“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让他更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在学期结束时,我校评选了38位“国学经典诵读优秀家长”,家校教育形成了坚实的合力。
【活动评价】:国学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事实证明,开展诵读国学经典文化可以有效发挥育人作用。
我校通过开展这一活动,学生在“诵经典明道理”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道德教育,提升了人格品质,我们成功地帮助了学生学会和谐友善地与人相处,学会正确处理和应对各种矛盾,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我们所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也不仅仅是学生人格修养和行为习惯的变化,而是做人的根基得以夯实。
我们善成小学创办于2002年,是一所港商捐资的学校,现有24个班级,60名教师,898名学生。
学校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大多学生来自城乡边缘地区,外省学生在开发区打工的也大多安排在我们学校。
生源来自周边撤并村小,学生中缺乏礼貌、行为不规范的现象较多,如:不讲卫生,乱丢果皮纸屑,见到纸屑视而不见;同学间不讲礼貌,常说脏话等。
而经调查,大约10%左右的学生受到的家庭教育是正确,10%左右的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很大问题,有70%-80%的家庭中父母虽然知道教育子女的重要,也倾尽全力教育子女,但或失之片面,或爱之过分,或希望过高而过于严厉苛求等等。
再说学校教育由于受“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教育观念上偏颇,学校把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抓学生的智育上,忽视和放松了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文明礼貌教育。
同时,也由于我们的教育中往往讲大道理多,实践体验少,因此,收效甚微。
居于上述现象,我校把德育工作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几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一、了解“经典诵读”基本教育理念,构建感受经典的校园文化环境。
二、领悟经典,结合礼仪道德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由于我们扎扎实实地去做,有了一定的成效。
学校多年被命名为市文明单位,去年学校被局评为首批青少年行为规范示范学校;第二届模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一、感受经典,创设良好学习氛围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正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针对当前教育模式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缺乏人文的熏陶与人格的培养,我们学校推出了“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的经典诵读工程,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身边的《中华经典诵读》一书,旨在及早让儿童接受传统优良文化熏习的教育,在他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在他幼小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1、宣传得力,计划落实。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定计划和措施,部署工作。
我们认真利用班级黑板报、校园橱窗,精心设计校园宣传标语,让学生天天必见,人人必见,教育潜移默化也尽在其中。
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 “经读千遍,其义自见。
”此外,各班根据学生的特点,积极创建健康文明的教室环境。
如星星榜、聪明屋、经典伴我成长、智慧果等用这无声的语言教育学生,激励学生,为他们的品德发展提供活而持久的养份。
2、教师、学生、家长协同学习经典,感受经典。
“教不严师之惰”,教师首先学,利用星期三的校本培训时间一起学习,领悟其精神之所在。
利用每周一节早读课或者是一节活动课,通过声像等丰富的手段向学生介绍,学生听一听,看一看,读一读,说一说、学一学,能多视觉多角度的感受经典,丰富培养学生对中华经典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可逐渐培养其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开启其创新思维,从而奠定他一生中具有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与秉性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