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的诗词歌赋

三国演义里的诗词歌赋
三国演义里的诗词歌赋

蒿里行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赏析:剧中这首诗是诸侯联盟瓦解之后曹操感慨下而作。

前四句“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描述了当时诸侯联盟的目的,关东诸侯为了同心讨伐董卓而结盟。

接下来四句“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则描绘出诸侯们因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势利二字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

接下来就出现了一个不小的穿帮“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此时袁术还没有得到玉玺,更加没有称帝。这一句可谓穿越了。

最后几句描绘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悲惨画面:由于战争连续不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铠甲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而大批死亡。尸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

到鸡鸣。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曹操出征幽州,大坡二

袁,二袁投奔辽东。曹操继续前进,

再次大破乌桓,听从郭嘉遗计,等

候辽东公孙康的消息。不久公孙康

斩二袁首级来献。曹操此时基本上

统一了北方。

曹操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

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激荡,

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我站在

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

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

宁静的似在沉思。萧瑟的风声传来

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

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

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

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

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啊,庆幸

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

畅抒心中的情怀。可惜郭嘉再也看

不到了。

数年徒守困,

蔡瑁

数年徒守困,

空对旧山川。

龙岂池中物,

承雷欲上天。

赏析:这首诗是蔡瑁为了诬陷

刘备而作,大意是这些年来一直受

困,并非池中之物,只是没有遇到

好的机遇而已,一旦得到机遇权势,

必将扶摇直上,凌驾于他人之上。

此诗也倒是蛮符合皇叔在荆州

的处境,刘表也知道皇叔并非池中

物。但此时刘备并没有夺取荆州的

心思,蔡瑁想借此陷害皇叔,刘表

想了想就识破了蔡瑁的诡计。

明主求贤兮

徐庶

天地反覆兮

火欲殂

大厦将崩兮

一木难扶

山野有贤兮

欲投明主

明主求贤兮

却不知吾

赏析:这首赋的意思是:天地

翻转啊,火要灭了;大楼要倒了啊,

一条木头难以支撑。山里有贤人啊,

想投明主;明主寻找贤人啊,却不

知道找我。

预示着自己是一位可以拯救社

稷万民的贤人,等待着明主前来求

寻。

徐庶在见过刘表之后才发现刘表是庸主,正欲离开是得到水镜先生点拨,于是在大道上吟歌,刘备果然被吸引,于是明主贤人得以相遇,揭开了刘备的新序幕。

苍天如圆盖

诸葛亮

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

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

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

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赏析:元直走了之后,刘备再次求贤,第一次前往卧龙岗,听到耕田农夫唱这首歌,此诗先写天地如棋盘,含古人天圆地方之观点,再写世人争名逐利,成王败寇之现象。最后写自己隐居与世无争,自得其乐的情操。写出了隐居生活的快乐。

刘备听后大为惊叹,感诸葛亮悟人生之深刻,遂有三顾茅庐之举。独叹梅花瘦

黄承彦

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

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

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

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

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

赏析:刘备冒雪二顾茅庐寻孔明而不得,忽然听到茅庐外有人吟歌而来,误认为孔明,一问方知是孔明岳父黄承彦老先生。

这首出自诸葛亮的梁父吟,黄

承彦老先生骑驴过桥望见寒梅有感

而吟。

壮士功名尚未成

壮士功名尚未成,呜呼久不遇

阳春!

君不见东海者叟辞荆榛,后车

遂与文王亲;

八百诸侯不期会,白鱼入舟涉

孟津;

牧野一战血流杵,鹰扬伟烈冠

武臣。

又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楫

芒砀隆准公;

高谈王霸惊人耳,辍洗延坐钦

英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天下无人能

继踪。

二人功迹尚如此,至今谁肯论

英雄?

赏析:刘备冒雪二顾茅庐经过

一家酒店,听到了酒店内有歌而喝。

前两句“壮士功名尚未成,呜

呼久不遇阳春!”大意为,怀才不

遇。

接下来“君不见东海者叟辞荆

榛,后车遂与文王亲”寓意姜太公

钓鱼遇到文王的典故。

然后“八百诸侯不期会,白鱼

入舟涉孟津”武王伐纣,会诸侯与

孟津。

接着“又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

长楫芒砀隆准公;高谈王霸惊人耳,

辍洗延坐钦英风,东下齐城七十二,

天下无人能继踪”高阳酒徒郦食其

使得刘邦折服,靠着口才游说齐国,

连下齐城七十二,使得齐王投降刘

邦。

这首赋主要讲姜子牙和郦食其

利用自己的才能,受到君王的优厚

礼遇,用自己的才能立下不世之功。

大梦谁先觉

诸葛亮

大梦谁先觉,

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

窗外日迟迟。

赏析:刘玄德三顾茅庐,终于

等来了诸葛亮,而然孔明却高卧未

醒。皇叔之后侯阶等待。

等了一会儿,卧龙终于醒来了,

念出了这首诗。

大意为:人生只不过是看起来

真实一点的梦境,谁能够先看穿这个

呢?我生平所为只有我自己知道啊!

