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松天然种群现状及濒危机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白松天然种群现状及濒危机理
金慧;赵莹;赵伟;尹航;秦立武;代玉红;刘丽杰
【摘要】Pinus sylvestriformis is peculiar rare and endangered species in Changbai Mountain, it is first-grade state protection. Due to the destruction of natural and human factors, the population quantity of Pinus sylvestriformis is less and less.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distribution,associated vegetation and soil properties of natural populations of Pinus sylvestriformis, this thesis analyzes population status, the endangered mechanism of Pinus sylvestriformis is studied from succession characteristic, natural regeneration and management defect, management suggestion of Pinus sylvestriformis is put forward.%长白松是长白山特有的珍稀濒危树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破坏,导致长白松种群数量愈来愈少.通过对长白山长白松天然种群分布状况、伴生植被、土壤特性的调查,分析长白松种群现状;从长白松种群的群落结构、演替特征、天然更新和管理缺陷等方面探讨长白松的濒危机理,提出长白松的保护管理建议.
【期刊名称】《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5(016)005
【总页数】5页(P661-665)
【关键词】长白松;种群现状;濒危机理;保护对策
【作者】金慧;赵莹;赵伟;尹航;秦立武;代玉红;刘丽杰
【作者单位】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吉林二道白河 133613;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吉林
二道白河 133613;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吉林二道白河 133613;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吉林二道白河 133613;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吉林二道白河 133613;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吉林二道白河 133613;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吉林二道白河 1336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1.259
长白松(Pinus sylvestriformis)又名美人松,为长白山区特有珍稀濒危树种,国家
一级保护植物.长白松天然种群分布在长白山北坡和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面积很小,约200 hm2.近年来,由于人口增加、环境破坏,长白松数量愈来愈少,已达到绝灭的边缘[1].周繇等[2]根据长白松种群现状对长白松种群的蕴藏量、观赏价值、濒危程度、保护现状等系数进行计算,得出其濒危系数为1.0,保护现状系数为
0.666 7,比较科学、客观、准确地对长白山区长白松受威胁程度和优先保护序列
等进行了定量评价.
1.1 分布状况
长白松天然种群分布范围比较狭窄,位于N 42°06′~42°32′,E 128°07′~
128°21′,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北坡海拔650~1 600 m范围内,处于长白山暗针叶林带与阔叶红松林带的接壤地带,上部与针叶林、下部与针阔混交林犬牙交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长白松混交林和小块纯林.其中,较集中成片分布的仅见于二道白
河镇附近的河流冲积平原和三道白河的阶地上,呈南北走向带状分布;其余大部分零星散生于不同海拔高度的各种森林类型中[3].
目前,经实地调查可知,长白松现存株数量<11万株[4].在二道白河镇海拔700 m 处分布有113 hm2的长白松纯林,林龄155 a,平均树高23.3 m,平均胸径37 cm.散生在海拔600~1 100 m针阔混交林内的长白松多呈单株散生状态,平均树
高25 m,胸径32 cm;散生在海拔800~1 600 m云冷杉为主的针叶混交林中的长白松,平均树高22 m,胸径28 cm.
1.2 伴生植被
对海拔707 m长白松纯林和海拔900 m散生长白松林的野外调查发现,长白松纯林群落类型主要为胡枝子长白松林,属单优性森林植物群落,林木组成以长白松为主,混入少数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白桦(Betula platypohylla)等;散生长白松林主要散生在红松云杉林、红松针阔混交林和长白落叶松林中,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混生树种也各不相同.调查区内长白松以散生状态与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红松(Pinus koraiensis)等形成第一林层,鱼鳞云杉(Picea jezoensis)、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等构成第二林层.见表1.
1.3 土壤特性
长白松天然种群分布区内的土壤多为火山灰上的始成暗棕壤,土层较薄、土壤结构差,土壤呈酸性,pH为4.2~4.9,二氧化硅粉末含量高,腐殖质含量低,持水性差,透水性强.长白松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耐干旱瘠薄的土壤,长白松种群因具
有这一生态学特性,才有可能作为先锋树种侵入,并以独特的森林类型保存下来.
长白松林下土壤因素的变动情况见表2.调查发现,在两块不同林地中,散生长白
松林内土壤有机质的C/N比低于长白松纯林,由此说明,散生长白松林内土壤含
有较高的有效态氮素,可供森林植物利用.
长白松天然种群分布区内植被组成比较丰富,但非林内固有种,随着林分郁闭度的增加,有些物种会自然消失.由于人为干扰,长白松纯林内阔叶树种越来越多,长
白松所占比重越来越少.
2.1 长白松天然种群群落结构
长白松纯林内林相单层中每hm2有长白松130~170株,占群落树木组成的14%.从长白松种群分布区内的主要树种分布散点图、每hm2株数量和重要值可以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