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政文化演讲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政文化演讲稿
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在这条历史长河中,发生了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给我们留下了不少著名的历史遗迹、文化古物、艺术珍品和精神瑰宝。
诞生于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的船政文化就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的一束奇葩。
当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清朝政府闭关自守的大门,迫使清政府一次次签订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时候,清政府中的一部分人开始提出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洋务运动”,试图以此来拯救腐朽没落的清朝政府。
历史选择了马尾,诞生于马尾的“福建船政”正是“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洋务运动”必定随着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失败,但是“福建船政”还是给马尾积淀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文化——船政文化。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学习观、“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竞争意识、“舍生取义、报效祖国”的民族气节,构成了船政文化不朽的篇章。
一、船政与船政文化
船政:“船”是水上运输工具。
“政”,辞海的解释主要有三,一曰政治;二曰事务,如校政、家政;三曰主其事者,如学政、盐政。
“船政”的一般含义,从字面上理解:
一可以是有关船舶方面管理事务的统称。
从左宗棠“设局监造轮船”的初始意图看,可理解为主要是造船方面的事务;二是主其事者,船政也可理解为和学政、盐政一样的主其事者。
但从船政的实际情况看,它主要指的是主理船舶事务的行政机构。
从遗留的文物中可以看到,船政衙门上方竖匾写的是“船政”二字,刻的公章是“总理船政关防”,船政石制界碑刻的是“船政官界”。
第一任总理船政大臣是官居一品的沈葆桢。
船政大臣有权直接向皇帝具奏。
这些都说明,船政是当时清廷的官署,是一个高规格的、直属于中央的、专门主理船舶事务的行政管理机构。
左宗棠在创办船政的奏折中就有整顿水师和开设求是堂艺局的要求,所以,船政一开办就有造船、办学和整理水师三重任务。
从船政创办的情况看,一是地域性很强,就在马尾,而且船政衙门有一定的处置权,更象个官办特区;二是造船、办学、水师三位一体,船政衙门只是其最高管理机构,整个船政是个实体,是个由造船系列工厂、船政前后学堂等办学机构和福建水师构成的一个系统。
从船政实践的结果看,其社会影响已远远超过了造船和办学,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对中国近代化进程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因此,船政的内涵是深刻而丰富的,不能望文生义,把它当成船厂、船务局来理解,也不能按外文翻译的那样,只简单地直译为“兵工厂”。
我们所说的船政是特指近
代在马尾办的船政,这个船政是个专门的行政管理机构,是个有一定独立处置权的政治经济实体,是个军事工业和培养海军人才的基地,也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意义的大学。
它是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特殊产物。
现在我们说起“船政”时,只能把它作为一个专业机构来使用。
船政文化:
1、文化是相对造化而言的。
造化即自然,文化即人化、社会化,是被改造的自然。
人化的自然属于第二自然,包括:物质层面的;精神层面的;政治层面的。
这三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2、文化还有中概念、小概念。
我们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三者并重,这里的文化概念即是中概念。
小概念就是文化部门管的那些内容,如文学艺术、文体活动、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管理等。
3、如何界定船政文化的内涵?
