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行政学说史》读后感

合集下载

西方行政学说史读后感

西方行政学说史读后感

《西方行政学说史》我所读的是丁煌在2004年重新修订的《西方行政学说史》,颇有所感,故将一些想法记下与大家分享。

丁煌从西方行政学的提出开始,按照发展的时间顺序将西方行政学分为“提出与创立时期”、“正统时期”、“批评与转变时期”、“应用与发展时期”、“挑战与创新时期”和“总结与探索时期”,也就是从1887年提出至今的114年的发展历程。

正如丁煌所言,“行政管理和行政思想古已有之”。

近代行政学包含于政治学之中。

1865—1968年,德国学者斯坦因首次提出了“行政学”一词。

1887年威尔逊在《行政学研究》一文中首次将“行政”与“政治”分离,将“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那么,一个明显的问题——为何要将政治与行政分离?按照西方传统对于权力划分的体系,国家权力被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方面。

其实也就是在法律的基础之上,按照法律的制订、执行、监督三个相互联系而又彼此独立的系统进行权力划分。

也就说,大前提就是国家权力的运行需要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之上。

中国古代社会的组织规则是个人意志,也就是君主权力。

那么权力独揽的君主制下也就不可能存在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方面的权力的制衡。

这种行政生态之下,也就不可能衍生出西方的政治抑或行政思想。

在任何时候如果社会的组织规则不是建立在法律之上,那么也就不会存在权力的制衡。

之所以在文章开始提出这一观点,就是想首先请读者明晰为何西方的理论在中国社会现实中南辕北辙、变形走样的根本原因。

也请诸位读者在阅读本书中理论的过程中仔细思考其中差异,切勿生硬套入中国现实。

行政学的肇始便是将这三分转变为“政治—行政”二分。

依威尔逊之言,“政治是‘在重在而且带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而在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则是‘国家在个别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动’。

因此,政治是政治家的特殊活动范围,而行政管理则是技术性职员的事情。

”也就是说,政治是在处理国家权力及主体间的关系,而行政则是在执行这种关系意志(国家意志)的结果。

西行漫记读后感(锦集5篇)

西行漫记读后感(锦集5篇)

西行漫记读后感(锦集5篇)西行漫记读后感篇1 第一次从一个美国人的作品里了解到一段珍贵的历史.从埃德加.斯诺的四个月西北红色旅行,看到另一个侧面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更大的胜利. 另我震撼的是在基于当时的延安,在1938年,的结束语,斯诺先生就预言,帝国主义反动派一定会被这个新生力量所埋葬. 另外,也了解到当时共产党不但领导红军加强部队建设,还了解到党还认真做好根据地的行政建设工作,不断研究做好经济工作,发行货币,搞好商务流通.紧紧把握土地政策,以取得广大农民的支持.认真做好统战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不论身份,不计前嫌,只要是共同抗日都是我们的朋友.认真做好人力资源工作,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人尽其才.充分发挥全体成员的力量.从十几岁的儿童到年事已高的村民,都是生力军.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发扬革命主义的乐观精神,写标语,唱快板,演话剧,每一名红军战士,后勤人员,都保持较高的革命思想纯洁.认真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和员工一个样,没有多少区分.共同远景就是建立了新中国,自己会种地的去种地,会做工的去做工.我想伟大的斯诺先生,正是基于当时解放区的情况,又和国统区的比照,才得出如此高瞻远瞩的结论. 在《西行漫记》中,除了共产党领袖的故事,作者还描写了许多形形色色的黎民百姓。

从斯诺火车上偶遇的老者,到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队员,还有穿得破破烂烂、头上拖着辫子的农民,这些普通人的群像组成了红区真实鲜活的生活画卷。

西行漫记读后感篇2 在《西行漫记》中,看一个人使斯诺是极感兴趣的,斯诺对他赋予的评价有: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他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他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周恩来,这个中等身材,个子清瘦、骨骼小而结实的纯粹知识分子,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的造反者,他不仅背弃古代中国的基本哲学中庸和面子哲学,还具有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能力;于是乎,他不仅在斯诺眼里成为了一名罕见的狂热分子,也在我心中成了一名不可思议而可以膜拜的狂热分子。

《西方行政学说史》笔记

《西方行政学说史》笔记

★★★《西方行政学说史》笔记行政管理必备★★★导论:西方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一、西方行政学的产生1、中西早期行政管理思想(非系统非学科化)2、1845年法科学家M·A·安培“建立管理国家之科学”的设想;3、1865-68德学者斯坦因七卷本《行政学》最早提出“行政学”一词(指行政法);4、1887年美学者(总统)威尔逊发表开创性的《行政学研究》一文,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将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

