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课文分析
荷塘月色朱 自清说课稿
荷塘月色朱自清说课稿《荷塘月色朱自清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荷塘月色》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写景状物散文,这些散文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景,更蕴含着作者独特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文章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荷塘月色图,抒发了作者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内心的苦闷和对自由美好的向往。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的经典范例。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散文,但对于散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和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文章中深层的情感和艺术手法的理解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学习本文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品味,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的写景技巧。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2、教学难点体会通感这一修辞手法的妙处。
理解文中“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复杂情感。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2、提问法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7课课堂笔记
第27课《荷塘月色》课堂笔记一、课文背景1. 《荷塘月色》是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描述了作者在夏夜荷塘中感受到的一种宁静与美丽的意境。
2. 课文以夏夜荷塘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二、课文内容梳理1. 课文开篇作者描述了夏夜荷塘的美景,描绘了“皎洁如银”的月光和“一片荷叶”上的“露珠”的情景,展现了夜晚荷塘的宁静和祥和。
2. 课文中,作者通过对荷花、蛙声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夏夜荷塘的真实感,读者仿佛能听到蛙声的嘹亮和清脆。
3.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作者在夏夜荷塘中的感受与体验,透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三、语文知识点梳理1. 描写景物的手法:课文中采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对月色、荷叶、蛙声等细节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夏夜荷塘之中。
2. 修辞手法:在课文中,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美感。
3. 课文的感悟: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写,课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启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四、课文教学目标1. 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和体验,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对文学的理解。
2. 增强学生的语感和文学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操和审美能力。
五、课文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荷塘月色的图片或视瓶,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夜晚荷塘的氛围。
2. 精读:逐段精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的美景和作者的情感,学习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
3. 分析: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以及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涵和意境。
4. 听写:进行课文的听写,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5. 朗诵: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朗诵,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6. 总结:帮助学生总结课文的主题思想和教育意义,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感悟。
六、课文教学反思1. 课文的内容生动形象,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
浅谈《荷塘月色》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建议
浅谈《荷塘月色》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建议教材分析《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安排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的“阅读鉴赏"第一单元“写景状物散文”第一课,是这一单元的重点篇目。
