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状语对比与翻译

合集下载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

“It is the meaning of a message that is transferred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and the transfer is accomplished by analyzing and then reconstructing semantic relationships.”1 “Translation can therefore be defined as the operation by which the relevant signification of linguistic signs is determined through reference to a meaning as formulated in a message, which is then fully reconstructed in the signs of another language.”2 1、2. Delisle, J. Translation: An Interpretive Approach[M]. Eng. trans, by Logan. P & Creery. M., Ottawa: 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 1980: 3;52
翻译中英汉语言对比的重要意义 Nhomakorabea就保留原文句法与译文体现原作精神的问题,傅雷也有精辟的论述:“假如破坏本国文字的结构与特性,就能传达异国文字的特性而获得原作的精神,那么翻译真是太容易了。不幸那种理论非但是刻船求剑,而且结果是削足就履,两败俱伤。” 1
01
怒安. 傅雷谈翻译[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2
关于英汉语言的比喻
陈安定:英语句子好比“一串珍珠”,而汉语句子则像“一盘大小各异的珍珠,散落玉盘,闪闪发光,灿烂夺目。”1

英汉比较与翻译 第三章 英汉句法对比与翻译

英汉比较与翻译    第三章 英汉句法对比与翻译

1.3.2 英语主谓句的汉译
• 主谓句转译为汉语的话题-评述句没有规律可循, 但一般说来原句中会有些形容词,此时在译文中 可将形容词放在名词后,构成汉语的话题-评述句, 还有些被动语态的句子如果带有时间状语或地点 状语来修饰整个句子,在翻译时可将它们放在句 首成为话题。例如:
1. You don’t grow the grain you eat and you don’t make the clothes you wear. 你吃粮食不是你自己种的,你穿的衣服不是你自己做的。 2. One dialect is known to every linguist in this room. 有一种方言,这是屋子里的每位语言学家都懂得。
2.1.2 英汉定语的位置与翻译
定语是修饰主语和宾语的语法成分,说明事物的属性、类 别或特征。在英语里,单个词作定语时一般放在被修饰词 前面,但介词短语、不定式短语、分词短语、从句作定语 一般放在被修饰成分后面。汉语则不然,只要是定语一般 放在被修饰词前。因此,翻译定语时要根据各自特点作相
应的调整。例如:
1.3 “主语-谓语(SV)结构”与“主题评述(TC)/主题-话题(TR)结构”
• 1.3.1 汉语主题-评述/话题句的英译
很多汉语是话题性很强的句子,即句子的前面是一个话题, 后面是对话题的评述或陈述、描述,而不是像英语那样有 一个完整的主谓结构。 (1)这个人他应该认识。(T:这个人;C:他应该认识) (2)身体,我一向很好(T:(我的)身体;C:一向很好) (3)钱,她有的是。(T:钱;C:她有的是)
2.2 英汉复合句的时间和逻辑顺序
• 2.2.1 英汉语复合句的时间顺序
在英语复合句中,表示时间的从句可以放在主句之前,也 可以放在主句之后,而汉语在建构句子时,喜欢将先发生 的先说,后发生的后说。所以,汉译英时,应该发挥英语 的优势,灵活调用各种手段组织句子。例如: 1. 圣诞节将至,此类项目多了起来。 As it is nearing the Christmas season, such programs have multiplied. (保持) 2. 他3岁时生了伤寒病,变成了聋子。 He became deaf after an attack of typhoid fever at three .(后 置)

14:英汉语状语对比与翻译

14:英汉语状语对比与翻译

英汉语状语对比与翻译状语是英汉语言中表达力很强的句子成份,在句中的位置最为灵活,与其他句子成份的语意联系最为广泛,因此其语言形式也最为多样化。

状语可分为三种类型:附加语(修饰性状语),外加语(评注性状语)和联加语(连接性状语)。

修饰性状语又可分为谓词修饰状语和非谓词修饰状语。

1)附加语,是指修饰行为状态或其属性特点的状语附加语是修饰行为及行为属性的密切相关成分。

可分为数个基本范畴,并承担着辅助中心语表达认知支撑的语义的功能。

一般表示时空与方式、因果与目、程度与比较、范畴与观点等。

2)外加语是话语者对话语本身所作的方式或态度性评价;3)联加语,是有效、连贯的传递信息从而完成交流目的的手段。

三类状语中,附加语最为丰富多彩,以“中心语+属性’的形式承担着描述行为状态多方面属性的功能。

这种对行为状态的描述因人注意的不同而有选择性。

1.英汉语状语的构成从概念本身,我们就可以看出英语中状语可分成两类,一类称之为一般状语,用来修饰句中动词、形容词、副词等成分;另一类称作句子状语,修饰或说明句子本身。

按一般状语的用途,将它又分为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目的、条件、让步、程度、方式和伴随情况等多种情况,从语义层面说明了状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

