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过渡金属碳环配体配合物

合集下载

《过渡金属配合物》课件

《过渡金属配合物》课件
要作用,具有高效的反应速率和
选择性。
配合物合成方法
1
配体置换法
我们将学习通过配体置换反应合成配合
还原法
2
物的方法,并举例说明。
另一种常用的合成方法是通过还原反应
获得过渡金属配合物。
3
水解法
水解反应可以用于制备某些类型的过渡 金属配合物。
结论和总结
在本次《过渡金属配合物》PPT课件中,我们深入讨论了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命名、性质与应用。希望您通过这次课件对过渡金属配合物有了更全面的了 它们的重要一步。本节中,我们将学习命名规则,并通过示例加深理解。
配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1 光谱性质
我们将研究过渡金属配合物在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中的表现。
2 催化性质
我们将探讨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催化应用,如氧化反应、加氢和缩合等。
3 生物学应用
过渡金属配合物在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包括药物开发和医学成像。
《过渡金属配合物》PPT 课件
欢迎来到本次《过渡金属配合物》PPT课件,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引人入胜的 化学领域。通过本次课件,您将了解到配合物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
配合物简介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什么是过渡金属配合物,包括它们的结构、特征以 及有机酸和配体的作用。
配位键与配体
配位键是什么?什么是配体?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配位键的概念和不同类型的配体。
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示例
五硝酰胺钛(III)配合物
这种配合物由五个硝酰胺分子和 一个钛(III)离子组成,形成了令人 惊叹的多彩晶体。
顺式-二氨基环己烷铂(II)配 合物
这种配合物是重要的白细胞减少 症治疗药物,可以用于癌症治疗。
四-[α-侧醇]环己基[α-(二苄 基亚甲基)异腈]铜(II)配合 物

催化反应中的过渡金属配合物责任

催化反应中的过渡金属配合物责任

催化反应中的过渡金属配合物责任催化反应是一种制备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

作为一种能够提高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选择性和降低反应温度的关键环节,过渡金属配合物在催化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作用和机理等方面详细介绍。

一、过渡金属配合物1. 定义过渡金属配合物指的是由过渡金属离子与一个或多个配体共同组成的化合物。

其中,过渡金属离子通常为d轨道不完全填充的金属离子,其最外层电子数目介于18和32之间。

配体则是指能够与过渡金属离子发生协同配位作用的分子或离子。

过渡金属配合物结构复杂,性质多样。

2. 分类根据配位键的不同,过渡金属配合物可分为协同键配合物、离子键配合物、氢键配合物和范德华键配合物等多种类型。

其中,协同键配合物最常见,是通过杂化轨道的形成使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形成成对共价键的化合物,如四歧铜离子中Cu-C键、Cu-O 键等。

离子键配合物则是通过经典离子键的形成使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如NiCl42-中的Ni-Cl键和Ni-Cl离子对。

氢键配合物则是通过氢键的形成使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如镍(II)乙酰丙酮酰芬顿氧合物中Ni-OH键等。

二、催化反应中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作用及机理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活性中心是过渡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其在催化反应中的活性和选择性。

常见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反应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芳香族化合物合成等多种类型,下面将就几种常见的反应类型进行介绍:1. 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指的是一类化学反应,其特点是有氧化剂参与,在反应中将物质的电子数目增加,在氧原子数目不变的情况下,物质的氧化态增大。

催化氧化反应通常需要过渡金属离子的初始加入和反应底物的协同配位。

以催化剂FeCl3为例,其在催化下常用于苯环的氧化反应,如苯的氧化过程中,诱导型催化剂Cu(OAc)2和TEMPO配合物(TEMPO=N-氧代-4-吡啶)协同作用下,可以实现对苯的氧化反应。

金属有机化学基础-过渡金属膦配合物

金属有机化学基础-过渡金属膦配合物
Bruggeller & coworkers Acta Crys. C., 1990, 46, 388
PPh PhP Fe P Ph2 Br
+
P Ph2P Pt
Ph PPh2 P Pt Cl Cl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Ph
P Ph2
Cl Cl
Bacci & coworkers Inorg. Chem., 1984, 23, 2798
Bruggeller & coworkers Inorg. Chim. Acta, 1992, 197, 75
PPh2
PPh2 P Co
PPh2
P
PPh2 P(OMe)3
PPh2 tetraphos-2
PPh2
Meek & coworkers Inorg. Chem., 1983, 25, 616
tris(diphenylphosphinoethyl)phosphine
diphenylphosphinoethane bis(diphenyl)phosphinoethane
Ni
Cl
95.5°
NiCl2(dppe) Cl
van Koten, et al Acta Crys. C, 1987, 43, 1878
chelating ligand
Me2P
dmpe (107° )
2
R:OR(烷氧基) phosphite/亚磷酸酯
膦配体具有三个R基团,与金属配位后则具有四面体的 配位构型,从而成为最具有变化性的中性2e给电子配体。
通过改变R基团,可以显著改变膦配体的性质:

显著改善膦配体的电子因素(从优秀的给体/弱的p-电子受体转变 为弱的给电子体/好的p-电子受体); 显著改变立体位阻因素(从小位阻配体到巨大位阻的配体);

金属有机化学基础-过渡金属膦配合物

金属有机化学基础-过渡金属膦配合物

2066.4
2066.6
2066.7
2067.0
2067.2
2067.3
2067.6
2068.4
2068.9
用Tolman的方法所测定的膦配体给电子能力的大小(由强到弱)
PR3 P(CH=CH2)3 P(p-F-C6H4)3
P(p-Cl-C6H4)3 P(m-F-C6H4)3
mixed PPh2(CH=CH2) PPh2(p-F-C6H4) PPh(p-F-C6H4)2
PPh2(OEt) PPh2(OMe) PPh(O-i-Pr)2
PPh2H PPh(OBu)2
PPh(OEt)2 PPh2(OPh) PPh2(C6F5)
P(OR)3
PX3 n, cm-1 2069.3 2069.5 2070.0 2071.3 2071.6 2072.0 2072.2 2072.8 2073.3 2073.4 2074.1 2074.2
121
PMe2Ph
122
PMe2CF3 PCl3 124
Ph2PCH2CH2PPh2
125
PPh2H
P(OPh)3
128
P(O-i-Pr)3
130
PBr3 131
用Tolman的方法所测定的膦配体立体位阻的大小(由强到弱)
PR3 PEt3, PPr3, PBu3
P(CF3)3 PPh3
P(i-Pr)3 PBz3 PCy3
2074.6 2074.8
用Tolman的方法所测定的膦配体给电子能力的大小(由强到弱)
PR3 P(CH2CH2CN)3
mixed PPhH2 PPh(OPh)2
P(C6F5)3
P(OR)3

金属有机配合物

金属有机配合物

7-1 金属茂及其催化不对称合成
环戊二烯的负离子, 即 环戊二烯基叫茂, 记作 Cp-。 20 世纪初 ,Wilkinson 等人发现 Cp- 和 Fe2+ 反应生成 Cp2Fe, 叫铁 茂。
这类金属环戊二烯基化合物, 统称为金属茂。
金属茂化学蓬勃发展起来,开创了近代金属有机 化学的新时代。因此 ,Wilkinson 获得了 1973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第七章 金属有机配合物
定义:至少含有一个金属-碳键的化合 物称为金属有机配合物
范畴: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交叉学科
金属有机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过渡金属和稀土元素配合物
金属有机化合物合成和结构多种多样;促进 了基础化学的发展
在工业、精细有机合成、催化剂、新型功 能材料的开发、生命科学等方面具有重要 意义。
➢ 通过围绕键的旋转而产生的分子中原子或基团在 空间的不同排列方式,称为构象。
➢ 其中较稳定的结构,称为该化合物的构象异构体。 ➢ 上下两个茂旋转,形成一系列构象,相对夹角为构象
角α ➢ α=0°为覆盖型 ➢ α =36°为交错型
绝大多数金属茂是交错型构象。
也发现有覆盖型的 , 如 (Me4Cp)2 Ru。
• Al(Me)3+H2O (MeAlO) n (11)
可作为聚合催化剂的金属茂的类型
(M=Ti,Zr,Hf;X=Cl,Br; R=Me)
大多数是柄型夹心化合物 , 是手性分子。这些分子比较刚 性 ,活性空位 ,手性源位置固定且比较接近。
最大的优点是:
结构一致性 , 从而导致催化活性位置的单一 , 这就保证了 催化聚合物的窄分子量分布,这是金属茂聚合物性能上优 于传统催化剂聚合物的原因。
开环夹心化合物又叫开环金属茂,与金属茂比 较 , 其配位体是戊二烯(7)的负离子-戊二烯

过渡金属配合物[互联网业]

过渡金属配合物[互联网业]
过渡金属配合物 及其相关催化过程
软件网络
1
催化剂的定义
1919年 Ostwald (奥斯瓦尔德):“催化剂能影响化学反应 的速度,但它本身并不因化学反应的结果而消耗,它亦不 会改变反应的最终的热力学平衡”。
1976年IUPAC(国际纯粹及应用化学协会):“催化作用 是一种化学作用,是靠用量极少而本身不被消耗的一种叫 做催化剂的外加物质来加速化学反应的现象”。
1. 具有成键能力; 2. 可以与各种组成的配位体形成配合物; 3. 配位体不同时,表现不同的效应; 4. 具有不同的氧化态; 5. 具有不同的配位数。
第Ⅷ族(Fe、Co、Ni、Ru、Rh、Pd、Os、Ir、 Pt) 金属的配合物在催化中最为重要
软件网络
9
配合物的结构
配体是含有孤对电子或 键的分子或离子。 配体中含有孤对电子的原子称为配位原子。 配位原子主要属于Ⅴ、Ⅵ、Ⅶ三个主族,再加上负氢离 子和带π键的C原子共计14个。
软件网络
3
催化作用的原理 催化剂与催化反应的分类
均相催化 多相催化
催化剂的作用,从本质上讲就是促进化学 键的形成或断裂,降低反应活化能。
软件网络
4
乙烯加氢
软件网络
5
配位催化是在反应过程中经由催化剂与反应物之间 的配位作用而达成的。
配位催化的发展:
30年代,Roelen发现羰基钴氢甲酰化催化剂 Nieuwland发现用于卤丁二烯合成的氯化亚铜络合物催化



