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辛亥革命与清王朝的灭亡分析

合集下载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
1.中国的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 • 走向胜利 2.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
通。 3.中国革命不能依靠少数人,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 弱性和妥协性 4.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起来革命,革命才会胜利 推翻任何制度或者都要先充份准备,要有强大的武 装力量。
国父
永垂不朽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1. 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资产阶 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2.革命的主要组织有兴中会、华兴会、光 复会等革命团体,以及后来成立的中国同 盟会。除此以外,还有共进会,文学社, 同盟会中的丈夫团等。
三民主义学说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 案
• 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以革命 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族的独立的 国家。 • 2.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 1.要不要一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 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 3.要不要社会革命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封建帝制的覆灭
• 1. 1895年-1900年:第一次广州起义及同时期
其他起义 • 2. 1900年,中国北方发生义和团之乱。3.1900 年7月,谭嗣同的挚友唐才常组织自立军,拟 在长江沿岸五地同时发动勤王起义。 • 4. 1900年-1907年:萍浏醴起义黄冈起义 七女 湖起义安庆起义钦州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廉上思 起义河口起义马炮营起义 庚戌新军起义。 • 1910年-1911年:第二次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
谢谢大家!
辛亥革命的失败
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流产
• 1.袁世凯要挟清帝退位,向南方换取大总统的职位 • 2.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将领47人联名通电,要求清 廷“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 • 3. 13日,孙中山如约向参议院提出辞呈,同时举荐 袁世凯为继任大总统。他在咨文中说:“选举之事, 原国民公权,本总统实无容喙之地,惟前使伍代表 电北京有约,以清帝实行退位,袁世凯君宣布政见, 赞成共和,即当推让……此次清帝逊位,南北统一, 袁君之力实多……且袁君富于经验,民国统一,赖有 建设之才,故敢以私见贡荐于贵院。”

辛亥革命与清王朝覆灭

辛亥革命与清王朝覆灭

辛亥革命与清王朝覆灭
1894年秋,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在东京成立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

不久,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孙中山将发刊词中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1911年,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有临时参议员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结束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了袁世凯之手。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创建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步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剑法性质的《临时约法》,是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但是,辛亥革命以同旧势力的妥协而告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贫穷、落后、分裂、动荡、混乱的苦难之中。

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

辛亥革命的失败,给中国先进分子以巨大的刺激和深刻的启发,是他们觉悟到必须另谋新的救国救民之路。

辛亥革命与清朝的结束

辛亥革命与清朝的结束

辛亥革命与清朝的结束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事件,它标志着清朝的结束。

该革命使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讨论辛亥革命对清朝的结束所产生的影响。

一、政治变革辛亥革命不仅结束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还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共和国政府——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彻底结束了中国自秦朝以来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的历史。

清朝国民政府的垮台,为中国政治体制的转型奠定了基础。

二、思想觉醒辛亥革命期间,中国社会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觉醒。

革命的口号“民主、科学、共和”激起了人们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愿望。

各种主义思潮如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开始在中国兴起。

这些思想改变了传统的思维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三、社会变革辛亥革命后的社会变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进程。

革命的胜利使得中国社会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中国社会开始走上了由传统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阶段。

农民、工人和知识分子的觉醒和组织,为中国社会的改革和发展铺平了道路。

四、国际影响辛亥革命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

革命的成功打破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殖民统治,使中国赢得了独立和尊严。

辛亥革命的声势,激励了其他亚洲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为亚洲国家的独立争取了有力支持。

五、历史启示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朝的统治,但也暴露出中国社会的诸多问题和矛盾。

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动荡和军阀混战,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和人民的痛苦。

这为我们今天认识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走向未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结论辛亥革命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中国走向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标志。

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朝的统治,为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奠定了基础。

这次革命对中国政治、思想、社会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应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晚清社会转型8

晚清社会转型8

晚清社会转型8第八讲辛亥革命:封建王朝向共和民国转型骤成一、二十世纪初年的中国社会(立宪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背景与条件)(一)民族危机深重:列强对华侵略加强1、掠夺中国路矿利权20世纪初年,列强在华争夺路权的斗争十分激烈。

