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刀2
浅谈日本刀剑的命名规则
浅谈日本刀剑的命名规则1650297 建筑一班张帆日本刀被赞为冷兵器暴力美学的极致,作为世界三大冷兵刃之一的日本刀,一向以其切金断玉的杀伤力而闻名于世;但另一方面,这种杀伤力巨大的冷兵刃却又十分符合东方美学,具有极高美感,尤其是一些名刃,造型优美,弧线流畅,细节精良,极具日本传统之美,是日本文化的代表。
然而各种各样名刃的名字时常会令人迷惑,比如作为日本国宝,“天下五剑”之一的三日月宗近,同时也被称为三条小锻冶宗近;历史上有名的“妖刀村正”并不是指一把刀,而是一个流派的刀。
如果掌握了日本刀命名的大致规则,就不会因此而困惑了。
日本刀主要的命名规则是刀本身的名字加上刀工或流派作为后缀,这样可以轻松地分辨刀的流派,比如短刀小夜左文字,小夜是刀名,左文字是刀派。
刀工或流派的名字有时会被省略,比如五虎退、一期一振等;有时刀名直接继承刀工的名字,比如堀川国广、和泉守兼定等。
但有时后缀与刀派名并非完全一样,比如山姥切国广、堀川国广、山伏国广同属堀川刀派;有时后缀相同也有可能是赝品,比如新选组组长近藤勇的爱刀——长曾弥虎彻,刀工并不是虎彻,而是源清麿,又名四谷正宗的刀工。
因为也是优秀的刀工的作品,在赝作中也是上乘。
而且近藤勇至死仍相信它是真品。
刀本身的名字有各种各样的来源,比如刀身的雕刻、斩切的刀感、形状、刃纹、原主人、主人对其爱称、传说或物语等等。
比如宗三左文字得名是因为原主人三好宗三;鹤丸国永、莺丸等是主人的爱称;厚藤四郎、鲶尾藤四郎得名则是由于刀身的形状。
因刀身雕刻而命名的刀有很多,比如大俱利伽罗,其名字的由来是刀身的俱利伽罗龙雕刻。
传说不动明王与九十五种外道争论时,化身为“智火之剑”,外道之首智达也变成“智火之剑”相对抗,不动明王再变身为俱利伽罗大龙,用四只龙爪按住外道的剑吞进去,迫使外道屈服。
至于雕刻的原因,传奇的说法是将俱利伽罗龙雕刻在刀身表示将不动之力赋予该刀,实际可能是原先刀身有缺陷而用雕刻来弥补,也可能只是为了减轻刀重。
2022日本古代神话十大名刀排行榜
2022日本古代神话十大名刀排行榜日本第一的名刀,以作风豪华著称,为镰仓名工匠正宗的代表作。
正宗,刀,刃长64.4CM。
相州名刀工正宗作于镰仓末期,战国时为石田三成所有,关原合战后被敬献给德川家康,后来不知为何流落到萨菲罗斯手里(笑)。
刀的全称为名物观世正宗。
刀铭:(无铭)正宗传奇:正宗属于相州伝。
相州伝的名刀特点更加突出,主要是烧刃的乱刃(非直线条的刃文)中可见细小粒子。
正宗铭文者也有好几位,但最为有名气的是初代相州正宗,就像势州村正一样,即冈崎五郎正宗,也是所谓五郎入道正宗。
是日本刀界历史上最有名的鬼才。
其所在时代是日本历史上的嘉历,镰仓末期。
其人制做之刀在铭者少而稀,有铭文者多为二字铭;刃文为互之目乱又小乱,地肌錵崩又汤走金线,与其他正宗有所不同。
相州正宗创正宗门,其后弟子人才辈出,以至有后来的所谓正宗十哲。
正宗所做之刀传世不多,其中以皆烧刃文者更为稀少,刀刃地基纹属于米糠肌,即由灰白色相间的小点构成。
正宗地基纹形式至今无人能仿,这也是正宗技绝于世的地方。
而且德川家康禁刀后,不少武士又将村正的刀铭改成正宗,所以现在传世的正宗有一些实际上是村正。
这两派的名刀传至现代都属于日本国宝级的东东,极其稀有,正品几乎不传于世。
尤其是幕末又有不少伪作,更是不好鉴别。
观世正宗:打刀,刃长64.4CM。
相州名刀匠五郎入道正宗作于镰仓末期,战国时为石田三成所有,后来三成将之赠送给结城秀康,关原合战后被敬献给德川家康。
刀的全称为名物观世正宗。
刀铭:(无铭)2022日本古代十大名刀排行榜2、菊一文字传说刀身泛光,杀人不见血太刀,刃长78.48CM,锋刃极长,刀身细且薄,刀柄上刻有16瓣菊花。
16瓣菊花是皇室的象征。
后鸟羽院时期备前国刀匠那么宗所作,一文字派的代表作品,号称一文字派的第一名刀,因为刀柄上的菊花,被命名为菊一文字。
传说后来为新撰组剑士冲田总司所有。
刀铭:菊一文字那么宗2022日本古代十大名刀排行榜3、伊势千子村正被称为妖刀村正德川家康的祖父就是死于这把刀下;家康的长子切腹时的介错刀;也曾在统一天下的关原之战伤过家康的手,对德川一族来说,确实是一把名副其实的妖刀村正,刀,刃长73.32CM。
详解日本帝国军刀-明治至昭和3
九、罪恶的顶峰——30年式刺刀(加粗内容系引用正宗刀剑论坛刀郎兄的帖子“概说二战日军30刺”)客观地讲,作为日军二战时期主要的单兵武器之一,30刺刀在世界轻武器历史上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它是日本设计最成功的刺刀之一,也是亚洲刺刀品种中的佼佼者,甚至还影响到了欧洲的刺刀设计。
提到该款刺刀,就不能不先说说我们熟悉的“三八大盖”。
三八大盖是抗日战争年代我军对日本30年式6.5mm友坂(Arisaka rifles)步枪的称呼,原因是在其枪身刻有“三八式”字样。
有坂步枪是东京炮兵工厂厂长友坂成章大佐(Nariakia Arisaka)于1890年代后期受命开发,以取代村田步枪等早期型号而研发成功的。
1897年(明治30年)该枪正式定型,同时为该枪设计了相配套的30年式刺刀用于白刃战,也称为友坂刺刀。
该刺刀全长525mm,刀体长 400mm,质量0.69kg,取代了村田步枪配备的双刃刺刀。
后来,在1939年(日本皇纪2599年)又衍生出99式7.7mm岩下步枪,并配有99式刺刀。
图:上为38式,下为99式作为二战期间单兵主要武器之一,从1897年定型到1945年日本投降近50年的时间里,30刺刀得到了广泛使用。
其总体结构主要由刀体、刀鞘两大部分组成。
刺刀刀身截面形状呈尖锐的倒三角形;刀身两侧铣有血槽,作用是刺入人体后使血液迅速沿槽流出,方便拔刀,同时减轻刀体质量和加强刀身刚度。
