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Triz理论研究存在问题不足

合集下载

TRIZ理论及其解决问题方法简析

TRIZ理论及其解决问题方法简析

业的典型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园建在老厂房、老大楼等老建筑内成了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趋势,固然,这些老建筑有成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园区的先天优势,但并不代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必须选址老建筑。

798老工厂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当时很重要的原因是其低廉的租金,而现在很多的老大楼,尤其是一些大城市中心城区的老大楼租金却极其昂贵,并不利于规模小投资少的文化创意企业发展。

四、今后发展方向的探讨1.变政府主导为市场主导。

政府出台相应政策与资金措施鼓励创意集聚区的形成,政府有关部门要采取人性化管理和比较灵活的做法,为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环境,从而推动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主体作用凝聚产业要素,充分利用和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推进作用。

2.充分发挥内部的集聚性。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

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应该在集聚上下功夫,在打造内部向心力上下功夫,在而非简单的将一些文化创意企业安置在产业园内。

3.园区企业引进要有系统性,今后发展的方向是形成产业链。

从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好的国家来看,产业链的形成是成功发展的关键因素。

韩国在创意企业项目运作上的经验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它有严格的项目评估体系,在项目立项,执行和效果评估上的体系是非常完备的。

韩国目前创意产业的发展从创意策划,可行性研究到成品制作,批量生产再到广告宣传,使产营销等已形成一套体系完整的市场运作程序。

因此能较好的把握市场动态,制作精良的文化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

而我国目前在创意产品的市场化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生产到流通的过程并不顺畅,因此要极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形成,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产品的批量生产。

参考文献:[1]创意时代.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http://yuanqu.ccitimes.com/index.php?m=yp&c=index&a=list_company&catid=&zhulin=&genre=&are-aname=&futong=1&page=9.[2]邵培仁,杨丽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J].文化产业导刊,2010(5),62-69.[3]王发明,马立强.产业集聚与创意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模式[J].学习与实践,2012(6),13.[4]邵培仁,杨丽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J].文化产业导刊,2010(5),62-69.[5]郑文文.创意产业价值链价值机理研究[D].东华大学博士生毕业论文,2009(6),38.TRIZ诞生于60多年前,是由俄文转换为拉丁文字母后的缩写,翻译成中文既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TRIZ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前瞻

TRIZ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前瞻
21 T I . R Z萌芽期 ( 9 6 15 14 m 9 5年 ) 14 9 6年 , R Z理 论 之 父一 根 里 奇 ・阿奇 舒 TI
群体 , 14 自 9 6年 开 始 , 分 析 研 究 了 世 界 各 国 在 2 0万件 专利 的基 础上提 出的 j2 5 .0世 纪 8 0年代 中期前 ,R Z理论 仅封 闭在前苏 联范 围 内 , TI 此后 , 随着一批 前苏联 科学 家 移居 欧美 等 国家 , 逐渐 才
把TI RZ理论推 向世界 . 年来 , R Z理 论不 仅引 近 TI
起我 国学 术界的 关注 , 而且 也 引起 我 国政 府 部 门 的重视 , 国家 科 技 部 正 积极 推 广 T I 论 的普 RZ理 及和应用 . 本文 以大量 相关 主要论 著为基 础 , 分析
勒在前 苏联海 军专 利 局工 作期 间 , 是考 虑这 样 总
收稿 日期 :090 —0 修回 日期 :0 9l . 20 -83 ; 20 。1 6 2
万 的专利 , 阿奇舒 勒发现 任何领域 的产 品改进 、 技 术 的变革 、 创新 和 生物 系统 一样 , 都存 在 产生 、 生
长、 熟、 成 衰老 、 灭亡 , 有规 律 可循 的. 们 一旦 是 人
“ RZ 来 解决 五级 ( 大 ) 明 问题 . T I” 重 发 关 键 词 :RZ TP ; 究 ; 史 ; T I/ IS 研 历 现状 ; 瞻 前
中 图分 类 号 :3 5 G 0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638 2 (00 0 - 7 -8 17 — 0 2 1 ) 1 0 90 0 0
理 论研究 , 促进我 国发明创 造的发展 , 为提升 国家
1 引 言

TRIZ在推广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TRIZ在推广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CHUANGXINKEJI 2013.03韩德超(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河南洛阳471003)创新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只有培养出大批的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在世界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合适、高效的创新方法成为企业实现创新必备条件之一。

TRIZ 理论在创新中的优势和作用被国内外无数的实践经验所证明。

那么,如何快速、有效推进我国的TRIZ 理论推广和普及,加速企业创新活动步伐,建设创新型社会成为社会各界的话题之一。

正是基于此,本文总结了TRIZ 理论推广和培训的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并给出相应对策建议,以加速创新方法的推广和普及工作。

TRIZ 理论概况TRIZ (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是由前苏联发明家G ·S ·Altshuller (根里奇·阿奇舒勒)于1946年创立的。

该理论研究人们在发明创造、生产生活中所遵循的科学规律和方法,最后达到彻底解决矛盾的目的,从而引导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自主地进行创新,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TRIZ 的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任何产品或者技术的发展都是遵循客观规律的,每种产品或技术都有其客观的进化模式和规律;其次,矛盾的解决是推动发展和进化的根本动力;第三,系统发展所要达到的理想状态是以最小的资源实现最大的效益。

TRIZ 在国内外的推广应用(1)TRIZ 理论在国内推广应用2001年亿维讯公司将TRIZ 理论培训引入中国,开启TRIZ 理论在中国的推广。

2002年,亿维讯建立中国公司和研发基地;2003年,亿维讯在国内推出了TRIZ 理论培训软件CBT/NOVA 和成套的培训体系,同时推出了基于TRIZ 理论、辅助企业技术创新的Pro/Innovator 软件,开始在近百所高校开展TRIZ 讲座;2004年,亿维讯与国际TRIZ 协会合作,将TRIZ 国际认证引入中国,并资助西南交通大学出版了TRIZ 科普书籍《发明家诞生了》;2005年,亿维讯引进并组织翻译了最新版的TRIZ 教材《怎样成为发明家—50小时学创造》;2006年,亿维讯建立了专业的培训中心和与符合国际标准的培训体系;2007年,亿维讯推出适合中国大陆国情的TRIZ 培训教材和培训软件。

目前国内Triz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目前国内Triz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目前国内Triz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关于Triz理论的文献报道分析,指出了Triz理论在国内传播与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Triz理论主要局限于机械设计领域,缺乏团队合作,缺乏大的系统化的科技创新实例的研究等等,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与弥补不足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创新TRIZ 综述技术创新Triz理论,即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它是有苏联发明家根里奇·阿奇舒勒(Genrich S.Altshuller)于1946年开始,花费1500人·年,在研究了世界各国250多万份高水平专利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套具有完整体系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和方法。