通过对铁路利权的争夺,帝国主义可以在输出“过剩资本”的同时,扩大对中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侵略。

1901——1911年10年间,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达14条之多。

通过借款或强行承筑手段,控制中国铁路运输业的命脉,由他们直接经营和参加管理的占全国铁路的93%。

1902年清政府屈从帝国主义旨意,制定《筹办矿务章程》, 公然宣称:“矿商之利,外人不妨共之”。

全国十几省区重要矿区相继被列强霸占。

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全国机器采煤年产量600万吨,中国开采的不足40万吨。

2、日俄战争:争夺中国东北(1904年2月6日——1905年9月5日)爆发原因:日、英、美不满沙俄独占中国东北《辛丑条约》签订以后,侵华联军相继从华北撤军,而沙俄十几万军队仍盘踞东北。

1902年4月订立的《交收东三省条约》规定俄军一年半内分三期撤出东北,但沙皇政府拒不履行条约。

沙俄的黄俄罗斯计划不仅激起中国人民声势浩大的“拒俄运动”,也与日本的大陆政策发生尖锐冲突,日俄矛盾迅速激化。

日本的侵略野心得到英美的支持。

1904年2月6日日本对旅顺口俄国舰队突然袭击,日俄战争爆发。

俄国海陆战俱败。

1905年9月5日在美国签订《朴茨茅斯条约》:俄国将租自中国的旅顺、大连、长春至旅顺口铁路及其有关权益全部“转让”日本。

东北由沙俄一国控制变为俄日两国控制。

1905年12月,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及附约。

条约签订后,日本于1906年成立南满铁路株式会社,垄断南满铁路、抚顺煤矿。

关东都督府对旅顺、大连实行殖民统治。

(二)民众的灾难与反抗1、灾难(1)中外反动势力加紧压榨搜刮人民《辛丑条约》巨额赔款,本息相加,每年需支付赔款2千多万两。

第六章辛亥革命与清政府的覆灭

第六章辛亥革命与清政府的覆灭

一、 1901—1905年间的新政
1、背景(详见教材第207—208页) 2、主要措施(详见教材第208—209页) 3、评价(详见教材第209—210页)
1、背景
第一,帝国主义“以华治华”,要求清政府进 行变革。 第二,清政府衰朽不堪,不得不进行改革。 第三,清政府信誉扫地,需要借助改革来笼络 人心。 第四,改革的主客观条件具备:八国联军之祸, 以西方文明的优越性冲垮了中国人泥古拒变的 传统文化心理;极端保守的顽固派遭受沉重打 击,从而为改革扫除了障碍。

第三节 同盟会领导的革命斗争
4、主要内容 一是民族革命,即要不要“反满”和以暴力推 翻清王朝的统治。这是论战的中心。二是政治 革命,即要实行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 三是社会革命,即是否应当改革封建土地制度。 5、意义: 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宣传了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思想,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高潮 做好了舆论准备。 扩大了革命的影响,壮大了革命的阵营 6、局限:

第二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兴中会和强学会 、革命与改良 一、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及思想 孙中山,( 1866 、 11 、 12——1924 、 3 、 12 ),名 帝象。1883年入教,名日新。1894年上书李鸿章。 1915年结婚。 三民主义: 1、民族革命:华夏中心主义到文化民族主义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中华民族
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1901年7月,为响应新政上谕,刘坤一、张
之洞会衔连上三奏折。 主要内容:第一折提出参考古今、会通文武、 育才兴学者四,第二折提出中法必应变通整 顿者十二,第三折提出西法必应兼采并用者 十一。 影响:1901—1905年间新政的范本(蓝本, 大纲,总纲领。)