5、1900年美学者古德诺出版发表〈政治与行政〉一书,进一步明确指出政治与行政的区分。

(自此行政学作为一个新的、独立的研究领域得以确立。

)6、1926怀特《行政学导论》、1927威洛比《公共行政原理》,对其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和阐述。

行政学理论体系得以形成。

(产生背景)二、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历程多种分段方法:A、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时期(19世末20世初)、社会人时期(20世纪20年代)、当前时期(二战后);B、台湾学者(行政学):传统理论时期(X*:1900-30)、行为科学时期(Y*:1930-60)、系统理论时期(Z*,1960后);C、夏书章:形成阶段(19世末到20世纪20年代)、成长阶段—科学管理时期(20年代后)、科学化时期(40年代始);D、教材观点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参照众多美国学者之方法),六阶段:西方行政学的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年);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年);西方行政学的批评与转变时期(1941-1959年);西方行政学的发展与应用时期(20世纪60年代);西方行政学的挑战与创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西方行政学的总结与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1、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代表人物著作及观点:威尔逊:行政学创始人,《行政学研究》,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科;古德诺:美行政学家,《政治与行政》,对政治与行政的分离理论作了进一步发挥;泰勒:美管理学者,《科学管理原理》,倡导科学管理;法约尔:法管理学者,〈一般管理原理〉,提出了一般管理的一些基本原理(十四管理原则)2、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年这一时期的行政学家继承了早期行政学的基本信念,认为“真正的民主与真正的效率是统一的”,经济和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基本准则。

控制国家读后感

控制国家读后感

控制国家这本书是由美国人斯科特戈登写的,本书主要是围绕着主权的涵义、国家机构的设置、国家的政治制度为主线,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介绍,在书中描述了希腊的民主模式、威尼斯的共和模式、荷兰的共和国等,并在后两章中介绍了美国和英国的形式。

3、限权政府同人民主权原则紧密相连的是“限权政府”的原则。

所谓限权政府原则,就是说政府的权力或职能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政府主要是消极地保护或保障人权,负责人们的安全,维护秩序与和平,而不是积极地促进人们的福利或幸福。

政府应该是守夜人,杰斐逊认为:“管的最少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

美国人思维深处对政府怀着深深的戒意和不信任,认为任何政府都有侵害人民的倾向,特别是像联邦政府这样强大,权力集中的全国性政府。

在政府面前人们的权利与自由有可能受到侵害而无能为力。

但是,政府又必须建立,这是保障人们在自然状态无法得到保障的自由,生命和财产的根本手段。

因此,政府是必要的恶。

既然政府危险但又不能取消,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对政府的权力加以限制。

它只能以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为目的,它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只能行使人民通过宪法授予它的权力,不得行使宪法禁止它行使的权力。

美国宪法第一条第八款列举了联邦政府可以行使的权力,第九,第十款规定了禁止联邦政府行使的权力,“权利法案”列举了政府不得侵犯的人民权利,这都是限权政府原则的具体体现。

1、强大的司法权2、公民社会与宪政公民社会是民主宪政制度一个重要的因素所在。

在这样的社会中,权力与各种社会功能以一种分散化的方式由众多相对独立的社团、组织和群体来行使。

主要包括:独立的报纸、政治社团、律师以及参与公民生活的其他团体。

政治结社在美国产生了重要的正面的结果,是防止多数专制的一项必要保障。

托克维尔说到:“再没有比社会情况民主的国家更需要用结社自由去防止政党专制或大人物专权的了。

在贵族制国家,贵族社团是制止滥用职权的天然社团。

在没有这种社团的国家,如果人们之间不能随时仿造出类似的社团,我看不出有任何可以防止暴政的堤坝”。

西方行政制度学习心得

西方行政制度学习心得

西方行政制度学习心得第一篇:西方行政制度学习心得《西方行政制度》学习心得通过学习《西方行政制度》,我对于中西方行政制度的不同有了些肤浅的认识和理解。

书里探讨了西方行政制度的源头,分别讨论了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的行政制度的演变历史;西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趋势对我国行政制度的改革起到了借鉴意义。

中西方由于在历史传统、地域空间、民族心理、文化风俗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比较中西方行政伦理价值的差异,可以为我国行政伦理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在中国,由于政府是公共行政权的直接掌握和行使者,是各类重要社会资源实际的拥有者,又拥有庞大的官僚体制。