1 国内关于Triz理论的研究与文献综述Triz属于前苏联的国家机密,在军事、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均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促进苏联科技创新的重要促进力量。

苏联解体后,一大批Triz专家移民到西方国家,Triz理论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得到传播与重视。

Triz理论传到我国是上世纪末期,目前可检索到的最早介绍Triz理论的文献,是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牛占文等人于1999发表于《中国机械工程》第10卷第1期上的《发明创造的科学方法论——TRIZ》一文,文中首次向国人介绍了TRIZ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详细列举了Triz理论中40个发明创造所遵循的基本原理、39对技术矛盾及其矛盾矩阵表、物场模型、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等等重要内容,已经较为全面概括地对整个Triz理论进行了描述,而且通过一实例演示了Triz理论解决发明问题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此后,国内陆续见有关于Triz理论研究的论文发表,且论文数量呈每年大幅盘升之势,截至2011年底,可见关于Triz理论研究的论文共计899篇。

图1为1999年至2011年关于Triz理论论文数量的统计图表。

(如图1)通过读秀搜索可知,国内关于Triz理论的专著现有31种,最早面世的是2002年出版的檀润华编著的《创新设计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一书,2004年又见有范怡红,黄玉霖翻译的根里奇·阿奇舒勒原著译作出版,分别是《哇发明家诞生了TRIZ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与《创新40法TRIZ创造性解决技术难题的法则》。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方法(TRIZ理论)推广应用现状及建议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方法(TRIZ理论)推广应用现状及建议
动 创 新 方 法 工作 提 供 了有 意 的借 鉴 。 关 键 词 :RZ理 论 ; 新 方 法 ; 广 ; 用 TI 创 推 应
20 0 7年 8 ,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黑龙江省 为首批 国家技 术 理论 , 月 可增加 8 % 0 %的专利数量 , 0 10 可提高 6 %~ 0 0 7 %的新产 品开 创新方法试点省。黑龙江省科技厅按照科技部提出的总体要求 , 积 发效率 , 可缩短 5 %新产品上市时间 , 1 0 表 。 表 1 创新方法试点企业应用 T Z理论产生专利统计表 RI 极协 调省 内各个有关部 门,充分发挥 黑龙 江省技术创新方 法研 究 会、 黑龙 江省生产力促进 中心等事业单位和社会 团体 的纽带 、 桥梁 发 明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作用 , 通过 加强组织领导 , 创新体制机制 、 搭建服 务平 台、 设培训 建 年度 申请 总数 授权总数 申 请 授权 申请 授权 申请 授 权 基地 、 培育试 点企业 、 辐射重点行业 、 创建试点城市 、 培养创新人 才、 推广典 型经验等做法 ,在创新方法工作中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 , 为 推动 T I RZ理论 的中国化发展做 了一系列具有 开拓性 的工作 ,积 累 了 比较 丰 富 的经 验 。 20 09 49 33 1 1o 45 4 ll 1】 205 l4 R 1 黑 龙 江 省 T I 论 推 广应 用 现 状 与 成 果 RZ理 23 9 黑龙 江省从与俄罗斯具有地缘优 势和科技合作雄厚基 础的实 际出发 , 通过比较各种技术创新方法后 , 引进 T I R Z理论在全省范 围 三 年 合 计 2 1 1 5 5 8 5 1 1 67 2 5 5 5 Ol 8 6 87 2 内进行推广 。在推广 T I RZ理论 的过程 中, 黑龙江省 以 l 家试点单 8 位为 中心 , 引进 国内外专家 , 共编辑教材 1 , 6部 开发 软件 4套 。以 1 . 4举办创新设计大赛 , 培养创新型人才。 6 家试点企业为重点 , 1 以出专利 、 创效益为 目标 , 发挥示 范效应 。通 为促进省内高校普及推广 T I R Z理论 ,0 0年 6月 ,黑龙江省 21 过推进哈尔滨 、黑河两个试点城市在区域 内开展 T I RZ理论 推广应 举办“ 首届 T I 杯创新设计大赛”本次大赛 由省科技厅 、 RZ 。 省教育厅 用 。四年以来 , 黑龙江省总结形成 了“ 国家对试点省大力支持 , 地方 和团省委联合举 办 , 参赛学生达 50余人 , 0 参赛作 品 9 2项 , 很多 应 政府高度重视 , 以基地建设 为基础 , 以人才培养 为重点 , 以产学研 合 用作 品取得优异 的成绩 。 其中 , 哈尔滨工程大学参赛作品《 地下室太 作为途径 , 以企 业 应 用 为 主 导 , 专利 产 出 为宗 旨” 以 的黑 龙 江 省创 新 阳能照明系统》 ,在网站展 出以后 ,就有企业主动联系有意成果转 方 法 工 作 模式 。 化; 黑龙 江科技学院学 生 , 凭借 比赛获得 三等奖 , 第二天单位就 与改 1 培育创新人才 , . 1 奠定推广基础 。 名 同学签约 ;哈尔滨理工大学一名学生不但应用 T I RZ理论完成毕 黑龙江省采取 “ 引进来 、 走出去” 重点开展培训工作 。黑龙江省 业设计 , 并签约 了海信 集团。 通过 T I R Z杯创新设计 大赛 的平 台极大 在认真总结以往俄 罗斯共青城国立工业大学 、德 国柏林 T I RZ现代 的推 动 了 T I RZ理论 在 高 校 推 广普 及 。 内 如 哈尔 滨 T业 大 学 、 尔 省 哈 国际学院 、 北京亿维讯科技有 限公司的 T I RZ教学经验 的基础上 , 滨 工 程 大 学 、 北 林 大大 学 、 滨 理 _ 大学 、 龙 江 科 技 学 院 、 探 东 哈尔 T 黑 东 索 出了“ 六式教学法+ 课后作业+ 学员答辩 ” 的龙江企业培训模式 。 据 北石油大学 、黑河学院和哈尔滨学 院等多所高校把 T I RZ理论作 为 不完全统计 , 黑龙江省共举办省级创新方法专业培训班 4 3期 , 受 公修课或选修课在高校学生中推广 。 接 培训人员 60 10余人 , 过考试答辩获得结业证 书的 2 6 人 , 中 通 18 其 1 搭建学术平台 , . 5 增强合作交流。 2 4人参加了俄罗斯 专家授课 的高层次师资培训 ;共举办 T I 9 R Z理 为集成全省优势资源 ,搭建 T I R Z理论学术研 究与合作交流平 论培训讲 座 10余 场 , 0 培训科技人员 和管理 人员 5万余人 , 共培养 台, 促进 T I RZ理论 国产化和标准化 ,0 8 6月 , 20 年 黑龙江省组织 成 了国际级师资 1 人 , 1 国家级 师资 I 人 、 1 省级师资 3 0余人 , 0 为今后 立 了国内首家省级技术创新 方法研究会——“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 TI RZ理论 的推广 、 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法 研 究会 ” 。研究 会 成 立 后 , 继 开 展 了与 国 内知 名 机 构 , 创 新 方 相 如 1 整合社会 资源 , _ 2 建设培训基地。 法研究会 , 台湾 中华系统性创新研究会 , 台湾 中华萃 思学会的交流 黑龙江省 以黑河市人 民政府 、 黑龙江省 生产力促进 中心 、 东北 与合作。先后召开 了“ R Z理论 与软件研讨会” “ 0 8 TI 、2 0 年黑龙江省 林业大学 、 黑龙江电力 T I R Z研究 中心 、 黑龙江 中俄科技合作及产业 T I R Z理论学术研讨会 ” “0 0年黑龙江省技术创新方 法研究会学 、2 1 化中心等五大培训基地为依托 , 开展 了多层 次 、 多形式 、 多渠道 的培 术报告会 ” 第 四届海 峡两岸创新方法( R Z 研讨 会” 并 日承办 和“ T I) 、 _ 训。 以黑龙江以技术创新方法研究会为纽带 , 利用网络 、 培训 、 大赛 、 了“ 09年 第 三 届 困 际创 新 方 法 大会 ” 20 。通 过 对外 交 流 和学 , 为黑 会议各种平 台 , 整合科研机构 、 企业 、 教育系统等优势资源 , 充分 的 龙 江 省学 习 、 了解 世 界 创 新 方 法 发 展 趋 势 和最 新 学 术 研 究 成 果 提 供 调动各方 面的积极 性 , 吸收团体 会员 15家 、 人会 员 15 共 3 个 2 6人 , 了良好契机并搭建 了交流平台 , 对从源头 卜推进创新 型省份建设将 积极推动了全省 T I R Z理论的推广应用工作。黑龙 江省技 术创新方 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法网站成为 了学习 T I RZ理论 的资料库和案例库 ,截 止 2 1 年 1 0 1 0 2 黑龙江省推广应用 T Z理论 中的问题 RI 日 , 问量 达 到 5 次 , 全 国 同类 网站 之 首 。 访 0万 列 21中介服务体系 尚不健全 。 . 13 _推广典型经验 , 增强示范作用。 发达 国 家 的 经 验 表 明 , 无论 是 实 力 雄 厚 的跨 国 , 是 发 展 初 期 还 黑龙 江省通过培育试点企业 , 提升企业 自主创新能 力。如哈飞 的 中 小企 业 , 在应 用 创 新 方 法 时 引 人 中介 机 构 是 迅 速 学 习和 掌 握 创 集 团、 哈量集团 、 齐重数控 、 轨道 交通 、 齐 博实集 团 、 建龙钢铁 、 听泰 新 方 法 的重 要 手 段 。 业协 会 和 中介 机构 是 进 创 新 方 法 1作 的重 要 行 - 管业等试点企业都长期 开展 T I R Z理论培训 , 培养企业 创新型人才 , 主体之一 , 在推广创新方法发挥重要的作用 。日前 , 我省 叶介服务机 ] 并 且取得 了显著的成效 。截 止 2 1 年 6月 , 01 黑龙江省 6 家试点企 构力量还很薄弱。 1 业运用 T I RZ理论指导产生专利 申请量 8 7 , 中授权 6 2项 , 2项 其 7 其 2 . 2企业 创 新 意 识 不 强 。 黑 龙 江 省 以粗 放 型 生 产 企 业 居 多 , 内部 缺 乏 创 新 动 力 , 先 进 对 中已授权发 明专利 1 5 , 5 项 已授权实用新 型专利 5 1 , 0 项 外观设计 很 RZ理论 创 新 、'外 , ) 1项 , 6 解决技术难题 9 2 , 8 项 行业标准 1 。实践证 明 , 项 运用 T I 的创 新方 法 认 识 和 关 沣 不 够 , 难 持 续 应 用 T I RZ