在状语中,一般状语所占比例较大。

汉语中,一般状语的位置比较简单,多放在谓语之前。

而在英语中,一般状语的位置就稍微复杂一些,可以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有时也出现在谓语中。

英语状语可以由下面下列成分表示:1)副词:副词的主要作用是在句子中作状语,特别是以-ly结尾的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副词。

例如:(1)She welcomed us warmly.(动词)(2)The show was really good.(形容词)(3)Ruth ran the house extremely well.(副词)2)介词短语:介词短语作状语可以表示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

例如:(1)She has been here since Monday.(时间)(2)Water flows through the pipe.(地点)(3)We found the place without difficulty.(方式)(4)He lost his job owing to a change in management.(原因)3)不定式或不定式短语:不定式或不定式短语作状语常用来不表示目的、结果、程度、原因等。

英汉语言系统对比与翻译

英汉语言系统对比与翻译

英汉语⾔系统对⽐与翻译英汉语⾔系统对⽐与翻译⼀、被动与主动(⼀)英语多⽤被动式原因1、施事的原因。

2、句法的要求。

(1)为了使句⼦承上启下、前后连贯、便于衔接。

(2)为了使句⼦平衡。

(3)修辞的考虑。

(4)⽂体的需要。

(⼆)汉英多主动式原因1、汉语被动式的使⽤受到限制。

2、使⽤受事主语(Receptor subject)导致⼤量的“当然被动句”。

3、当不需要或不可能说出施事者的时候,汉语可以采⽤⽆主句或主语省略句来保持句⼦的主动形式。

4、当施事者难以指明时,汉语还可以采⽤通称(generic person)或泛称作主语。

5、当不便使⽤被动式时,汉语可采⽤某些转换式来表达被动意义。

(1)处置式(即“把字式”或“将字式”)(2)“为……所”式。

(3)“是……的”式。

(4)“……的是”(5)“……加以/予以”式。

⼆、物称与⼈称(Impersonal vs Personal )(⼀)、英语常⽤⾮⼈称,主语汉语常⽤⼈称主语1、⽤抽象名词或⽆⽣命的事物名称作主语。

2⽤⾮⼈称代词“it”作主语。

代词“it”除了⽤来代替除⼈以外的⽣物或事物之外还⼴泛⽤作填补词expletive。

(⼆)英语常⽤被动式,采⽤物称表达法:汉语常⽤主动式,采⽤⼈称、泛称或隐称表达法。

三、静态与动态(Static vs. Dynamic)1、名词化倾向是英语的特征之⼀2、名词作为施事者对动词的替代3、名词构成标题式短语对形容词的替代4、名词优势引起的介词优势5、动词的弱化6、形容词副词对动词的替代7、动词连⽤是汉语的常态8、动词可以充当汉语的任何句⼦成份9、汉语句⼦中的动词可重复重叠⼀、被动与主动(Passive vs.Active) 被动语态在英语⾥是⼀种常见的语法现象。

在某些⽂体中,使⽤被动句⼏乎成了⼀种表达习惯。

Baker 指出:“被动句促成了物称倾向,物称倾向也滋长了被动句”。

(⼀)英语多⽤被动式原因1、施事的原因。

⼈们表达思想的时候,通常使⽤主动句。

汉英定语、状语位置比较及翻译

汉英定语、状语位置比较及翻译
背景
汉语和英语在定语、状语的位置上存 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对翻译工作带 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对汉英定语 、状语位置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提高 翻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范围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汉语和英语中的定语、状语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两种语言中的位置差异及翻译 策略。
研究方法
采用对比分析、语料库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汉英定语、状语的位置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 实际翻译案例进行分析。
后置定语
在某些情况下,汉语定语也可以放在被修饰词之后,但相对较少,如“花,红的”(flower, red)。
英语定语位置
前置定语
英语中,定语通常也位于被修饰词之前,如“a beautiful flower”。
后置定语
英语中后置定语更为常见,通常通过从句、短语或分词等形式实现,如“a flower that is red”或“a red flower”。
要点二
中置状语
在某些情况下,汉语状语也可以放在句子中间,如“他跑 得很快”。
英语状语位置
前置状语
英语中,状语也可以位于被修饰词之 前,但相对较少,如“quickly run”。
后置状语
英语中更常见的是后置状语,通常放 在句子末尾或通过从句实现,如“He runs quickly”或“He runs as fast as he can”。
汉英状语位置差异
位置偏好
01
汉语倾向于使用前置状语,而英语则更偏好后置状语。
修饰重心
02
汉语状语修饰重心通常在动词前,而英语则可以在动词前后均
可。
翻译调整
03
在汉英翻译中,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习惯调整状语位置,以确
保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英汉翻译中的句子结构差异分析

英汉翻译中的句子结构差异分析

英汉翻译中的句子结构差异分析
1. 英语中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在汉语中常被翻译为主语+宾语+谓语的结构。