在草堂内睡的十分充足,窗外已经

到了正午了。果然是山中野人,疏

懒成性啊(孔明自嘲)。

铜雀台赋

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

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

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

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云天亘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

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

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赏析:铜雀台赋是实际上是赤壁之战之后曹植写的,曹操北定袁绍后,夜居邺城,见到城的东北角有奇光发出,命人查探,挖出了铜雀。在中国古代,铜雀极富祥瑞之气,好象还是唐舜的象征,曹操对此感到很高兴,就叫儿子曹植负责督建铜雀台,好向后人展示他的丰功伟绩.铜雀台两边各建一台,一名金凤,一名玉龙,架双桥于三台之上,三台奇高,邺城风物尽为所观。台建成后,曹操在台上大宴群臣,命文官写诗赋助兴,曹植才思敏捷,笔挥纸落,就写成了这篇千古名文。

此时罗贯中巧妙地移花接木,并且修改了“二桥”之意,使得孔明借此激出了大都督的抗曹决心(其实大都督本来就是真心抗曹)。

《三国演义》选择题练习及答案

淮阴师院附中高一《三国演义》选择题练习 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灵帝即位,宦官曹节弄权。大将军窦武和太傅陈蕃设计诛灭曹节。谁知策划不周,窦陈二人反被曹节所害。从此,宦官在朝廷内愈发专横。灵帝中平元年,张角兄弟发动黄巾起义。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刘备、关羽、张飞在看那招兵榜文时相识的。 B.刘备字玄德,年二十八岁,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身长七尺五寸,他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但是,因为父亲早逝,他和母亲靠编织麻鞋和席子维持生活,家境贫寒。尝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瓒等为友。 C.及刘焉发榜招军时,玄德年已二十八岁矣。当日见了榜文,慨然长叹。随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玄德曰:“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厉声说话的那个人就是张飞。 D.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因杀了倚势凌人的势豪,逃难江湖五六年矣。闻刘焉招军破贼,特来应募。 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汉灵帝驾崩,袁绍、曹操等人辅佐何进立太子辩为帝。何太后与董太后争权,何进鸠杀董后,袁绍劝何进诛杀所有宦官,何太后不同意。袁绍向何进建议调外地的兵马进京诛灭宦官,曹操也以为这样做很好。 B.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嵩责操。后用假中风之计,使其父不信其叔之言,遂得以恣意放荡。 C.时人有桥玄者,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顒见操,言:“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汝南许劭,有知人之名。操往见之,问曰:“我何如人?”劭不答。又问,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D.何进采纳袁绍意见,招西凉刺史董卓进兵京师,何进谋除宦官的计划泄露,十常侍先发制人,将何进骗进宫去杀害。袁绍与曹操见情势危急,便带人进宫诛杀宦官。 3.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孙坚私藏玉玺离开,袁绍大怒,派人送信给荆州刺史刘表,让他半路上截击孙坚。刘表派兵截击孙坚,孙坚在众将保护下,杀出重围,回到江东,从此孙坚与刘表结怨。后来孙坚起兵攻打荆州,结果中计,死于刘表军士乱石、飞箭之下,年止三十七岁。 B. 公孙瓒被袁绍部将文丑追杀,被赵云所救。赵云本是袁绍部将,见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于是弃袁绍而投了公孙瓒,但在公孙瓒手下也没有发挥他的才能,后来见到刘备,二人相见恨晚,赵云便马上离开公孙瓒而投靠刘备。 玄德与赵云分别,执手垂泪,不忍相离。云叹曰:“某曩日误认公孙瓒为英雄;今观所为,亦袁绍等辈耳!”玄德曰:“公且屈身事之,相见有日。”洒泪而别。 C.董卓怀疑吕布貂蝉二人在凤仪亭幽会,便急急赶入后园,正见吕布和貂蝉在凤仪亭下共语,画戟倚在一边。董卓愤怒,大喝一声。吕布看见董卓来到,大惊,

三国演义中歇后语大全

三国演义中歇后语大全 1、阿斗的江山——白送 2、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张 3、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4、张飞洗摇裤——恶搓 5、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6、关羽守嫂嫂——情谊为重 7、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8、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 9、张飞卖豆腐——人强货不硬 10、关羽开刀铺——货真价实 11、靶场上的老黄忠——百发百中 12、诸葛亮掉井里——英雄无用武之地 13、关公不杀严颜——讲义气 14、刘备娶亲——弄假成真 15、黄忠叫阵——不服老 16、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不服老

17、关公吃尺子——肚里有分寸 18、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19、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上当受骗 20、诸葛亮江东斗群儒——独占鳌头 21、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22、诸葛亮摆八卦阵——内有奇文 23、张飞耍扛子——轻而易举 24、曹操下宛城——大败而逃 25、属吕布的——有勇无谋 26、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27、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28、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兵 29、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30、刘备编草鞋——内行 31、诸葛亮戴相帽——大事已然 32、东吴杀关公——害人反害己 33、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34、诸葛亮征孟获——收收诸放放

