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宋代官宦家庭的女子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宋代官宦家庭的女子教育

钱娇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 401331)

摘要:古代女子,历来就被排斥在正规的、官办的学校教育之外,她们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家庭教育,因此家庭对于宦门女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宋人重视子女的家庭教育,家长常常将家法家规形成条文,作为教育家族子孙的范本,其中有不少关于女子教育的规定。宋代宦门女子教育,无论是女德方面,还是文化修养方面,成就都十分卓著。

关键词:宋代官宦家庭女子教育

本文所讲的“官宦家庭的女子”仅指官员的妻女。宋代官僚机构的急剧膨胀,使这个群体也迅速扩大。宋代统治者重文臣轻武臣,高官美差多取自进士出身,为求仕进,官员自身努力读书,同时还敦促子女的学习。宋代官员较高的文化底蕴,为宦门女子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一)宦门女子的教育途径

古代女子,历来就被排斥在正规的、官办的学校教育之外,她们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家庭教育,因此家庭对于宦门女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家长督课

宋代宦门女子大多出身于书香门第,家长父母兄长都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宋代不少才女名嫒,从小受益于父母兄长的督课教育。旷世才女李清照,父亲为礼部侍郎李格非,熙宁九年进士及第,“善论文章”,著有礼记精义数十万言’,颇得东坡赏识;母亲是状元王硅之长女,也善长为文。父母皆有文采,李清照从小受到父母给予的良好教育,她同后所显示出的卓越才华,与此不无干系。而有些父母教女极为精心:“吕荣公张夫人待制讳温之幼女也,最钟爱,然居常至微细事,教之必有法度,如饮食之类,饭羹许更益鱼肉,不更进也”。[1]在家传之学中,母亲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从教育学和心理学角度来看,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母亲的言‘行品德、知识教养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对子女成长极为关键。北宋才女谢希孟,礼部侍郎谢景山之妹,其母好学“通经,子女皆自教,希孟与兄并工诗赋,所著诗百余篇”。

[2]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是宋代宦门女子文化素质高的主要原因。1

2、名人传学

有一部分宦门女子接受的教育来自于家庭成员之外,而师从才女。宋代女子,

[1]《家范典》第56卷.女部纪事二,引《小学·善行》,《古今图书集成》本

[2] 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卷三《宋代》.第66页

有文才声名者,喜授学于人。宦门女子有从学于当世才女的现象。《宫闺典·宫女部纪事》云:监酒之女张氏,自幼聪明伶俐,六岁时曾经跟随魏夫人学作诗词,后来被选入宫,因为才学而为女官、后来封夫人。宋代当时已颇有诗名的韩玉父也曾经得到李清照的教育。《彤管遗编》载,韩玉父在其《漠口铺诗叙》中有“幼时易安居士教以诗”之语。名人传学在宋世虽非普遍现象,但也为数不少,接受大家才女教育指导的宦门女子,其文化水平应该有显著提高。

(二)宦门女子教育内容

宋人重视子女的家庭教育,家长常常将家法家规形成条文,作为教育家族子孙的范本,其中有不少关于女子教育的规定。这些保存下来的宋代家范,自然也成为后人研究该时代女子教育的重要参考资料。最有代表性的是司马光的《温公家范》与《居家杂仪》,司马光家族女子十岁以前的教育内容,在这两本书中有极为详尽的规定。司马光的《居家杂仪》中说:“六岁教之数与方名,男子始习书字,女子始习女工之小者。七岁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始诵《孝经》、《论语》。虽女子亦宜诵之.自七岁以下谓之孺子.早寝晏起食无时。八岁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以谦让.男子诵《尚书》,女子不出中门。九岁男子诵《春秋》及诸史,始为之讲解使晓义理,女子亦为之讲解《论语》、《孝经》及《烈女传》、《女诫》之类,略晓大意”。司马光在其《温公家范》中又进一步强调家中女子的文化与妇德教育的内容:“女子在家,不可以不读《孝经》、《论语》及《诗》、《礼》,略通大义。其女功,则不过桑麻、织绩、制衣裳.为酒食而已。至于刺绣华巧,管弦歌诗,皆非女子所宜习也。”由此可见司马光对家中女子的妇德教育非常重视。《居家杂仪》与《温公家范》,是司马光家族中教育子孙的法则,对家族成员具有相当的约束力。这一教育内容在当时宦门女子教育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南宋赵鼎曾把它作为家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求子孙将“温公家范各录一本,时时一览,足以为法” [1]由此可以推知,司马光书中的女子教育内容,在宋代具有普遍意义。事实上,宦门女子的教育内容不尽相同,有相当一部分宦门女子所按受的文化教育远远超过上述六种书籍,并接受了诗词方面的教育。这主要取决于家庭氛围,较为保守的家庭侧重于妇德方面,稍微开明一些的家庭则较为注重女子的文化修养。王安石的妻子吴国夫人、王安石的妹妹、两个女儿以及侄女,一家教出了五位擅长诗词,用语洒脱可喜的女子。这些宦门女子如果没有接受诗词歌赋的教育,没有学习诗词的机会,不可能无师自通,更不可能传诗名于后世。

(三)宦门女子的教育成就

宋代宦门女子教育,无论是女德方面,还是文化修养方面,成就都十分卓著。先看女德方面的教育成就。宋代宦门女子大部分能恪守女德,如《范文正公集》

卷十二载“胡公夫人陈氏,当丈夫调任远方时,自愿在家,事舅姑,睦姻族,饱孤幼,教诸女,使家族的仁孝之声更著”。宋代宦门女子的文化修养,整体上看才华横溢,文才飞扬。最为引人注目的女性是李清照、朱淑真、魏夫人,她们是宋代女性才华的代表。尤其是李清照,是个“全才”。她不仅擅长诗词写作,而且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明代张丑认为清照“笔势清真可爱”。所绘竹石“无忝于士气”。精通音乐、金石,长博戏,在古代女性中是绝无仅有的。宋代许多名臣将相、鸿儒文豪成就于母教,宦门女子文化教育成就,从宋代文臣雅士的母教上也可以知晓一二。苏轼、苏辙能成为大文学家,多半应归功于母亲程氏。其父苏洵从东坡十岁时,就开始游学四方,儿女的教育完全托付给妻子程氏,程氏亲自教育诸子读书。历史上虽然没有记载程氏、但从苏轼兄弟在文坛上的崇高地位,他们母亲文化修养水平就不书自明了,这些名臣的文学才华,毫无疑问,都折射出他们母亲的文化品德修养和不凡的见识。

宦门女子既无衣食之忧,又无干政之患:其教育纯粹是为了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宦门女子是教育环境最为健康,教育成就最高的女性阶层。

参考文献:[1] 《家范典》第56卷.女部纪事二,引《小学·善行》,《古今图书集成》本

[2] 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卷三《宋代》.第66页

[3] 宋赵鼎《家训笔录》

[4] 宋司马光《居家杂仪》,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6月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