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的中医护理PPT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心悸的中医护理PPT教学讲义ppt

最新心悸的中医护理PPT教学讲义ppt

心神失养 心神动摇 痹阻心脉
心 悸
三、诊断要点
【诊断依据】
一般症状:自觉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跳动过重, 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神情紧张,心慌不安,不能 自主。 常见伴有症状: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寐差,颤抖乏力, 头晕等。中老年患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汗出肢冷, 或见晕厥。
心悸的中医护理PPT
目的要求
了解心悸的一般概念和特征 熟悉心悸病因病机 熟悉心悸辩证要点 掌握心悸的护理
一、概述
定义
➢ 心悸是病人自觉心中悸动不安、甚则不 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 一般阵发性发作,常与情志、劳累有关。 ➢ 其证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为深重者,
为怔忡。 ➢ 惊悸日久不愈,可发展为怔忡。
第八篇 答谢中书书
考情搜索 2015 沈阳以课内外文言文对比形式考查。
一、文学常识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他曾经担任 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 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谢中书即谢征, 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 ,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
常见脉象:可见数、涩、结、代、缓、沉、迟
常见诱发因素:情志刺激,如惊恐、紧张,及劳倦、饮酒、 饱食等。 辅助检查:心电图可有各种心律失常的表现。
四、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 1、分清虚实 ➢ 2、结合辨病辨证
eg .心律失常→快速型多属心虚胆怯;冠心病→气虚血
瘀或痰瘀交阻;风心病→心脉痹阻;病毒性心肌炎→气
二、重点字词句 1.古今异义

中医心悸患者的辩证施护PPT课件

中医心悸患者的辩证施护PPT课件

素丰富的食物
④便秘者 给予润肠 通便之物 ,多食含纤维
.
6
(一)心虚胆怯证
• 临床表现: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 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 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护理本证:镇惊定志,宁 心安神
.
7
施护
• ①汤药要温服 ;
• ②心神 不安与精神状态有关 ,故要加强 生活、精神护理 ;
.
2
心悸的常见病因
• 多见于内因:体质素虚,饮食劳倦,七情 所伤,药食不
当。 • 外因:感受外邪
.
3
心悸患者分为六种证型
• 心虚胆怯证 • 心血不足证 • 阴虚火旺证 • 心阳不振证 • 水饮凌心证 • 心血瘀阻证
.
4
心悸的一般护理ຫໍສະໝຸດ 1 病室安排 根据病情和证型分配床位与病室。
阳光 充
要求整 洁 、安静 、舒 适 、
• ②汤药宜热服为宜。 • ③喘促不 能平 卧者 ,取半 卧位 ,给予
吸氧 。
.
17
(六)心血瘀阻证
• 临床表现 • 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针
刺,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或结或代。 • 护理本证: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
18
施护
• 心痛悸动者宜卧 床 休息并 密切 观察病 情 ,一 旦 发 现 心痛 剧 烈 或 面 白 唇 紫 ,汗 出肢冷 ,脉 结代 时 立 即 报 告 医生 急 救 处 理 ,可 用 丹参滴 丸、速效救心丸、苏合香丸以缓解心痛。
心悸患者的辩证施护
.
1
心悸定义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 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病情较轻者为 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多见于西医学 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 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以及心功 能不全,一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如具有心 悸临床表现的,均可参照本病证辨证论治, 同时结合辨病处理。

心悸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心悸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症状】 心悸头晕,面色不华,倦怠无力,舌质 淡红,脉象细弱。
【治法】 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方药】 以归脾汤加减,方中以当归,龙眼肉补 养心血;用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益气健 脾,以资生血之源;酸枣仁、茯神、远志安神 定志;再辅木香行气,使之补而不滞。
2021精选ppt
24
加减法:
如见心动悸而脉结代者,乃气虚血少,血不 养心之故,宜用炙甘草汤益气养血,滋阴复 脉,方中炙甘草甘温复脉,以利心气,人参、 大枣补齐益胃;桂枝、生姜辛温通阳;地黄、 阿胶、麦冬、麻仁为伍,滋阴补血,以养心 阴,诸药配合,能使气血充盈,则心动悸而 脉结代之症可解。
花、丹参、赤芍、川芎活血化瘀;延胡
索、香附、青皮理气通络;生地、当归
养血和血。可加入桂枝、甘草以通阳气;
龙骨、牡蛎以镇心神,诸药合用,使心
络通畅,则悸痛自止。
2021精选ppt
30
结语
心悸在临床上大致分为以上六种类型,这六种不同性 质的心悸,各有特点。
凡心虚胆怯所致者,多于精神因素有关,故常有善惊 易恐,少寐多梦等症,治以镇惊安神为主,稍佐补益 之品。
➢ 心虚胆怯 ➢ 心血不足 ➢ 阴虚火旺 ➢ 心阳不振 ➢ 水饮凌心 ➢ 心血瘀阻
2021精选ppt
22
❖ 心虚胆怯
【症状】心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 舌苔薄白或如常,脉象动数或虚弦。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方药】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硃砂治之。
方中龙齿、琥珀、磁石以镇惊宁心,硃茯神、菖 蒲、远志以安神定志,人参补益心气。
《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 血少者多。”
阴血亏损,心失所养,不能藏神,故神不安 而志不宁,发为本证。所以久病体虚,失血 过多容易导致心悸。

