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作文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作文教学
段落的写作指导
——美国写作教材介绍丁往道
人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常常把注意力放在立意构思和遣词造句,而对于段落的组织则注意得很不够。
段落是介于句与篇之间的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段落组织得不好,单个句子写得再好也不能集中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段落不能很好地表传达意,全篇文章就要受到影响。
美国的写作教学,对段落的写作比较重视。
他们的一些写作教材大多是按选词、造句、组段、谋篇的顺序来安排的,其中段落的写作指导占有相当的篇幅。
下面结合美国一本比较流行的写作教材《哈布雷斯学院手册》,介绍一些这方面的作法。
该书在“段落”一章中,首先指出对段落的写作有两条基本要求,即:意思的单一性和句子的连贯性。
单一性是指一个段落一般只说明—个主要意思,连贯性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必须是连贯的。
在写作中,怎样突出段落的单一性呢?教材指出,段落的中心意思一般可以由段落的第一个句子表示出来,这种句子可称为“主题句”,以下各句则围绕主题句进行说明和叙述,以达到突出段落中心意思的目的。
例如:
目击者的报导如放在一起,就构成了关于“雪人”的形象。
它的身体矮而结实,外形有点象猩猩,但具有很清楚的人类特点,和熊不大一样。
它站起来有五呎半到六呎高,全身被短而粗的毛遮羞着,毛的颜色介乎红褐色与黑色之间,胸部有几块是白色的。
肩部毛最长,脸比较平,没有毛。
腭部竖实,牙齿很大,但犬齿不外露,嘴很宽。
头部呈圆锥形,头顶很尖。
两臂长可及膝,两肩大而凸起。
不长尾巴。
这个段落的第一句话,就是段落的主题句。
以后各句都是围绕雪人的形象做具体介绍的。
教材进一部指出,段落的中心意思除了可以在开头点出外,有时也可以在结尾处点出,有时开头点出后,结尾又再次点出,表示强调。
例如:
在北爱尔兰的城市里,不可容忍的东西已经变成正常的了,城市环境已经伤痕累累。
在贝尔法斯特和伦敦德里两个城市里,很难找到一家商店有窗子。
店主们因为被打破的窗子太多,对窗子上钉木板已经感到习惯了。
被烧毁的房子和商店象被抛弃的废船一样无人过问。
在数以千计的检查站、路障和掩体中,军队都使用钢丝网、水泥和波状铁板。
丑恶已被接受,不再受人注意了。
这个段落的末一句:“丑恶已被接受,不再受人注意了。
,实际上是重复第一句的意思,以使段落的中心意思更加突出。
教材还指出,段落的中心意思有时并不一定用中心句标示出来,只要全段的内容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也同样可以突出段落的主要意思。
写作中怎样使段落内部具有连贯性呢?教材指出,在写作时必须注意用合理的、清楚的次序来安排句子。
叙述事情最常见的是按时间顺序,描写事物可以按空间顺序;有的段落按主次顺序,从不重要的方面说起,逐渐说到最重要的内容;有的段落按逻辑顺序,从具体事物说到一般规律,或从一般规律说到具体事物。
教材指出,不管采用什么顺序安排句子,关键是使思路清晰。
思路清楚而通畅,写出的段落及句与句之间的连贯性就强。
在段落内部的连贯性方面,教材还强调句与句之间的过渡和衔接,指出要学会正确使
用连词如“再者”、“此外”、“同样”、“但是”、“总之”、“例如”、“换言之’’等等,以使句意连贯而又层次清楚。
除此之外,还要汁意正确地使用代词来指代上句出现的名词,使句子连贯而又简练。
对有次序地图绕中心思想展开段落,教材列举了这样一些方法:
如,给事物下定义,并予以解释:
民谣就是一种故事性民歌。
它主要描写故事达到高潮时的戏剧性场面,而不是包括整个故事的长篇叙事诗。
作者极少加入自己的评论,最强烈的感情往往通过故事中的人物来表达,而不由作者直接抒发.