11国内外TRIZ理论研究和应用概况

11国内外TRIZ理论研究和应用概况

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其发展经历 可操作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在全球
了七个重要的阶段:
的创新和创造学研究领域占据着
⑴1946~1956 年( 诞 生 期) 。 独特的地位。现在, TRIZ 理论已在
这 一 阶 段 开 始 研 究 隐 藏 在 发 明 背 俄 罗 斯 、美 国 、欧 洲 、日 本 、韩 国 等
讨。许多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建立
⑸1993 年 , TRIZ 理 论 正 式 进 TRIZ 网站, 传递交流有关信息。
入美国; 1999 年, 美国阿奇舒勒
1. 前苏联( 俄罗斯)
TRIZ 研 究 院 成 立 ; 2000 年 , 欧 洲
前苏联, 在 TRIZ 理论创建后,
TRIZ 协会成立。伴随着 TRIZ 理论 对其宣传、教育和培训做了不少工
开发出第一个 TRIZ 软件, 开始研 仅限于工程技术, 而且还可拓展到
究 TRIZ 理论与其他理论方法的结 管理和社会、家庭等广泛的方面。
合。
全世界现在每年都召开 TRIZ 理论
⑷1989 年, 随着前苏联的解 的 学 术 会 议 , 开 展 研 究 应 用 的 探
体, TRIZ 理论开始走向世界。
TRIZ 理 论 的 研 究 应 用 工 作 , 为 科 技创新作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 阿奇舒勒从尝试建立发明创造方 法入手创立的一整套强势思考理 论( TRIZ- TRTS - RTV- TRTL) 在 世界各国被应用于解决人类活动 各 个 领 域 的 创 造 发 明 问 题 之 中 。阿 奇舒勒一生编辑出版了大量有关 TRIZ 理 论 的 书 籍 , 撰 写 了 数 十 篇 发 明 问 题 求 解 理 论 方 面 的 文 章 。他 出 版 的 书 籍 主 要 有《如 何 学 会 发 明 创 造》、《创 造 发 明 原 理》、《创 造 发 明 的 运 算 法 则》、《发 明 创 造 — — — 精 确 的 科 学》、《伊 卡 尔 的 翅 膀》、《看 , 发 明 家 来 了》、《职 业— — — 探 索 新 事 物》、《寻找创意》、《寻找新创意: 从 发 端 到 技 术》、《发 明 问 题 求 解 的 理 论和实践》、《怎样成为天才: 创新 性个体的生活战略》等 10 种。