35、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 36、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37、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38、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39、张飞讨债——声势凶 40、张飞吐沫子——刚来劲儿 41、张飞放严颜——细中有细 42、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43、孔明给周瑜看病——自有妙方 44、关羽进皇宫——单刀直入 4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46、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47、操遇蒋干——倒霉透了 48、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计上心头 49、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50、东吴杀关羽——嫁祸于人 51、孔明拜北斗——自知要死 52、诸葛亮下东吴——心里有数

三国演义人物大全

《三国演义》人物大全 丁仪(正礼)丁奉(承渊)丁原(建阳)丁谧(彦靖)丁廙(敬礼)于禁(文则)士孙瑞(君荣)山涛(巨源)卫瓘(伯玉)马磾(翁叔)马良(季常)马忠(德信)马超(孟起)马谡(幼常)马腾(寿成)王允(子师)王双(子全)王平(子均)王匡(公节)王戎(睿冲)王观(伟台)王甫(国山)王连(文仪)王沈(处道)王肃(子雍)王修(叔治)王浑(玄冲)王路(文舒)王颀(孔硕)王祥(休徵)王朗(景兴)王基(伯舆)王谋(元泰)王粲(仲宣)王睿(土治)韦康(元将)太史慈(子义)毛玠(孝先)公孙度(升济)公孙瓒(伯圭)文钦(仲若)文聘(仲业)尹奉(次曾)邓艾(土载)邓芝(伯苗)邓止飏(玄茂)孔伷(公绪)孔昱(世元)孔融(文举)母丘甸(子邦)母丘俭(仲恭)甘宁(兴霸)左慈(元放)卢植(子干)申耽(义举)田丰(元皓)田畴(子泰)田豫(国让)史涣(公刘)乐进(文谦)冯习(休元)司马师(子元)司马防(建公)司马炎(安世)司马昭(子尚)司马儁(元异)司马朗(伯达)司马望(子初)司马徽(德操)司马懿(仲达)边让(文礼)吉穆(思然)吉邈(文然)毕轨(昭先)吕布(奉先)吕范(子衡)吕凯(季平)吕岱(定公)吕虔(子恪)吕据(世议)

吕蒙(子明)朱隽(公伟)朱然(义封)伍孚(德瑜)伍琼(德瑜)任峻(伯达)华陀(元化)华歆(子鱼)华覈(永先)伊籍(机伯)向朗(巨达)全琮(子璜)刘巴(子初)刘永(公寿)刘协(伯和)刘先(始宗)刘邠(令元)刘劭(孔才)刘表(景升)刘岱(公山)刘备(玄德)刘放(子弃)刘宠(祖荣)刘勋(子台)刘晔(子扬)刘陶(子奇)刘理(奉孝)刘焉(君郎)刘琰(威硕)刘禅(公嗣)刘虞(伯安)刘廙(恭嗣)刘璋(季玉)刘繇(正礼)刘瑢(文衡)刘馥(元颖)羊祜(叔子)关羽(云长)许允(土宗)许攸(子远)许劭(子将)许靖(文休)许褚(仲康)许慈(仁笃)孙礼(德达)孙匡(季佐)孙权(仲谋)孙休(子烈)孙观(仲台)孙坚(文台)孙和(子孝)孙河(伯海)孙亮(子明)孙桓(叔武)孙峻(子远)孙资(彦龙)孙乾(公祜)孙皓(亢宗)孙皎(叔明)孙翊(叔弼)孙綝(子通)孙策(伯符)孙登(子高)孙瑜(仲异)刘静(幼台)孙韶(公礼)邯郸淳(子叔)严畯(曼才)社预(元凯)社袭(子绪)杜琼(伯瑜)杜微(国辅)杨仪(威公)唐阜(义山)杨修(德祖)杨洪(季休)杨彪(文先)杨暨(休先)李严(正方)李典(曼成)李胜(公昭)李恢(德昂)孝通(文达)李福(孙德)李撰(钦仲)吾粲(孔休)邴原(根矩)来敏(敬达)

《三国演义》-成语歇后语及诗句

西安学而思《三国演义》成语、歇后语以及诗句 一、与三国有关的歇后语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菜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 走对了路子

西安学而思·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鲁肃讨荆州—— 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西安学而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 ·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二、关于三国的成语和歇后语: 下列成语和歇后语均出自于“三国”时期, 成语: 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3、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4、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5、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6、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7、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8 、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三国演义知识选择题100题

