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书简》导读PPT优秀课件下载(53张)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朱光潜《谈美》名著导读(41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朱光潜《谈美》名著导读(41张PPT)

悟读材料
(四)我时常领略到能免俗的趣味,这大半是玩味一首诗、一幅画 或是一片自然风景的时候,我能领略到这种趣味,自信颇得力于美 学的研究。在这封信里我就想把这一点心得介绍给你。假若你看过 之后,看到一首诗,一幅画或是一片自然风景的时候,比较从前感 觉到较浓厚的趣味,懂得像什么样的经验才是美感的,然后再以美 感的态度推到人生世相方面去,我的心愿就算达到了。
靠。古诗词安眠
于敏虽然是一位大物理学家,但它最大的爱好,是中国历史、古典 文学和京剧,他从小就会背不少古诗词。由于学习和工作的繁忙,多 年来于敏的休息时间一天只有6小时左右,而至少有30年了,于敏是靠 古诗词的安眠来完成这6小时的睡眠的。
(1)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 尚、较纯洁的企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创造与模仿 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天才与灵感 15、《“慢慢走,欣赏啊!” 》——人生的艺术化
01
美是什么?
关于美的理解
“美是什么”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而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告诉我们:生活中不缺少发现美 的眼睛,而是应该有感受美的心灵”。我们经常说“美”, 请同学们畅所欲言,通过举例来阐述你对美的认识。
让生命与美不期而遇
感受人生之美
• 世间并没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 灵的创造。
• 朱光潜的《谈美》又叫《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是朱光 潜先生建立其早期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之一。全书以 “谈美”为“免俗”、“人心净化”的目标出发,顺着美 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层层展开,娓娓 道来,抒发了这位美学大家的人格理想,审美理想,提出 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

《谈美》导读--朱光潜课件(47张PPT)高中语文精品公开课课件

《谈美》导读--朱光潜课件(47张PPT)高中语文精品公开课课件

为何免俗
势力场上如果缺少高尚的道
德依托,便容易精神堕落。如果
只是求物质生活的温饱舒服,为
物欲所支配,也会完全失去个人
的精神空间。
返回
怎样免俗
“免俗”即是对“利害圈”和物 欲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 植,有一些理想与情趣,其中艺术 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超越利害关系 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净化 心灵,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 返回
为何培养
培养美感的态度和审美 的眼睛,虽没有什么实用的 价值,却可以“免俗”,可 以净化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返回
怎样培养
至于养成“美感的态度”就要 学会超越和玩味,在审美过程中 求得“直觉”和“形象”。“美 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 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
返回
个性体验 看到这么诱人的草莓,同学们有何
“主题阅读” “课内带课外”
《谈美》导读/ READING
1
走近作家及作品
2
目录/Contents
3
《谈美》内容及主张 审美现象和规律
4
人生艺术化问题
一 走近作家作品
自主学习任务群
朱 生卒年月
光 身份地位 人生经历
潜 主要作品
生卒年月
朱光潜,字孟实,1897年
生于安徽桐城,1986年逝世于
北京大学,他90年的生涯的大
部分都贡献给了中国的美学事
业,所以晚年时被尊称为“美
学老人”。
返回
身份地位
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 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 家。我国现代美学与现代比 较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返回
人生经历
1925年起先后赴英、法等国学 习,获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历 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 教授。生前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名誉会长,毕生 从事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谈美书简》的读书分享PPT,共计22页