TRIZ的理论体系研究综述

TRIZ的理论体系研究综述

t e r m s ,a l l k i n d s f o t h e d o es m t i c T R I Z t h e o r e t i c l a s y s t e m s o r e c l a s s fe i d a n d a n l a y z e d a d d i t i o n a l l y . An d b a s e o n t h i s ,
Ab s t r a c t : A l o n g w i t h t h e m o r e e x t e n s i v e a n d i n — d e p t h p r o m o t i o n o f T R I Z i n o u r c o u n t r y , i n v i e w o f t h e p r e s e n t - d o m e s t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f o T R I Z s  ̄t e m r e s e a r c h a r e a n l a y z e d .  ̄n l@,i a t c o m e s t o t h e c o n c l u s i o n t o s h o w t h e d e v e l o p en m t
s c a t t e r k n o w l e d g e o n T R I Z ,i n o r d e r t O l e t p e o p l e b e t t e r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c o m p l e t e p i c t u r e o f T R I Z ,i t e x p o u n d s o n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fT o R I Z d e e p l y . F r o m t h e t w o a n g l e s ft o h e l o  ̄c d r e l t a i o s n b e t w e e n t h e v a F i o l  ̄t o o l s fT o R I Z a n d T R I Z ’ s m a i n

11TRIZ理论的研究应用概况_

11TRIZ理论的研究应用概况_

TRIZ理论的研究应用概况(I)徐克庄(杭州枫惠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杭州310012)摘要:介绍了TRIZ理论的三个核心思想和九项主要内容,综述了俄罗斯、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瑞典、欧州、中国等的TRIZ理论研究和应用概况。

关键词: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技术创新方法;研究应用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表明,科学思维、方法和工具的创新已经成为科学技术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现在,我国的科学技术虽然已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但是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在许多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其原因之一,就是思维、方法和工具的创新还相当落后。

科技创新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要树立正确的创新理念,应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加以指导,运用创新工具进行探索实践,付出创造性的劳动。

只有这样,创新才能取得突破。

实践表明,研究开发离开了科学思维、方法和工具,其成功只能寄托于偶然性与随机性,结果往往是创新效率低下,“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难以提升。

1946年,前苏联发明家根里奇・阿奇舒勒(Г.С.Альтшуллер)(G enrich Altshuller)对发明创造和技术难题的解决是否有科学的方法和法则可遵循这一问题开始了研究。

他和他的合作者花费了1500人年的时间,通过对250万件专利文献的研究分析,总结出各种技术发展进化遵循的规律模式,以及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建立了一套由解决技术、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创新理论体系,即TRIZ。

TRIZ是俄文ТРИЗ(Теориярешенияизобретательскихзадач)的英文音译,中文意译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TRIZ的英文名为“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s Solving(TIPS)”。

TRIZ现已在世界先进国家的科技创新中获得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1 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1.1 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无论是一个简单的产品还是复杂的技术系统,其核心技术的发展都是遵循客观的规律发展演变的,即具有客观的进化规律和模式;第二,各种技术难题和矛盾的不断解决是推动这种进化过程的动力;第三,技术系统发展的理想状态是用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效益的功能。

河北省技术创新方法(TRIZ理论)推广现状及对策研究

河北省技术创新方法(TRIZ理论)推广现状及对策研究
问题 :
情况 , 组织 引导专家 为中小企业 攻克技 术 业转型升级。 3 . 2 加 大对创新平 台的支持力度 , 不
[ 2 】 陈 宏 宇. T R I Z创 新 方 法 的 应 用推 广
2 . 1 全社 会 对创 新 方法 工作 的认 识 难题 , 提升 中小企业技术水平 , 促 进中小企 对 策研 究 【 J ] . 产 业与科 技论 坛 , 2 0 1 2 ( 1 1 ) : 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创 新方 法推广 工作 中发现 , 新 闻媒 新科 普原创 资源少 , 社 会大众 对创新 方法
加 强创新 方法 工作 的国内外交 流 , 引
2 河北省 创新 方法工作 面临 的问题
企 业通过导 入创新方 法 ( T R I Z理论 ) , 提 升企业 的核 心竞争力 , 实现企业 可持续 自主创新 能力 , 加快经 济发 展方式转变 , 建
3 对 策与 建议
3 . 1 继续开展创 新方法培训 , 大力提
发展 , 完 成 产 业 的转 型 升 级 , 这 对 提 升企 业 升河 北 省 企 业 自主 创 新 能力
进、 消化 、 吸收 、 推 广应用 国内外先 进的创
以河 北省创 新方 法工作联 盟为依 托 , 新方法理念 、 模式 , 不断提升我省创新方法
设“ 创新 型社 会 ”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 我 省 的 联合 河北省 各地生产 力促进 中心 , 为 高新 理论研究水平 。
河 北 省 自主 开 发 的全 国独 有 的 创 新 方 法 在 法时 , 还缺 乏一些相 应 的方 案 、 制度、 奖励 体 , 加大对青少年的科普宣传 , 让青少年 了
线 工具 。该工具将实 现创新 方法指导的在 等配套 手段 , 距离 实现创新 方法 与企 业创 解科 学 工具 、 科 学方法 , 培养 创新 思 维能 线 实施 , 为企业技 术人员 更方便 快捷 的使 新文化相 融合 的 目的还 有相 当距 离 , 真正 力 。同时宣传创新方法示范企业 的典 型案 用创新 方法 工具 提供 服务 。 做到大多数企业应用创新方法进行研发设 例及 其产生 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 益 , 引导 计还 有相 当长 的路要走 。 更多 的企业和 人员关 注创新方 法 , 从而在 全省形成 良好 的 自主创新氛 围。 3 . 5 积极 开展 国内外合作交流 。

TRIZ理论的意义与存在问题

TRIZ理论的意义与存在问题

[TRIZ创新理论]的意义与存在问题许常凯[用TRIZ进行创造性思考实用指南]一书的作者迈克尔A•奥尔洛夫说:「在20世纪就有人指出整个文明社会都不会思考。

这意味着由于没有对思考进行良好的组织,人们浪费了他们的潜在智慧,不仅没有学习思考,甚至都没有怀疑他们无效的思考方式!有人认为:在今天,仍像数千年前一样,「试错法」是基本的思考方法。

这种方法是对某类解决方法的非结构化猜测,这些猜测中只有极少产生正确思想,绝大多数都在后来被舍弃了。

人类如果能从成功中学习不是更符合逻辑吗?!从众多最佳解决方法中抽取经验并转化成明确的规则,进而发展成具有完整模型的方法学甚至作为实践理论岂不更好?这个人就是阿奇舒勒(GenrichS.Altshuiler)。

在20世纪中叶,是他提出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___「TRIZ」。

」阿奇舒勒(1926__1988)是前苏联人,曾是前苏联的一名海军专利调查员。

20世纪的中叶,他在研究了大量专利后,发现专利的发明中存在一些解决问题的通用摸式,认为「一旦我们对大量好的专利进行分析,提取它们的问题解决模式,人们就能够学习这些模式,从而获得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了」。