刀身右侧靠护手处打有生产厂标记;护手为整体件,上端有枪口套环,下端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早期型生产的钩型,俗称护手钩;另一种是护手下端为直形,多为后期生产型;刀柄末端为鸟头形(birdhead)金属件,称为刀把头,是刺刀的闭锁机构,在末端平面上往往打有号码等标记,其上部为一T形长槽,用以和枪管下方的刺刀座相连接,刀把头右侧是有弹簧控制的活动卡笋,上刺刀时卡笋卡在刺刀座上,起到固定刺刀作用,卸刺刀时,要压下刀把头左侧的圆形按钮,使卡笋缩回,将刺刀向前推出;刀柄中段形状分两种:初期型呈弧形,方便用手握持,两侧护木用铆钉或螺钉固定。
飞刀加工大模数变位蜗轮
飞刀加工大模数变位蜗轮王合顺;李子震【期刊名称】《金属加工:冷加工》【年(卷),期】2011(000)012【总页数】2页(P50-51)【作者】王合顺;李子震【作者单位】济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通用机械厂,山东250109;济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通用机械厂,山东250109【正文语种】中文因为蜗轮滚刀不同于齿轮滚刀,蜗轮滚刀的直径、螺纹线数、螺旋角都要求和工作蜗杆相符合,所以蜗轮滚刀的制造及储备都不经济,尤其对于大模数蜗轮的生产、设备维修,使用蜗轮滚刀加工蜗轮更是一种浪费。
在滚齿机或铣床上采用飞刀加工蜗轮,即使用一个刀刃去代替蜗轮滚刀,就能解决以上问题。
在加工精度方面,铣床加工精度较低,如滚齿机有切向刀架可在滚齿机使用飞刀进行加工,其加工质量并不低于用蜗轮滚刀的加工质量,而且操作简单。
使用飞刀加工蜗轮,尽管是比较简单实用的一种方法,但是因为用得少,操作经验欠缺,很多人会走一些弯路,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下面是笔者在ND—4滚齿机上加工蜗轮的一个实例和一些看法,供参考。
1.飞刀加工蜗轮的原理用飞刀滚切蜗轮时,刀具只有一个刀齿,它本身并不存在蜗轮齿的斜角,为了保证蜗轮齿间底面在齿宽方向为圆弧形,刀杆要求水平放置,不作垂直进给。
刀头和工件在转动时,刀头在蜗轮上切出的轨迹的方向符合被加工蜗轮的齿的斜角,即蜗轮的螺旋线升角式中,n1为刀杆转速 (r/min);n2为蜗轮转速(r/min);z1为蜗杆头数;z2为蜗轮齿数。
在滚齿机上的分齿挂轮,计算可直接应用说明书中的分齿挂轮公式式中,z2为被加工蜗轮的齿数;z刀为滚刀的头数。
用飞刀滚切蜗轮是利用滚刀刃齿的平移效应,在切削齿间完毕之后,把刀头移动一个轴向位置,同时,工件伴随相应地转动,切削以后再如此依次地进入下一个位置,即切向进给。
其关系应该是刀具中线的移动同工件分度圆的转动成为“无滑动的滚切关系”。
因为飞刀仅是一个刀刃,所以一定大模数蜗轮也可在小模数滚齿机上加工,切削力比滚刀小的多,滚齿机不会超负荷加工。
日本十大名刀
日本十大名刀日本的刀剑制造技术源远流长,几百年来一直备受世界瞩目。
日本的名刀以其精湛的工艺、优雅的设计和无与伦比的切割效果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日本十大名刀,展示它们的独特之处。
1. 宗三左文字(Munemasa)宗三左文字被认为是日本最早的名刀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4世纪。
它以其锋利的切割能力和华丽的纹饰而受到推崇。
宗三左文字的刀身采用高碳钢制成,刀刃锋利度高,使其在削肉、切骨等精细切割工作中非常有效。
2. 大包平(Okanehira)大包平是一把备受推崇的刀,它以其出色的切割效果、外观和工艺而闻名。
大包平刀身轻盈,刀刃锋利,被广泛用于削肉和切木工作。
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美丽的格纹设计使其成为收藏家和刀剑爱好者们追求的对象。
3. 傍陆喜六(Yasutsugu)傍陆喜六是江户时代的刀匠,以其优质的刀剑制造而闻名。
这把刀的特点是刀刃的结构稳定,保持锋利度长时间,并且有很好的弹性。
傍陆喜六的刀刃锋利轻巧,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切割工作。
4. 吉光(Yoshimitsu)吉光刀是饭塚吉光创作的一把刀,他是一位享有盛誉的刀匠。
这把刀在锋利度和切割能力方面都有很高的声誉。
吉光刀的刃缘非常锋利,且锋利度能够长时间保持,使其成为许多刀剑爱好者的理想选择。
5. 三池傍(Mitsurugi)三池傍是日本著名的刀匠三池傍平创作的一款刀。
它以其精湛的工艺和锋利的切割能力而享有盛誉。
三池傍的刀刃锋利度高,特别适用于精细的切割工作,例如削肉、切果蔬等。
6. 无患子(Muromachi)无患子是一款非常著名的日本名刀,来源于室町时代。
它以其独特的刀身设计和出色的切割能力而闻名。
无患子的刀身较重,导致在使用时更加稳定,刀刃锋利且切割力强,特别适用于加工肉类和木材。
7. 圆月(Maru Tsuki)圆月是一款来自江户时代的名刀,它以其华丽的外观和卓越的切割能力而闻名。
圆月刀的刀身较轻,刀刃锋利,使其在各种切割任务中都表现出色。
其美丽的纹饰和独特的设计使其成为刀剑收藏家的心头爱。
1992年2月,西安城南发现唐朝古墓,考古队挖出一根装着圆环的锈铁
1992年2⽉,西安城南发现唐朝古墓,考古队挖出⼀根装着圆环的锈铁清理⼲净,不禁⼼中⼀紧:这是货真价实的唐⼑啊!只见⼑背刻了10个错⾦⼩字,⼑柄旁放了⼀只⽔晶⼩猪……刹那间,那些⽣杀予夺的盛唐豪情,仿佛冲天⽽来!唐⼑这个话题近⽇来在军事⽹络上是热门讨论的⼀个兵器。
⼤多数⼈认为唐⼑是⽇本⼑的祖先,其实它是⽇本⼈学习我国先进技术得来的。
它是⼀种唐朝特有的著名武器,但是随着唐朝的灭亡这个⼑也就消失了。
那么,唐⼑真的是如传说那样厉害的吗?如今为何消失了?专家在挖掘这座墓时,发现了这把唐⼑,墓碑上刻着窦皦(jiǎo)。
窦皦,⼤家应该有点陌⽣,他是随李世民征战沙场的将⼠,还是李世民的表兄弟。
