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社会保障性住房案例分析
共有产权住房开发服务的经验借鉴与案例分析

共有产权住房开发服务的经验借鉴与案例分析共有产权住房是指通过多种合作方式,由住房保障机构与购房家庭共同购买住房,并按照一定比例享有产权,以解决低收入家庭购房困难的一种住房保障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住房市场的快速发展,共有产权住房成为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经验借鉴和案例分析两个方面来探讨共有产权住房开发服务的相关内容。
一、经验借鉴1. 积极参与政府引导:共有产权住房开发服务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优惠政策和土地供应等途径提供相应的扶持,鼓励房地产企业进入共有产权住房市场。
例如,可以对共有产权住房项目给予财政补贴、减少税收负担等优惠政策,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2. 确定适宜的合作模式:共有产权住房开发服务可以采用多种合作模式,如政府-企业合作、政府-社会组织合作、政府-农民工合作等。
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并建立相应的合作机制。
在确定合作模式的同时,还应明确各方责任和权益,保证各方的利益得到平衡和保护。
3. 健全共有产权住房管理机制:共有产权住房的管理是确保项目顺利运行的重要环节。
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明确产权划分、租售关系、维修责任等问题,并加强对住房使用权的监管,确保住房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公平分配。
4. 加强宣传和推广:共有产权住房作为一种新型的住房保障模式,需要在社会上进行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此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政府可以组织宣传活动,向社会各界介绍共有产权住房的政策、优势和申请条件,鼓励更多的低收入家庭参与共有产权住房项目。
二、案例分析1. 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项目:北京市在共有产权住房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该市推出的共有产权住房项目广受关注和好评。
这些项目以政府-企业合作的模式进行,政府提供土地和财政支持,企业负责开发建设和销售。
同时,政府还通过合理的产权划分和管理机制,使得低收入家庭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购买到与市场房价相当的住房。
厦门社会保障性住房案例分析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社会保障案例分析学院(系):商学院专业:人力资源姓名:郑雯学号:15061401341、研究背景通过对厦门林某骗租骗购社会保障性住房的案例的研究分析,了解到厦门社会保障性住房的政策中信息不对称、退出机制不严厉这两方面的不足造成了居民骗租骗购行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具体案例:厦门人林某由一套保障房被出租近两年,经附近住户举报,引起了市建设局领导的高度重视。
被查出该保障房的房主有两套保障房,一套是公务人员租赁房,2008年前申请;一套是公务人员保障性商品房,2014年申请。
依据此前的《厦门市公务人员申请社会保障性住房实施意见》,2008年7月15日前申请承租社会保障性住房的申请家庭,可以重新申请购买社会保障性住房。
但是,在购买了保障性商品房后,林某并没有及时退回原有的租赁房。
同时,在对林某进行信息审核时,发现林某隐瞒谎报相关家庭情况,以他人名义购买房产来确保自己名下无房以具备申请社会保障性住房的资格,涉嫌骗购骗租保障房。
在建设部门要求其将退还两套保障性住房并对其骗租骗购行为进行处理,市建设局已经启动执法程序,将发出相关整改通知书。
2、案例分析:1、信息不对称造成居民骗租骗购行为家庭收入水平是衡量居民是否具有保障性住房资格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我国,要确定标准,衡量居民家庭的收入水平并不容易。
这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方面,我国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所以人们的收入不仅可以通过工资获得,还可以通过经营、资产、技术以及提供信息等多种方式获得额外收入。
但是我国当前的税收制度还不够完善,所以会增加对保障对象家庭收入核查的难度。
第二方面,家庭收入是会不断发生变化的,而且我国的住房信息以及个人信用制度还不太成熟,所以说对于申报对象是否具有房产的调查也会有困难。
这就导致了许多人为了达到保障标准,会想方设法以他人名义购买房产来确保自己名下无房以具备申请社会保障性住房的资格等其他骗购行为。
厦门中院发布2021年度厦门法院十大典型案例

厦门中院发布2021年度厦门法院十大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分类】其他正文厦门中院发布2021年度厦门法院十大典型案例01胡某高空抛物案——厦门首例高空抛物入刑案,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案情简介2021年6月至9月期间,被告人胡某因琐事与家人发生争吵,先后三次分别将塑料儿童护栏、瓷盘与红酒瓶、纸尿裤等物品从其位于33楼的家中阳台窗户扔出,砸落在小区业主进出楼道路上,其中第二次扔出的瓷盘与红酒瓶对恰好途经该处的小区业主造成惊吓,所幸均未造成人员伤亡及财物受损。
法院审理海沧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胡某法治观念和安全意识淡薄,在居民小区内从建筑物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其行为构成高空抛物罪。
依法判处被告人胡某拘役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
针对公诉机关提起的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经法院组织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由被告人胡某在市级平面媒体和其居住小区公告栏公开赔礼道歉。
专家点评陈小彪,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学副教授,西南政法大学特殊群体权利保护与犯罪预防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空抛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高空抛物罪,为精准打击高空抛物犯罪行为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全市首例高空抛物罪案件的宣判,为公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普法课,教育引导公众提高守法意识,不能抱着“只要没有砸到人或物,就不会构成犯罪”的错误思想。
人民法院依法惩处高空抛物行为,充分发挥了司法审判的惩罚和预防作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
02吴某诉叶某、程某赠与合同纠纷案——居住权保障七旬老人住有所居,弘扬孝老爱亲,守护和谐家庭案情简介吴某与叶某系母子关系,叶某父亲生前与吴某共同将讼争房屋赠与叶某,约定赠与条件是叶某对老人的赡养义务以及老人对房屋的居住权。
后讼争房屋登记至叶某名下。
叶某父亲去世后,吴某与叶某前妻和叶某之子共同居住在讼争房屋,但是吴某与叶某前妻因家庭生活琐事等事宜多次发生争执,还多次报警。
社会保障案例14个