这篇文章,朱自清先生通过细腻的描写,把自己的淡淡的愁绪融进了荷塘月色的景致之中,使人读之陶醉。
它是一篇独具特色的写景抒情散文.这篇课文情景交融,意蕴深厚,作者通过对月下荷塘和塘上月色的精彩描写,表达了自己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文中比喻、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典雅秀丽,让人读后满口余香。
这一单元教学的任务是: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验作者独特的情感。
根据单元教学要求,我确定本文的教学重点为:1。
理解作者独特的内心体验。
2。
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为:理解通感的修辞手法。
二、学情分析本文学习主体为高一学生,本文是作者在特定年代、特殊时期表达自己独特心情的一篇佳作,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可读出景色,但难以走进作者的心灵。
为了解决学生阅读隔靴搔痒的感觉,课前让同学们上网查阅写作年代的相关背景以及朱自清的生平经历,知人论世,真正走进作者。
文中写景多用比喻、通感,很多同学的理解只停留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层面,这既是本科的难点也是本课的重点。
文章语言优美、音节和谐,富有诗情画意。
这一特点会让学生对教学的过程充满了期待,有利教学。
三、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的自我探究和相互合作,把时代背景、《采莲赋》和《西洲曲》内容的的理解交给学生探索,老师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总结。
2.文章文质兼美,适宜朗读,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反复让学生诵读,读出韵味,读出美感,读出情感。
3.文中比喻优美,“明珠"“星星" “美人”分别写出了荷花什么特点,通感句里的“歌声" 又写出了荷花什么特点?可以重点让学生体会讨论。
4。
文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是通过哪些地方感受到的?作者通过什么手法表现了自己的情感?。
高中语文_荷塘月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荷塘月色》教案一、导入新课朱自清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作家,我们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就学过他的很多文章。
大家一起回顾背诵《春》《背影》里脍炙人口的句子。
如果说《春》奏响的是一曲春天的赞歌,《背影》表达的是质朴而深切的父子之情,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荷塘月色》将带领我们走进朱自清自己个人的内心世界,聆听他一段心灵的独语。
二、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读完整篇文章,你的第一感受或者印象最深的的是什么?景物描写美,细致(二)出示学习重点1、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2、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三)课文分析1、学生朗读第一二段,思考,作者为什么在夜里一个人出门去看日日走过的荷塘?心里颇不宁静,出门去寻找一份宁静,排遣内心的矛盾和焦虑。
2、作者踏上的是一条怎样的小路?用三五个形容词概括,注意要全面。
曲折,幽僻、寂寞、阴森森的这条有些怕人的小路为什么作者却觉得很好?小路的寂寞幽静正好和作者寻找内心宁静的愿望相符,他让作者的心,安静了下来。
安静下来的作者进入了一种什么状态呢?我们一起来看第三段,第三段是我最喜欢的一段,我想给大家读一读。
3、老师读第三段这一段写的真好,这样的感受在生活和学习中是常见的,许多人都有同感。
好像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种愿望和感受,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中,作者进入了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自由,放松、超脱在这种忘记了烦恼甚至忘记了自我的状态下,作者看到的荷塘又呈现出一番怎样的景色呢?我们一起来看文章写得最美的4、5自然段。
4、生读四五自然段,看风景不如听风景,展开你的想象,融入都这种意境当中。
作者写得美,同学朗读的也美,光觉得美还不够,还得知道怎么才能写出如此之美的文章来,这也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争取我们也能写美文。
那么我们下面就以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为例,来学习一下作者是怎么写的如此之美的。
迅速再浏览一遍第四段,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月下的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我们先来看荷叶,你自己读一读这一句,会发现这句话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叠词,以亭亭为例,说一下叠词的好处?明确:音韵美,写出了荷花亭亭玉立舒展自然的样子。
荷塘月色朱自清作品分析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当时的中国正 处在动荡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人民
生活困苦不堪
朱自清先生在这个背景下,以独特的艺术 手法和细腻的笔触,通过描绘荷塘月夜的 美景,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
现实的不满
深入分析
深入分析
1. 主题思想
