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精品课件近代国际关系史1.导论

合集下载

国际关系导论

国际关系导论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学科状况
90多年前——国际关系学诞生 50多年前——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研究起步,但因文化大革命而搁浅 30多年前——改革开放后真正学科意义上的研究才在中国开始。 引进阶段(1978~1989年) 吸收和创新阶段(1989年至今)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学科特点
1、内容广泛的包容性 2、生动具体的实用性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现代国际关系史
战后国际关系史
1945年 二战结束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怎么学?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推荐书目:
唐贤兴
复旦大学出版社
袁明
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德斌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绳祖 世界知识出版
参考书目:
1.[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以后的世界》(第七版) 2.[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3、灵活运用的灵活性
4、不断变化的动态性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为什么学?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学什么? 演变过程 推动或加速演变的因素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推动国际关系历史演变的因素大体包括—— 生产力的发展、战争、革命、其他运动、宗教 与文化因素等; 加速演变过程的是—— 大国的兴衰、历史上杰出人物的思想理论、 政策主张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现状
国 际 政 治 学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在理论的指导下学习历史 在历史学习中思考理论概括的精辟和不足 在关注时政时多加思考历史上是不是有类似的 情况发生、历史上这样的事件是如何解决的
总之,要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性。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学科状况
作为学科的国际政治学