《三国演义》读书能力考查 【说明】本知识竞赛共100道小题,每题1分,满分为100分,竞赛时间为45分钟。 1、下列谜语都与书中哪个人物有关?请选择谜底正确的一组。A 凿壁偷光嘴里进蚊子相貌堂堂 A、孔明、张飞、颜良 B、赵云、颜良、孔明 C、孔明、文丑、张飞 2.下列谜语都与书中哪个人物有关?请选择谜底正确的一组。C 一模一样桃李逢春大地主 A、张苞、张飞、田丰 B、赵云、雷同、田丰 C、雷同、张苞、田丰 3.下列谜语都与书中哪个人物有关?请选择谜底正确的一组。更上一层楼碰杯慢慢摇B A、高览、蒋干、周仓 B、高览、蒋干、徐晃 C、雷同、蒋干、徐晃 4.下列谜语都与书中哪个人物有关?请选择谜底正确的一组。 B 汉朝文书赏罚分明四面屯粮 A、刘表、蒋干、周仓 B、刘表、法正、周仓 C、周瑜、蒋干、周仓 5.王允利用貂禅除掉董卓的过程中用了哪些计策(C ) ①美人计②连环计③反间计④苦肉计⑤声东击西计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⑤C①②③D②④⑤ 6.关于《三国演义》,正确的一项是A

A.刘备字玄德,曹操字孟德,张飞字翼德。 B.“三英战吕布”,“三英”指的是关羽、张飞、赵云。 C. “桃园三结义”指的是关羽、张飞、赵云。 D.杨修是孙权手下的谋士。 7.刘备身边的五虎上将都是谁(C ) ①魏延②关羽③马超④黄忠;⑤张飞⑥赵云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⑥ 8.诸葛亮困于上方谷的是谁父子三人(A ) A.司马懿; B.司马师; C.司马昭; D.司马炎; 9.“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指何人(B) A皇甫嵩;B董卓;C王允 10.长坂坡一战中,被魏将程昱称为“万人敌”的是谁(B) A关羽;B张飞;C赵云 11.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次“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战役是(B) A火烧新野;B火烧博望坡;C安居平五路;D火烧赤壁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和歇后语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和歇后语 谚语、歇后语: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过五关斩六将;过关斩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关公面前舞大刀——献丑;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科;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后主降魏--不知羞耻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已关公喝酒--不怕脸红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三国演义》中所有人物的简介

《三国演义》中所有人物的简介 1.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但《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 2.刘备: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 3.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着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 4.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有人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5.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但在《三

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千古风流人物”,成了《三国演义》中蒙受最大冤屈的人物。 6.鲁肃:鲁肃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名字外几乎就全是杜撰了。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 7.张飞:少时即与关羽共事刘备。曾在虎牢关与关羽、刘备一起迎战吕布。长坂坡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五千精骑,入川义释严颜,分定州县,率精兵万多人,败张合大军,刘备称王后,拜为右将军,称帝后,拜为车骑将军,封西乡侯。公元221年为替关羽报仇,同刘备起兵攻伐东吴。临行前,因被部将范疆、张达刺杀,死时只有五十五岁。 8.赵云:赵云戎马一生,骁勇善战,胆略过人,刘备称其一身是胆,军士呼其虎威将军。赵云见识卓远,清楚认识到吴蜀关系为唇齿相依,力主维护孙、刘联盟;为人刚毅谨细,诸葛亮对其德行十分赞赏。赵云为国,不被天姿国色所迷,为民,不为良田豪宅所动,时人与后人皆敬其德。 9.郭嘉:曹操帐下第一谋士,才华横溢,放荡不羁,不修边幅,爱嗑药!在那个时代真正的属于离经叛道的典型了但其军事才华却是有目共睹的。10.贾诩:曹操五大谋士之一,深谙保身之道,三国局面的真正缔造者,军事才能卓着。

