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技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不良反应:局部皮肤严重红肿、大水泡、溃烂、疼痛,皮肤过敏,低热。贴药后局部皮肤红肿,无明显不适可不予以 处理,但自觉瘙痒、灼痛等明显不适,可外涂皮炎平霜、皮宝霜、皮康霜等减缓刺激;局部皮肤水泡,应穿着柔软衣服, 或外覆盖纱布,避免摩擦水泡,防治破损,外涂以氧化锌油、宝肤灵、万花油等烫伤软膏。水泡溃破者应避免抓挠,保
5.技术要领 (1)天灸散药物配制的比例应该为: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4∶4∶1∶1; (2)药粉予以姜汁调配应干湿适度,每8g药粉加入9ml姜汁; (3)药物大小、形态应一致,制成1×1×1cm3大小的药饼;
(4)选穴要准确;
(5)每次贴药时间应该保证1小时。 6.注意事项 (1)最佳敷贴时间为夏季三伏天和冬季三九天; (2)敷贴药物即做即贴,保证药物有效成分少挥发。做完的药物马上使用,30分钟后弃用; (3)在贴药当日戒烟酒、辛辣、海鲜、蘑菇、牛肉、韭菜等易致化脓食物,并避免进食生冷食品及进行冷水浴; (4)天灸疗法,又称之发泡灸。治疗后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轻度红肿、小水泡、轻度热痛感属正常现象。可能
第二组穴位:风门、膏肓、脾俞、天突。
风门位于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膏肓俞位于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脾俞位于背部第十一胸
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天突位于颈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第三组穴位:肾俞、定喘、心俞、中脘。 定喘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心俞位于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肾俞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 突下,旁开1.5寸;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 3组穴位相配均有补益肺脾肾、理气平喘的功用。背部俞穴均取双侧,1次1组,3组交替使用。 (3)贴药 下面以第二组穴位为例,示范天灸贴药的过程。 将药物贴于穴位上,每次贴药1个小时,10天贴1次,治疗3个月,共9次。
护创面,外涂搽红药水、红霉素软膏、金霉素软膏等消炎,防止感染,可适当予以珍珠层粉、云南白药涂抹促使创口愈
合。全身皮肤过敏,可自服抗过敏药物:息斯敏、敏迪、扑尔敏、赛庚啶等,全身过敏症状严重或伴有发热,建议前往 医院诊治。 天灸疗法操作安全、方便、无副作用,且费用较为低廉,能被广大患者接受,可减少支气管哮喘病人的复发情况, 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其医疗费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期疗效(总有效率60.6%),且复发率亦低于对照组。 1.定义 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技术是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专家组在古籍记载的基础上,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规范出来 的一项技术,对支气管哮喘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2.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符合“支气管哮喘”西医诊断及中医“哮证”缓解期和发作期属“寒哮证”,排除有禁忌症的患者。 禁忌症: (1)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者; (2)哮喘持续状态或病情划分为重度、危重患者; (3)孕妇、血证、发热及皮肤对药物特别敏感者。
Ⅱ 参考资料
(一)病因病理 1.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该病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大多认为是与多基因遗传有关的疾病,同时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许多调查资料表明,哮喘患者亲属患病率高于群体患病率,并且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其 亲属患病率也越高。哮喘患儿双亲大多存在不同程度气道反应性增高。目前,哮喘的相关基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有研究
Ⅰ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项目介绍
(一)项目背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了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提高基层医院及中医药技术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决定在“十五”期间
投资巨额专项资金实施“中医临床实用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简称“百项中医临床实用技术”)。该项目计划在 5年内在全国筛选100项中医特色突出、临床实用、确有疗效的中医(含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技术进行系统整理,在进 行多中心、前瞻性评价临床效应和建立规范的临床研究方法和技术标准后,向全国推广。“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技术”, 系“百项中医临床实用技术”之一。 (二)技术介绍 本技术是由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由以广东省中医院刘炳权主任医师为组长的专家组,经过多年的临床验 证而总结出来的,是一种简便易行、疗效确切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法。课题组经多中心、大样本、随机方法研究,并 以安慰剂穴位敷贴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表明天灸治疗组远近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远期疗效(总有效率85.5%)优于近
4.临床技术操作
(1)药物的准备: 以清代《张氏医通》治疗哮喘方为基础,将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按4∶4∶1∶1的比例共研成细末,过80目 筛,用时以老姜汁(将老姜洗净去皮,用石磨磨碎,再用纱布包裹适量磨碎的姜,人工绞汁过滤,不用粉碎机,防止机 器产热,导致姜汁变质。并将姜汁保持在4~8摄氏度环境中,随用随取)调和(约8g药末用9ml姜汁)成1×1×1cm3大 小的药饼,用5cm2胶布贴于穴位上。 (2)取穴: 哮证病位在肺,发病与外邪侵袭及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因此选用膀胱经背俞穴及任脉穴。 第一组穴位:肺俞、胃俞、志室、膻中。 肺俞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俞位于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志室位于腰部第二腰椎 棘突下,旁开3寸;膻中为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3.治疗原理 天灸疗法通过药物敷贴穴位,使药物由表及里,循经内达脏腑,以调节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体现内病外治之功, 起到温肺行气、祛痰平喘的作用。选用膀胱经背腧穴及任脉穴位来治疗,选穴依据是:
(1)哮证与肺脾肾相关的中医病机;
(2)膀胱经背部穴位和任脉穴主治特点和性能; (3)远近和前后配穴原则; (4)三组穴位均有补益肺脾肾、理气平喘的作用,多组交替防止单一穴位刺激所致皮损及穴位耐受现象出现。 临床研究表明该方法可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症状,调整呼吸运动,增强抗过敏性,同时亦调整了呼吸通道的阻力 和呼吸膜的通透性,从而改善肺功能。现代研究发现天灸可加快外周循环,促进免疫细胞的再循环及向淋巴组织移动, 增强对局部免疫反应的诱导和巨嗜细胞的吞噬功能;IgE是哮喘特异性体质标志,该疗法可使哮喘患者IgE显著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