近代国际关系史

近代国际关系史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孙洁琬编写政治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目录前言 (73)绪论 (74)第一章17 世纪上半叶至18 世纪末期的国际关系 (75)第一节30 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75)一、三十年战争爆发的背景与过程 (75)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及其影响 (75)三、法国争夺欧洲霸权 (75)第二节英法普奥俄五强争雄及欧洲均势的形成 (75)一、英荷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 (75)二、西班牙王位继承战(1710—1714 年)与北方大战(1700—1721 年) (76)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1740—1748 年)与七年战争(1756—1763 年) (76)第三节欧洲列强的领土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76)一、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 (76)二、列强在北美独立战争时期的外交斗争 (76)思考题 (76)第二章18 世纪末期至19 世纪后期的国际关系 (77)第一节拿破仑战争与1815 年的维也纳会议 (77)一、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欧洲与第一次反法同盟 (77)二、拿破仑统治时期的战争与外交 (77)三、维也纳会议及其影响 (77)四、神圣同盟与四国同盟 (77)第二节欧洲列强对美洲的争夺与美国的门罗主义 (77)一、美洲各国争取独立的斗争与列强的扩张企图 (77)二、门罗主义的提出及意义 (77)三、美国内战时期的外交斗争 (77)第三节东方问题的演变 (78)一、1848 年的欧洲革命运动与神圣同盟的瓦解 (78)二、沙皇俄国的扩张活动与东方问题的历史背景 (78)三、东方问题引发的若干次危机、影响及其最终结果 (78)第四节意大利统一与德意志统一时期的外交活动 (78)一、意大利统一过程中的意奥法普关系 (78)二、德意志统一时期的俾斯麦外交政策 (78)三、两者外交活动的比较分析 (78)思考题 (78)第三章19 世纪后期至20 世纪初期的国际关系 (80)第一节普法战争后的德法俄奥关系与欧洲局势 (80)一、德法矛盾成为欧洲主要矛盾 (80)二、从三皇同盟到三国同盟 (80)三、法俄结盟 (80)第二节英国在19 世纪的“光辉孤立”政策 (80)70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一、“光辉孤立”政策的内容及其物质基础 (80)二、“光辉孤立”政策的实质及结束 (80)第三节列强瓜分世界的侵略活动和战争 (80)一、列强在亚非的侵略活动及其矛盾 (80)二、美西战争、英布战争、日俄战争及其影响 (81)思考题 (81)第四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战时国际关系 (82)第一节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82)一、英德矛盾的激化 (82)二、英法俄三国协约的形成 (82)第二节战争危机的出现与外交控制 (82)一、两次摩洛哥危机(1905 年、1911 年)与1908 年的波斯尼亚危机 (82)二、意土战争(1911 年) (82)三、两次巴尔干战争 (82)四、萨拉热窝事件 (82)第三节战争期间两大集团的外交斗争 (83)一、战争初期的形势与交战双方争取盟友的外交活动 (83)二、日美争霸中国及其两国的参战 (83)第四节战争的结束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83)一、同盟国集团的惨败与贡比涅停战协定 (83)二、大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83)思考题 (83)第五节苏联建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84)一、和平法令与布列斯特和约 (84)二、民族自决原则的提出及其实践 (84)三、粉碎外国的武装干涉活动 (84)第六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84)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力量对比状况 (84)二、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84)三、争夺亚太的华盛顿会议 (84)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历史地位 (84)思考题 (84)第六章20 世纪20 年代的国际关系 (85)第一节苏联的外交活动 (85)一、热亚那会议与拉巴诺条约 (85)二、苏联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曲折发展 (85)第二节德国赔偿问题 (85)一、鲁尔危机与道威斯计划 (85)二、杨格计划 (85)三、胡佛缓债宣言与洛桑协定 (85)第三节欧洲安全保障问题 (85)一、安全保障问题与洛迦诺公约 (85)二、裁军谈判与非战公约 (86)71政治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第四节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与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 (86)一、中国人民反帝革命运动 (86)二、土耳其的民族独立战争 (86)三、埃及的反英斗争 (86)四、拉美人民反美斗争的发展 (86)思考题 (86)第七章20 世纪30 年代的国际关系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87)第一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解体 (87)一、1929—1933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及对国际关系体系的冲击 (87)二、罗斯福新政外交 (87)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87)四、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87)第二节德日意集团的侵略扩张活动与英法美苏的对策 (87)一、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和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 (87)二、日本入侵中国 (87)三、德国入侵中欧与英法的绥靖政策 (88)四、美国的孤立主义和中立法案 (88)五、苏联建立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 (88)第三节大战前夕的大国间关系 (88)一、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 (88)二、英法苏三国同盟谈判及其失败 (88)三、英德关系与英德秘密谈判 (88)四、苏德谈判及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88)思考题 (88)第八章战时国际关系及二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90)第一节德国进攻波兰、西线战争与法国沦亡 (90)一、德国入侵波兰与西线战争 (90)二、德国进军北欧与法国的沦亡 (90)三、英美苏对外政策的调整 (90)第二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展开及大国间的外交活动 (90)一、苏德战争的爆发与大西洋宪章的发表 (90)二、日美矛盾加剧与太平洋战争爆发 (90)三、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91)四、反法西斯国家间的合作与矛盾 (91)第三节德意日集团的崩溃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91)一、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与德国的无条件投降 (91)二、联合国的成立 (91)三、波茨坦会议与日本投降 (91)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及国际关系格局的重大变革 (91)思考题 (91)参考书目 (91)72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前言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主要讲授从17 世纪中叶的三十年战争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时期,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冲突与合作的演变历程,梳理期间发生的重大国际性事件,介绍、评价与之有关的政治家和外交家的活动,剖析主要大国争夺欧洲霸权乃至争夺世界霸权的外交政策,包括欧洲国家对中国的侵略扩张活动的历史,等等。

国际关系学讲义

国际关系学讲义

国际关系学导论讲义第一课国际关系学导论一、学习国际关系学的意义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的时代。

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现代化的交通、通信手段把生活在世界各处的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种事件无论发生在何处,对世界其他地方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作为个人,无论你是否关心外部世界、国际关系,你的生活都与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发生联系,都与与全球化的世界息息相关。

中国正在越来越深地融入国际社会。

中国在古代和近现代曾经走过漫长的封闭发展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还是处于相当封闭的状态,错过了战后世界经济繁荣发展的机会,致使中国的现代化起步很晚。

八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中国迅速追赶着世界发展的步伐,今天的中国与外部世界已经形成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变成为世界舞台上的活跃成员和重要角色。

