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精)
2024版《环境工程学》全套教学课件
环境工程学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污染问题的复 杂性、治理技术的局限性、环保法规的不完善等。为了应对这 些挑战,需要不断加强科研力度,提高技术水平,完善环保法 规,推动环境工程学的持续发展。
02
环境污染与防治原理
环境污染的类型与来源
大气污染
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交通尾气、 生活污染等,包括颗粒物、二氧
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与技术
1 2 3
环境影响识别方法 包括矩阵法、网络法、地理信息系统(GIS)应 用等,用于识别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包括数学模型法、类比调查法、专业判断法等, 用于预测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程 度和范围。
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与技术
大气污染防治
采取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空气质量 监测、推广清洁能源等措施,改善大 气环境质量。
土壤污染防治
加强土壤污染监测和风险评估,采取 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等措施,治理土 壤污染。
水体污染防治
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控制 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水生态环境。
噪声污染防治
通过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等手段, 降低噪声污染对人们的影响。同时, 加强噪声监测和管理,提高公众对噪 声污染的认识和意识。
06
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与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定义
在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 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审批、公众参与等步骤,确保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 性。
环境工程 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教学大纲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环境工程- 学时:XX- 学分:XX课程目的和目标本课程旨在介绍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应当能够:- 理解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掌握环境工程实践中的常用方法和工具- 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培养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主要内容1. 环境工程综述- 环境工程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和目标2. 环境监测与评估- 环境监测的概念和方法- 环境评估的基本流程和指标3. 水污染控制- 水质标准与净化技术- 水处理设施的设计与操作4. 大气污染控制- 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和影响- 大气污染的监测和治理方法5. 固体废物处理与管理- 固体废物的分类和处理技术- 废物处理设施的运营和管理6.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的原理和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的案例分析7.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介绍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环境工程实践操作,加强实际技能的培养。
- 讨论与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进行课题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 实验与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实地考察,加强实践能力和体验真实环境问题。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课程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参考教材- 环境工程导论,XXX- 环境工程原理与实践,XXX- 环境科学与工程教程,XXX以上为环境工程教学大纲的内容概述,具体内容和安排可能会根据教师的授课方式和教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
环境工程学原理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学原理教学大纲环境工程学原理教学大纲一、引言环境工程学原理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本大纲将介绍环境工程学原理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工程学原理的基本理解,包括环境工程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环境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包括环境污染、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知识。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包括环境评价、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技能。
4. 培养学生对环境工程学的研究方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科学论文写作等方面的技能。
三、教学内容1. 环境工程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a. 环境工程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b. 环境工程学的研究领域和目标c. 环境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环境污染与控制a. 环境污染的类型和来源b. 环境污染的影响和危害c. 环境污染的控制和治理3. 环境保护与管理a. 环境保护的概念和目标b. 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c. 环境管理的原理和方法4. 环境监测与评价a.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方法b. 环境监测的技术和设备c. 环境评价的原理和方法5. 环境工程学的实践与应用a. 环境工程学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b. 环境工程学的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c. 环境工程学的科研方法和科学论文写作四、教学方法1. 授课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环境工程学原理。
2. 组织实验和实地考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项目研究,培养学生合作和创新能力。
4. 布置课后作业和论文写作,促进学生对环境工程学原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五、考核方式1. 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30%,考察学生对环境工程学原理的掌握程度。
2.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考察学生对环境工程学原理的综合应用能力。
3. 实验报告和论文:占总成绩的20%,考察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