所有⼈都认为这把唐⼑不该赐给窦皦,那么试问当时的时代,窦皦⼀⽣捍卫祖国,宫中的左亲卫中郎将,也是李世民的⼼腹⼿下,这把⼑赠给他有何不妥?窦皦墓的那把⼑是公认的仪⼑,仪仗器,所以作为李世民这么重要的⼈,他死时李世民便将唐⼑⼀起陪葬。
唐朝帝国的建⽴发展是通过政治⼿段和强⼤的军事⼒量,先进的炼⾦技术也为唐朝出了⼀⼤功劳,⽅得在当时战乱时期站稳脚步成为世界的中⼼。
⼀位好皇帝制定⼀套好政治⽅法,训练出优秀的⼠兵⽅能百战百胜。
唐⼑是在汉⼑的基础之上进⾏发展打造的,⾥⾯纳取了汉⼑的制作“百炼钢”,锡的材质本⾝过于软,在⾥⾯加⼊少于锡来进⾏锻造⼯艺。
不过在钢材上做了处理,使唐⼑外硬内软,拥有极强的韧性,这样杀伤⼒也⽐较⼤。
汉⼑的⼑柄通常都是短⼿柄,⼑柄也呈扁平状。
⽽唐⼑的制造则是相反,在外观上不再扁平,使⼑⾝加长加宽,⼑柄也延长。
这种制造⽅式不仅在外观上⽐汉⼑好看且耐⽤,战能性更加好。
据说削铁如泥,可以随意劈开任何⼑具盔甲,战⼠们也不会因隔着盔甲⽽受到伤害。
墓中这把唐⼑⼑脊上刻有'X尺百折'等字样,也是挖掘到的保存最完整的⼀把⼑。
专家拿出时环⼿已呈现出四分五裂的状态,许是被埋藏许久⼑⾝⽣锈的原因造成的。
虽然曾经有科学家进⾏恢复保护处理,但最终还是没能保全,不过仍可看出这把唐⼑的锋利⼑刃和韧度。
盘点日本八大国宝级名刀,竟有几把是唐刀
盘点日本八大国宝级名刀,竟有几把是唐刀本文导读:1、银饰镶宝石唐短刀。
日本国宝刀,此款短刀为一对保存,刀柄及刀身同向弯曲,产地中国,藏于日本奈良正仓院。
刀鞘整体包银首,无镡。
刀鞘通体包银,透雕呈唐草及花卉状并向前蓝色琉璃珠和白珍珠。
系长缕刀牌,楷书“橘夫人奉物”。
此款短刀的出现,表明唐初的唐刀已经出现曲刃。
2.童子切安綱(どうじぎりやすつな)安綱是刀铭(刻于“茎”上的文字,见上图左侧),童子切由平安时代伯耆国名匠大原安綱打造,和大包平(おおかねひら)合称“日本刀の東西の両横綱”,横纲是相扑力士中最高级别,足可见这两把刀在日本刀中的地位。
童子切由足利义昭手中依次流转至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德川秀忠、松平忠直,被松平家视为传家宝。
二战结束后,童子切流落到私人收藏家手中,1951年被指定为日本国宝,1962年被文化财保护委员会购回,现收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3.雷切是日本战国时期名将立花道雪所使用的名刀,本名为“千鸟”。
有一次,大雷雨时,立花道雪躲在一棵树下避雨,有一道落雷闪过,他突然拔出佩剑「千鸟」横切过去,竟将那道闪电拦腰斩断。
于是这把剑便因为斩断雷神所降之雷而被命名为「雷切」4.吴竹鞘御杖刀。
日本国宝刀,藏于正仓院。
刀身错满星辰祥云,纹饰清晰,刀条为切刃,烧直刃,属唐仪刀。
收藏于正仓院北仓39号,全长158.7厘米,鞘长147.3厘米,把长11.8厘米,身长64.3厘米,茎长10.15厘米,《国家珍宝帐》:“刃长二尺一寸六分,锋者偏刃,金镂星云形,紫檀桦绖,眼及把并用银,紫组悬,吴竹鞘桦绖,长五尺三寸四分,口盖尾并用鹿角作,又以铁接尾端,绿地高丽锦”。
此刀产自中国吴地,为圣武天皇生前珍爱之物。
5.刀铭:菊一文字则宗,传说刀身泛光,杀人不见血,太刀,刃长78.48CM,锋刃极长,刀身细且薄,刀柄上刻有16瓣菊花。
16瓣菊花是皇室的象征。
后鸟羽院时期备前国刀匠则宗所作,一文字派的代表作品,号称一文字派的第一名刀,因为刀柄上的菊花,被命名为“菊一文字”。
日本历史十大名刀
日本历史十大名刀十、天国:平安时代平氏立功后从朝廷处拜领的平氏家传宝刀,此刀以奇特的双刃形状闻名。
九、肥前国忠吉:江户时期刀工肥前忠吉所作,后为武士半平太的得意弟子冈田以藏所有。
八、葵文越前康继:江户时期著名刀工越前康继所作,只作为御神刀供奉在尾张热田神宫。
七、长船:名刀工长光作品,室町时代价值六百贯,故又称为大般若长光,为足利义辉所有。
六、正宗:全称名物观世正宗,相州名刀工正宗作于镰仓末期,战国时期为石田三成所有。
五、村正:伊势国刀工村正作品,德川家康祖父、父亲与长子均死其下,被斥为“妖刀村正”。
四、掘川国广:著名刀工九州日向住国广作品中的第一杰作,后为新撰组剑士土方岁三所有。
三、雷切:立花道雪被视为雷的化身,因此他的宝刀被称为雷切,传说道雪曾用其斩杀雷神。
二、菊一文字:备前国刀工则宗作品,刀柄刻有十六朵菊花而名,后为新撰组一组组长冲田总司所有。
一、鬼丸:北条家传宝刀,辗转足利义辉、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之手,象征号令天下的权威。
另一说:1[菊一文字则宗]菊一文字则宗,太刀,刃长78.48CM。
后鸟羽院时期备前国刀工则宗所作,一文字派的代表作品。
传说后来为新撰组剑士冲田总司所有。
刀铭:菊一文字则宗2[长曾弥虎彻]长曾弥虎彻,胁差,刃长45.75CM。
越前国刀工虎彻于宽文三年所作。
为新撰组剑士近藤勇的爱刀。
3[和泉守兼定]和泉守兼定,刀,刃长70.6CM。
著名刀工之定所作,新撰组剑士土方岁三所有为第三代和泉守兼定和十一代和泉守兼定。
刀铭:和泉守藤原兼定。
在刀柄上也刻有铭文:临兵斗者开阵列在前这句语出《抱朴子》的话(原文是“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在战场上很流行,据说可以起鼓舞士气的作用。
4[堀川国广]堀川国广,刀,刃长70.6CM。
著名刀工九州日向住国广所作,传说是国广作品里的第一杰作。
后为新撰组土方岁三所有。
刀铭:堀川国广5[葵纹越前康继]葵纹越前康继,胁差,刃长35.3CM。
江户时代著名刀工越前康继所作,作为御神刀供奉在尾张热田神宫(御神刀:放在神宫中供奉神明的刀,一般不用于战斗)。
永乐通宝的分类及版别浅析
永乐通宝的分类及版别浅析展开全文国产永乐只有一个版别永头一个点竖,永横起笔低只有大样中样和小样之分区别在缘宽窄,文字万年不动大概分为24.6 / 24.9 / 25.3 三档,25.3的基本算是国产永乐大样所有永乐国产重量均在3.7上下,个别残疾除外永乐大样有撑到26的母钱所见无国产版别。