在对外开放的中国,国际关系外交政策不仅仅是国家领导人讨论的问题,已经成为人民普遍关注的问题。

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应该了解国家所处的国际环境,认识国家利益与对外政策。

国际关系学是一门涉及面很广、十分有趣、现实性很强的学科。

作为一门文化学科,学习国际关系学的目的是掌握分析国际关系问题的一般知识和方法,更好地认识现实。

国际关系的研究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际,涉及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内容非常丰富有趣。

学习的过程不仅能够增长知识,特别是要学会分析国际问题的方法。

作为一个大学生,国际知识和世界眼光是必不可少的文化基础和理论素养。

二、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1、国际关系学的定义如何理解一个学科的定义?一般来说,学科定义即指出这个学科研究的是什么,为研究对象划出一个大体的范围。

斯坦利霍夫曼提出了一个定义:“国际关系学是关于影响世界基本单位的对外政策和权力地位的因素及活动的学科。

”这个定义指出,本学科研究的主体是“世界基本单位”,研究内容是影响这些“基本单位“的”“对外政策和权力地位的因素”,以及这些“基本单位”的“活动”。

【精品模板】近代国际关系史PPT模板

【精品模板】近代国际关系史PPT模板
特别是西班牙于1580年吞并葡萄牙及其属地以后,成为统治欧洲 和垄断世界市场的超级霸主,并同教皇势力相勾结,被视为国际政 治中的反动堡垒和试图打入海上的商业民族的公敌。从而预示自中 世纪以来,封建大国之间争权夺利的王朝战争降至次要地位,以荷、 英、法等新兴国家向西班牙商业霸权挑战的商业战争上升为主导地 位。
际关系史具有 划时代意义的 事件。
首先它开创了以国际会议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其次,和约确立了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为国际关系 中应共同遵守的准则
第三,和约除了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统治西欧国家的神权政治 体制,把国际法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第四,和约缔结之后,常驻外交代表机关的制度走向确立。
三 战后欧洲均势的构筑
近代国际关系史
第一章 西方世界的兴盛与近代国 际关系的肇始
第一节 整体性世界的最终形成及其影响
一 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地位
地理大发现是一场把西欧以及世界从中世纪带入近代社会的伟大运动。 在欧洲站在海上探险活动最前列的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封 建王国。葡萄牙人沿非洲西海岸向东航行,开辟了通往东方的海上通道。西 班牙人从西欧大陆出发向西航行,先是到达拉丁美洲,继西班牙人又绕过美 洲大陆最南端、进入太平洋过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驶返西班牙,完成了环 球航行,标志着地理大发现的结束。地理大发现是世界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伟 大壮举,人类的眼界空前扩大,世界各地区之间在经济上的联系日益密切、 闭关自守的状态被打破,原来分散的世界渐次成为一个初见其全貌的整体世 界。
二 西班牙的衰落及其后果
衰落的原因。16世纪上半期西班牙封建专制制度
没有任何松动离析的趋向。16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萌 芽在西欧正展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荷、英、法悄然崛 起,开始向西班牙发起挑战。西班牙衰落的表现。荷、 英、法决意打破西班牙几乎独占拉美的历史局面,在西 属西印度群岛向西班牙频频出击。首先利用海盗拦截西 班牙商船或骚扰其殖民地港口。其次运用走私活动打破 西班牙对美洲殖民地进出口贸易的垄断。再次是诉诸武 力,直接在加勒比海地区夺取殖民地。1588年,西班牙 “无敌舰队”几近覆没,国势日蹙。海外贸易萎缩,垄 断权丧失。农业遭到破坏,西班牙成为粮食进口国。外 债高筑,财政破产。海外殖民地失去防卫和支撑的后盾, 被后起强国宰割。西班牙霸权地位彻底衰落。西班牙的 衰落,荷、英、法等国后来居上,改变了欧洲传统的政 治格局。资本主义加速成长,国际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 时期。

