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上半年十大企业声誉事件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上半年十大企业声誉事件分析

近几年来,企业危机事件频发。2012年上半年这一增长势头愈发明显,据不完全统计,被舆论关注的热点危机事件就达210起。而随着舆论对企业危机的关注,声誉因素成为最终决定企业危机事件应对成败的关键。

基于这一因素,我们从声誉管理角度入手,借助“心引力”声誉管理模式对2012年上半年部分企业危机事件进行深入分析。与此同时,部分国内外企业在声誉管理方面的相关措施可圈可点,充分展现了企业自身的核心价值观,促进了企业声誉形象的有效提升,为广大企业实施声誉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参考价值,特此一并进行解读。(案例以事发时间为序)

一、可口可乐自揭橙汁杀菌剂问题

事发时间:1月12日

涉案企业:可口可乐

关键词:自曝家丑消费者利益转危为机心引力

事件回顾:

2012年1月12日,美国《纽约时报》引述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话说,当局接到一家果汁公司的报告,后者称在自己及竞争对手的果汁产品中发现了少量杀真菌剂。同日彭博社报道说,向美国当局举报“问题橙汁”的是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美国已经暂时停止从所有国家的橙汁进口,以等待FDA的检测结果。

同日,国内的网易、新浪、腾讯等众多媒体相继发布了相关消息,并纷纷引用了可口可乐的声明。在声明中,可口可乐称自己是“一个负责任的公司”,并且此前已将相关情况通报给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随后,可口可乐中国也发表声明承诺在中国使用的橙汁均安全可靠,符合国家严格的原材料质量标准。

声誉心解读:

客观的说,“橙汁杀菌剂”问题的出现,并没有给可口可乐公司带来明显的声誉创伤。反而借助其“自曝家丑”的形式,在充分展现自身核心价值观的同时,最大程度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借此企业声誉形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可谓是“变危为机”的成功典范。

与可口可乐“自曝家丑”的作法形成显明对比,大部分国内企业的危机应对策略可谓是“相形见绌”:在面临意外考验时,往往借助公关灭火、责任推卸等惯用手段,优先维护公司利益,而将消费者的利益放在最后一位,最终易于招致事件应对的失败。

企业要正视各类利益相关者真实需求的客观存在,并以此为基本出发点,指导、约束自身的言行举止,这是“心引力”模式的必要前提。而在面临意外危机考验时,这一因素则是企业危机应对成败的关键因素,不管什么具体的危机应对策略,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基本利益及其心理感受。

二、苹果供应商劳工权益保护事件

事发时间:1月中旬

涉案企业:苹果公司

关键词:供应链血汗工厂心引力

事件回顾:

苹果供应商劳工权益保护问题由来已久。2012年1月中旬,苹果公司发布主要供应商审计报告,承认供应商存在大量违规行为。随后,苹果因其中国代工厂存在的诸多问题,受到美国主流媒体及社团组织的集体谴责,被视为美国最有价值公司的苹果,声誉严重受损。

随后,苹果公司宣布邀请第三方机构FLA对其供应链展开调查。但之后FLA的独立性便遭到质疑,该机构对富士康的一系列言论引发舆论的进一步声讨,苹果公司希望借第三方调查挽回声誉的尝试遭遇挫折。

声誉心解读:

富士康,可谓是苹果供应商劳工权益保护问题的直接“替罪羊”,从2006年因“血汗工厂”报道向媒体记者的“天价索赔”,到2010年的员工系列跳楼事件,再到年初的劳工权益保护调查,富士康多次因劳工权益问题而面对强大的舆论指责。但客观的说,富士康是在替苹果背黑锅——过于微薄的代加工费用,是导致上述系列劳工权益问题的根源所在。

充分考虑供应链合作伙伴的正当利益需求,是企业声誉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在当今“全球化”分工的大潮下,企业与供应链合作伙伴是利益共同体。对此,在“心引力”声誉管理模式理论体系认为,声誉资本具有共享性特征,在企业与产业链合作伙伴的利益角逐之外,是整个产业链条的声誉形象。企业管理者若想保持良好的品牌形象,必须要尊重合作伙伴,共同营造、维护良好的产业链声誉。因此,从维护企业声誉形象的高度来看,广大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正视合作伙伴的正当利益需求。

除苹果公司外,耐克、微软等知名品牌,也曾因供应链问题被指“血汗工厂”。对于众多知名跨国企业来说,不能因为供应链环的问题而牵连企业声誉形象的大局。

三、归真堂活熊取胆遭质疑

事发时间:2月20日

涉案企业:福建归真堂药业

关键词:活熊取胆公众舆论法庭心引力

事件回顾:

2011年2月4日,云南卫视《自然密码》制片人余继春一则反对归真堂上市的微博在网络上热传,之后舆论一致质疑归真堂“活熊取胆”的方式,在外部压力之下,归真堂的上市计划被搁浅。

2012年2月,归真堂欲再冲IPO,而其“活熊取胆”模式再一次引起公众的激烈争论,一边是中药协等主管部门支持,一边是动物保护组织反对及72名人致信证监会反对其IPO,双方的口水战,使得上述话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声誉心解读:

面对外部舆论质疑,归真堂方面采取了开放熊场、权威声援等相关应对措施,但事件应对效果并不明显。从2011年2月归真堂创始人邱淑花底气十足的“反对我们等于反对国家”,到时隔一年之后的“早知这样就不搞上市”哭诉,可以看出归真堂面对舆论质疑的无奈与悔意。笔者认为,面临目前的舆论尴尬局面,归真堂实属冤枉——其“活熊取胆”的生产模式完全合理合法,却因为上市遭到了空前的舆论质疑,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以相关法理为基础的相关法律规定,同以道德、人性为基础的“公众舆论法庭”之间的巨大鸿沟,是归真堂上市面临的最大难题。在“心引力”声誉管理模式中,广大公众、网民的心理认知与心理感受,是企业声誉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事企业在进行危机应对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和尊重这一因素,并以此为出发点,制定适宜的应对措施。

对于归真堂来说,前期企图凭借法理的强势来进行硬性应对,是难以获得成功的。而后期,由于广大公众对于“活熊取胆”的基本心理认知已经形成,相关的应对措施难以奏效,如此以来招致了当前的尴尬局面。

四、前高管痛斥高盛道德沦丧

事发时间:3月14日

涉案企业:高盛

关键词:价值观认同员工举报心引力

事件回顾:

据外媒报道,高盛公司一名高管3月14日在《纽约时报》上刊登辞职信。在辞职信中,高盛执行董事格雷格·史密斯抨击公司“道德败坏”、揭露同事把顾客称为“傻瓜”,将从客户身上赚取最大利润放在首位。百年高盛因此而面临空前的信誉危机。

声誉心解读:

历史悠久的高盛公司一直是华尔街的象征,前员工史密斯日前发表的辞职信炮轰高盛企业文化“有毒”、对客户利益毫不在意,显然是对高盛价值观的不认同。企业的价值观——真实的价值观,主导着企业日常经营、人事管理、客户关系、宣传策略等系列行为、策略的基本方向,而后者经过广大利益相关者的心理再加工,就形成了对企业形象的基本心理认知(即企业声誉形象),这是“心引力”声誉管理模式所遵循的基本准则。本案即是由于内部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不认同而带来的舆论危机。

在本案中还应注意:由于对企业价值观的不认同,内部员工往往会采取多种方式对企业进行揭黑或举报。媒体爆料、微博与论坛曝光等是惯用手段,广大企业必须要重视这一问题,通过强化网络舆论监测来及时掌握企业的声誉状况,必要时可采取应急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