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地震安全教育培训资料.pptx

合集下载

防地震安全教育培训资料课件

防地震安全教育培训资料课件
地震预警系统的局限性
地震预警系统无法预测地震,也无法 阻止地震的发生。它只能提供逃生时 间,因此人们仍需了解和掌握防震减 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应急响应流程
紧急避难
一旦收到地震预警,应立即采取 防护措施,如躲进桌子下、关闭 火源和电源等。同时,迅速但冷 静地前往最近的避难所。
保持通讯
在避难所中,保持通讯畅通,以 便获取最新的地震信息和救援进 展。同时,也可以通过通讯工具 向外界报告自己的状况。
THANKS 感谢观看
物、趴下等。
寻找安全通道
尽快找到安全的逃生通道,如 楼梯、出口等,避免使用电梯

互救原则
在自救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人 的安全,互相帮助、协作逃生

报警求助
逃生后及时报警求助,告知地 震发生地点和人员情况。
03 地震预警与应急响应
地震预警系统
地震预警原理
地震预警系统通过利用地震波和电波 的速度差,在地震波到达之前,提前 发出警报,为人们提供几秒到几十秒 的逃生时间。
污染物,防止疾病的传播。
做好防疫工作
地震灾害后,防疫工作至关重要 。应定期对灾区进行消毒、灭菌 处理,加强食品和水源的管理,
确保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
宣传教育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灾区居民的 卫生意识和防疫能力,让他们了 解如何预防疾病、如何保持个人
卫生等。
灾后重建和恢复
01
制定重建计划
在灾后重建中,应制定科学的重建计划,确保重建工作的有序进行。重
抗震设计
采用抗震结构设计和建筑 材料,增强房屋的抗震性 能。
施工要求
严格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 工,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 性和安全性。
家庭防震
家具固定

《地震常识及应对措施》培训PPT课件(含完整内容)精选全文

《地震常识及应对措施》培训PPT课件(含完整内容)精选全文
物和水,并计划使用,以延 长时间。
03
在周围安静能听到上面有人说话时,应敲击出声,向外面传递信息。
4 地震被埋应对措施
救人原则: 先救人多的地方、医务人员、容易救的人、伤势轻的人和强壮的人。
寻找被困人员
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呼喊、 呻吟和敲击器物的声音。
挖掘被埋压者时
不可以用利器刨挖,以免伤人。 尽快使受伤者的头部暴露,清除 口鼻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通畅,
讲解完毕 谢谢大家
衣柜
床铺
沙发
3 应急防护与逃生知识
在学校避震
操场或 室外时
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 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 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过道 或室内
不要பைடு நூலகம்到教室。不要跳 楼。震后应当有组织地 撤离。
教学楼内 的学生
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 撑的房间里。 迅速用书 包护住头部,抱头、闭眼, 躲在各自的课桌旁。
3 应急防护与逃生知识
家庭避震
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
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内墙墙根、墙角;
室内易于 形成三角空间
的地方是
厨房、厕所、储藏 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3 应急防护与逃生知识
户外场所避震
01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 蹲下或趴,以免摔倒; • 避开人多的地方; • 用包、头盔等保护头部; •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当地震发生时, 我们怎么做才最安全呢?
俗语说:
“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 镇静自若的态度。
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 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 然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很少有上下颠簸感觉,都 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地声脆,震动小。