《谈美书简》的读书分享PPT,共计22页
《谈美书简》
中国现代美学家朱光潜代表作之一
汇 报 人 : X X X 汇报时间:20XX.XX
目录
1 作者简介 3 作品解读
2 内容简介 4家。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今枞阳县麒麟镇岱鳌村 朱家老屋人)。青年时期在桐城中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后肄业于香港 大学文学院。1925年出国留学,先后肄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 国巴黎大学、斯塔斯堡大学,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先后在 国立北京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国立武汉大学任教。并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名 誉会长。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民盟中央委员,中国美学学会会长、名誉 会长,中国作协顾问,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朱光潜在30年代至40年代期间 认为,在美感经验中,心所以接物者只是直觉,物所以呈现于心者只是形象。 因此美感的态度与科学的和实用的态度不同,它不涉及概念、实用等,只是聚 精会神地对于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的观赏。
作者简介
1950年以后提出主客观统一说,认为美必须以客观事物作为条件,此外还须加上主观的意识形态或 情趣的作用,使物成为物的形象,然后才是美。
60年代,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把主观视为实践的 主体“人”,认为客观世界和主观能动性统一于实践。主要 编著有 《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诗 论》 、《谈文学》、《克罗齐哲学述评》、《西方美学史》、 《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 美学拾穗集》等, 并翻译了《歌德谈话录》、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G.E. 莱辛的《拉奥孔》、G.W.F.黑格尔的《美学》、B.克罗齐的 《美学》、G.B.维柯的《新科学》等。 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 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 美学的人。
谢谢观看
中国现代美学家朱光潜代表作之一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名著导读《谈美》课件(3)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名著导读《谈美》课件(3)
精品PPT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字孟实,安 徽桐城人。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 论家。被尊称为“美学老人”。1925 年起先后赴英、法等国学习,获博士 学位。1933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 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生前任北 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华全国美学学 会名誉会长,毕生从事美学教学与研 究工作。重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 《西方美学史》、《悲剧心理学》等, 并有多种美学译著行世。
美感不含功利目的,艺术 使人出世。。。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 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美感与快感》
精品PPT
5、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 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 草”——美感与联想》
6、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 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 品,我不能沉醉在作品里面,永 远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的经验。— —《“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考证、批评与欣赏》
——《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
11、凡是文艺作品都不能拆开来看, 说某一笔平凡,某一句警辟,因为 完整的全体中各部分都是相依为命 的。——《“超以象外,得其环 中”——创造
精品PPT
12、从历史看,艺术的前规大半 是先由自然律变而为规范律,再 由规范律变而为死板的形 式。……一部艺术史全是这些推 陈翻新、翻新为陈的轨迹。……
精品PPT
朱光潜在30年代至40年代期间 认为,在美感经验中,心所以呈 现于心者只是直觉,物所以接物 者只是形象。
因此美感的态度与科学的和实用 的态度不同,它不涉及概念、实 用等,只是聚精会神地对于一个 物孤立绝缘的意象的观赏。
精品PPT
艺术活动可以超越利害关 系。。。净化心灵,得到 人格精神的提升。。。
精品PPT

必修四《谈美书简》导读课件(共52张PPT)

必修四《谈美书简》导读课件(共52张PPT)

出来的认识来自于实践的基本观点。
朱光潜在认真研读马列主义
经典原著的基础上,理解和吸收 马列主义美学思想和理论体系, 提出自己的“物甲物乙”说,也 即是“美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的观点。这个观点体现在,在以 后关于美学的论述中,朱光潜一 直恪守马列主义,并以此来规范 自己的美学体系。
在《谈美书简》中,还有的是关 于美学具体问题的论述,以及提出冲 破文艺创作和美学研究中的禁区,这 对于我们初学美学、开始接近美学的 青年更具有解决实际问题、排除疑惑 的重要作用。比如朱光潜认为浪漫主 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分,作为文艺流派 和作为创作方法,是应该分别清楚的; 但是同时,注意到我们在欣赏文艺作 品的时候,是没有必要机械地给某个 作家或具体作品贴上现实主义或是浪 漫主义的标签,他非常赞同前苏联伟 大的现实主义大师高尔基这样一句话: “在伟大的艺术家们身上,现实主义 和浪漫主义时常好像是结合在一起 的。”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13、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 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 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妙悟 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 仿。——《“不似则失其所以为 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 造与模仿》
14、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 小范围之内用功夫,须处处留心 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鱼跃鸢 飞,风起水涌,以至于一尘之微, 当其接触感官时我们虽不自觉其 在心灵中可生若何影响,但是到 挥毫运斤时,它们都会涌到手腕 上来,在无形中驱遣它,左右 它。——《“读书破万卷,下笔 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3、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 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 趣往复回流而已。……物的意蕴深 浅和人的性分密切相关。深人所见
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 浅。……各人的世界都由各人的自 我伸张而成。欣赏中都含有几分创 造性。……美感经验的直接目的虽 不在陶冶性情,而却有陶冶性情的

