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颗粒物污染课件

合集下载

大气污染与防治PPT课件

大气污染与防治PPT课件

其次是参与生物、水、岩石等循环的生物循环气体 N2(100 万年 ) 、 02(6000年)、H2(5年)、CO2(10年)、CH4(2~5年)、N2O(8~15年)、CO(1年)。 大气中停留时间小于 1 年的气体,如 H2O(10.1 天 ) 、 O3( 小于 1 天 ) 、 SO2(小于0.01年)、NH3(~1天)、NO和NO2(小于1月)等,它们在大气中的浓 度变化比较明显。
特点: (1)气温随高度增高而普遍上升,温度最高可升至1200℃。
(2)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5.1.2 大气的组成和停留时间
大气的组成:气体组分和颗粒物
气体组分:
恒定组分
氧、氮及微量的惰性气体,共占大气总体积的99.96%
可变组分
大气中 CO2、水蒸气的含量随地区、季节、气象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 影响而有所变化,一般情况下,水蒸气的含量为为 0 ~4 %,CO2 含量近 年来已达0.036%。
5.2.2 大气污染源的类型
按污染源存在形式
固定污染源 移动污染源
按污染物排放的形式
面源 线源 点源
按污染物排放的时间
连续源 间断源 瞬时源
按污染物产生类型
生活污染源 工业污染源 交通污染源 农业污染源
按污染物排放的空间
高架源 地面源
5.2.3 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其发生机制
按照污染物存在的形态
颗粒污染物
不定组分
由于自然界的火山爆发、森林火灾、海啸、地震等暂时性灾害所产生的 尘埃、硫、硫化氢、硫氧化物、碳氧化物及恶臭气体。
颗粒物: 粒径大于l0m颗粒称为降尘;粒径小于l0m的颗粒,称为飘尘。
5.1.2 大气的组成和停留时间
惰性气体Ar、Ne、He、Kr和Xe停留时间都在107年以上,属于外循 环气体。

大气污染的治理ppt课件

大气污染的治理ppt课件
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 计划》国发〔2013〕37号。
17
最新课件
3.2.2技术方法
1、烟尘控制技术 2、二氧化硫净化与脱硝技术 3、汽车尾气处理技术
18
最新课件
烟尘控制技术
烟尘控制技术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改变能源结构, 减少烟尘产生;第二种是利用除尘设备捕集产生的 烟尘。前者是源头减量,后者是末端治理。
汽车尾气的处理主要是也从三方面着手,一是改变燃油组分,如 使用无铅汽油、加入添加剂或者使用甲醇汽油等;二是改进发动 机燃烧性能,如改进通、排气系统等;三是尾气净化,使用催化 剂将有毒气体转化成无毒气体。另外就是要淘汰旧车,严抓燃油 质量。
22
最新课件
机动车尾气处理
我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比例
3.3空气污染治理成效与不足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取1、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 2、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严重; 3、机动车污染更加突出。 我国的大气污染形势依旧严峻。
23
最新课件
SO2、PM10、NO2等一次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单一型污染 得到一定控制,城市环境质量有所好转。但污染物排放
25
最新课件
浓度,ppb(天)
50 年均灰霾天数
40
O3
30
20
10
0 1990
1993
1996
1999
灰霾天数 珠三角 上海
2002 2005
北京 香港 台湾
2008 2011
根据文献整理
统计环境质量好转,居民感官恶化。环境质量 及标准与世界差距较大。
中国城市质量比例,据多年《环境 公报》整理
26
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可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自然源具有不可控的 性质,不与分析。