现在拿国产永乐细缘举例国产钱特点:除了国产特有永竖点,横笔提以外,图中三个圈有笔锋,且不相连,有铸造差的时候,也会有小缺口,类似开元的断舟通由于铸造原因,这三处小笔锋有时候并不清晰,基本上竖点头细字提笔永,随便配合一处小缺基本就是国产,当然,24MM以下,26MM以上一律非国产,咬死不会错。
现在来看看非国产。
非国产以国产为原型,要么直接仿,就是超大版26MM永乐,要么就是加刀,安南那一类字走形的没谱的,根本不需要辨认,此处不提。
这一类很尴尬,因为洁癖的关系,我把它剔除了国产永字起头三角点,并且横笔不挑字的格局上来说于国产并没有进退俯仰的区别永字三角点,横笔起,且没有笔锋,三角点是国产和外版的过渡,字比国产的粗,国产有笔锋。
国产细缘和三角点越南版宽缘大样日版窄白,在国产的基础上加刀特点就是字细,白窄,白两边不接绞丝旁。
除了窄白,还有削字,每个笔画断断续续的,这种永乐不是丰成秀吉和织田信长的,属于后期长崎贸易同期的产物,铸造量奇大,且出口越南别看这个钱和国产的几乎没区别,可以说一模一样,尺寸也可以,但是就是窄白,永乐,白如果歪了,必被刀,绝非国产这个三角点,乍看和国产没区别,但是白字就是削,削成V字型的白,也是个固定版白字是最简单的辨别方法,永字起笔臃肿,且第一笔不提,三角点类,我这里因为洁癖不放国产。
这也属于三角点类的,三角点一部分属于精致国产(我不分),这个属于安南:看一笔就好,永字的点,以及白部分,89成能判断是不是国产,至于版别,需要看其他。
这枚,洁癖上可以剔除国产,但是,是不是因为锉重了,可以讨论,有一批这样的,浑圆的点这一类,小白。
日本武士刀的专门名词,你知道多少尼!
日本武士刀的专门名词,你知道多少尼!日本刀的专门名词虽然很想偷点懒,然而考虑再三,在开始介绍正题之前,还是不得不先将各种日本刀的常见分类与常用名词介绍一番,以免部分刀友在阅读时产生过多不解与歧义。
同样的,对日本刀鉴定鉴赏方面的一些专门描述也不得不提前在这章之后进行介绍。
各位对日本刀的基础知识已有充分了解的刀友,赶时间的话可以直接跳过,谢谢~特别指出:在本文中通常提及的兵器长度,都指刃长,而不包括柄的长度,莫忘!日本刀的简要历史时代划分:奈良-平安-镰仓幕府-南北朝-室町幕府-安土桃山(丰臣秀吉)-江户幕府-江户末期-明治-大正-昭和(二战)-昭和(战后)-平成日本刀外观尺寸的各种特征名词【反】指日本刀刀身弯出的弧形,。
反的大小,是从刀尖到刀鎺(夹刃)前缘连出的直线到刀背弧线最高点(反位)的垂直距离,根据这个最高点(反位)所在的部分来区分反的姿态,刀身越弯,反值就越大。
通常所说的「反高」、「强反」、「反深」,都是指弯曲弧度大,张力十足的刀身形态。
反位在刀背弧线下半段靠近刀鎺的称为「腰反」;反位在刀背弧线1/2 位置附近的称为「京反」(因当时日本京都刀工的作品多见此反姿,故名),又叫「中反」,又因这种反姿的刀身弧形看起来前后较对称,形如神社前面山门上常栖立着许多鸟类的弧形门楣,所以又被称为「鸟居反」、「华表反」。
反位在刀背弧线前半段的,称为「先反」。
此外还有「内反」,见于短刀,刀背弧线并非向上翘起而是向刀刃方向弯曲。
较强的「内反」又称为「笋反」,如笋尖状。
需要注意的是:「笋反」/「内反」跟其他的反不同,它不是由淬火产生的自然弯曲而成,也不用量反的具体大小。
还有一种情况是「无反」,整条刀背基本是直线,既不上弯,也不内凹,早期短刀常见这种刀姿,若在长刀无反那就是直刀了。
PS.日本国宝中现存的隋唐刀多带有一定程度的内反,但仍习惯叫做直刀。
* 后面诸名词所指代的具体位置请注意参照此图。
【元幅】幅指宽度,元幅就是刀鎺位置的刀身宽度,一般说来,元幅是刀身最宽的地方。
古代名刀之幕末名刀-古代名刀、和泉守、兼定
日本古代名刀之幕末名刀日本刀受到全世界刀剑爱好者的推崇,幕末这段时间,严格来说并没有具体的时间点,但是通常我们都会把著名的黑船时间作为起点,美国海军舰队轰开了神户港的大门,也把日本轰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这段时间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乱”。
受到西方军事和文化冲击,德川幕府解体,一方面海外贸易和资本的兴起,一方面排外主义人士们又开始攘夷运动。
在这段混乱的过度时期里,有些不得不提的名人和他们手里的刀,在不断的推动着历史的前进。
1、西乡隆盛西乡隆盛是个身高一米八腰围也至少一米八的胖子(官方数据是身高181,体重108公斤),这位胖子崇尚朱熹,思想受朱子学影响深刻,当然这位的丰功伟绩是不用多说,人生可谓太过于丰富多彩。
传说中西乡隆盛的爱刀是短刀千子村正,有说法是因为德川家视村正为不详之物,所以西乡才带着这把短刀去讨伐幕府,但是非常有趣的是,西乡隆盛最后介错使用的,也是村正。
当然普通情况下,他使用的打刀是山城信国,这把信国现在也是私人收藏,想要观赏是很费力气的。
为了纪念西乡隆盛所修的铜像,使用的还是军刀刀侟式样的信国。
▲村正(图为模造款)2、坂本龙马名气已经大到无需介绍了。
坂本龙马是为了剑术修行才离开家乡土佐藩,在北辰一刀流的道场进行修行。
他的兵法造诣则是从山鹿流学来。
后来又师从佐久间象山,学习了汉学等等,作为获得了北辰一刀流免许皆传的剑士,在黑船来航之后投入了勤王大军之中。
当然坂本龙马的爱刀更是有名,刀剑乱舞游戏中,作为龙马爱刀的陆奥守吉行著名的台词就是“这个火器的时代,刀什么的已经不流行了啊”,战斗中掏出一把火枪来也是让人觉得槽点无数。
不过作为剑术家的龙马,最后也是死于刀下,并非为火器所伤。
▲陆奥守吉行(图为模造款)3、桂小五郎有逃跑的桂这样难堪外号的桂小五郎,本名为木户孝允,这位开国外交官的逃跑历史真是令人咋舌。
池田屋事件里,他因为到的太早去对面下棋逃过一劫,禁门之变又找了借口没去参加战斗,被会津藩拘留的时候假装上厕所逃之夭夭。
为什么中国刀在国际上不如日本刀出名?