例如:英语句子 "I drink tea" 在汉语中翻译为 "我喝茶"。

2. 汉语中的定语一般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前,而英语中的定语一般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后。

例如:英语句子 "a red car" 在汉语中翻译为"一辆红色的车"。

3. 汉语中的状语位置较为灵活,可以放在句首、句中或句尾,而英语中的状语一般放在句尾。

例如:英语句子 "I often go to the park" 在汉语中翻译为 "我经常去公园"。

4. 英语中存在被动语态,而汉语中没有被动语态,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将被动语态转换为主动语态。

例如:英语句子 "The book was written by him" 在汉语中翻译为 "他写的书"。

5. 汉语中的句子通常比英语中的句子更加简洁,在翻译时可能需要增加一些修饰语或补充语来传达完整的意思。

例如:英语句子 "He is a teacher" 在汉语中翻译为 "他是一位老师"。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句子结构差异,实际翻译时还会受到具体语境和文化差异的影响。

正确的翻译需要考虑词语选择、语序调整和意义传递等因素。

英汉句子比较与翻译

英汉句子比较与翻译

01
傅雷:东方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则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唯恐不尽,描写唯恐不周。
汉语学家王力:西洋语法是硬的,没有弹性;中国语法是软的,富有弹性。……所以中国语法以达意为主。 英国人写文章往往化零为整,而中国人写文章却往往化整为零。
1
2
3
5
这个问题必须予以处理。
6
This matter must be dealt with.
7
无被动助词
1
看似主动,但在主谓关系上却有被动含义,这种语言现象在汉语中大量存在。
2
例句:
3
那里讲什么语言?
4
What language is spoken there?
5
这个任务必须按时完成。
6
This task must be fulfilled in time.
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this computer.
这台电脑没有什么毛病。
2 –ible, -able 结尾的形容词作定语,与every, the only或形容词最高级连用来修饰一个名词时,也常需后置。 The doctors have tried every way possible. 大夫们已经试过各种可能的办法了。 They had the greatest difficulty imaginable getting there in time. 为了能及时赶到那儿,他们克服了极大的困难。 It is the only wild berry edible here in this area. 它是这个地区惟一能食用的野莓。
I worked very hard on this book.

英汉状语对比及翻译

英汉状语对比及翻译

英汉状语对比及翻译蒋玉琴【摘要】English and Chinese adverbials have a strong expressiveness and we tend to have difficulty in compre-hension and expression in the bilingual translation.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o make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dverbials. There exist differences in the aspects of the position,the order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adverbials between these two languages. Thus,the study 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dverbials and the translation can help us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have a better command of the two languages.%英汉状语是英汉语言中表达力很强的句子成分,在双语互译中容易出现理解和表达方面的偏差,因而在英语学习中对英汉状语进行对比分析十分必要。

单个状语在位置上表现为一般状语位置和句子状语位置在中英文有差异,多个状语的顺序在英汉语的表现也有差异,同时状语也存在转化方面的差异性。

因此提出对英汉状语的比较与翻译研究,有助于了解中英文化的差异性,从而更好的掌握中英两种语言的应用。

【期刊名称】《宜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11【总页数】4页(P97-100)【关键词】状语;位置;顺序;转性译法【作者】蒋玉琴【作者单位】宜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西宜春 33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英、汉语是两种非常典型的语言类型的代表,分属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

状语的比较与翻译

状语的比较与翻译

状语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各类短语或整个小句的语法成分。

按其用途,可以分为:时间状语,地点状语,方式状语,原因状语,结果状语,目的状语,条件状语让步状语,程度状语,方式状语,伴随状语等。

He lives over the mountain.I was suiprised at what she said.China is very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It rained heavily,causing severe flooding in that country.位置一般说来,在英语中:形容词副词状语的中心语为各类短语状语位于中心语之前分句整个句子具体说来,包括下列几种情况1.副词修饰形容词,副词和动词充当的中心语。

(同中文)Most of the buildings are amazing skyscrapers and everywhere you can see people in their tuxedos walking extremely fast on the busy streets.2.状语修饰整个句子,通常在句首:意义上:解释说明整个句子或者表明说话人的态度。

形式上:一般是副词,如honestly,frankly,naturally介词短语,如in one’s opinion,of course,at first非限定分句to be sure,无动词分句whatever the reason,whether by accident or by design.例:Naturally,we should strengthen our cultural ties with other people.当然,我们应当加强与别国人民的文化联系。

注意:某些表说话人看法或态度的词,负载信息量大,经常放在其他位置。

翻译时可独立成句。

He is admittedly reliable. 他十分可靠,这是大家公认的。

英译汉如何处理状语成分

英译汉如何处理状语成分

英译汉如何处理状语成分?一、时间状语从句1. 译成相应的时间状语1)与原文顺序一致While she spoke, the tears were running down.她说话时,泪水直流。