《谈美书简》导读ppt课件

《谈美书简》导读ppt课件


再比如,朱光潜结合自己的切身
的经历,特别是我们的美学研究在“文革”中收到极Fra bibliotek的破坏和干扰,
在文中发出振聋发聩的号召:“让我
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一起
来冲破禁区吧。”具体说来,要冲破
的禁区包括哪些呢?就是“人性论”、
“人道主义”、“人情味”以及“共
同美感”等等这些被一些别有用心的
人划定为禁区,被认为是作品中不能
二、“当局者迷,旁观者 清”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 离
俗语讲:“距离产生美”。其实朱先 生在此明确的指出了艺术和生活的距 离。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 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 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 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 的意境。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 于生活。应该也是其中道理。艺术是 主观的情趣、感觉,而又有些客观的 控制和设计在其中,太过接近真实容 易使人产生功利心,太过主观也不容 易让人理解,毕竟艺术是给人们欣赏 的。
调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把主观视
为实践的主体“人”,认为客观世界
和主观能动性统一于实践。
精彩解读
《谈美书简》一书凡十三封信, 既有关于美学理论的论述,比如马列 主义美学体系、美与美感、形象思维 等;也有就具体的美学问题进行探讨, 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典型环境与典 型性格问题、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问 题、悲剧性与戏剧性等;同时还总结 自己切身的体会,对某些错误思想和 观点进行批判,比如号召大家冲破人 性论、人道主义和人情味等文艺创作 和美学中的禁区,等等。
说是清理过去的美学言论,其实 最首要的是表明一种新的认识,强调 自己新的思维的突破。朱光潜在文中 说:“解放后,特别是五十年代全国 范围的美学批判和讨论中,我才开始 认真地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从而逐渐认识到自己过去的一 些美学观点的错误。”这本《谈美书 简》的产生由来,也就是他在这些年 不断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 础上,对美学上一些关键问题提出自 己新的认识。朱光潜深刻地认识到, 学习和研究美学,一定要把学习马列 主义经典著作放在首位,反复强调说 “研究美学如果不弄懂马克思主义, 那就会走入死胡同”。

名著导读《谈美》 PPT实用课件

名著导读《谈美》 PPT实用课件

让我们怀着问题来欣赏《谈美》一文:
(一)美是什么?美感又是什么? (二)那么美是怎么产生的,是事物本身
就具备的吗? (三)你会把艺术与小孩子的游戏联系在
一起吗?它们有相通之处吗? (四)或许我们会疑虑,既然想象与情感
都是主观的东西,那么艺术创造就可以 完全不顾“客观事实”。可是真正的自 由会存在吗?
• (3)读朱先生的书,是从这本书到那本书的跋涉, 那光景有时也确乎可以让人忘记这其实不过是端 坐书斋在想象中游目骋怀。光潜先生追求的是对 书中之理的抽绎,编织,条贯,一生在书中过活。 他读了那么多书,又那么有耐心一向我们介绍这 些书中密如蛛网而且常常晦莫如深的思想线索, 叫人不得不佩服。 ——郜元宝 《远远望去的印象》
点击返回
•名著导读 《谈美 》 PPT 实用课 件
•名著导读 《谈美 》 PPT 实用课 件
阅读思考答案(四)
作者在文中强调“在艺术方面,受情感饱和的意象是嵌在一种 格律里面的。”“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 的地位。”“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他们 都从束缚中挣扎得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最后能够达到孔 子“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时,那就是圣人了。可见,艺术创 造是既要尊重规律,又要超越规律的。
然而,是不是因为木材商和植物学家他们不具备审美细胞而没有看 到美的吗?于是作者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来解释了这一现象。他 指出当人们在欣赏事物时,普遍具有一种“围城”心态,当我们太关心 利益和知识的时候,美就离我们远了。
“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 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距离太远和太近,我们都不能看清楚美 的。所以我们必须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才能真正进入并沉浸在艺术 的美感之中。

《谈美》导读课件

《谈美》导读课件
哲学家冯友兰:认为谈美是哲学与美学相结合的典范,对美学与哲学的关系有深刻认识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谈美是教育学的重要参考,对教育与美学的关系有深入探讨
读者对谈美的读后感
语言优美,富有哲理
深入浅出,易于理解
观点新颖,引人深思
启发读者思考美的本质和 意义
谈美的文学价值与社会意义
文学价值:通过描绘自然、社会、 人生等主题,展现了作者独特的 审美观和艺术风格

贡献:对中 国美学的发 展做出了重 要贡献,被 誉为“中国 现代美学的 奠基人”。
03
谈美的内容概述
谈美的主题思想
美是心灵的感受,是心灵的 愉悦
美是生活的本质,是生活的 最高境界
美是艺术的表现,是艺术的 创造
美是生活的追求,是生活的 意义
谈美的章节概要
第一章: 美的定义 和分类
第二章: 美的起源 和发展
谈美的历史背景
谈美是朱光潜的代表作之一 朱光潜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之一 谈美首次出版于1932年 谈美主要阐述了美的本质、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等方面的内容
谈美的作者介绍
作者:朱光 潜
出生日期: 1897年
出生地:安 徽桐城
职业:美学 家、教育家、
翻译家
代表作: 《谈美》、 《文艺心理 学》、《西 方美学史》
与谈美相关的网络资源
官方网站:提供 关于谈美的最新 资讯和资源
学术论文:查阅 与谈美相关的学 术论文和研究成 果
网络课程:在线 学习谈美的课程 和讲座
社交媒体:关注 与谈美相关的社 交媒体账号,获 取最新动态和讨 论
感谢观看
汇报人:PPT
《美学原 理》:黑 格尔的代 表作,系 统阐述了 美学的基 本原理和 理论