《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主要表 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对自然 美景的热爱,二是作者对现实生 活的不满和渴望自由的心情。通 过描绘荷塘月夜的美景,作者表 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 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 渴望自由的心情。这种思想情感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很强的 现实意义
《荷塘月色Leabharlann 作为中国文学作品,与西方文学作品也有所不同。首先,在表现手法上,《 荷塘月色》更注重情感和意境的营造,而西方文学作品则更注重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其次,在主题上,《荷塘月色》更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西方文学作品则更 注重人性、自由和正义等主题
总结评价(续)
总结评价(续)
《荷塘月色》作为朱自清的代表作之一,是一篇具有独特风格和深远影响的文学作品。它 不仅展现了朱自清高超的写作技巧和思想水平,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 对现实的不满的抒发渠道。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朱自清对自然美景的 热爱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渴望自由的心情,同时也能够从中学到很多有用的写作技巧和 思想方法
同时,《荷塘月色》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去审视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 生活状态。通过朱自清的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不稳定性和矛盾冲突,也可以 感受到知识分子对自由、独立和真理的追求
总的来说,《荷塘月色》是一篇具有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的经典之作。它不仅为后世提供 了宝贵的文学遗产,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的抒发渠道。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也可以从中汲 取力量和启示,为自己的生活提供指导和帮助
《荷塘月色》的节奏及译文分析
- 240 -校园英语 /文艺鉴赏《荷塘月色》的节奏及译文分析三亚学院外国语学院/谢滔滔【摘要】《荷塘月色》节奏舒缓,画面优美,且使用了较多的双生叠韵词和叠词。
本文运用歌曲节奏相关知识对这篇散文的节奏进行分析,进而探究了原文的双生叠韵词和叠词特点在译文中的体现。
【关键词】节奏分析 译文分析一、歌曲节奏和《荷塘月色》1.休止符号。
《荷塘月色》主要描写了作者从不静,求静,得静,超然,最后到出静五个阶段。
如图它的节奏可以分成ABC 三节,每节都由休止符隔开。
A 部分表达了作者从不静到求静,经过了一些波折之后得静的过程。
B 部分表示作者得静后超然的心境。
C 部分表示作者回到现实的心情。
节奏上的转换,表现在音乐上就是休止符。
在音乐中休止符是没有音响的,但却为音乐的进行增添了动力和色彩。
本文第一个休止符是蝉声和蛙声,这种对作者宁静心情的打断,给作者接下来的超然做好力量的准备,超然就如力量的爆发。
第二个休止符就是最后一段的“——”。
破折号有表示语义转折的功能,此外从视觉效果上看,它把作者超然的部分和回到尘世的部分分开。
原文写回到尘世的部分很短,加上这个休止符,给人戛然而止的感觉。
2.三连音节奏与叠词。
《荷塘月色》除了作者情绪有起伏的节奏外,语言的声音也有节奏。
本文使用了许多双声叠韵词和叠词。
双声叠韵词和叠词在汉语语言中是打破常规的。
在歌曲中,三连音节奏也是如此。
它打破正常节奏的平衡,形成一种不规则的强力运动,因此它的表情作用也很重要。
用在不同的地方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虽然三连音节奏跟汉语言中叠词似乎很不一样,但事实上还是纯在着类似的地方。
《荷塘月色》的叠词就像是运用在轻盈优美的地方的三连音节奏,能够给读者带来愉悦和美的感受。
原文使用了如下双声叠韵词和叠词:迷迷糊糊,蓊蓊郁郁;淡淡,田田,亭亭等等。
整片文章语言的基调就是舒缓的,像旋律和谐的小提琴曲。
这些叠词中都有字和声音的重复,时间上,减缓了语速,声音上,形成一种轻盈,优美,像清波荡漾的跳跃试节奏。
荷塘月色教案(精选4篇)
荷塘月色教案(精选4篇)【篇一】荷塘月色教案《荷塘月色》教学设计一、教学对象分析文中写景多用比喻、通感,很多同学的理解只停留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层面。
但文章语言优美、音节和谐,富有诗情画意。
这一特点会让学生对教学的过程充满了期待,有利教学。
二、教学内容分析《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安排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二)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语句的含义。
(三)了解“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五、教学方法(一)自主阅读体验与教师引导、集体讨论相结合。
(二)赏读法为主兼用探究法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六、教学时间:2课时七、教学过程设计布置预习:1、上网查阅写作年代的相关背景以及朱自清的生平经历;2、熟读课文,扫清生词障碍。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每个人排解烦恼、释放压力的方式总是不同的。
有人喜欢到黑龙江上感受涛声激荡;有人则喜欢去白桦林间倾听落叶纷飞;有人喜欢去天边小镇仰望雪山阳光;有人则喜欢去美丽的嘉荫丈量天高地远……甚至有人在自家小屋的门口去看蚂蚁搬家、小鸟搭窝。
而我们的朱自清先生却喜欢在烦闷时去清华园里看荷赏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看看那又是怎样一幅美景。
(二)介绍写作背景(三)讲授新课1、理行踪明确:带上门出去(第1段)→漫步小路(第2、3段)→观荷塘赏月色(第4、5段)→看四周(第6段)→遐想(第7、8、9、10段)→推门进去(结束)。
(画一个圆形的图解做板书,边板书边讲解。
)2、析感情(1)分析第1段明确:课文第一句直接道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它是全文的文眼,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在全曲中回荡。