第8课辛亥革命教学建议教学案例及参考答案教案

第8课辛亥革命教学建议教学案例及参考答案教案

八年级上册第8课教学建议、教学案例及参考答案【特别提示】导学案只是老师教学的一个辅助,千万不能完全一成不变地依据导学案来教学,如果机械使用导学案,课堂教学过程将毫无生气,也不会起到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答案】第8课 辛亥革命主备人:定陶镇中刘景元【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掌握制作大事年表的基本技能。

2.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精况,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三、请认真阅读第43页课本内容,回答下面问题:1.中华民国成立于何时何地?有什么重大意义?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清朝的封建统治被推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结束。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性质如何?有何意义?《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独立思考成为习惯)1.对于三民主义你是怎样理解的(可以查资料,问老师)?(1)“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民族革命)进步性:①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清贵族,强调了民族平等,反对种族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民族隔阂,孤立了清王朝,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将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因为这时清政府已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

当时中国人民与清朝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的焦点,推翻清政府也就等于打击了威胁中华民族生存的帝国主义,实际上也就包含了建立独立富强的国家之意在内,有进步性和革命性。

②将民族主义和政治革命和民权政治结合起来。

民族主义是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联系在一起的,集中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纲领中最有群众基础的一条。

局限性①民族主义仅仅停留在推翻清政府统治、光复汉族国家。

②仍保留着大汉族主义情绪,如指斥清朝(满洲人)统治者为“鞑虏”,把国内民族矛盾和民族压迫问题和外国侵略相混淆,把满洲排挤到“中国之外”。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8讲 课题21 辛亥革命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8讲 课题21 辛亥革命

从《辛丑条约》签订后到五四运动前这一历史阶段,主要处于晚清后期和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即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时期。

(1)政治上,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革命果实最终落入袁世凯手中,中国随后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2)经济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启动阶段,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同时,官僚资本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垄断。

(3)思想上,三民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力图使中国快速近代化、快速汇入人类世界主流文明的迫切要求;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并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成为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武器。

课题21辛亥革命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1.客观形势: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1)进程①“新政”: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②“预备立宪”: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立宪派先后发起三次速开国会的请愿运动;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

(2)影响①“新政”:表明了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不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中国才有希望。

②“皇族内阁”:使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

概念阐释预备立宪晚清政府为抵制革命,笼络资产阶级上层,巩固自己的统治所采取的措施——政治上预备实行宪政的活动。

宪政指的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

清政府的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导致民主革命更加高涨。

2.主观努力:革命派的准备组织上(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2)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东京创建中国同盟会思想上(1)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成为中国同盟会纲领(2)在《民报》发刊词中首次提出三民主义军事上(1)孙中山组织多次反清武装起义(2)以徐锡麟、秋瑾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革命党人前仆后继(3)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引起了巨大震动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武昌起义有利时机1911年5月,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武装起义爆发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结果成立湖北军政府;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2.中华民国建立(1)建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宣告清朝灭亡

辛亥革命宣告清朝灭亡

辛亥革命宣告清朝灭亡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宣告了清朝的灭亡,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从清朝的衰落背景、辛亥革命的爆发与推动者、革命的过程以及对清朝灭亡的影响等方面,详细论述辛亥革命宣告清朝灭亡的重要性。

一、清朝的衰落背景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其建立以来就一直面临着诸多问题。

在晚清时期,这些问题凸显得尤为明显,加速了清朝的衰落。

首先是内忧外患的矛盾日益尖锐。

清朝内外战争频繁,各类民变起义不断,使得清朝政权面临内外夹击的危机。

其次,清朝的治理方式落后,腐败现象严重,统治者的无能和对社会问题的漠视,使得清朝无法有效地应对变局。

最后,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割据势力的崛起,将清朝逼入了危机之中,使清朝的统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

二、辛亥革命的爆发与推动者辛亥革命是由中国各界力量共同推动与参与的一场革命。

推动辛亥革命的关键力量包括政治家孙中山、革命党人、军队领袖、知识分子和民众等。

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思想激发了人们对民主和革命的热情。

革命党人则是辛亥革命的组织者和骨干,他们积极筹措资金、宣传革命思想,组织起义,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

