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体会
摘要:火针作为古老而传统的针灸疗法,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治疗多种疾病。

火针具有“温”、“通”、“补”、“清”、“消”五大功用,擅长治疗皮肤病、痛症、妇科
病以及内科疾病。

本人通过总结与归纳火针的作用机理、临床经验与其在带状疱
疹中的应用情况,希望能抛砖引玉,为今后火针的临床与机理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与借鉴,同时为火针的推广做出努力。

关键词:火针;带状疱疹;作用机理;临床经验;临床应用
带状疱疹(Herpes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

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疱,沿一侧周围神
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

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
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免疫功能减弱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度活动,生长繁殖,沿
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发生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患者一般可获得对该病毒的终生免疫。

中医多认为因情志内伤,肝经气郁生火,以致肝火内盛,或因脾湿郁久,湿热内蕴,外感
毒邪而发病。

在治疗上,西医主要以抗病毒为主,而中医则有中药内服和外涂等等,
其中火针是近些年来治疗带状疱疹比较好的方法。

笔者通过自身的临床经验及中
医理论研究总结如下。

1 带状疱疹的发病机制研究
带状疱疹基本病机是湿热或热毒瘀阻,情志内伤,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肝
经火毒循经外发;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浊停滞,蕴化湿热,搏结肌肤而发;
或湿热蕴蒸,壅阻肌肤,经络失疏,致使气滞血瘀。

中医治疗原则以清利肝胆湿
热为主。

就其发病特点而言,体虚年迈者易发病,湿热、暑热盛处易发病。

《黄
帝内经》言:“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
聚也。

”南方地区常年炎热多雨,日照时间长,热气蒸腾,阳气常泄;地势低洼滨海,潮湿闷热,阴湿常盛。

疾病多以湿热、湿温、暑湿多见,本病在南方地区高发,湿性粘滞难除,迁延难愈,郁久化热,加之当地民间喜食甘凉、芳香清热润
燥或苦寒之品,过量或长期饮用易折损胃气,耗伤阳精,更有甚者,寒湿互扰,
湿蕴不化,聚而成痰;瘀滞结聚于皮肉脉络,不通则痛甚,痰瘀毒结则久病难愈。

2火针的作用机理
2.1祖国医学理念
火针是古代针灸术中的一种针法,为“旧九针”之一。

古称大针、燔针、焠刺、烧针、白针、煨针、温针。

火针疗法是在针刺法和直接灸法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
治疗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科等,尤其多用于治疗皮肤科
疾病,能起到止痛、止痒、止麻和去腐生肌的作用,施治简便、疗效确凿。

火属阳,可助阳制阴、温补机体阳气,故《针灸聚英》云:“针假火力,无邪则温补。

火不虚人,以壮人为法也”。

火针借其温热之性能散寒止痛、祛湿消肿,促进气血运行使血运通畅、气机调和,故《素问·调经论》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
则涩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

火针具有引邪外出的作用,《针灸聚英》云:“盖
火针大开其孔穴,不塞其门,风邪从此而出”“若风寒湿之气在于经络不出者,宜
用火针以外发其邪”。

同时火性炎上,善升散,故火针可引热、毒之邪外出,有“火郁发之”“以热引热”之义。

火针还可以通过刺络放血达到消癥散结排脓的作用。

贺普仁[1]总结火针疗法具有针和灸的双重作用,既有针的刺激又有灸的温热刺激,火针通过温热刺激穴位和部位增强人体阳气、鼓舞正气、调节脏腑、激发经气、
温通经脉、活血行气,因此火针具有助阳补虚、升阳举陷、消癥散结、生肌排脓、
除麻止痉、祛痛止痒等作用。

刘百生等[2]认为火针治疗疾病是通过借火助阳、开
门缉邪、以热引热、开络止血、借火化物来实现。

2.2现代医学研究机制研究
现代有关临床研究报道指出,以火针刺激病位及反射点,能迅速消除或改善
局部组织水肿、充血、渗出、粘连、钙化、挛缩、缺血等病理变化,从而加快循环,旺盛代谢,使受损组织和神经重新恢复。