又如,给事物分类,并进行具体说明;
有三类图书拥有者。
第一类人拥有许多高标准的、成套的书和畅销书,但是从来没有读过,也没有摸过。
实际上,这种人拥有的是纸浆和油墨而不是国书。
第二类人有很多书,他读完其中很少几本,翻阅了大部分,但所有的书都象刚买来的那样干净发亮。
这类人也许喜欢把图书变成自己的财产,对图书外表的虚假的尊敬限制了他。
第三类人有一些书或有许多书,每一本都被折了页,由于不断使用而松散,从头到尾被划上记号,写上了字。
这种人才是真正的图书相有者。
再如,先指出结果,然后分析原因;
人们也许奇怪,在诺曼人征服英国之后,为什么法语没有成为国语而代替英语。
原因是这次征服不是一次民族大迁徒、和以前的安格鲁萨克逊人侵入这个岛不同。
大批的诺曼人来到英国,但他们是作为统治者和地主来的。
法语成了朝廷的语言、贵族的语言、上流社会的语言、文学的语言,但法语没有代替英语成为人民的语言,那时候,一定有数以万计的市镇和村庄的人没有听到过法语,除非在上层人士路过的时候。
还有,使用相关的事例,逐步引出段落要说的主要问题:
一个蚂蚁不可能有目的地试做任何新的事情,如果一个蚂蚁偶然这样做了,它会被其它的蚂蚁杀死。
相反,老鼠虽然不能思考,但它们可以解决诸如区分圆形和三角形物体的问题。
猫的脑筋好一些,能学会较多的东西。
而小狗能学会的就更多了。
只有较高级的猿,才能通过思考以及不断的尝试来学习。
还有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如先说事实,然后解释原因,再进行比较:
为什么雪花的形状各不相同,这一直是人们常常发生疑问的问题。
但是雪花的形状的确各不相同。
它们看起来都是一样的白色的薄片,可是仔细一观察就找出了差异。
一滴水可以含有成万亿的分子,想想那些分子有多少可能的排列方式就会知道,自从大气层在四十亿年以前形成以来,曾经落下的雪花有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可能性是极少的。
根据同样的分析,海滩上不会有两粒沙,大洋里不会有两个浪,头上不会有两根头发是完全相同的。
那么为什么对雪花的问题这样大惊小怪呢?
教材介绍的段落的展开方法不只这几种,目的是要学生在段落的中心意思确定之后,能够采用适当的方法把它清楚地表达出来。
段落的写作指导是写作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许多学生在确定了文章的主题和结构之后,不知道怎样把每段的主要意思表达清楚,造成段落无中心、语句不连贯、段内层次不清楚的毛病。
重视段落的写作指导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严密化,进一步增强表达
能力,克服上面提到的毛病。
从这一点上说,美国写作教学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关于布局谋篇的写作指导——美国写作教材介绍在美国的写作教学中,除了重视段落的写作指导之外,对文章的整体构思和具体写作过程的指导也非常重视。
在美国比较受欢迎的写作教材《哈布雷斯学院手册》一书中“作文”一章.专门就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指导。
下面是对这一章的摘译:一段文章只阐明一个中心意思,而—篇文章是由许多段落组成,要阐明与一个总思想密切相关的几个侧面,一篇文章不管是只有一段或有许多段,都不可能随便一写就条理井然。
条理乃是认真计划的结果。
第一步是选题,题目的范围必须适当,既要能说明你想说明的意思,又要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篇幅内完成。
下面是缩小题目范围的一个例子:
运动-----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运动-------冰上运动------速滑
写文章的人应该能判断把题目范围缩小到什么程度就算合适。
在作出最后决定之前应该考虑一下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么。
例如,如果你想写一篇关于美国殡葬风俗的短文,你也许想说明棺材四周的花的排列,或是说明已逐渐消失的某些殡葬风俗,或是要证明殡葬不如把遗体交给科学家使用,或者是阐明火葬的好处等等。
你的题目应该符合你的目的。
文章的类型和目的大致有这样一些情况:
说明文解释事物,使人明白
议论文阐明道理,使人接受
记叙文叙述事情,使人知道
描写文描绘情景,使人感知
说明文(时常同叙事或描写结合)是非故事文体中最普通,也是学生最常写的文章类型。
说明文既可谈事实,也可谈思想。
一般是作出定义、解释、分类、比较、对比、说明等。
议论文(常含有说明的因素)是要证明—个理论、观点或提法的正确或错误。
叙事文一般和描写相结合着重情节。
描写文很少独立成篇,经常是叙事文、说明文或议论文的一部分,描绘出一幅图景,给人一种可感知的印象,文章很少只有一种形式,多数是几种形式的结合,而又以其中一种形式为主。
在决定了写作的目的之后,可试用一句话来明确规定文章的中心思想,例如:1.目的:说明鉴别一辆旧汽车的方法,文章类型是说明文。
2.题目:怎样购买一辆好的旧汽车
3.中心思想:一个聪明的购买者在挑选一辆旧车之前应仔细检查,和车子的主人谈谈,并请一个技工检验它的部件。
1.目的:说服读者反对或赞成考试制度,文章类型是议论文。
2.题目:为什么要有期末考试
3.中心思想;期末考试应该废除(或保留)。
1.目的:叙述一个真实的经历,文章类型是记叙文。
2.题目:危险的水域
3.中心思想;我驾驶小渔船航行二十浬去寻找海豚,误入危险水域,与风浪搏斗几个小时后方才脱险。
为了使文章内容集中、条理清楚,写一个提纲是很必要的。
第一步可以把想到的与题目有关的事项记下来,而不必管它的次序。
例如,你想写一篇比较今日大学生和五十年代大学生的文章,也许会想到以下各点:
从这几点出发,可以整理出一个简短的提纲,
1.目的,说明两代大学生的异同.