军队领袖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组织和领导了起义军队,在战争中展现了出色的军事能力。

知识分子则通过发表宣言、刊物等方式宣传革命思想,影响了更广泛的社会群体。

而广大的民众则是辛亥革命的力量源泉,他们的参与和支持使得辛亥革命成为了一场群众性的革命。

三、革命的过程辛亥革命经历了几个关键的阶段。

首先是宣言阶段,宣传革命思想,争取各界支持。

随后是起义阶段,起义军队迅速发展壮大,控制了一些重要的城市。

最后是辛亥革命的胜利阶段,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进入了关键阶段。

在革命胜利后,孙中山成立了临时政府,宣布了中国成为共和国,并开始进行一系列政治、军事和社会改革。

四、辛亥革命对清朝灭亡的影响辛亥革命对清朝的灭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精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精讲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
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 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 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 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 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 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 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的民主主义观念。
在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方面主要问题是要不要以革方面主要问题是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在在民权主义民权主义方面主要问题是要不要推翻方面主要问题是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帝制实行共和在在民生主义民生主义方面主要问题是要不要平均方面主要问题是要不要平均地权实行社会革命地权实行社会革命在中国必须进行一场革命革命固然会有牺牲但是这种牺牲更多的是带来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更多的是给人民带来福祉
李 烈 钧
3、护法运动。
1917年9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了护法军 政府,担任大元帅,陆荣廷、唐继尧任元帅, 举起护法大旗。但在直系军阀的拉拢下,西 南军阀组织了“西南自主各省护法联合会”, 与孙中山领导的护法军政府相对抗。1918年 5月,孙中山愤然辞去大总统职务,离开广州 去上海,护法运动失败。
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 的积极变化。
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 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一)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流产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1905年11月, 在《民报》发刊词 中,孙中山将同盟 会的政治纲领概括 为三民主义,即民 族主义、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辛亥革命和清朝的灭亡

辛亥革命和清朝的灭亡

辛亥革命和清朝的灭亡
辛亥革命和清朝的灭亡
(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华侨,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初步形成。

(二)建立同盟会
随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孙中山倡议建立全国统一的革命组织,于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孙中山为总理。

同盟会制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后来孙中山将其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三)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
在同盟会的推动下,1911年10月10日晚,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行业文学社发动起义,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了胜利,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1911年12月,独立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四)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反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精神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局限性和软弱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辛亥革命证明:资产阶级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辛亥革命的成败结果与影响PowerPoint演示文稿

辛亥革命的成败结果与影响PowerPoint演示文稿
• 正因如此,推翻封建专制,推翻皇帝统治,这种大规模 的社会革命,对中国一般人的民主教育,是比较深刻和
直观的。辛亥革命的意义就在于:为中国现代化 的进程开辟了一条通路,斩断了中国 社会任何后退的可能。
23
• 经受过辛亥革命民主共和思想洗礼的人们,不会容忍 袁世凯如此背叛共和与复辟帝制。袁氏称帝,激起全 国民众愤慨。1915年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发动“护 国战争”,孙中山也号召全国人民起来为重建民国而 斗争。仅仅做了83天皇帝梦的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 唾骂声中忧愤而死。
• 然而,大盗窃国,帝制复辟,中国又陷入北洋军阀 的黑暗统治下,有识之士仍在黑暗中摸索。人们不禁要 问: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辛亥革命有着怎 样的功绩?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对此应该具 体分析。
8
• 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克罗齐说: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永远再 现于当前的精神活动中,历史只有与当 前的视野对接时才能被理解。因此,历 史也最有可能成为当代人的需要和偏好 的汇编。
9
比较流行的“失败论”
• 辛亥革命成功了,又失败了。 它的成功之日,就是它的失败之 时。赶跑了皇帝,这是辛亥革命 的大功劳。把政权交给了北洋军 阀头子袁世凯,中国仍旧在帝国 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这 是辛亥革命的失败。
10
• 肖勇先生在2011年10月7日的《人民日报》 上发表了“辛亥百年:‘四个选择’是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一文
5
5.辛亥革命是在20世纪初年半 殖民地国家爆发的革命运动,它 打乱了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秩 序,对于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 动产生了巨大影响。
6
成功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 建帝制,建立了资 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度,成立了亚洲第 一个共和国,为中 国资本主义现代化 提供了政治和经济 条件。从这个意义 上说,辛亥革命取 得胜利了。