2)后置改前置Please turn off the light when you leave the room.离屋时请关灯。

2. 译成“刚(一)…… 就……”的句式:When I reached the beach, I collapsed.我一到海滩,就昏倒了。

3. 译成并列的分句:1)译文前置They set him free when his ransom had not yet been paid. 他还没有交赎金,他们就把他释放了。

2)后置不变I was about to speak when Mr. Smith cut in.我正想讲,史密斯先生就插嘴了。

二、原因状语从句1. 译成表“因”的分句:1)“因”在“果”之前The crops failed because the season was dry.因为气候干旱,作物歉收。

2)“果”在“因”之前She could get away with anything, because she looked such a baby.她总能逃脱处罚,因为她看起来像个小孩。

2. 译成因果偏正复句中的主句:Pure iron is not used in industry because it is too soft.纯铁太软,所以不用于工业。

Because he was convinced of the accuracy of this fact, he stuck to his opinion. 他深信这件事正确可靠,因此坚持己见。

3. 译成无关联词的因果关系并列分句:Where there is sound, there must be sound waves.哪里有声音,哪里就必有声波。

汉英定语、状语位置比较及翻译-比较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汉英定语、状语位置比较及翻译-比较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汉英定语、状语位置比较及翻译-比较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本文分析了汉英两种语言的定语和状语在句中的不同位置以及汉英在定语状语方面的互译情况,以期给汉英学习者和翻译者提供一些启发。

关键词:语序; 定语; 状语; 翻译;一、语序所谓语序是指人们在组合语言单位时的排列顺序。

各民族思维模式不同, 语序也就不同。

汉语民族的思维模式是:动作的主体动作的标志主体动作动作的客体, 所以, 汉语句子呈现出主语+状语+谓语+宾语的顺序。

英语民族的思维模式是:动作的主体主体动作动作的客体动作的标志, 所以, 英语句子呈现出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的顺序(金鑫, 2011:7) 。

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对汉英两种语言语序有所影响, 主要体现在定语和状语在句中不同的位置上。

二、汉英定语位置对比及翻译(一) 汉英定语位置对比定语是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的, 也就是用来修饰主语和宾语的成分。

汉语的定语一般放在所修饰词的前面, 即前置定语。

英语的定语有两种情况:以一个单词作定语时, 一般放在所修饰词前;以短语或句子作定语时, 一般放在所修饰词后。

例如:(1) 蓝天, 白云。

(前置定语)Blue sky, white cloud. (前置定语)(2) 长城与黄河、长江一起, 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

(前置定语) (陈毅平, 2014:37)It has become a symbol of the Chinese nation along with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 Yangtze River. (后置定语)(3) 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主要建于明代。

(前置定语) (陈毅平, 2014:37)The Great Wall we see today was mostly built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后置定语)在英语中, 单词作定语时也有放在所修饰词后面的情况。

英译汉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英译汉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英译汉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英译汉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语序调整主要指词序、句序两方面的调整。

英汉语句中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或表语的词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各种定语的位置和各种状语的次序在英、汉语言中则有同有异。

一、定语位置的调整1.单词作定语英文中,单词作定语时,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前,汉语中也大体如此。

有时英文中有后置的,但译成汉语时一般都前置。

somethingimportant (后置)重要的事情(前置)如果英文中名词前的定语过多,译文中则不宜完全前置,因为汉语不习惯在名词前用过多的定语。

alittle, yellow, raggedbeggar (前置)一个要饭的,身材矮小,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后置)2.短语作定语英文中,修饰名词的短语一般放在名词之后,而汉语则反之,但间或也有放在后面的,视汉语习惯而定。

theirattempttocrosstheriver (后置)他们渡江的企图(前置)二、状语位置的调整1.单词作状语Hewasveryac ti veinclass.(前置)他在班上很活跃,专业英文《专业英文的翻译技巧讲与练》。