案例1 从社会保障角度分析公务员热根据初步统计,2009年中国有104万大学生报考公务员,最热门职位有超过4000人同时竞争。
“将公务员考试称之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再形象不过。
与考大学、考研、留学热相比,考公务员热更甚。
”“在目前的社会中,公务员属于优势群体。
”多种因素促成考公务员热,公务员岗位的吸引力是其中之一。
目前,中国正进入高风险社会,人们对职业、生活都感到不稳定,最明显的就是下岗失业现象;而公务员工作、收入稳定,社会保障健全,公务员身份也得到社会认可。
“社会保障的差异性和不完善是导致人们向公共资源集中行业倾斜的内因所在”,就目前情况而言,政府机关和企业相比,纳入政府体系的公务员拥有更多社会保障,从养老金、医疗保险金到住房公积金,还有生育保险、各类津贴,所有保障体系一起为公务员筑起了牢固屏风。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涌现的大小企业,无法给刚刚走出校园的学生们提供足够完善的社会保障。
尽管中央及各级政府出台各种政策,要求企业为员工提供福利保障,但仅仅依靠企业本身去实现这个目标,漫长而艰巨。
案例分析:请从社会保障角度分析当前公务员热现象。
(要求结合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分析)案例2 事业单位下调养老金公平吗?(公务员社会保障改革单轨制合理吗)2009年1月28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证实“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正式下发,人保部要求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个试点省市认真做好启动准备工作。
日前,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接受采访时称,国务院要求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个试点省市今年正式启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而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基本一致。
一位接近决策层的人士向记者表示,此次中央下决心推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考虑是财政负担问题。
截至2005年底,全国事业单位总计125万个,涉及教科文卫、农林水、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多个领域,工作人员超过3035万人,是国家公务员的4.3倍,占全国财政供养人数的近80%。
公共政策的回应性评估——以厦门保障性住房政策为例

公共政策的回应性评估——以厦门保障性住房政策为例
刘永良
【期刊名称】《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年(卷),期】2009(000)008
【摘要】2006年以来,厦门市不断推进保障性社会住房政策,并被相关部门誉为"厦门蓝本"。
从政策评估的回应性标准的角度来看,该项政策是一项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的民本政策,但目前也存在保障性住房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不对称等问题。
通过重视均分选择原则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总页数】2页(P8-9)
【作者】刘永良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3.3
【相关文献】
1.“互适模型”对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解释力——以厦门PX项目为例 [J], 王艳;
2.比较住房政策与供需模式-我国保障性住房公共政策思考 [J], 亢德芝;李鸣凯;徐亭亭
3.公共政策选择中价值取向的权衡与取舍——以厦门市PX项目为例 [J], 胡其图
4.公共政策合法化分析——以厦门PX项目风波为例 [J], 闫伟杰
5.目标责任制能否提高政府回应性?
——基于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分析 [J], 王晓梦;刘志林;马璐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厦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修改内容全文_条例_

《厦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修改内容全文为建立和完善本市社会保障性住房制度,重新修改了厦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厦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修改内容+全文,欢迎阅读。
厦门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决定对《厦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作如下修改:一、将第三条修改为:“本条例所称的社会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提供优惠,限定户型、面积,向本市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的具有保障性质的住房。
”二、将第七条第二款修改为:“市住房保障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供给和需求的分析,作为编制社会保障性住房发展规划、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
”三、将第八条第一款修改为:“市人民政府应当统筹社会保障性住房房源,可以组织建设,也可以通过收购等途径筹集。
”四、将第十一条第一项修改为:“年度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建设资金”;第三项修改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
删除第五项、第六项、第八项。
五、将第十四条第二款修改为:“住房困难标准、住房保障面积标准、家庭收入(资产)标准以及具体的住房保障方式,由市住房保障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定期向社会公布。
”六、将第十五条第二项修改为:“通过购买商品房取得本市户籍未满十五年的;”七、将第十六条第一款修改为:“申请社会保障性住房的家庭由申请人提出申请,申请人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必须共同申请;其他家庭成员也可以共同申请。
申请家庭的收入(资产)、住房面积应当合并计算。
”八、将第十八条第一款第二项修改为:“家庭收入(资产)、住房状况的证明材料;”删除第二款。
将第三款调整为第二款,修改为:“申请家庭应当对其申报的相关信息和提交资料的真实性作出书面承诺,声明同意接受市住房保障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对其户籍、收入(资产)、住房等情况的调查核实。
”九、删除第十九条。
【MPA教学案例】厦门PX项目事件和成都PX项目事件

