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与洛可可建筑艺术赏析

合集下载

外国古建筑欣赏巴洛克与洛可可建筑

外国古建筑欣赏巴洛克与洛可可建筑
2、色彩鲜艳明亮,对比强烈。 3、构图动态剧烈
画中形象拥挤着、扭曲着、不 安地骚动着,怒立的奔马似乎 立刻要将前蹄踏进大厅。
巴洛克教堂的壁画
巴巴洛克教堂的壁画
巴洛克教堂的壁画
巴洛克教堂 的综合艺术
教皇的接待厅设计了大阶梯 1663年
巴洛克教堂的雕刻
1、雕刻渗透到建筑中去 人像柱、半身像的牛腿、人头的托 架等很流行,甚至有一些壁炉和大 门做成张着血盆大口的魔怪的脸谱。
4、追求戏剧性、夸张、透视的效果。 不拘泥各种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界线,将建筑、绘画、雕
塑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
其它国家的巴洛克建筑艺术
• 德国巴洛克教堂建筑风格特点:
• 外观简洁雅致,造型柔和装饰不多,外墙干坦, 同自然环境相协调。教堂内部装饰则十分华丽, 造成内外的强烈对比。
• 著名实例是班贝格郊区的十四圣徒朝圣教堂、罗 赫尔的修道院教堂。
• 标新立异,追求新奇。这是巴洛克建筑风格最显著的特征。 采用以椭圆形为基础的S形,波浪形的平面和立面,使建筑 形象产生动态感;又或者把建筑和雕刻二者混合,以求新奇 感;又或者用高低错落及形式构件之间的某种不协调,引起 刺激感。
巴洛克家具及装饰艺术
• 以浪漫主义精神为设计出发点,赋予亲切柔和的抒 情情调,追求飞跃动感型装饰样式,以烘托宏伟、 生动、热情、奔放的艺术效果。巴洛克家具利用多 变的曲面,采用花样繁多的装饰,做大面积的雕刻、 金箔贴面、描金涂漆处理,并在坐卧类家具上大量 应用面料包覆。
奥地利巴洛克建筑风格特点:
• 奥地利的巴洛克建筑风格主要是从德国传入的。 18世纪上半叶,奥地利许多著名建筑都是德国建筑 师设计的。
• 维也纳的舒伯鲁恩宫,外表是严肃的古典主义建 筑形式,内部大厅则具有意大利巴洛克风格,大厅 所有的柱子都雕刻成人像,柱顶和拱顶满布浮雕装 饰,是巴洛克风格和古典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

巴洛克洛可可设计风格浅析

巴洛克洛可可设计风格浅析

浅谈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艺术设计0804 康惠玲16号巴洛克艺术,系出于法语音译(Baroque),意为形态不圆的珍珠。

它起源于16世纪晚期盛行于17世纪,巴洛克最早产生于意大利无疑与反宗教改革有关,罗马是当时教会势力的中心,所以它在罗马兴起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巴洛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

概括地讲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

当然,一些积极的巴洛克艺术大师不在此例,如鲁本斯、贝尼尼的作品和生活仍然保持有密切的联系。

洛可可为法语rococo 的音译,此词源于法语ro- caille(贝壳工艺)。

意思是此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色。

是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

洛可可艺术是法国十八世纪的艺术样式,发端于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1715~1774)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又称「路易十五式」。

洛可可艺术的特质大致为:一、曲线趣味,常用C形、S形、漩涡形等曲线为造形的装饰效果。

二、构图非对称法则,而是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

三、色泽柔和﹑艳丽。

四、崇尚自然。

五、人物意匠上的谐谑性﹑飘逸性,表现各种不同的爱,如浪漫的爱、母爱等。

谈室内设计中的巴洛克、洛可可风格

谈室内设计中的巴洛克、洛可可风格

谈室内设计中的巴洛克、洛可可风格作者:贺权指导老师:熊红丽(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海口 571158)摘要:当文艺复兴开始在欧洲广泛蔓延时,但在不同的地区之间的发展却产生不同的差异性。

在室内设计中也产生了不同的流派,但其实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和提高,其中巴洛克、洛可可艺术便是其中重要的形态之一,在巴洛克、洛可可风格下的室内设计中工艺水平达到空前的发展。

关键词:室内设计;巴洛克;洛可可;风格;一.巴洛克、洛可可概述巴洛克 (Baroque) 原是很大而形状不匀称的蚌珠,17世纪为欧洲的巴洛克样式盛行的时代,是对文艺复兴样式的变型时期。

其艺术特征为打破文艺复兴时代整体的造型形式而进行变态,在运用直线的同时也强调线型流动变化的造型特点,具有过多的装饰和华美厚重的效果。

在室内,将绘画、雕塑、工艺集中于装饰和陈设艺术上,墙面装饰多以展示精美的法国壁毯为主,以及镶有大形镜面或大理石,线脚重叠的贵重木材镶边板装饰墙面等。

色彩华丽且用金色予以协调,以直线与曲线协调处理的猫脚家具和其他各种装饰工艺手段的使用,构成室内庄重、豪华的气氛洛可可(Rococo)样式是继巴洛克样式之后在欧洲发展起来的样式,比起巴洛克样式的厚重特点,洛可可以其不均衡的轻快、纤细曲线称著,以及从中国和印度输入欧洲的室内装饰品曾给予影响。

“洛可可”一词来自法国宫廷庭园中用贝壳、岩石制作的假山“洛卡优”,意大利人误叫成“洛可可”而流传开来。

其特点为造型装饰多运用贝壳的曲线、皱折和弯曲形构图分割,装饰极尽繁琐、华丽之能事,色彩绚丽多彩,以及中国卷草纹样的大量运用,具有轻快、流动、向外扩展以及纹样中的人物、植物、动物浑然一体的突出特点。