(2)分析第2、3段对比:常日的小路与此时月下的小路,有何不同?用白天(少人走)、一般的夜晚(更加寂寞)、没有月光的晚上(阴森森的)和今天的淡月比,写出景色朦胧,富有诗意,第一次把“月色”点了出来。
荷塘月色语言艺术效应分析
荷塘月色语言艺术效应分析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脍炙人口,历传不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享有崇高的地位。
这篇作品具有多方面的审美价值,本文仅从语言的艺术效应方面作一解读。
一、状物摹形的造型效应造型包括的范围很广,如绘画、雕塑、建筑等。
语言文字也能造型,它通过状物、摹形、拟声能让读者头脑形成逼真的视觉形象,给人以欣赏的美感。
造型是所有文学作品的共同效应,我们要使文章写得有诗情画意,彰显艺术魅力,就得学会运用语言造型艺术。
要很好地发挥这一艺术效应,就要善于对事物作准确、精细的描绘,摹出形貌,传出神韵,给读者如睹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生活实感。
《荷塘月色》就是语言造型的典范。
如写荷塘,先写荷叶,将之比喻成“亭亭的舞女的裙”,表现形貌风姿绰约。
再描写荷花的各种形态,“袅娜地开着”,表现体态轻盈柔美;“羞涩地打着朵儿”,宛似少女脉脉含情。
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像粒粒明珠,像碧天繁星,像出浴美人,写出月光下荷花晶莹、闪亮、美好的特点,极尽描摹荷花之美艳。
从描写的态势看,先描写荷叶荷花的静态,再写动态:微风送来清香,叶子与花引起闪电般的颤动,并迅速传至荷塘远处。
作者从荷花的形、色、香等角度,细腻雕琢,让人视之可见,闻之可感。
为了更具语言的立体造型感,写景化静为动。
月光本是静态物,作者偏不写月光“照”在花叶上,而说月光似水“泻”在花叶上,呈现出月光的缓缓流动感;写青雾不说“笼罩”在荷塘,而用一“浮”字,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
巧用形象感强的动词给人以灵动美,传达出景物神韵。
本文抓取典型物象,或从不同的感官、颜色、态势等方面细腻刻画,或用准确的动词、形容词等穷形尽相,或用比喻、拟人、移觉等修辞化实为虚,形象描摹,文章彰显出景物的造型美,给人以形象的观感。
二、融情于物的传情效应情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无情之文只不过是文字游戏,不能称为艺术品。
在文学作品中情感的抒发不能一味用语言赤裸裸地表白,常常是融情于物,借物象间接传达。
而语言文字的描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情调与韵味。
《荷塘月色》课文分析
《荷塘月色》课文分析《荷塘月色》课文分析《荷塘月色》写于一九二七年二月。
这时作者正在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他一面教书,一面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而对大革命失败后严酷白色恐怖的血污现实采取逃避的态度,然而又终不能闭目塞听,因此思想上总存有许多矛盾的苦闷。
他的这篇著名散文主要是写月夜下荷塘的幽美景象的,其中也反映出他矛盾苦闷心境的一些影子。
全文可划分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点明题旨,同时创造了一种安静优美的气氛,引出全文。
这一段以一个悬想(“忽然想起……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紧扣文章题目,点明了描写的内容;接着从“月亮”、“孩子们的欢笑”,“迷迷糊糊的眠歌”几个方面记述了夜深人静的时间,而且把读者逐步引入一种静谧的境界,成为全文一个极好的引起。
全段中有心情、景色、时间、地点的交代,眉目非常清爽,行文极为自然。
第二段(第二至六自然段),着力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
先写来路(第二、三自然段)。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小路“幽僻”、“寂寞”,而且被“蓊蓊郁郁”的树木包围,再笼以“淡淡的月光”,形成一片静悄、幽寂的氛围,这也正是统照全文的气势。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是一笔反衬,由此更衬托出察之细,体物之工和语言锤炼的精心。
后边两句中的两个比喻,又那样贴切传神,满贮诗意。
接下去再写阴影。
阴影是月光隔了树木造成的,因而自然成为对月光的一种衬托。
“参差的斑驳的黑影”,“稀疏的倩影”,“象是画在荷叶上”,宛如一副清淡的水墨画。
最后又合写光与影:“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是由联想引出的神奇的比喻。
作者借助于联想、比况,使这幅荷塘月色图就更加形神兼备了。
第六自然段,写月下荷塘的周围。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这是总写四周。
“阴阴”的树色,“乍看象一团烟雾”,“但杨柳的风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这是写近处,然后,又写了隐隐约约“只有些大意”的远山。
《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精选9篇)
《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篇1教学目标揣摩优美的艺术语言,赏析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理清作品的事物线索和感情线索,析文中之情,赏文中之景,披文以入情;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摹绘比喻、比拟、通感的修辞效果,同时寻踪文中的美点教学重点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了解作者对现实不满,寻求精神解脱和自由而又无法解脱的苦闷心情;通过品鉴景物的色调和情味,体会作者的喜悦和哀愁。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没进入这篇课文的学习之前,先让我们一起联想一下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荷花娇艳的盛开着,面对此等美景,我国宋代的著名诗人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而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描写同一事物却反差如此之大,这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抒什么样的情?