而工作于政府组织内的行政人员,其工资福利的直接来源是政府;其行政活动中心是围绕着政府展开的。

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意识,政府职能主要是统治职能,要求全国上下都一致服从政府的统治,要求全社会的资源都服从政府的统一支配,政府的意志主导一切,所有大小行政官员都是为政府组织的统治服务。

以上种种因素容易造成一种错位,由“为公民服务”倒错为“为政府服务,为上级服务”。

这种政府本位要求公民去适应和服从政府和公务人员的管理,而不是要求自己去适应和方便广大公众。

它还导致了一种行政实践评价标准的倒错,凡是适应政府行政组织系统的就是善的,反之就是恶的。

在西方国家,契约观念历史久远,并且深入人心。

在西方观念中,人民与政府是一种授权与被授权的契约关系,它规定着政府与公民间在权力与义务方面的双向依存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就公民而言,一是通过选举或遵从使政府获得合法性行使权力的基础;二是通过纳税给予政府经济支持。

同时公民也自然期望能从政府那里获得相应的回报。

就政府而言,它在获得公民的政治和经济支持的同时,必须按契约要求提供令公民满意的服务。

今天我国的行政伦理还很不完善,反思中西行政文化差异,借鉴西方以“法律至上”、“法律制约权力”和“公民意识”的现代行政文化,对我国行政伦理建设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政府行政的服务理念已经在国内外政府改革的价值取向上成为共识。

西方行政学说史丁煌读后感读后感

西方行政学说史丁煌读后感读后感

英文回答:Upon perusing the annals of Western administrative theory, I have garnered a more profoundprehension of the metamorphosis and progression of administrative ideology in the Western sphere. It is intriguing to behold the evolution of the notion of administration over the course of centuries, from antiquity to the contemporary era. The literature not only furnishes aprehensive survey of the pivotal theories and luminaries in Western administrative thought, but also proffers a discerning critique of the manifold paradigms that have molded the discipline. This has engendered in me an appreciation for the intricacy of administrative theory and its pertinence to contemporary governance and public management.我根据西方行政理论的史料,对西方领域行政思想的变迁和进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数百年来,从古代到当代,行政概念的演变令人感兴趣。

这些文献不仅对西方行政思想中的关键理论和流派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而且对塑造这一学科的多种范式提出了深刻的批评。

2024春季学期国开电大本科《西方行政学说》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一)试题及答案

2024春季学期国开电大本科《西方行政学说》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一)试题及答案

国开电大本科《西方行政学说》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一试题及答案说明:资料整理于2024年5月;适用于2024春季学期国开电大本科学员一平台在线形考考试。

形考任务一试题及答案学习活动(一)专题讨论(必选,30分)考核任务形式:专题讨论考核内容样例:讨论主题:如何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协调?(30分)要求:1.认真研读教材第1章至第6章的内容。

2.组成3-10人的学习小组完成本次任务。

3.采取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采取网上非实时跟帖的形式,由小组长发起第一个跟帖表明组长身份并组织完成讨论的全过程。

4.每一位学习者都要联系实际准备个人讨论提纲(包括联系实际的例子和个人准备的提纲,不少于500字),个人讨论提纲占此次讨论总成绩的60%,由学习者自己跟帖提交。

5.每个小组讨论完成后,形成不少于300字的小组意见,小组意见占此次讨论总成绩的40%,由小组长跟帖提交。

6.教师根据每一位学习者的提纲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小组意见给每一位学习者评分,举例必须联系实际,所举实例应能够证明其观点。

操作提示:⑴学习小组由辅导教师通过论坛发帖的形式进行划分;(2)各小组成员到相应的分组帖子下进行跟帖讨论;(3)辅导教师结合小组讨论情况对每位同学的发帖进行打分。

如何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协调?从西方行政学的鼻祖威尔逊在其论文《行政学之研究》中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后,古德诺对其进一步阐述与发展,接着众多学者对其进行反思与批评,比如,尽管西蒙猛烈地抨击传统行政学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和所谓的行政原则,并提出一种以决策为中心的行政理论,但他最终并未摆脱传统行政学框架的束缚。

一、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提出与发展行政与政治二分法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威尔逊和古德诺,威尔逊在《行政学之研究》一文对行政与政治的差别加以了阐述,他认为:行政管理是政府工作中极为显著的一部分,它就是行动中的政府;它就是政府的执行,政府的操作,就是政府工作中最显眼的部分,并且具有与政府本身同样悠久的经历。

西方行政管理读后感

西方行政管理读后感

西方行政管理读后感西方行政管理这门学问啊,就像一个装满了各种稀奇古怪小玩意儿的魔法盒子,打开它之后我发现了不少有趣的东西。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就感觉像是进入了一个有着复杂规则的大型游戏世界。