N
O
F
P
S
Cl
As
Se
Br
Sb
Te
I
有些含π键的烯、炔和芳烃分子也可作为配位体,它们 的π键电子云与金属离子配位。

第七章配位聚合《配位聚合》

第七章配位聚合《配位聚合》
改变手性碳原子C*的近邻环境; 将侧基中含有手性碳原子C*的烯烃单体聚合。 改变手性碳原子C*的近邻环境 一种等量R和S的外消旋单体,聚合后得到也是 等量外消旋聚合物的混合物,无旋光活性。 采用一种光学活性引发剂,可改变R和S的比例
第七章配位聚合《配位聚合》
* CH2 CH CH3
S
R / S= 50 / 50
Ziegler催化剂马上受到意大利科学家Natta的重视, 并在此基础上1954年发展成为可使α-烯烃聚合得到立 构规整聚合物的通用催化剂(TiCl3/AlEt3)。主要是合 成等规聚丙烯,后来又扩展到环状烯烃。
第七章配位聚合《配位聚合》
这类催化剂的重要性之一在于实现了丙 烯的定向聚合,得到高分子量立构规整性 聚丙烯。这类聚合反应的链增长机理与前 述自由基、正、负离子均不同。在高分子 科学领域起着里程碑的作用,于1963年获 得诺贝尔化学奖。
14CH3OH 14CH3O- + H+
第七章配位聚合《配位聚合》
得到的聚合物无14C放射性,表明加上的是H+,而 链端是阴离子。
烯烃在金属-碳键上配位,然后发生重排和插入, 实现链增长,增长链与金属连接。这种金属-碳键 是极化的,链末端碳呈负电性,金属呈正电性, 因此,配位聚合属于配位阴离子聚合。
增长反应是经过四元环的插入过程
δ-
δ+
增长链端阴离
CH CH2 Mt 过 渡 金 属 阳 离
子对烯烃双键 β碳原子的亲 核进攻
δ+CH R
子 Mt+ 对 烯 烃 CH2δ- 双键α碳原子的
亲电进攻
插入反应包括两个同时进行的化学过程
第七章配位聚合《配位聚合》
单体的插入反应有两种可能的途径 一级插入

碳基化合物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研究

碳基化合物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研究

碳基化合物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研究过渡金属配合物是一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化合物,其中碳基化合物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在催化、光电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碳基化合物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其合成方法、性质和应用。

一、合成方法碳基化合物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多样,常见的方法包括均相合成和异相合成。

均相合成是指在溶液中将过渡金属离子与碳基化合物反应生成配合物。

异相合成则是指将过渡金属离子与碳基化合物固体反应生成配合物。

在均相合成中,常用的方法包括配体置换法、配体加成法和配体消除法。

配体置换法是指将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反应,使其取代原有配体生成配合物。

配体加成法是指将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进行加成反应,生成配合物。

配体消除法是指在配体存在的情况下,通过消除反应使得配体发生变化,生成配合物。

在异相合成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固相合成和气相合成。

固相合成是指将过渡金属离子与碳基化合物固体反应,生成配合物。

气相合成则是指将过渡金属离子与碳基化合物气体反应,生成配合物。

二、性质碳基化合物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具有独特的性质,这些性质使其在催化和光电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碳基化合物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以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保持其结构完整。

其次,碳基化合物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可以在催化反应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此外,碳基化合物的过渡金属配合物还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可以应用于光电器件的制备。

三、应用碳基化合物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在催化、光电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催化领域,碳基化合物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可以用作催化剂,促进各种有机反应的进行。

例如,铂配合物可以用作氢化反应的催化剂,铁配合物可以用作氧化反应的催化剂。

在光电领域,碳基化合物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可以用于太阳能电池和光电器件的制备。

例如,钴配合物可以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光吸收层,铜配合物可以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制备。