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

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
植物 ——不合时令的生态变化,如海城大震前正值冬天,可是 在一些山坡上却出现青草发芽,树开花的情况。
地光 ——震前地面或低空中出现的闪电或光亮,有白、红、兰 色或多彩颜色,一般在震前几分钟至几秒钟出现。
地声 ——在震前的一、二天,特别是震前几分钟人们听到地下 发出的隆隆声,如闷雷滚滚,如载重过桥。这时,地震就即将发生 ,应采取紧急防震措施。
• 3、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 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 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
• 4、银川-河套地震带。位于河套地区西部和北部的银川、乌达 、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区。
2021/3/10
17
山东地震情况
• 1932年8月22日19时12分 南黄海北部发生6.2级地震 • 1937年8月1日4时35分 菏泽7级地震 。这是20世纪华北地区
2021/3/10
18
山东地震情况
• 1969年7月18日,渤海发生7.4级地震。山东惠民地区(今滨 州市)垦利县大部分地区、利津县、沾化县部分地区受灾严重 ,多处出现地裂、地陷、涌水冒砂、房屋倒塌;昌潍地区(今 潍坊市)、烟台地区等沿渤海地区也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地震共造成9人死亡,353人受伤,重伤35人。这次地震,东 至山东威海,西至河北隆尧,南至山东苍山,北至辽宁彰武 都有震感。
在学校等人员 集中场所遇到地 震时,如果正在 上课,学生应听 从老师的指挥, 迅速抱头、闭眼 、就近躲在各自 的课桌底下沿边 角处,待地震过 后再有次序地撤 离到外面的空地 上,切勿盲目乱 跑。
36
2021/3/10
身在高楼勿近 窗结实支撑物 下藏、地震到 来时,如果正 好在公共场所 ,千万不要紧 张慌乱,到处 乱跑。

《防地震安全知识》课件

《防地震安全知识》课件

《防地震安全知识》课件目录一、地震基本知识 (2)1. 地震定义及成因 (2)2. 地震类型与特点 (3)3. 地震活动分布及规律 (4)二、地震预警系统 (6)1. 预警系统构成 (7)2. 预警信息发布流程 (8)3. 预警系统作用与意义 (9)三、家庭防震准备 (10)1. 地震应急计划制定 (11)2. 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12)3. 家庭防震演练实施 (13)四、地震避险与自救互救 (14)1. 地震发生时避险原则 (15)2. 避险场所选择 (16)3. 自救互救基本技巧 (17)4. 搜救与救援知识普及 (18)五、学校防震措施 (20)1. 学校防震制度建立 (21)2. 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组织 (23)3. 校园防震设施完善 (24)4. 师生防震知识教育 (25)六、公共场所防震指南 (26)1. 公共场所安全避难须知 (27)2. 紧急疏散路线了解与演练 (27)3. 公共场所防震设施使用指导 (28)七、企业工厂防震措施 (29)1. 企业防震制度建设 (31)2. 地震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 (32)3. 工厂设备防震措施落实 (34)4. 员工防震知识培训 (35)八、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 (36)1. 历史典型案例剖析 (37)2. 案例分析中总结经验教训 (38)3. 实践应用案例分析成果 (39)一、地震基本知识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自然现象,通常由于地壳板块的突然移动或相互作用引起。

当地球内部的岩石受到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突然断裂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地面震动。

地质条件:不同的地质构造和土壤类型对地震的强度和破坏性有重要影响。

地震波传播速度: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影响震害分布。

建筑物抗震性能:建筑物的设计、建造质量和使用年限都会影响其抵御地震的能力。

“趴下、掩护、握住”:在空旷场地应立即趴下,双手保护头部,寻找坚固物体掩护身体,抓住身边可能找到的坚固物体。

临“震”不慌 守护生命安全——防震减灾安全教育原创精品课件(共29张PPT)

临“震”不慌 守护生命安全——防震减灾安全教育原创精品课件(共29张PPT)