大气环境污染 ppt课件

大气环境污染  ppt课件

ppt课件
31
全球大气环境变化
全球变暖
臭氧层破坏
ppt课件
32
全球变暖
原因:温室效应的加剧
温室效应: 太阳发出的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使地表温度
上温升室,气发体出:长波辐射,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对短波吸收很弱, 而对长波辐射吸收很强。因此地表从太阳辐射获得的热量相 对多,而二散氧失化到碳大、气甲层烷以、外一的氧热化量碳相、对二少氯,乙地烷球、表臭面氧的、温度 得以维持CF,C这11、就C是F大C气12的、温四室氯效化应碳。、一氧化碳
ppt课件
26
绿色交通的典型案例
1、上海的新世纪交通蓝图
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形成地铁、城市轻轨、新型有 轨电车等多种方式组成的轨道交通网络体系。
建设约650公里的高速公路网路:实现15分钟上网、 30分钟互通、60分钟抵达的“15、30、60”目标。
公交优先: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优化调整地面交通, 适度发展小汽车,限制摩托车,逐步替换助动车。
所有大气污染物中散 布最广的一种,严重 阻碍血液输氧,引起
性支气管炎等疾病,若 与SO2共存,则危害更 重。
缺氧中毒。
臭氧:对鼻子、咽 喉、肺等呼吸器官 有刺激作用,运动 时吸入则更严重。
ppt课件
损害肝脏。且由于SO2 通常与多种污染物共
存,吸入之后产生的 复合作用危害更大16。
(二)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三)大气污染对材料的危害
(四)大气污染对大气环境的危害
ppt课件
15
(一)大14532气、大氮光一二污气氧化染颗化学对粒 物 氧 碳 硫人物化体剂健康的危害 A、呼吸道吸入;
B、随食物和饮水摄入;
颗粒物的大小决定其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案课件PPT模板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案课件PPT模板
2.大气污染物
碳、氮、硫的氧化合物、可吸入颗粒物和氟利昂等
悬浮颗粒物
(一)可吸入颗粒物( PM10 )——地方性大气污染 1.可吸入颗粒物 指空气中悬浮的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固体颗粒。
2.对人类 的影响
少量吸入可刺激并提升人的免疫机能
吸入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 时,就可能出现免疫功能下降,危害 健康,如传染病、“尘肺病”、恶性 病变等
3.可吸入颗粒物——我国北方许多城市的主要污 染物
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土地荒漠 化加剧 原因 建筑工地的扬尘
城市汽车数量猛增,尾气排放缺乏标准 或不达标
(二)酸雨——全球性大气污染现象 1.酸雨:PH值小于5.6的雨水
2.形成酸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
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 3.对环境的影响
(1)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甚至死亡; (2)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影响微生物的 活性,使土壤肥力降低,导致农作物减产 (3)腐蚀树叶,使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森林生长, 树木成片死亡 (4)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 和文物古迹的损坏
平 静 的 湖 水 却 缺 少 了 生 机
酸雨在国外被称为“空中死神” 酸雨可对森林植物产生很大危害。 根据国内对 13.0 时,可对植物叶片造成直接 的损害,使叶片失绿变黄并开始 脱落。叶片与酸雨接触的时间越 长,受到的损害越严重。野外调 查表明,在降水 PH 值小于 4.5 的 地区,马尾松林、华山松和冷杉 林等出现大量黄叶并脱落,森林 成片地衰亡。例如重庆奉节县的 降水 pH 值小于 4.3 的地段,20 年生马尾松林的年平均高生长量 降低 50%。
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一.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物 1.大气污染
(1)原因: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大气圈中的原 有成分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某些有害有毒的物质。 (2)危害:致使大气质量恶化,影响了原有的生 态平衡, 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正常的工农业生 产,并对建筑物及各种设备设施造成损害,这种现 象称为大气污染。

中国大气细颗粒物的污染特征-PPT精品文档

中国大气细颗粒物的污染特征-PPT精品文档

SO2
NOx
VOC
NH3
BC
全球PM2.5浓度分布: 2019-2019
van Donkelaar et al.,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2019 /topics/earth/features/health-sapping.html
大部分城市的PM2.5 浓度超过WHO-IT1
Lei et al.,ACP, 2019
Air pollutants mainly concentrate in the city-clusters
中国PM2.5 /PM10浓度水平
100 µg/m3
PM2.5浓度随地理位置变化较大,通常北方高于南方地区,西部高于东部;在各 区域冬季浓度通常较高。 PM2.5浓度普遍处于较高的水平,在一些城市甚至超过了PM10的年均浓度标准。 在远离人为活动的森林和沿海地区PM2.5浓度相对较低。
1月
7月
10 m/s
地面风场
北京PM2.5 /PM10浓度及其比值的年际变化:2000-2019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CGZ PM2.5/PM10 TH PM10 MY
1.00 0.90 0.80 0.70 0.60 0.50 0.40 0.30 0.20 0.10 0.00
PM2.5 PM10
浓度( μg m-3)
SNA SNA
PM10 PM 10
日变化 日变化: 局地 局地
H
K
300 I
400
200 G 100 F E 0 B 46 15
200
周变化: 周变化区域 区域
0