于是他开始了对专利的专注研究与分析。

TRIZ理论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着力于澄清和强调系统中存在的矛盾,而不是逃避矛盾,其目标是完全解决矛盾,获得最终的理想解,而不是采取折中或者妥协的做法,而且它是基于技术的发展演化规律研究整体设计与开发过程,而不是随机的行为。

实践证明,运用TRIZ理论,可大大加快人们创造发展的过程,并能得到高质量的创新产品,它能够帮助我们系统地分析问题情境,快速地发现问题的本质或者矛盾,它能够准确探索方向,不会错过各种可能,而且它能够帮助我们突破思维障碍,打破思维定势,以新的视角分析问题,进行逻辑性和非逻辑性的系统思维,还能根据技术进化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帮助我们开发富有竞争力的市场和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TRIZ理论综述及中国化思考

TRIZ理论综述及中国化思考

TRIZ理论综述及中国化思考1.TRIZ体系简介(1)TRIZ的理论基础①对创新规律的基本认识TRIZ翻译成德文是TheoriedeerfinderichenProbleml,意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前苏联科学家阿奇舒勒在对20万个发明专利进行了研究,特别在对其中4万个他认为发明程度很高的专利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3个基本认识:发明专利虽数目庞大,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应用了数目不多的一般性原理;像社会系统一样,技术系统可以通过解决矛盾(Wderpruch)而得到发展。

因此,真正的创新是解决矛盾,妥协的解决方案最多只能算优化;技术系统的进化遵循一定的模式和规律。

这就是说,技术系统的发展(在一定限度内)是可预测的。

阿奇舒勒以这3个基本认识为出发点,根据辩证法、认识论和系统论的思想,总结出了技术系统进化法则和构建在基本原理基础上的求解发明问题的技术、方法和工具体系,创立了TRIZ。

②TRIZ的核心概念TRIZ的核心概念有两个: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

所谓技术矛盾,是指在一个技术系统中,当一个参数被改动时,另一个参数就变差,例如:发动机功率增大,但耗油量升高。

物理矛盾则是指同一个参数的两个互相对立的特性,如温度的冷与热;几何尺寸的长与短;硬度的软与硬等。

阿奇舒勒将问题分为常规问题与发明问题。

所谓问题,就是技术系统的初始状态与理想状态之间存在距离。

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使技术系统的初始状态通过一个步骤或多个步骤的变换实现或接近理想状态的过程。

如果实现变换的所有步骤都已知,则要解决的问题属常规问题;若至少有一个步骤未知,则该问题属发明问题。

阿奇舒勒将他研究过的20万个发明专利所涉及的发明问题分成五类:第一类(32%):利用已知方法继续发展现有技术系统(例如:增加壁的厚度以提高强度)。

第二类(45%):现有技术系统的小幅度改进,但这种改进往往是妥协的折衷解决方案(例如:使用结合剂将两种不同材料焊接在一起)。

第三类(18%):运用现有技术实现现有技术系统的重大改进(例如:以半导体取代电化学继电器,或在摩托车上以万向轴传动取代链条传动)。

国内TRIZ理论及方法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国内TRIZ理论及方法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doi: 10.12052/gdutxb.200158国内TRIZ理论及方法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林琳1,3,李小涛2,徐永利3(1. 青岛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042;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0016;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6)摘要: 以CNKI收录的2000~2019年TRIZ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 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TRIZ在我国的研究现状、演化趋势进行分析。

并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工具进行知识图谱展示, 分析了该研究领域的描述性统计特征、热点以及演化趋势等内容。

研究发现: 我国TRIZ研究虽起步晚, 但发展较快, 从2000年至2019年共经历了纵深研究和横向发展两个阶段。

TRIZ在我国的研究热点是在TRIZ的传统应用的基础上, 逐渐延伸至服务创新、知识创新等非工程技术领域当中, 并且逐步与新技术相融合。

未来继续深化TRIZ在非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同时推进其软件化、智能化、简洁化的应用模式, 进一步扩大其应用领域和范围。

关键词: TRIZ;文献计量;创新方法;知识图谱中图分类号: G304;TP2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7162(2021)02–0010–10Hot Spot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RIZTheory and Method in ChinaLin Lin1,3, Li Xiao-tao2, Xu Yong-li3(1.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100, China; 2. Library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211106, China; 3.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211106, China) Abstract: The related literature of TRIZ from 2000 to 2019 is collected by CNKI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evolution trend of TRIZ in China is analyzed by bibliometric method. With the help of CiteSpace visualization tool, the knowledge map is displayed, and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hot spots and evolution trend of the research field are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although TRIZ research in China started late, it has developed rapidly. From 2000 to 2019, it has experienced two stages: in-depth research and horizont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application of TRIZ, the hot spots of TRIZ in China has gradually extended to non-engineering technology fields such as service innovation and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gradually integrated with new technologies. The future research trend will continue to deepen the application of TRIZ in non-engineering fields, and promote its software, intelligent and concise application mode, and further expand its application field and scope.Key words: TRIZ; bibliometrics; innovation method; knowledge mappingTRIZ理论体系是由科学家阿奇舒勒(Genrikh Saulovich Altshuller)带领数十家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的研究团队,综合多个学科领域的原理、法则,深度挖掘创新活动的内部规律,提出的一套有关发明问题的基本理论。

TRIZ理论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TRIZ理论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大学生在校期间就申请了专利。

北方工业大学在运用CBT/NOVATM中提供的TRIZ理论的创新原理和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等工具,借助Pro/Innovator软件,对创新大赛中关于网球拾球器的概念设计难题提供了诸多解题思路,并获奖。

笛卡儿曾经说过:"人类历史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

'
从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年科技发展的经验教训来看,引进先进的创新理论、方法与工具,远比引进资金、设备和人才更为重要。

只有遵循创新规律,研究创新方法,才能突破创新效率瓶颈;只有提高创新效率才真正符合中国的国情,让创新变得"多快好省',确保企业、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实践证明,以TRIZ理论为核心,不断发展强大起来的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必将成为工程技术领域的核心技术支撑,为国家和企业提升创新水平、获取竞争优势提供切实的手段和途径,为人类的创新提供强大的动力。

TRIZ实践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方法

TRIZ实践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方法

TRIZ实践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方法
一、什么是TRIZ
TRIZ是一套系统化的创新算法;使用者先将面对的问题抽象化,再依据科学家分析过的数百万个专利所归纳的发明原则获得创新想法,可以让使用者跳脱心里惯性或是常使用的试错法而产生更多有价值的创新想法。