《近代国际关系史》 多媒体教学课件

《近代国际关系史》 多媒体教学课件


英国革命期间奉行的对外政策
革命期间,英国分裂为以国王为代表和以议会为中心的两个 阵营。双方各自派员遣使奔赴欧洲,寻求可能的援助和支持。 议会采取谨慎而且灵活的外交手段,为英国革命争取了一个 有利的国际环境。
三 克 伦 威 尔 时 代 的
英国对外政策的特点是不参与欧洲的 事务。克伦威尔一方面渴望建立稳固的统治秩序,
三 反对欧洲势力的武装干涉
法国的和平防御的方针和“不干涉” 法国的和平防御的方针和“不干涉”外 交原则并未消除欧洲国家对法国革命的敌视。 1791年 27日,普、奥发表了准备干涉法国 1791年8月27日,普、奥发表了准备干涉法国 革命的《匹尔尼茨宣言》 1792年 革命的《匹尔尼茨宣言》。1792年4月,法、 奥战争爆发,7月,普鲁士加入对法战争。9 奥战争爆发,7月,普鲁士加入对法战争。9 月,法军取得瓦尔密大捷,普奥同盟的干涉 遂告失败。 793年 793年1月,路易十六被处死后,法国与 欧洲诸强的关系进一步恶化。1793年春,欧 欧洲诸强的关系进一步恶化。1793年春,欧 洲诸强组织起第一次反法同盟。法军节节败 退。雅各宾派取代吉伦特派执政,并迅速扭 转了战场形势,1794年法国军队转入战略反 转了战场形势,1794年法国军队转入战略反 攻,并再次占领了比利时。

美国独立后与法、英关系
独立后,美国奉行中立的外交政策,力 独立后,美国奉行中立的外交政策,力 图避免与法、英等国的正面冲突。第二 次对英战争后,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控制 和渗透,确保了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 完整
第四节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欧洲的 冲击
一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震撼欧洲
影 响 格 局 产 生 了 深 远 的 际 。 国 斗 争 法 洲 的 与 干 欧 权 国 盟 由 对 霸 英 同 了 关 关 命 洲 和 法 入 际 际 法 了 革 系 大 欧 命 反 转 国 关 国 夺 革 的 此 洲 国 , 法 争 国 导 从 欧 国 法 领 容 , 欧 洲 动 开 强 统 , 洲 活 展 列 建 欧 彻 战 、 涉 国 内 心 为 交 命 洲 封 扫 英 的 中 成 外 革 欧 国 横 命 为 立 革 命 命 系 的 速 的 大 。 系 迅 列 国 慌 各 命 革 更 独 兰 革 国 系 法 恐 洲 革 级 、 一 绕 的 欧 次 阶 刻 美 德 大 围 者 了 这 产 深 北 治 起 资 为 、 继 尼 国 法 引 的 更 命 底 后 革 是 年 争 国 发 英 爆 的

世界近代史导论 ppt课件

世界近代史导论 ppt课件

导论
世界近代史导论
社会结构——意识形态 农业文明的瓦解 政治:民族国家形成
克服专制王权 经济:工业革命
导论
二、世界近代史的分期问题
1、始于何时?
世界近代史导论
世导界论近代史导论
2、世界近代史的下 限
1900年前后 俄国十月革命
攻占冬宫——十月革命的胜利
世界近代史导论
第一章 西欧:现代化的开端 第二章 欧美现代化运动的勃兴 第三章 现代化运动的扩散 第四章 对不同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第五章 现代化对亚非拉国家的冲击 第六章 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利益的冲突 第七章 现代化改变了近代社会
世界近代史 导论
世界近代史导论
世界近代史导论
★ 怎样认识世界近代史的主要内容? ★ 世界近代史的历史地位。

导论
一、课程体系的不同认识
阶级斗争史 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史 人类从分散走向统一的历史 以现代化为主线构筑的《世界近代史》 课程体系
导论
世界近代史导论
一阶段:准备(14—16世纪) 二阶段:起动(17—19世纪 初) 三阶段:现代化在西方的发 展(19世纪中后期) 四阶段:全球扩张时期(19 世纪末期—20世纪初)