环境工程 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教学大纲1. 课程概述本门课程旨在介绍环境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特点、环境保护的方法以及环境监测和治理的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获得环境工程学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为以后从事环境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教学目标- 掌握环境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了解环境污染的类型、特点及其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危害;- 熟悉环境工程的各个领域,包括水处理、大气控制、固体废弃物管理等;- 理解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政策;- 学会使用环境监测和治理的技术手段。
3. 教学内容本门课程包括以下内容:3.1 环境工程学导论- 环境工程学的定义与发展历史- 环境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3.2 环境污染及其危害- 水体污染与水质监测- 大气污染与空气质量监测- 土壤污染与土壤修复技术- 噪声污染与噪声控制3.3 环境保护技术与方法- 水处理技术与水环境保护- 大气控制技术与空气污染治理- 固体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循环利用- 环境生物技术与生态系统修复3.4 环境法规与政策-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概述- 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估- 环境管理体系与标准3.5 实践环节- 环境监测实验- 水处理实践- 大气污染控制实践- 固体废弃物处理实践4.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通过讲解和课堂讨论,使学生掌握环境工程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
- 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综合教学:通过案例分析、课程项目等综合性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实验报告等;- 期中考试:对课程理论知识进行考核;- 期末考试:对整个学期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考核;- 实践实验:对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实验报告进行评估。
6. 参考教材- 《环境工程导论》- 《环境化学与环境分析实验》- 《环境保护工程设计与实施》- 《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以上内容为本门课程的初始教学大纲,教学进程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完善。
环境工程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环境工程领域相关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学生将通过学习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知识,包括环境污染的成因、影响、监测与治理等内容。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技能。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工程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2. 掌握环境监测和评估的方法与技术;3. 理解环境污染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措施;4. 学习环境工程案例,培养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5. 锻炼实践操作技能,提升环境工程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环境工程概论- 环境工程定义及其发展历程- 环境工程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2. 环境监测与评估-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技术- 环境评估的原理和方法3. 环境污染防治- 大气污染防治- 水污染防治- 土壤污染防治- 噪声污染防治- 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4. 环境工程案例分析- 典型环境事件案例分析- 环境问题解决方案探讨5. 环境工程实践操作- 环境监测仪器的使用- 污染物采样和分析技术- 污水处理设备的操作与维护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包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训练和课外作业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环境工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操作、课外作业等;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环境工程知识的掌握程度;3. 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课程整体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材推荐1. 《环境工程概论》,作者:某某某,出版社:某某出版社2. 《环境监测与评估》,作者:某某某,出版社:某某出版社3. 《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作者:某某某,出版社:某某出版社七、结课要求学生需完成所有相关课程学习内容,并通过期末考核。
未达到要求的学生将无法顺利结课,需进行补考或重修。
八、其他事项1. 请学生按时上课,认真听讲;2. 请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参与课堂互动;3. 请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定,注意实验安全。
《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211210总学时数:68(理论51,实验17)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课适用专业:环境科学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环境工程学》是高等工业学校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讨论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特别是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与城市垃圾的处置与管理以及其他公害的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习题、实习、实验、专题讨论,提高学生的环境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1、环境工程学的发展和内容2、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3、环境工程学的形式与发展4、环境工程学的主要内容结合《环境学基础》等课程的知识,要求学生了解环境工程学的发展和主要内容、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学的关系、《环境工程学》在环境科学专业中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水与空气环境及自净化1、水质、水体自净2、大气、大气质量、大气的自净化结合《环境质量评价》等课程的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球的自然环境、地球上水的循环、大气和水的关系、生物与自然的关系、水体和大气的自净化、水环境和空气环境的指标体系、环境质量和污染排放标准等内容。
第三章水与空气污染的物理学处理方法1、颗粒的大小、粒度分布等2、颗粒在流体中的运动3、从流体中去除固体颗粒4、从水中去除悬浮固体污染物(SS)的方法5、各类沉淀池6、从气体中去除气溶胶污染物的方法7、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8、除尘器的组合9、平流式沉淀池专题研究10、电除尘器选型设计专题研究结合《大学物理学》等有关课程的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固体颗粒的粒径、粒径分布、平均粒径等基本概念。