《谈美》导读实用课件

《谈美》导读实用课件
• 同是一棵树,看它的正身本极平凡,看它的倒影却带有 几分另一世界的色彩。我平时又欢喜看烟雾朦胧的远树, 大雪笼盖的世界和更深夜静的月景。本来是习见不以为奇 的东西,让雾、雪、月盖上一层白纱,便见得很美丽。
(二)美学上的“移情作用”
• “移情作用”即“把 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上 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 同样的情感”。
刚性美与柔性美
• 刚性美

柔 性 美
六、人生艺术化问题
•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 是他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 艺术的,犹如同是一种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 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 秉性与修养。懂得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 艺术作品。过一世生活好比作一篇文章。完美的生命史 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文章忌俗滥,生命也忌 俗滥。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 矩……慢慢走,欣赏啊!
《 谈 美 》导 读
凌 彬
学习内容
• 一、作家及作品 • 二、《谈美》内容及主张 • 三、审美现象和规律 • 四、美的特征 • 五、美的种类 • 六、人生艺术化问题
一、作家作品
• 朱光潜,字孟实,1897年生于安徽桐城,1986年逝
世于北京大学,他90年的生涯的大部分都贡献给了中 国的美学事业,所以晚年时被尊称为“美学老人”。
• 1.身份地位。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 育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与现代比较文学的奠基 者之一。
• 2.人生经历。1925年起先后赴英、法等国学习,获博 士学位。1933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 汉大学教授。生前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华全国 美学学会名誉会长,毕生从事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朱光潜《谈美》名著导读(41张PPT)

朱光潜《谈美》名著导读(41张PPT)
2020
书信寻常体,谈美精彩美? 这些是美吗? 感受人生之美
朱光潜简介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1923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教育系。 1925年至1933年,先后在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 大学留学。1933年回国后,先后在北大、川大、武汉大学任教。朱光潜 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 方美学的人。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 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代表作有《西方美学史》《悲剧心理学》《文 艺心理学》《谈美》《谈美书简》等。他90年生涯的大部分都贡献给了 中国美学事业,晚年时被尊称为“美学老人”。
• 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 的距离之外去看。
• 请同学们结合生活现象或诗句加以简要分析。
1、距离产生美
• 文中举例:
•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的故事 • 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 “钱塘苏小是乡亲“
经典语句品读
• 一般人迫于实际生活的需要,都把利害认得太真,不能站在适当的 距离之外去看人生世相,于是这丰富华严的世界,除了可效用于饮 食男女的营求之外,便无其他意义。
——创造与模仿 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天才与灵感 15、《“慢慢走,欣赏啊!” 》——人生的艺术化
01
美是什么?
关于美的理解
“美是什么”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而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告诉我们:生活中不缺少发现美 的眼睛,而是应该有感受美的心灵”。我们经常说“美”, 请同学们畅所欲言,通过举例来阐述你对美的认识。
朱光潜:三立座右铭
1、香港大学求学期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他看来,马列主义不但给我们 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 其本身也有一套完整的美学体系;因 为以往的美学大师,每一个人都是有 一套自己的美学体系的,只不过是唯 心的还是唯物的,形而上学的还是辩 证的问题。就马克思来说,其美学体 系作为哲学这个大体系的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同样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以及这里生发 出来的认识来自于实践的基本观点。

说是清理过去的美学言论,其实 最首要的是表明一种新的认识,强调 自己新的思维的突破。朱光潜在文中 说:“解放后,特别是五十年代全国 范围的美学批判和讨论中,我才开始 认真地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从而逐渐认识到自己过去的一 些美学观点的错误。”这本《谈美书 简》的产生由来,也就是他在这些年 不断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 础上,对美学上一些关键问题提出自 己新的认识。朱光潜深刻地认识到, 学习和研究美学,一定要把学习马列 主义经典著作放在首位,反复强调说 “研究美学如果不弄懂马克思主义, 那就会走入死胡同”。
一、代前言:怎样学美学? 二、从现实生活出发还是从抽象 概念出发? 三、谈人 四、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美学的一 些误解 五、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 六、冲破文艺创作和美学中的一 些禁区 七、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德