目录
一、地震基本知识概述 二、地震前兆识别与预警 三、校园建筑安全与避难场所选择 四、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培养
01
地震基然现象的一种,指的是大 地突然发生的震动,即地壳某个 部位的岩石在内、外应力作用下 突然释放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 震动的现象。
地震成因
地震是由地球内部的岩石突然断裂和滑动造成的。这种断裂 通常发生在地壳的板块边界附近,因为这里的应力积累到足 够大的程度,超过了岩石的强度极限。当岩石断裂时,储存 的能量会以地震波的形式迅速释放出来,这些波会传播到地 球表面引起地面震动。
难和寻求帮助。
听从指挥,不擅自行动果断,不 要犹豫不决。地震突发性强,从 主震发生到结束一般也就几秒到 十几秒,躲避能否成功,就在千 钧一发之间,容不得你瞻前顾后 ,犹豫不决。时间就是生命。这 句话用在避震的行动上最贴切, 同学们一定要保持镇静,果断行
动,科学避震,化险为夷。
在教室、图书馆,要躲避在书桌 旁边或下面,远离窗户,在礼堂、 食堂、体育场馆内,躲避在排椅、 桌椅、运动器具旁边或下面。在 宿舍,躲在内承重墙的墙根、墙 角,床旁边或下面。在室外,要 远离围墙、玻璃幕墙,远离可能 倒塌的建筑物和跌落的大型物件 等。破坏性地震过程十分短暂, 如果能坚持熬过这一两分钟,就 有生存的希望。
信息。
服从指挥
在地震发生后,服从政 府或救援部门的指挥和
安排。
03
校园防震减灾
防震减灾自救知识常记
记住应急避难场所的标志。应急 避难场所是我们“生命的保护伞 ”,一般建在城市的公园、绿地 、广场和我们学校的操场等,同 学们平时要记住这些应急避难场 所的标志,了解这些应急避难场 所的位置,熟悉从学校或家到应 急避难场所最近的线路,以便地 震发生后及时到应急避难场所避

安全教育培训课件地震预防与应急避险

安全教育培训课件地震预防与应急避险
安全教育培训课件地震预 防与应急避险
目录
• 地震基本知识 • 地震预防措施 • 应急避险方法 • 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 地震后的恢复与重建
01
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的定义与成因
定义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岩层在地应 力作用下发生突然错断,导致地 表局部发生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 。
成因
地震的成因主要有构造地震、火 山地震和塌陷地震等几种类型, 其中构造地震是最常见的成因。
社区防震宣传教育
加强社区居民的防震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防震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03
应急避险方法
家庭应急避险
家庭应急避险总结
在地震发生时,家庭应急避险的目的是保护 家庭成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家庭应急避险方法一
如果在家中无法找到安全的躲避处,应立即 前往开阔的户外空地,远离高楼、大树、电
线杆等危险物。
家庭防震准备
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包括确定紧急集合地点、制定逃生路线等,有助于家庭成员在地震发生时迅速 作出反应。
储备应急物资
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食品、水、急救用品、照明工具等,以备不时之需。
社区防震规划
社区疏散计划
制定详细的社区疏散计划,明确疏散路线、疏散集合地点等,确保居民在地震发 生时能够迅速撤离。
4 公共场所应急避险方法三
在地震发生时,公共场所应急避险的目的是保障公众的 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04
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自救互救的重要性和原则
重要性
地震发生时,自救互救是保障生命安 全的关键,能够减少人员伤亡。
原则
先救人,后救物;先易后难;先近后 远;先壮后老;先学生后教师;先女 后男。
寻找安全的避难所

防震科普知识课件PPT

防震科普知识课件PPT

加强防震减灾科 普宣传和教育
提高公众防震意识是防震减 灾工作的重要环节。建议加 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和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普及地震知 识和防震减灾技能,提高公 众的防震意识和自救互救能 力。
完善应急救援体 系
应急救援是减轻地震灾害损 失的关键环节。建议完善应 急救援体系,加强应急救援 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 力和效率。同时,加强应急 物资储备和调配,确保救援 工作的顺利进行。
01
通过课堂教育、宣传栏、演练等多种形式,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提高师生员工的防震意识。
紧急疏散演练
02
定期组织紧急疏散演练,让师生员工熟悉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
,提高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的能力。
建筑物抗震性能评估
03
对学校等公共场所的建筑物进行抗震性能评估,及时加固改造
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
个人自救互救技能培养
地震次生灾害及其危害
次生灾害类型
包括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瘟疫等。
危害
地震次生灾害可能加重地震直接灾害的损失,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例如,火灾会烧毁房屋和财 产,造成人员伤亡;水灾会冲毁道路、桥梁和农田等;毒气泄漏和瘟疫则可能引发公共卫生危机。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历史资料分析法
通过分析历史地震资料,评估 未来地震发生的概率及其可能
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公众的地震安全 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地震保险制度
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工作,为制 定科学合理的防震减灾策略提供依据。
建立地震保险制度,为受灾群众提供经济 补偿和重建支持。
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应急指挥体系
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 条块结合的应急指挥体系,确保地震应