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歇后语

與三國演義有關的歇後語 96.5.23 陳麗英 1. 孔明彈琴退仲達(司馬懿)---好沈著 2. 看三國掉眼淚—替古人擔心 3. 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4. 三顧茅廬—好難請 5. 諸葛亮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6. 劉備見孔明—如魚得水 7. 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 8. 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9. 東吳招親—弄假成真 10. 關公門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11. 過五關斬六將---所向無敵 12. 關雲長敗走麥城—最後一招 13. 關公賣豆腐---人硬貨不硬 14. 張飛賣刺蝟—人強貨扎手 15. 張飛討債—氣勢洶洶 16. 董卓進城—沒安好心 三十六計 六六三十六, 數中有術,術中有數。陰陽變理,機在其空。機不可設,設則不中。 1. 瞞天過海 2. 圍魏救趙 3. 借刀殺人 4. 以逸待勞 5. 趁火打劫 6. 聲東擊西 7. 無中生有 8. 暗渡陳倉 9. 隔岸觀火 10.笑裏藏刀 11.李付桃僵 12.順手牽羊 13.打草驚蛇 14.借屍還魂 15.調虎離山 16.欲擒故縱 17.拋磚引玉 18.擒賊擒王 19.釜底抽薪 20.混水摸魚 21.金蟬脫殼 22.關門捉賊 23.遠交近攻 24.假途滅猇 25.偷樑換柱 26.指桑罵槐 27.假癡不癲 28.上屋抽梯 29.樹上開花 30.反客為主 31.美人計 32.空城計 33.反間計 34.苦肉計 35.連環計 36.走為上 蜀相 杜甫 原文: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驪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 翻譯:諸葛丞相的祠堂到哪裡去找尋? 錦官城外翠柏早已經蔥鬱成林。 映綠階前的嫩草枉自帶著春色, 密葉叢中的黃鸝空有美妙聲音。 先主三顧茅廬徵詢安邦的大計, 匡佐兩朝君主你竭盡老臣忠心。 平定中原大業未覓你先已死去, 使古今英雄無限感慨淚溼衣襟。 18.孔明揮淚斬馬謖—明正軍紀。 19.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 20.身在曹營心在漢—懷有二心。 21.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生死之交 22.劉禪小阿斗→扶不起 23.關羽放屁→不知臉紅 24.關公進曹營→單刀直入 25.張飛媽媽姓吳--無事(吳氏) 生非 26.諸葛亮用兵--神出鬼沒 27.鑿壁偷光—孔明 28.降落傘—張飛 29.孔雀收屏—關羽 30.再三推辭—呂布 31.屋頂上擺鏡子---趙雲 32.窮漢不肯賣鋪蓋—劉備 33.良馬越河 –馬超

三国演义选择题

《三国演义》测试 单选题(将正确答案写在题号前) ( C )1、王允通过谁使董卓与吕布反目 A、曹操 B、袁绍 C、貂蝉 D、孙尚香 ( B )2、庞统殒命何处 A、白门楼 B、落凤坡 C、三江口 D、铜雀台 (A)3、谁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A、徐庶 B、赵云 C、曹仁 D、蔡瑁 (D)4、官渡之战中是谁离开袁绍改投曹操使得曹操扭转战局 A、荀攸 B、贾诩 C、曹洪 D、许攸 (C)5、刘备被曹操打败后属下哪位将军单骑救幼主 A、马超 B、魏延 C、赵云 D、黄忠 (C)6、谁大闹长坂坡 A、赵云 B、吕布 C、张飞 D、甘宁 (C)7、谁前往东吴单刀赴会平安而返 A、赵云 B、鲁肃 C、关羽 D、姜维 (B)8、马谡失守何处 A、汉中 B、街亭 C、公安 D、荆州 ( C)9、木牛流马是谁制造的 A、司马懿 B、曹真 C、诸葛亮 D、姜维 (D)10、曹操为何发兵徐州攻打陶谦 A、报杀兄之仇 B、报杀妻之仇 C、报杀子之仇 D、

报杀父之仇 ( A )11、荆州落入东吴之手,关羽兵败,退守何处 A、麦城 B、襄阳 C、江夏 D、公安(A )12、脑后有反骨的是谁 A、魏延 B、董卓 C、袁绍 D、曹操 ( B )13、孔明死后,蜀军用孔明的木人像惊走了谁 A、陆逊 B、司马懿 C、鲁肃 D、孟获 (C)14、火烧刘备七百里连营的是谁 A、司马懿 B、许攸 C、陆逊 D、吕蒙( D)15、布下八阵图以退吴军的是谁 A、徐庶 B、庞统 C、郭嘉 D、诸葛亮、(C)16、姜维兵败何处 A、三江口 B、上方谷 C、牛头山 D、玉泉山( C )17、诸葛亮派往东吴劝孙权退兵的是 A、马超 B、孟获 C、邓芝 D、蒋干(C)18、蛮王孟获共被诸葛亮擒获几次 A、五 B、九 C、七 D、八 (A )19、诸葛孔明用什么计策大破藤甲军 A、火烧 B、水淹 C、落石 D、滚木 (D )20、诸葛孔明用什么计策使得司马仲达退兵 A、反间计 B、苦肉计 C、离间计 D、空城计

有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大全

有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大全 导读:《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和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有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大全,欢迎阅读。 1、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2、诸葛亮戴相帽——大事已然 3、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4、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5、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6、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7、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8、诸葛亮对降曹的议论——嗤之以鼻 9、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10、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11、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 12、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13、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14、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15、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16、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17、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18、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19、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20、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21、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22、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23、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24、诸葛亮坐西城——故弄玄虚 25、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26、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27、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28、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29、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30、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31、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32、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33、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34、诸葛亮下东吴——心里有数 35、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36、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三国演义歇后语