八、形象思维与文艺的思想性 九、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 位 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十一、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十二、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 剧性 十三、结束语:“还须弦外有余 音” 附:建构马克思主义新美学的尝 试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 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1925 年起先后赴英、法等国学习,获博士 学位。1933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 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生前任北 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华全国美学学 会名誉会长,毕生从事美学教学与研 究工作。重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 《西方美学史》、《悲剧心理学》等, 并有多种美学译著行世。

全书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书 中,朱光潜先生就青年朋友们普 遍关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规律、 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进行 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也对文学的 审美特征、文学的创作规律及特 点作了详尽的阐释,既是思想上 的,又是方法上的,是初涉美学 者学习美学知识的重要参考书籍。
目录:


再比如,朱光潜结合自己的切身 的经历,特别是我们的美学研究在 “文革”中收到极大的破坏和干扰, 在文中发出振聋发聩的号召:“让我 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一起 来冲破禁区吧。”具体说来,要冲破 的禁区包括哪些呢?就是“人性论”、 “人道主义”、“人情味”以及“共 同美感”等等这些被一些别有用心的 人划定为禁区,被认为是作品中不能 表现、研究中给予否定的。我们突破 禁区,表现在创作要表现它,研究中 要有足够的重视,充分讨论。


1、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 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 一面。——《我们对于一棵古松 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 美感的》 2、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 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 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3、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 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 趣往复回流而已。……物的意蕴深 浅和人的性分密切相关。深人所见 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 浅。……各人的世界都由各人的自 我伸张而成。欣赏中都含有几分创 造性。……美感经验的直接目的虽 不在陶冶性情,而却有陶冶性情的 功效。心里印着美的意象,常受美 的意象浸润,自然也可以少存些浊 念。——《“子非鱼,安知鱼之 乐?”——宇宙的人情化》
精彩解读

《谈美书简》一书凡十三封信, 既有关于美学理论的论述,比如马列 主义美学体系、美与美感、形象思维 等;也有就具体的美学问题进行探讨, 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典型环境与典 型性格问题、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问 题、悲剧性与戏剧性等;同时还总结 自己切身的体会,对某些错误思想和 观点进行批判,比如号召大家冲破人 性论、人道主义和人情味等文艺创作 和美学中的禁区,等等。
《谈美书简》导读
作品简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谈美书简》是中国现代美学家 朱光潜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 的“暮年心血”之作,它既是对自己 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 和整理,也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 们”,尤其是青年朋友们的一次回复。 《谈美书简》不是一般的高头讲章, 它采用书信体的形式,娓娓道来,亲 切自然,将许多深奥的美学知识通俗 化。

朱光潜在30年代至40年代期间认 为,在美感经验中,心所以呈现于心 者只是直觉,物所以接物者只是形象。 因此美感的态度与科学的和实用的态 度不同,它不涉及概念、实用等,只 是聚精会神地对于一个物孤立绝缘的 意象的观赏。1950年以后提出主客观 统一说,认为美必须以客观事物作为 物的形象,然后提美。60年代,他强 调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把主观视 为实践的主体“人”,认为客观世界 和主观能动性统一于实践。

朱光潜的《谈美书简》就是这样 一本书,在同我们聊天的过程中给予 我们美的启示,逐步的认识美,理解 美的问题,掌握美的体系。正如他几 十年前创作《谈美——给青年的第十 三封信》一样,不是掉书袋的,而信 手所致,拿来谈谈;在亲身体验的基 础上,学习美学、理解美学,而不是 空洞的来谈论美学大理论。
《谈美》一书的主体部分共分 为十五个章节。

朱光潜在认真研读马列主义 经典原著的基础上,理解和吸收 马列主义美学思想和理论体系, 提出自己的“物甲物乙”说,也 即是“美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的观点。这个观点体现在,在以 后关于美学的论述中,朱光潜一 直恪守马列主义,并以此来规范 自己的美学体系。

在《谈美书简》中,还有的是关 于美学具体问题的论述,以及提出冲 破文艺创作和美学研究中的禁区,这 对于我们初学美学、开始接近美学的 青年更具有解决实际问题、排除疑惑 的重要作用。比如朱光潜认为浪漫主 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分,作为文艺流派 和作为创作方法,是应该分别清楚的; 但是同时,注意到我们在欣赏文艺作 品的时候,是没有必要机械地给某个 作家或具体作品贴上现实主义或是浪 漫主义的标签,他非常赞同前苏联伟 大的现实主义大师高尔基这样一句话: “在伟大的艺术家们身上,现实主义 和浪漫主义时常好像是结合在一起 的。”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