图1-1 图1-2 图1-31、巴洛克、洛可可起源1.1巴洛克起源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叶,它的产生有很深刻的社会原因,16世纪末,意大利受到列强入侵,政局动荡,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相互勾结。

教皇欲借外国势力,企图消灭人文主义思潮,推行反宗教改革,恢复宗教地位。

外国古建筑欣赏巴洛克与洛可可建筑

外国古建筑欣赏巴洛克与洛可可建筑

圣卡罗教堂(St Carlo),1638~1667,罗马 设计:波洛米尼
• 喜欢使用曲线、曲面,像波浪一样起伏流动,没有确切的形象。
• 螺旋型的柱子和采光塔、圆形的雨罩和台阶等,动感更加强烈。
形式新异的巴洛克教堂
形式新异的巴洛克教堂
形式新异的巴洛克教堂
罗马的St Andrea教堂,1658年 设计:贝尼尼 Bernini 1598-1680
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是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 风格过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 筑。
• 手法主义是16世纪晚期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其主 要特点是追求怪异和不寻常的效果,如以变形和不 协调的方式表现空间,以夸张的细长比例表现人物 等。建筑史中则用以指1530~1600年间意大利某些 建筑师的作品中体现前期巴洛克风格的倾向。
• 罗马圣安德列教堂
• 在建筑中他夸张的是结构。 • 平面的神庙布局中出突出
来圆形门廊,突兀而富有 动感,彻底打破了原来的 “山”字形面。
罗马圣安德列教堂
• 模仿米开朗基罗的罗伦 佐图书馆,为教皇的接待 厅设计了大阶梯
• 透视的运用使得长廊的 深远感觉比实际的空间长 度还遥远。教皇的神秘身 份正好需要这个。
巴洛克代表建筑——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 前后建筑的时间120年 (1506-1626),几乎跨过 了文艺复兴到巴洛克前期的 全部时间。
• 集中了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 师。比如布拉曼特、拉斐尔、 米开朗基罗、小桑加洛、维 尼奥拉(“第一个巴洛克” 的设计者)、以及贝尼尼。
• 广场和平台小广场组成的开阔建筑空间复合体,带来舞台 艺术的发想。 • 由四根列柱连接成的两个弯曲柱廊和两个笔直的门廊,使 大教堂正面清晰可见。 • 圆形屋顶和正 面浑然一体,而 正面彰显着埃及 方尖碑、喷泉、 文艺复兴式宫殿 的动感,营造出 纯然独创的广大 都市空间。

洛可可建筑[知识研究]

洛可可建筑[知识研究]

12
个人以为,洛可可 风格虽然发源并成 熟于法国,但其巅 峰应该在德国。德 国进一步加强了瓷 器艺术与洛可可风 格室内设计的关联 性,制造出了一批 特别精巧的宫殿精 品。 本宫殿就是德国早 期洛可可风格的重 要之作,其用彩色 大理石装潢的楼梯 厅由著名设计大师 约翰·巴塔萨·纽 曼设计,炫目无比, 美轮美奂。
甜美奢华少女心——
洛可可建筑
Rococo architecture
资料类
1
目录catalogue
洛可可风格的缘起 洛可可建筑欣赏 洛可可风格的特点 洛可可建筑实例分析 洛可可与巴洛克建筑风格的比较
资料类
2
洛可可风格的缘起 The origin of Rococo.
就像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后出现了巴洛克一样,法国古典主义之后 出现了洛可可。
资料类
17
洛可可与巴洛克建筑风格的比较
巴洛克建筑与洛可可建筑有些共同之处,如造型生动、擅用曲线、不受约 束等。巴洛克风格又分多种,主要是文艺复兴后为教皇建筑形成的一种风格! 洛可可是在巴洛克之后,比巴洛克线条更轻快更纤细!更偏重一点欧洲宫廷风 格。
巴洛克风格建筑:西方那时最醒目的建筑物是教堂与宫殿。巴洛克建筑的 典型特征是椭圆形、橄榄形以及从复杂的几何图形中变化而来的更为复杂的 图形,用规则的波浪状曲线和反曲线的形式赋予建筑元素以动感的理念,是 所有巴洛克艺术最重要的特征。巴洛克建筑不再崇尚那种含蓄的逻辑性,而 是追求令人感到意外的、如戏剧般的效果。
资料类
9
宫殿内饰亦脂粉味十足 仿佛少女一般亲切而柔美
资料类
10
其中最著名的房间要数丝绸厅,其墙面镶嵌有工艺精湛的丝 绸刺绣,丝绸的珍珠光泽与金饰交相辉映,令人如痴如醉。

外国美术作品鉴赏(罗可可、巴洛克)

外国美术作品鉴赏(罗可可、巴洛克)