三国演义歇后语 1、曹操 曹操转胎——疑心重 曹操杀人——乱来一气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走对了路子)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曹操吃鸡肋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诸葛亮——心思不一样 2、张飞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张飞卖刺猬——人强货扎手 张飞卖豆腐——货不硬人硬 张飞战马超——不相上下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烧火——猛灶 张飞讨债——气势汹汹 张飞的胡子——满脸 对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张飞卖秤锤(砣)——人强货硬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张飞战关公(关羽)——忘了旧情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生非(吴氏生飞)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张飞绣花(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张飞捉蚂蚱——有劲使不上 张飞舞刀——杀气腾腾 3、黄忠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黄忠出阵——不服老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4、刘备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刘备报仇——因小失大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刘备卖草鞋——有货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 刘备得孔明——如鱼得水 刘备上黄鹤楼——胆颤心惊 刘玄德得了赵子龙——甭说多高兴 刘皇叔哭荆州——拿眼泪吓人 刘备杀人——心慈手软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刘备编草鞋——内行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刘备请诸葛亮——三顾茅庐 5、关羽

【全】三国演义的人名以及拼音

【三国人物】的名称以及拼音 中国的四大名著中要说影响最为深远的,首推《三国演义》。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它的许多人物和故事,在中华大地上广为流传。有研究说,这部书里形形色色的人物描写了一千有余,那么,他们的名字你都读对了吗? 中国的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取材于三国历史,但历史在小说中只不过是一个框架,一个时空断限。至于里面的人物被重新塑造,事件已被重新安排。它不再像历史典籍那样去真实地记录历史,而是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喜好去虚构历史,把作者对历史人物的爱憎、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和对历史精神的阐释全都融合到一起。 有研究说,这部书里形形色色的人物描写了一千有余,那么,他们的名字你都读对了吗? 董旻、何旻,mín,二声,形声,从日,文声。本义:秋天。 傅嘏,gǔ,三声,意:福,如“锡尔纯嘏,子孙甚湛。”――《诗·小雅·宾之初筵》。 傅肜,róng,二声。 韩暹,xiān,一声。“暹罗”,就是古代泰国。 韩矍:jué,二声,精神矍铄。 李傕,jué,二声。 泠苞,líng,二声。

李歆、孙歆,华歆:xīn,一声。 刘谌、荀谌,chén,二声,相信,“谌,诚谛也。”――《说文》。 潘濬、王濬、周濬,两个读音jùn,和xùn,人名时都读jùn。 桥蕤,ruí,二声,葳蕤:草木茂盛的样子。 秦宓,mì,四声。古同“伏”,“伏羲”亦作“宓羲”。 全怿,yì,四声,悦也,乐也。 邵悌、张悌,tì,四声。 眭固,Suī,一声。 王粲、吾粲,càn,四声。 王昶,chǎng,三声。 辛毗,pí,二声。 荀顗,yǐ,三声,安静,多用于人名。 羊祜,hù,四声。 杨祚,zuò,四声。 杨阜,fù,四声,阜新,地名。 笮融,zé二声,或者zuo二声,做姓氏应该念ze。 张嶷,yí,二声,幼小聪慧的意思。 蔡邕:yōng ,一声。 蔡琰:yǎn, 三声。另崔琰。 张闿:kǎi,四声。

有关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

有关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 导读:三国,是一个乱世,同时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在这个时期涌现了许多广为人知的人物,同时也衍生出了许多歇后语,被后世广为流传津津乐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欢迎阅读参考。 曹操 曹操杀人——乱来一气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及其性格不同)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诸葛亮——心思不一样 曹操遇蒋干——装模作样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张飞卖刺猬——人强货扎手 张飞卖豆腐——货不硬人硬 张飞战马超——不相上下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烧火——猛灶 张飞讨债——气势汹汹 张飞的胡子——满脸 对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张飞卖秤锤(砣)——人强货硬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张飞战关公(关羽)——忘了旧情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生非(吴氏生飞)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张飞绣花(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张飞捉蚂蚱——有劲使不上 张飞舞刀—————杀气腾腾

黄忠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黄忠出阵——不服老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刘备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刘备报仇——因小失大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刘备卖草鞋——有货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 刘备得孔明——如鱼得水 刘备上黄鹤楼——胆颤心惊 刘玄德得了赵子龙——甭说多高兴 刘皇叔哭荆州——拿眼泪吓人 刘备杀人——心慈手软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刘备编草鞋——内行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刘备请诸葛亮——三顾茅庐 关羽

《三国演义》前三十回填空选择(附答案)