西方的行政管理有着超级严谨的体系,从公共组织的架构到行政决策的流程,每一个环节都像是游戏里精心设计的关卡。

比如说他们那些政府机构的设置,各个部门的职能划分得那叫一个细致,就像游戏里不同的角色有各自明确的技能和任务一样。

这让我不禁感叹,这西方人为了把行政事务管理得井井有条,可真是下了大功夫。

其中最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他们的行政决策理论。

这就好比一群聪明的谋士围坐在一起,用各种复杂的算法和模型来决定一件事情该怎么做。

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各种各样的因素,什么社会的需求啦、政治的影响啦、经济的成本效益啦,就像在做菜的时候,要精确地计算各种调料放多少才能做出最美味的菜肴一样。

不过有时候我也在想,这么复杂的决策过程,会不会像那些超级复杂的游戏策略一样,让执行者都有点晕头转向呢?还有他们的行政监督机制,那也是相当的严格。

就像在一个大城堡里,到处都有卫兵站岗放哨,防止行政权力这个“城堡里的宝藏”被滥用。

各种议会的监督、司法的审查、公众的舆论压力,一环扣着一环,让那些行使权力的人不敢轻易越雷池一步。

这一点倒是让我很佩服,就像游戏里有强大的反作弊系统一样,保证了整个行政管理系统的公平和公正。

不过呢,西方行政管理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在我看来,有时候他们的理论就像是漂亮的水晶球,看着很美,但在实际的社会大环境里,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文化、社会差异而出现一些水土不服的情况。

比如说在一些西方国家,行政效率有时候会因为各种利益集团的博弈而大打折扣。

这就好比一群人在拔河,都想把行政决策往自己这边拉,结果绳子就僵在那儿,事情也进展不下去了。

读完西方行政管理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后,我觉得它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行政管理的可能性和局限性。

它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严谨的决策流程和严格的监督体系。

精选西方行政制度学习体会3篇(最新)

精选西方行政制度学习体会3篇(最新)

三天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我认为行政管理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将行政管理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通过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以提高学生行政管理专业化水平和综合能力。

这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现行的高等院校的行政管理教学方法普遍存在重视科研、轻视教学,重视教学内容研究、轻视教学方法研究的倾向,改革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认为行政管理学教学方法是新形势下培养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在市场经济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和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等时代背景下,社会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由传统的研究型、学术型向应用型、操作型人才转变,要求高校着力培养能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政策制定、人事组织等工作的大量人才。

而从当前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来看,课堂教学多采取“黑板管理学”授课方式,这种课堂教学既不符合行政管理学实践性的学科特征,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知识体系会存在缺乏操作技能训练的问题,难以帮助学生获得处理实际行政管理事务中分析、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品质、能力和技能。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势在必行。

随着电子政务技术的发展,对行政管理过程中信息的快速反应能力、判断能力、预测能力和处理能力等要求更高,而行政管理专业的本科实践教学环节非常薄弱,主要的实践教学为进行社会调研、撰写毕业论文和参与毕业实习,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不能适应现代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这就迫切需要优化传统公共行政教学方法,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

我认为进行行政管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应着力把握以下原则。

第一,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能力为第一原则。

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原则是在行政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不仅是学习的主体。

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这样的一种特殊认知过程。

提高学生对行政管理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力培养学生对行政管理总体的综合能力,它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

《西方行政学说史》读后感(最终5篇)

《西方行政学说史》读后感(最终5篇)

《西方行政学说史》读后感(最终5篇)第一篇:《西方行政学说史》读后感《西方行政学说史》读后感通过本教材的学习,我更深入的掌握了西方行政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更加系统了解各个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行政学说,更深一层地了解行政管理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并从行政理论的变革和历史作用中得到启示,加深对行政活动规律的认识,把握西方行政学的发展趋势。

我认为,通过该书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行政管理活动规律的认识,从而纵向地把握行政管理科学;另一方面,对于建立中国特色的行政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借鉴意义。

通过理解并掌握西方行政学各个发展时期的主要行政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行政学说,把握西方行政史的整体概貌的基础上逐渐学会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借鉴西方行政学的学术理论,为我国政府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提高行政效率提供有益的建议,能够形成自己的看法。

在这本书中,丁煌从西方行政学的提出开始,按照发展的时间顺序将西方行政学分为“提出与创立时期”、“正统时期”、“批评与转变时期”、“应用与发展时期”、“挑战与创新时期”和“总结与探索时期”,也就是从1887年提出至今的114年的发展历程。