总结起来,碳基化合物的过渡金属配合物是一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化合物。

过渡金属配合物

过渡金属配合物

2Eeg + 3Et2g=0
解得:
Eeg - Et2g=10Dq
Eeg= 3/5 = 6Dq Et2g= -4Dq
Dq是晶体场强度的衡量,场愈强,Dq越大。
.
晶体场理论
金属离子5个d轨道在不同的配位场中发生能级裂分 几种典型的配位场对金属原子或离子d轨道的裂分如图:
.
晶体场理论
d轨道电子组态
洪特规则:同一能级的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
剂 50年代,α-烯烃和二烯烃定向聚合的Ziegler-Natta催化
剂 乙烯控制氧化的Pd盐催化剂 晶体场理论发展 60年代,分子轨道理论的发展(Cossee) 70年代以后,配位催化得到迅速发展, 80年代以后,均相催化多相化得到迅速发展。
.
配位催化(配位络合催化、络合催化)由 Natta在1957年提出,含义:单体分子与活性 中心配位络合,接着在配位界内进行反应。
空轨道形成σ-配键,另一方面,中心金属原子将其d轨道上的电 子反馈到CO的π*反键轨道中形成反配位π键,这种配位键从整 体上称σ- π电子接受配键。
.
几种重要的配位化合物
过渡金属与烯烃的络合物: 烯烃中没有孤对电子,是烯烃的成键轨道上的π电子给予
金属的空轨道,而金属的d电子又反馈到烯烃的反键π*轨道中, 这类络合物称为 π-络合物。
道而且自旋相互平行(这时候能量最低)
Pauli原理:每个轨道只能容纳二个自旋方向相反
的电子,再多就要排斥
.
分子轨道理论
晶体场理论只考虑了中央离子(M)与配体 的静电作用,而实际上M上的d电子是非 定域的,必须考虑M与配位体之间的轨道 重叠。
2
空轨道
3
充满轨道
4

过渡金属配合物

过渡金属配合物
空配位的形成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 a. 配合物不稳定,配体的脱落,如三苯基膦(Ph3P) b. 潜在空位(如溶剂S所占的部位) c. 辐射加热,配位体解离 d. 对称性改变出现空位
精选2021版课件
31
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基元反应
氧化加成与还原消除:
精选2021版课件
32
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基元反应
Wilkinson获得诺贝尔奖
1983年 K.G.Bergman和W.A.G.Graham在金属络合物与烷
烃的分子间反应中观察到C-H键的活化
精选2021版课件
28
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基元反应
基元反应并非机理的分类,而只是反应的类别,便于学习, 认识,研究和讨论,并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反应结果。同一个基元 反应可能有不同的机理。
精选2021版课件
39
偶联反应:Negishi反应
精选2021版课件
40
Heck反应
Heck 反应是指卤代烃与碳—碳双键在钯催化和碱的存 在下生成取代碳– 碳双键的反应。
精选2021版课件
41
重要的配位催化循环
催化加氢--自催化循环 催化氧化--共催化循环 羰基合成--助催化循环 聚合催化反应循环
精选2021版课件
21
晶体场理论
是分裂后高能态的轨道和低能态轨道的能级差,在光 谱学上把 写成10Dq。根据量子力学原理,在外场作用 下,d轨道的平均能量是不变的。
2Eeg + 3Et2g=0
解得:
Eeg - Et2g=10Dq
Eeg= 3/5 = 6Dq Et2g= -4Dq
Dq是晶体场强度的衡量,场愈强,Dq越大。
精选2021版课件
14

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及其相关催化过程

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及其相关催化过程

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及其相关催化过程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剂是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精细化学品生产、能源转换等领域的重要催化剂。

它们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催化效率高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的相关知识,并以几个典型的催化过程为例进行详细阐述。

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剂是由过渡金属与配体形成的稳定化合物,它们能够通过配体的配位改变过渡金属的电子结构,从而使其具有催化活性。

其中,配体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影响催化剂的电子状态、配位能力和空间结构。

常见的配体有有机配体、金属配体和杂配体等。

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钯(Pd)配合物催化剂在Suzuki偶联反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Suzuki偶联反应是一种重要的碳-碳键形成反应,能够实现底物的选择性修饰和功能化。

Pd配合物可以催化苯并酚与卤代烃的偶联反应,生成有机硼酸酯。

此反应具有底物范围广、选择性高、收率高等优点。

另一个重要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应用是振荡反应。

振荡反应是一种非线性动力学现象,在化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用于生产化学荧光品和石油催化裂化等领域。

例如,二茂铁是一种常见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它可以催化醇的氧化反应产生振荡效应。

该反应的动力学模型描述了反应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通过改变配体的结构和反应条件可以调控振荡周期和振幅。

除了有机合成和振荡反应外,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剂还在能源转换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铂(Pt)和钌(Ru)配合物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具有环保、高效、无排放等优点。

Pt配合物作为氧还原反应的催化剂,可以大大提高燃料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

总之,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在化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调控配体的性质和反应条件,可以实现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调节。