【教学案例】厦门PX项目事件和成都PX项目事件1.厦门PX项目事件厦门PX是个化工项目,投资逾百亿,但距离人口密集区过近,有环境污染之险。
从2004年2月国务院批准立项,到2007年3月105名政协委员建议项目迁址,厦门PX事件进入公众视野,6月1日市民集体抵制PX项目,及至厦门市政府宣布暂停工程,PX事件的进展牵动着公众眼球;从二次环评、公众投票,到最后迁址,地方政府与公民百姓,从博弈到妥协,再到充分合作,留下了政府和民众互动的经典范例。
厦门市海沧PX项目,是2006年厦门市引进的一项总投资额108亿元人民币的对二甲苯化工项目,该项目号称厦门“有史以来最大工业项目”,选址于厦门市海沧台商投资区,投产后每年的工业产值可达800亿元人民币。
该项目于2006年11月开工,原计划2008年投产。
由于PX项目区域位于人口稠密的海沧区,临近拥有5000名学生的厦门外国语学校和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项目5公里半径范围内的海沧区人口超过10万,居民区与厂区最近处不足1.5公里。
同时,该项目与厦门风景名胜地鼓浪屿仅5公里之遥,与厦门岛仅7公里之距。
项目开工后便遭受广泛质疑。
2007年3月,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赵玉芬发起,有105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合签名的“关于厦门海沧PX项目迁址建议的提案”在两会期间公布,提案认为PX项目离居住区太近,如果发生泄漏或爆炸,厦门百万人口将面临危险。
但遗憾的是国家相关部门和厦门市政府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而且加快了PX项目的建设速度。
2007年6月7日,由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各方专家,就海沧PX化工项目对厦门市进行全区域总体规划环评。
12月5日公布的环评报告结论为,厦门市海沧南部空间狭小,区域空间布局存在冲突,厦门市在海沧南部的规划应该在“石化工业区”和“城市次中心”之间确定一个首要的发展方向。
报告同时披露了海沧现有的石化企业翔鹭石化(PX项目的投资方)五年前环保未验收,即投入生产,且其污染排放始终未达标。
保障性住房破坏性创新——以安居福厦里项目为例

保障性住房破坏性创新——以安居福厦里项目为例
黄明庆
【期刊名称】《区域治理》
【年(卷),期】2024()9
【摘要】创新是推动社会经济进步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其中,破坏性创新特指针对成熟产品进行的革新,是技术进步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创新的驱动下,深圳市对住房保障政策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积极探索与实践,特别是通过安居福厦项目,展示了在项目策划、设计、施工及维护各环节的创新思维。
该项目不仅在功能与成本之间进行综合权衡,而且在提升住房品质和完善公共设施方面采取了创新措施。
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体现在为中低收入居民提供高质量生活空间的社会责任感上。
通过这样的实践,深圳市展现了如何将创新思维应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不仅解决基本居住需求,更重视提高住房质量和生活环境,使保障性住房成为中低收入居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
这种创新方法有助于政府在民生改善的基础上,制定更为有效的住房保障规划、建设和管理策略,从而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
【总页数】3页(P0178-0180)
【作者】黄明庆
【作者单位】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9.23
【相关文献】
1.高容积率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策略——以上海市保障性住房三林基地项目为例
2.高容积率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策略——以上海市保障性住房三林基地项目为例
3.惠民安居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研究——以漳州保障性安居工程为例
4.厦门保障性安居工程设计初探——以厦门洋唐居住区保障性住房为例
5.广州市保障性住房装配式设计研究——以石丰路保障性住房项目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厦门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关于印发2022年第一批保障性商品房(骨干人才)配售方案的通知