中国刀在国际上不如日本刀出名,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虽然中国刀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的时期,但是现在却很少有人知道。
那么,为什么中国刀在国际上不如日本刀出名呢?
我们需要了解中国刀和日本刀的区别。
中国刀是一种多功能的武器,可以用来砍、劈、剁、切、戳等多种用途。
而日本刀则是一种专门为削切而设计的武器,其刀身比中国刀更细,刀刃更锋利,更适合用来切割。
在切割方面,日本刀比中国刀更具优势。
中国刀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的时期,但是现在却已经逐渐被淘汰。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加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而中国刀在这方面的表现并不出色。
与此相反,日本刀在日本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视为一种艺术品和文化遗产。
日本刀在国际上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中国刀在国际上的宣传力度也比较弱。
相比之下,日本刀在日本和民间组织的大力推广下,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
日本还专门成立了“日本刀保存会”,致力于保护和传承日本刀的文化遗产。
这些努力都为日本刀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刀在国际上不如日本刀出名,主要是因为其实用性和舒适性不如日本刀,同时宣传力度也较弱。
我们不能忽视中国刀在历史和文化方面的重要性。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刀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在未来,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中国刀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也要加强对中国刀在国际上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刀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
只有这样,中国刀才能在国际上获得更多的认可和尊重。
5分钟让你了解日本刀图文详解
5分钟让你了解日本刀图文详解大众印象中的日本刀,相必很多来源于抗战电影和日本动漫,传统上那种弯弯的,单刃的日本刀,大概是10世纪大化改新后成型的。
在日本,刀剑并没有太直观的区分,所以用日本刀的格斗方式叫剑术,但是在十世纪以前,上古时期的日本“刀”一般都是直刃,双刃的“剑”。
因此类似草薙,十拳这类的剑就算是有,也都是直刃双刃的。
十世纪后,唐刀技术传入日本,在日本本土化后产生了现在形式上的日本刀。
平安时期日本的刀型还相对直一些,现在四天王寺里藏着两把平安时期的刀,都是单刃直刀。
图为鹿岛神宫藏的直刀太刀太在古文里可以通大,当然太刀也可以理解为大刀了。
只是这种大也是幅度很大的,因为太刀里面分类也相当得多。
一般来说的太刀是指刃长60厘米以上90厘米以下的太刀,而又和打刀形状不同。
另外刀反(刀身弯曲)较大的都可以称作太刀,太刀在日本镰仓到室町时代(12-15世纪末)十分流行。
阵太刀一般来说是仪仗和装饰用的刀,就好像中国龙泉的镇宅宝剑一样。
刀柄和刀鞘上有绳节装饰,而且刀鞘一般外裹皮革,有时候还会笼上金。
而且刀柄出弯曲度很高的一般都是阵太刀。
山名氏的定文散葵纹散螺钿黄金造饰大太刀一般来说,也有叫野太刀的,日本古书记载上一般把刀刃长90厘米以上的太刀叫做野太刀,而把刀刃长150厘米以上的叫大太刀。
相比普遍在历史上比较矮小的日本人来说,这绝对是有如欧洲claymore一样的重兵器了。
传说中在日本有九州军神和雷神之称的立花道雪的雷切,应该就是野太刀或者是大太刀。
因为立花道雪的女婿(也是养子)立花宗茂作为创始人之一的景流剑术,用的都是野太刀,景流的刀和一般剑术的刀的对比弥彦神社供奉的大太刀,刃长2米2整刀长3米2而大太刀则有些只是装饰,因为太大了实在是挥不动。
小太刀刀身在60公分以下,但是刀刃相对直一些的,叫小太刀。
打刀实际上的大众形象中的日本刀,带柄长度70到90厘米之间的,插在腰间时刀刃是朝上的,一般就是打刀。
英文里如果特指的话katana是打刀,但是katana也可以概括所有日本刀。
日本最著名的六把武士刀
日本最著名的六把武士刀日本刀里小编最喜欢的就是妖刀村正了,那散发着诡异气息的名字和诡异的背景,就像一部恐怖片般吸引着我。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日本著名的武士刀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日本著名的武士刀介绍“据说日本古代有两把非常有名的名刀,一把名为村正,另一把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正宗。
故事是这样的正宗跟村正都是非常有名的名刀,曾经有人为了测试,看看这两把刀哪一把比较强,于是便将刀插在一条小溪流然后刻意将叶子飘流至刀锋的位置,村正的测验结果令人讚叹,叶子在接触到刀锋的瞬间,就轻易地被划成两半。
这证明了村正的确是把好刀,换正宗了,也是一样先把刀插在溪流中。
然后再飘一片叶子过去,这时奇怪的事发生了,飘向正宗的叶子不仅没有被切成两半,反而看起来像是刻意偏掉了于是又多测试几片叶子,一样地叶子都完全地偏到远处,看起来像是不敢靠近正宗一般。
测验的结果得知正宗是一把比村正更为强韧的名刀,因为正宗的霸气居然厉害到连叶子都不敢靠近,因此正宗是一把名福其实的宝刀”。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今天小冷君就来谈谈日本最著名的六大名刀。
1.村正妖刀镰仓未期名刀匠冈崎五郎入道正宗之弟子村正所作之刀,相传村正心术不正,又因正宗不传他炼刀的水温控制秘传而怀恨在心,就私下盗取此秘传来实作,被正宗发现后,一刀砍断了他的手腕,村正破门之后,便以打败正宗所铸之刀为目标,以此邪恶之心入刀,自此村正成为不祥的代名词。
另外村正在日本进入战国时代的动荡时期,对于日本刀的需求很大。
村正只生产最优秀的、可用于实战的刀。
也许是因为它太过锐利,到了江户时代就开始有“邪剑”、“妖刀”的称号,而被世人所避忌。
