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无人值守供暖系统(电气自动控制方面)

合集下载

浅谈换热站控制要点

浅谈换热站控制要点

摘要:我国目前城市集中供暖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直供,一种是间接供,随着城市边界的不断扩展,住宅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利用大型热源通过中间换热站,将热量间接送给用户,已成为目前供热行业首选的供热方式。

目前,换热站由有人值守,到半无人值守,再到无人值守的成套系统是现行换热站的发展方向,是设计运行管理中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无人值守;换热站;自动化;控制我国目前城市集中供暖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直供,一种是间接供;两种供暖方式各有利弊,同时共存。

随着城市边界的不断扩展,住宅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给供暖行业提出了新的问题。

利用大型热源通过中间换热站,将热量间接送给用户,已成为目前供热行业首选的供热方式。

换热站工艺通过多年的运行已经趋于成熟,目前,换热站由有人值守,到半无人值守,再到无人值守的成套系统是现行换热站的发展方向,是设计运行管理中必不可少的。

一、无人值守换热站的概况(一)无人值守换热站是将换热站的工作参数通过自动化仪表远传到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对运行参数和设定参数进行修正,给出科学、合理的参数;根据运行情况随时对参数进行调整,使热网科学、经济安全运行,从而达到无人值守控制的目的。

(二)无人值守换热站内不设置非值班人员生活空间,这样既缩小占地面积,降低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美观而经济。

换热站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通过自动化设备信号对换热站的工作参数及安全进行有效的控制。

二、换热站内直读表的合理位置(一)换热站内一次网及二次网热网系统管道上应设压力表部位(1)除污器前后;循环水泵、补水泵、生水泵前后。

(2)减压阀前后;调压阀前后。

(3)供水管及回水管的总管上。

(4)一次加热介质总管上;或分水缸、分汽缸上。

(5)自动调节阀前后。

(6)换热器一次网进、出口,二次网进、出口。

(二)换热站内一次网及二次网热网系统管道上应设温度计部位一次加热介质总管上;或分水缸、分汽缸上;供水管及回水管的总管上;换热器至热网供水总管上;循环水箱上。

换热站无人值守系统

换热站无人值守系统

换热站无人值守系统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换热站无人值守系统的相关技术原理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无人值守换热站自动控制1、概述无人值守换热站,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不需要人看守的换热站。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热力系统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和进步,无人值守换热站这个名词似乎大家也并不陌生,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靠人来管理和操作的旧的热力系统管理模式,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从一定程度上将热能按需分配,减少能源浪费,实现了换热站管理现代化。

下面将无人值守换热站设计实例与大家共同探讨、分享。

2、工程简介乌西沟西六号锅炉房总的供热面积为78万多平方米,供热管网近10公里,一次网热用户主要由:1#换热站、6#换热站、5#换热站、11街换热站、15街换热站、国税局换热站、集装箱换热站,共7个换热站10个热力系统(个别换热站有中温水、低温水两个热力系统)组成。

设计主要目的是实现以上10个热力系统的无人值守。

3、主要技术内容在现有热源供热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气候补偿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讯技术及监控技术等措施,提高供热系统供热效率,实现热源控制一体化,管网监控智能化和终端用户信息化。

系统将根据室外温度,通过控制一次网流量控制热量的传输和分配,实现按需供给,控制方式可以选择手动控制也可以选择自动控制。

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换热站无人值守,建立监控系统,一方面,采集温度、压力、流量、循环泵、补水泵、水箱液位等参数状态;另一方面实时视频监控站内的实际情况;通过通讯传输,将采集的视频信号和运行数据传输到锅炉房中央控制室,在控制室内记录各项数据,并自动分析计算行程报表。

同时在中控室能够控制气候补偿设备,循环泵、补水泵的启停和运行参数,控制方式可以选择手动控制也可以选择自动控制。

4、如何实现无人值守4.1换热站热能控制热源部分调控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使热量的产生与不断变化的负荷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即产热量与需热量相匹配。