厦门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关于印发2022年第一批保障性商品房(骨干人才)配售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公布日期】2022.07.14•【字号】厦房住保〔2022〕23号•【施行日期】2022.07.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住房保障正文厦门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关于印发2022年第一批保障性商品房(骨干人才)配售方案的通知厦房住保〔2022〕23号各有关单位:根据《厦门市保障性商品房管理办法》(厦府规〔2022〕8号)、《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高层次及骨干人才申请保障性住房的补充通知》(厦府办〔2017〕218号)等有关规定,我局制定了《厦门市2022年第一批保障性商品房(骨干人才)配售方案》,现予以印发实施。
厦门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2022年7月14日厦门市2022年第一批保障性商品房(骨干人才)配售方案根据《厦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厦门市保障性商品房管理办法》(厦府规〔2022〕8号)、《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高层次及骨干人才申请保障性住房的补充通知》(厦府办〔2017〕218号)、《关于印发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的通知》(发改财金〔2016〕141号)等有关规定,为做好厦门市2022年第一批保障性商品房(骨干人才)申请配售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分配原则(一)按批次轮候配售1.2022年第一批保障性商品房(骨干人才)面向符合条件的我市骨干人才申请家庭,人才名单已经市委人才办会议研究确定,由市人社部门提供《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2021年厦门市高层次及骨干人才申请住房优惠政策人员名单的函》(厦人社函〔2022〕13号)。
2.厦人社函〔2022〕13号中意向申请保障性商品房的311户骨干人才名单已于2022年2月16日至2月22日在市住房局官网进行公示,并按公示无异议后的名单完成意向登记。
法律讲堂(夏门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合同纠纷案件日益增多。
厦门市作为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城市,合同纠纷案件尤为突出。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厦门合同纠纷案例为切入点,从法律角度进行深入剖析,旨在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预防和减少合同纠纷的发生。
二、案例背景2019年,厦门市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与购房者王某签订了一份《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王某购买开发商开发的某住宅小区一套房屋。
合同签订后,王某按约支付了首付款。
然而,在交房过程中,王某发现房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与开发商协商无果。
王某遂将开发商诉至厦门市某人民法院,要求解除合同,并赔偿损失。
三、案件焦点1. 房屋质量问题是否构成合同解除条件?2. 开发商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3. 王某的诉讼请求是否应予以支持?四、法律分析1. 房屋质量问题是否构成合同解除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向买受人交付标的物。
标的物有瑕疵的,出卖人应当承担瑕疵担保责任。
”在本案中,开发商交付的房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违反了合同约定,构成了合同违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
”因此,王某有权要求解除合同。
2. 开发商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开发商因房屋质量问题构成违约,王某有权要求开发商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九条:“侵害他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开发商的行为侵犯了王某的合法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3. 王某的诉讼请求是否应予以支持?根据上述法律规定,王某的诉讼请求应予以支持。
具体理由如下:(1)房屋质量问题构成合同解除条件,王某有权解除合同。
(2)开发商因房屋质量问题构成违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厦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套型设计初探

大建筑师来说 无疑是 一个新 的考验 。在国家相关政 策背景下 , 通过对保 障性住 房套型设计现状 的分析 , 本文尝试性地提 出套型设
计方案, 并在此基础上 , 总结 了保 障性住房 的套 型设 计要点, 以期 能为今 后保 障性住 房的套型设计提供有益 的借鉴 。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套型面积 案例分析 设计实践 设计 总结
21 0 0年第 O 期 1 总第 1 9期 3
N ol ・2 O 01
Vo ・l 9 l 3
厦 门市社 会 保 障性 住 房 套 型 设 计 初 探
黄春煌 关瑞 明
(. 1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摘
3 1 2 ;. 60 12 福州 大学 建筑 学院
3 00 ) 5 18
要 : 套 型 小 , 能全 ” 保 障 性 住房 套 型 设 计 必须 遵 循 的基 本 原 则 。 如 何 设 计 出 紧凑 理 , 济 、 用 的保 障 性 住 房 , 广 “ 功 是 合 经 适 对
住房作为人 民群众的基本生活资料 , 具有一般商品和公共
产品两种特征属性 , 一种基 本的社会 保障 品 , 是 也是 实现社 会
出台了 2 O多个 管理规定及操 作办 法 , 好地解 决 了低收人 家 较 庭 的住房 困难[ 。并 于今年 6月 1日, 2 正式施 行《 门市社 会 厦
Hu n u h a g a g Ch n u n Gu n Rumi g a i n
建
(. e t f c . Hu q oUnv , 3 12 ;. e t f c. F z o i , 3 0 0 ) 1D p.o h , ai i Ar a . 6 0 1 2 D p.o h , uh uUnv Ar . 5 1 8
保障房优秀案例