2.题目:新的沉默的一代
3.中心思想;今天的大学生和五十年代的大学生同样地沉默,但没有那一代人的幻想。
五十年代的大学生沉默,机会主义觉得做美国人是安全的。
今天的大学生沉默,幻想破灭,面对许多捉摸不定的问题。
如果只是写一篇短文,这样一个简单的提纲也就够了。
如果文章较长,需要认真地组织,则应写一个正式的提纲。
正式提纲有三种;句子提纲、标题提纲、段落提纲。
用一个完整的句子表示每一个大点或小点的叫句子提纲;用一个标题式的短句表示大点或小点的叫标题提纲;不分大小点,而只说明每段的中心思想的叫段落提纲。
下面是以达三种形式拟出的同一内容的作文提纲;
句子提纲
题目:新的沉默的一代
中心思想;今天的一代人和五十年代的人同样沉默,但没有那一代人的幻想。
引言:美国大学生的沉默令人不安。
1.五十年代的大学生是沉默的一代人。
A、学生们抱着机会主义态度接受世界。
B、他们感到作为美国人是安全的。
2.今天的大学生是沉默的一代人。
A、学生们经历过使人幻想破灭的年代。
B、他们面临着经济不稳定
c、他们对政治感到厌恶。
结论;这种回到五十年代的倒退在美国生活中留下巨大的缺口。
标题提纲
题目;新的沉默的一代
中心思想:今天的一代人和五十年代的人同样沉默,但没有那一代人的幻想。
引言:美国大学生的沉默令人不安。
1.五十年代沉默的一代。
A、对世界机会主义式的接受。
B、对自己和对国家的信心。
2.今天的沉默的一代。
A、令人幻想破灭的经历。
B、经济上没有把握。
c、政治态度。
结论:这种回到五十年代的倒退在美国生活中留下巨大的缺口。
段落提纲
题目;新的沉默的一代
中心思想:今天的一代人和五十年代的人同样沉默,但没有那一代人的幻想。
1.一种令人不安的沉默笼罩着美国的大学。
2.我们回到五十年代了吗?
3.五十年代的大学生接受他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
4.今天的大学生,由于他们的经历和记亿,没有这样的幻想。
5.经济上极其没有把握。
6.今天的青年人对政治已经厌恶,避之唯恐不及。
7.这种躲避给美国生活留下一个巨大的缺口。
提纲写好后.就可以写文章了。
这时还要决定用谁的口气说话,是第三人称(他、他们),还是第一人称(我、我们),注意在—篇文章中口气应该始终—致。
在写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原订计划需要作部分的改变。
下面是根据上面的提纲写出的一篇文章:
新的沉默的一代
一种令人不安的沉默笼罩着美国的大学。
起初许多人欢迎它,认为它是在六十年代的狂热的活动之后应有的休息。
但这种休息可能成为永久的情况。
自从一九七O年春季发生肯特州立大学和杰克逊州立大学的悲剧之后,在许多大学校园里可以在一年当中不举行任何政治集会。
两代人的差别似乎消失了。
其实,事情的发展并不象某些人想象的那样。
历史学家威廉·奥尼尔说:“作为严肃的事业的政治已经衰落,与此伴随而来的是日常生活的私人化。
”这样说,我们是不是回到五十年代了?把今天和五十年代相比,虽然不很简单,但很能说明问题。
五十年代的青年把世界作为事实来接受。
正如凯斯·尼尔生教授所说,他们的态度是:“这个世界是好是坏无关紧要,这只是一个必须生活于其中的世界。
”他们并不要对呈现在他们面前的事物作出判断。
他们要设法乘头等舱而不是在船上捣乱。
他们愿意尽力在现有制度中取得优势,而不是要去改变它。
他们并不藐视社会的规则和约束,但想办法绕过它们。
更重要的是,五十年代的青年人没有理由去怀疑他们自己的和他们国家的命运。
他们如果有了一个大学的学位就能保证他们经济上的安定,同时认为做为一个美国人能够避免历史的悲剧。
今天的大学生没有这一类幻想。
这一代人没有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所带来的爱国的兴奋之情,也不了解冷战初期那种明确的道德观。
今天的大学二年级学生很可能是生于苏联卫星首先上天并对“美国策一”发出挑战的年代。
他对历史的第一个记忆也许就是肯尼迪总统被刺。
他的青年时代是在越南战争的年代过去的,也许他看到他的哥哥和姐姐们由抗议到反叛,到试验新的生活方式,而终于随波逐流。
他的中学时代充满着关于水门事件和政府要人犯罪的谈论。
此外,目前大学生面对着自从经济危机以来的最大的经济上的不稳定。
这种不稳定已经把他们向世界提出要求的权利大部分剥夺了。
五十年代的一代人把政治看作可要可不要的东西,而今天的青年们似乎故意躲避政治,近百分之五十的三十岁以下的人与任何党派都不发生关系。
这不是对政治冷漠和顺从的问题,而是厌恶和倒退。
也许有人欢迎这种现象,并为之感到宽慰。
六十年代的热衷于政治的一代学生使许多成年人的烦恼比越南战争还要厉害。
今天这种回到五十年代的倒退——不管有什么道理可说——已经在美国生活中留下一个巨大的缺口。
学生本来应该使社会实现它的理想,而不应该反映它的最深刻的自私心理。