心悸的中医护理PPT

心悸的中医护理PPT
•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 • 调护
饮食清淡富营养,忌刺激性食物,戒烟酒、浓茶。 适当体育锻炼 久卧者防褥疮 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 居室温暖,空气新鲜,利休息,慎房事
预防调护
• 一、调情志 经常保持心情愉快,精神乐观,情绪稳定, 避免精神刺激。 • 二、节饮食 饮食宜营养丰富而易消化,低脂、低盐饮食。 忌过饥过饱、辛辣炙博、肥甘厚味之品。 • 三、慎起居 生活规律,注意寒温交错,防止外邪侵袭;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剧烈活动及体力劳动;重症卧床休息 。 • 四、长期治疗 本病病势缠绵,应坚持长期治疗。配合食 补、药膳疗法等,增强抗病力;积极治疗原发病:胸痹、痰 饮、肺胀、喘证、痹病等;及早发现变证、坏病的先兆症 状,结合心电监护,积极准备作好急救治疗。
气血阴阳亏乏,脏腑功能失调 心虚胆怯,忤犯心神 痹证日久,复感外邪
心神失养 心神动摇 痹阻心脉
心 悸
三、诊断要点
• 【诊断依据】
一般症状:自觉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跳动过重, 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神情紧张,心慌不安,不能 自主。 常见伴有症状: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寐差,颤抖乏力, 头晕等。中老年患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汗出肢冷, 或见晕厥。
阴两虚,瘀阻脉络。
心为君主之官, “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特 别注意五脏六腑之间,尤其是与心的生克乘侮等变 化。
• 『治疗原则』
虚证
补气、养血、滋阴、温阳
实证
祛痰、化饮、清火、行瘀
虚实错杂 兼顾虚实主次,标本缓急
五、辨证施护☆
1.心虚胆怯(心神不宁)
• 证候: 主症: 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 兼症: 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 苔脉: 舌苔薄白,脉或结代。

中医内科学之心悸护理课件

中医内科学之心悸护理课件

外感六淫
内伤七情
风、寒、暑、湿、燥、 火等六淫邪气侵入人体,
导致心悸。
喜、怒、忧、思、悲、 恐、惊等情绪波动,影
响心悸。
饮食不节
过度饮食、过食辛辣、 油腻等食物,导致心悸。
久病体虚
长期患病或年老体弱, 导致心悸。
心悸的病理机制
气血不足
痰火扰心 瘀血阻络
心悸的分类与表现
01
02
03
04
惊悸
怔忡
虚悸
心悸的保健方法
心理调适
1
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悸患者的自我管理
监测病情
调整生活方式
遵医嘱治疗
寻求社会支持
积极配合治疗
遵循医嘱,按时服药,不随意更改 治疗方案。
04
心悸的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避免过度 劳累。
控制慢性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定期监测并控制好血 压、血糖等指标。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情绪激动、过度紧张、剧烈运动等诱发 心悸的因素。
定期体检
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如心脏疾病等, 以便早期治疗。
• 心悸的病因与病理 • 心悸的中医诊断与治疗 • 心悸患者的护理与调养 • 心悸的预防与保健
中医内科学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特点
中医内科学的重要性
维护人类健康
传承和发展中医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医理论和实践具有 重要意义。
中医内科学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发展
心悸的病因
心悸患者的日常护理
保持规律作息
适量运动
避免诱发因素
定期监测
心悸患者的饮食调养