二、为什么做TRIZ
传统三种主要思考模式限制了我们的创新:
1、自身知识领域:容易停留在旧有模式,受限于自身所学。

2、心里惯性:使得我们习惯运用旧有思考模式解决问题,容易停留在旧有模式。

3、试错法:从尝试错误中寻求成功是发明家长久以来最常用的创新问题解决,连发明天才爱迪生也没有其它的捷径,其效率很低,以至陷于问题的同一层次中。

TRIZ这个强而有力的工具,目的在消除因为在不同绩效之间存在的冲突点,致力于达到共好的目标,而不是妥协。

TRIZ可以利用公司的知识、产业的知识、其它产业的知识,帮助你解决相关技术工程问题,为你进行专利布局。

三、何时做TRIZ
1、针对技术项目,在技术项目启动前,梳理技术项目的关
键问题点或技术断裂点,选择合适的几个点作为TRIZ创新项目题目,按照上面的流程完成TRIZ项目,TRIZ项目的成果作为技术项目的解决方案输入,支撑技术项目达成。

2、其它问题解决型,明确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问题的颗粒度大小,选择合适的TRIZ流程支撑创新解决。

3、按照TRIZ项目标准运作流程,项目成员非专职投入的前提下,目前我们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大概1个月,每周1~2次内部讨论,每次讨论大概半天。

如果项目成员投入时间充分,项目周期可以大大缩短。

根据已有的这些创新项目经验来看,只有投入才有产出,而且很多项目产出成果优秀,投入不足或者没有投入,基本上不会有结果。

TRIZ理论在企业管理创新中的应用问题研究

TRIZ理论在企业管理创新中的应用问题研究

TRIZ理论在企业管理创新中的应用问题研究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是一种应用于创新、设计与问题解决的理论,被誉为“创新神器”。

在企业管理中,TRIZ理论可以被应用于多个方面,包括产品设计、工艺流程改进、质量提升、成本降低等等。

然而,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TRIZ应用于企业管理的局限性TRIZ理论主要关注的是创新和问题解决,但在企业管理中,这并不是唯一的目标。

企业管理还需要考虑诸如资源分配、人力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公司在应用TRIZ理论时必须注意谨慎,不能只考虑创新问题。

同时,TRIZ理论需要与企业的整体战略进行对接,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二、TRIZ理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问题TRIZ理论中的“反转思维”等方法,虽然在理论中看起来较为简单,但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却需要深入考虑。

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十分复杂,需要灵活的思维和实践能力。

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应用TRIZ理论中的相关方法,并结合实际思考,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三、TRIZ理论应用的难度TRIZ理论十分复杂,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专业知识的支持,一般的员工难以轻易掌握其精髓。

同时,TRIZ理论中涉及的概念和术语也比较抽象和复杂,需要具备较高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因此,企业在应用TRIZ理论时,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为其提供培训资料和实践案例,才能让其更好地应用TRIZ理论。

企业在应用TRIZ理论时,必须注重质量问题。

尽管TRIZ理论可以提供很好的创新解决方案,但在实践中,是否能够得到可行的成果,需要充分的考虑。

企业应该谨慎地选择自己所需解决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以便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

总结TRIZ理论在企业管理创新中的应用有很多机会和潜力,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因此,企业需要在应用TRIZ理论时,深入分析自身实际情况,并结合需求和目标对其进行灵活应用。

TRIZ理论在企业管理创新中的应用问题研究

TRIZ理论在企业管理创新中的应用问题研究

TRIZ理论在企业管理创新中的应用问题研究TRIZ是一种创新方法论,被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技术改进和系统优化等领域。

随着TRIZ理论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探索将其应用于企业管理领域,以推动组织创新和提升竞争力。

然而,TRIZ理论在企业管理创新中仍然存在一些应用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问题一:理论知识的融合难度TRIZ理论主要用于解决技术问题,而企业管理领域涉及到的问题更为复杂多样,需要涉及到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物流等多个方面。

因此,在将TRIZ理论应用于企业管理创新中,需要将理论知识融合到企业管理中。

这需要企业管理者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并且需要进行相应的训练和学习。

问题二:理论与实践的衔接难度TRIZ理论注重从理论层面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企业管理则需要将理论付诸实践。

在实践中,往往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需要在TRIZ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解决。

然而,有时候理论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差异,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具备一定的修辞能力,能够借助TRIZ 理论中的思维工具进行变通和创新。

问题三:创新流程的规范化难度TRIZ理论注重创新思维的规范化和流程化,以实现更加高效和系统的创新过程。

然而,在企业管理领域中,创新往往受到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等方面的限制,难以完全实现创新流程的规范化。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在维持企业管理的基本流程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创新流程的嵌入和优化。

问题四:思维习惯的转变难度TRIZ理论鼓励人们采用反常识的思维方式,以挖掘出潜在的创新机会。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常都习惯于固定的思维模式,难以很好地应用TRIZ理论的思维工具。

因此,需要通过培训和教育等方式,让企业管理者逐渐改变原有的思维习惯,习得TRIZ理论中的创新思维方式。

问题五:创新成果的评估难度企业管理中的创新成果需要经过客观的评估和检验,以确保其对企业发展的贡献。

然而,TRIZ理论中的创新成果常常是模糊的、定性的,难以进行可靠的评估。

Triz理论研究及应用现状分析

Triz理论研究及应用现状分析

o n t h e h i g h l y c i t e d p a p e r s ( c i t a t i o n f r e q u e n c y >5 I 0 ) p u b l i s h e d b y t h e l i b r a r i e s a s t h e i f r s t i n s t i t u t i o n s i n t h e p e i r o d o f 2 0 0 2 -
( 3 ) : 1 6 4 — 6 7 .
[ 1 5 ] 刘毓华 . 大学 生信 息素质教 育研究 [ J ] . 图书馆学研究 , 2 0 0 4
( 1 ) : 9 7 — 9 9 .
( 责任编辑 : 薛培荣 )
[ 1 6 ] 曾晓牧 , 孙平. 高校信息素质教育 发展 的基本架构 E J ] . 中国
图书馆学报 , 2 0 0 6 , 3 2 ( 2 ) : 1 0 3 ~ 1 0 6 . 第一作者简介 : 刘 晓坤 , 女, 1 9 7 9年 1 1 月生 , 2 0 0 4年毕业于
[ 1 7 ] 宋金玲 . 高校 图书馆实施信息 素质教育 的模式探 讨 [ J ] . 图
书情报知识 , 2 0 0 2 ( 3 ) : 4 2 — 4 3 .
述了 z 理论的 5个领域和 9种 工具 , 以中国知 网( c N Ⅺ) 的 中国期刊全 文数据库 为检 索工具 , 检 索得到 2 0 0 6 -2 0 1 1年间有关 T r i z 理论解决 实际问题 的学术论 文 2 2 1 篇, 运
用S p s s s t a t i s t i c s 数据统 计分析软件 , 尝试探 索 z 理 论 中哪 些工具是 最常用的 、 是否

利用TRIZ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利用TRIZ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TRIZ理论知识TRIZ理论发明分为五级提到发明创造,我们首先想到那些著名的发明成果,如爱迪生发明的电报机、电灯等,可以说这些发明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其它有大量各种形式的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等。