抒的是作者自己的主观感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今天我们就让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去看一看他给我们留下的这一篇优美的散文《荷塘月色》,看一看他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月色下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二、简介作者和《荷塘月色》:1、首先给大家介绍的是本文的作者朱自清,提问:同学们对朱自清了解多少?以前我们学过他哪些文章?(要求学生各抒己见)明确: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对于他,大家应当记得他的四个令人羡慕的闪光点:(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3)毛泽东曾高度的赞扬朱自清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独树一帜,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这源于他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对世情精细的观察和体验及朴实、忠厚、平淡、刚正的性格。
荷塘月色经典教案(优秀6篇)
荷塘月色经典教案(优秀6篇)优质课《荷塘月色》教案设计篇一《荷塘月色》教学课例【教学思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
我多次公开执教这篇课文,我很清楚这篇经典之经典的课文的分量。
以往几次的教学都是把景物描写作为教学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景物描写的手法和技巧,进而学会能够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我在课堂上,重点讲解4、5、6三小节,之后也引领学生探讨相关的情景交融的问题,但总觉得学生与文本、教者、作者之间存在隔膜,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作者心理状态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到位。
因而此次教学中我调整了教学思路,将文本教学与专题教学相结合,针对写景散文的特点,明确《荷塘月色》的学习目标为:(一)体味作者独有的内心情怀,理解感情是散文的灵魂;(二)欣赏荷塘月色的唯美画面,掌握写景的方法和技巧;(三)揣摩朴素典雅的诗味语言,感悟文字拥有的无限魅力。
三个目标计划在两课时内解决,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重点学习前三小节,落实目标(一)的学习,穿插感悟目标(三)中“朴素”的语言风格;第二课时重在落实目标(二),并将目标(三)的学习与目标(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此案例是一课时。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思考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寻求将文本教学与学生的情感教育以及能力培养完美结合。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
明确学习目标师:同学们是否注意到必修二专题四的标题与前三个专题的标题在分类标准上有所不同?(学生讨论)师:专题一“珍爱生命”,专题二“和平的祈祷”,专题三“历史的回声”,这三个专题均有一个统一的话题,一个明确的中心,每个专题下分设的若干模块则是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专题的内涵,而专题四“慢慢走,欣赏啊”则是侧重于从学习方法的角度思考分类。
师:在本专题里我们将要“欣赏”的课文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一下专题四的文章(引领学生翻阅目录以及课文)。
我们将要欣赏的文体有散文和小说,散文有《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金岳霖先生》《亡人逸事》,小说有《祝福》《边城》(节选)、《林黛玉进贾府》。
高一下册语文第1课《荷塘月色》课文原文及教案
高一下册语文第1课《荷塘月色》课文原文及教案《荷塘月色》一文,是1927年朱自清在社会剧荡、前路暗淡之时,悄然蛰居清华园里,为抒谴心中郁闷惆怅而写成的。
我为大家预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阅读。
1.高一下册语文第1课《荷塘月色》课文原文这几天心里颇不安静。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突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月亮慢慢地上升了,墙外公路上孩子们的欢乐,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模糊糊地哼着眠歌。
我静静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孤独。
荷塘四周,长着很多树,蓊蓊(wěng)郁郁的。
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duó)着。
这一片天地似乎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我爱喧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肯定要做的事,肯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的,有羞怯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芳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抖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仿佛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悄悄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荷塘月色》教案4篇荷塘月色教案优秀教案第一课时