01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概论开篇

01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概论开篇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三十年战争结束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在1648年10 月24日签定的。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由《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神圣罗 马帝国皇帝和瑞典女王以及他们各自的同盟者之间的和平 条约》(即《奥斯纳布吕克条约》)和《威斯特伐利亚约-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法兰西国王以及他们各自的同盟者之 间的和平条约》(即《明特斯条约》)。 法国得到洛林的3个主教区(梅林、图尔、凡尔登)和整个 阿尔萨斯(斯特拉斯堡除外)。瑞典获取西波美拉尼亚及 东波美拉尼亚的一部分、维斯马城和不来梅、维尔登两个 主教区,从而得到了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的重要港口。和 约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独立,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勃兰登 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邦诸侯的领地大体恢复到战前的 状况,诸侯在领地内享有内政、外交上的自主权。关于教 派问题,和约重申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继续有效, 承认德意志境内新旧教地位平等。
哈布斯堡家族

哈布斯堡家族(House of Habsburg) 为 德意志封建统治家族。其主要分支在奥地 利,亦称奥地利家族。远祖系日耳曼人中 的一支,最早居住在阿尔萨斯和瑞士的阿 尔高。11世纪初,由于该家族的主教斯 特拉斯堡的维尔纳建立哈布斯堡,其家族 即以哈布斯堡为名。统治时期从1282年 起一直延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是欧 洲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统治地域最广的 封建家族。1273年,哈布斯堡家族的鲁 道夫一世被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273~1291在位)。1438年开始神圣 罗马帝国皇帝由哈布斯堡家族世袭。 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哈布斯堡王朝的 统治结束。
薄伽丘 《十日谈》
但丁 《神曲》
彼特拉克 《歌集》
意大利文艺复兴后三杰(15世纪后期)
达芬奇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g1第一讲步入近代国际关系史近代国际关系史开端及开始前世界状况讲诉课件

g1第一讲步入近代国际关系史近代国际关系史开端及开始前世界状况讲诉课件
(2)关于“核心国家的实力与影响力如 何”:
• 十六世纪下半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达到极盛,是巴尔干半岛 和东地中海(相当于现在的中东)的征服者。 • 然而,从此以后帝国由盛而衰。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世界各地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从来是不 平衡的,而这样的不平衡性往往引发矛盾和问 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
思路——
三十年战争前欧洲(主要是西欧)的 状况(即三十年战争爆发的原因分析)
三十年战争及《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的签订
战后的欧洲状况 (即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下的状况)
一、三十年战争前的欧洲状况
(即三十年战争爆发的原因分析)
“三十年战争”前夕,欧洲各方势力之间矛盾错综复杂, 战争早已迫在眉睫。理顺这些矛盾是本节的重点和尤其是 难点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第一部分 1500年前后的世界 一、转折时代的欧洲秩序 (不平衡性)
此时东亚封贡体系、穆斯林世界正走向衰落,但欧洲(主要是 西欧)各国正处于一个转折时代,这个时代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概括:
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地理大发现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文艺复兴运动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这一时期的代表事件——
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意义——
1、标志着西班牙海上霸权开始衰落。 2、英国积极加快殖民步伐: (1)在北美洲东部建立了许多基地,为 后来建立13个殖民州打下基础; (2)1600年成立东印度公司致力于开辟 东方市场和侵略印度。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这一时期的代表事件——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如何解释“商业战争“的产生
“商业战争”产生可以从两个方面分别解释: • 1、欧洲自“中世纪”以来封建大国之间的王朝战争连续 不断,这类战争的目的是扩张领土、奴役更多的臣民和榨取 捐税。从16世纪开始的商业战争是战争的形式。 • 2、英国、法国、荷兰向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位挑战而 发起了“商业战争”。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学习提示: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掠夺活动推动了世界贸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也对欧洲各国的政治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进入17世纪,神圣罗马帝国走向衰落,各诸侯与皇帝之间,天主教派与新教派之间斗争激烈,并导致“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欧洲进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时代。

和约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独立主权,以及瑞士、荷兰为独立国。

缔约以后,各国普遍建立了常驻外交使节,进行专门的外事活动,正式国际关系逐步建立。

和约破除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制的世界主权论,明确了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国际关系中的基本原则,促进了近代民族主权国家的形成。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各交战国妥协的产物,勉强调和了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的国家体系,但也为以后欧洲列强发起新的战争埋下了隐患。