大气中常见污染物—颗粒物PPT

大气中常见污染物—颗粒物PPT
流行病学调查提示, 大气中PM10和PM2.5浓度增高
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 死亡率也增高。
原 因:
直接进入循环系统诱发血栓形成、引发心梗。 干扰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引起高血压、冠心病急性发作。 刺激呼吸道产生炎症并释放促炎症因子,后者通过引起血管 损伤、导致血栓形成等机制对心血管系统产生有害影响。
致癌作用:
➢ 头发直径
1/20~1/30 ➢ 海滩沙粒
直径1/35。
PM2.5 放大1000倍后的图片
颗粒物来源:
天然源
风沙尘土
人为源
火山爆发
森林火灾
海水喷溅
汽车尾气
燃煤发电
建筑扬尘
工业废气
二、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
与呼吸系统关系 10微米以上 鼻腔
➢ 空气中的颗粒物 会经由鼻、咽及 喉进入呼吸系统;
2.5~10微米 咽喉、气管
➢ 某些组分通过肺泡进入血液系统引起全身病变。
呼吸系统:
大量的颗粒物 进入肺部
对呼吸系统产生阻 使局部支气管的通气功能下降,
塞性损害
细支气管和肺泡的换气功能丧失。
吸附有害气体的颗粒物 可刺激或腐蚀肺泡
进入肺部

使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发生 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诱发
支气管哮喘,加重慢阻肺急性发作
心血管系统:
Particulates)( TSP)
可吸入颗粒物
2.5<Dp≤10m
(PM10: 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 (飘尘)
细 颗 粒 物 (PM2.5 : Respபைடு நூலகம்re Particulate
Dp≤2.5m Matter)(可入肺颗粒物)
50~70微米