《普路同和帕尔塞福涅》
《普路同和帕尔塞福涅》
• 这尊"普路同和帕尔塞福涅"就有明显的特色。它与前一作品《阿波罗 与达芙妮》作于同一时期,也取材于神话故事。传说,谷物女神的女 儿帕尔塞福涅采花时,土地突然裂开,冥王普路同(希腊神话中称作 哈得斯)跳出来把她劫走,并强娶为冥后。这组雕像所展示的是狂暴 与少女挣扎的冲突。少女在凄楚地喊叫,脸上挂着晶莹的泪珠,这泪 珠就要从腮边滚落下来。整个形象对比强烈,富有戏剧性。无论从动 势的节奏感,还是从形象的内心的激愤表现来看,贝尼尼的高超的技 艺都是惊人的。正象他自己在回忆制作这尊雕像时所说的"青年时期, 我没有错误地凿过一刀……"他那种不知疲倦的创作热情,就象他的 组雕的旋律一样狂热。有人说,大理石在他手中好象成了一些柔顺可 塑的软材料,连不易被人窥见的地方,他都做理那样细腻圆润。巴洛 克雕刻的特点,就如在这两尊雕刻像上所见到的,华美的形式和娴熟 的富有装饰性技巧的完美结合。 雕像告成后,博得了全罗马的赞赏。 一夜之间,贝尼尼成了宫廷内谈话的中心。贝尼尼当时激动地说,他 热情地工作,热爱他制作的对象,他好象不是在加工,而是在吞食大 理石。 此雕像作于1621-1622年,高约等人大,现藏于罗马 波尔葛塞美术馆。
《吉普赛女郎》
《吉普赛女郎》
• 这幅《吉普赛女郎》(1628-1630年作)是荷兰画家哈尔斯 的最具代表性的肖像杰作。 吉普赛人是浪迹在欧洲各地的一个流荡民 族。原住在印度的西北部。由于无长期固定居点的生活,使他们学会 了各种技艺。性格也分外开朗、活泼而且奔放。年轻女子尤擅歌舞。 在这幅画上,描写的是一个披散着黑发、穿着也比较随便的穷苦的吉 普赛姑娘。她敞着领口,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微笑,好象她什么都不 在乎,无拘无束。画家采用了明快的大笔触,以加强形象的表现力。 在这里,哈尔斯有意给这个女朗的脸上增加了一点红晕。看来她是刚 喝了几口酒,呈现出一种兴奋的情绪,正在朝一个画外的人物调笑。 这正是这幅具有风俗性的肖像画的特点。此外,形象尽管被描绘得很 俏皮,但仍能显出她的豪爽性格。她是一个自由的,富有热情的吉普 赛少女的典型。她没有思想的束缚,也不带有宫廷妇女的矫揉造作, 相反,姑娘那种民间气质被画家以圆熟的技巧,热烈的色调准确地刻 画出来了。评论家认为,哈尔斯的许多肖像作品,与其说是肖像画, 不如说是风俗画更恰当些。它简直是市民日常生活的一“快照"或一 截片断。此外,弗· 哈尔斯的肖像作品一般幅面都较小。这是为了满足 市民家庭生活的需要。而且常常采用半近景构图,以突出人物的面部 和身姿,着意刻画人物的内心表情。《吉普赛女郎》正是上述许多特 点的集大成者。 此画约有58×52厘米大,现藏巴黎卢浮宫。

洛可可式建筑

洛可可式建筑

洛可可建筑的外型满足于有节奏的布局、自然的建材或加上一层简单的色调,而内部装潢则五彩缤纷,形式多样。

最大特点是明显带有人生的享乐主义思想,它是人生现世享乐生活的舞台,主要体现在王宫贵族为自己修建的宫殿上。

巴洛克建筑和洛可可建筑比较:前者讲究线条的韵律感、量感、空间感和丰富而有变化的立体感,并带有绘画般的效果。

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之上更讲究壁面的形式美,利用繁复多变的曲线和装饰性的绘画布满壁面,甚至利用镜子或烛台等使室内空间变得更为丰富,喜欢用舶来品(如中国瓷器、日本漆器、东方丝绸与挂毯、非洲珠宝、意大利水晶灯等)装饰室内。

室内装潢通常以白色为底,利用花朵、草茎、棕榈、海浪、泡沫或贝壳等作为装饰的图案,带来一种异常纤巧、活泼的趣味,但却破坏了建筑的均衡、庄重和安定的感觉,尤其是使用金、白、浅绿、粉红等刺眼的色彩,更令人眼花缭乱,这种繁琐、矫揉造作的风格,实在是装饰艺术的极端。

代表作品:波夫朗(G.Boffrand , 1667~1754),巴黎《苏比玆宅邸》(1736-9,例如内部的公主大厅)。

德国费斯堡(Wurzburg)住宅内的《凯瑟大听》(Kaisersaal,1749~1754),由建筑师诺曼(B.Neumann,1687~1745)领导兴建,提埃波罗(G.Tiepolo,1696~1770)负责装饰天花板上的绘画(1753)。

代表作品波夫朗(G.Boffrand , 1667~1754),巴黎《苏比兹宅邸》(1736-9,例如内部的公主大厅)。

德国费斯堡(Wurzburg)住宅内的《凯瑟大听》(Kaisersaal,1749~1754),由建筑师诺曼(B.Neumann,1687~1745)领导兴建,提埃波罗(G.Tiepolo,1696~1770)负责装饰天花板上的绘画(1753)。

丹麦皇宫.中国的圆明园也是标准的洛可可建筑。

洛可可式建筑风格洛可可式建筑风格于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是在巴洛克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