护理医学中医护理学课件-心悸

护理医学中医护理学课件-心悸
护理医学中医护理学课件-心悸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心悸的概述 • 心悸的中医护理原则与方法 • 心悸的现代医学护理措施 • 心悸的中医食疗与日常保健 • 心悸的中医康复疗法 • 心悸的预防与控制
01
心悸的概述
心悸的基本定义
心悸是一种以心跳异常、心中悸动不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 病。
它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心脏过早搏动、心动过速 、心动过缓等心律失常问题。
心悸的病因病理
心悸的病因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包括体质虚弱、饮 食劳倦、情志不畅等,而外因则包括感受外邪、药物中毒 、体虚劳倦等。
病理机制方面,心悸的病位主要在心,但与肝、脾、肾等 脏腑也有关。基本病机是心神不宁,病理性质可虚可实, 虚证多见。
心悸的临床表现
1
心悸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心跳异常、心慌不安 、心前区疼痛等。
增加营养
适量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蔬菜、水 果等,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
控制水分摄入
心悸患者应控制水分摄入,避免过 多的水分摄入导致心脏负担加重。
避免刺激性饮料
如咖啡、茶、可乐等刺激性饮料, 以免引起心悸症状。
常用心悸食疗方剂
桂圆莲子汤
01
桂圆肉10克,莲子15克,红枣5枚,冰糖适量,具有养心安神
根据患者病情辨证施治,开具中药汤剂,指 导患者按时按量服用。
根据患者体质及病情需要,制定合理的饮食 计划,保证营养均衡。
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出现异常情况 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增强治疗信心。
注意保护患者安全,防止心悸发作时意外摔伤或烫伤 等情况。

中医内科学-11心悸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11心悸ppt课件

治 法:当分清标本虚实。
虚 证 —— 补 气 血 之 不 足 , 或 调 阴 阳 之 盛 衰 ;
用 药:实证——行气祛瘀,清心泻火,化痰逐饮。
因虚者,常配以养血安神之品; 可配合安神之品
因实者,则多配用重镇安神药物
完整版课件
21
心悸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查要点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要

阴血暗耗,不能养心


阴虚于下,火逆于上
悸 动撼心神


感受外邪 痹证日久 内舍于心 痹阻心脉 心血运行受阻


嗜食醇酒厚味、煎炸炙博 蕴热生痰 痰火上扰 药食不当

药物过量或毒性较剧 耗伤心气 损伤心阴

完整版课件
30
【病因病机】
病性
心悸的病理性质主要有虚实两方面。 虚实之间可以相互夹杂或转化。实证日
病名:心悸的病名首见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
和《伤寒论》,称之为“心动悸”、“心下悸”、 “心中悸”及“惊悸”等。
临床表现:《素问·痹论》:“脉痹不已,复感于
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 鼓。”
病因病机:《素问·平人气象论》:“……左乳下,
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临床治疗:《金匮要略》提出了基本治则,并以
完整版课件
3
【概 述】
1、主症: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 甚则不能自主
2、特点:心悸的发生多呈阵发性, 也可呈持续性;
3、诱因:心悸的发生多由情绪波动或 过劳引起;
4、伴随症状:胸闷、气短、失眠、眩晕、 健忘、耳鸣。
5、分类:病情较轻者为惊悸; 病情较重者为怔忡。
完整版课件

《中医内科学心悸》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心悸》PPT课件

▪ 2、心与夏气相互通应:人与自然界是一 个紧密联系着的统一整体,五脏分别与自然 界的四时阴阳相通应.心与夏气相互通应, 是与心为阳脏而主阳气的特性相一致的.心 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反应最强.如果心 脏有病,适逢夏季自然界阳热之气滋助,则 能病情缓解,特别是心阳虚衰患者,在夏季 自觉症状多有减轻.
▪ 证候特征及病机述要 ▪ 心病的证候特征表现为血脉运行障碍和神智
精神活动异常. ▪ 脑病证候特征表现为神智精神活动障碍.
▪ 痰火扰心: ▪ 主要脉症:心悸、或癫或狂、失眠、舌红或
干裂,苔黄、脉滑数.
▪ 证候特征:本证以心神不安为特征,或胸中 躁动烦热,时发动悸;或急躁怒骂,毁物伤人; 或心烦多梦,躁扰难寝.
病机:热病伤阴;思虑过度,阴血暗耗或阴血化生 不足等引起心失滋养,表现心悸,失眠,健忘.
▪ 脑髓空虚 ▪ 主要脉症:眩晕不止,健忘耳鸣,腰膝酸软,懈惰思
卧,步行艰难,齿枯发焦,舌瘦苔薄,脉沉细弱.
▪ 证候特征:以气血、肝肾亏虚,脑髓元神失养而 引起眩晕、痴呆、健忘为主要见证.
▪ 病机:久病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脑髓失养,脑髓空 虚,表现为眩晕、耳鸣.
▪ 《内经》:"心澹澹大动""心下鼓""心怵惕"
▪ 《素问 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 痹也.…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 《素问·举痛论》云:"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 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 《灵枢 ·根结》曰:"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 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藏无气;三十动 一代者,二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藏无气, 十动一代者,四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 藏无气."

