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部分)
1,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2,经济区位:产业、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经济活动最适合的空间位置,是关于经济过程的一种相对区位。是资本、技术和其他经济要素高度积聚的地区,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
3,经济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地区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之间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的流动和转移,以及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替代与现代化相悖的旧习惯势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
4,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集的过程,包括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以及城市经济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5,二元产业结构:就是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断层同时并存的现象。
6,区域:区域是按一定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的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或异质相关联的地域单位。
7,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即指向周围区域的为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8,极化效应:指伴随主导产业或推动型产业在一定地域形成,从而使其它产业在周围地域集中的现象,也是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中的过程。
9,均质区域:根据区域内某些重要因素特征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进行划分的区域。
10,极化区域:根据若干异质部分在功能上紧密联系进行划分的区域。
11,计划区域:指实际存在的管理区域。
12,区位:是资本、技术和其他经济要素高度积聚的地区,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
13,区域经济发展: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演进过程。
第一章导论
1.简述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①自然条件的不同:区域差异可以理解为“级差收益”
②资源的稀缺性:要求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生产要素的不均衡分布和不完全流动性
(2)经济活动的极化性;
①规模经济
②聚集经济
(3)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运输成本、储藏成本和空间成本
(4)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
2.区域有什么特征?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特征:地域性;独立性;开放性;综合性。
影响:
(1)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点,它的发展可以借鉴其他区域的经验,但必须与当地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区域具有独立性。区域从地理位置上看是一个独立的整体,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区域的特征。所以应区别对待每个区域,找到针对不同区域发展的政策、方法,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3)区域之间在许多方面没有根本差别,人为的限制性较少。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强,则开放程度越高,因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4)区域是一个整天、体,是各因素的综合,只有处理好各利益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第二章产业区位理论
1,简述农业区位论的基本内容(见资料)
2,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基本内容及其三指向是如何确定工业企业的最优区位的。(见资料)
3,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三种中心地体系与序列。
(1)K=3(市场组织原则)中心地体系模式。
市场区序列 1,3,9,27,81…kn=3n-1 中心地序列 1,2,6,18,54…
(2)K=4 (交通组织原则)中心地体系模式
市场区序列 1,4,16,64,256…kn=4n-1 中心地序列 1,3,12,48,192…
(3)K=7 (行政组织原则)中心地体系模式
市场区序列 1,7,49,343 …kn=7n-1 中心地序列 1,6,42,294 …
4,简述廖什市场区位论的基本内容
(1)廖什市场区位论的重要内容
①由基础聚落形成的蜂窝状六边行
②门槛值不同的商品,需求相应数量的基础聚落作为其市场区;
③在大城市的周围地区,形成疏密相间的中心地分布格局的经济景观。
(2)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的基本观点
廖什认为大多数工业区位是选择在能够获取最大利润的市场地域,区位的最终目标是寻取最大利润地点。最佳区位不是费用最小点,也不是收入最大点,而是收入和费用的差最大点,即利润最大点。
(3)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的假定条件
第一,在均质的平原上,沿任何方向运输条件都相同;进行生产必要的原料充足,且均等分布。
第二,在平原中均等地分布着农业人口,最初他们的生产是自给自足,且消费者的行为相同。
第三,在整个平原中居民都具有相同的技术知识,所有的农民都可能得到生产机会。
第四,除经济方面的作用外,其它因素都可不考虑。
第三章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
1,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
(1)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贫困的恶性循环
⏹供给和需求具有不可分性
⏹工业化是摆脱落后的关键
⏹数量有限的个人投资无法打破该循环
⏹依据需求弹性和收入弹性确定投资比例
⏹均衡发展理论的基本依据——投资外部正效应的存在
(2)工业化方案(三种)
对消费品工业进行大规模全面投资
对消费品工业和基础设施部门进行大规模全面投资
大推进方案
(3)均衡发展理论的不足
资金来源;外部正效应下降;市场机制强化非均衡发展。
图1 图2 2,非均衡发展理论:
(1)“循环积累因果关系”和“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图2)(见资料)
缪尔达尔(G.Mydral)循环积累过程:初始变化→次级强化→上升或下降
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卡尔多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模型
(2)“核心区”与“边缘区”理论
赫希曼(A.Hirschman)的观点
⏹经济发展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部门和地方
⏹投资一旦出现在某区,形成较高水平的核心区,其他区域成为边缘区
⏹核心区与边缘区存在着两种不同方向的作用:
极化效应作用>涓滴效应作用
结论:所以核心区与边缘区差距扩大
⏹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n)的观点
⏹发展起源于创新
⏹核心区是创新变革的主要中心
⏹6种效应强化核心区的地位:
支配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连锁效应、生产效应
⏹核心区在空间系统中呈网络分布
⏹核心区的作用
(3)增长极理论
◆理论的提出:配鲁(1950)
◆配鲁(Francois Perroux)基本观点
⏹增长极是指经济空间中在一定时期内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
⏹三种效应:
支配效应——支配产业(活动单元active unit)对其他产业的支配作用和地位。
连锁效应——支配产业发展(创新)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
乘数效应——连锁产生的更广泛地带动、推动作用。
◆增长极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J.R.布德维尔(Boudeville)的贡献:增长极是主导产业、推动型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聚集体以及该
聚集体所在的地理空间。三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