怎样区别洛可可和巴洛克

怎样区别洛可可和巴洛克

怎样区别洛可可和巴洛克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建筑的区别: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是天主教会炫耀财富的产物;特征是繁琐堆砌,圆形、椭圆形、梅花形、圆瓣十字形等单一空间的殿堂,雕刻风气盛行,在造型上大量使用曲面;室内则使用各色大理石、宝石、青铜、金等装饰华丽、壮观,突破了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的一些程式;巴洛克风格建筑:罗马耶稣会教堂立面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罗赫尔修道院教堂洛可可风格建筑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是在巴洛克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点是:喜欢用弧线和 S形的装饰风格,尤其爱用贝壳、旋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天花和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转角处布置壁画;为了模仿自然形态,室内建筑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对称形状;室内墙面粉刷,爱用嫩绿、粉红、玫瑰红等鲜艳的浅色调卷草舒花,线脚大多用金色;洛可可风格装饰有:凡尔赛宫的王后居室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服装的区别:巴洛克可参考电影温莎情史,洛可可可参考电影绝代艳后;也有书籍巴洛克与洛可可作者:美米奈路易十四时期是巴洛克风格最盛行时期,流行华丽的大团花装饰和果实图案,路易十五则图案较小,至路易十六已经进入洛可可时期,时兴小碎花;巴洛克服装分为荷兰风格时期和法国风格时期;1650后,法国风格开始兴起,是十七世纪的欧洲艺术上最重要的风格,主要表现在大量的缎带,大量的蕾丝的使用;左图:晚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初奥尔良公爵夫人&法国路易十五图右图:十八世纪法国1780年荷兰式巴洛克的特色为3LLace,leather,long locks荷兰时期主要特征是领子,直到现在荷兰民族服装业可以看到;外衣特征是繁多装饰性强的排扣,紧绷的裤子延长到膝盖,下面是长袜;男装历史上最华丽最妩媚的男装在巴洛克时期; 最大的特点是大袖子蕾丝、带马刺的靴子、羽毛大帽子和佩剑;这个时候流行短小马甲,有点像西装背心;这个时候的内衣非常华丽,被大量丝带重重捆扎,一件内衣需要100多米长的缎带装饰;长外套开始出现,一开始没有领子,后来出现大领,从上到下密密麻麻装饰华丽的排扣,此时裤子流行灯笼裤,也是到膝盖扣住,下面是紧身长袜;鞋子一般是方头,鞋跟很高,一般是红色,鞋上装饰花朵或是缎带,巴洛克晚期出现鞋扣以代替装饰;女装巴洛克时期的服装除了西班牙其他女人这个时候开始不用穿裙撑,裙子常常要有三层套,上衣要么齐脖子的花边大领,要么袒胸露乳,法国时期开始把领口挖深加宽,袖子镶着大量蕾丝,有时候袖子被打成很多段,一节一节的,每段都镶嵌蕾丝;裙子时兴蓬松造型,最外层的裙子从腰开衩向外翻,有时还用花结或是扣子像窗帘系起来,有时把外面裙子向后翻,在臀部打结;洛可可男装:是现代西装的原型,男性外套逐渐变成直线条,常伴随前短后长的设计;同时也出现了领子的设计,袖子也有原来的大开口变成了贴合手臂的款式.1715年以后,裤子多用亮色,1760年,男上衣开始去掉多余的修饰,缓解紧束的腰身,这种上衣称作夫拉克这是燕尾服的原型,也是现在的晨礼服的始祖,用料仍是丝绸,常有印花或条纹图案;女装:在大花大果图案逐渐缩小的巴洛克后期,开始产生小碎花洛可可文化;如果说巴洛克时期是男人的世界,那么洛可可时期则是女人的世界;这个时期女装的特点是颜色淡雅柔和,追求服装面料的质地柔软,丝绸面料,各种绸带、花边、褶折的运用,花纹图案小巧,繁琐的假发、头纱、面具、扇子等小巧精致的饰品;除此之外,表现在印花图案上则是大量的自然花卉的主题,所以有人称这个时期法国的印花织物为"花的帝国"The Empire of Flora;因此洛可可样式集中表现在女服上;这个时代是女性沙龙的中心,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女装的修饰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Corset+Pannier 紧身胸衣+裙撑.到了18世纪中期,制作技术更加进步,主要在于嵌放鲸须的数量和方面.布的接缝处处理的十分巧妙,这时的紧身胸衣一般都在后边系扎;胸衣外边罩的罗布前开,在胸前装饰有倒三角形的胸饰斯塔玛卡;Corset+Pannier 紧身胸衣+裙撑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绘画的区别:巴洛克画家的典型代表是鲁本斯、伦勃朗、委拉斯盖兹、凡·戴克、贝尼尼和卡拉瓦乔等;他们的画作人体动势生动大胆,色彩明快,强调光影对比变化,富有戏剧性,宗教题材气息浓厚,比文艺复兴时代画家还要更强调人文意识;这个时期的艺术既有宗教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极力强调运动,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圣母之死卡拉瓦乔洛可可风格画中人不再是神、圣人或骑士,而是宫廷的朝臣、贵族等,描述上流社会男女享乐生活,颜色细致、淡雅,人物纤细;一些画像体现当时的美学开始脱离宗教、国家等思想方向;不再表现人物的端庄神圣,开始表现得有点不纯洁和不道德;洛可可的风景画是田园诗式的,多数描写贵族男男女女在悠闲地游山玩水;主要代表画家是华托、布歇、法戈纳等;发舟西地岛华托蓬帕杜夫人布歇文学:巴洛克文学17世纪意大利唯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文风华丽浮夸,强调运动和变化,侧重表现幻想,因而特别有装饰美和形式美;巴洛克作家致力于描绘一种“乌托邦”式的世界,其作品中充满了天主教的思想;文学主题是“人生如梦”,提出了“人生舞台”的概念,认为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根本没有现实,人也不可能认识现实;巴洛克文学在德国意大利西班牙都很有影响, 代表作家及作品有卡尔德隆的小说人生如梦、格里美尔斯豪森的痴儿西木传等;洛可可文学以轻松的文体大量出现,并着力于表现人的情感,尤其是爱情的魅力;经常将现实世界扩大或缩小后加以描写,或者以镜中像的方式折射现实;比如伏尔泰的小大人、勒萨日的吉尔·布拉斯;这个时期的作家还酷爱写游记式作品,让主人公在游历中学习人生、了解世界; 洛可可文学产生了强烈刺激人们感官和心智的效果,刻意描写与现实相悖的事物,以反讽手法引入革新观念,打破现存秩序和规范,追求自然、理性、平衡的新世界;。