保障房优秀案例一、案例背景介绍咱就说有这么个地方哈,那是个不大不小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多,房子就成了大问题。
好多人都在为住的地方发愁呢。
这个时候啊,政府就想着要解决这个住房难的事儿,保障房这个概念就出来了。
有这么一个社区,它就被选为保障房建设的试点社区啦。
这个社区原本是一片有点荒废的地儿,周边的基础设施也不咋好,但是位置还算可以,离市中心不是特别远。
二、问题详细描述那这个保障房建设,一开始问题可不少。
首先呢,资金就是个大问题。
建房子得要钱啊,政府虽然有补贴,但是要把这个保障房建得又好又多,钱还是不够。
然后就是土地的问题,虽然有地,但是要规划好,怎么能在有限的土地上建更多合适的房子呢?再就是大家担心的质量问题,保障房会不会因为便宜就建得很粗糙呢?而且周边的配套设施,像学校、医院、超市啥的,要是没有的话,住在那里也不方便啊。
还有哦,怎么确定哪些人有资格住保障房呢?这得有个公平公正的标准才行。
三、解决方案概述针对资金问题呢,政府就想办法拉来了一些企业投资。
这些企业看到保障房这个项目的潜力,也愿意出一份力。
土地规划上,找了专业的规划团队,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明明白白的。
房子质量方面,制定了严格的建筑标准,还专门派人监督施工过程。
周边配套设施呢,就和一些商家合作,比如引进了连锁超市,和医院、学校协商开分院分校啥的。
资格审核就更严谨啦,设立了专门的审核小组,按照收入、家庭人口等标准来确定。
四、实施步骤细节1. 资金筹备阶段,政府先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吸引企业。
比如给企业一些税收优惠啊,然后开招商会,详细介绍保障房项目的前景和好处。
企业来投资后,建立专门的资金管理账户,确保每一笔钱都花在刀刃上。
2. 土地规划的时候,规划团队先进行实地考察,测量土地面积,分析周边环境。
然后根据保障房的需求,设计出不同户型的房子布局,还要留出绿化、停车场等公共空间。
3. 建筑质量监督方面,从建筑材料的选择开始把关,要求必须使用合格的材料。
2023年厦门保障房申请条件

2023年厦门保障房申请条件摘要:1.厦门保障房的申请条件2.保障房的种类和申请流程3.申请保障房的优惠政策4.申请保障房的注意事项正文:2023 年厦门保障房申请条件厦门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较为快速的城市之一,住房问题一直是政府关注的重点。
为了解决住房困难家庭的问题,厦门市政府推出了多种保障性住房,并制定了相应的申请条件。
本文将详细介绍2023 年厦门保障房的申请条件、保障房的种类和申请流程、申请保障房的优惠政策以及申请保障房的注意事项。
一、厦门保障房的申请条件1.申请家庭成员至少有2 人取得本市户籍,且至少有1 人取得本市户籍满3 年,申请人本人必须具有本市户籍。
2.单身居民年满35 周岁且取得本市户籍满3 年,可以以个人名义申请购买保障性商品房。
3.申请人具有普通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者具有国(境) 外学士及以上学位,或者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含可对应的专业技术职业资格),或者具有技师职业资格,不受取得本市户籍、家庭成员取得本市户籍的人数以及年限的限制,但在申请前申请人需在本市连续居住满2 年。
二、保障房的种类和申请流程厦门保障房主要分为保障性商品房、公租房和廉租房。
申请流程如下:1.意向登记:符合条件的家庭需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意向登记,包括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
线上意向登记截止日期为8 月23 日22:00,线下意向登记时间截至9 月1 日18:00。
2.预审核:意向登记后,政府部门会对申请家庭的资格进行预审核。
3.公示和摇号:通过预审核的家庭名单将进行公示,公示结束后进行摇号,确定申请家庭的选房顺序。
4.选房和签订合同:申请家庭按照摇号顺序进行选房,选房成功后与政府部门签订合同。
三、申请保障房的优惠政策1.保障性商品房售价优惠:统一装修,售价按每批次房源的市场评估价测算,并给予一定优惠,原则上不高于市场评估价的80%。
2.公租房和廉租房租金优惠:符合条件的家庭可享受公租房和廉租房的租金优惠政策。
安得广厦千万间--保障性住房建设让群众“安居”又“安心”