大气污染及其危害PPT精选课件

大气污染及其危害PPT精选课件

颗 粒 物 、 SO2 、 硫 酸 雾
HCs、NOX、O3、SO2、CO、PANs
冬季
夏秋季
早晨
中午或午后
气温低(-1℃~4℃)、气压高、风速 气温高(24℃~33℃)、风速很低、湿度
很低、湿度85%以 、 紫 外 线 强 烈
辐射逆温
下沉逆温
河谷或盆地易发生
南北纬度60º以下地区易发生
程度的影响。事后, 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 向印度政府支付了 4.7亿美元的赔偿费 18
3.2直接危害-慢性影响
慢性影响
呼吸系统功能 降低机体免 引起变态反应 其他
19
3.2.1 影响呼吸系统功能
大气中的SO2、NOx、硫酸雾、硝酸雾及颗粒物不仅能产生急性刺激 作用,还可长期反复刺激机体引起咽炎、喉炎、眼结膜炎和气管炎等。 呼吸道炎症反复发作,可以造成气道狭窄,气道阻力增加,肺功能不同 程度的下降,最终形成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COPD是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 管炎和(或)肺气肿。患者的气流阻塞呈进行性发展,但部分有可逆性 ,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没有气流阻塞的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不属于 COPD。哮喘的气流阻塞具有可逆性,目前认为它不属于COPD。
急性危害
烟雾事件 生产事故
煤烟型烟雾事件
光化学烟雾事件
例如:切尔诺贝 利核电站爆炸事
件、
15
3.1.1 烟雾事件
煤烟型烟雾事件:主要由燃煤产生的大量污染物排入大气,在不良气象条件下 不能充分扩散所致。 光化学型烟雾事件:是由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VOCs )在日光紫外线的照射下,经过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生成的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 烟雾所致,其主要成分是臭氧、醛类以及各种过氧酰基硝酸酯,这些通称为光化 学氧化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优秀课件PPT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优秀课件PPT
PM2.5: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 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 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2. 气态污染物 (1)硫氧化物SOX
由煤烟型污染造成,主要成分是SO2,据统计每年 排入大气的SO2约1.5×108t,其中人为排放占41%。 SO2特点: ①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呈酸性,浓度大时可 引起中毒; ②破坏植物,使叶子变黄,翻卷,植物倒伏; ③腐蚀金属及建筑物; ④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理解: 产生的原因——自然的或人为的活动; 形成的必要条件——影响原有生态平衡体系。
大气污染视频
2、大气污染分类
按污染的范围分:局部地区大气污染、区域性大气污染、 广域性大气污染、全球性大气污染
按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存在状况分:还原型(煤烟型) 和氧化型(汽车尾气型);
按燃料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和反应分:煤炭型、石 油型、混合型和特殊型。
3、大气污染的来源
大气污染源分类:主要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1)按源的存在形式分: 固定源、移动源; 2)按污染物排放的方式分: 高架点源、面源、 线源; 3)按污染物排放的时间分: 连续源、间断源、瞬时源 ; 4)按污染物发生的类型分: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
用于表示城市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API中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TSP) 等,表示煤烟、汽车尾气和降尘污染的程度。
2、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API分级标准
空气污染指数对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值
污染指数 污染物浓度(毫克/立方米)
API
SO2 NO2 PM10 CO O3
(日均值) (日均值) (日均值) (小时均值) (小时均值)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上课)PPT课件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上课)PPT课件
一、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物
1.大气污染
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大气圈中 的原有成分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某些有
毒有害的物质,致使大气质量恶化,影
响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严重威胁着人体 健康和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并对建筑物 及各种设备设施造成损害,这种现象称 为大气污染。
常见大气污染物: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雾、降 尘、飘尘等
另:什么是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l)
.概念:空气污染指数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 或地区评估空气环境质量状况的一种指标。它 是将许多复杂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经一定方 法处理,变成公众易于理解和掌握的形式。
.空气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各种污染物中危害 最大的污染物的污染程度。空气质量级别根据 国家环保局统一规定划分为五级。
④我国的酸雨:(以硫酸型酸雨为主)
A.特点:以煤炭为主要能源。随经济发 展,酸雨分布范围亦有扩大的趋势。
B.分布范围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 西南地区 90年代 扩大到长江以南、青藏 高原以东 目前 扩展到华北和东北地区
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条件:
(1)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在紫外线 作用下产生的浅蓝色烟雾。 (2)逆温和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 (3)地形:如河谷、盆地地形
二、大气污染防治
1.控制污染源
①改进能源消 费结构,开发 无污染和低污 染能源
②集中供暖供热,降低危 害。
③对燃 料进行 预处理, 改进燃 烧技术。
④使用消 烟除尘技 术,减少 污染物的 排放。
2.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不仅 能绿化环境, 还能净化大气、 吸附粉尘、吸 收大气中的污 染物等。
成因
2. 大气污染源的形成原因 ①天然污染源
自然界 自行向大 气环境排 放物质的 场所。

大气污染ppt课件

大气污染ppt课件

大气污染的影响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大气污染可导致呼吸系统 疾病、心血管疾病等,严 重时可引发癌症。
对环境的影响
大气污染可导致酸雨、光 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破 坏生态平衡。
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增加导 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极 端天气事件。
02
大气污染物质种类与来 源
颗粒物
颗粒物分类
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 物(PM2.5)。
土壤污染
大气污染可能通过降雨等方式将污染物带入土壤 ,对土壤造成污染。
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温室效应
01
大气污染中的某些气体,如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过量排放
可能导致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
极端天气事件
02
大气污染可能加剧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如暴雨、洪涝、干旱
等。
海平面上升
03
大气污染可能导致极地冰川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对沿
会加剧空气污染程度。
挥发性有机物
来源
石油化工、印刷、家具制造等行 业的排放。
危害
可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负 面影响,同时也是光化学烟雾的 主要成分之一。
二氧化碳和甲烷
来源
化石燃料燃烧、工业生产等。
危害
导致温室效应,加速全球气候变化。
03
大气污染的影响与危害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急性呼吸系统疾病
短期的大气污染可能导致哮喘、支气管炎等急性呼吸系统疾病的 发生和恶化。
06
大气污染防治前景展望
提高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生活
提倡公共交通和绿色出行
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出行,减少机动车 尾气排放。
推广节能减排产品