防地震安全知识讲座.pptx

防地震安全知识讲座.pptx

7.发生特殊情况怎么办: 燃气泄露时: 用湿毛巾捂住口、 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 移。
第12页/共24页
遇到火灾时: 趴在地上,用湿毛由捂住口、鼻。 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 而进。
第13页/共24页
毒气泄露时: 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
要向顺风方向跑,要绕到逆风方向去, 并尽量用湿毛由捂住中、鼻。
第23页/共24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4页/共24页
第14页/共24页
9.特别提醒:
● 远离高大建筑,烟囱,高大古树等,特 别要避开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躲开变压器、电杆线、路灯、高压线、 广告牌等高处的危险物。
●躲开危房、危墙、狭窄的弄堂、修有高门 脸和女儿墙的房屋。
●堆放得很高的建筑材料等易坍塌的危险物。 ●不使用电梯。
第15页/共24页
地震时如何避震: 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事先有一定的准 备,震时又能抓住预警时机,选择正确的避 震方式和避震空间,就有生存的希望。 1、遇震时一定要镇静,震时就近躲避, 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 。
第8页/共24页
4.在商场、展厅、地铁等公共场所
躲在坚固的立柱或墙角下,避开玻璃橱 窗、广告灯箱、高大货架、大型吊灯等危险 物,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序撤离。
第9页/共24页
5.在体育馆、影剧院: 护住头部,蹲、伏在排椅下面。
第10页/共24页
6.在车辆中
乘客不要1.在室内: 要远离外墙及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等 开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躲藏。躲藏的具体位置可 选择桌子或床下,也可选择坚固的家具或紧挨墙根 的地方。住楼房的千万不要跳楼!
第6页/共24页
2.在教室:
学生应用书包护头躲在课桌下或者 课桌旁,地震过后由老师指挥有秩序 地撤出教室。

《防地震安全教育》课件

《防地震安全教育》课件

地震的分类
根据震源深度,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是指震源 深度小于60公里的地震,中源地震是指震源深度在300公里左右的地震,深源地 震则是指震源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地震。
根据地表破坏程度,地震可分为破坏性地震、有感地震和无感地震。破坏性地震 是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地震,有感地震是指人们能够感觉到的地震,无 感地震则是指人们无法感知的地震。
《防地震安全教育》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地震基础知识 • 地震的危害 • 防地震安全措施 • 地震应急救援 • 防地震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 防地震安全教育案例分析
01
地震基础知识
地震的定义
01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岩层在地应 力作用下发生突然错动,释放积 聚的能量,使地壳产生突然破裂 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环境破坏
地震可能引发山体滑坡、 泥石流等环境灾害,破坏 生态环境。
次生灾害
火灾
瘟疫
地震可能引发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和 财产损失。
地震可能造成水源污染,引发瘟疫等 疫情。
水灾
地震可能引发水灾,如水库溃坝、河 流改道等。
03
防地震安全措施
家庭防地震措施
制定家庭应急预案
准备应急物资
制定家庭地震应急预案,明确家庭成员在 地震发生时的职责和行动方案。
04
地震应急救援
应急救援流程
预警发布
通过地震监测系统及时 发布地震预警信息。
紧急疏散
组织人员迅速撤离建筑 物,到开阔地带避难。
救援部署
根据灾情和救援需求, 合理调配救援力量和资
源。
现场救援
对被困人员进行施救, 及时救治伤员。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防震科普地震常识 课件(共35张PPT)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防震科普地震常识 课件(共35张PPT)