供暖系统自动化控制方案word精品文档19页

供暖系统自动化控制方案word精品文档19页

供暖系统自动化控制方案word精品文档19页供暖系统自动化控制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供暖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方案逐渐成为现代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供暖系统自动化控制方案的优势、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供暖系统自动化控制方案的优势1. 提高供暖系统的效率:自动化控制方案能够根据室内外温度、湿度等参数实时调节供暖设备的运行,使得供暖系统能够更加精确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供暖效率。

2. 节能减排:通过自动化控制方案,供暖系统能够根据室内外温度的变化进行智能调节,避免了过度供暖或不足供暖的情况发生,从而降低了能源的浪费,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3. 提升用户体验:自动化控制方案可以根据用户的习惯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设置,比如根据用户的作息时间自动调节供暖设备的运行,提供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提升用户的生活品质。

二、供暖系统自动化控制方案的应用领域1. 住宅小区:在大型住宅小区中,供暖系统的控制面临着复杂的问题,比如不同楼栋、不同户型的供暖需求差异大。

自动化控制方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智能调节,提高供暖的效率和舒适度。

2. 商业办公楼:商业办公楼通常有复杂的供暖系统,涉及到多个房间、楼层的供暖需求。

自动化控制方案可以通过对各个房间的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监测和调节,实现精确的供暖控制。

3. 公共场所:公共场所如学校、医院、体育馆等,供暖系统的控制需要考虑到人员流动、活动的特点。

自动化控制方案可以根据人员的实时情况进行智能调节,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三、供暖系统自动化控制方案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供暖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将越来越智能化。

通过与其他智能设备的联动,比如智能温控器、智能家居系统等,可以实现更加智能、便捷的供暖控制。

2. 数据化:供暖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将越来越依赖于数据的支持。

通过对供暖系统运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实现对供暖效率的实时监测和优化,提高供暖系统的运行效果。

供暖系统自动化控制方案

供暖系统自动化控制方案

供暖系统自动化控制方案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室内舒适度的提高要求,供暖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方案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供暖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方案,通过该方案可以实现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能源的节约。

一、方案概述该自动化控制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供暖系统的智能化运行,其中包括室内温度的自动控制、热源的自动调节以及能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

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技术、控制算法以及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供暖系统的全面控制和管理。

该方案的核心理念是提高供暖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以满足用户对舒适度的要求。

二、传感器技术的应用该方案采用了各种传感器技术来实现对供暖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通过温度、湿度、CO2等传感器的部署,可以及时获取室内环境的数据,并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来判断室内温度是否达到设定要求。

同时,还可以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及时采取措施保证用户的舒适感。

三、控制算法的优化在该方案中,控制算法的优化是关键的一步。

通过分析传感器数据和供暖系统的特点,可以得出最佳的控制策略。

例如,根据室内温度的变化趋势,可以合理调节供热水的温度和流量,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此外,还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差的大小来调整供暖系统的运行状态,提高系统的效率。

四、远程监控与管理平台为了方便对供暖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该方案引入了远程监控与管理平台。

通过该平台,用户可以实时查看供暖系统的运行状态,例如热源温度、水流量等。

同时,还可以对系统进行远程控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该平台还可以定期生成运行报告,帮助用户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和能源使用情况,从而进行进一步优化。

五、方案优势该自动化控制方案相较于传统供暖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 高效能源利用:通过智能控制算法的应用,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调节供热水温度和流量,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室内舒适度提升:通过精确的室内环境监测和控制,保持室内温度的稳定并及时调整,提高用户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智能控制技术在供暖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控制技术在供暖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控制技术在供暖系统中的应用智能控制技术在供暖系统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当今供暖行业的一个热门话题。

作为一种新型技术手段,智能控制技术在提高供暖系统的能效、舒适性和安全性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在传统的供暖系统中,人工操作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例如无法充分发挥系统的能效、操作复杂、易出错等问题。