在17世纪后半期和18世纪的欧洲战争中,宗教利益、王朝利益和道德原则不再是决定国家对外政策的主要依据,国家利益和理性原则逐渐指导着国家的主要行动。

这一时期,欧洲列强用战争来解决矛盾,用和约和妥协来结束战争。

战后的和约主要对所争夺的利益进行再分配,而不公正之处又引起新的战争。

其中的一些条款丰富了近代国际法的内容。

以国家主义为特征的近代专制国家体系逐步形成。

“三十年战争”前的五大强国法、奥、英、荷、瑞在战后地位各有升降。

到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国际体系的主要参与者基本上确定为英、法、俄、普、奥五国。

在欧洲国际事务中,英国的主要角色是制衡者,其他四国是欧洲大陆的霸权争夺者。

学习要点:1、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性质、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2、欧洲主要国家的力量消长与矛盾转化。

3、欧洲国际政治重心的转移。

4、重要战争、和约及其影响。

5、以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分析该时期的欧洲国际形式。

第一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一、 17世纪初的欧洲各国君主专制国家成为国家形态的主流。

国际关系史课程 课件

国际关系史课程 课件

第十讲:未来国际关系的趋势与挑战
● 10.1 多极化与全球治理 ● 10.2 科技与信息时代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 10.3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
谢谢观看!
● 1.1 什么是国际关系史? ● 1.2 国际关系史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 1.3 国际关系史的重要性和影响
第二讲:古代国际关系
● 2.1 古代文明间的交往与冲突 ● 2.2 古代帝国与城邦制度 ● 2.3 古代国际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三讲:近代国际关系
● 3.1 西方现代国际体系的形成 ● 3.2 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 ● 3.3 世界战争与国际秩序的崩溃
第七讲:国际冲突与和平
● 7.1 战争与冲突的根源 ● 7.2 和平与冲突解决的理论与实践 ● 7.3 国际调解与冲突预防
第八讲:国际经济关系
● 8.1 国际贸易与全球化 ● 8.2 发展中国家与国际经济秩序 ● 8.3 国际金融与全球经济危机
第九讲:新兴国家的崛起
● 9.1 新兴国家的定义与特征 ● 9.2 新兴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 ● 9.3 新兴国家与国际关系的变革
国际关系史课程课件
目录
● 第一讲:导论 ● 第二讲:古代国际关系 ● 第三讲:近代国际关系 ● 第四讲:冷战时期 ● 第五讲:后冷战时期 ● 第六讲:国际组织与合作 ● 第七讲:国际冲突与和平 ● 第八讲:国际经济关系 ● 第九讲:新兴国家的崛起 ● 第十讲:未来国际关系的趋势与挑战
第一讲:导论
第四讲:冷战时期
● 4.1 冷战的起因和基本特征 ● 4.2 超级大国的竞争与冲突 战结束的原因和影响 ● 5.2 新的国际秩序的建立 ● 5.3 全球化与国际关系的新挑战
第六讲:国际组织与合作
● 6.1 联合国的成立与功能 ● 6.2 国际组织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的作用 ● 6.3 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课件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课件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全套课 件
这套课件将为您提供全面的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知识,涵盖现代国际关系的定 义、国际关系理论发展、近现代背景,以及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的影响, 最后探讨当代国际关系的特点和挑战。
现代国际关系的定义
了解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定义,认识国际事务与全球化的紧密联系,以及国际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
当代国际关系的特点和挑战
1 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化
研究全球互联互通的程度,以及全球问题和挑战的复杂性。
2 新威胁
分析恐怖主义、网络安全和气候变化等新型全球威胁。
3 多边主义
探讨多边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国际组织和机制在解决全球问题中的作用。
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
1
现实主义
探索国际政治中权力和国家行为的重要性,强调利益和竞争。
2
自由主义
关注国际合作、民主和法治,强调经济相互依赖和国际制度。
3
建构主义
强调观念、规范和身份对国际关系的塑造作用,不局限于国家利益。
近现代国际关系的背景
了解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历史背景,包括工业革命、殖民主义的崛起以及民族主义的兴起。
核武器的崛起
探索原子弹的开发和使用,及其对全球安全格局的巨大影响。
国际组织的建立
分析联合国的成立和它在战后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1
冷战战略
2
了解相互威慑和平衡政策,以及代理
战争和区域冲突。
3
美苏对抗
探索美国和苏联之间的意识形态冲突, 核竞赛和间谍活动。
非对齐运动
分析第三世界国家的非对齐姿态,以 及南北冲突和殖民地解放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战争爆发