正如丁煌所言,“行政管理和行政思想古已有之”。

近代行政学包含于政治学之中。

1865—1968年,德国学者斯坦因首次提出了“行政学”一词。

1887年威尔逊在《行政学研究》一文中首次将“行政”与“政治”分离,将“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那么,一个明显的问题——为何要将政治与行政分离?按照西方传统对于权力划分的体系,国家权力被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方面。

其实也就是在法律的基础之上,按照法律的制订、执行、监督三个相互联系而又彼此独立的系统进行权力划分。

也就说,大前提就是国家权力的运行需要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之上。

中国古代社会的组织规则是个人意志,也就是君主权力。

那么权力独揽的君主制下也就不可能存在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方面的权力的制衡。

《西方行政学说史》读书报告

《西方行政学说史》读书报告

《西方行政学说史》读书报告“管理学者可以从历史上吸取许多经验教训,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把研究过去作为研究管理的入门本书秉承此思想,带领读者深刻探讨西方行政学的历史。

作者从西方行政学的提出开始,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提出与创立时期”、“正统时期”、“批评与转变时期”、“应用与发展时期”、“挑战与创新时期”和“总结与探索时期”等六个阶段,简述了其自1887年起至今的百年发展历程。

阅读本书,首先要界定清楚“政治”与“行政”的不同范畴。

行政管理思想古已有之,但无论古代东方或是古代西方,都未构建起“行政”明确的理论体系,而是将其归纳于政治学的范畴中。

直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时代的要求及威尔逊等人的推动下,行政学逐渐从政治学中分离,真正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正如古徳诺所说“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政治学与行政学相互区别乂相互联系,并应当趋于协调。

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由威尔逊提出后,经由古德诺的发挥,旨在解决19 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因行政管理能力难以匹配社会现实而产生的问题。

所谓政治是指以国家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一般较为重大、有普遍意义且抽象,比如意识形态、国家体制运行等,主要为国家发展提供走向与口标。

而行政则指的是在国家运行过程中,个别与细微之处的操作,如税收、证件办理等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事宜。

而政治与行政的分离,主要由以下原因导致:首先,是经济作用于政治的结果。

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国家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经济结构产生巨大变动,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之重要性日益凸显。

政府开始积极主动地干预社会生活,其职能的扩张与行政权力的扩大使得社会各界意识到需要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来抬导与制约它的正常运行,行政管理学应运而生。

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使得政府管理的社会事务复杂化,原有的政治行政一体化,使得政府难以及时有效的管理。

然而,政治与行政的分离,能够使行政工作更加专业化,满足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

西方文明史读后感(精选8篇)

西方文明史读后感(精选8篇)

西方文明史读后感(精选8篇)西方文明史读后感1阅读这本书,是特别欢乐、重建信念的过程,因为由渔猎采集社会,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人类尽管面临种种磨难——来自大自然的灾荒,来自人类自身制造的灾害,如战争、奴役等到,但人类从未被打倒过,在书中第五页写道“特定时代的人以符合其所处的特定环境和发展阶段的方式去努力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并使他们的生活颇有建树。

”看来是的:西方科技进步导致人类对自然及自身命运的掌控能力提高、人类寿命的增长、活动范围甚至拓展到太空;民主制度的建立消退几千年来统治者对民众的高压统治、国际外交秩序与贸易关系的建立,转变了即往以战争做为得到资源的毁灭性手段。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下结论说‘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西方文明史及西方社会的现状已经是证明。

可是,除西方发达国家之外的其他国家呢?近代世界所能享有的`科技文明成果,几乎全部由西方世界供应,在农业文明时代曾经富有兴盛过的两河文明、尼罗河文明、中华文明,不是彻底衰退,就是不断在演替兴亡的怪圈中循环,文明失去自我更新的能力,如果不是西方文明的传播、冲击与滋养,这些文明古国现状将如何?作为一个以增长见识为目的平凡的读者,在阅读这本书时不自觉会将本身或本民族的遭受所带给自己的疑问与阅读内容作对比:为什么西方文明能不断克服所面临的困难并改进,而我们的民族照通常所言,只能在朝代的兴替中循环不前呢?为什么在公元1500年前后,西方基督教文明能一枝独秀兴起?什么是决定性的因素?是源于希腊文明的惠泽?是如马克斯韦伯所说的新教伦理?或者是戴蒙德所认为的地理环境决定吗?照此推论,一则未必不是倒果为因,二则难保不会为种族优越论者供应依据。