未来,随着对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的深入研究,相信会有更多的新型催化剂被开发出来,为化学合成和能源转换等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及其相关催化过程

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及其相关催化过程

一、过渡金属配合物种的化学键

四类配体:
4)配体同时提供一个充满的成键轨道和一个空的反键 轨道,与金属的相应轨道作用。配体的成键轨道与金 属的空轨道作用,形成/ 键;配体空的反键轨道与 金属的充满轨道作用,形成键。如CO、烯烃、磷化 氢等。
一、过渡金属配合物种的化学键
一、过渡金属配合物种的化学键
被PdCl2转化为乙醛,但由于没有CuCl存在,吸收很快终止;
3)在反应的初始,吸收乙烯的速率与Pd(II)浓度成正比,与 Cl-浓度成反比,与H+浓度无关;来自三、相关催化过程
乙烯氧化制乙醛——Wacker过程
4)在反应体系中直接加入乙醇,有乙醇转化为醛的速率要
比乙烯直接氧化得到醛的速率慢得多,这说明乙烯氧化为乙 醛不是以乙醇作为中间产物;
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及其相关催化 过程
主要内容

过渡金属配合物中的化学键 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反应与催化反应 相关催化过程: 烯烃加氢 乙烯氧化制乙醛——Wacker过程 羰基化反应
使用过渡金属配合物为催化剂 的重要化工过程
共性:有类似的催化 剂、成键作用和反应 机理
一、过渡金属配合物种的化学键

有机金属配合物在催化过程中的反应大致 可以归纳为三类:
1)配体取代或交换 2)氧化加成 3)插入反应
二、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反应与催化反应

配体取代或交换
1)解离式配体取代机理:配体解离,然后反应物A、B 顺式配位至金属开始催化作用催化作用;
2)缔合式配体取代机理:反应物A、B先配位到金属, 接着被取代配体从配合物解离。
比例较高)
反应步骤:
1)烯烃被Rh络合并插入Rh-H间:缔合机理或解离机理;

过渡金属化合物

过渡金属化合物

3d z 2
1 2 3

eg,e*g
4px 4py 4pz 3dxy 3dxy 3dyz

1 2
( 1 4 )

1 2
( 2 5 ) Nhomakorabea1 2
( 3 6 )


t1u,t*1u
t2g
18电子规则
18电子规则:每个过渡金属原子(M)参加成键的价层原子轨道 有9个(5个 d轨道,1个 s轨道和3 个 p轨道),在分子中每个过渡 金属原子可以容纳 18 个价电子以形成稳定的结构。
第七章 过渡金属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又称络合物,是一类含有中心金属原子(M) 和若干配位体(L)的化合物(MLn ,n=2~9)。
人们很早就发现过渡金属化合物很多是有颜色的,并有长波带出 现,这来源于dn衍生的非键轨道状态之间的电子跃迁。如
CH H 3C N Mg H H 3C CH2 CH2 N H H C C O OCH3 C O N CH3 N CH2
②t2g6(dz2)1(dx2-y2)2, 由于dz2轨道上 缺少一个电子, 在z轴上d电子对中心离 子的核电荷的屏蔽效应比在xy平面的小, 中心离子对 z轴方向上的两个配体的吸 引就大于对xy平面上的四个配体的吸引, 从而使z轴方向上两个键缩短, xy面上的 四条键伸长, 成为压扁的八面体。
无论采用哪一种几何畸变, 都会 引起能级的进一步分裂, 消除简并, 其 中一个能级降低, 从而获得额外的稳 定化能(左图为第一种情况的能级图)。
2 E eg 3 E t2 g 0 E e g E t 2 g 10 Dq
Eeg 6 Dq Et2 g 4 Dq
实验测定,其他场与Δ的关系为

《N杂芳环配位的过渡金属及稀土—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的合成、CO释放和发光性质研究》范文

《N杂芳环配位的过渡金属及稀土—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的合成、CO释放和发光性质研究》范文

《N杂芳环配位的过渡金属及稀土—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的合成、CO释放和发光性质研究》篇一N杂芳环配位的过渡金属及稀土-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的合成、CO释放和发光性质研究一、引言随着对配合物研究的深入,杂芳环配位的过渡金属和稀土-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已成为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研究此类配合物的合成方法、CO释放行为以及发光性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N杂芳环配位的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的合成(一)实验材料及仪器本文实验所使用的试剂包括N杂芳环配体、过渡金属盐、羰基前驱体等。

实验仪器包括分光光度计、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等。

(二)合成方法以N杂芳环配体和过渡金属盐为原料,通过溶液法或固相法合成目标配合物。

在反应过程中,控制反应温度、时间、溶剂等因素,得到纯度较高的目标配合物。

(三)合成结果与讨论通过分光光度计、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表征,确定其结构。

同时,通过热重分析仪研究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结果表明,合成的配合物具有较高的纯度和良好的热稳定性。