(前置)英文中单词作状语修饰动词时,一般放在动词之后,而在汉语里则放在动词之前。

Modernscienceand technologyaredevelopingrapidly.(后置)现代科学技术正在迅速发展。

(前置)2.短语作状语英文中短语状语可放在被修饰的动词之前或之后,译成汉语时则大多数放在被修饰的动词之前,但也有放在后面的。

Seeing this, someofusbecameveryworried. (前置)看到这种情况,我们有些人心里很着急。

(前置)Ajeepfullspedfast, drenchingmeinspray.(后置)一辆坐满人的吉普车急驶而过,溅了我一身水。

(后置)英文中地点状语一般在时间状语之前,而汉语中时间状语则往往放在地点状语之前。

英汉语言对比

英汉语言对比

Beijing has an amazing array of entertainment options. 北京有一系列娱乐项目可供选择, 北京有一系列娱乐项目可供选择,数量之多令 人惊叹. 人惊叹. It is certain that man will eventually solve the riddle of UFO. 人类终将解开不明飞行物之谜, 人类终将解开不明飞行物之谜,这一点是可以 肯定的. 肯定的. It was in vain that he tried putting the pieces together. 他试着吧碎片拼起来,但这是徒劳. 他试着吧碎片拼起来,但这是徒劳
三,动态与静态
英语动词使用频率低于汉语
1.英语用名词,汉语用动词 英语用名词, 英语用名词 A)抽象名词替代动词 抽象名词替代动词 The sight of him makes me angry. 看见他就让我生气. 看见他就让我生气. A study of that letter leaves us in no doubt as to the motives behind it. 研究一下那封信,我们毫不怀疑该信是别有用心的. 研究一下那封信,我们毫不怀疑该信是别有用心的. The reason for the late submission of my report was the illness. 因为病了,所以我报告交迟了. 因为病了,所以我报告交迟了.
意合:汉文化的思维方式是"综合式" 意合:汉文化的思维方式是"综合式"的,注 重从整体把握语言的意义, 重从整体把握语言的意义,一段语言中可以出 现文字的跳脱,与语义的突转, 现文字的跳脱,与语义的突转,没有说出来的 部分与说出来的部分之间的关系,全凭"悟性" 部分与说出来的部分之间的关系,全凭"悟性" 悟出来. 悟出来. 形合: 分析式" 形合:西方文化是 "分析式"的,语言中有明 显的逻辑关系的标志,注重科学性, 显的逻辑关系的标志,注重科学性,按逻辑深 入观察事物的本质. 入观察事物的本质.

简单句英译汉中状语的拆译

简单句英译汉中状语的拆译

简单句英译汉中状语的拆译
状语是指修饰谓语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语言成分。

在英语中,状语通常位于谓语动词之后,用来表达时间、地点、方式、原因、条件等信息。

当我们进行英译汉的时候,需要将这些状语准确地翻译出来,以保证句子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状语及其拆译方法:
1. 时间状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如yesterday, last week, tomorrow等。

在英译汉时,可以直接翻译成相应的汉语时间词。

2. 地点状语:表示动作发生的地点,如in the park, at home 等。

在英译汉时,也可以直接翻译成相应的汉语地点词。

3. 方式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式,如slowly, carefully, loudly 等。

在英译汉时,可以使用副词或者形容词来翻译。

4. 原因状语:表示动作的原因,如because of the rain, due to the traffic等。

在英译汉时,需要使用介词或者连词来翻译。

5. 条件状语:表示动作的条件,如if it rains, provided that 等。

在英译汉时,需要使用连词来翻译。

总之,在英译汉中,正确并清晰地翻译状语可以增强句子的表达能力,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 1 -。

汉英语言对比中的语法差异与翻译技巧

汉英语言对比中的语法差异与翻译技巧

汉英语言对比中的语法差异与翻译技巧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它具有不同的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和背景。

汉英语是世界上最常用的两种语言,而这两种语言的语法差异也是翻译难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汉英语言对比中的语法差异和翻译技巧。

一、语法差异汉英语的语法结构有很大的差异,这影响到汉英翻译的难度和准确性。

以下是一些汉英语言对比中的典型语法差异:1.主谓宾语结构中文主谓宾语结构简单明了,尤其是动宾结构,常用在汉语中,通常不需要加语法助词。

而英文句子的主语和谓语顺序通常是固定的,而且英文中动词短语中的助动词、时间状语、动态状语等要素需要逐个译出,以保证语言的准确性。

例如:“李先生喜欢喝茶。

”在英语中应该翻译为“Mr. Li likes drinking tea.”。

需要注意的是,英文中的like后要加ing形式的动词,表示喜欢做某事。

2.语序汉英语的语序也不同,汉语是主语+谓语+宾语,而英语是主语+宾语+谓语。

在翻译中,语序的问题经常导致误译和难以理解。

另外,英文中形容词和副词都放在名词和动词之前,而中文中则相反,所以容易产生疑惑。

例如:“他吃了三个苹果,很快乐。

”就需要翻译成“He ate three apples, and he was happy.”,这样就能正确表达原意。

3.动词时态中文语言中没有时态的概念,而英语语言中,时态是非常重要的。

汉语的时间和状态主要是通过时间状语和状态状语来表达。

但英语中时态有多种形式,例如现在式、过去式、完成时和将来时,每一种时态都有对应的翻译规则。

例如:“我明天去上海。

”应该翻译为“ I will go to Shanghai tomorrow.”,将 v + 了的结构译为将来时。

二、翻译技巧1.理解原意无论是汉英还是英汉翻译,首先要理解源文的原意,根据文本的语境、内容、结构和目的,选取适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2.根据语境选择适当的翻译方式在翻译过程中,根据语境选择适当的翻译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英汉对比与翻译(好)

英汉对比与翻译(好)
英汉 对比与翻译
English-Chinese Contrast and Translation
欢迎光临
A
1
A Chinese poem says, “A bosom friend afar brings a distant land near.”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Wishing you happiness every day!
对比研究着重寻找 语言间的不同点,运用 共时的研究方法。
A
17
语义型与形态型
A
18
Please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不要人云亦云。 Don’t say what others have said. 这件事,你做也好,他做也罢,我看谁都做不好。 Whether you do the matter or he does it, I’m afraid neither
A
13
Examples of Negative Transfer
6. -- Your English is wonderful. -- Oh, no. My English is still poor. -- Your English is wonderful. -- Thank you, but I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 before I really master it.
在有些中国方言(如南京/闽南方言)中没有辅音/n/或
/f/,而用辅音/l/或/h/来替代。
A
9
Examples of Negative Transfer
2、他一天只吃两顿饭。
He only eat two meal a day.

