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试题及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复习题

一、填空;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它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3.小学科学的三个分目标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

4.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5.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环境三大资源;

6.科学课程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7.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带领和指导学生做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

8.科学课程中"物体与物质"部分经过对物体--材料--物质这三个层次的观察与探讨,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与变化过程,使学生的认识逐渐由具体向抽象过渡;

9.小学科学的生命世界知识取向浅显,但不等于内容选择随意性零散化和琐碎化,它体现了基础性、系统性与探究性等特点;

10、小学科学教学除了讲授之外,还有多种活动: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等;留五个空,任意填;

11、课程标准把三个领域的内容分成五个方面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 ;

12、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对待自然

13、生命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多样的生物生命的共同特征生物与环境健康生活

14、物质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物体与物质运动与力能量的表现形式

15、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地球的概貌与地球的物质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天空中的星体

16、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把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

17、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 ;

18、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应重点评价小学生科学学习的态度 ;

19、科学实验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模拟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新课程大力提倡探究性实验;

20、观察是过程性评价的有效手段,其观察要点以观察对象为标志和以观察现象为标志分为两种;

二、简答题;

1、科学探究式教学有什么特征

答:1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2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论据;

3学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

4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

5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

2、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答: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一、科学兴趣求知本能,即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二、科学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

三、科学知识概念核心,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四、科学精神理念行为,即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

3、简述科学探究的实现途径;

答:科学探究的实现宜通过三条途径:①贯穿与教学、学习的全过程,不仅使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讲授中也要引发、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把科学探究渗透在整个科学课教学的全过程;②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一个内容;③在各个主题中有活动建议,渗透和体现探

4、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

答:教学中的引导,主要是指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去经历提问、发现、验证、分析解释、交流等探究过程;如: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多媒体、演示实验引导;通过提问引导;通过有效的结构材料引导;通过一起写下来归类、分析引导;试图解释引导;展示资料引导;鼓励提问引导;鼓励验证引导;赞赏特别办法引导等等;答题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体会,灵活回答这个问题;

三、案例分析

1、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

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突然,有个学生否定

了老师的说法:“不,老师,应该是15颗;”另一位学生马上补充:“不,是16颗;”老师亲切地问第一位学生,“你怎么知道是15颗”,学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读物上看到的;”老师接着又问另一位学生,他回答,“最近一期杂志上说是16颗;”这位老师听了,高兴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真了不起课本上有些知识范围确实陈旧过时了,老师好落后了;木星的卫星究竟有多少颗,课后我们再研究、核实,好吗”

说明:答题的老师们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学得的理念及独特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感想;以下提供的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答题思路:

1.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可加以肯定:

A、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唯教材”的新理念,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更新;

B、能尊重学生,老师能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互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C、能对学生进行肯定与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对这一教学片断还可提出以下建议:

A、可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学;

B、可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2、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为什么学生需要规范的实验程序

答:沉与浮一课“土豆沉浮”的实验程序,先放水与先放盐对实验的影响不大,因为不管水与盐哪样物体先放,对溶解的盐水来说,它的密度都不会发生改变最好先放适量的水,再根据需要多次放盐进行搅拌;但对放土豆的先后时间就有一定的讲究,如果土豆提前放入水中,在调制搅拌盐水的过程中,时间一长,土豆有可能会被盐水浸润,由于盐水的高渗透作用,土豆内的水分可能会被盐水析出来,以至于改变土豆的密度,这样就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科学需要客观精神,为保证获得的事实对证明一个问题的有效性,观察与实验必须要规范;在观察与实验所遵循的规则中,一个重要的规则就是要控制变量,如果应控制的变量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