掌握粉尘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在沉淀、除尘过程中作用等。
掌握沉淀池、除尘装置技术性能的指标,和能计算主要技术指标。
掌握粉尘的重力沉降、离心沉降、惯性沉降、扩散沉降等捕集基础,能计算颗粒在流体中运动所受的阻力、重力沉降速度等有关内容。
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 环境工程导论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课程编码: 000课程类别: 选修课适用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开课学期: 第5学期课程学时: 36学时课程学分: 2课程简介:本课程系统介绍环境工程学的基本理论, 特别是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与城市垃圾的处置与管理以及噪声等公害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能将“三废”及其它公害治理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较熟练地应用到环境保护领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以后从事环境治理技术工作、科学研究与设计奠定良好基础。
选用教材:《环境工程导论》(第3版), 王建龙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参考书:1.《环境工程学》, 高秋实编,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862.《环境工程学》, P.A.维西林德编, 晓园出版社, 19923、《环境工程学》, 蒋展鹏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6二、课程教育目标本课程系统介绍环境工程学的基本理论, 特别是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与城市垃圾的处置与管理以及噪声等公害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环境工程学的学习, 学生能正确理解环境工程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环境污染控制工程和公害防治技术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工艺过程;能够将所学过的“三废”及其它公害治理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较熟练地应用到环境保护领域;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以后从事环境治理技术工作、科学研究与设计奠定良好基础。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需要联系一定的实际应用,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环境工程学的有关理论、方法。
三、理论教学内容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绪论(2学时)教学内容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 环境,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学;环境工程学: 环境工程学形成与发展, 研究对象与内容, 研究方法, 环境工程学的发展趋势。
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环境工程学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63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3学时,单独设36学时实验课。
另外还有4周的课程设计。
学分:3.5学分适用对象:环境科学专业考核方式:考试(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先修课程:《环境化学》、《化工原理》、《环境监测》、《分析化学》、《流体力学》和《环境微生物学》二、课程简介(一)中文简介:《环境工程学》课程属环境科学专业,是环境科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地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较全面掌握水与废水处理、水质管理、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管理和电离辐射等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特性等,了解环境工程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环境工程问题的基本素质与创新能力。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环境工程学》是环境科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属必修课程。
根据已往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学生的从业特点,其中从事一专业(环境工程)的人中,约有2/3以上人数是从事水、气污染控制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以及处理设施的运营。
因此,我们将《环境工程学》进行细化,并将其分为《水与废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噪声污染控制》和《固体废物管理》四部份。
其中《水与废水处理》》主要是侧重生活污水中有机质、氮、磷和悬浮物的处理工艺和处理装置和工业废水中污染物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常见工业废水的污染特点、处理方法、处理工艺及处理设施结构特点和设计方法。
《固体废物处理》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通过本课程主要任务是讨论废水处理、水质管理、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管理和电离辐射等的基本理论知识、工作原理、设计计算,使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和主要设计计算等内容,重视环境工程设计的实践及创新,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使学生能了解污水的污染特点,掌握常规污水的污染物种类、浓度范围及处理难点,以便进行工艺设计时选择有针对性的处理工艺。
环境工程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前言环境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环境监测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内容。
为了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敏感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专业设立了环境工程专业。
本大纲旨在对环境工程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进行规范,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环境工程人才。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掌握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2.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成为环境工程领域的专业人才。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1.环境工程基础知识(1)环境工程概论(2)环境化学基础(3)环境生物学基础(4)环境工程数学基础2.环境监测与评价(1)环境监测技术(2)环境监测方法(3)环境评价理论与方法3.环境污染控制工程(1)大气污染控制(2)水污染控制(3)土壤污染修复4.环境工程设计与管理(1)环境工程设计基础(2)环境管理理论(3)环境工程项目管理第四部分: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鼓励学生开展课外科研活动,参与实际环境工程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五部分:教学评估1.每门课程设置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2.定期组织学术讲座和实践活动,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科研素养;3.指导学生撰写科技论文,培养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结语通过本大纲的制定,将有助于规范环境工程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环境工程人才,促进环境工程领域的跨学科发展,推动环境科技的创新与应用。