浅析晚清覆亡与辛亥革命

浅析晚清覆亡与辛亥革命

浅析晚清覆亡与辛亥革命【摘要】1911年,岁在辛亥,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中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

在中国,第一次出现了没有君王的政治,清王朝的灭亡当然是在革命党人的冲击下土崩瓦解的,然就其自身来说,则是导致其覆亡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武昌起义;清王朝;覆灭;革命党一、政治原因清王朝,如同历史上其他封建王朝一样,统治者的利益往往至高无上,甚至神圣不可侵犯,清朝末期,由于各种阶级、社会矛盾的尖锐化,统治集团的腐败,社会控制系统开始失灵。

在义和团运动与《辛丑条约》签订后,清王朝统治能力与威信进一步下降。

而近代中国又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时期,工商业的发展,对外交往的密切,政府的只能本应在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然而,这一政府由于天朝上国的优越感使他不可能吸纳外族文化,对现代化的因素的容纳能力也较差,再有,那些寒窗苦读一辈子的读书人本就为了有朝一日,考中科举,光宗耀祖,他们对现有体制的眷念感和围护感,更加不可能去参与加速这一腐朽体制灭亡的行列中。

近代化的改革,以洋务派为例,“中体西用”原则始终贯穿整个改革过程,他们始终认为”中学”即政教是万万不能改变的,洋务派所缺乏的就是一种现代化价值观。

整个中华民族的自负,自我为中心主义,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中国人的对外学习,认为离开世界我们是可以存活的,而西方离开中国则是不可以。

从两次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大量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巨额的割地赔款,清廷宁愿牺牲中国的经济利益也不要西方政治、文化侵入中国内地,然而事实又并非如此,西方列强最终仍大摇大摆进入了中国内地的每一寸土地。

二、晚清政府缺乏建立现代化的意识、能力鸦片战争前,曾出现了以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经世致用学派,经过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但是,魏源仍然坚持“不变者,道而已”的传统思想。

到20世纪中叶后,经过太平天国的冲击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人们既看到了中外的差距,也看到了这种差距的迅速扩大。

辛亥革命的爆发与清朝统治的终结

辛亥革命的爆发与清朝统治的终结

辛亥革命的爆发与清朝统治的终结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革命运动,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的终结和民主革命的开端。

清朝统治的终结也随之而来,开启了中国近现代史的新篇章。

辛亥革命的背景
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当时清朝统治已经日益腐朽,社会矛盾尖锐,外国列强的侵略也加剧了中国人民的不满情绪。

辛亥革命的爆发是中国社会各界长期积极探讨和呼吁改革的结果,代表了中国人民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反抗和追求民主自由的渴望。

辛亥革命的影响
辛亥革命的成功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数千年的封建帝制统治,为中国民主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不仅影响了中国本土,也对整个东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发了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

清朝统治的终结
清朝统治的终结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的终结,结束了一个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统治。

清朝在最后的岁月里陷入腐朽和衰落,无力抵御外敌入侵,也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民主诉求。

辛亥革命的爆发加速了清朝统治的覆灭,为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打开了新的大门。

辛亥革命与现代中国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今天的中国社会和政治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辛亥革命的精神,包括民主、科学、进步的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激励着人们继续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

辛亥革命的爆发标志着清朝统治的终结,开启了中国近现代史的新篇章。

这次伟大的革命不仅推翻了封建帝制,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我们应当铭记历史,珍视民主自由,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辛亥革命与清朝的灭亡(1911-1912)

辛亥革命与清朝的灭亡(1911-1912)

辛亥革命与清朝的灭亡(1911-1912)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革命,它标志着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和共和政体的建立。

