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的内角》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的内角》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一直认为: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渠道,更是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今天借此机会与大家交流我的说课——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与三角形有关的角》第一课时。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流程、教学反思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三角形的内角》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边、角等有关知识,掌握了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后面研究三角形的外角,多边形的内角的预备知识,同时也是今后学习特殊三角形和其他平面图形的重要依据。因此,三角形内角的学习,是平行线的延续和三角形外角、多边形内角的基础,在初中平面几何的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目标分析: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的要求,结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分析,制定如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2)能够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结论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学习等活动经历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参与交流活动,多和同伴交流看法。
(2)在动手拼图的过程中体会“做中学”的乐趣,养成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善于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3.重难点分析
基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特制定如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导及应用
教学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导、验证过程
4.教学准备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并制作了能动态演示三角形的内角的多媒体课件,同时让学生准备了三角形的纸,以便亲手操作,帮助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
二、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对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已基本掌握,但对于命题的证明和辅助线的添加,
还是第一次接触,因此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
另外,学生对探究性学习并不陌生,但探究学习的过程往往比较盲目。因此,组织学习素材,让学生形成合理猜想,进行有方向的探究也是教学中关注的问题。
三、说教学策略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本课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探究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主要采用了以下四个教学策略:
1.知识呈现生活化。在设计时,我立足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挖掘寻找生活中的事例,让“生活—数学”这条主线贯穿于课的始终。
2.学习过程活动化。学习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剪、拼,转化,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习定理奠定坚实的认知基础。
3.学生学习自主化。数学学习是一个由学生亲自参与、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学中,我有意识给学生搭建探究的舞台,学生结合动手操作,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思维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激发。
4.学习方式合作化。在探究三角形的内角时,我采用4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小组成员相互演示、相互帮助,学生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得以提升。
四、教学流程
根据课改“以学生为主体,激活课堂气氛,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精神,我把本节课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由富有情趣的问题引起学生的争议,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关系。
【设计意图:课堂开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创设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可以形成课堂的最佳开端。】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关键,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把这一环节分为三个过程。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小组活动:拼一拼,初步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从丰富的拼图活动中获得感性认识,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为下一环节“说理”证明作好准备。】
2.实践验证,深入新知
小组活动:讨论并尝试添加辅助线,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形象直观到逻辑演绎,层层展开,步步深入。】
3.巩固应用,拓展新知
小组活动:尝试解决课本例题,鼓励用多种方法求解。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一题多思,一题多解的创新精神,让学生体会数学辅助线的桥梁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初中阶段一个重要数学思想―――转化思想,为学好初中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分层练习,深化提高。
1.基础练习:抢答题。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特别关注学困生,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增强自信心。
2.综合练习:课本第74页练习题,加深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理解和认识。
3.应用练习: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4.拓展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深度,给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思维发展的空间。
【设计意图:分层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点的记忆,同时对教材进行了拓展与延伸,实现层层深入,由浅入深,逐步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让层次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课堂小结、自我评价。
1.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本课中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记录员做记录,然后叫两组同学进行成果汇报。
2小组互评本节课哪一个组表现最棒?哪一个组的方法有创意?
【设计意图:梳理知识,为本堂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课堂趋于完善。同时,小组评价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的局面。】
五、说教学反思
1.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以活动为载体,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学生的参与度会比较高。
2. 学习活动组织切实有效
数学课的教学重在学生的做和实际操练,因此本节课我引导学生做了大量的活动。通过剪拼,试验、观察、发现、验证可以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强化所学知识。
3. 评价方式起到了激励的作用
我注重学生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热情的评价,采用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此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使每一个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持续学习数学的能力。
总之,这节课无论是新知的呈现,还是活动的设计,都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用,提高了课堂实效。教无定法,教要得法,在今后教学中我将加倍努力,不断完善我的教学。谢谢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不妥之处,恳请批评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