第三章大气污染与防治ppt课件

第三章大气污染与防治ppt课件

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1)本标准设置下列三项指标:
1)通过排气筒排放废气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排气筒中污染物任何1小时浓度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
2)通过排气筒排放的废气,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 率。
指一定高度的排气筒任何1小时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不得超过的限 值。
任何一个排气筒必须同时遵守上述两项指标,超过其中任何一 项均为超标排放。 3) 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废气,规定无组织排放的监控点及相应的 监控浓度限值。 指监控点的污染物浓度在任何1小时的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
3、大气稳定度
即空气团在铅直方向稳定程度。 判断:假如一空气团由于某种原因受到外力的作用,产生了上升
或下降运动,当外力去除后, 可能发生三种情况: (a)当外力去除后,气团就减速并有返回原来高度的趋势,称这
种大气是稳定的; (b)当外力去除后,气团加速上升或下降,称这种大气是不稳定
的; (c)当外力去除后 ,气团静止或作等速运动,称这种大气是中性
0.04 0.08 0.12
4.00 10.00
0.16
1.50 1.00
0.01
7① 20①
三级标准
0.10 0.25 0.70
0.30 0.50
0.15 0.25
0.10 0.15 0.30
0.08 0.12 0.24
6.00 20.00
0.20
浓度单位
mg/m3 (标准状态)
μg/m3 (标准状态)
氮氧化物、烯烃、烷烃、醇等碳氢化合物,以及它们在大气 中形成的一系列中间产物与最终产物(光化学烟雾)。 污染源:
来自汽车排放、石油冶炼以及石油化工厂的排放。发生地区 以石油燃料为主。
三、大气污染的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g—几何直径 K —形状系数 ρp—忽略了浮力效应的粒密度 ρo—参考密度(ρo=1g/cm3)
13

1) 同一空气动力学直径的尘粒趋向于沉 降在人体呼吸道内的相同区域。 2) 同一空气动力学直径的尘粒在大气中 具有相同的沉降速度和悬浮时间。

14
空气动力学直径(Dp)
大气颗粒物实际上并不是球体,多为不规则的粒子, 因此颗粒物的粒径不能仅指其直径,需用有效直径来表 示。即空气动力学直径(Dp)。 Dp是指在通常温度压力和相对湿度下,在静止的空气 中,与实际颗粒物具有相同重力末速度的密度为1g/cm3的 球体直径。 Dp是一种假想的球体颗粒直径,与实际颗粒物粒径 不同。实际颗粒物粒径与颗粒物的组成、相对密度和颗 粒物形状有关。
二次颗粒物
是由大气中某些污染气体组分(如二氧化硫、氮氧 化物、碳氢化合物等)之间,或这些组分与大气中 成分之间通过光化学氧化反应、催化氧化反应或其 它化学反应转化生成的颗粒物。
10
3.大气颗粒物的来源
1)天然来源
地面扬尘 海浪溅出的浪沫 火山爆发的喷出物
森林火灾的燃烧物
宇宙来源的陨星尘 生物界产生的颗粒物
浓度限值 污染物名称 二氧化硫 SO2 总悬浮颗粒物 TSP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氮氧化物 NOx 二氧化氮 NO2 一氧化碳 CO 臭氧 O3 铅 Pb 苯并[a]芘 B[a]P 氟化物 F 取值时间 年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年平均 日平均 年平均 日平均 年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年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1小时平均 季平均 年平均 日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月平均 植物生长季平均 1.8② 1.2② 一级标准 0.02 0.05 0.15 0.08 0.12 0.04 0.05 0.05 0.1 0.15 0.04 0.08 0.12 4 10 0.12 二级标准 0.06 0.15 0.5 0.2 0.3 0.1 0.15 0.05 0.1 0.15 0.04 0.08 0.12 4 10 0.16 1.5 1 0.01 7① 20① 3.0③ 2.0③ 微克/(平方分 5 米.日 三级标准 0.1 0.25 0.7 0.3 0.5 0.15 0.25 0.1 0.15 0.3 0.08 0.12 0.24 6 20 0.2 微克/立方米 (标准状态) 浓度单位 毫克/立方米 (标准状态)
6
一、气溶胶的定义和分类
1.气溶胶的定义