希望各教师和学生能够共同努力,为环境工程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环境工程 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20212Z10课程名称:环境工程/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学分:40/2.5先修课程:普通化学、流体力学适用专业:安全工程教材、教学参考书:1. 曲向荣、李辉等.环境工程概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082. 朱蓓丽.环境工程概论(第三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063.刘芃岩.环境保护概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02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本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核心课。
安全与环保密切相关,因此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掌握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掌握废气、废水、废渣及噪声等典型类型污染物防治的一般方法,进而认识环境与安全的内在联系,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掌握环境、环境工程、环境问题等基础知识,理解环境与生态、环境与安全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掌握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等主要环境问题的产生、发展、污染的特点和污染控制的一般方法;掌握主要环境参数的测试分析方法;初步了解ISO14000和清洁生产的基本内容。
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该具有对生产和生活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具有分析提出主要环境污染物治理方案的能力;初步具有最基本的污染治理工程设计理念,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的能力;在环境与安全学科的交叉知识的讨论中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分析、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素质:建立环境-安全一体的观念,通过课程中的分析和专题讨论培养分析沟通交流素质,建立系统的思维模式,提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素质和创新意识。
通过课外导学的模式,提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形成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素质。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注:实践包括实验、上机等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60425课程名称:环境工程学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63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3学时,单独设36学时实验课。
另外还有4周的课程设计。
学分:3.5学分适用对象:环境科学专业考核方式:考试(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先修课程:《环境化学》、《化工原理》、《环境监测》、《分析化学》、《流体力学》和《环境微生物学》二、课程简介(一)中文简介:《环境工程学》课程属环境科学专业,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是环境科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地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较全面掌握水与废水处理、水质管理、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管理和电离辐射等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特性等,了解环境工程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环境工程问题的基本素质与创新能力。
英文简介: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belongs to the disciplin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It is a compulsory specialized fundamental curriculum f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ajor.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curriculum includes treatment method and processes of each pollutant in wastewater, and design feature of treating facility. The total study period of this curriculum is 80 study period, in addition 40 study period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es experiment course. Moreover, the chapter taught in the classroom and the experimental content of this curriculum focus on the treatment processes comparatively used in productive practice at present. But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eliminated or little used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es to be studied independently.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环境工程学》是环境科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属必修课程。
根据已往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学生的从业特点,其中从事一专业(环境工程)的人中,约有2/3以上人数是从事水、气污染控制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以及处理设施的运营。
因此,我们将《环境工程学》进行细化,并将其分为《水与废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噪声污染控制》和《固体废物管理》四部份。
其中《水与废水处理》》主要是侧重生活污水中有机质、氮、磷和悬浮物的处理工艺和处理装置和工业废水中污染物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常见工业废水的污染特点、处理方法、处理工艺及处理设施结构特点和设计方法。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其教学目的是讲授大气污染控制基本理论、包括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分类、综合防治措施、燃烧过程中控制大气污染物、颗粒污染物的控制技术基础、除尘装置、气态污染物的控制技术基础、有机挥发性气体的控制技术,使学生基本掌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原理与方法。
《固体废物处理》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主要了解固体废物分选,固体废物可降解处理,固体废物焚烧处理,固体废物热解处理,垃圾填埋.通过本课程主要任务是讨论废水处理、水质管理、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管理和电离辐射等的基本理论知识、工作原理、设计计算,使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和主要设计计算等内容,重视环境工程设计的实践及创新,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使学生能了解污水的污染特点,掌握常规污水的污染物种类、浓度范围及处理难点,以便进行工艺设计时选择有针对性的处理工艺。