这次革命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辛亥革命对清朝的灭亡的原因及其影响。

一、社会背景在19世纪晚期,中国社会内外诸多问题激发着人们的不满情绪。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先后被列强侵略,不平等条约频繁签订,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日益加剧。

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国家内外困境,人民的苦难日渐加深。

这种社会背景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提供了土壤。

二、政治原因清朝政府长期实行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限制了社会的发展,也使得政府无法有效应对国内外的变化。

清政府的削藩政策使其统治基础受到削弱,地方豪强日益壮大。

此外,政府的改革懈怠和排外政策也引发了人民的不满情绪。

这些政治原因最终导致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三、经济原因清朝时期,中国的经济几乎完全被殖民地经济侵占,国家经济衰退严重。

而清政府的保守政策和官僚制度,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改革。

同时,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发生了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十分困难,这进一步加剧了民众的怨气。

四、外部影响辛亥革命的爆发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殖民地和租界内对中国政治经济的控制加剧了人民的不满,这对辛亥革命的成功起到了推动作用。

此外,中国海外华侨也对辛亥革命提供了支持,他们的资金和资源为革命的进行提供了帮助。

五、辛亥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的成功使得清朝灭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共和政体。

这次革命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为后来的政治制度变革奠定了基础。

其次,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逐渐走向现代化,社会进步迈出了重要一步。

此外,辛亥革命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和社会革命提供了榜样。

六、结论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革命,它结束了清朝的统治,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辛亥革命与清朝灭亡

辛亥革命与清朝灭亡

辛亥革命与清朝灭亡
清朝灭亡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而辛亥革命则是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关键事件之一。

辛亥革命的背景
辛亥革命发生在清朝末期,当时清政府的腐朽和外国列强的侵略使得中国社会动荡不安。

辛亥革命的爆发,标志着中国封建君主制度的终结和近代民主革命的开端。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提倡的”民主、共和、民生”的口号激发了广大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推动了革命的进行。

辛亥革命的影响
辛亥革命的成功,使清朝王朝正式宣告灭亡,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历史。

辛亥革命也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开启了民主革命的新篇章。

虽然辛亥革命并未一蹴而就解决中国所有问题,但它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民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清朝灭亡的原因
清朝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封建统治机构的腐败、外国列强的侵略、民族矛盾的激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了清朝的覆灭。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为清朝灭亡提供了历史必然性的背景和推动力。

清朝的灭亡和辛亥革命的发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节点。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革新。


亥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发展方向,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强盛。

清朝的灭亡与辛亥革命的发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必然的历史进程。

通过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奋斗,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辛亥革命与清朝灭亡的关系

辛亥革命与清朝灭亡的关系

辛亥革命与清朝灭亡的关系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个历史事件,标志着清朝的灭亡和近代中国的开端。

在这次革命中,中国推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民主共和制度,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重点探讨辛亥革命与清朝灭亡的关系。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逐步侵略和割据中国领土的“拓展”,中国的国家危机正日益加深。

然而,并未引起满清政府的足够重视,满清政府采取了野蛮镇压的手段,推行着具有沙文主义和排外性质的政策。

这些政策使得中国社会的矛盾不断激化,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中国的革命运动也得以逐渐壮大。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辛亥革命的爆发成为了必然的结果。

辛亥革命的重要性在于,它开启了中国革命的大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加速。

二、辛亥革命的主要事件1. 辛亥革命的爆发1911年10月起义爆发,发生了武昌起义,孙中山等人宣布成立了临时政府,标志着中国革命事业的开始。

2. 辛亥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在全国范围内爆发了多起革命行动,同时广东、江苏、浙江等省发生的政变,逐渐打破了满清的封建统治格局,最终导致了清朝的垮台。

3. 辛亥革命的作用辛亥革命标志着清朝的灭亡,奠定了中国近代化史的基础:①推翻封建帝制,开创民主共和制度,为中国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