英汉翻译评析(附参考译文)

英汉翻译评析(附参考译文)

英汉翻译讲解(1)I.英汉之间的差别:“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别。

”------吕叔湘国内学者的共识是:汉语是综合性的,描写性的,而英语是分析性的,逻辑性的。

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形合和意合的对比(contrast between hypotaxis and parataxis),英语重形合(形式上的融合),汉语重意合(意思或意境的融合)。

在句法方面,有学者形象地把英汉比喻为以下几种:1.雄孔雀/雄狮-----即英语习惯于把最着重的事物放在句首先说出来,开门见山,一语破的,然后再把各种标志一条条补述,一步步交代,慢条斯理,从容不迫,形成一条头短尾长地线性链,象头小尾大地雄孔雀。

而汉语则相反,其线性序列的展开好比画龙点睛,先把外围的环境与衬托一一交代周到,最后点出话语的信息中心,水到渠成,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形成雄狮型头大尾小地局式。

例如:I was all the more delighted when, as a result of the initiative of your Government it proved possible to reinstate the visit so quickly.译文:由于贵国政府的提议,才得以这样快地重新实现访问。

这使我感到特别高兴。

又如:The assertion that it was difficult, if not impossible, for a people to enjoy its basic rights unless it was able to determine freely its political status and to ensure freely its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was now scarcely (不足地,不充分地;一定不,绝不)contested (斗争;比赛).译文:如果一个民族不能自由地决定其政治地位,不能自由地保证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要享受其基本权利,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不容易的。

英汉句法结构对比与翻译

英汉句法结构对比与翻译

英汉句法结构对比与翻译
1.主谓结构:英语中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位置固定,而且一般不允许有其他成分插入;汉语中则允许主谓之间插入状语、宾语等成分,主语通常出现在句首,谓语动词出现在句尾。

英语:He is reading a book.
汉语:他正在看书。

2.宾语结构:英语中宾语通常出现在动词后面,而且一般不允许有其他成分插入;汉语中宾语可以放在动词前面或后面,并且可以有其他成分插入。

英语:She likes to eat apples.
汉语:她喜欢吃苹果。

3.状语结构:英语中状语通常出现在动词后面,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等信息;汉语中状语的位置比较灵活,可以出现在句首、句中或句尾。

英语:He goes to school by bus every day.
汉语:他每天坐公交车去学校。

在进行翻译时,需要根据英语和汉语的句子结构差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转换。

具体翻译方法有:
1.主谓结构的翻译:将英语的主语翻译为汉语的主语,谓语动词翻译为汉语的谓语动词。

2.宾语结构的翻译:将英语中的宾语翻译为汉语中的宾语,并根据需要放置在动词前面或后面。

3.状语结构的翻译:将英语中的状语翻译为汉语中的状语,并根据需要放置在句首、句中或句尾。

需要注意的是,不仅要考虑句子结构的差异,还要考虑语言的习惯表达方式和上下文的语境。

对于复杂的句子结构和长篇文章的翻译,还需要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和翻译。

英汉语句子中状语位置的差异

英汉语句子中状语位置的差异

英汉语句子中状语位置的差异1. 你知道吗?英汉语句子中状语的位置可太不一样啦。

就像两个人跳舞,各有各的舞步。

在英语里,状语的位置那叫一个灵活多变,像个调皮的小精灵。

比如说,“I often go to school by bike.”这里“often”这个表示频率的状语就放在动词前面,多自由呀。

2. 汉语呢,状语的位置就相对规矩一些,有点像老派的绅士。

像“我经常骑自行车去上学”,“经常”这个状语也是放在动词前面,不过感觉就没有英语那么随心所欲。

你有没有想过为啥会这样呢?3. 英语里有时候状语还能跑到句首或者句尾呢。

嘿,这就好比一个孩子在操场上到处跑,不受拘束。

像“Suddenly, he ran out.”“Suddenly”这个状语就在句首,这要是汉语,一般可不这么干呢。

4. 汉语里要是把状语放到句首,那得有点特殊的情况或者强调的意味。

就像“突然,他跑出去了”,这种情况相对少一些,感觉像是要刻意突出“突然”这个状态,不然我们习惯说“他突然跑出去了”,你说是不是很有趣?5. 再看英语里表示时间的状语,那真是想放哪就放哪。