如果用中、小概念来理解,我们研究的对象就显得很窄。
因此用大概念就比较合适。
船政文化应包括的内容:一是物质层面的成果,如船政的各项成就、船政遗迹、与船政有关的各种文物等;二是政治层面的成果,如船政组织体系、运行机制、管理模式、教育模式及其成效等;三是精神层面的成果,如船政组织者、参与者的思想观念、道德风范、宗教信仰、学术成果和社会影响等。
概括起来,船政文化就是船
政历史人物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化成就和政治精神文明成果。
二、船政的成就
福建船政学堂从1867年创办到1907年停止招生,前后40多年,毕业生共629名。
育才数量虽然不多,但是,这批学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政治文化方面,他们著书立说,不仅将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还将中国文化传向西方;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他们对中国近代造船、铁路、矿业、冶炼、邮电等实业的振兴,做出重要的贡献;在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进程中,他们成为中国近代海军骨干,为中国的海防事业贡献自己的才智与生命。
在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严复、魏瀚、萨镇冰、詹天佑、邓世昌等,都是船政学堂早期毕业生。
1、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社会的进步
船政学堂的办学模式打破了封建教育私塾制的传统模式,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先河。
无论是从创办时间、分科设置专业以及专业课程体系,船政学堂都堪称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院校。
船政学生在引进西方的法律政治、文化思想上,也起了重要作用。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原富》、《群学肄言》、《法意》和《穆勒名学》等,最早系统地介绍西方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以及科学方法论,提出了强国富民
的救国方略,倡导“开民智”“鼓民力”“新民德”,这些思想影响了梁启超、康有为、谭嗣同等维新人物,成为维新变法的精神领袖,对推动中国近代社会向科学与民主方向发展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在传播西学文化方面,王寿昌推荐并协助林纾翻译的小仲马的《巴黎茶花女遗事》,陈寿彭翻译《格致正轨》、罗丰禄翻译《海外名贤事略》、《贝斯福游华笔记》等。
马建忠写成中国近代第一本系统的汉语文法书《马氏文通》,开拓了近代汉语文法研究领域。
陈季同则将中国名著《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介绍到法国,还曾用法文写了《中国人自画像》、《中国戏剧》、《中国故事集》、《吾国》等和一本以中国问题为题材的喜剧《英雄的爱》,在法国文坛上享有盛名。
2、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推动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为了引进西方先进的造船技术,船政聘请了法国人日意格为正监督。
他在船政创办初期,认真出谋划策,引进了具有较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在船政动工之后,认真负责地传授西方先进的造船技艺,履行自己的职责;在监督船政学堂方面,他也非常勤奋,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培养了中国首批造船人才。
船政前后造船40多艘,除早期几艘是由洋工程师设计制造外,自“艺新”轮之后的20多艘,都是船政学堂的学生独立建造的。
有些军舰的性能,在当时已属世界先
进水平,如1889年建成的“平远号”双机钢甲兵轮。
据称,工业发达的德国,也只是1885年才能建造此型号的军舰。
造船工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其它相关工业的发展。
如在铁路建设方面,船政毕业生詹天佑、郑清濂、魏瀚、高而谦、丁平澜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矿业开采方面,罗臻禄、林庆升、池贞铨、沈庆喻、刘敖、张金生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邮政电信方面,苏汝灼、陈平国、陈彩寿等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船政学生所取得的成就,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3、培养海军人才,足为海军根基
船政学堂创办的初衷之一就是为了整顿水师,主要是要培养中国海军的造船和驾驶人才。
沈葆桢卓越运筹,在短短的8年时间里就建起中国第一支海军舰队。
1874年,沈葆桢巡台,各舰的管带多是船政学堂的毕业生;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中殉国的七名管驾、督带,多是船政学堂驾驶专业的毕业生;1894年甲午中日黄海大战,北洋舰队主要12艘军舰的管带,有11艘是福建船政学堂毕业生。
据不完全统计,船政学堂及其系列学校培养了多达1100多名海军人才,如叶祖珪、萨镇冰、程璧光、黄钟瑛、刘冠雄等,也都是船政学堂的毕业生。
《清史稿》也记载“船政学堂成就之人才,实为中国海军人才之嚆矢”。
三、船政文化研究与建设
进入21世纪后,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重视下,船政文化研究的学术活动更加频繁,福州市委还作出了“发掘船政文化、突破福州旅游”的战略部署,XX年、XX 年和XX年,举办了三场“中国船政文化研讨会”,来自省内外、海内外专家学者以及部分船政后裔,围绕船政创新与文化转型,福建船政局与福州城市的现代化等课题展开交流。
马尾区委、区政府根据市委的精神,大力弘扬船政文化,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加强闽台文化交流、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等方面,加快了船政文化建设进程。
近十年来,召开大型船政文化学术研讨会20多场,先后有来自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台湾地区和大陆的船政专家学者共计5000多人次与会;还成立了“船政文化研究会”,出版《图说中国近代海军史》、《船政文化研究》、《船政史稿》、《学贾吟集》等书籍68种,30余万册。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等各大出版社为之出书。