其实现实生活中的发明与创造远非这些,它们形式各样,无处不在,其质量、层次也各不相同,小到一个椅子的简单改进,大到一个学科理论的创建,即使那些专利本身,在创新程度上也各不相同。

那么在具体实现这些发明的过程中,基于它们各自的创新程度不同,对发明者在知识领域、经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比如要改进一个牙刷的手柄,只要了解产品设计、材料、加工技术就可以了,而要发明一个电动牙刷,则还需要掌握专业的电机、控制技术等。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实施创新活动,一些专门从事发明研究的专家对不同形式的发明进行分类,并研究它们各自的特点,以及相应的创新方法和技巧,目的就是为了更有效地实施创新。

其中最为科学有效的发明分类方法,要数著名的TRIZ理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它将发明按照新颖程度分为五个等级,深入分析和研究不同等级发明的特点,并开发出面向不同等级的科学创新方法和工具。

TRIZ理论定义的五个发明等级按照创新程度从低到高依次如下。

第1级是最小型发明。

指那种在产品的单独组件中进行少量的变更,但这些变更不会影响产品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情况。

该类发明并不需要任何相邻领域的专门技术或知识。

特定专业领域的任何专家,依靠个人专业知识基本都能做到该类创新。

例如以厚度隔离减少热损失,以大卡车改善运输成本效率等。

据统计大约有32%的发明专利属于第一级发明。

第2级是小型发明。

此时产品系统中的某个组件发生部分变化,改变的参数约数十个,即以定性方式改善产品。

创新过程中利用本行业知识,通过与同类系统的类比即可找到创新方案,如中空的斧头柄可以储藏钉子等。

约45%的发明专利属于此等级。

第3级是中型发明。

产品系统中的几个组件可能出现全面变化,其中大概要有上百个变量加以改善,它需利用领域外的知识,但不需要借鉴其它学科的知识。

TRIZ理论的优势特点及其局限性

TRIZ理论的优势特点及其局限性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 = 》 {
T RI Z理论 的优 势特点及 其局 限性
武青艳 ,陈瑞三 ,罗玲玲
1 . 沈 阳建筑 大 学 ,辽 宁 沈 阳 1 1 0 0 0 4 ; 2 . 东北 大 学 。辽 宁 沈 阳 1 1 0 0 0 4
摘 要
T R I Z 是 解 决发 明 问题 的 理论 方 法 , 目前 已为世界 众 多 国家所 关注 、 研 究 和推 广。在梳 理T R I z 理 论核 心 思 想、 主要 内容与现 代 发展 的基 础上 , 重 点讨 论T R I Z 理论 在 发 明创 新 中的优 势特 点 , 能够 帮助 实践 者快速 、 准确 地 分析 和发 现核 心 问题 , 提 高发 明效 率 ; 扩展 思维 角度 , 提 供知 识库 ; 通过 形 式化手 段 , 使 发 明过 程科 学化 , 具
析、 绿色优化设计等方面 , 对T R I Z 理论进行大胆改 进, 并 收 到一定 的效果 。
从T R I Z 的早期理论 自身逻辑性和理论 实践者
的反 映来看 , 这 一 时期 的T R I Z 理 论结 构松 散 、 复杂 ,
各种方法和工具之间存在着大量重叠交叉现象 。 这 种状况给推广者和学习实践者带来了诸多不便 。因 此, 必须对其进行发展 、 简化和完善。发展 、 简化 和

主创新能力 , 使其 自主创新成果令 当时的西方发达
国家望尘莫及。2 0 世纪8 0 年代 中期 , 伴 随着前苏联
当时的一些外籍科学家陆续迁徙海外 , T R I Z 理论才 逐渐浮出水面 , 被介绍 、 引进到其他 国家。此后 , 立
即引起 了 以西 方发 达 国家 为 首 的 国家 科 技界 、 经 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国内Triz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关于triz理论的文献报道分析,指出了triz理论在国内传播与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triz理论主要局限于机械设计领域,缺乏团队合作,缺乏大的系统化的科技创新实例的研究等等,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与弥补不足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创新 triz 综述技术创新中图分类号:t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6(c)-0221-02triz理论,即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它是有苏联发明家根里奇·阿奇舒勒(genrich s.altshuller)于1946年开始,花费1500人·年,在研究了世界各国250多万份高水平专利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套具有完整体系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和方法。

1 国内关于triz理论的研究与文献综述triz属于前苏联的国家机密,在军事、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均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促进苏联科技创新的重要促进力量。

苏联解体后,一大批triz专家移民到西方国家,triz理论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得到传播与重视。

triz理论传到我国是上世纪末期,目前可检索到的最早介绍triz理论的文献,是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牛占文等人于1999发表于《中国机械工程》第10卷第1期上的《发明创造的科学方法论——triz》一文,文中首次向国人介绍了triz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详细列举了triz理论中40个发明创造所遵循的基本原理、39对技术矛盾及其矛盾矩阵表、物场模型、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等等重要内容,已经较为全面概括地对整个triz理论进行了描述,而且通过一实例演示了triz理论解决发明问题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此后,国内陆续见有关于triz理论研究的论文发表,且论文数量呈每年大幅盘升之势,截至2011年底,可见关于triz理论研究的论文共计899篇。

图1为1999年至2011年关于triz理论论文数量的统计图表。

(如图1)通过读秀搜索可知,国内关于triz理论的专著现有31种,最早面世的是2002年出版的檀润华编著的《创新设计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一书,2004年又见有范怡红,黄玉霖翻译的根里奇·阿奇舒勒原著译作出版,分别是《哇发明家诞生了triz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与《创新40法 triz创造性解决技术难题的法则》。

图2是自2002年至今有关triz理论研究的著作出版情况的统计图表。

(如图2)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单纯从论文与专著数量上,只能看到triz理论在国内研究与传播的表层问题,不能准确把握triz理论在国内各个技术领域研究的内涵与实质,所以还要仔细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具体内容与学科分布特征。

2.1 triz理论的研究过多局限于机械设计领域第一篇关于triz的论文的作者就属于机械工程专业学者,此后绝大多数triz论文的作者也多是研究机械工程或者与机械工程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所以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研究论文,除了相当数量的以介绍triz理论基本内容与研究进展情况综述性文章之外,绝大多数是发表于机械类科技期刊的以机械设计为主的triz应用与研究的文章,还有一部分是从事科研管理或者说知识管理研究的学者,从创新方法本身对triz理论的关注与研究。

机械设计专业外的相关研究文献报道很少,例如,2003年只有一篇《基于rp/triz的网上服务系统研究》的硕士论文,2004年也只有1篇《非工程领域中的triz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发表,2005年见有《triz理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一文,2006年只见有《创新理论引入软件项目管理研究》一文,从2008年起,在非机械设计领域的triz研究论文逐渐增多,分别见有利用triz理论对企业管理、商业运营、电子设计、园林设计、生物医学、仓储物流等领域内技术与管理问题的研究,但与传统机械领域的研究相比,仍然只占了微不足道的比例。