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 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 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震后自救要点
2.震后自救
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01
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02
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03
地震基本知识
不同场所避震方法
10.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11.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
狭窄的街道; 危旧房屋,危墙; 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 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 滚石、泥石流等
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以 防地裂,滑坡等。
地震基本知识
震后自救要点
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预警现象
➢ 地光明亮而恐怖。 ➢ 地声强烈而怪异。 ➢ 地面和房屋的上下颠动及水平晃动。
家庭防震准备
抓住时机 科学避震
大震的预警现象,预警时间和避震空间的存 在,是人们震时能够自救求生的客观基础。 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事先有一定准备, 震时又能抓住预警时机,选择正确的避震方 式和避震4 震 后 自 救 要 点
05 震 后 救 灾 措 施
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基本知识
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2]在震中 区,地震波直接入射地面, 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
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
地震基本知识
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防震科普,携手同行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2]在震中区,地震波直接 入射地面, 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

2024版防地震安全教育PPT课件

2024版防地震安全教育PPT课件

防地震安全教育PPT课件目录CONTENCT •地震基础知识•地震危害与风险评估•防震减灾策略与措施•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心理干预与恢复重建工作部署•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01地震基础知识地震定义与分类地震定义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快速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

地震分类根据地震的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等。

地震波传播原理地震波的产生地震时,震源处的岩石破裂产生地震波。

地震波的传播地震波通过地球内部传播,包括体波和面波两种。

体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面波则沿地表传播。

震源、震中及震级概念震源地震发生的起始位置,即地球内部岩石破裂的起始点。

震中震源在地表的垂直投影点,即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

震级衡量地震大小的标准,常用里氏震级表示,与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

02地震危害与风险评估01020304建筑物倒塌地面裂缝火灾恐慌与逃生不当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原因分析地震后火灾是一种常见的次生灾害,由于燃气泄漏、电线短路等原因引发火灾,威胁人员生命安全。

地震引起的地面裂缝可能使人员陷入其中,导致伤亡事故。

地震时,建筑物的结构受到破坏,导致墙体、楼板等部分倒塌,造成人员伤亡。

地震时人们往往惊慌失措,逃生不当可能导致踩踏、挤压等伤害事故。

建筑物损坏基础设施破坏文物古迹损失地震烈度与震源深度财产损失统计及影响因素探讨地震造成大量建筑物损坏,包括住宅、商业设施、公共设施等,导致巨额财产损失。

地震可能导致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严重破坏,影响居民生活和经济活动。

地震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是不可逆的,给历史文化遗产带来严重损失。

地震烈度和震源深度是影响财产损失的重要因素。

烈度越高、震源越浅,对地表建筑物的破坏力越大。

不同类型建筑物抗震性能评价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但施工质量对其影响较大。

抗震性能相对较差,特别是未经抗震设计的老旧房屋。

木结构房屋具有较好的柔性和变形能力,对地震力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钢结构建筑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变形能力强等优点,抗震性能较好。