气溶胶(aerosol):指液体或固体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气体 中形成的庞大的分散体系。其中颗粒物的直径为0.001~ 100μ m 。 大气颗粒物:气溶胶体系中分散的各种粒子,称为大气 颗粒物。大气颗粒物是大气的一个组成部分,参与大气 降水过程,大气中有毒物质可以是无机物也可以是有机 物,主要分布在气溶胶中形成污染源。
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
(Atmosphere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第四节 大气颗粒物(大气气溶胶 ) (Atmosphere Particulate)
1
大气能见度是大气质量最直接指标之一
2
3
名古屋
北京
大气气溶胶影响能 见度
汉城
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一1996)
灰(Ash)
颗粒直径:1 ~ 200μm;物态:固体;生成机制、现象:燃 烧过程中产生的不燃性微粒,如煤、木材燃烧时产生的硅酸 盐颗粒,粉煤燃烧时产生的飞灰等。
Page 17
雾(Fog)
颗粒直径:2 ~ 200μm;物态:液体;生成机制、现象:水蒸 气冷凝生成的颗粒小水滴或冰晶水平视程小于1km。
7பைடு நூலகம்
胶体的丁达尔现象
8
2.大气颗粒物的性质

有机物、无机物,固态、液态 形成云、雾、雨、雪等天气,参与大气降水


有害物质通过呼吸进入到人体,危害健康
大气中污染物的载体和反应床 影响臭氧层的破坏、酸雨形成和烟雾事件的发生
9


3.大气颗粒物的来源
一次颗粒物
是由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释放到大气中直接造 成污染的颗粒物。
霭(Mist)
颗粒直径:大于10μm;物态:液体;生成机制、现象:与雾 相似,气象上规定称轻雾,水平视程在1 ~ 2km之内,使大气 呈灰色。
霾(Haze)
颗粒直径:~ 0.1μm;物态:固体;生成机制、现象:干的尘 或盐粒悬浮于大气中形成,使大气混浊呈浅蓝色或微黄色。水 平视程小于2km。
15
1、大气颗粒物的粒度分布




总悬浮颗粒物:用标准大容器颗粒采样器在滤膜上 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用TSP表示,其粒径 多在100µ m以下,尤其以10µ m以下的为最多。 降尘 :大于10μm的颗粒能够依其自身重力作用降 落到地面; 飘尘:小于10 μm的颗粒,在大气中可较长时间飘 游。 可吸入粒子:易于通过呼吸过程而进入呼吸道的粒 子。其粒径小于10µ m以下的颗粒物。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国家环境保护局于 1996年发布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一1996)。 一级标准 适用于一类质量功能区,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 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级标准 适用于二类质量功能区,包括城镇规划中确定的 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 和农村地区。 三极标准 适用于三类质量功能区,包括各特定工业区。
11
3.大气颗粒物的来源
2)颗粒物的人为来源


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颗粒物,如煤烟、飞灰 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微粒, 汽车尾气排出的卤化铅凝聚而形成的颗粒物 人为排放SO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硫酸盐粒子等的 二次颗粒物。
12
二、大气中颗粒物的粒度
空气动力学直径(Dp)
p Dp DgK o
16
粉尘(微尘、Dust)
颗粒直径:1~100μm;物态:固体;生成机制、现象:机 械粉碎的固体微粒,风吹扬尘,风沙。
烟(烟气,Fume)
颗粒直径:0.01 ~ 1μm;物态:固体;生成机制、现象:由 升华、蒸馏、熔融及化学反应等产生的蒸气凝结而成的固体 颗粒。如熔融金属、凝结的金属氧化物、汽车排气、烟草燃 烟、硫酸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