在现存的妖刀中,以被称做“妙法村正”的最为有名。
2.正宗其实,日本刀多以其铸造师命名。
“正宗”的全名是--“岡崎五郎入道正宗”。
相传,初代正宗,是日本铸刀界有名的“鬼才”.因为他觉察到弟子的个性有些偏异,而一直未传授其铸刀中烧入/淬火的绝技.可不成想被该弟子偷学了.一怒之下砍断了弟子手腕并逐出师门,其弟子心有不甘,自此发誓,一定要造出超越师门的宝刀。
《卢沟桥烽火》课文
《卢沟桥烽火》课文导读:“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
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军和伪军控制,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
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
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士兵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谁?口令!”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
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
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严词拒绝。
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
“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
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
但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
第二天凌晨,日军向宛平城发动进攻。
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得日本鬼子人仰马翻。
日寇吃了亏,便拉来大炮。
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宛平县城的东门和西门被炸开了。
日本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哇哇”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
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四溅。
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
到了桥头,大刀队员们齐声呐喊:“小鬼子,看刀!”日寇猝不及防,一个个人头滚落,尸横桥头。
这时,我们的援军又从敌人背后杀来,两面夹击,打得日寇鬼哭狼嚎,抱头鼠窜。
激战一直持续到9点凌晨,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卢沟桥重又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
但是,日寇亡我之心不死,继续向平津一带调集兵力,不断对中国军队发起攻击。
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号召全国军民团结一致,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三文鱼生吃蘸什么调料
三文鱼生吃蘸什么调料问题一:三文鱼刺身的那个汁怎么调三文鱼刺身蘸汁的调制 ... 如下:... 一:材料A:芥末粉1/2茶匙,温开水1茶匙材料B:酱油1大匙,蚝油1/2茶匙,醋1茶匙,香油1茶匙,糖1/2茶匙步骤:1.将材料A拌匀成芥末酱备用。
2.材料B加入作法1的芥末酱中一起调匀即可。
... 二:材料:大葱1根,香菜3根,盐1.5小匙,白糖1大匙,李锦记生抽7-8大匙,蚝油0.5大匙,米醋1大匙,鸡精1.5小匙,五香粉1小匙,芝麻、辣椒粉、孜然粉、玉米油适量步骤:1.大葱、香菜洗净后切成碎末放入小碗。
2.葱和香菜切碎是为了淋油更好的出味。
3.辣椒粉和孜然粉可根据个人口味增减,不会影响整个酱汁的味道。
4.一般8匙生抽刚刚盖过葱和香菜,不够可根据个人口味增减,但盐最好不要再加了。
问题二:三文鱼生吃配什么调料做法:三文鱼切小块儿,油豆腐切丝,放入煮锅里,加鸡汤和水,煮开至三文鱼熟。
取一匙味噌酱,放到小碗里,舀出一点锅里的热汤,化开味噌酱,然后倒入锅里稍微煮下,在汤开之前关火,撒萝卜苗。
注:1)放入味噌后不要煮沸,以免香味流失。
2)那天碰到附近的超市有卖萝卜苗,很喜欢。
买不到的话,撒点儿葱花也成。
3)买现成鸡汤的话,尽量买低盐的有机的。
不过,虽然如此,我还是有点不敢全用鸡汤来煮,总是一半儿鸡汤一半儿水。
问题三:三纹鱼的生吃沾什么酱日式三文鱼生鱼片的做法详细介绍菜系及功效:日本料理日式三文鱼生鱼片的 ... 材料:主料:挪威三文鱼净肉300克辅料:生姜2片日式姜2块紫苏叶?或生菜叶,黄瓜花,番芫荽,日本绿芥末膏调料:日本浓口酱油各适量教您日式三文鱼生鱼片怎么做,如何做日式三文鱼生鱼片才好吃1、三文鱼净肉切成厚约3毫米的片,呈扇形叠摆在铺有紫苏叶的盘中;生姜切细末;日式姜切成片状,浸泡在冰水中备用。
2、把切好的姜末撒在盘中生鱼片上,在鱼片旁边摆上沥净水分的日式姜片,并用黄瓜花、番芫荽稍加点缀。
3、将日本绿芥末膏挤在一个味碟内,再把日本浓口酱油装入另一个味碟内,然后随装好盘的生鱼片一同上桌,即成。
日本刀的收藏价值
一把好刀的价值不光取决于刀的长短,短刀有的时候比长的还要昂贵,应该从做工,师匠,年代,流派等诸多元素考量,如:
兼氏(美浓・志津・南北朝)、兼永(山城・五条・平安)、兼光(备前・相伝备前・南北朝)
兼光(美浓・南北朝・室町)、兼明(远江・高天神・室町)、兼延(尾张・戦国期)、
兼俊(美浓・直江志津・南北朝)、兼次(美浓・直江志津・南北朝)
3.其它影响刀剑的价钱还有许多因素,诸如有无刀装,刀装的精美程度,同一刀工在那一时期打的刀,打的刀的型式与刃文/地肌的类别,铭文的型式,有无年纪铭或试斩铭等等…..,甚至刀茎上多个目钉孔或多个注文铭多会把价钱往下拉,诸如此类有些可以形于文字,其它的就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了.
以上啰哩啰唆一大堆,皆是敝人长年收藏经验的累积,保证书上找不到刀店的老板也不会教你,今天也不知那根神经不对把它写出,信者参考用,不信者自求多福吧!