防地震安全教育PPT课件

防地震安全教育PPT课件

定期开展防震安全检查,及时 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学生防震知识普及教育
通过课堂教育、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学生普及地震知识、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应急 避险技能。
利用宣传栏、校园广播、网络等渠道,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防震意 识。
组织学生参加防震减灾知识竞赛、演练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我保护意 识。
切断电源和火源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切断工作场所的电源和火源,防止次生 灾害的发生。
组织疏散
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组织员工有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区域,确保 员工生命安全。
灾后恢复生产和重建工作指导
01
灾后评估
在地震发生后,对工作场所进行灾后评估,了解受损情况和恢复生产的
可行性。
02
恢复生产
根据灾后评估结果,制定恢复生产计划,组织员工清理废墟、修复设备
社会组织参与地震救援和重建工作支持
救援力量建设
社会组织应积极组建地震救援队伍,开展救援技能培训和演练,提 高救援能力。
物资筹措和运输
在地震发生后,社会组织应迅速筹措和运输救援物资,保障受灾群 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灾后重建支持
社会组织可参与灾后重建工作,为受灾地区提供资金、技术、人力等 方面的支持,帮助受灾地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学校定期举行防震演练
根据地震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全 校师生进行防震演练。
演练前制定详细的演练计划,明 确演练目的、时间、地点、参与
人员和物资准备等。
演练过程中,注重指挥协调、信 息传递、应急处置等环节的演练 ,提高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师生紧急疏散和自救互救能力培养
教育师生掌握紧急疏散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熟专家学者应深入研究地震现象,探索地震发生的机理和规律,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ppt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ppt
啸等次生灾害,造成 更大范围的破坏。
影响交通和通信:地震可能导致交通中断、通信中断,影响救援和恢复工 作。
心理影响:地震可能导致人们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影响人们的正 常生活和工作。
地震的预测与预警
地震预测:通过研究地壳运动、地磁变化等,预测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和强度 地震预警:通过监测地震波,提前发出警报,提醒人们采取避险措施 预警系统:包括地震监测站、数据处理中心、预警发布平台等 预警效果:可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地震应急响应能力
加强救援演练,提高实战能 力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提高救 援人员技能水平
建立应急救援信息平台,实 现信息共享和快速响应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
开展防震减灾知 识宣传,提高公 众对地震的认识 和了解
举办防震减灾讲 座和培训,提高 公众的防震减灾 技能和意识
加强学校防震减 灾教育,提高学 生的防震减灾意 识和技能
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建立防震减灾应急救援体系:制定防震减灾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
建立地震监测网络:包括地震台站、地震监测仪器等
加强地震预警系统建设:包括地震预警系统、地震预警信息发布平 台等
提高地震监测和预警技术水平:包括地震监测技术、地震预警技术等
防震减灾可以提高建筑物的 抗震性能
防震减灾可以提高人们的防 震意识,减少地震造成的人
员伤亡
维护社会稳定
地震灾害对社会的影响:破坏基础设施,影响人民生活 防震减灾的重要性:减少人员伤亡,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防震减灾的措施:加强地震监测,提高建筑抗震性能,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防震减灾的社会效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防地震安全教育培训课件(共 35张PPT)

防地震安全教育培训课件(共 35张PPT)

在家庭怎样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 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 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 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 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 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 构成的空间。
• 有人调查过唐山地震幸存者中 的974人,发现其中258人采取 了避险措施。这258人中有188 人成功脱险,占72.9%。说明 只要避险方法正确,脱险的可 能性是很大的。
保持清醒的头脑
据了解,发生同等破坏性地震时,中国的人 员伤亡约是日本的10倍,其中一个重要原 因是民众对地震反应过度恐慌,导致不必要 的伤害。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 脑,镇静的态度。只有镇静,才能冷静判断 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 之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却少上下颠簸感觉, 而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声脆,震动小。一 般小震和远震不必外逃。 大震跑不了,小震不必跑
伏而待定,伺机而逃才是上上策!!
伺机而逃
一次地震的持续时间多为十几秒,震波的间 歇是最佳的逃生时机。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 大。第一次地震后,各种建筑物也许被震损 或局部震塌,而余震之后通常是大规模的倒 塌。 • 在“先避”的过程中,选择“靠外不靠里” 的地点躲避,能为震波过去之后的逃生带来 便利。 • 迅速有序地利用楼梯逃生,切忌跳楼。 • 外逃过程要迅速避开高大的建筑物及悬挂物 等,如高楼、路灯、广告牌、高压线等。
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烟尘,伴有火 灾时更是浓烟滚滚,尘坏性地震发生时, 从人们发现地光、地声,感觉有震动, 到房屋破坏、倒塌,形成灾害,有十 几秒,最多三十几秒的时间。这段极 短的时间叫预警时间。人们只要掌握 一定的知识,事先有一些准备,又能 临震保持头脑清醒,就可能抓住这段 宝贵的时间,成功地避震脱险。
例如: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主题班会1.pptx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主题班会1.pptx
碰伤。 9、在农村,当地震发生时应立即躲到墙根下 。 10、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腹部。
第26页/共28页
地震时有发生,恶魔总是
结 束
来找无知的人。我们要注意安 全、注意防震减灾。让我们未 雨绸缪,为我们的生命买一份
语 保险,为我们的生命加一把锁
吧!
第27页/共28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2页/共28页
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如果感觉晃
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
实的家具旁边就可以。大地震从开始到
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
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
地 震
不要耽误时间。 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
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
防 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
的物质准备 C、不信不传,必要时向地震部门报告或询