论道 丨 DISCUSSION 观察丨Observe
社会的两极分化不仅仅停留在 工资收入水平上,最明显的表现就 是住房两极分化。
二、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关系着全体国民安居乐业的稳定性,对推动我国国民经 济建设、民生改善、分配调节、结构调整、保持社会平稳发展、管理通货膨胀和 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将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及重大的意义。
78 - CITIES AND TOWNS CONSTRUCTION IN GUANGXI - 广西城镇建设
编辑_黄婉婵 丨 设计_邱勇哲
一、我国保障性住房概况
(一)保障性住房 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所提供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目 前包括: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 廉租住房只租不售,由政府核定的低租金租赁给最低收入的家庭。低收入家庭对廉租住房没有产 权,是非产权的保障性住房。 公共租赁住房是通过政府或政府委托的机构,按照市场租价向中低收入的住房困难家庭提供可租 赁的住房,同时,政府对承租家庭按月支付相应标准的租房补贴。其目的是解决家庭收入高于享受廉 租房标准而又无力购买经济适用房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经济适用住房是政府以划拨方式提供土地,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 府性基金,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以政府指导价出售给有一定支付能力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这类低 收入家庭有一定的支付能力或者有预期的支付能力,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 根据国务院日前公布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我国将在2020 年前完成资源枯竭城市的棚户区改造,实现“居者有其屋”。 (二)我国住房保障制度 住房保障制度是为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而设置的社会保障性住房供给方式,是多层次住房 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住房保障制度包括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及廉租房制 度等。 目前,对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考虑,更多的是通过机制创新,逐步实现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 房、经济适用住房并轨。从2014年起,各地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并轨后统称为公共租 赁住房。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湖边花园A区等保障性商品房销售价格的批复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湖边花园A区等保障性商品房销
售价格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厦门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0.06.13
•【字号】厦府[2010]227号
•【施行日期】2010.06.1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价格
正文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湖边花园A区等保障性商品房销售价格
的批复
(厦府〔2010〕227号)
市建设与管理局、市物价局:
你们《关于确定保障性商品房销售价格的请示》(厦建房〔2010〕51号文)收悉,经研究,同意你们报送的关于湖边花园A区等项目保障性商品房销售价格的意见,具体批复如下:
一、根据《厦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有关保障性商品房的定价原则及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本、基准地价等情况,同意岛内社会保障性住房项目湖边花园A区、湖边花园B区、湖边花园C区、高林居住区中的保障性商品房按均价7000元/平方米加200元/平方米装修费用销售,楼层调节差价按20元/平方米控制,岛外社会保障性住房项目海沧海新花园、集美滨水小区、杏北锦园居住区、同安城北小区、翔安东方新城中的保障性商品房按均价5000元/平方米加200元/平方米装修费用销售,楼层调节差价按20元/平方米控制。
以上项目销售时,由市建设与管理局根据销售均价和楼层调节差价测算确定具体楼层的销售价
格。
二、今后上述项目中的保障性商品房如需根据定价原则调整销售价格,按有关规定重新上报审批。
三、请抓紧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特此批复。
厦门市人民政府
二O一O年六月十三日。
厦门市域社会治理优秀案例

厦门市域社会治理优秀案例
近年来,厦门市加强社会治理,不断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了不少优秀案例,这些案例为全市的社会治理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城市管理方面的优秀案例
1. 厦门市“晨曦行动”:
“晨曦行动”是厦门市城市管理部门实施的一项大规模城市绿化行动。
通过加强城市绿化,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这项行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和支持,成为了城市管理方面的一项优秀案例。
2. 厦门市“五小工程”:
“五小工程”是厦门市城市管理部门推出的一项城市管理战略。
该战略包括“小区绿化、小广场、小广告、小餐饮、小交通”五个方面,旨在建立起全面覆盖城市的城市管理体系。
这项战略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城市的管理水平和市民的生活品质。
二、社区治理方面的优秀案例
1. 厦门市“社区警务室”:
“社区警务室”是厦门市公安部门实施的一项社区治理工作。
该工作旨在加强社区治理、保障市民安全,通过在社区内设立警务室,提高警务工作效率,建立起全面覆盖的社区治理网络。
这项工作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认可和支持,成为了社区治理方面的一项优秀案例。
2. 厦门市“文明城市创建”:
“文明城市创建”是厦门市政府推出的一项城市治理工作。
该工作旨在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建立起全面覆盖的城市文明体系,通过加强社区文明建设,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这项工作得到了市民的积极响应和支持,成为了社区治理方面的一项优秀案例。
以上是厦门市域社会治理优秀案例的简要介绍,这些优秀案例充分体现了厦门市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创新和进步,为全市的社会治理工作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参考。
城市基层党建——福建厦门市湖里区金安社区:探索幸福近邻“1314”工作法

福建厦门市湖里区金安社区:探索幸福近邻“1314”工作法助力基层治理创新一、背景2006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定房地产市场,解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问题的要求,厦门市率先在全国提出并大力推进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高林居住区就是当时厦门市最大、也是第一个开建的项目。
2009年为做好高林居住区2.4万居民的服务保障工作,金安社区就此成立。
面对社区中低收入家庭多、老人多、小孩多、辖区资源少的特点,金安社区党委创新探索幸福近邻“1314”工作法。
通过搭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道党小组—楼层管家”四级管理服务网,组建“近邻朋友圈”,推行志愿服务,实现“敬老在邻有福、育幼有邻积福、扶弱助邻造福、文化乐邻享福”,有效激发小区治理新活力,实现社区治理服务和居民幸福指数同步升。
二、做法(一)“1”核聚心,激发红色邻动力培育“微组织”促引领。
秉持“小区治理要强、小区党建先要强”的理念,将支部建在小区上,以小区(网格)党支部为支点、兼合式楼道党小组为着力点、楼道党员为主体的组织网络。
培育楼梯长、楼层管家,由梯长组成网格自管小组并推选出小组长,并由各自管小组推选人成立小区治理委员会,赋予议事权、建议权、监督权,突出自治功能,正规化参与小区治理。
开展“微学习”促祥和。
坚持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组织党员、居民读书会、读报会、学习分享会,让在场的党员群众主动参与新思想和党史的学习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进一步转化为提升思想觉悟和为居民邻居办实事的动力。
同时广泛运用小区多平台广泛传播上级精神和民生服务等重要信息传达到每个党员、每名居民,通过键对键、面对面、心交心,让理论知识更好入脑入心,让文明新风沁人心脾,让思想带动润物无声,让新时代小区党建引领治理工作飞进寻常百姓家。
搭建“微平台”促畅通。
落实“支部建在小区、服务落在邻里”的治理格局,开通线上“金安之声”“居民意见箱”,搭建线下“党代表服务站”“书记回音壁”“民情会客厅”,延伸小区党建触角。
厦门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关于印发保障性住房违规使用行为专项查处行动方案的通知