法国的巴洛克、洛可可和新古典主义设计风格

法国的巴洛克、洛可可和新古典主义设计风格

法国的巴洛克、洛可可和新古典主义设计风格 一、路易十四时期的室内设计风格
恩瓦立德教堂穹顶
法国的巴洛克、洛可可和新古典主义设计风格 一、路易十四时期的室内设计风格
(二)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室内铺设大理石墙面及地面,采用石膏、绘画等装饰工艺,室 内家具多为青铜、金、银等材质。其中有一个可俯瞰花园的画廊式镜厅,其 长度为76 m,一侧开有17樘落地长窗,另一侧墙上正对着窗户安装了17面 金丝纤草装饰的大镜子。玻璃与镜面、两厢陈列的雕塑、顶棚垂下的枝形水 晶灯,以及镜面两侧的壁灯交相辉映。在墙面与顶棚的交接处,有用双涡卷 形托石加以装饰的檐壁,被称为“勒布伦式檐壁”。
法国的巴洛克、洛可可和新古典主义设计风格 一、路易十四时期的室内设计风格
凡尔赛宫镜厅
法国的巴洛克、洛可可和新古典主义设计风格 一、路易十四时期的室内设计风格
加建于1689年的皇家礼拜堂,其底层 为券廊,上层为科林斯柱廊,彩绘的拱券 顶上设有高侧窗,室内大量使用白色与金 色,地面是以大理石铺就的几何图案。
Hale Waihona Puke 法国的巴洛克、洛可可和新古典主义设计风格 一、路易十四时期的室内设计风格
(三)室内装饰与陈设 路易十四时期的家具,尺寸巨大、质地厚重、装饰丰富。橡 木与胡桃木是当时常用的木材,同时还用一种镶嵌细工,镀金或 银来装饰。椅子一般为方形,带有扶手、垫子和靠背,较为厚重。 照明的枝形烛台用金属、雕花木头及水晶进行各种方式的组 合。镜子采用雕花和镀金边框。钟成为深受当时贵族喜爱的装饰 要素,其价值在于装饰,而非计时,以显示地位尊贵。
法国的巴洛克、洛可可和新古典主义设计风格 二、摄政时期和路易十五、路易十六时期的室内设计风格
路易十五时期至18世纪中叶,法国的洛可可风格得到充分发展 。室内装饰以柔美细腻为特征,全木镶板墙面多使用白、粉红、淡 蓝、淡绿、淡黄等颜色。墙面线性装饰丰富,门框与窗子都带有圆 或椭圆形的上框,又或是压低的拱形框,窗台不断地降低甚至与地 面水平而成为落地窗。很少使用强烈的色彩来装饰墙壁,此时的家 具设计中几乎所有构件都呈曲面,这些曲面本身又有着丰富精致的 装饰,如镀金、雕花、彩绘、镶嵌等。

巴洛克与洛可可建筑

巴洛克与洛可可建筑

巴洛克教堂
从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是 早期巴洛克。 这时候的教堂,型制严格遵 守特伦特宗教会议的决定, 以罗马耶稣会教堂为蓝本, 一律用拉丁十字式,把侧廊 改为几间小礼拜室。立面也 依照耶稣会教堂的构图。
维尼奥拉 Vignola 1507-1573 罗马耶稣会教堂,1568年,第 一座巴洛克建筑
洛可可的装饰特点
在建筑上洛可可风格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与法国古典主义和巴洛克相比,它 是一种更柔媚、更温软、更细腻而且也更琐碎纤巧的风格。 和巴洛克风格不同,洛可可风格在室内排斥一切建筑母题。 • 过去用壁柱的地方,改用镶板或者镜子,四周用细巧复杂的边框围起来。 • 凹圆线脚和柔软的涡卷代替了檐口和小山花。 • 圆雕和高浮雕换成了色彩艳丽的小幅绘画和薄浮雕。浮雕的轮廓融进底子的平面中。 • 丰满的花环不用了,用纤细的缨络。线脚和雕饰都是细细的,薄薄的,没有体积感。 • 前一时期爱用的大理石,又硬又冷,不合小巧的客厅的情趣,除了壁炉上以外,淘汰 掉了。墙面大多用木板,漆白色,后来又多用木材本色,打蜡。 装饰题材有自然主义的倾向。 • 最爱用的是千变万化地舒卷着、纠缠着的草叶。此外还有蚌壳、蔷薇和棕榈。他们还 构成撑托、壁炉架、镜框、门窗框和家具腿等等。为了彻底模仿植物的自然形态,后 来它们竞完全不对称。连建筑部件都不对称。例如镜框,四条边和四个角都不一样, 每条边、每个角本身也不对称,流转变幻,穷状极态。并且趋向繁冗堆砌。 爱用娇艳的颜色 • 如嫩绿、粉红、猩红等。线脚大多是金色的。天花上涂天蓝色,画着白云。
巴洛克教堂的壁画
巴洛克教堂的壁画
巴洛克教堂的壁画
巴洛克教堂的壁画
巴洛克教堂的综合艺术
教皇的接待厅设计了大阶梯Scala Regia 1663年
巴洛克教堂的雕刻

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的风格特点

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的风格特点

西方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的风格特点摘要:巴洛克比较华丽,宏伟,热情奔放;洛可可艺术比较小巧纤雅。

关键词:巴洛克、洛可可、艺术、风格、特点巴洛克艺术巴洛克艺术是指(16世纪)后期开始在欧洲流行的一种艺术形式,不仅在绘画方面,巴洛克艺术代表整个艺术领域,包括音乐、建筑、装饰艺术等。