金重(美浓・南北朝)、金行(美浓・金重派・南北朝)、月山(出羽・鎌仓)
兼道(摂津・丹波守・三品系)、兼景(美作・志津系)、兼景(甲斐)、兼先(美作)、兼先(因幡)
兼広(肥前・大和大掾・忠吉系)、兼広(肥前・远江守・忠吉系)、兼重(武蔵・和泉守)
兼重(武蔵・上総介)、兼定(岩代・会津兼定)、兼定(岩代・近江大掾・会津兼定)
兼先(因幡・一峯雪入道)、兼虎(信浓)、兼定(岩代・十一代)、兼友(岩代)、包则(武蔵)
等名家都有传世之作。
本文转自西门吹牛博客。
兼氏美浓?志津?南北朝兼永山城?五条?平安兼光备前?相伝备前?南北朝兼光美浓?南北朝?室町兼明远江?高天神?室町兼延尾张?戦国期兼俊美浓?直江志津?南北朝兼次美浓?直江志津?南北朝兼友美浓?直江志津?南北朝兼久美浓?直江志津?南北朝?室町兼信美浓?直江志津?南北朝?室町兼延美浓?直江志津?南北朝兼吉美浓?善定家?室町兼光美浓?善定家?室町兼常美浓?善定家?室町?戦国期兼定美浓?之定?室町兼定岩代?室町兼贞美浓蜂屋?室町兼元美浓?孙六?室町兼重美浓?関?室町兼房美浓?関?室町兼道美浓?関?室町包永大和?手掻?鎌仓?南北朝?室町包氏大和?手掻?南北朝包清大和?手掻?鎌仓?南北朝?室町包贞大和?手掻?室町包真大和?手掻?室町包元大和?手掻?室町包吉大和?手掻?室町包平备前?古备前?平安包次备中?古青江?鎌仓包长伊势?云林院?室町景秀备前?长船?鎌仓景依备前?长船?鎌仓景安备前?长船?鎌仓景光备前?长船?鎌仓景光加贺?藤嶋?室町景政备前?长船?鎌仓景则备前?吉井系?南北朝?室町景长因幡?鎌仓?室町胜光备前?末备前?戦国期胜家加贺?陀罗尼?室町?戦国期金重美浓?南北朝金行美浓?金重派?南北朝月山出羽?鎌仓兼道摂津?丹波守?三品系兼景美作?志津系兼景甲斐兼先美作兼先因幡兼広肥前?大和大掾?忠吉系兼広肥前?远江守?忠吉系兼重武蔵?和泉守兼重武蔵?上総介兼定岩代?会津兼定兼定岩代?近江大掾?会津兼定兼则越前兼则加贺?炭宫兼常美浓兼信美浓?大和守兼高美浓?武蔵守兼安美浓?相模守?加卜门兼友岩代兼次陆前?安伦门兼先越前兼植越前兼法越前?肥後大掾兼中越前?武蔵守兼巻加贺兼光摂津?但马守?三品系兼若加贺?甚六初代兼若又助二代包保摂津?大和手掻系包保摂津?陆奥守?左陆奥包保摂津?陆奥守二代?右陆奥包道摂津?伊贺守?大和手掻系包次摂津?陆奥守?大和手掻系包贞摂津?越後守?大和手掻系包国大和?越中守包高讃岐?加贺守包吉陆前?大和文殊末流包蔵陆前?大和文殊末流包则越前胜吉伊势?村正末流胜家加贺?越前千代鹤系胜国加贺?伊予大掾?藤嶋系景平加贺?兼若系加卜武蔵兼先因幡?一峯雪入道兼虎信浓兼定岩代?十一代兼友岩代包则武蔵等名家都有传世之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刀| 01 傳統鍊鋼法 | 02 結構圖解 | 03 製刀步驟 | 04 分類法則 | 05 擺設方式 | 06 鑑賞禮儀 | 07 登錄証和鑑定証 | 08 簡單保養 | 09 上古刀鑑賞 | 10 太刀鑑賞 | 11 刀的鑑賞 | 12 刀劍裝具 | 13 拵的欣賞 | 14 研磨藝術 | 15 試刀 | 16 刀劍瑕疵 | 17 國寶級刀劍 | 18 拾遺記趣 | 19 刀工索引 |日本,一個自戰火中鍛鍊出來的國家,人民靠無比的毅力和克服困難的執著,令一個位處東亞的小島國終於能夠在二十世紀列強中佔一籍位。
日本刀是武士的靈魂,其發展曆程亦是日本發展史的一個寫照。
過往,日本與各地文明為大海所隔,工業技術遲遲未能發展,不過,日本人憑著格外的努力,竟然能夠以低人一等的冶金技術造出勝人兩籌的刀劍兵刃,這就証明了一個道理:有志者事竟成。
換句話說,製作日本刀是人力集約的工事,以血汗換取質素的偉大藝術。
01 傳統鍊鋼法自公元六年開始,日本人自中國江南和朝鮮半島傳入了鍊鋼的技術,經歷了千年以上的發展,成為日本獨有的「Tatara」鍊鋼法。
「Tatara」又分為「Kura」和「Zuku」兩種鍊鋼法。
「Kura」鍊鋼法以「真砂」(Masa) 砂鐵為材,"砂鐵" 比西方鍊鋼法所用的 "鐵礦石" 含較少的磷、錳等雜質,所以製成的鋼材純度較高。
冶金師先將砂鐵加到鍊爐中,再添加特定的木炭炒鍊。
有別於西方鍊鋼法所用的 "焦炭","木炭" 中的含硫量較少,所以對鋼材純度的影響也較低。
由於日本古時一直未有機會發展高溫鍊爐技術,爐火溫度不會超過攝氏 1000 度,砂鐵不會完全熔解,所以製鍊所需的時間甚長 (需要三日三夜的連續作業時間) (註:這亦是日本鍊鋼法必需使用總表面積遠高於 "鐵礦石" 的 "砂鐵" 的原因)。
一般而言,每 13 噸砂鐵加上 13 噸木炭,最多只能鍊出 2.8 噸有用的鋼鐵,其中只有少於 1 噸的優質品能夠被選定為「玉鋼」(Tahamagane),作為日本刀「皮鐵」(Kawatetsu) 的材料。
「Zuku」鍊鋼法常見於古時大規模的冶鍊場,以「赤目」(Akome) 砂鐵為材,需要四日四夜的連續作業時間。
有別於「Kura」炒鋼法,木炭先被加到鍊爐中,然後再添加砂鐵炒鍊。
「赤目」砂鐵的雜質較多,每 13 噸砂鐵和 13 噸木炭只能鍊出 0.8 噸有用的鋼鐵,例如「左下鐵」、「庖丁鐵」等,作為日本刀「芯鐵」(Shintetsu) 的材料。
「Tatara」的鍊爐經過特別的設計,具有恆溫與防濕的功效。
炒鍊以後,得到一整塊素質不均的鐵塊。
冶金師會用大鎚將鐵塊打碎,再將碎鐵分門別類。
「Kura」的完成品有「玉鋼」、「破面」、「鐵滓」等;「Zuku」的完成品有「左下鐵」、「庖丁鐵」等。
「玉鋼」的碳含量約為 1.0 到 1.5%,「左下鐵」約為 0.7%,「庖丁鐵」約為 0.1 到 0.3%。
「Tatara」鍊製的鋼鐵含極少雜質,材料容易焊合,最適用於鍛製刀劍,更是製作日本刀「折返鍛鍊」工序中的必要條件。
反觀現代的鋼材,當中多含有大量鐵質以外的添加物,令鋼材難以焊合,根本不適用於日本刀的「折返鍛鍊」。
而且,現代鋼材以高溫爐火熔解鍊製 (經過攝氏 1500 度以上的高溫),會有鐵晶體肥大的問題,沒有經過適當的回火工序的話,就不能令粗大的晶體重組成細晶體,製成品的強度和韌性就會受到影響。
不過,回火工序本身又會消耗鋼材中的碳份,令完成品的表面硬度 (和鋒利程度) 大受影響。