而智能控制技术的运用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供暖系统的运行效率和便利性。

本文将重点探讨智能控制技术在供暖系统中的应用,包括其原理、特点、优势、发展趋势等方面。

1. 智能控制技术的原理智能控制技术是一种集成了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多种器件的系统,通过这些器件之间的信息交互和自动化控制,实现对供暖系统的全面监测和调节。

传感器负责采集环境和系统内部的数据,执行器则负责根据传感器数据进行相应的操作,控制器则是系统的大脑,负责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下达执行器控制指令。

通过这种方式,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供暖系统的精密控制,使系统运行更加稳定、高效。

2. 智能控制技术的特点智能控制技术在供暖系统中的应用具有诸多特点,其中最为显著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动化控制:智能控制技术能够实现对供暖系统的全面监测和自动调节,使系统运行更加智能化,减少了人为操作的随意性和错误性。

(2)实时监测:智能控制技术可以随时对供暖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大大减少了断电、漏水等安全隐患。

(3)节能环保:智能控制技术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供暖系统的运行模式,使系统在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能耗,符合现代社会对节能环保的要求。

3. 智能控制技术在供暖系统中的优势与传统的人工操作相比,智能控制技术在供暖系统中具有诸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精确控制:智能控制技术可以根据实时数据对供暖系统进行精确控制,避免了人为操作的主观性和误差,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2)远程监测: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供暖系统的远程监测和控制,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等设备对系统进行操作,提高了系统的便利性和智能化程度。

集中供热智能无人值守换热站自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集中供热智能无人值守换热站自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集中供热智能无人值守换热站自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发表时间:2018-12-12T18:27:50.31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作者:孙雷[导读] 无人值守换热站自控系统主要是由光线以太网和人机界面-PLC-变频器组成的,其在运行的过程中主要是将PLC控制系统采集到的相关换热站视频信息和数据信息传送到远程终端上大庆市热力集团有限公司摘要:无人值守换热站自控系统主要是由光线以太网和人机界面-PLC-变频器组成的,其在运行的过程中主要是将PLC控制系统采集到的相关换热站视频信息和数据信息传送到远程终端上,然后由远程服务器将这些信息以网页的形式传送出去,这样维护人员就能够对换热站进行监控。

本文就集中供热智能无人值守换热站自控系统的设计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换热站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节能;控制;无人职守换热站;远传作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集中供热系统和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是城市实现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集中供热系统不仅能够节约资源,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轻供暖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现在我国集中供热智能无人值守换热站的应用范围已经非常广泛了,为了提高集中供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必须要对集中供热智能无人值守换热站自控系统进行创新,这样我国人们生活的质量才能得到提升。

为在原有换热站的基础上节约运行成本,要从三方面着想:改进控制技术、节省人力、增强自动化管理。

控制技术改进,可从下面几方面入手:使用变频、改进控制算法、减少设备启停次数、达到节约设备用电;节省人力,就是减少运行维护人员,由原来每个换热站的若干值班人员精减到无人值守,仅安置几个巡视人员从网络上监视多个换热站的运行情况,从根本上讲,节省人力的基础是技术手段的提高;增强自动化管理,就是对各个换热站进行集中管理,通过网络把各个换热站的信息汇总到服务器,通过曲线进行分析、对比,可宏观协调各个换热站的能源利用,动态地修改控制参数,最终达到提高供热质量、节约能源的目的。

热力站机组供暖自动控制系统的实施

热力站机组供暖自动控制系统的实施

热力站机组供暖自动控制系统的实施热力站机组供暖自动控制系统的实施热力站机组供暖自动控制系统是现代化供暖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它能够实现对供暖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运行状态的监测,提高供暖效率和舒适度。

下面将介绍该系统的实施步骤。

第一步:需求分析在实施热力站机组供暖自动控制系统之前,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这包括确定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对系统的期望,以及考虑到可行性和成本效益。