第22页/共28页
7、地震发生时你在户外如何避震 ()
A、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B、避开高大建筑物 C、迅速返回室内 D、避开过街桥、立交桥 E、抱住电线杆
第23页/共28页
8、、地震的突发性很强,往往使人措手不 及,防不胜防。因此,家庭在平时要准备 一个防震包,以解震后的燃眉之急,防震 包所装物品数量不能太多,以方便携带。 一般必须存放的物品应该有( ) A、食品 B、水 C、日常生活用品 D、急救药物
第18页/共28页
3、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 A、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D、从窗户抓绳下滑
第19页/共28页
4、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 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
A、尽快救出来,尽快见光亮 B、 尽快救出来,尽快进食 C、蒙上眼睛救出来,慢慢呼吸、进食

防地震安全教育PPT课件

防地震安全教育PPT课件
防地震安全教育ppt课件
汇报人:xxx
目 录
• 地震的基本知识 • 防地震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 防地震安全教育的核心内容 • 防地震安全教育的实施途径 • 防地震安全教育的案例分析 • 未来防地震安全教育的展望
01
地震的基本知识
地震的定义与成因
总结词
了解地震的定义和成因是预防地震灾害的基础。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岩层在地 应力作用下发生突然错断,释放出集聚的能量而引起的地面振动。
学校防震措施
紧急疏散路线
教授学生熟悉学校紧急疏散路线和避难 场所。
VS
防震演习
强调定期进行防震演习的重要性,以便学 生在实际地震中能够冷静应对。
社区防震措施
要点一
社区应急预案
介绍社区应急预案的内容和作用,以便在地震发生时能够 迅速响应。
要点二
公共设施安全
强调社区内公共设施的安全性,如公园、广场等地的避难 所设置。
社会组织可以与学校、社区等合作开展地震安全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公众的应急避 难能力。
政府政策与支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家 庭、学校、社会组织等开展地震安全 教育活动。
政府可以建立地震安全教育宣传平台 ,向公众提供地震安全知识、宣传资 料等资源,方便公众学习地震安全知 识。
政府可以提供资金支持,为地震安全 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减轻灾害损失的途径
通过防地震安全教育,教授公众正确的逃生方法和自救互救 技能,降低地震灾害的损失。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保护生命安全是首要任务
在地震灾害中,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是首要任务。通过防地震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在地震中的逃生能 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减少财产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要时应在室 外上课。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 方是:
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内墙墙根、墙角;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 小的地方。
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
去!
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
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
防地震安全教育
地震前兆
[动物] • 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 • 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 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痴呆搬家逃。 •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 蜜蜂群迁闹哄哄,鸽子惊飞不回巢。 • 综合分析辨真假,群测群防很重要。
大震的预警现象和预警时间
从唐山等震区人们的感受来看,从地震发生到房屋破坏,一般约有十几 秒钟的预警时间,大震的预警现象主要有:地面的颠动、地声、地光, 建筑物的晃动等。
地光 明亮 而恐 怖。
地声
强烈
地面和房屋的上下
而怪 颠动及水平晃动。
异。
大震时人们的感受
身体严重失控,不能自主行动。
突然出现 的灾变, 使人们产 生巨大的 恐惧。
• 现在城市居民多住高层楼房,根本来不及跑 到楼外,反倒会因楼道中的拥挤践踏造成伤 亡。
• 除在低层人员外,不要跳窗跳楼。
伏而待定,伺机而逃才是上上策!!
伺机而逃
一次地震的持续时间多为十几秒,震波的间 歇是最佳的逃生时机。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 大。第一次地震后,各种建筑物也许被震损 或局部震塌,而余震之后通常是大规模的倒 塌。
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在户外怎样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
筑物: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
幕墙的建筑;
过街桥、立交桥;
• 在“先避”的过程中,选择“靠外不靠里” 的地点躲避,能为震波过去之后的逃生带来 便利。
• 迅速有序地利用楼梯逃生,切忌跳楼。
• 外逃过程要迅速避开高大的建筑物及悬挂物 等,如高楼、路灯、广告牌、高压线等。
在家庭怎样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
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 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
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烟尘,伴有火 灾时更是浓烟滚滚,尘雾弥漫。
紧急避险