概括地讲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

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

当然,一些积极的巴洛克艺术大师不在此例,如鲁本斯、贝尼尼的作品仍然和生活保持有密切的联系。

建筑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巴洛克风格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盲目崇拜,也冲破了文艺复兴晚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

另一方面,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富丽堂皇,而且能造成相当强烈的神秘气氛,也符合天主教会炫耀财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

因此,巴洛克建筑从罗马发端后,不久即传遍欧洲,以至远达美洲。

有些巴洛克建筑过分追求华贵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

巴洛克建筑风格也在中欧一些国家流行,尤其是德国和奥地利。

17世纪下半叶,德国不少建筑师留学意大利归来后,把意大利巴洛克建筑风格同德国的民族建筑风格结合起来。

到18世纪上半叶,德国巴洛克建筑艺术成为欧洲建筑史上一朵奇葩。

巴洛克和洛可可建筑的异同

巴洛克和洛可可建筑的异同

巴洛克和洛可可建筑的异同(一)巴洛克与洛可可的相同点两个时期的建筑都是在经典时期之后出现的。

巴洛克建筑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经典的风格之后,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都已经是教科书般的存在。

而洛可可首先从法国发展起来,古典主义在那里已经成为一个由艺术原则构成的严谨系统所建构成的指导原则。

两个时期的建筑在都是企图从经典的束缚与“规则”中解放,是非理性的建筑形式,因此他们的名称都带有一定的贬义。

“巴洛克”原意为“畸形的珍珠”,衍义为拙劣、虚伪、矫揉造作、或风格卑下、文理不通,被那时的批评家用以贬低巴洛克时期的艺术。

“洛可可”一种由贝壳与贝壳类似的图形制成的小巧甜食,并被当做企图满足上流社会放浪奇想的产物而遭鄙视。

理论家从它与启蒙运动的理性思想相悖的观点批评洛可可这种艺术形式。

两个时期的建筑都对后来的建筑形式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巴洛克建筑极富有想象力,创造了许多出奇入幻的新形式,开拓了建筑造型的领域,活跃了形象构思能力,开拓了室内空间布局崭新的观念,积累了大量独创性手法。

因此,在古典主义建筑实力强大,拒斥巴洛克式建筑的新教国家,如法国,巴洛克式建筑的影响,还是突破政治和宗教的屏障,渗透了过去。

直到19、20世纪,欧洲和美洲的建筑不论风行着什么样的潮流,其中多多少少都有巴洛克的形式和手法,证明它们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洛可可时期的建筑师和装饰家,是用意大利文艺复兴、巴洛克和法国古典主义的的伟大成就哺育出来的,他们并不缺乏创造的才能,因此,他们虽然只能在时代的潮流之中从事洛可可的装饰,却为它创造了许多新颖别致的、精细工巧的作品,它扩大了装饰题材,更富于生活气息,更加自然化。

一些洛可可风格的客厅和我是,非常亲切温雅,宜于日常起居。

所以洛可可的装饰影响是相当久远的。

两个时期的建筑都趋向自然化。

巴洛克在郊外兴建了许多别墅,园林艺术有所发展。

在城市里建造了一些开敞的广场。

建筑也渐渐开敞,并在装饰中增加了自然题材。

洛可可的装饰题材中有自然主义的倾向,造园艺术也倾向自然化而摒弃几何化。

巴洛克与洛可可赏析

巴洛克与洛可可赏析



英国巴洛克家具
洛可可家具起源
洛可可风格家具于18世纪30年代逐渐代替 了巴洛克风格。由于这种新兴风格成长在法王 “路易十五”统治的时代,故又可称为“路易 十五风格”。洛可可(Rococo)法文“岩石 ”(Rocaille)和“蚌壳”(Coquille)的复合文 字,意思是表达这种风格多以岩石和蚌壳装饰 的特征。洛可可家具的最大成就是在巴洛克家 具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优美的艺术造型与功能的 舒适效果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完美的工艺 作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家具的形式和室内陈 设、室内墙壁的装饰完全一致,形成一个完整 的室内设计的新概念。通常以优美的曲线框架 ,配以织锦缎,并用珍木贴片、表面镀金装饰 ,使得这时期的家具,不仅在视觉上形成极端 华贵的整体感觉,而且在实用和装饰效果的配 合上也达到了空前完美的程度。
巴洛克与洛可可赏析

巴洛克建筑装饰风
格(公元17世纪-18世纪处),
经历了文艺复兴运动之后,17世 纪的意大利建筑处于复杂的矛盾 之中,一批中小型教堂、城市广 场和花园别墅设计追求新奇复杂 的造型,以曲线、弧面为特点, 如华丽的破山墙、涡卷饰、人像 柱、深深的石膏线,还有扭曲的 旋制件、翻转的雕塑,突出喷泉、 水池等动感因素。
打破了古典建筑与文艺复兴建筑的 “常规”,被称之为“巴洛克”式的建筑 装饰风格。“
巴洛克风格家具(一)
巴洛克家具的最大特色是将富 于表现力的装饰细部相对集中,简 化不必要的部分而强调整体结构, 在家具的总体造型与装饰风格上与 巴洛克建筑、室内的陈设、墙壁、 门窗严格统一,创造了一种建筑与 家具和谐一致的总体效果。
由路易十五椅衍变而来的洛可可风格椅
独特的造 型,大胆的用 色,可视作“ 洛可可”风格 最具代表,使 用了毛皮,水 晶以及珍贵的 金属材料,使 产品带着非常 强烈的迷幻色 彩。

洛可可建筑[18世纪20年代源于法国的风格]

洛可可建筑[18世纪20年代源于法国的风格]