何兆武先生曾经著文分析各国社会的发展形态,认为西方社会的发展轨迹是特别态的,可是他没有分析说为什么常态就是“衰退、停滞”?常态与特别态,内在包含何种不同的因子?假如说西方文明中有进步因子,那19世纪的中国和日本,同样遭受西方文明的冲击,为何日本文明能够很快得以新生成为亚洲强国,而中华却不断受到屈辱。

政府论读后感

政府论读后感

政府论读后感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政府论读后感(一)《政府论》是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家洛克的着作。

在本书中洛克阐述了他的政治思想,这些思想后来被证明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读本书感觉颇有收获,尤其对了解社会发展历程,认识到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究竟应起何种作用,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政府论》上篇主要批判为封建王权做辩护的君权神授说,这是因为在洛克生活的年代,正值资产阶级兴起,封建王朝走向灭亡的年代,因此要改朝换代,必须进行革命,而革命的前提就是要批判君权神授,打垮封建王朝的思想堡垒,从理论上战胜对手。

如果说《政府论》的上篇是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其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色彩,那么在下篇中,他则详细描绘了想象中的未来社会的蓝图,系统的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的理论。

这些理论主要包括国家的起源和本质、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基本契约、立法权为最高权力,国家权力分立和人民有权反抗暴政等。

正是上述思想一举奠定了洛克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作为一名推动社会发展的思想者的地位。

在洛克的理论体系中,关于政府成立的三大先决条件的相关论述非常精彩:首先,洛克认为任何一个政府都只拥有一定权限,而且行使权力必须接受大众监督。

“在一个社会和团体中,为了确保人们已经拥有的东西,有必要建立一个政治共同体(即国家及国家名下的政府),如果政府越位了被人民赋予的职权范围,就能够解散它,并创立另一种可替代的政治秩序。

这是社会能够发展,政治共同体的政府能够全心全意为全体公民服务的最基本也是最坚强的保障。

”其次,洛克认为政府和普通公民一样,必须要遵法守法,“政府的产生是基于全体成员的一致同意而产生,成员基于共同的社会发展目标及福利将部分权力授予政府,人人都应遵守政府的法律,破坏法律就是毁坏共同的幸福或目标而应遭受惩罚。

当然若政府行使的任期届满或政府在行使权力时违反了为全体成员谋福利的唯一目的,政府就必须和每个个体一样,受到相应惩罚甚至被依法解散,或可以重新选择人员或重建政府。

西方经济学读后感(共7篇)

西方经济学读后感(共7篇)

西方经济学读后感(共7篇)西方经济学是指流行于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

它是15世纪西方经济学产生,18世纪西方经济学建产以来,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直到目前为止认为是能够说明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国家调节的重要理论、概念、政策主张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和系统化形成的。

被称为“社会科学之王”。

《西方经济学》主要介绍流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

它既研究古老而又现代的家政管理,又研究多姿多彩的企业经营,还大胆解说政府日益加码的经济调控。

它既赞美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效率优势,也无情的剖析市场机制在不少领域资源配置上的诸多缺陷。

一、西方经济学分类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稀缺性假设、利己主义假设、理性假设。

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

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与实验观察与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开始,其中,“观察”是指在不进行人为干预的前提下,将实际发生的经济现象及其过程客观地记录下来。

“实验”则是在某种人工控制条件下,小范围模拟现实经济现象,并据此对现实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推断。

一般来说,经济现象是不可逆的随机过程,因此,经济学研究只宜使用观察法,而不宜使用实验法。

例如,一个农民率先栽种苹果发了财,于是推而广之,号召广大农民群起效仿,结果并不会使所有农民都发财,而是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大家都赔钱。

不过,有时候经济学家也进行实验。

例如,一个农民率先栽种苹果发了财,于是在周围局部范围内推广,结果许多农民都跟着富了起来。

奥妙在于,一个较小的局部范围内,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比较相似,外部大环境相对稳定,从而经济过程的可重复性比较大。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
其次,从人物塑造来看,卢梭在书中的角色设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以“一般意志”来代表人民的意愿,以政府代表权力的行使者。这种设定使我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不同角色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使我深刻认识到权力与人民之间的紧张关系。
再次,从主题深度来看,《社会契约论》探讨了政治权力合法性、国家机器的运作机制以及性别平等等多个层面的问题。这些探讨不仅使我对政治哲学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引发了我对女性主义视角的思考。我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关注性别平等问题,确保政治权力能够真正体现人民的意志。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
第一篇范文:《社会契约论》读后感
《社会契约论》是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的代表作,也是西方政治哲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本书通过论述人类从自然状态到社会状态的转变,揭示了政治权力合法性的来源和国家机器的运作机制。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社会组织和国家构建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其次,卢梭强调了政治权力合法性来源于人民的意志。他认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治权力应该体现人民的意志。当政府违背人民的意愿时,人民有权利反抗,甚至推翻政府。这一观点为现代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也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再次,卢梭在书中探讨了国家机器的运作机制。他认为,国家机器应该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部门,相互制衡,以防止权力的滥用。这一观点对现代国家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社会契约论》,让我们看到了这部经典作品中的一些不足,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性别平等和社会公正的线索。这种视角的意义在于,它使我们意识到性别平等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我们需要在政治体制、法律制度等方面入手,切实保障女性的权益。
第三篇范文:《社会契约论》读后感——主题与个人感受