第一讲 国际关系概述_1ppt课件

第一讲 国际关系概述_1ppt课件
以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为主精选精选pptppt影响雅尔塔体系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两大因素影响雅尔塔体系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两大因素精选精选pptppt第一美苏战略态势的转变及其对国际局势的影响第一美苏战略态势的转变及其对国际局势的影响60607070年代与苏联对外扩张相联系的重大事件年代与苏联对外扩张相联系的重大事件1962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年古巴导弹危机1967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年第三次中东战争1968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691969年中苏边界战争年中苏边界战争19711971年苏印条约与印巴战争年苏印条约与印巴战争1973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年第四次中东战争19781978年苏越条约与柬埔寨战争年苏越条约与柬埔寨战争19791979年阿富汗战争年阿富汗战争精选精选pptppt走向联合的西欧走向联合的西欧日本重新进入大国行列日本重新进入大国行列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上升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上升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崛起与发展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崛起与发展精选精选pptppt20世纪世纪9090年代后冷战时期以来的新格局年代后冷战时期以来的新格局世界政治格局的重新改组与国际关系的新变化世界政治格局的重新改组与国际关系的新变化从两极世界到一超四强从两极世界到一超四强一超
及南满铁路由满洲里至绥芬河及由哈尔滨至大连、旅顺 之干线合并成为一铁路,定名为中国长春铁路,应归中 华民国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共同所有,并共同
经营。"
• 大连、旅顺出海口租借权问题:大连为一自由港,但该
自由港所有港口工事及设备之半,及指定码头与仓库,
无偿租与苏方,租期定为三十年;苏联有权在除大连市
精选ppt课件2021
6
拿破仑战争(1799—1815)
拿破仑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天才,他执政期间多 次对外扩张。

近代国际关系史12p

近代国际关系史12p
际关系史具有 划时代意义的 事件。
首先它开创了以国际会议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其次,和约确立了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为国际关系 中应共同遵守的准则
第三,和约除了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统治西欧国家的神权政治 体制,把国际法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第四,和约缔结之后,常驻外交代表机关的制度走向确立。
三 战后欧洲均势的构筑
第三节 三十年战争和欧洲势力的交融
一 三十年战争发生的深刻背景
三十年战争既是德意志内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各
诸侯之间以及诸侯各邦之间为争夺宗教、经济、政体、 领土等权益的内战,也是西欧和北欧主要国家乘机浑 水摸鱼干涉德意志事务,争夺地区霸权的斗争
三十年战争前夕,欧洲大陆局势动荡,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欧洲各国的政 治、经济、军事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德意志各邦诸侯尤其是新教诸 侯势力崛起,教皇和天主教势力受到冲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力遭到 削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同各邦诸侯尤其与新教势力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各支新教掀起了一场席卷欧洲大陆旨在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改革运动。 新教诸侯为反对帝国皇帝的专权和哈布斯堡王朝的称霸野心,于1609年7 月10日组成新教联盟,同天主教联盟相抗衡。欧洲国家密切关注德意志事 态的发展,并在两大对立集团之间选择自己的支持对象,从而使德意志国 内的矛盾扩张为国际斗争。三十年战争如箭在弦,国际关系也将发生重大 变动。
特别是西班牙于1580年吞并葡萄牙及其属地以后,成为统治欧洲 和垄断世界市场的超级霸主,并同教皇势力相勾结,被视为国际政 治中的反动堡垒和试图打入海上的商业民族的公敌。从而预示自中 世纪以来,封建大国之间争权夺利的王朝战争降至次要地位,以荷、 英、法等新兴国家向西班牙商业霸权挑战的商业战争上升为主导地 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近代国际关系史——1648年结束“30年 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至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 现代国际关系史——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 当代国际关系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 束至今
五、近代国际关系史的研究对象和特点 近代国际关系史的研究对象:
国际政治关系 国际经济关系 国际文化关系 战争与和平的关系 均势外交与遏制强权的关系
国际体系——星光灿烂的夜空 国际格局——遍布夜空的星座 国 家——无数的星星
宏观层次 中观层次 微观层次
3、大国兴衰之日升日落
三、国际关系史的开端
1. 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 2.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3. 地理大发现
四、国际关系史的历史分期
• 国际体系演变的线索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维也纳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主讲人:李鸿美
导 论
一、学习国际关系史的意义
1、学科发展的需要
• 世界史>国际关系史> 外交史
外交史
国际关系史
世界史