三、稀土-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的合成(一)实验材料及仪器本文实验所使用的试剂包括稀土盐、过渡金属羰基前驱体等。

实验仪器与上文相同。

(二)合成方法以稀土盐和过渡金属羰基前驱体为原料,采用类似的方法合成稀土-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

在反应过程中,需注意控制稀土与过渡金属的比例以及反应条件。

(三)合成结果与讨论通过表征手段确定合成的稀土-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的结构。

结果表明,该类配合物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为进一步研究其性质提供了基础。

四、CO释放行为研究(一)实验方法利用分光光度计、质谱仪等手段,研究CO从配合物中释放的行为。

通过改变温度、压力等条件,观察CO的释放情况。

(二)实验结果与讨论结果表明,CO的释放与温度、压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CO能够从配合物中稳定地释放出来。

此外,不同类型和结构的配合物其CO释放行为也存在差异。

《N杂芳环配位的过渡金属及稀土—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的合成、CO释放和发光性质研究》范文

《N杂芳环配位的过渡金属及稀土—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的合成、CO释放和发光性质研究》范文

《N杂芳环配位的过渡金属及稀土—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的合成、CO释放和发光性质研究》篇一摘要:本文研究了N杂芳环配位的过渡金属及稀土—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并对其CO释放和发光性质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合成一系列的配合物,我们观察到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引言近年来,N杂芳环配位的过渡金属及稀土—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因其独特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受到了广泛关注。

这类配合物在催化、材料科学、生物医学以及光电子学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重点探讨此类配合物的合成方法,CO释放特性以及发光性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持。

二、配合物的合成2.1 合成方法我们采用常规的溶液法和固相法,通过调整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配体比例等参数,成功合成了一系列N杂芳环配位的过渡金属及稀土—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

在合成过程中,我们重点关注了配合物的稳定性、纯度和产率等问题。

2.2 结构表征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手段,我们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结果表明,配合物具有预期的N杂芳环配位结构和羰基配位结构。

三、CO释放特性3.1 CO释放机理我们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配合物能够释放出CO气体。

通过分析其机理,我们认为这是由于配合物中的羰基配体在特定条件下发生断裂,从而释放出CO。

3.2 CO释放条件我们通过调整温度、压力等条件,研究了CO的释放行为。

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配合物能够有效地释放出CO。

这种特性使得其在气体分离、储存和药物传递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四、发光性质研究4.1 发光机理我们观察到,部分N杂芳环配位的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具有明显的发光现象。

通过分析其发光机理,我们认为这是由于配合物中的电子在能级间的跃迁所导致的。

4.2 发光性质的影响因素我们研究了影响发光性质的因素,包括配体的种类、金属离子的种类、环境温度等。

结果表明,这些因素都会对配合物的发光性质产生影响。

第7章-过渡金属卡宾和卡拜配合物PPT课件

第7章-过渡金属卡宾和卡拜配合物PPT课件

Cp(CO)2Mn=CPh2 + N2 + THF
R N
Base Cl N R
R
R
N Fe(CO)5
N
(CO)4Fe
N
N
R
R
•9
R
R
N
N
Mo(CO)6 +
N
N
R
R
Ph
Cl
Na2Cr(CO)5 +
Ph
Cl
R
N (CO)5M
N
R
(CO)5Cr
Ph
+ 2NaCl Ph
•10
2-
(CO)nM
+ Ph2C=NMe2
•1
• 7.1过渡金属卡宾配合物的结构与类型
OC
OC
Cr
CO C
CO
CO
Ph OCH3
Cr C 204pm ( Cr C 221pm)
C卡 O 133pm CH3 O 146pm
( C O 143pm )
(
O 127pm)
θ C卡 O CH3 121°
图7-1 Fischer铬卡宾配合物结构数据
•2
R
O
Me
H
OH
H2C
•34
Petasis试剂 Cp2Ti(CH2R)2 → [Cp2Ti = CH R] R = H, Ph
O
Cp2TiMe2
RX
O
O
Ti试剂
O
CH2 RX
X=H, R', OR', NR'2,
O OCR'
CH2
O
Ti试剂: Tebbe 试剂 6%
O

