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博物馆新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来自:专筑网 转贴请注明出处云南省博物馆新馆
设计师:汪克
所在国家:中国
所在地区:云南
建筑表现
建筑表现的最后一张总图上说明“项目概况”
项目概况:云南省博物馆新馆位于昆明市广福路与关宝路交汇处东南侧,西北临宝象河。新馆占地150亩,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另设地下停车库及人防设施平方米,总投资约5亿元人民币,其中建筑工程费约3.3亿元。本次总图设计与新馆东侧的文化艺术中心地块总体设计,统一规划。
构思理念
设计原则:永久性:作为“文物最后的归宿”的博物馆,永久性体现了其独特的象征性。
标志性:巨大的投入、显要的位置和自身的公众性决定了新馆的标志性。
地域性:“彩云之南”,地域特色浓郁。
先进性:在百年近代史上,不断“开风气之先”的云南,必然要其新馆具备先进性。
合理性:新馆要求自身的使用属性与超越意义达成恰到好处的平衡,实现合理性。
互动性:时代要求新云博具有与观众和社会的良好互动性,成为一座广受欢迎的城市热点,从而站在二十一世纪新博物馆学的前列。
总构思:“云南看云”的格律和诗意。
为何“云南看云”:一个最能代表云南的地域意象,一个也只有博物馆建筑才能淋漓尽致表达的地域意象。
历时性的“彩云之南”以其概念之久远足以表达云博的永久性,共时性的“彩云之南”则以其形态上的冲击与震撼形成地标。
外观的历时性想象可以追溯到云南远古的铜鼓和贮贝器,外观的共时性成就于最新的建筑表皮技术和光电科技成果。
“云南看云”的格律:1、150米直径的正圆体将丰富的体量约束;2、均匀的空间网格将自由流动的曲面体型量化并形成格律;3、规律变化的立面控制(包括光电控制)生成的白天和黑夜不同的彩云图案;4、严格控制的功能流线将复杂丰富的功能关系高效连接形成严整格律。
“云南看云”的诗意:诗意来源于想象与美感。一个出人意外的空间在给人一个惊喜的第一印象之后开启众人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由于与云南之云这种无穷尽的自然资源的共享而产生无穷尽的变化,将上演无穷尽的云舒云卷,给人无穷尽的美的享受。
理念解析:1、“云南看云”是两极碰撞产生的第三极:外与内、圆与直、正圆与曲体、高耸与舒缓,这些黑白分明的两极体在交融与沟通中发生变异,终于在雨林花园和博物馆室内界面之间产生了内外融合的“露天展厅”空间。
2、这个露天空间没有顶,属于室外,但有墙,利于展出;虽有墙,又不是一般的墙,而是三维变化的曲面墙体,其指向具有多义性,为展示提供多种可能;虽说多义,但最终的指向是天空,一个传奇般的、充满了形状和色彩变化的、彩云之南的天空。终极指向的结果不言而喻:云南看云。
3、“云南看云”超出了文物的概念,新云博也超出了普通文化建筑的制约。设计拓展了省博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存空间,还原了省级地志性综合博物馆作为一方精神结构组成要素的本意。云博也将因此而成为云南旅游的出发地。
理念发展:1、“云南看云”理念提供的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建筑复合体,在这个复合体中,随着理念的发展,首先得到的是一座功能性极强的博物馆。
2、因为,“云朵飘浮在山坡上”的发展理念将博物馆的两大功能区自然分开,一个是采光要求很高、展示性很强的展厅、休息厅、以及科研学术区等功能区升起放置于“云朵”之中,充分表现其功能性;
3、另一方面将临时展厅、观众服务区、文物库房区、警队及综合服务区、地下停车库和机房等功能区设置于一层或地下一层的“山坡”之中,以最大限度满足其方便安全的功能要求;
4、在上述两者的结合部,设置观众入口和接待区。当观众步行或乘车来到舒缓的“山坡”
文章来自:专筑网 转贴请注明出处
之上时,他在广场与宝象河优美景观的背景中步入云博新馆,步入一个新奇和探索的非日常空间。
5、这个“非日常空间”在观众心目中能够强化,得益于围合空间的内外三层表皮的处理。外表皮使用新科技表达“云南看云”的意象,内表皮在展厅内严格支持展出陈列的需要、在休息厅和信息廊采用半透明处理。出人意外的第三层表皮创造性地围合第三极。
因此,设计不但提供一个功能性极强的博物馆,也将产生一座作为城市地标的建筑艺术品;
设计解析
区位与环境:场地北接广福路,西临宝象河,东临文化中心广场,南俯回迁小区。区内地势平坦,没有障碍物。场地西北对角地块为刚刚整修完工的官渡古镇。景观方向为东侧规划广场、西侧宝象河景和西北角官渡古镇景观。
文章来自:专筑网 转贴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