《三国演义》(第1—30回)练习 一、填空题 1、曹操行军,为赢得民心,传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但没想到自己的马因而惊,跑到了麦田里,违犯了自己颁布的军令。按理说,就应当斩首。但他心中知道无人敢执法,也不会让他自杀。于是便借之语“法不加于尊”,将死罪抛开,而以剑,并传示三军。鸟郭嘉割发代首 2、曾经和关羽,张飞兄弟两人打的不分上下的第一武将为。吕布 3、当曹操擒得吕布想收为义子时,刘备谏了什么言使吕布被宰? 。 他专杀义父 4、夏侯惇被射去一眼。曹性 5、在刘备救孔融这件事中,谁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太史慈 6、孙策大喝一声,声如巨雷,曾挟死一将,喝死一将,自此人称他为。 小霸王 7、袁术兵败身死于淮南,夺得玉玺,赴许都献于曹操。此时刘备乘机占了徐州。曹操听从之计联合徐州刺史欲杀刘备。(第二十一回)徐璆(qiú) 荀彧车胄 8、曹操欲招降刘表,上表推荐祢衡。但祢衡在宴会上辱骂曹操污浊,曹操怀恨在心命其去劝刘表归降,想借刘表之手杀之。刘表看破曹操的心思,故意不杀,而让他去见。(第二十三回)孔融,黄祖 9、曹操发兵进攻刘备,此时刘备、张飞驻兵,保护着刘备的家小住在下邳。徐州城由刘备的两员大将镇守。设计劫寨,反而中了曹军埋伏,败逃芒砀山。(第二十四回) 小沛关羽张飞 10、刘备劝袁绍出兵攻打许都,袁绍以猛将为先锋,连折曹操两员大将。曹操听从程昱的计策,请出阵,解了白马之围,但也害得险些被袁绍杀掉。(第二十五回) 颜良关羽刘备 11、关公过五关斩六将后渡过黄河到袁绍地盘,但报说玄德已经离开袁绍前往汝南投 去了。(第二十七回)孙乾刘辟 12、关公一行经过卧牛山时,得黄巾张宝部下关西大汉,行至芒砀山,被张飞误会,关羽砍死,才消除了误会,途中关公又收为义子。最终刘、关二人在卧牛山与相见。(第二十八回)周仓蔡阳关平赵云 13、在西山狩猎,被许贡的三位门客用毒箭射中,受伤而归,急忙派手下人找神医

三国演义歇后语

《三国演义》歇后语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关公赴会--单刀直入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阿斗的江山--白送夏侯敦看春秋---一目了然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赵子龙战长坂--浑身是胆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单刀赴宴--有胆有魄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看三国流泪——替古人担忧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后主降魏--不知羞耻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张飞绣花--粗中有细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张飞穿针--粗中有细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草船借箭--多多益善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孔明练琴--老生常谈司马炎废魏主--袭

三国演义中所有人物的简介

三国演义中所有人物的简 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三国演义》中所有人物的简介 1.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但《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 2.刘备: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 3.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着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 4.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有人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5.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羽扇

关于三国演义歇后语大全

关于三国演义歇后语大全 本文是关于关于三国演义歇后语大全,感谢您的阅读! 导语:三国,是一个乱世,同时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在这个时期涌现了许多广为人知的人物,同时也衍生出了许多歇后语,被后世广为流传津津乐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三国演义歇后语大全,欢迎借鉴! 1、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2、诸葛亮戴相帽——大事已然 3、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4、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5、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6、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7、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8、诸葛亮对降曹的议论——嗤之以鼻 9、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10、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11、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 12、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13、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14、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15、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16、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17、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18、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19、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20、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21、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22、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23、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24、诸葛亮坐西城——故弄玄虚 25、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26、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27、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28、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29、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30、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31、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32、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33、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34、诸葛亮下东吴——心里有数 35、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36、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37、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38、张飞睡觉——不闭眼

[汇编]三国演义人名大全

[汇编]三国演义人名大全 三国演义人名大全 2007-08-07 15:39 丁仪(正礼) 丁奉(承渊) 丁原(建阳) 丁谧(彦靖) 丁廙(敬礼) 于禁(文则) 士孙瑞(君荣) 山涛(巨源) 卫瓘(伯玉) 马磾(翁叔) 马良(季常) 马忠(德信) 马超(孟起) 马谡(幼常) 马腾(寿成) 王允(子师) 王双(子全) 王平(子均) 王匡(公节) 王戎(睿冲) 王观(伟台) 王甫(国山) 王连(文仪) 王沈(处道) 王肃(子雍) 王修(叔治) 王浑(玄冲) 王路(文舒) 王颀(孔硕) 王祥(休徵) 王朗(景兴) 王基(伯舆) 王谋(元泰) 王粲(仲宣) 王睿(土治) 韦康(元将) 太史慈(子义) 毛玠(孝先) 公孙度(升济) 公孙瓒(伯圭) 文钦(仲若) 文聘(仲业) 尹奉(次曾) 邓艾(土载) 邓芝(伯苗) 邓止飏(玄茂) 孔伷(公绪) 孔昱(世元) 孔融(文举) 母丘甸(子邦) 母丘俭(仲恭) 甘宁(兴霸) 左慈(元放) 卢植(子干) 申耽(义举) 田丰(元皓) 田畴(子泰) 田豫(国让) 史涣(公刘) 乐进(文谦) 冯习(休元) 司马师(子元) 司马防(建公) 司马炎(安世) 司马昭(子尚) 司马儁(元异) 司马朗(伯达) 司马望(子初) 司马徽(德操) 司马懿(仲达) 边让(文礼) 吉穆(思然) 吉邈(文然) 毕轨(昭先) 吕布(奉先) 吕范(子衡) 吕凯(季平) 吕岱(定公) 吕虔(子恪) 吕据(世议) 吕蒙(子明) 朱隽(公伟) 朱然(义封) 伍孚(德瑜) 伍琼(德瑜) 任峻(伯达) 华陀(元化) 华歆(子鱼) 华核(永先) 伊籍(机伯) 向朗(巨达) 全琮(子璜) 刘巴(子初) 刘永(公寿) 刘协(伯和) 刘先(始宗) 刘邠(令元) 刘劭(孔才) 刘表(景升) 刘岱(公山) 刘备(玄德) 刘放(子弃) 刘宠(祖荣) 刘勋(子台) 刘晔(子扬) 刘陶(子奇) 刘理(奉孝) 刘焉(君郎) 刘琰(威硕) 刘禅(公嗣) 刘虞(伯安) 刘廙(恭嗣) 刘璋(季玉) 刘繇(正礼) 刘瑢(文衡) 刘馥(元颖) 羊祜(叔子) 关羽(云长) 许