经验表明,破坏性地震发生时, 从人们发现地光、地声,感觉有震动, 到房屋破坏、倒塌,形成灾害,有十 几秒,最多三十几秒的时间。这段极 短的时间叫预警时间。人们只要掌握 一定的知识,事先有一些准备,又能 临震保持头脑清醒,就可能抓住这段 宝贵的时间,成功地避震脱险。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 脑,镇静的态度。只有镇静,才能冷静判断 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 之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却少上下颠簸感觉, 而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声脆,震动小。一 般小震和远震不必外逃。
大震跑不了,小震不必跑
就近躲避,伏而待定
破坏性地震突然发生时,只有几秒到十几秒 时间,采取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的方法是 应急避险的好办法。震波的间歇是最佳的逃生 时机。
• 有人调查过唐山地震幸存者中 的974人,发现其中258人采取 了避险措施。这258人中有188 人成功脱险,占72.9%。说明
只要避险方法正确,脱险的可 能性是很大的。
保持清醒的头脑
据了解,发生同等破坏性地震时,中国的人 员伤亡约是日本的10倍,其中一个重要原 因是民众对地震反应过度恐慌,导致不必要 的伤害。
b、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伏而待定,,降低身体 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C、保护头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眼睛,掩住口鼻。用被褥、
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
为什么地震瞬间不宜夺路而逃呢?
• 大地震时,人们在房中被摇晃甚至抛甩,站 立和跑动都十分困难。
• 地震时人们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 伤的可能性最大。
在1556年陕西华县8 级大地震的记载中也 总结到:“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 纵有覆巢,可冀完卵。”
意思是说,突然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向外 逃,而要躲避一时等待地震过去,还是有希望 存活的。这“伏而待定”,高度概括了紧急避 震的一条重要原则。
就近躲避的具体方法
a、就近躲在结实物体旁边。
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跨度最小的房间里 如厕所、厨房等。也可躲避在桌、柜等家具下 面 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 护身体、且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物体旁。当有物 体砸下来的时候,低姿势躲在结实的物体旁,物 体可以先受倒塌物品的力道,让一旁的人取得生 存空间减少对人的直接伤害。
千万不要
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 跳楼!
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
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
构成的空间。
在学校怎样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 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 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 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 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 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 织地撤离。
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 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方向
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 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特 别要保护好头部。
地震时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
燃气泄露时:
遇到火灾时:
用湿毛巾后住口、鼻, 趴在地上,用湿毛由捂住口、
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 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
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
悬挂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
灯等;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广告牌、吊车等。
狭窄的街道;
危旧房屋,危墙;
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
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在野外怎样避震
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 避开山脚、陡崖,以
防山崩、滚石、泥石流 等;
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 以防地裂,滑坡等。
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
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 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
处。
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
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 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 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
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 货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