(译自《哈布雷斯学院手册》哈布雷斯出版社1977年版)
美国关于中小学作文指导的看法
刘春健刘云祥编译
译者按:本文所提出的中小学阶段作文指导的五个要素,在我国古今作文指导中也有过类似的提法,许多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也有相似的经验和体会。
我们翻译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使同志们开阔眼界,打开思路,认真研究和总结我们自己的作文教学经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本杰明·布卢姆(1976年)指出:在中小学阶段,只要让孩子们在写作方面得到适当的指导,学会入门技巧,在各种因素触发下,他们就会兴趣盎然,就会象那些有成就的作家一样去写作。
近年来,新的写作教程也表明,教育家们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
但由于指导方法不同,学生的写作水平差异太大,又促使教师不得不进一步研究学生到底需要哪些写作技巧,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怎样变化的等等问题。
教师们也认识到学生今后的发展主要受初期的学习情况的影响。
很多充满各种见解的教育文献,为我们提供了启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
当然历来就有很多类似的文章,它们似乎在向教师们提问;在学生写作练习的最初几年里,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指导才能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写作技巧呢?
唐纳德·格雷夫斯(1978年)抱怨我们—方面想教学生写作,一方面又在有意无意地抵消学生的写作兴趣。
他说,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困难,多半是因为教师忽视了写作教学,没有让学生把写作练习当成一种乐趣造成的。
这种见解提醒不少人设法改进教学方法。
既然是那些对写作本身没兴趣的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不合适的写作指导,那我们只好求教那些热爱写作的人了,就是说看看一些名作家的成长过程,找出他们成功的经验,从中找出合理的写作指导方法,进而使孩子们更快地提高写作水平。
下面我们主要以莫蒂默·艾德勒、威廉·艾伦·怀特、罗伯特·福罗斯特和威拉·卡瑟等美国名作家的自传或传记为依据,看看到底是哪些重要因素提高了他们少年时代的写作兴趣。
莫蒂默·艾德勒(1977年)在其自传《自由的哲人》中讲述了自己学习写作的情况;当他十二岁的时候,有一个名叫拉波拉的老师愿意帮他提高写作水平。
他让艾德勒按照福楼拜训练莫泊桑的方法练习,即福楼拜要求莫伯桑一道又一遍地写同一个故事,直到福楼拜认为满意为止。
他要求艾德勒只用不长的篇幅去描述各种客现存在的东西,然后交给他修改。
艾德勒记得有一次为了描述一个救火用的水龙头,竟然修改了二十遍才得到这位老师的认可。
拉波拉坚信学生必须在写作中学会写作,所以他规定学生必须把同一篇作文重写多遍,通过描绘的手法学会运用语言的艺术。
他深知让学生创造性地,靠自己的观察来表达事物的重要性,他从不让艾德勒去作一些杂乱无章的单凭主观想象的写作练习,而是要求他精确地客观地写那些他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由于双方都看得见,俩人才能一块儿找到那些能清楚地表达自己观察结果的文辞。
拉波拉老师认为只有引导孩子们去描述、解释、判断所见到的实物,才会让他们学会写作。
罗伯待·埃文斯(1977年)赞成这位老师的看法,他提醒教师们不要以为学生能通过间接描写学会写作。
他认定只要孩子们把写作看成是一种“自我放纵”,不受什么条条框框的限制,看到什么就如实地写什么,熟练地掌握写作技巧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他说,如果某些人宣称靠一些条条框框能学会写作,那只不过是—种欺人之谈。
他认为只有在自己观察之后再去描述才能真正不受约束。
按他的看法,考查学生感情的考试方法是不足取的,所以他极力推荐那种重视要求学生精确描述的教材,因为在运用这些教材时,学生的感觉是一致的,教师便于区分学生的观察能力。
这种考查学生描述客观事物的能力的考试法,会使学生
“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要求自己,学会正确地运用语言。
”
艾德勒所说的那种“修改二十遍”的方法,也代表了许多有成就的作家的看法,他们一致认为好的写作教学法中应该包括要求学生不断地写,不断地修改。