厦门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关于印发保障性住房违规使用行为专项查处行动方案的通知根据厦门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等五部门印发的《公租房点题整治专项工作方案》(厦房住保〔2021〕30号)相关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我市保障性住房使用管理,持续遏制违规使用行为,现将《厦门市保障性住房违规使用行为专项查处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厦门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2021 年6月19日厦门市保障性住房违规使用行为专项查处行动方案为贯彻落实厦门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等五部门印发的《公租房点题整治专项工作方案》(厦房住保〔2021〕30号)相关要求,进一步规范我市保障性住房使用管理,充分调动各单位履行监管职责,持续遏制违规使用行为,经研究,根据《厦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规定,决定近期组织开展保障性住房违规使用行为专项查处行动。
具体方案如下:一、组织领导专项查处行动依托公租房点题整治专项工作方案,在厦门市公租房点题整治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下开展,厦门市公租房点题整治领导小组由市住房局牵头成立,市住房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各相关部门人员任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名单详见公租房点题整治专项工作方案》(厦房住保〔2021〕30号)。
二、查处原则(一)宣传教育,倡导共管的原则要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等媒体作用,发动社会舆论,加大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为查处工作创造有利舆论环境,让违规使用住户自行整改并遵守管理规定,引导群众建立共同参与、相互监督的“共建共管共享”理念。
(二)依法履职,兼顾和谐的原则各有关部门要依据保障性住房相关管理规定及合同约定条款等,依法开展入户巡查和调查处理等工作;同时要讲究方式方法,采取行之有效的督促措施,尽量减少抵触情绪。
(三)强化总结,形成机制的原则要充分总结本次专项查处的工作经验,研究创新小区使用管理机制,明确和固化市、区两级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各部门联动长效工作机制,使得监管工作处于稳控状态。
三、查处范围和内容(一)查处范围及内容我市已交付使用的各保障性住房小区发现的涉嫌违规出租、转租、转借、调换、转让、抵押、作为经营性用房,以及将保障性租赁房长期无故空置超过六个月等违规使用行为。
浅析保障性住房中的问题与建议