西方行政学说史读后感5000字

西方行政学说史读后感5000字

西方行政学说史读后感5000字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西方行政学说史》是一部系统介绍西方行政学发展历程的经典著作,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西方行政学的理论演进与思想内涵。

学习活动(二)读书报告提交及点评(可选)

学习活动(二)读书报告提交及点评(可选)

《西方行政学说史》读书随想我所读的是丁煌在2004年重新修订的《西方行政学说史》,颇有所感,故将一些想法记下与大家分享。

丁煌从西方行政学的提出开始,按照发展的时间顺序将西方行政学分为“提出与创立时期”、“正统时期”、“批评与转变时期”、“应用与发展时期”、“挑战与创新时期”和“总结与探索时期”,也就是从1887年提出至今的114年的发展历程。

正如丁煌所言,“行政管理和行政思想古已有之”。

近代行政学包含于政治学之中。

1865—1968年,德国学者斯坦因首次提出了“行政学”一词。

1887年威尔逊在《行政学研究》一文中首次将“行政”与“政治”分离,将“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那么,一个明显的问题——为何要将政治与行政分离?按照西方传统对于权力划分的体系,国家权力被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方面。

其实也就是在法律的基础之上,按照法律的制订、执行、监督三个相互联系而又彼此独立的系统进行权力划分。

也就说,大前提就是国家权力的运行需要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之上。

中国古代社会的组织规则是个人意志,也就是君主权力。

那么权力独揽的君主制下也就不可能存在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方面的权力的制衡。

这种行政生态之下,也就不可能衍生出西方的政治抑或行政思想。

在任何时候如果社会的组织规则不是建立在法律之上,那么也就不会存在权力的制衡。

之所以在文章开始提出这一观点,就是想首先请读者明晰为何西方的理论在中国社会现实中南辕北辙、变形走样的根本原因。

也请诸位读者在阅读本书中理论的过程中仔细思考其中差异,切勿生硬套入中国现实。

行政学的肇始便是将这三分转变为“政治—行政”二分。

依威尔逊之言,“政治是‘在重在而且带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而在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则是‘国家在个别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动’。

因此,政治是政治家的特殊活动范围,而行政管理则是技术性职员的事情。

”也就是说,政治是在处理国家权力及主体间的关系,而行政则是在执行这种关系意志(国家意志)的结果。

西方行政管理读后感

西方行政管理读后感

西方行政管理读后感读完西方行政管理的相关书籍后,就像走进了一个满是奇思妙想又规矩林立的大杂烩世界,那感受可真是五味杂陈。

首先呢,西方行政管理里那些理论,就像是一堆形状各异的拼图块。

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就像是一块规规矩矩的正方形,代表着那种讲究层级、效率至上的老派作风。