第七章 过渡金属碳环配体配合物

第七章 过渡金属碳环配体配合物

表征π-CnHn 配体配位的三个重要参数是M—C键长,M— C(环)最小距离和环中C—C键长。
金属有机化学
其它碳环配合物
和五齿环戊二烯基配体—样,其它碳环分子或基 (CnHn或CnRn)作为π配体也可向过渡金属配位,形成各种 夹心或混合夹心配合物。 η3-C3R3配合物 η8-C8R8配合物
总的来说,金属原子和π—碳环配体的M—L成键作 用主要发生在金属的价轨道和L的π分子轨道之间, M--碳 环键的强度与金属和碳环轨道的能量匹配以及轨道交盖程 度有关。金属和π分子轨道间的交盖程度是轨道大小、相 对取向和轨道距离的函数。这些几何参数明显与环的大小 和金属原子种类有关。
金属有机化学
π键,茂环取交错 σ键,茂环 δ键型,对于交错和覆 型,电子云重叠 可自由旋转 盖型,对称性一样, π键占主要成分的金属茂,构象异构体大多数是交错型的。 很大,最稳定。 重叠性相同。
金属有机化学
开环夹心金属茂的δ 键如右图,和闭环的金属 茂一样,δ键在稳定化构象 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第 一过渡周期由Ti到Fe,稳 定构象由交错型变成覆盖 型,构象角由大变小,虽 然配位体开环茂之间排斥 增大,但δ键的增强,增大 了稳定性。
O O C C CO M OC OC CO M
★ 第 VⅡ 族 金 属 配 合 物 (η5C5H5)M(CO)3的结构为“三腿琴 凳’式 ★钴族形成(η5-C5H5)M(CO)2型配 合物(图6-11c),室温下它们是 液体
(a)
M=Cr,Mo,W
Mn C O C O (b) C O
M OC CO
(c) M=Co,Rh,Ir
金属有机化学
弯曲夹心型结构,是金属茂中很重要的类型。
对于缺电子金属茂夹心化合物,为达到稳定的18电子结 构,需加配位体,可得弯曲夹心化合物,如下式,其中PD为 戊二烯基:

过渡金属化合物

过渡金属化合物
★中心原子M通常是过渡金属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具有空的价轨道。
★配位体L则有一对或一对以上孤对电子。
★ M和L之间通过配位键结合,成为带电的配位离子,配位离子与荷异性电荷 的离子结合,形成配位化合物。
★有时中心原子和配位体直接结合成不精品带课电件 的中性配位化合物分子。
静电场中的原子轨道
四方配位场
由于M的dxy,dyz,dxy轨道的极大值方向正好和L的σ轨道错开,基本不受 影响,是非键轨道。M的6个轨道和6 个配位体轨道组合得到12个离域分子轨道, 一半为成键轨道,一半为反键轨道。
配位化合物分子轨道能级图
M
ML6
6L
np
t*1u
a*g
ns
(n-1)d
e*g Δo
t2g
σ
eg t1u 精a1g品课件
定性地将配体看作按一定对称性排布的点电荷与M的d轨道电子云 产生排斥作用。
四方配位场:
dx2-y2 dxyx源自ydxz, dyz x
y
D4h场
d 精品课件z2
L
L
L
L
d x2 y2
斥力最大
L
L
L
L
L
L
d xy
斥力较大
L
L
L
d yz , d zx
斥力最小
L
L
L
d z2
斥力较小
12.28Dg
d x2y2
如[CuCl6]4-为拉长的八面体,畸变的原因:络合物畸变来源于在
简并d轨道上,电子排布不均匀。后果:消除了简并。 Cl
若在高能的eg轨道上出现简并态,则变形 较大,谓之“大畸变”;在低能的轨道上出现
简并态,则变形较小,谓之“小畸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弯曲夹心型结构,是金属茂中很重要的类型。
对于缺电子金属茂夹心化合物,为达到稳定的18电子结 构,需加配位体,可得弯曲夹心化合物,如下式,其中PD为 戊二烯基:
P D 2 ML P D 2 M L
C p 2 ML C p 2 M L , C p 2 M L 2 , C p 2 M L 3
这种构型有利于π重叠。 L为二电子给予体。按封闭 壳层配位法计算电子,各种 弯曲金属茂的dn结构分别为 d4,d2,d0。
二茂铁可发生酰化反应、烷基化反应、缩合反应、金 属化以及磺化、硝化和卤代反应。
(1)氧化反应
一些茂金属容易被氧化为阳离子: ( η 5 - C 5 H 5 ) 2 F e + B F 3 对 苯 醌 [ ( η 5 - C 5 H 5 ) 2 F e ] + B F 4 -
阳离子[(η5-C5H5)2Fe]+是很有用的合成中间体,氧化性极强, 它的还原产物为二茂铁。
2、金属茂的化学键
以第一过渡周期为例,过渡金属外层电子轨道对称性 是:a1g(4s),e1u(4px,4py), a2u (4pZ),elg(3dxz,3dyz), e2g (3dx2-y2, 3dxy),alg(3dz2)。相应配位茂的10个对称性轨道 为:e2g,e2u,elg,e1u,alg,a2u。金属与茂的轨道按对称 性相当、能量相近规律相互作用,形成金属茂的分子轨道, 下图6-9是其前线分子轨道。
共价型的茂金属如三茂铁不发生水解.
(4)酰化反应
H3PO4
Fe + (CH3CO)2O
F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OCH3
AlCl3 (CH3CO)2O
Fe
COCH3
COCH3 + Fe
COCH3
COCH3 +CH3COOH
(5)金属化反应
L i C p 2 F e+ n -C 4 H 9 L i F e n -C 4 H 9 L i
在碱性试剂存在下,直接用环戊二烯制备茂金属也是 一种常用方法 :
M C l 2 + 2 C 5 H 6 + 2 E t 2 N H T H F ( η 5 - C 5 H 5 ) 2 M + 2 E t 2 N H . H C l
式中M=Fe、Co、Ni,产率可达80%
4、金属茂的性质
二茂铁对空气、湿气和高达470℃的高温都是稳定的, 在浓盐酸或10%NaOH中煮沸也不分解。茂环不发生共轭二 烯常有的Diels-Alder反应,而易发生—系列芳香亲电取代反 应。在许多方面二茂铁与亲电试剂反应比苯还要活泼。
3、金属茂的制备
通常用无水金属卤化物和环戊二烯基钠在THF中反 应制备茂金属:
M X n + n N a C 5 H 5 T H F ( η 5 - C 5 H 5 ) 2 M + n N a X
在高温下向铁、钴、镍等金属的粉末通入环戊二烯蒸气亦 可制得相应的茂金属:
2 C 5 H 6 ( g ) + M ( 粉 末 )△( η 5 - C 5 H 5 ) 2 M + H 2
δ盖 重键π型叠键型,性占,对相主对称同要于性。成交一分错样的和,金覆属茂,可构σ键自象,由异茂旋构环转体大多数π型很键是,大,交电,茂错子最环型云稳取的重定交。叠。错
开环夹心金属茂的δ 键如右图,和闭环的金属 茂一样,δ键在稳定化构象 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第 一 过 渡 周 期 由 Ti 到 Fe , 稳 定构象由交错型变成覆盖 型,构象角由大变小,虽 然配位体开环茂之间排斥 增大,但δ键的增强,增大 了稳定性。
L i F e +C 4 H 1 0
L i
5、金属茂催化不对称合成
• 在当前,不对称合成是有机合成中最热门的领域, 催化不对称合成则是不对称合成中最具潜力的领域,金属 有机化合物的催化不对称合成又是催化不对称合成中最广 泛的一个研究领域,而金属茂的催化不对称合成是金属有 机催化不对称合成中最新兴、最活跃的研究前沿。
茂金属
1、金属茂的结构
能生成金属茂的金属,遍及整个元素周期表,包 括过渡金属和一般金属。它们绝大多数是π配位,即形 成夹心型结构,考虑到结构特点和化学键的本质,这 些π配位的夹心型金属茂可分为五种类型:
夹心型