2、世界形势发展的需要
利比亚骚乱
3万同胞撤离利比亚
孔子学院遍地开花
• • • • • • • • • • • •
北京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 南开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 南京财经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 南京财经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 兰州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 天津师大加拿大研究中心 河北师大加拿大研究中心 大连外国语学院加拿大研究中心
4、经济关系成为国家间关系的基础。
参考书目
•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法律出版社1986年 • 袁明 主编 《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 约瑟夫· 奈著,张小明译:《理解国际冲突:理论和历史》 • 布鲁斯· 拉西特等:《世界政治:供选择的菜单》
• 约翰· 米尔斯海默著,王义桅、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 悲剧》 • 保罗· 肯尼迪著,蒋葆英等译:《大国的兴衰》
• state actors • non-state actors
国家关系体系中的非国家行为体 Non-state Actors
• 政府间组织IGOs • 非政府组织NGOs • 跨国公司TNCs
2、国际体系和国际格局
• 国际体系——用来描述国际关系整体状 况的一个概念,强调的是国际关系行为 体之间难以割裂的联系性与整体性。 • 国际格局——在一定的历史发展周期内 国际关系构成中,在国家利益和国家力 量集合的基础上,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 等战略力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 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和局面。
大国: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德 国、美国、日本。 霸权国(hegemon):西班牙、法国、英国、德国。
3 、战争-和约-秩序的循环。
“国际关系是一门关于人类生存的艺术和科学。如果人类文明在未来30年横 遭扼杀的话,凶手不是饥荒,也不是瘟疫,而是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 —— (美)卡尔· 多伊奇,《国际关系分析》,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
近代国际关系史的特点
1、 欧洲是国际政治的中心。
(1)面积小,国家多,人口多 (2)民族构成复杂
(3)宗教色彩浓厚
(4)资本主义发祥地
2 、频繁的大国冲突和战争。
• 主要冲突:三十年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 拿破仑战争、克里米亚战争、普法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 次要冲突:奥土战争、北方大战、奥地利继承战争、俄土 战争、土埃战争、普丹战争、普奥战争。 • 边缘冲突:美国独立战争、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 午战争、美西战争、英布战争、日俄战争、巴尔干战争。
• 亨利· 基辛格著,顾淑卿,林添贵译:《大外交》
LEARNING
Add Subtitle Here
PRINT PAGE
• Add Text Here

Backdrops:
- These are full sized backdrops, just scale them up! - Can be Copy-Pasted out of Templates for use anywhere!
Tips:

• • 学理论 学历史 关注现实
二、国际关系史的定义
• 国际关系史是一门以国家之间的互动为 着眼、以不同历史时期国际关系体系和 格局的发展变化为主线,以大国兴衰和 第三世界国家的演进为主要考察对象的 交叉学科。
1、国际关系行为体
• 国际关系行为体是指能够独立参与国 际事务,并能独立行使国际权利,承担 国际责任和义务的实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