三国演义选择

《三国演义》专项训练 1、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 A、三顾茅庐 B、三气周瑜 C、桃园三结义 D、三打祝家 2.下列故事情节与曹操无关的一项是() A. 割发代首错杀吕伯奢 B. 马跃檀溪水淹七军 C. 煮酒论英雄劝降关羽 D. 祢衡之死许田打猎 3.下列战役不是诸葛亮参与指挥取得胜利的是() A.火烧博望坡 B.火烧新野 C.火烧赤壁 D.火烧连营七百里 4. 关羽是《三国演义》中一个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身在曹营心在汉”表现了他的忠 B.“斩颜良、诛文丑”表现了他的勇 C. “水淹七军”表现了他的谋 D.“单刀赴会”中他把吕蒙作为人质表现了他胆识过人。 5.下列选项中对刘备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新野自身难保时,因舍弃不下百姓,也怕曹操再次屠城,坚持携民渡江。可见其“仁”。 B.两个结义兄弟遇难后内心悲伤,并成功为他们报仇。可见其“义”。 C.“三英战吕布”中可见其“勇”。 D.“猥自枉屈”,三顾茅庐;赵云单骑救主后,刘备摔阿斗,可见其对人才的重视。 6.下列选项中对“夷陵之战”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刘备为报吴夺荆州、张飞被杀之仇,亲率大军攻吴。 B. 吴将陆逊为避其锋,用以逸待劳的方法,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 C.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陆逊看准时机,火烧连营,蜀军几乎全军覆没,元气大伤。 D. 幸亏赵云救驾,刘备才逃到白帝城。一病不起,后亡故于白帝城。 7.下列关于《三国演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所指人物是关羽。 B.表现关羽“义绝”的事例有:败走麦城、过关斩将、华容道释曹操、千里走单骑。 C.“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写的人物是关羽,“汉相”指的是曹操,所寻之“兄”是刘备。 D.关羽假作贪杯轻敌引张郃来战,暗派兵将断张郃后路,夺得了战略要地——瓦口隘。 8.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国演义》写诸葛亮在七星坛上借得东南风之后,周瑜大喜过望,为诸葛亮请功,并大宴君臣,至夜方才散去。 B.《三国演义》中的“青梅煮酒论英雄”,是曹操故意想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胸怀大志,而刘备又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 C.诸葛亮与周瑜两位军事天才团结协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赤壁之战。

三国演义的歇后语

三国演义的歇后语 1、曹操遇蒋干——误大事 2、刘备的舅子——孙权 3、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4、刘备里江山——哭出来里 5、刘备访贤——三顾茅庐 6、草船借箭——满载而归;巧用天时 7、貂婵嫁吕布——英雄难过美人关 8、刘阿斗的江山——白送 9、猛张飞战马超——不相上下 10、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11、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12、周瑜倒在芦花荡——气煞 13、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14、关帝庙里找美髯公——笃定 15、张飞讨债——声势凶 16、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17、孟获见孔明——俯伏在地;口服心服 18、张飞打敬德——黑对黑 19、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上当受骗 20、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21、吕布拜董卓——认贼作父 22、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 23、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24、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25、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26、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27、张飞纫针——大眼瞪小眼;粗中有细;有劲使不上 28、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29、张飞战马超——不分胜负 30、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31、孔明练琵琶——老生常弹(谈) 32、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33、张飞娘姓吴——吴氏生飞;无事生非 34、孔明借箭——有借无还

35、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36、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37、诸葛亮下东吴——心里有数 38、孔明的计谋——神机妙算 39、东吴招亲——上当一回;弄假成真 40、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41、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42、孔明擒孟获——抓了又放 43、孔明斩马谡——咬牙忍痛 44、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45、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46、操遇蒋干——倒霉透了 47、孔明拜诸葛亮——自拜自 48、关公脖子里长肉瘤——脸红脖子粗 49、张飞戴口罩——显大 50、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 51、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52、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