玛格丽特·怀斯·布朗是一个近年来以写生动的小传记而深受孩子们爱戴的作家。
布利文说她写一篇文章只用二十分钟,但是却要花费两年的时间去修改。
乔洽·桑德在给一个年轻有为的作家的信中说:要获得一种新的写作技巧,必须反复写同一篇文章。
她说她不明白为什么新作家总是希望自己的处女作一鸣惊人,却又声称他们自己渴望更多的练习、实战。
上述作家们所推荐的多次修改的方法,不仅可以使孩子们学会用—个作家式的态度来写作,而且对孩子们的将来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还会使孩子们在多次修改练习中逐步认识到修辞以及其它各种写作手法的重要性。
现在,让我们介绍可以激发在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改写自己作文兴趣的两种活动:即“编辑室”活动和“出版会议”活动。
罗纳德·克拉莫(1974年)介绍说:所谓“编辑室”就是把一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组为一个“编辑室”,学生们在其中“编辑”所属成员的作品。
这种活动使改写作文的练习变得饶有趣味,在学校的几年中,他们轮流在“编辑室”内充当不同的角色,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去修改文章,进而提高各种技巧。
有时老师可以协助学生列出些简表,在简表中提出编辑要求,孩子们可以按简表中所提的要求修改作文。
克拉莫指出: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能发现写作的个性标准,从而发展自己的个性,同时,当他们修改自己的或小伙伴的作品时,也会产生一种把作文写得更好一点的愿望。
多兰·格雷夫斯(1978年)介绍了“出版会议”活动的情况:老师在运用这种方式指导写作时,要求学生在整个打搞过程中,简单地讨论所出现的问题,而不象平常那样由老师评改完再讨论。
由于这时的重点是讨论文稿,要求小作者进一步详述草稿中的某些内容,学生的作文不是被视为某种“错误”的东西来加以批判,而是作为一种“半成品”来加工,必要的时候,老师还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所以学生的思想就会沉浸在一种具有连续性的写作环境里,并逐步掌握写作技巧。
教师可以把上述两种活动跟阅读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系统的写作教学法。
例如经常拿出五分钟的时间阅读文章,然后老师提问阅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让孩子描述故事的背景,说出文章中出现的人物,写读书小结,总结主题和第二主题,从中既可以找出学生在写作上的缺陷,还可以借此点出某些更高水平的写作技巧,为日后提高写作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面是美国记者威廉·爱伦·怀特的经验,他曾经是一家刊物的编辑。
他认为孩子早期接触优秀文学作品对将来的发展大有益处。
他的姨母纳持·莫多克不仅是一个爱读书、对文学作品有一定鉴赏能力的人,而且自己的文笔也很好。
他在自传中说,当他还是一个孩子时,他姨母就经常朗读报刊上的好文章给他听,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认为就是这些好的作品促使他走上了记者的道路。
老师给学生们朗读优秀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使学生积累有用的词汇,开扩视野,并使学生在自己的写作中有典可循,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怀特就得益于老师所列举的优秀作品。
不少作者指出,教师在运用范文时还应让学生知道,不同的写作目的应该采用不同的文体。
保罗·罗伯特在《谁说五百字短文没收获》一文中,曾举例说明了一个有能力的作家是能把一般的事物写得生动而有感召力的道理。
教师可以给学生朗读书中的例文,引导孩子们改掉泛泛而谈的毛病,帮助他们学会写有内容的短文。
许多跟罗伯特有同感的老师们也说:一段好的叙述不是给某种感情下定义,一个作家要让读者恨书中的某个角色,只要让那个角色干坏事就得了,用不着说他多么多么坏。
这些老师们都强调应该早点让学生学会运用具体的文章格式,并要求做到言之有物。
美国大诗人罗伯特·福罗斯特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指出:如果能让儿童以为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