半夹心 或
层 夹
钢琴椅式

弯曲夹心 开 环 夹 心
上下两个茂旋转,形成一系列构象,相对 夹角为构象角α,α=0°为覆盖型,α=36°为交 错型。绝大多数金属茂是交错型构象。也有覆 盖型的。开环金属茂的构象比闭环金属茂要丰 富得多。钒的开环茂是交错型的,铁的是覆盖 型的,铬的介于它们之间。钛的开环茂,由于 熔点在-20℃以下,结构测定困难。但可以肯定, 它也是一种典型的交错型结构。这已由1HNMR 和13CNMR所证实。因此可以说,周期表由左到 右,开环金属茂的构象异构体由交错型渐变为 覆盖型。
某些金属羰基化合物可与环戊二烯进行配体置换,也可生 成相应的茂金属:
C r ( C O ) 6 + 2 C 5 H 5 3 0 0 ℃ ( η 5 - C 5 H 5 ) 2 C r + 6 C O + H 2
羰基配合物还可发生脱羰反应 :
[ ( η 5 - C 5 H 5 ) F e ( C O ) 2 ] 2 2 0 0 ℃ ( η 5 - C 5 H 5 ) 2 F e + C O
第七章 过渡金属碳环配体配合物
过渡金属碳环配体配合物
一、茂金属
环戊二烯的负离子,即环戊二烯基叫茂, 记作Cp—。这类金属环戊二烯基化物,统称为 金属茂。
金属茂化合物既有高的稳定性,又有强的反 应性。因此在半个世纪的进程中,它发展为金属 有机化合物中最重要的一类化合物。其应用也得 到广泛而深入的开拓,尤其是在催化不对称合成 方面。有人预言,手性金属茂有可能在21世纪的 塑料工业中,引发一场革命。
(2)置换反应
F eC l2+(η5-C 5H 5)2M 2 T 5 H 0℃ F (η5-C 5H 5)2F e+M C l2
M = C r, M n
(3)水解反应 (C 5 H 5 )2 M (C 5 H 5 )-+ (C 5 H 5 )M + (C 5 H 5 )M + + (C 5 H 5 )-+ H O H C 5 H 6+ C 5 H 5 M O 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