②加速了中国现代化进程,推进了中国从落后到现代的历史进程。

③让中国人开始探索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三、清朝灭亡的原因1. 内部矛盾不断清朝的内部矛盾不断,导致了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不稳定,使得其统治地位逐渐瓦解。

2. 腐败问题严重清朝加强了对外贸易,但对内税收过重,使得社会矛盾不断升级。

同时清朝官员腐败问题严重,社会对清朝的信任度逐渐降低。

3. 封建统治模式不适应时代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利用优越的科技优势和军事实力逐渐侵略中国,而清朝却依赖于封建统治模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最终导致了中国国家的严重危机。

精品课程—辛亥革命和清朝的灭亡

精品课程—辛亥革命和清朝的灭亡

谢谢大家!
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了萍浏醴、广州黄花岗等一系列起义, 四川发生了保路运动。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1912年元旦,孙 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接着颁布了《中华 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既有伟大的历史功绩,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辛亥革命是中 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在中 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主义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 共和国,颁布了反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精神的临时约法。精Leabharlann 课程—辛亥革命和清朝的灭亡
主讲:XX
20XX年X月X日
(下载后可复制文字)
1894年,孙中山创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20世 纪初,出现了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著名民主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相继建立 起来。
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 一个新的阶段。革命派通过与保皇派的论战,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 一步传播,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贷帝国主义的款,技术/人员方面依靠列强,属于半殖民地性质 的铁路 京汉线,北京到汉口,1898-1906年通车,技术/人员/资金方面依 靠比利时1909年收回 汴洛线,开封至洛阳,1902-1909年通车,当时作为京汉路的支线 修筑的,里面有商人的股份 正太线,正定到太原,1903-1907年通车,也是作为京汉路的支线 修筑的 京奉线,北京-沈阳,1880-1912,中国最早铁路,中国资本、英 国贷款 粤汉线,广州-汉口,1901-1936,中国资本、英美法德贷款, 1905年收回 津浦线,天津-浦口,1908-1911,英德贷款 沪宁线,上海-南京,1904-1908,英国贷款 吉长线,吉林-长春,1909-1902,日本贷款 广九线,广州-九龙,1909-1911,英国贷款
一、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
(一)列强侵华的新形势 1、对华资本输出——掠夺中国的铁路、矿山
铁路方面:
①完全为帝国主义所控制的殖民地性质的铁路,帝国主义修,帝 国主义控制: 中东铁路,满州里-绥芬河,横穿东北东西,1897-1903,俄国 南满铁路,长春-大连,1898-1903,俄国,1905年后归日本 胶济铁路,1899-1904年通车,德国 滇越路,昆明到河口,1904-1910年通车,法国 安奉路,安东至沈阳,1904-1904年,日本
第八讲辛亥革命与清王朝的灭亡主 Nhomakorabea:张华腾
第八讲 辛亥革命与清王朝的灭亡
一、从革命史观的角度,我们学习这一部分应该遵循着这样的思 路: 1、义和团运动失败以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要救国就 必须推翻清政府,这是辛亥革命爆发的社会基础。 2、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这是辛 亥革命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是辛亥 革命的思想基础。 3、同盟会的纲领是辛亥革命水平的尺度。 4、辛亥革命胜利了,也失败了,有成功的经验,有失败的教训。 二、几个学术问题 1、关于反满口号问题
③中国自修铁路 京张线,北京-张家口,1905-1909 潮汕线,潮州-汕头,不祥 京奉线的唐山-天津-北京,唐山-山海关,1980-1894 台湾铁路,基隆-台北-新竹,1887-18991