火针点刺具有消坚散肿、促进慢性
炎症吸收作用,可将病变组织破坏,激发自身对坏死组织的吸收。

火针携高温直
达病所,针体周围微小范围内病变瘢痕组织被灼至炭化,粘连板滞的组织得到疏
通松解,局部血液循环状态随之改善。

通过多次散刺及每次治疗后一段时间的休整,机体对灼伤组织充分吸收、新陈代谢,条索状筋结物逐渐缩小直至消失[3]。

经火针治疗前后的红外热像图观察表明:火针治疗后,病变部位的平均温度升高0.2397℃,表明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和局部组织代谢加强,这种反应有利于炎症等
病理反应的消失和肌肉皮肤等正常组织的营养[4]。

张晓霞等[5]认为火针对机体的
轻度灼伤会使机体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其结果包括使血液中抗体增强,改善针
刺周围组织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同时可促进白细胞的渗出并提高其吞噬机能,
进而帮助炎症的消退,并使炎症局限化,不致蔓延到全身各处。

李晖等[6]报道火
针可以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的关节肿胀度,使血清皮质醇升高、IL-1β降低。

2.3 火针操作要点
火针的操作手法根据疾病类型、针刺深浅轻重及频率分为点刺法、围刺法、
散刺法、密刺法、熨烫法、刺络法等。

“红”、“快”、“准”、“护”是火针重要的操作要点,这就要求术者施针时全神贯注,心无杂念,即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

”其中“红”是指一定要将火针在火焰的外
焰烧红至白亮为佳,一者可以将针充分消毒,防止感染,二者可降低火针进针时
的阻力,减轻针刺的痛感,三者可提高火针的疗效。

“快”要求操作者手法纯熟迅速,快入疾出,手到、眼到、心到,“准”指的是取穴准,操作稳,达到心神动静一
致的境界,重视操作前后的防护,操作前局部常规消毒,防止污物感染。

2.4 火针的功用
火针采用材质钨锰合金制成,具有硬度高、质韧、耐热、耐腐蚀等特性,火
针针尖较锐利挺直,它既有针刺的效应,又具备类似艾灸的温热刺激。

温阳利水;
通络止痛;补气升阳;解毒达邪;消癥敛疮是火针的基本功用,简而言之,即:“温”、“通”、“补”、“清”、“消”五大功效[7],而“借火助阳”是火针的最重要的作用机
理[8]。

现代研究表明,火针可抑制体内炎症因子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发
生趋化作用,阻断炎症因子介导的免疫反应;火针的热刺激可促进局部炎症组织水肿、渗出、增生等病理变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细胞与体液免疫功能,促进代谢与细胞修复。

蛇串疮发作时,邪毒嚣张,常拒寒凉药物而不受,相持难以攻逐,久之耗气
伤津,正虚邪恋,枯竭不荣发为疼痛;火性炎上,与火毒性情相近,两兵相引,能
够窃入热毒深处,无突攻之势而邪不自醒,以热引热,使热有道可循,毒气随火
气而升散,拔毒邪外出,内外通彻而愈;同时,火能够温通气血经络,升提阳气,
扶助阳气攻邪外出,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本质上杜绝了再发加重的
可能性。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记载:“轻者毒气随火气而散,重者拨引毒通
彻内外。

”火热毒邪通过针孔外泄,火针以热引热,机体气血通畅,湿热邪气停滞于肌肤,体内正气外出与其交争,由表透邪,营卫调和,阴平阳秘,正胜邪去,
故能生肌敛疮,去腐排脓,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3火针的个人临床应用经验
3.1 首重扶阳,治病求本
带状疱疹病因病机多为脾虚湿蕴、肝胆湿热、气滞血瘀等。

此外,阳气虚弱
在本病的发病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若阳气不足,外邪则易于
侵袭而发病。

“扶阳”应贯穿疾病的始末,火针正好具备这一功能,其最基本作用
就是“借火助阳”,使用火针后,加热的针体通过皮损或腧穴将火热直接导入人体,引阳达络,激发经气,鼓舞气血运行,内温脏腑而壮阳气,可使气血调和;外温经
络而散寒湿,以使气血畅通,在带状疱疹中起到标本同治的作。

