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参考(2套)【2020年最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药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参考
一.概念(20分)
1.IPM:它将作物一有害生物一有益生物一中生物等视同为同生态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各组分之间,对各
自的生存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2. 现代农药:在保障人类健康和合理生态平衡前提下,使有益生物得到有效保护,有害生物得到较好的控
制,以促进现代农业向可持续农业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所使用的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有机物质可以统称~。
3.相对毒力指数:T:相对毒力指数,B:标准药剂的致死中量(或浓度),A:供试药剂的致死中量(或浓度)
B
T = ——× 100
A
4. Henderson-Tilton公式:防效={1-(Ta/Tb)×(Cb/Ca)}×100%
Ta:处理区防治后存活的个体数量
Tb:处理区防治前存活的个体数量
Ca:对照区防治后存活的个体数量
Cb:对照区防治前存活的个体数量
5. 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
相对防治效果= ————————————————— ×100%
对照区病情指数(%)
6.安全性指数(K):用来衡量农药是否容易产生药害
药剂防治病虫害所需要最低浓度
K = ——————————————————
植物对药剂能忍受的最高浓度
K值越大,药剂对植物越不安全,容易产生药害
K值越小,越安全,不产生药害
7.剂型:原药经过加工因形态及用途不同而区分为各种剂型。
制剂:在一种农药剂型中按其有效成分含量、用途不同等可生产很多种产品。
8.表明活性剂:一种具有表面活性的化合物,它溶于液体,特别是水中,在低浓度时也能在液体或气体表面
或其他界面上定向吸收,式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显著降低。
9.缓释剂: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使农药贮存于加工品种,然后在特定时间内,农药有效成分从加工中有控
制缓慢释放出来的农药剂型。
种衣剂:含有农药黏结剂的悬浮状粉状或液体剂型,可加水稀释,处理种子后
能黏着在种子表面形成牢固的药膜。
10.共毒系数(CTC)=(混剂的实际毒力指数 /混剂的理论毒力指数)×100。
二.填空(17分)
1.可持续发展
2.无机及天然物利用时期、广泛应用有机合成农药的乐观时期、新型
农药发展时期
3.保护剂、治疗剂、铲除剂和内吸剂
4.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和残留毒性。
生理选择性和生态选择性
6.从以下助剂种类中选择5种即可(填充剂、湿润剂、乳化剂、溶剂、分散剂、粘着剂、稳定剂、
增效剂、渗透剂、成膜剂、解毒剂等)
7.粉剂、颗粒剂、微粒剂、粉粒剂、烟剂、缓释剂、片剂等
8.作用机制,没有交互抗性,增效作用,比例、持效期适当,具有负交互抗性
9.杀螨特、克螨特、苯丁锡(托尓克)和哒螨酮(速螨酮)等
三.简答题(33分)
1.IPM的技术特点:防与治,强调预防为主;多种防治方法,强调首先挖掘和利用无公
害,低成本的农业生物防治等自然挖害因素;IPM是控害而不是灭害。
化学防治是不
得已才采用,做到合理用药或减少农药的副作用;其是多种防治技术的合理搭配,灵
活运用,而不是多种 ;防治的累加凑合,要实现优化、简化和动态的规范化。
2.毒力、毒性和药效:①农药的毒性:指农药对人、畜等产生毒害的性能;②农药的药效:衡
量效力大小的指标之一;③农药的毒力:衡量药剂对有害生物作用大小的指标之一。
④农药的
毒性与毒力有时是一致的。
⑤农药的毒力由性质决定的;⑥测定条件不同。
3.答:图1,是以剂量数值为横坐标轴,死亡百分率为纵坐标轴,作成的非对称的“S”型曲线(这
是由于生物群体中,个体对药剂敏感性的差别成常态分布,即大部分个体的敏感性趋向于接近群
体内个体敏感性的平均值,小部分表现较高或较低的敏感性);图2:如果将剂量数值转换成对
数值,曲线则变成对称的“S”型曲线,图3:如果再将死亡百分率换算成几率值,则剂量反应曲
线变成为直线,称为对数-几率值直线。
4.答:冲洗法、排毒法、洗药法、抵抗法、摘除法、解毒剂、调节剂等等。
5.答:把田间看成是一个巨大的有毒环境,进行扫荡式喷雾;即不符合靶标的田间分布型,也没有
必要使雾粒伸入到田间每一个角落;费力、又花工、不安全、易中毒、浪费大、效果差;其中70~
90%的农药在田间起不到除虫治病的作用,流失在水域中,而且严重地污染了环境。
6.答:相加作用:表示为 1 + 1 = 2 ;