矿山方面: 到辛亥革命之前,列强已经开采矿山34处,资本额4100多万元,装 备开采25处,资本额8200多万元。合计59处,资本额1.2亿万元。中 国自办80处,资本额仅仅2200多万元,机器采煤业的90%以上为列 强控制。 其他方面:生铁的100%、棉纺业的76%、航运业的84%都被外国控 制。
2、侵略中国东北、西藏 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是日俄侵略东北和英国侵略 西藏。 ①日俄战争 1904-1905年,为争夺中国东北,日俄矛盾激化,在中国领土上 爆发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战争结果,日胜俄败,在美国的调 停下双方签订《朴茨茅斯》,沙俄将库页岛南部割让给日本; 沙俄将旅顺大连海湾及中东铁路支线南满铁路权益转让给日本, 两个列强平分了东北的利益,自此以后,沙俄退居北满,日本 占据南满。 ②英国侵略西藏 1903年,英国派军侵略西藏,攻陷西藏首府拉萨,强迫西藏地方 政府与之签订《拉萨条约》,取得开辟商埠、赔款、英国在西藏 有特殊利益等特权。中国政府拒不承认此项条约,并于1906年派 唐绍仪等与英国在北京进行谈判,签订中英《续订藏印条约》, 迫使英国不得不承认中国对西藏拥有的领土主权。
第二,投资范围广泛。除了棉纺、缫丝业仍然占重要地位外,面 粉、烟草、肥皂、水电业都成为投资的对象。他们还投资新式交 通、航运业,20世纪的前10年,中国有五万元以上的商办航运公 司17家,商办铁路公司出现在十几个省区。
第三,出现周学熙、张謇等大资本集团,即南张北周。周学熙集团 可以说是袁世凯在新政期间扶持和发展起来的一个资本集团,这个 资本集团起家的启新洋灰公司、滦州煤矿、北京自来水公司等,都 曾得到袁世凯的帮助和支持,袁世凯自己也是这个集团的股东。 张謇的大生纱厂,在创办过程中曾得到湖广总督署理两江总督张之 洞、刘坤一的支持和帮助。张謇以大生纱厂为基础,以赢得的利润 扩大再生产,从一个厂发展到4个厂。然后在以赢得的利润投向其 他行业,冶铁、机器制造、食品加工、交通运输等,还包括图书馆、 学校、市政建设,创造出了一个南通现代化模式。两个企业鼎盛时 总资本达到3-4千万元之多。这是很了不得的。
三、主要参考书目: 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上海人民出版 社1981年 中国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回忆辛亥革命》,文史资料 出版社1961年 《孙中山全集》1-2卷,中华书局1985年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编:《黄兴集》,中华书局1981年 陈旭麓编:《宋教仁集》,中华书局1981年 章开沅、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三卷本,人民出版社1980年 金冲及、胡绳武::《辛亥革命史稿》四卷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年 李新主编:《中华民国史》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 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第1卷(4卷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 朱汉国、杨群主编:《中华民国史》10卷本(纪传体),四川人 民出版社2006年
金冲及先生认为,反满的宣传带有狭隘民族主义的色彩,容易使 人忽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这两个主要敌人,妨碍他们把社会政 治制度、经济制度的变革要求放在重要的地位,降低了革命民主 主义的水准。章开沅先生认为,反满口号标志这中国人民的民族 觉醒达到了新水平,它实质成为反帝、反封、反对君主专制主义 三位一体的口号,由此对其意义应该充分肯定。 2、清政府该不该推翻的问题,革命的合法性问题,涉及中国社 会发展的道路是只有革命一途,还是有多种途径,通过和平改 革中国也可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是近年来出现的新观点。 3、辛亥革命胜利了还是失败了? 4、孙中山让位问题。是孙中山的妥协退让,还是无奈的选择? 近年来还有人认为总统位置本来就是袁世凯的,孙中山是还位 于袁世凯。 5、袁世凯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还是因功当选为临时大总 统?
(二)中华民族进一步觉醒,反帝反封斗争形式的新变化
1、义和团余部扫清灭洋的斗争
2、资产阶级领导的三次反帝爱国运动 ①拒俄运动 ②收回路矿利权运动 ③抵制美货运动 (三)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一,首先表现在数量方面的激增。据不完全统计,1872-1900 的30年间,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厂家有156 个,资本总额5000万元;而1901-1910的10年间,新设厂家340个, 资本总额1亿多元,无论是企业数目还是资本总额,这10年超过前 30年的一倍以上。速度明显加快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