船政文化建设也得到了船政后裔和海内外老海军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他们积极提供文物线索、捐献文物,极大丰富了馆藏文物资料。
船政文化所涵盖的“马江海战炮台、烈士墓及昭忠祠”、“福建船政建筑群”分别于1996年、XX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XX年
12月,船政文化遗址群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XX年3月,“船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被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近十年来,船政各景点共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其中有180多万青少年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朱镕基、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等领导同志先后视察马尾船政;香港特首曾荫权、台湾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台湾原“行政院长”萧万长等也到马尾参观船政,均对船政文化建设工作给于了充分肯定。
船政140周年纪念大会学术讨论会
法国友人魏延年先生到会交流
船政文物捐赠仪式
台胞青年夏令营
船政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已成为各媒体报道的焦点。
38集电视连续剧《船政风云》拍摄完毕已陆续播出。
《百年船政》、《船政之魂》等专题片在省、市相关电视台相继播出。
XX 年9月25日中央电视台、台湾TVBS电视台在马尾区进行“海峡两岸行”大型系列报道电视直播;XX年12月18 -20
日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播出船政专题片。
XX年11月船政文化博物馆与香港历史博物馆在港联合举办“福建船政——近代中国海军摇篮”展览,获得成功。
与香港历史博物馆联合办展
“走遍中国”拍摄现场
马尾区委、区政府为了有组织、有规划、有步骤地做好船政文化建设工作,经市委批准成立了福州船政文化建设管理处,负责船政文化的宣传、建设、展示、推介等工作。
1996年以来,通过规划实施,马尾区先后投资两亿多元,建造了船政文化博物馆,修复船政遗址,整合了船政文化资源,建成配套完善、特色突出、内涵丰富的船政文化系列展示工程,努力开辟船政文化旅游资源。
船政文化经过开发、建设,已形成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辐射周边的格局。
目前,船政天后宫和船政文化城二期建设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
四、弘扬船政文化精神
物质层面的内容是文化的基础,政治层面的内容是文化的统帅,精神层面的内容是文化的灵魂,而核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
船政在建设和发展中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遗迹及文物,现在多被修复、整理成旅游景点,人们应该能从中看出当时船政的辉煌。
从政治层面看,近代海
军败绩累累,船政也只历经了40多年,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的清政府的政治腐败无能。
中国长期的封建统治、天朝大国的孤芳自赏、闭关锁国,使清朝政府不可能制定出顺应世界历史潮流的正确政策,我们应该能从中汲取教训。
船政文化的精华和灵魂是精神文明成果,今天,我们弘扬船政文化,主要是继承和发扬船政给我们留下的精神层面的遗产。
近年来,随着船政文化研究的开展,很多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对船政文化的精神实质做了归纳和分析,主要有下面几种表述:
励志进取、虚心好学、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忠心报国;
爱国、开放、创新、科技、重教;
爱国创业、开拓开放、科教创新;
科学实践、敬业求是、团结爱国;
自强、自主、自造、自驶、求精;
民族自强、崇尚科学、对外开放、改革创新、学以致用、追求卓越、爱国忘我、当好表率;
爱国自强、改革创新、重视科教、重视海权。
应该说这些表述都能很好地反映船政文化的精神实质,只是从不同的角度而有所侧重而已。
今天我们研究宣传船政文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培养具有船政文化特色的思想道德品质。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对船政文化故乡的青少年进行船
政文化教育时,应该培养他们怎么样的思想品质呢?
首先,是自强不息、为国捐躯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西方列强要瓜分中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难的关头的时候,船政人的爱国精神表现的十分突出。
它奏响了中国人觉醒图强的进行曲,是民族自尊、爱国自强的典范。
特别是甲申马江海战、甲午黄海海战,船政学生正气凛然,奋勇杀敌,视死如归,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升华。
其次,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学习精神。
当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的炮利船坚打开后,船政人的“师夷制夷”思想尤为强烈,沈葆桢指出“船政根本在于学堂”、“当时创始之意不重在造而重在学”、“希望十数年之后,人才蒸蒸日上,无求于西人矣”。
正是重视学习、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意识,船政成就了大批优秀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三,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竞争精神。
1884年中法马江之战,福建水师大败。
1894年甲午海战,中国战败,激起了船政人的竞争意识。
1894年,严复根据英国哲学家和教育家赫胥黎的著作《进化论与伦理学》译述并取名为《天演论》的著作正式出版,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观点,唤醒国人救亡图存,震动了中国思想界。
他从进化论的观点出发,指出历史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运会既成,虽圣人无所为力”,而其不可抗拒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就是竞
争,优胜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