中医内科护理学---心悸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中医内科护理学---心悸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心悸患者的护理
.
1
【概述】
(一) 病名概念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
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
2
心悸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 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 或迟,或促,或结代;心悸因惊恐、 劳累而发,时作时止,不发时如常 人,病情较轻者为惊悸;若终日悸 动,稍劳尤甚,全身情况差,病情 较重者为怔忡(呈持续性)。
.
13
5、水饮凌心
[症状]:心悸,胸闷痞满,下肢浮 肿,形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弦 滑。 [治法]:温补心肾,行水逐饮 [方药]:苓桂术甘汤。 [阻
[症状]:心悸,胸闷心痛,痛如针 刺,唇甲青紫,舌质紫黯或有瘀斑, 脉涩或结代。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桃仁红花煎。
安静、热牛奶、泡脚,必要时阿普唑仑 3、药物不良反应
部分药物可引起失眠,如平喘药、利尿剂、 抗心律失常药(普鲁卡因胺)等。
.
18
【健康指导】
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甲状
腺功能减退、贫血等。
2、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激动、忧伤,平时可欣赏优
雅悦耳的音乐,以陶冶情操。
3、生活起居有常,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适寒温,
病性:主要有虚实两方面。虚者为气
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而致。实者多
由痰火扰心,水饮凌心及瘀血阻脉,
心脉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虚实之间
可以相互夹杂或转化。
病机:多属本虚标实,本虚为阴阳气
血不足,标实为气滞、血瘀、外邪、
痰浊、水饮。
.
6
【诊断】 症状:自觉心脏搏动异常,不能自主 发作特点:有阵发性和持续性 伴随症状:胸闷、乏力、头晕 脉象特点:结脉、代脉、促脉 诱发因素:情志、劳倦、外感、饮食 辅助检查:主要是心电图

心悸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心悸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心虚胆怯 心血不足 阴虚火旺 心阳不振 水饮凌心 心血瘀阻

心虚胆怯
【症状】心悸,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 舌苔薄白或如常,脉象动数或虚弦。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方药】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硃砂治之。 方中龙齿、琥珀、磁石以镇惊宁心,硃茯神、菖 蒲、远志以安神定志,人参补益心气。

怔忡患者,又易受外惊所扰,而使动悸加 重。
《石室秘录· 内伤门· 怔忡》:“怔忡之证,扰扰不 宁,心神恍惚,惊悸不已”。
辨证论治


临床辨证要点
首先是要看病人是否有“心跳”、“心慌”而 不能自主的自觉症状; 其次要根据症情区别心悸的性质,是实证还是 虚证,是心阳虚还是心阴虚,是挟痰还是挟瘀; 第三要掌握惊悸与怔忡的区别。


疾病认识的丰富
元代朱震亨《丹溪心法》提出“责之虚 与痰”的理论,认为血虚与痰火是怔忡 致病的根本原因。如:
《惊悸怔忡门》指出:“怔忡者血虚,怔忡无 时,血少者多,有思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 者,痰因火动”。

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则认为瘀血内 阻亦能导致心悸怔忡。
病因病机
心悸的形成,常与心虚胆怯、心血不足、心 阳衰弱、水饮内停、瘀血阻络等因素有关。
加减法:若惊悸心胆虚怯可加炙甘草以补益心气,心阴 不足加柏子仁、五味子、酸枣仁以养心神收敛心气。若 心悸而烦,善惊痰多,食少泛恶,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者,系痰热内扰,胃失和降,心神不筑安之故,可用黄 连温胆汤以清痰热,痰热清则心自安宁。方中亦可加入 枣仁、远志等以安神养心。