《荷塘月色》教案4篇荷塘月色教案优秀教案第一课时下面是我收集的《荷塘月色》教案4篇荷塘月色教案优秀教案第一课时,欢迎参阅。
《荷塘月色》教案1设计说明:许多读者都认为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主要描绘了他眼中的月下荷塘,笔者以为言其眼中的莫若道其耳中的《荷塘月色》全篇一共1407字,涉及声音的近400字而且对声音的描写多与体现情思的句子共生,可以说是文章的主线。
《荷塘月色》若无声音,其境界全无乐音隐喻着和谐,噪音隐喻着自由和谐与自由是朱自清先生的精神家园,荷塘夜游可以说是朱自清先生的精神还乡之旅。
中国文人常常喜欢静观万物,特殊的时候避世静听万籁,甚或闭目塞听,以保持心灵的宁静本课意在引导学生品味以声写静的特色,在品味语文味的同时,感受中国文人“幽”雅的情趣并探究其复杂的原因,陶冶性情。
教学设计不能以法害意,解读的思路应尽量天然,循着文章自然的脉络,发现天成的妙处荷塘“听”月便是尊重文本的方法。
课堂情境构想:1、潜意识与感觉。
教师先引导学生确立荷塘“听”月的潜在意图,这一点可以通过预习作业或“导入新课”来实现,明确告知学生读此文可另辟蹊径。
学生默读全篇,通过直面文本,建立真实、真切的感觉。
2、倾情的朗读与感知。
教师或朗诵家朗读(不配乐)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与他人在文章理解上的异同,因之存疑或确认对文章的初步理解。
3、问题交流教师通过预设或相机生成的问题引领学生建立感知。
小声朗读,品味(讨论)、想象、联想,构建作者笔下、自己(读者)心中的“荷塘”。
这三步可构建自然、真实、开阔并且情感指向明确的课堂情境。
教学目标:1、体味借声传情的手法。
2、感受中国文人“幽”雅的情趣并探究其复杂的原因,陶冶性情。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借声传情的手法。
2、难点:培养学生远离尘嚣、观照自我心灵的幽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默读、朗读,情思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月色是要饱览的,但有才情的文人会有另类的佳作,比如辛弃疾的《听月诗》:“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还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荷塘月色》传统的解读并非侧重于“听”,但我们可以试着从“听”的角度赏读,请同学们试一试。
必修二《荷塘月色》分析
月 下 的 荷 塘
颤动 (比喻、拟人) 看不见的 (流水) 脉脉
幽 雅 宁 静 动
关于通感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 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 修辞方式。通感就是移觉。例: (1)她笑得很甜 (视觉转为味觉) (2)人靓歌甜。 (听觉转为味觉)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 的歌声似的 。(嗅觉转为听觉) (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 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视觉转为听觉)
3.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 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 散文常常托物寄意,为了 使读者具体感受到所寄寓的丰 富内涵,作者常常对所写的事 物作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 ,就是所谓的“形得而神自来 焉”。我们读文章就要抓住“ 形”的特点,由“形”见“神 ”,深入体会文章内容。
4.注意展开联想,领会文章 的神韵。 注意丰富的联想,由此及彼 ,由浅入深,由实到虚,这样 才能体会到文章的神韵,领会 到更深刻的道理。
课文中有哪些主要描写景色 的语段:
第4段: 月色下的荷塘 第5段: 荷塘上的月色 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色
作者在描写月下荷塘时,语言形象生 动,景物形象逼真,你能说说其中运 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吗?
结构详解
(荷叶) (荷花) (荷香) (荷波) 弥望 田田 出水很高 (比喻) 零星点缀(拟人、 静 比喻(博喻)) 缕缕 (通感)
散文的鉴赏技法
1.读散文要识得“文眼”。 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 蓄的诗文,往往都有“眼”的安臵。鉴 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 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 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文眼”的 设臵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 、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 。
《荷塘月色》比喻、拟人、通感解析
三
教学材料
1 典型材料:《荷塘月 色》
2 延伸材料及检测材料: 《绿》
1 2 3 4
导入 点揭示 点延伸及能力测试 点回归
1 导入
在中国现代现代文学史上,有许许多多的 散文作家创造了现代白话散文的繁荣景象: “就散文论散文,这三四年的发展,确是 绚烂极了:有种种的样式,种种的流派, 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面,迁 流曼衍,日新月异。”朱自清以文字的优 美、风格的清丽隽永而著名于中国二十世 纪上半叶的散文创作,更以善于描写,在 描写中做到情景交融、诗画交融把白话散 文创作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打破了“美 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荷塘月色》就 是这样一篇美文,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 作者是怎样用比喻,拟人,通感的表达方式来 体现情景交融的特点.