第二步:系统设计在系统设计阶段,需要确定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各个组件之间的关系。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执行器,设计控制算法和逻辑,以及确定数据采集和通信方式。

第三步:硬件选型和安装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并进行安装。

确保硬件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并与系统其他部件连接。

第四步:软件开发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进行软件开发。

这包括编写控制算法和逻辑,实现数据采集和处理,以及设计用户界面和报警系统等。

确保软件能够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和性能要求。

第五步:系统集成和调试将硬件设备与软件进行集成,并进行系统调试。

这包括测试各个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工作状态和精度,验证控制算法和逻辑的正确性和稳定性,以及调整系统参数以达到最佳的供暖效果和能耗。

第六步:系统验收和运行在系统集成和调试完成后,进行系统的验收和运行。

这包括验证系统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和性能要求,确保系统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并对系统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总结起来,热力站机组供暖自动控制系统的实施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

需要进行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硬件选型和安装、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和调试,以及系统验收和运行。

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严格的流程,才能实现供暖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提高供暖效率和舒适度。

供热无人值守换热站设计方案

供热无人值守换热站设计方案

供热无人值守换热站设计方案一、我厂供热现状目前我厂现有换热站房3个,目前3个换热站房均依靠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导致换热站运行成本居高不下,同时存在大量人员费用与安全隐患等一系列问题。

本次改造目标是在现有换热站的基础上,通过局部改造、优化(能保留的保留),实现换热站的集中控制、无人值守,最终达到减员增效、降低运行各项成本的目的。

二、改造技术要求1、改造原则先进性采用国际领先的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和数据存储管理技术,效益高,投资少,所有设备及设备安装须达到国家相应规定的标准,具有科学、先进、便于维修和管理的特点,可以保证在未来5~10年不落后于最新技术的发展。

稳定性系统注重稳定性和可靠性,图形界面友好,无故障运行时间长。

经济性减少一次性的投资,并确保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极低的故障率,将功能变更、运行与维护费用减至最低限度。

安全性严密的技术防范措施保障系统安全。

在确保供热系统运行安全、可靠的前提与基础上,可以实现其经济性,节约能源。

可靠性系统对使用环境(温度-25℃~50℃,相对湿度5%~95%)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并确保具有极低的故障率。

可扩展性包含硬件的可扩展性和软件的可扩展性两个方面,升级扩充只需要增加模块,保护投资成本。

2、总体要求利用先进的工业自控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创建换热站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对系统实施更科学、更规范的监控管理,提高中心调度的监控能力。

2.1系统设计原则根据当前供热的现状及应用需求,供热集中控制监控系统设计原则是以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产品生命周期长、管理维护方便、系统集成度高和保护投资者利益为主要技术特色,以适应当前应用和后续发展的需要。

设计指导思想以“实用、可靠、先进、经济”为基本原则。

易操作良好、直观的人机界面,充分考虑操作人员的操作习惯,操作人员不需要经过特别专业训练就能够进行使用,工作效率高。

易管理实现分级管理,授权服务的原则,设置程序管理员,对于不同的级别权限使用进行合理的管理。

无人值守换热站的控制策略

无人值守换热站的控制策略

一、供热调节的基本目的“供热调节的基本目的就是供暖热负荷随室外温度的改变而对热源供热量进行调节,确保居民室内温度维持在一个舒适的温度范围内。

”二、供暖调节方式供热系统的调节方式理论上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质调节、量调节和分阶段的质调与量调相结合。

针对不同热负荷类型的作息规律制定一个分时段的供水温度预控曲线,实现人性化供热[1]。

实际供热运行时,根据情况,也可以衍生出分时段(分阶段)质调节与分时段量调节。

三、质调节控制策略依据供暖热负荷调节的原理,在保持室内温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进行一次流量的分时段调节。