增效作用:表示公式为:1+1 > 2;
拮抗作用:表达式为:1+1> 2;
强化作用:表达式:1+0 > 1。
四.问答题(30分)
(一) 何为农药的科学使用?(15分)
答:农药的科学使用:是建立在对农药特性、剂型特点、防治对象和保护对象的生物学特性以
及环境条件的全面了解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选定适当农药和剂型,确定合理使用方法和施药
时期来实现的。
1.了解农药特性: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应用、毒性与应用、生物活性特点与应用
2.掌握剂型特点
3.掌握防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及为害规律:
4.与施药有关的环境因素:
5.施药方法的选择:根据农药及制剂的特点,防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及为害规律,以
及环境条件,选择最有效的施药方法。
(二)敌敌畏和马拉硫磷属于哪一类杀虫剂,说明各自的杀虫作用特点?并阐述这一大类杀虫剂的特点?(15分)
答:属与有机磷类。
敌敌畏:具有强的熏蒸、胃毒和触杀作用。
可用于棉、果、蔬菜、烟等作物防治斜纹夜蛾、黄守瓜、菜虫、蚜虫、跳甲尺蠖等。
马拉硫磷:具胃毒、触杀和熏蒸作用。
用来防治蚜虫和红蜘蛛。
有机磷杀虫剂的特点:
1.理化性质:大多数品种受热易发生分解作用、存在异构体,其性质差别显著。
2.药效高、作用方式多种多样:对螨类和害虫均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具有多种杀虫作用方式,
杀虫范围广;品种对天敌伤害小;久效磷、乐果持效期短;有些内吸剂持效期较长,容易造成人畜残毒问题。
3.在生物体内易于降解为无毒物:大多数杀虫效果好的品种在人畜体内能够转化成无毒的磷酸
化合物;个别药剂产生药害。
4.效期有长有短:品种间差异较大:几小时、几天、几个月不等。
5.作用机制:抑制体内神经中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或胆碱酯酶(ChE)的活性,破坏了正常
的神经冲动传导。
《农药学》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20分):
1.保护性杀菌剂:防御素,在病原菌未接触到寄主或侵入寄主之前,将药剂施于寄主植物,可能受害的部位,以保护或防御农作物不受病菌侵袭。
2.植物性杀菌剂:指从植物中提取某些杀菌成分,作为保护作物免受病原菌侵害的药剂。
3.病原物的多基因抗药性:病原物可以同时或先后对不同类型的农药产生不同的抗药性基因突变而表现多重抗药性。
其中各个基因的突变及其调节的生化
机制是独立的,互不干扰,这就是~。
4.有害生物的共适应:是指选择作用和抗性基因同改善抗性有害作用的其它基因的整合作用。
5.农用抗生素: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物,具有杀灭、或促进、抑制等调节生长发育的功能。
它在低浓度时卸能抑制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6.前适应学说:认为在昆虫种群中,本来就有含抗性基因的个体,这些少数个体对杀虫剂的抵抗性较强,由于使用杀虫剂,种群中大量敏感个体被杀死而这些
抗性个体存活下来,繁殖后代;经过如此重复,若干代后种群演化成抗性群体。
因此杀虫剂在抗性形成过程中起着将抗性个体选择出来的作用,也可以说起着
将敏感个体淘汰的作用;
7.敏感度基数:敏感种群或敏感品系的LD50
抗性指数:来表示抗性程度,抗性指数(倍数)=抗性昆虫的LD50/敏感昆虫的LD50。
8.负交互抗性:与交互抗性相反,对某种药剂有抗性的害虫种群,对另外一种药剂反而敏感性加大,称负交互抗性。
9.昆虫的生理抗性:主要包括表皮穿透率降低,分隔作用,脂肪体等惰性部位贮存杀虫剂的能力增强,排泄作用增强以及靶标部位敏感度降低。
10.病原菌的实际抗药性:是指生产上出现可见的抗药性,即自然界病原群体中抗药病原物已成为致病主体,正常的化学防治明显失效。
生产上一般所讲的
抗药性,实际上就是指的实际抗药性。
二.填空(15分):
1.___(1)杀真菌剂___、_(2)_杀细菌剂___、_(3)_杀病毒剂___ 和__(4)化学诱抗剂
___。
2.: (5)化学保护、 (6)化学治疗和 (7)化学免疫。
3.:__(8)田间喷药__、_(9)_种苗消毒____、_(10)_土壤消毒___ 和 __(11)烟雾法__等。
(涂
抹、灌根、树干灌药、包扎法等)
4.__(12)_膜结构受破坏___、_(13)_改变膜的透性__ 和 ___(14)对细胞膜组分甾醇的破
坏。
5.(15)对菌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破坏、(16)对菌体内能生成的影响、和(17)对代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