日本的傳統鍊鋼法名為「Tatara」,這一個奇怪的名字,又是從何而來呢?有一個說法,就是日本遠古時代的「神武天皇」,其皇后名為「媛蹈 "備" 五十鈴姬命」,日語發音為 "Hime-TATARA-Isuzu-no-hime-no-mikoto",而「Tatara」一名則由「蹈 "備"」二字而來。
(註:"備" 字應加上 "革" 部。
)另外一個說法,「Tatara」一名其實借自外來語,有「猛火」、「加熱」等意思,如百濟語 (古朝鮮語) (發音為 "tatara")、新羅語 (古朝鮮語) (發音為"tatara")、韃靼語 (發音為 "tatatoru")、古印度語 (發音為 "ta-tara") 等。
而日本語中的「刀」字 (發音為 "katana") 或許也是由此而來。
19 世紀西方鍊鋼術的傳入,令「Tatara」鍊鋼法日漸式微。
二次大戰的影響,更令「Tatara」技術一度失傳。
經過由盛轉衰的歷史,到 1977 年,「日本文化廳」與「日本美術刀劍保存協會」攜手合作,在「靖國 Tatara」冶鍊場的遺址重建「日刀保 Tatara」冶鍊場,為日本刀匠提供優質的「玉鋼」,令製鍊日本刀的藝術得以留存。
(註:據現時「美濃傳」技術保存者之一關兼常先生表示,「武生鋼材」出品的特殊鋼材「V 金 2 號」也是合格的「玉鋼」材料。
)02 結構圖解刃 (Ha)「刃」即是邊鋒斜面經過焠火加硬的範圍。
因為與刀身其他部份的鋼結晶結構不同,所以兩者之間出現可見的界線,稱為「刃文」(Hamon)。
在刀身的上半部,砍劈時最常用到的「刃」稱為「物打」(Monouchi)。
不同的刀工流派,不同的鍛鍊法門,會造出不同形式的「刃文」,大致可以分類為:直刃 (Suguha)呈直線狀的刃文稱為「直刃」。
「直刃」以外的「刃文」都可以被稱為「亂刃」(Midareba)。
丁子 (Tyouji)狀如丁子 (丁香的種子) 的「刃文」。
互目 (Gunome)齊整的波浪狀「刃文」。
「刃文」不同的部份也有個別的稱呼,以波浪狀的「刃文」為例,向邊鋒的浪底稱為「谷」(Tani),向刀背的浪頂稱為「頭」(Kashira),中間的部份就稱為「腰」(Koshi)。
以材質學的角度而言,「刃」含有大量的「馬登斯」晶體 (Martensite),簡單來說,即是高溫晶體結構因為急冷的緣故被鎖緊在「亞穩」(Metastable) 的狀態,所以晶體之間存在很大的內在張力,造成 "堅硬" 的效果 (可以用籐織工藝作比喻:一束鬆散的籐枝可以隨意擺動,如果將籐枝織成籐籃,每根籐枝因為受力變向而互相緊扣,所以製成的籐籃就會有相當的支撐度)。
不同流派的製刀方法,應用不同的材料,配合不同的加熱溫度 / 時間,以不同厚薄的泥土包封,使用不同的冷卻速度 / 手法... 這些都會影響「馬登斯」晶體的粗細和分佈情況,令「刃」出現不同的反光效果。
將刀身斜向光源約二、三十度,如果發現「刃」上出現粒體狀的反光,這就代表當中含有大量稱為「沸」(Nie) 的粗粒鐵晶體;如果「刃」的反光平滑,即代表當中含有大量極之幼細,不能被肉眼辨出的「"勼"」(Nioi) 晶體。
不過,幾乎所有刀「刃」都不只含有單純一種的晶體結構,而是「沸」和「"勼"」夾雜;「沸」晶體較多的就稱為「沸出來」,反之,刀「刃」就是「"勼" 出來」了。
(註:以上 "勼" 字中的 "九" 字應改為 "匕" 字。
)「刃」晶體的分佈與「刃文」效果簡稱為「"動"」(Hataraki) (註:"動" 字應加上 "人" 部),有以下的分類:砂流 (Suna-nagashi)「沸」晶體與「地肌」(「地」的紋理,詳情見下面「地」一節) 夾雜,以多條線紋的形態出現,形似大漠流沙。
足 (Ashi)「刃文」出現突向邊鋒發展的紋理。
金筋 (Kinsuji)合有大量「馬登斯」晶體的線狀紋,有很高的反光度。
若線狀紋多彎呈閃電形,則稱為「稻妻」(Inazuma)。
打 "chinoke" (Uchinoke)「刃文」出現半月形的亂線。
二重刃 (Nijyuuba)「刃文」邊緣出現多一條「刃文」。
食違刃 (Kuichigaiba)一節「刃文」尖銳地陷入「地」的範圍內。
若陷入的方向對向「切先」(刀尖),則稱為「逆足」(Sakaashi),為「備中國」著名刀工「青江」的特色。
「沸」晶體通常在「刃」上出現,有時亦會侵入到「地」的範圍裡,稱為「地沸」。
例如「梨子地肌」就是由大量的「沸」晶體所組成 (詳情見下面「地」一節)。
刀劍學者對「沸」晶體侵入「地」的各種效果有以下的分類:地景 (Chikei)反光度高的黑色線紋與「地」的紋理混合。
飛燒 (Tobiyaki)「刃文」的「頭」飛散入「地」的範圍內。
湯走 (Yubashiri)「沸」晶體在「地」的表面上有很深刻的效果。
映 (Utsuri)「地」的表面出現白映或暗影,有如「刃文」的影子投在「地」的表面上,為「備前」刀劍的特徵。
左圖的刀在「地」上出現暗影,稱為「影映」。
若「映」的邊緣紛亂如「亂刃」的刃文,這就稱為「亂映」;若「映」的邊緣成直線則稱為「棒映」(常見於「室町」{Muromachi} 時代的刀劍);如果「映」是斷斷續續的話,就稱為「牡丹映」。
另外,向刀身吹氣就會現出白色曇映的話,則稱為「白氣」,為「美濃傳」較後期作品的特色。
(註:隨便向刀身吹氣可能會引致銹蝕。
)地 (Ji)「地」即是邊鋒斜面沒有經過焠火加硬的範圍,在「刃文」與「鎬筋」之間。
經過「折返鍛鍊」而製成的刀劍,「地」的表面會出現奇特而美麗的紋理,稱為「地肌」(Jihada)。
「地肌」風格的分類如下:肌立 (Hadatatsu)形容清晰易認的「地肌」。
詰 (Tsumu)形容細微凝縮的「地肌」。
板目肌 (Itamehada)狀如木板的表面,常見於產自「九州」的刀劍。
如上圖開合較大的紋理可以稱之為「大板目」。
"杠" 目肌 (Mokumehada) (註:"杠" 字應為上 "木" 下 "工"。
)貌似樹木的年輪。
常見於「備前傳」的作品。
"証" 目肌 (Masamehada) (註:"証" 字應以 "木" 部換去 "言" 部。
)好像平行於木幹的直紋,常見於產自「九州」的刀劍。
受「美濃傳」風格影響的「新刀」亦可能有這種紋理在「鎬地」之上。
梨子地肌 (Nashijihada) 和小糠肌 (Konukahada)兩者都是由細點組成的「地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