在2015-2016年采暖季与2016-2017年采暖季的实际运行中,考虑了晴天、雨雪天、阴天和夜间的因素。

根据表2中的实际运行数据,用m at -lab 中拟合室外温度与热指标的曲线并得到函数关系式,拟合室外温度与运行热负荷的曲线并得到其函数关系式。

m at lab 拟合曲线图及函数:通过数据显示,可以制定两种自动运行策略。

第一种策略是在室外温度变化时,系统给定对应的一次网蒸汽流量,一次网电动调节阀的开度追随一次网蒸汽流量的变化。

蒸汽流量通过蒸汽流量计测得,并传给PL C 控制器,自动完成控制逻辑,室外温度可以安装气候补偿器测得温度数据。

第二种策略是在室外温度变化时,系统给定对应的二次网运行热负荷,一次网电动调节阀的开度追随二次网热量的变化。

二次网热负荷通过热量表测得,并传给PL C 控制器,自动完成控制逻辑。

本章对供暖热负荷的平衡关系式及供暖调节方式做了介绍,着重对无人值守换热站的控制策略进行了论述,通过最小二乘法原理,可以制定出不同的控制策略,并可以实际应用到供暖运行中。

参考文献:[1]潘中永,倪永燕.出口压力波动特性在离心泵汽蚀监测中的应用[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08,(04):35-38.作者单位:北京博大开拓热力有限公司无人值守换热站的控制策略文/杜海亮摘要:目前供暖已经成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商品,供暖成本关系到供热公司的效益,供暖质量关系到广大用户的利益。

热力站集中供热自动化控制系统研究

热力站集中供热自动化控制系统研究

热力站集中供热自动化控制系统研究发布时间:2022-08-26T06:04:17.600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4月8期作者:马俊丽[导读] 集中供热的优势在于能够提升能源利用率,并且降低环境污染现象,这与我国当前的能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要求相符。

如何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保障集中供热效果是当前热力站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马俊丽61052819841216****摘要:集中供热的优势在于能够提升能源利用率,并且降低环境污染现象,这与我国当前的能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要求相符。

如何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保障集中供热效果是当前热力站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部分热力站已经实现了对供热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不仅有助于提升能源利用率,还可根据居民供暖需求对供热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调节,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热力站供热系统的管理成效。

下文主要围绕热力站集中供热自动化控制系统展开研究,以期能够促进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供热系统中的应用,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和环保节能优势。

关键词:热力站;集中供热;自动化控制系统引言在我国的大多数热力站中,失水率居高不下、热损耗巨大、渗水、漏水等情况是常见的问题,并且大部分热力站依旧未实现全自动化的控制工作,依旧采取人工调节、人工补水的作业方式,导致热力站的运行效率较低,同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并且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热力站中的应用的相关内容展开了探讨。

1热力站供热系统热力站的核心是热量的传递,集中供热系统的热力站是供热网络与热用户的连接场所。

由热源提供的热水通过一次网进入热力站,通过一次供水管道进入换热器,同时二次网的水从反向进入换热器,在换热器中完成热量交换,二次网中的水被加热,由二次供水管道进入各个用热户家中,一次网的水换热后从一次回水管道回到主管网中,循环回热源厂。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热负荷条件计算和确定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面积,因此控制调节对象是一、二次管网的流量,热力站的控制效果直接决定热用户的采暖效果。

建设工程中的建筑物智能供暖与供暖控制系统

建设工程中的建筑物智能供暖与供暖控制系统

建设工程中的建筑物智能供暖与供暖控制系统智能供暖与供暖控制系统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智能化的供暖系统,建筑物的供暖效率可以得到提高,同时也能提供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

本文将从智能供暖的概念、智能供暖系统的构成及其优势等方面,对建设工程中的建筑物智能供暖与供暖控制系统进行探讨。

一、智能供暖的概念与原理智能供暖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传感器获取室内环境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实时调节供暖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及供暖水温度,从而实现对室内温度的精确控制。

它是一种集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能源利用技术于一体的供暖方式。

智能供暖系统的原理是通过室内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CO2传感器等多个传感器,实时采集室内环境参数。