心血不足
【症状】 心悸头晕,面色不华,倦怠无力,舌质 淡红,脉象细弱。 【治法】 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方药】 以归脾汤加减,方中以当归,龙眼肉补 养心血;用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益气健 脾,以资生血之源;酸枣仁、茯神、远志安神 定志;再辅木香行气,使之补而不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两虚,瘀阻脉络。
心为君主之官, “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特
别注意五脏六腑之间,尤其是与心的生克乘侮等变 化。
10
『治疗原则』
虚证
补气、养血、滋阴、温阳
实证
祛痰、化饮、清火、行瘀
虚实错杂 兼顾虚实主次,标本缓急
11
五、辨证施护☆
1.心虚胆怯(心神不宁)
证候: 主症: 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 兼症: 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 苔脉: 舌苔薄白,脉或结代。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调护方法: 酸枣仁、红糖煎水饮→养血安神。 饮食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戒烟酒、浓茶。 体贴关心病人,加强情志护理。 生活起居规律,经常体育锻炼。
12
2.心血不足
证候: 主症:心悸气短,头晕目眩。 兼症: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 苔脉: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心悸,眩晕,胸脘满闷,咳吐涎沫。 兼症:形寒肢冷,小便短少,下肢浮肿。 苔脉:舌苔白滑,脉弦或滑。
治法:温阳利水 调护
汤药浓煎,少量、多次热服。 浮肿者忌食盐,限制饮水量,忌酸、甜、油腻生冷。 久卧者做好防褥疮护理。
16
6.心血瘀阻
证候 主症:心悸眩晕,胸闷心痛,动则尤甚。 兼症:唇甲青紫 苔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或结代。
5
病因病机
久病体虚 素体虚弱,大病、久病→气血亏损→心失所养→心悸
劳欲过度 劳伤心脾,耗伤心血→气血亏损→心失所养→心悸 纵欲过度,伤及肾阴,虚火上扰于心→心神不安
6
病因病机
感受外邪
风、寒、湿三邪入侵,内犯于心,痹阻心脉→ 心血运行受阻→心悸
7
体虚劳倦 七情所伤 感受外邪
汤药温服。 饮食清淡,可饮用清凉饮料,如乌梅汁等。 居室安静、清爽,以利休息,节制房事。
14
4.心阳不振
证候 主症: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 兼症:面色苍白,形寒肢冷。 苔脉: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迟结代。
治法:温阳益气,安神定悸 调护
中药趁热服。 饮食温热,忌生冷,多食核桃仁等 居室温暖,空气新鲜。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 调护
饮食清淡富营养,忌刺激性食物,戒烟酒、浓茶。 适当体育锻炼 久卧者防褥疮 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 居室温暖,空气新鲜,利休息,慎房事
17
预防调护
一、调情志 经常保持心情愉快,精神乐观,情绪稳定, 避免精神刺激。 二、节饮食 饮食宜营养丰富而易消化,低脂、低盐饮食。 忌过饥过饱、辛辣炙博、肥甘厚味之品。 三、慎起居 生活规律,注意寒温交错,防止外邪侵袭;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剧烈活动及体力劳动;重症卧床休息 。 四、长期治疗 本病病势缠绵,应坚持长期治疗。配合食 补、药膳疗法等,增强抗病力;积极治疗原发病:胸痹、痰 饮、肺胀、喘证、痹病等;及早发现变证、坏病的先兆症 状,结合心电监护,积极准备作好急救治疗。
常见脉象:可见数、涩、结、代、缓、沉、迟
常见诱发因素:情志刺激,如惊恐、紧张,及劳倦、饮酒、 饱食等。 辅助检查:心电图可有各种心律失常的表现。
9
四、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分清虚实 2、结合辨病辨证
eg .心律失常→快速型多属心虚胆怯;冠心病→气虚血
瘀或痰瘀交阻;风心病→心脉痹阻;病毒性心肌炎→气
养血、补心食物:赤豆、红枣、动物心脏等, 忌浓茶、辛辣之品。
住室安静舒适,利于休息。
13
3.阴虚火旺
证候: 主症:心悸不宁,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
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
兼症:耳鸣腰酸,头晕目眩,急躁易怒。 苔脉: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调护:
18
19
气血阴阳亏乏,脏腑功能失调 心虚胆怯,忤犯心神 痹证日久,复感外邪
心神失养 心神动摇 痹阻心脉
心 悸
8
三、诊断要点
【诊断依据】
一般症状:自觉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跳动过重, 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神情紧张,心慌不安,不能 自主。 常见伴有症状: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寐差,颤抖乏力, 头晕等。中老年患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汗出肢冷, 或见晕厥。
3
与现代医学的关系 西医学中各种心脏病、心肌炎、心律
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神经官能症等, 均可参照本病证辨证施护
4
二、病因病机
七情内伤
平素心虚胆怯,突遇惊恐,触犯心神→心 神动摇,不能自主→心悸
忧思过度,气血亏虚,心失所养,不能藏 神→心神不宁→心悸
常见于各种原因心脏疾患、甲亢、贫 血、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 。
心 悸的中医护理 常规
1
目的要求
了解心悸的一般概念和特征 熟悉心悸病因病机 熟悉心悸辩证要点 掌握心悸的护理
2
一、概述
定义
心悸是病人自觉心中悸动不安、甚则不 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一般阵发性发作,常与情志、劳累有关。 其证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为深重者,
为怔忡。 惊悸日久不愈,可发展为怔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