洛可可建筑[18世纪20年代源于法国的风格]洛可可建筑18世纪20年代源于法国的风格洛可可建筑是18世纪20年代源于法国的风格,是在巴洛克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基本信息中文名洛可可建筑外文名Rococo地点法国科普中国权威合作机构中国科协官方科普平台概述洛可可建筑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的法国洛可可风格(Rococo),是在巴洛克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洛可可本身倒不像是建筑风格,而更像是一种室内装饰艺术。

建筑师的创造力不是用于构造新的空间模式,也不是为了解决一个新的建筑技术问题,而是研究如何才能创造出更为华丽繁复的装饰效果。

它把巴洛克装饰推向了极致,为的是能够创造出一种超越真实的、梦幻般的空间而服务。

可以说,洛可可就像是奶油般甜得发腻的巴洛克艺术。

简介洛可可建筑巴洛克式建筑,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

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是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

手法主义是16世纪晚期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其主要特点是追求怪异和不寻常的效果,如以变形和不协调的方式表现空间,以夸张的细长比例表现人物等。

建筑史中则用以指1530~1600年间意大利某些建筑师的作品中体现前期巴洛克风格的倾向。

罗马耶稣会教堂平面为长方形,端部突出一个圣龛,由哥特式教堂惯用的拉丁十字形演变而来,中厅宽阔,拱顶满布雕像和装饰。

两侧用两排小祈祷室代替原来的侧廊。

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窿顶。

教堂的圣坛装饰富丽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圣像和装饰光芒。

教堂立面借鉴早期文艺复兴建筑大师阿尔伯蒂设计的佛罗伦萨圣玛丽亚小教堂的处理手法。

正门上面分层檐部和山花做成重叠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门两侧采用了倚柱和扁壁柱。

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公元17~18世纪)

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公元17~18世纪)

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公元17~18世纪)巴洛克建筑是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它使人感到变幻莫测,既成功表现了教会显赫的权势与宗教的神奇色彩,同时,这种风格也在反对价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性格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巴洛克风格以自由曲线、曲面、立体式雕塑及内部鲜艳的色彩为其主要造型特征。

而洛可可风格是一种贵族式的细腻装饰风格,色彩温馨淡雅。

洛可可风格在装饰与家具中常用自由曲线与植物花纹。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介绍一下这两种风格的形成和特色吧。

巴洛克建筑风格的诞生地是在17世纪的意大利,它是在晚期文艺复兴古典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由于当时刻板的古典建筑教条已使创作受到了束缚,加上社会财富的集中,需要在建筑上有新的表现,因此,首先在教堂与宫廷建筑中发展起了巴洛克建筑风格。

这种风格很快在欧洲流行起来。

巴洛克建筑风格的特征是大量应用自由曲线的形体,追求动态;强烈的装饰、雕刻与色彩;常用互相穿插着的曲面与椭圆形空间。

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畸形的珍珠',就是稀奇古怪的意思。

因为古典主义者对巴洛克建筑风格离经叛道的行径深表不满,于是给了它这种称呼,并一直沿用至今,其实,这种称呼并不是很公正的。

巴洛克风格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最先它出现在罗马天主教教堂建筑上,然后逐渐影响到其他艺术领域。

巴洛克建筑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上溯到16世纪末罗马的耶稣会教堂(公元1568~1584年),它是从手法主义走向巴洛克风格的最明显的过渡作品,也有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

耶稣会教堂的设计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维尼奥拉和泡达。

猜你还想看巴洛克风格服装耶稣会教堂平面为长方形,端部突出一个圣龛,由哥特式教堂惯用的拉丁十字形演变而来,中厅宽阔,两翼不明显,拱顶满布雕像和装饰。

两侧用两排小祈祷室代替原来的侧廊。

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窿顶。

教堂的圣坛装饰富丽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圣像和装饰光芒。

教堂外观借鉴早期文艺复兴建筑大师阿尔伯蒂的佛罗伦萨圣玛丽亚小教堂的处理手法。

美术史论文-巴洛克洛可可风格赏析及对比

美术史论文-巴洛克洛可可风格赏析及对比

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的对比一、简介:1.巴洛克风格:“巴洛克”是一种欧洲艺术风格,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称谓,它是16世纪的古典主义者对16世纪下半叶开始出现在意大利的,背离了文艺复兴艺术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

流行于17世纪初直至18世纪上半叶的欧洲。

该词来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意思是一种不规则的珍珠。

意大利语BAROCCO中有奇特,古怪,变形等意思。

巴洛克风格虽然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确立起来的错觉主义再现传统,但却抛弃了单纯、和谐、稳重的古典风范,追求一种繁复夸饰、富丽堂皇、气势宏大、富于动感的艺术境界。

2. 洛可可风格:洛可可(ROCOCO)艺术是产生于18世纪法国的一种艺术形式。

来源于法语rocaille,原意是'贝壳式',引申含义指“像贝克表面一样闪烁”它最初是指建筑的某些样式以及室内陈设和装饰的样式,由于受到了当时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大力推崇,也被称为路易十五艺术风格。

洛可可Rococo这个字是从法文Rocaille和意大利文Barocco合并而来。

Rocaille是一种混合贝壳与小石子制成的室内装饰物,而Barocco即巴洛克(Baroque)。

洛可可后来被新古典主义取代。

二、特点以及代表作品:1.巴洛克风格特点以及代表作品:①.巴洛克的风格特点比较明显,因其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精神相背离,其主要特点可归结以下几点:·豪华。