“Yesterday, I saw a movie.”“I saw a movie yesterday.”都可以。

这在汉语里就不太一样喽。

6. 汉语里表示时间的状语通常就放在主语后面、动词前面,像“我昨天看了一部电影”,这就像火车沿着固定的铁轨行驶,稳稳当当的。

7. 英语里要是有多个状语,那它们的位置就像一群小伙伴在排队,各有各的顺序。

比如“She reads books carefully in the library every day.”顺序就很有讲究。

8. 汉语里多个状语的排列呢,也有自己的一套规则,不过和英语比起来,就像是两个不同风格的厨师做菜,各有各的配方。

例如“她每天在图书馆认真地看书”,和英语是不是有明显区别?9. 你想啊,在英语里,状语位置的灵活性就像一只在花丛中自由飞舞的蝴蝶,充满了无限可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语状语对比与翻译状语是英汉语言中表达力很强的句子成份,在句中的位置最为灵活,与其他句子成份的语意联系最为广泛,因此其语言形式也最为多样化。

状语可分为三种类型:附加语(修饰性状语),外加语(评注性状语)和联加语(连接性状语)。

修饰性状语又可分为谓词修饰状语和非谓词修饰状语。

1)附加语,是指修饰行为状态或其属性特点的状语附加语是修饰行为及行为属性的密切相关成分。

可分为数个基本范畴,并承担着辅助中心语表达认知支撑的语义的功能。

一般表示时空与方式、因果与目、程度与比较、范畴与观点等。

2)外加语是话语者对话语本身所作的方式或态度性评价;3)联加语,是有效、连贯的传递信息从而完成交流目的的手段。

三类状语中,附加语最为丰富多彩,以“中心语+属性’的形式承担着描述行为状态多方面属性的功能。

这种对行为状态的描述因人注意的不同而有选择性。

1.英汉语状语的构成从概念本身,我们就可以看出英语中状语可分成两类,一类称之为一般状语,用来修饰句中动词、形容词、副词等成分;另一类称作句子状语,修饰或说明句子本身。

按一般状语的用途,将它又分为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目的、条件、让步、程度、方式和伴随情况等多种情况,从语义层面说明了状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

在状语中,一般状语所占比例较大。

汉语中,一般状语的位置比较简单,多放在谓语之前。

而在英语中,一般状语的位置就稍微复杂一些,可以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有时也出现在谓语中。

英语状语可以由下面下列成分表示:1)副词:副词的主要作用是在句子中作状语,特别是以-ly结尾的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副词。

例如:(1)She welcomed us warmly.(动词)(2)The show was really good.(形容词)(3)Ruth ran the house extremely well.(副词)2)介词短语:介词短语作状语可以表示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

例如:(1)She has been here since Monday.(时间)(2)Water flows through the pipe.(地点)(3)We found the place without difficulty.(方式)(4)He lost his job owing to a change in management.(原因)3)不定式或不定式短语:不定式或不定式短语作状语常用来不表示目的、结果、程度、原因等。

例如:(1)They did everything they could to save her life.(目的)(2)He hurried to the house only to find that it was empty..(结果)(3)She is old enough to travel by herself.(程度)(4)We jumped with joy to hear the news.(原因)4)分词或分词短语:分词可分为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常可以在句中作状语。

在书面语中,分词或分词短语作状语,通常有逗号把它和主谓语分开,用来表示伴随、原因、时间等。

现在分词(1)He stood helpless, not knowing what to do.(伴随)(2)Not knowing their language, he found it hard to get work.(原因)(3)Walking through the park, we saw a fine flower show.(时间)过去分词(1)S tunned by the blow, George fell on the floor. (伴随)(2)Much discouraged, she moved on to Reeds. (原因)(3)Surprised at my reaction, she tried to console me. (时间)5)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可以用作状语,常常和句子的谓语用逗号分开。

例如;(1)Enthusiastic, they are quite cooperative.(形容词)(2)He rushed over, eager to help.(形容词短语)6)名词或名词短语:在当代英语中,名词作状语的情况开始普遍起来。

英语中作状语的名词主要是时间和数量名词,表示时间、数量或方式等。

例如:(1)She nursed him day and night.(时间)(2)This luggage weighs 20 kilograms.(数量)(3)He recited the list to himself, parrot fashion, till the doctor’s name came out.(方式)7)独立结构(1)That being the case, we will have to put the meeting off.(2)He dashed into the room, gun in hand.8)(状语)从句:英语中,有大量的从句在句中作状语,这种具有完整的主谓结构的从句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从属连词引起,被称作状语从句,用来表示时间、地点、方式、原因、条件、目的、结果、让步、比较等意义。