22鉴赏景物特色及语言技巧鉴赏景物特色及语言技巧荷塘荷塘曲曲折折曲曲折折用叠词突出广度用叠词突出广度荷叶荷叶田田田田用叠词突出密度用叠词突出密度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比喻以动写静写出了高而圆的用比喻以动写静写出了高而圆的风姿风姿荷花荷花袅娜拟人饱满的花朵姿态柔美袅娜拟人饱满的花朵姿态柔美羞涩羞涩拟人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拟人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明珠明珠比喻晶莹剔透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比喻晶莹剔透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星星星星比喻忽明忽暗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比喻忽明忽暗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美人美人比喻纤尘不染的美质比喻纤尘不染的美质荷香荷香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通感将嗅觉形象诉诸听觉形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通感将嗅觉形象诉诸听觉形象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扩大意境烘托象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扩大意境烘托环境优雅宁静这是月夜独处的独特感受环境优雅宁静这是月夜独处的独特感受闪电比喻突出快速闪电比喻突出快速流水流水脉脉拟人默而有深情脉脉拟人默而有深情33归纳月下荷塘的总体特点寄寓的感情素淡宁静寄寓了归纳月下荷塘的总体特点寄寓的感情素淡宁静寄寓了淡淡的喜悦之情
《荷塘月色》教案优秀8篇
《荷塘月色》教案优秀8篇荷塘月色课堂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分析、揣摩《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贴切、生动的比喻表达效果及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教学重点:揣摩细腻的,具有特色的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找出作品中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教学方法:分析、鉴赏课时安排: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苏轼《水调歌头》──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欣赏一下那月色中的荷塘,月色中的荷花,并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
二、解题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夜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三、写作背景在创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进入了低潮期、对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
四、初步理解1、作者写了月下的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2、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3、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4、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5、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6、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7、小结:作者用他那支神奇的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图,从而显示出了散文的场面描写的美。
五、课文解读通过预习,同学们能给课文划分层次吗?能讲出划分的原因吗?全文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第二部分(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分析课文:在分析的过程中,同学们注意找出作者写作的线索。
朱自清荷塘月色解析
朱自清荷塘月色解析朱自清荷塘月色解析《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传世之作。
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朱自清荷塘月色解析,希望大家喜欢。
朱自清荷塘月色解析篇1一、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
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
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
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主称“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二、荷塘月色写作背景《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原载1927年7月10日《小说月报》第18卷第7期。
朱自清曾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目睹过“三。
一八”惨案的全过程(他那天参加了请愿游行)。
他虽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
在大革命高潮时,他很兴奋,时时关注着南方的革命,渴望中国的统一和民主的实现。
但是无可讳言,朱自清的思想和政治立场的转向是晚年的事情。
他曾经在日记中这样写道:“陈君来访,谈及国事,彼思想甚左,余坦白告余之立场与政府相同。
”。
朱自清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走过了一段坎坷不平的道路。
四。
一二政变给他的打击是很大的,他在信中这样写道““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
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
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
”(节选自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 只有参加革命和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