每年各地都有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 任务,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必然意味着大 规模的资金需求,这些需求可大致分为三 部分:土地一级开发资金需求、住房建设 资金需求和保障住户补贴及融资需求。我 国的保障房资金目前主要还是依靠中央、 省级下拨的财政资金、土地出让净收益和 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庞大的资产总需 求中,财政补助投资占比较低,仅仅依靠 这部分资金是不足以完成保障房的修建任 务的,这就需要多范围多渠道的进行融
( 二 ) 保障性住房准入与退出机制存 在漏洞
保障性住房政策本应体现为向中低收 入或低收入人群倾斜,但在实际实施过程 中,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以及收入 的界定存在一定的难度,保障对象发生了 一些偏离。比如:各地都会制定本地人均 最低收入标准,但是我国的收入监督系统 尚未健全,银行也不允许随意查询私人账 户,致使在核准一个家庭的总收入时,只 能对财政工资收入进行核实,对于家庭其 他成员在社会务工的收入无法准确核实, 致使很多有着隐性收入的家庭也进入了申 请者的行列;同时,由于民政、房管、公 积金中心、工商等部门的数据信息流通不 畅,尤其是信息共享的地域性限制,在全 国、各部门之间难以形成联动机制,在资 格审核的时候容易出现一些纰漏,使极少 数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员通过审核。虽然 也采取了通过街道居委会、各村组公示、 监督、单位出具证明等方式,但还是使一 些不符合申请资格的人钻了漏洞,通过了 审核享受到了保障房,从而使一些真正的 中低收入家庭失去了资格。
对于已享受公租房的租户也忽视定期
资格复核,使一些原本可以享受保障房, 但后续生活条件已经发生改变不再符合条 件的人员继续享受保障房,对这部分人群 未能及时发现、清退。同时,少部分已享 受人群存在错误的思想观念,认为申请到 的保障房就是属于自己的私有房产,只要 自己按时缴纳租金,便可以一直居住下 去,这也对保障房的清退工作带来了很大 的困难和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社会保障案例分析
学院(系):商学院
专业:人力资源
姓名:郑雯
学号:1506140134
1、研究背景
通过对厦门林某骗租骗购社会保障性住房的案例的研究分析,了解到厦门社会保障性住房的政策中信息不对称、退出机制不严厉这两方面的不足造成了居民骗租骗购行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具体案例:厦门人林某由一套保障房被出租近两年,经附近住户举报,引起了市建设局领导的高度重视。
被查出该保障房的房主有两套保障房,一套是公务人员租赁房,2008年前申请;一套是公务人员保障性商品房,2014年申请。
依据此前的《厦门市公务人员申请社会保障性住房实施意见》,2008年7月15日前申请承租社会保障性住房的申请家庭,可以重新申请购买社会保障性住房。
但是,在购买了保障性商品房后,林某并没有及时退回原有的租赁房。
同时,在对林某进行信息审核时,发现林某隐瞒谎报相关家庭情况,以他人名义购买房产来确保自己名下无房以具备申请社会保障性住房的资格,涉嫌骗购骗租保障房。
在建设部门要求其将退还两套保障性住房并对其骗租骗购行为进行处理,市建设局已经启动执法程序,将发出相关整改通知书。
2、案例分析:
1、信息不对称造成居民骗租骗购行为
家庭收入水平是衡量居民是否具有保障性住房资格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我国,要确定标准,衡量居民家庭的收入水平并不容易。
这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方面,我国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所以人们的收入不仅可以通过工资获得,还可以通过经营、资产、技术以及提供信息等多种方式获得额外收入。
但是我国当前的税收制度还不够完善,所以会增加对保障对象家庭收入核查的难度。
第二方面,家庭收入是会不断发生变化的,而且我国的住房信息以及个人信用制度还不太成熟,所以说对于申报对象是否具有房产的调查也会有困难。
这就导致了许多人为了达到保障标准,会想方设法以他人名义购买房产来确保自己名下无房以具备申请社会保障性住房的资格等其他骗购行为。
就本案例而言,就是因为厦门政府缺乏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和个人收入申报机制,在对住房进行轮候配租以及配售的过程中,无法深入了解申请者的实际情
况也无法确认其行为是否属实。
所以,在对林某的真实收入与资产没有确定的情况下,同意了购房申请,这就导致在社会保障性住房的骗租骗购行为。
2.退出机制不严厉导致资源流失
退出机制属于事后控制机制,如果能顺利实施和运行,在对保障社会成员的住房效率方面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虽然厦门市社会保障住房具有退出机制的相关规定,但在现实情况操作的过程非常繁琐而且困难,同时保障体制缺乏法律作为后台保障其惩罚力度并不强。
例如,厦门市对于隐瞒真实情况或者伪造证明从而继续获得保障性住房的行为,对其进行的惩罚措施仅仅只是退还优惠补贴、搬出住房,最大的惩罚也不过是取消其获得保障性住房的资格,惩罚力度较低,再加上人们的投机心理,大多数居民不会主动退出住房。
而由于管理部门对受保障对象的家庭条件动态跟踪不足,也很难及时发现不再具有满足受保障标准的住户。
以至于厦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政策在实旋过程中存在许多保障性住房资源流失,使完善社会保障性住房体系的成本骤增,也阻碍了对更多群体提供住房保障的进度。
3、案例解决
1、健全科学的退出机制
(1)建立定期审核的制度
对于承租保障性住房者,应对其租赁合同定期审查,每二年或三年重新审查一次。
(2)充分发挥法律和惩罚措施的警示作用
当保障性住房居住者的资产以及收入得到提高,不符合住房条件时,给予其适当的过渡期限,住户将不再享受各类住房优惠政策并立即搬出保障性住房。
在过渡时间段后,住户若依然居住在其中,房管部门不但要对其收取高额房租,还要对其进行劝退处理。
如果在劝退无效的情况下,执法单位可以对其进行罚款,甚至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追究其刑事责任。
(3)建立灵活租金调整与政府回购制度
可对承租户随着家庭收入和资产情况变化相应调整租金补助档次,也可以对已不符合租赁房条件的家庭和个人以高出市场价格的租金使其及时退出所承租
的房屋。
对于取得产权满一定年限后,将社会保障性住房出售的对象,应要求其按原购房价格与届时相应地段房价的差价的一定比例向政府缴交土地收益价款,并且政府拥有优先回购权。
2、加强社会保障性住房政策的监管
(1)完善内部监督管理
提高内部监督的管理力度,避免内部人员实施非法操作,这是监督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一方面,主管部门应当对社会保障性住房的申请、审核以及管理等流程的制度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严格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另一方面,增强对工作人员监督的力度,使其运作实现透明化,并将有关信息在媒体中进行公布,并上报纪检监察部门备案,自觉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的督查。
(2)设立专业监督机构
设立专门的部门对住房保障工作进行监督,主要参与讨论住房保障工作的预算、检查,评估住房保障工作的透明度,以确保对整个运作过程的有效监督。
(3)建立良性互动的社会监督机制
除了使用地方立法的方式对监督力度实现加强,同时,要发动全社会参与。
一方面实行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定期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厦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房源分布情况、余房资料等重要情况,将政府行为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另一方面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可由第三方机构组织问卷调查,进行开放式网上自由评议,或由上一级机关随机召开居民座谈会或入户调查等形式,调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并进行动态监督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