3.2 未病先防,防重于治
祖国医学的理念更重要的是提高个人的机体抵抗力,防止带状疱疹的发生。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熬夜、工作压力大,人们的休息越来越得不到保证,
加之饮食辛辣,带状疱疹的发病有逐年增高和年轻化的趋势,这就需要及早预防,从注意饮食、保证休息、平和心态、加强锻炼做起,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3.3 治疗宜早,既病防变
带状疱疹主要临床表现是皮疹和神经痛。

因此本病不能以皮损结痂脱落作为
痊愈依据,必须以有无疼痛作为最终评判标准。

早期介入火针,此时神经损伤尚
不明显,可充分发挥火针泻热解毒、引邪外出或者温阳通络止痛的作用,最大程
度阻止神经损伤,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并且治疗周期也会明显缩短。

疱液
能否及早放出,疱疹是否早日结痂,对缩短病程和预防后遗神经痛也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局部皮损的治疗刚好利用火针以放出疱液和促进结痂为
目的。

3.4 整体辩证结合局部治疗
根据其临床表现和病机,局部治疗应当解决皮损和疼痛,整体治疗则应根据
患者情况处理好湿热、火毒、瘀血、阳虚的关系。

《医宗金鉴》曰“疱疹原是火毒生,经络阻隔气血凝”。

说明带状疱疹经脉阻滞、不通则痛为本病的主要矛盾。

火针点刺局部借助火力强开其门,使壅结的邪气直接外泄;还可促进皮损结痂脱落,
明显缩短病程。

由于内部因素在带状疱疹发病中至关重要,因此整体治疗显得尤
为关键,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观念。

在运用火针过程中笔者心得总结出:
尽量做到阿是穴与辨证取穴相结合;临床以围刺法为主;火针操作过程中要做到“红、准、快”;针刺深度以达到皮肤基底部、皮肤微出血为度;尽量做到针后护理。

结语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后遗神经痛是其常见的并发症,部分患
者在皮损完全消退后,仍遗留后遗神经痛,如针刺感、烧灼痛、电击样疼痛,持
续时间长达数月或者数年,年长体弱者较多发者,且其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与年
龄呈正相关,如果治疗不及时会病情延长,后遗症反复出现。

西医在带状疱疹的
治疗中未能有效防治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且西药具有一定的副作用。

治疗包括止
痛剂、抗病毒药、营养神经、激素等。

伐昔洛韦为带状疱疹急性期抗病毒首选药,而头痛、胃肠道反应、过敏现象是常见的不良反应[9]。

火针疗法属于中医的“温通之法”,能够以热引热,通过升散透达,顺其性从而治之,使郁开气达,透
邪外达肌表,则火热多可自散[10]。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表明,火针对病程长、反复易发作的带状疱疹有确切的治疗效果,且在治“火郁”之余还能够提升阳气而
不伤正气的优势,避免苦寒直折导致湿滞气郁反化火伤津之证。

其简单、便捷、
效优等特点更有助于中医特色疗法在临床的应用和拓展。

参考文献:
[1]贺普仁.火针的机理及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2004,2(10):20-23.
[2]刘百生,夏义仁.火针疗法的作用机制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1,9(5):105.
[3]吴峻,沈蓉蓉.火针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国针灸,2002,22(1):31.
[4]崔芮.贺氏针灸三通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162-163.
[5]张晓霞,吴之煌,董明霞.火针疗法治病机理初探[J].北京中医,2007,
26(9):576-578.
[6]李晖,邓春雷.火针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血清皮质醇和
IL-1β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2):37.
[7]林国华,李丽霞.火针疗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5~17
[8]林诗雨,李晶晶,裴文娅.岭南火针源流与应用述略[J].
针灸临床杂志,2017,33(9):69~71
[9]郑捷.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与带状疱疹患者疼痛的关系[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5,28(1):22~24
[10]贺普仁.火针的机理及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2004,
10(2):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