事实上,这与triz理论最容易在机械设计领域得到体现有关。

在高新技术革命以前,发明创造领域与机械有关的技术革新与进步占了较大部分,根里奇·阿奇舒勒在介绍triz理论的著作里,所举的例子也多是跟机械密切关联的技术案例,很少涉及化工、电子、医学等较为抽象技术领域的技术问题。

这是triz理论诞生时期人类科技发展阶段所造成的固有局限,那时无论计算机技术、还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都处于薄弱发展时期,triz理论创始者与研究者缺乏进行归纳总结的相关的专利文献等创新素材,所以不可能脱离时代的束缚。

从triz理论中所介绍的40个基本原理,尤其是39对技术矛盾中,我们也能看出,这些原理与技术矛盾很难对微电子电路,生物科技、化工、医学等领域的技术问题进行直观的描述,所以在triz理论刚刚进入中国十多个年头的今天,很难苛求各个技术领域的科技工作者都能对triz理论感兴趣,并且去理解、掌握并熟练应用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工作中。

但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世界triz理论研究与应用领域,并非只局限于与机械工程密切相关的行业,韩国三星电子集团就是triz理论成功应用的典型范例。

2005年9月19日,美国《财富》杂志75年专刊发表《三星:永久的危机机器》一文,三星首次在主流媒体上宣布技术创新成功的秘密与实施triz密切相关。

特别是三星电子公司(英文简称sec),实施triz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工程所取得巨大成就。

1995年,三星电子设立内部设计学校——三星创新设计实验室。

1996年,董事长李健熙宣布本年度为“设计革新年”,强调设计人员在产品规划方面应处领导地位。

1997年三星电子成立价值创新计划引入triz,邀请十多名前苏联triz专家在研发部门进行triz培训。

1998年,仅三星先进技术研究院(sait)实施triz就节省0.912亿美元的研发费用。

同年,三星电子第一次进入美国发明专利授权榜前10名;随后至今,三星电子的美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和排名稳步上升。

1998年至2004年,三星电子共获得了美国工业设计协会颁发的17项工业设计奖,连续6年成为获奖最多的公司。

2000年至2004年,三星电子在美、欧、亚的各项顶级设计大赛中共获得100多项大奖。

三星电子的例子说明,triz理论绝不是只适合于机械设计领域,只要深入研究技术内涵,抽象归纳出技术问题下面隐藏的原理性的技术矛盾,triz理论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这是被世界科研领域与著名企业所证实了的。

2.2 triz理论的研究缺乏团队合作另一个值得忧虑的地方,在于目前国内对triz理论的研究缺乏团队合作,缺乏多学科之间的交叉配合。

而且triz理论研究以高校教师为主,缺乏与企业科研实际的结合。

当然,这其实是我国科学研究领域的通病,并非限于triz研究一域。

triz理论本身就是团队密切合作的产物,缺乏团队合作的triz研究,不会是高水平的研究。

前文介绍过,它是在根里奇·阿奇舒勒的带领下,花费1500人·年,在研究了世界各国250多万份高水平专利的基础上,通过归纳与分析总结出来的,没有高效密切的合作团队,是无法完成这一巨大工程的。

另外,从triz理论中定义的5个创新等级来看,个人知识的局限性也不适合于刚水平的技术创新。

当阿奇舒勒对250万个专利进行研究时,发现可以根据创新程度的不同,将这些专利技术解决方法分为5个“创新等级”。

第一级:技术系统的简单改进,是显然的解的获得,所要求的知识来源为个人的知识。

第二级:包括技术矛盾解决方法的发明,是少量的技术改进,要求企业内的知识。

第三级:包含物理矛盾解决方法的发明,属于根本性的改进,要求行业内的知识。

第四级:包含突破性解决方法的新技术,属于全新的概念上的变革,需要行业外的知识。

第五级:包含新现象的发现,是属于发明创造的范畴,要求全社会的综合知识。

一般任务triz最适用于第2级到第4级的创新。

而这些级别中的创新,都不是基于个人的知识与经验,所以,如果缺乏团队精神,缺乏与相关行业技术实践的结合,很难想象会发挥triz理论的最大作用。

2.3 triz理论的研究缺乏系统化的实践目前已发表的大量关于triz研究的论文中,缺乏深入细致的应用研究。

很多论文侧重于triz理论基本内容的介绍,内容彼此重复部分很多,鲜有原创性的应用实践的案例分析。

有的论文是以简单的例子去阐述triz理论的应用方法与步骤。

有的论文是对triz教材中早被人熟知的典型案例,例如波音737发动机引擎罩的创新设计,薄板玻璃的加工方法等等,按照triz39对矛盾矩阵表与40个创新原理进行展开说明,或者是对已经得到技术解决方案的产品或系统,利用triz理论进行倒推,重新以triz理论的角度来审视。

3 措施与对策在国家层面,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中国科协于2008年4月23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呼吁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认为科学思维的创新是科学技术取得突破性、革命性进展的先决条件,科学方法的突破是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科学工具的创新是开展科学研究和实现发明创造的必要手段。

重点面向企业、科研机构、教育系统三个群体,大力推进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工具的发展。

积极推动一批急需科学方法的研究。

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实施及一些热点问题的重大需求,重点开展新兴学科、衍生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等领域急需科学方法研究,催生一批原始创新性的重大成果。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鼓励与扶持下,国内triz理论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

例如:2008年8月,黑龙江省被科技部正式批准为国家首批技术创新方法试点省,之后,以黑河市人民政府、黑龙江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电力triz研究中心、黑龙江中俄科技合作及产业化中心等五大培训基地为依托,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成为国内triz研究领域一支重要的力量。

北京亿维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世界领先的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cai(computer aided innovation)软件供应商,长期致力于创新理论体系和以triz(萃智)为核心的创新方法学的研究,是一家专注于cai软件的研发、应用、创新理论培训和技术咨询的高新技术公司,是科技部和国家级创新方法研究会研究和推广创新方法的技术支撑单位。

2010年5月,亿维讯公司发布全新企业级研发平台——pro/innovator v6.0,是帮助科研人员结合triz理论进行科技创新的强大辅助工具。

4 结语尽管表面看来,triz理论传播到中国始于1999年,然而在一开始的四五年内,无论从发表的论文数量还是专著出版的数量上看,都是少之又少,所以triz理论研究的真正形成规模与气候,只是最近六七年间的事情,总体来讲大家还处于“当学生”的阶段,主要是对triz理论的方法策略进行摸索学习阶段,还谈不上实质性的应用与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