比如说韦伯的官僚制理论,那简直是把行政管理描绘成了一台精密的机器,每个部件都有自己的位置,大家按照既定的规则运转就好了。

这在当时可能是个伟大的创想,就像给行政管理这个混乱的“大房间”整理出了一排排整齐的书架。

可是啊,这也有问题,人在这个体系里就像一个个小螺丝钉,慢慢变得没什么活力和创造力了。

然后新公共行政理论就像是一块充满活力的三角形拼图块闯了进来。

它开始强调公平、社会正义这些温暖的东西,就像是给那台冰冷的机器注入了一股暖流。

这个理论让我感觉,行政管理不再仅仅是机械地完成任务,还得照顾到社会上不同人的需求和感受。

这就好比书架不再只是用来摆书,还得考虑不同类型的读者能不能方便地找到自己想看的书。

再说说新公共管理理论,它就像是一块有着奇特形状的拼图,带来了企业化管理的概念。

政府就像一个大企业,要讲究成本效益,要提高绩效。

这就像是把市场竞争那一套搬到了政府管理里,政府部门之间也要竞争,也要像企业一样想着怎么省钱又把事儿办好。

我当时就想,这就好比让图书馆和书店竞争一样,政府得像书店那样灵活经营,可又不能忘了自己是提供公共服务的“图书馆”。

在西方行政管理里,还有很多不同的思想碰撞。

有些学者就像一群厨师,在行政管理这个大厨房里不断尝试新的菜谱。

不过有时候这些“厨师”也会互相争吵,这个说盐放多了,那个说醋放少了。

就像不同理论之间互相批判和补充,你说他效率低,他说你缺乏公平。

不过话说回来,西方行政管理的这些理论虽然很有趣,但要搬到咱们的实际情况里,还得好好琢磨琢磨。

毕竟咱们有自己的文化、社会情况,就像我们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不能直接把西方的“建筑图纸”拿来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行政学说史》读后感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我更深入的掌握了西方行政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更加系统了解各个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行政学说,更深一层地了解行政管理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并从行政理论的变革和历史作用中得到启示,加深对行政活动规律的认识,把握西方行政学的发展趋势。

我认为,通过该书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行政管理活动规律的认识,从而纵向地把握行政管理科学;另一方面,对于建立中国特色的行政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借鉴意义。

通过理解并掌握西方行政学各个发展时期的主要行政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行政学说,把握西方行政史的整体概貌的基础上逐渐学会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借鉴西方行政学的学术理论,为我国政府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提高行政效率提供有益的建议,能够形成自己的看法。

在这本书中,丁煌从西方行政学的提出开始,按照发展的时间顺序将西方行政学分为“提出与创立时期”、“正统时期”、“批评与转变时期”、“应用与发展时期”、“挑战与创新时期”和“总结与探索时期”,也就是从1887年提出至今的114年的发展历程。

正如丁煌所言,“行政管理和行政思想古已有之”。

近代行政学包含于政治学之中。

1865—1968年,德国学者斯坦因首次提出了“行政学”一词。

1887年威尔逊在《行政学研究》一文中首次将“行政”与“政治”分离,将“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那么,一个明显的问题——为何要将政治与行政分离?按照西方传统对于权力划分的体系,国家权力被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方面。

其实也就是在法律的基础之上,按照法律的制订、执行、监督三个相互联系而又彼此独立的系统进行权力划分。

也就说,大前提就是国家权力的运行需要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之上。

中国古代社会的组织规则是个人意志,也就是君主权力。

那么权力独揽的君主制下也就不可能存在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方面的权力的制衡。

这种行政生态之下,也就不可能衍生出西方的政治抑或行政思想。

在任何时候如果社会的组织规则不是建立在法律之上,那么也就不会存在权力的制衡。

之所以在文章开始提出这一观点,就是想首先请读者明晰为何西方的理论在中国社会现实中南辕北辙、变形走样的根本原因。

也请诸位读者在阅读本书中理论的过程中仔细思考其中差异,切勿生硬套入中国现实。

行政学的肇始便是将这三分转变为“政治—行政”二分。

依威尔逊之言,“政治是‘在重在而且带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而在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则是‘国家在个别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动’。

因此,政治是政治家的特殊活动范围,而行政管理则是技术性职员的事情。

”也就是说,政治是在处理国家权力及主体间的关系,而行政则是在执行这种关系意志(国家意志)的结果。

那么在这种分割方法之下,政体的核心构建就是围绕行政权力而构建。

所谓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实际上就是行政一权的分割。

这样的假设实际上是对现实生活中社会舆论掌握行政权力者重视有加而对其他的部门视而不见的根本回应。

无论是“委托立法”还是“司法权力的先天不足”都是这个根源的表象而已。

那么也就回应了,无论人们如何费尽心机的进行权力分割,权力总是向行政权集中的现象。

因此,行政就是对国家的管理。

此处的国家包含政府也包括其他的正式组织。

“管理”暑期读书笔记&影视剧点评精选读书笔记影视剧点评书评舞台艺术点评读后感就是为了提高效率。

因此“管理”更多的是出现在存在竞争的经济领域。

因此,最初行政学所引入的“科学管理”“一般管理”等都是最先从经济领域发端的。

由此可见,布坎南并不是首次将经济学视角带入行政学的人。

但是二者的根本却别在于,最初的行政学更多的是将视角放在了提高政府效率上,并不是完整的在审视行政学。

而布坎南以及今天从经济学角度观察行政学的学者却是从政府自身的角度出发来研究行政。

否定了政府的完全公利性,承认政府也有自己的利益。

突破了原有人们的认知,也就能更好地理解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