既有宗教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激情。

巴洛克艺术需要艺术家们丰富的想象力支撑;·运动。

强调运动与变化,排斥单调的重复与简单的变化;·空间感与立体感。

这与以上几点是相统一和谐的;·综合性。

巴洛克艺术涵盖方方面面,建筑、绘画、雕塑、文学等等,同时作为每一方面又与其它方面紧密相联。

例如一座巴洛克建筑中,往往具有很多的雕塑与绘画的成分,甚至有音乐、戏剧、文学的成分;·优雅与浪漫。

巴洛克是可以归为浪漫主义的。

巴洛克与artco风格

巴洛克与artco风格

6.关注建筑的空间感和立 体感
• 梵蒂冈与圣彼得教堂连廊 (1663~1666年) 主要特征:共有约120 级台阶,内面两侧有列柱。 连廊(筒拱屋顶)通过逐渐 变窄来夸大透视效果,同 时配合采光,造成戏剧性 视觉距离效果
7.炫耀财富
8.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 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
德累斯顿的茨温格尔宫。于1732年 完成。这座巴洛克式宫殿重曲线、 重装饰,华丽炫目。中间是占地1万 平方米的方场,宫殿建筑围成一圈, 宫内处处有精致的石雕,最美的是 大喷水周围的出浴仙女塑像,宫西 南面是正门,顶似王冠,叫王冠门
ART-DECO风格
“ArtDeco ”,即是艺术装饰风格,发源于法国,兴盛于美国,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 的风格流派,在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成为都市发展的主角。 但是夸张失调的柱式、笨重繁复的线条在高耸的大楼上显得矫揉造作。相反,Artdeco适应 变化,易于应用,潜在的巨大象征能力,高耸的造型,使纽约成为了世界Artdeco艺术的中 心。
这种创造方式就是 赋予形体“意味” 的过程,也是将自 己的观念注入设计 的过程。常用方形、 菱形和三角形作为 形式基础,运用于 建筑内外门窗线脚、 檐口及建筑腰线、 顶角线等部位。
案例借鉴
昆山-世茂东壹号—— 世茂东一号新城位于昆山东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核心位置, 是一个集居住、旅游、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大规模综合社区。项目建筑风 格采用 “ART-DECO”建筑和装饰风格,大量运用了鲨鱼纹、阶梯图形、放射状 图样装饰,推崇低调奢华的时尚住宅理念。
巴洛克对我们的启示
1.善学前建筑技术和手法,体今时建筑精神与文化 2.建筑是时代的产物。建筑建筑,先了解时代文化。 3.建筑与绘画、音乐、文学等等。紧密联系。 4.建筑。善于创新,善于细化所需细部。 5.建筑要有文化象征。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a
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风格产生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 初,但影响久远,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 府邸形制: 分区明确、功能紧凑、左右两院、
曲线平面、进深较大、廊梯较小、 精致客厅、前厅后卧、附设盥洗 建筑特点: 新颖别致、亲切温雅、工巧精细 艺术风格: 柔美温软、细腻琐碎、娇弱豪华 代表作品: 南锡中心广场、阿么劳府邸、 玛蒂尼府邸、波茨坦新宫寝室、 苏俾士府邸客厅
a
巴洛克和洛可可 建筑艺术赏析
1
a
巴洛克建筑
16世纪 —— 封建宗教势力反扑和镇压后,文艺复 兴运动的基础削弱,人文主义及及可危。
17世纪 —— 教皇推行反改革运动,教廷人财物兴 旺,巴洛克艺术和建筑应运而生。
华丽、充满装饰、色彩鲜艳 强调曲线、追求动感、形态夸张 建筑与雕塑、色彩与光线相互渗透 城市与广场、建筑与园林趋向自然
20
a
南 锡 中 心 广 场 建 筑 群
21
a
波 茨 坦 新 宫 寝

22场) 特维莱喷泉广场
13
a
圣彼得大教堂广场鸟瞰
14
a 15
a 16
a
纳沃那广场
17
a 18
a
洛可可风格
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一方面,法国的专 制政体出现了危机,另一方面法国的资产主 义也开始要求政权了.宫廷的鼎盛时期一去 不复返, “忠君”思想已经成为不堪回忆的笑 话,于是,贵族和资产阶级上层不再挖空心思 挤进凡尔赛宫去,而宁愿在巴黎营造私宅,安 逸享乐了.因此休闲懒散的贵族对统治阶级 的文化艺术发生了主导作用,代替前一时期 的尊严气派和装腔作势的“爱国”热情的, 是卖弄风情,妖媚柔靡,逍遥自在的生活趣味. 这种新的文学艺术潮流称为“洛可可”.洛 可可的艺术原则是逸乐.
代表作品:耶稣会教堂、圣卡罗教堂
4
a
罗马的耶稣会教堂
5
a 6
a
罗马的圣卡罗教堂
7
a
巴洛克教堂
8
a
巴洛克教堂
9
a
巴洛克圣坛-圣彼得大教堂
10
a
巴 洛 克 教 堂 室 内
11
a 12
a
巴洛克广场
强调雕塑和喷泉的曲线与动态、空间互相渗 透 代表作品:
圣彼得大广场
半围合式平面、半圆型+梯型的两进广场、地 面向教堂逐渐升高、中心方尖碑、两边是喷泉、 塔思干柱廊(248棵柱) 开阔壮观、轴线对称、柱式严馑、光影变化大
2
a
巴洛克建筑
社会背景: 宗教与现实有了密切联系 在中小型为主的教堂中投入了感情因素 建筑和艺术处理多样化,追求自由表现
三大特征: 炫耀财富、装饰豪华、色彩艳丽 追求新奇、运用曲线、寻求动感、装饰自由 作为小品建筑在设计中独具匠心
3
a
巴洛克建筑
壁画和雕塑:延伸扩大空间、色彩对比 明亮、构图拥挤、动态剧烈、突破建筑面 体界限、石雕模仿实物质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