状语从句不仅仅修饰主句的动词和动词短语,而是在语法和语义上与主句的整个主谓结构发生关系。

从逻辑语义上看,状语从句又可分为时空从句和外联状语从句。

时空状语从句为整个句子提供场地和时间背景。

场地状语表示动作发生和状态存在的地点和场所范围;时间状语表示动作发生或状态存在的时间跨度。

时空状语是把状语从句中的主谓关系或方面与主句中的主谓关系或方面联系到一个时空关系之中,由where, when, while, before, after等引导。

例如:(1)The moment I have finished I will give you a call.(时间)(2)The thread breaks where it is weakest.(地点)外联状语从句是把状语从句中的主谓关系或方面与主句中的主谓关系或方面在逻辑上联系起来,对整个主句加以描写。

在很多情况下,外联状语由连接词引出,单独或组合的。

外联状语包括原因(Reason)、结果(Result)、条件(Condition)、让步(Concession)、转折(Disjunction)、比较(Comparison)、等语义状语。

例如:(1)I remembered the whole thing as if it happened yesterday.(方式)(2)As the soup was very salty, we were thirty afterwards.(原因)(3)Nobody will get nothing unless they ask for it.(条件)(4)They risk their lives in order that we may live safel y.(目的)(5)So bright was the moon that the flowers were bright as by day.(结果)(6)Patient as he was, he had no intention of waiting for three hours.(让步)(7)She was now happier than she had ever been.(比较)汉语状语可以由以下成分表示:1)名词作状语。

汉语中作状语的名词主要是时间名词、数量名词和地点名词,表示时间、数量或地点等。

例如:(1)咱们上海见。

(2)以后,莫丹斯每天来拜访凯瑟琳。

(3)元豹接过咖啡,和刘顺明同样风度地一点头。

(4)有只蚊子停在天花板上,他站在床上,掏出舞台道具一一大手帕,艺术地一抛,把蚊子砸了下来。

2)动词作状语(1)于观连连使劲点头(2)灯光下,她在埋头写作。

(3)喝完,他便躺下睡了。

(4)这两件事得分开说3)形容词作状语(1)大家紧张地、兴奋地向黑夜中的山路走去。

(2)人们善良地希望为所有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找到一条长生不老之路。

(3)苍天有眼,花季晴朗,绿色的小果子挂满了枝机,有的还美丽地弯垂到地上。

(4)张铮半嘲弄半认真地盯着我。

4)数词作状语(1)他一口就把那个包子吃了。

(2)人们三三五五都到工作队来了,有的来打听消息,有的来寻问主意。

(3)老师李月霞当时正用有力的肩膀使劲撑着铁门,拼命喊着,让学生们一个一个逃出去。

(4)他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南走,想追上罗盘他们,或者能尽快离开这荒无人烟的大山。

5)介词短语作状语(1)老赵是个老同志,老袁过去一直对他很尊重。

(2)他打到哪里,我也跟他一起打到哪里。

(3)他将用一周的时间来考虑和观察,以决定是否参加总统大选。

(4)后来,这件事在学校里象英雄救美一样地传颂着。

6)副词作状语(1)见了这个手势,我就站了起来,说道:我要去上厕所——她当然不可能跟着我。

(2)“那你就给我说说,到底都听到了些什么?”7)连词作状语(1)当她告诉我,她发现杰甫有外遇时,我心中五味杂陈,至少这件事已明朗化,我也脱离困境。

然而,关于是否该保密的内心冲突并没有因此消失。

(2)男人是天地间的流浪汉,他寻找家园,找到了女人。

可是,对于家园,女人有更正确的理解。

8)主谓结构作状语汉语中起状语作用的分句省去主语的情况较多。

在汉语中,这种结构有时带关联词,有时不带。

例如:(1)同志们都精神抖擞地坚持在工作岗位上。

(无关联词的主谓短语“精神抖擞”作状语)(2)他低下头去,动作有些做作地在清单上签了字,然后傲慢地扬起脸,目光直直地瞅着朱四。

2.英汉语状语的语序差异汉语句子在不受语用影响的条件下,常规语序主要有下列4种:1)主体时间空间状况变动邻体客体a. 王刚昨天在公园高兴地送我一束花。

b. 小陈刚才在办公室悄悄告诉我一个秘密。

c. 弟弟中午在食堂用大碗吃了三碗饺子。

d. 妈妈端午节在家用糯米包了十个粽子。

e. 他父亲昨天在医院不幸去世了。

h. 全运会今天在北京隆重开幕。

2)主体时间状况起源行为趋向客体a. 校长上周末用平车从家里推到学校一张床。

b. 狂风刚才突然从楼顶刮到院子里几块砖。

c. 爷爷早晨吃力地从山下爬到山顶。

d. 黄河从青海省流到渤海湾。

3)主体时间空间关系系体a. 经理十年前在大学里是学生会主席。

b. 钱华现在在香港有很多房产。

c. 切线在切点上垂直半径。

4)时间空间存在行为主体a. 文革前在山上有两座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