2)使学生了解污水处理方法的分类,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当前常用污水处理方法的原理、工艺参数的控制范围和适用范围。
3)使学生掌握污水处理单元的工作原理、设计计算及图纸设计,了解各种污水处理单元的优缺点,以便今后设计过程中能合理选用和设计处理单元。
4)通过理论学习和课程设计的训练,而使学生能合理选择污水处理工艺过程,合理组合和设计各种处理单元,并能综合评价污水处理设施的造价和运行成本。
5) 使学生能了解大气污染的特点,掌握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浓度范围及处理难点,以便进行工艺设计时选择有针对性的处理工艺。
6)使学生了解粉尘的分类,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当前常用粉尘处理的原理、装置、工艺参数的控制范围和适用范围。
7)使学生了解气态污染物的分类,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当前常用气态污染物的原理、装置(吸收、吸附、催化燃烧)、工艺参数的控制范围和适用范围。
使学生掌握大气污染物处理单元的工作原理、设计计算及图纸设计,了解各种大气污染物处理单元的优缺点,以便今后设计过程中能合理选用和设计处理单元。
8)使学生了解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主要了解固体废物分选,固体废物可降解处理,固体废物焚烧处理,固体废物热解处理,垃圾填埋.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污染控制的标准及途径(一)目的与要求1.使学生了解生活污水的特点。
2.掌握污水性质与污染指标。
3.掌握水体污染与自净规律与污水处理厂程度关系。
4.掌握污染处理基本方法与系统。
(二)教学内容1-1:污水性质与污染指标1.主要内容:污水物理性质与指标;污水化学性质与指标;污水生物性质与指标;水体污染与自净规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污染物的类别、危害性及相应污染指标;BOD、COD、TOD、TOC内涵及其数量关系;生物指标的指示作用;水体污染与自净规律与污水处理厂程度关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基础上判断水体污染程度。
根据水体自净能力求出污水处理厂处理程度。
1-2:污水处理方法与系统1.主要内容:污水一级处理;污水二级处理;污水深度处理;水处理工艺流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污水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概念、目的与方法;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根据污水水质进行处理方法和程度的选择。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思考题与习题(P29)1、3、4、6;安排一次污水厂认识实习;观看图片。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用PPT课件上课第2章物理处理法(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格栅结构特点和设计要点。
2.掌握重力沉淀的原理、各种沉淀池的结构特点和设计要点。
3.了解污水的特点选择物理处理处理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2-1:格栅分类与设计要点1.主要内容:格栅作用;格栅分类;格栅设计要点。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作用及设置位置;污水水质与格栅类型关系;格栅设计基本参数与相关设计。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根据污水水质进行格栅选择与设计课后练习本章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用PPT课件上课。
2-2:沉淀理论基础1.主要内容:沉淀类型分析;理想沉淀池原理;理想沉淀池与实际沉淀池。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沉淀类型及其特点及适用范围;沉淀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最小颗粒与表面负荷及去除率关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根据沉淀实验数据求出表面负荷及去除率关系;理想沉淀池与实际沉淀池修正。
2-3:沉淀池类型与设计要点1.主要内容:沉淀池种类;:沉淀池设计参数;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沉淀池类型及其特点及适用范围;沉淀池设计。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根据污水水质选择相应沉淀池并设计。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P51)1、2、3、4、6;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水处理工程实例;(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主要以老师讲授与学生课堂设计提问相结合,用PPT课件及实物模型相结合进行教学笫3章活性污泥法(一)目的与要求1.使学生了解活性污泥处理基本概念。
2使学生掌握活性污泥工艺过理及原理。
3.使学生掌握活性污泥净化反应影响因素。
4.使学生掌握:曝气设备与曝气池及主要设计和运行参数;活性污泥法新工艺。
5.使学生掌握:活性污泥系统工艺设计并对接触氧化池进污设计计算和图纸绘制。
6.了解常用污水处理工艺的特点及其应用(如SBR反应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A/O组合工艺处理,A/A/O工艺,传统工艺及改良等)。
(二)教学内容3-1:活性污泥处理基本概念1.主要内容:活性污泥基本概念;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活性污泥来源;活性污泥成分和作用;活性污泥工艺过理及原理。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活性污泥与水质净化关系3-2:曝气理论1.主要内容:氧转移原理;氧转移影响因素;有机物与需氧量;氧转移与供气量。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双膜理论;影响氧转移影响因素;需氧量、供氧量与供气量。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影响氧转移影响因素基础上,了解需氧量、供氧量与供气量间的关系及其设计计算。
3-3:活性污泥反应器——曝气池1.主要内容:曝气池分类;曝气池负荷几种表达方式;曝气池构造;曝气池布置形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推流式曝气池构造及特点;完全混合曝气池构造及特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活性污泥运行方式及特点。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p245)1、2、3、4、7;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水处理工程实例;(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主要以老师讲授与学生课堂设计提问相结合,采用教学模型和多媒体相结合教学手段。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厌氧生物处理应用及设计计算。
第4章污水深度处理之生物除磷脱氮技术(一)目的与要求1.使学生掌握生物脱氮技术。
2.使学生掌握生物除磷技术。
3.使学生掌握同步生物脱氮与生物除磷技术。
(二)教学内容4-1:生物脱氮与生物除磷原理1.主要内容: 生物脱氮原理;生物除磷原理;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了解生物脱氮过程中硝化反应与反硝化反应及影响因素;了解生物除磷过程释磷与聚磷及影响因素。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使学生掌握生物脱氮与生物除磷原理与过程。
4-2:生物除磷脱氮工艺1.主要内容: 生物脱氮工艺;生物除磷工艺;同步生物除磷脱氮工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主要生物脱氮工艺及特点;生物除磷工艺及特点;同步生物除磷脱氮工艺特点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