荷塘月色 教案(最新6篇)
荷塘月色教案(最新6篇)《荷塘月色》教案篇一教学重点:1、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朗读课文2-6小节二、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
1、课文第2小节写了什么地方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小路上的景色:小路(幽僻、寂寞)树(蓊翁郁郁)月光(淡淡的)“幽僻”、“寂寞”极言环境的寂寥,烘托人物心境的抑郁;“蓊翁郁郁”加强了浓重的夜晚气氛;“阴森森”虚写,渲染恐怖的氛围。
这些景是忧闷郁结的作者眼中之景。
写月光虽然是“淡淡的”,但却与作者此刻的感情相合,“今晚却很好”,可见作者心中淡淡的愁云。
2、课文第4小节写了什么?作者怎样写的?学生回答,老师补充:写了月下荷塘静态:叶:田田、亭亭花:零星点缀微开着的--袅娜(轻盈多姿)风打着朵的--羞涩(娇怯不语) 形象过如明珠--洁白处如星星--绿叶白花色彩如美人--纤尘不染动态:花:花香,如歌声叶:凝碧的波痕:整齐而有节奏的波动3、课文第5小节写了什么景色?学生回答:写了塘上月色月光:如流水月影:如名曲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学生回答,教师补充:(1)正面:以流水作比(2)通过雾:薄薄的青雾(3)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
(4)以树影写月色:画,浓淡适宜(5)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和谐的旋律4、讨论第6节学生自己分析,教师作适当点拨:这一节写荷塘的四周。
在这里,作者运用了绘画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
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
(1)四面的树(照应第2 节)有远有近:杨柳最多--远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近(2)写树不忘写月色:阴阴的(3)路灯光把作者从幻想中召回,最后两句虽似写景,实则点明心境。
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有蛙声,由寂静到热闹,充满了生机,将荷塘和月色衬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闷还是笼罩在心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还是一篇抒情散文。
文章虽然在主体部分集中笔墨写景,但这些景都是为抒发感情服务的,是借月夜荷塘美景抒发情怀。
文章因情而起,是因“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引出去荷塘,赏塘中美景,进而引出江南采莲的旧俗,令作者惦起江南,最后又回到家中。
从情到景,复又归情,是记游,又是抒情,这样的结构安排恰到好处地服务于写景的需要和表情的需要。
在这里,作者的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回归现实,时间不长,但感情却经历了复杂的变化。
对于文章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认为表现了愁闷的心境,有的认为表现了闲适的心境,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现实不满的愤激之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则认为是作者形象的自塑。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文中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求得片刻宁静的淡淡的喜悦。
说有忧愁,因为全文处处笼罩着低调的情绪。
文章开篇即写“心理颇不宁静”,为全文定下了低沉的感情基调,接着写路是幽僻、寂寞的,月和云是淡淡、朦胧的,树影是参差、斑驳的,树色是阴阴的,远山是隐隐约约的,而蝉声与蛙声虽然热闹,但却与“我”无关;接着又想到古人采莲盛况,惦起江南,感慨颇多。
如此等等,无不让人感觉到作者心中那淡淡的忧愁。
说有喜悦,也是从文章本身出发。
作者去荷塘是欣然前往的,因为预想月光下荷塘
“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往日阴森森的小路,“今晚却很好”,而且觉得在这样的天地里,自己是个“自由的人”;到了荷塘,作者更是心系美景,怡然自得之情顿生,这美景与其说是自然美景,不如说是作者心灵中的美景,于是忆起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
以上种种,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在短暂时间内所得自由而带来的喜悦也是贯穿于全文
之中的。
本文成功地描写了荷塘的月色和月下的荷塘,于景色描写中寄托着自己的真情实感,这种成功,也得益于他对语言的巧妙运用。
文章多处使用比喻、拟人、通感、叠字等,使得全文语言典雅,充满诗情画意。
比如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写静态的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绘出了淡月辉映下的荷花的晶莹剔透,绿叶衬托下荷花的忽明忽暗以及荷花纤尘不染的美质。
通感的使用更使文章的语言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通感就是在描写客观事物时,凭借人们各种感觉间的息息相通,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一感观上的感受移到另一感观上,使“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
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本来是属于嗅觉的,作
者却将它转化成听觉上的“渺茫的歌声”,令人联想到若有所无、清淡幽香、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象的跳跃。
此外,叠字的运用不但传神地描摩出眼前的景象,而且使文气舒展,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
如“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树、“曲曲折折”的荷塘,“隐隐约约”的远山、“亭亭”的荷花、“田田”的叶子、“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密密地”挨、“静静地”泻、“重重地”围住等等,比比皆是,独具匠心。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富有韵味。
①作者精心选用恰当的动词,使语言准确、贴切,创造出生动的意境。
②作者善于运用叠词,传神地描写事物特征,加强语气,舒展文气,增加音韵美。
深化物态情貌。
③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形象生动,创造出引人入胜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