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供暖控制中心,供暖控制中心通过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实现对供暖设备的精确控制。

同时,智能供暖系统还可以根据外界温度、日照等因素进行自适应调整,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二、智能供暖系统的构成智能供暖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供暖控制中心、传感器、执行机构(供暖设备)以及通讯网络。

1. 供暖控制中心:供暖控制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数据的处理和决策,控制供暖设备的运行状态。

供暖控制中心可以通过建立与传感器和执行机构之间的连接,实现对整个系统的集中监控和调控。

2. 传感器:传感器是智能供暖系统中数据采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够实时感知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CO2浓度等参数,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供暖控制中心。

3. 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即供暖设备,包括供暖锅炉、暖气片等。

供暖控制中心通过控制执行机构的工作状态和供暖水温度,实现对室内温度的精确调控。

4. 通讯网络:通讯网络是实现传感器、供暖控制中心和执行机构之间数据传输的媒介,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三、建设工程中智能供暖系统的优势在建设工程中应用智能供暖系统,可以带来以下几方面的优势:1. 能源节约:智能供暖系统可以通过对室内环境的精确感知和调控,实现供暖设备的智能化运行。

浅谈换热站供热自动化控制系统

浅谈换热站供热自动化控制系统

浅谈换热站供热自动化控制系统贾岚玥1苗珩2大连热电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021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供暖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换热站供热系统更加注重提高用户的供热质量,减少能源的浪费。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满足换热站供热的需求而得到广泛应用,不仅能够保证供热质量,满足用户供热需求,还能够节约能源,降低成本,为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对换热站供热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很有必要。

关键词:换热站;供热;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图分类号:TP2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62-0077-02供热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很好的实现节约能源、扩大供热能力、减轻污染物排放、提高管理水平、减少劳动力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多的热力公司采用接纳供热系统自动控制技术。

1 换热站的工作原理集中供热是以热水或蒸汽为热能载体,通过管网为一个区域的所有热用户供热。

集中供热系统是由热源、热用户和热网三部分组成。

由于供热系统中热用户的热负荷并不是恒定的,如供暖通风热负荷随室外气象条件变化、热水供应和门窗开启频率等因素变化。

要保证供热质量,满足各热用户要求,并使热能的配置合理,就要对供热系统进行运行调节一一也就是供热调节。

根据供热调节地点不同,供热调节可分为集中调节、局部调节和个体调节三种调节方式。

集中调节在热源处或供热网处进行。

局部调节在换热站或热用户引入口进行,个体调节直接在散热设备处进行调节。

集中供热调节容易实施,运行管理方便,是最主要的供热调节方法。

集中供热系统中换热站是供热网路与热用户的连接场所,在其内安装有与用户连接的有关设备、管道、阀门、仪表和控制装置。

它的作用是根据热网工况和不同的条件,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将热网输送的热媒加以调节、转换,向热用户系统分配热量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还应根据需要,进行集中计量、检测供热热媒的参数和数量。

根据规模和设置地点不同,换热站又可分为首站、区域换热站、集中换热站和用户换热站。

全自动无人值守换热站及热网监控系统

全自动无人值守换热站及热网监控系统

果上也有较大提 高 。
2 系统组成
行状态等 ; ( 1 6 ) 运 行 参 数 的 越 限报 警 。 . 2换 热站 系统控 制 本 系统 由无人值 守 自动控制 系统 、 各 3 个 换 热 站 与 监 控 中心 之 间 的 通 讯 系 统 、 监 ( 1 ) 温 度 控制 。 控 中 心 管 理 系 统 三 个 部 分 构 成 系 统 自动 控制部分 以P L C为 核 心 , 以 触 摸 屏 为 人 机
宽 带 接 口等 部 件 构 成 。 系 统 首 先 通 过 变 送 P LC根 据 上 述 算 法 计 算 出 当前 时 间 和 当 率 最 高 可达 到 1 7 1 . 2 k b / s ; ( 3 ) 永远 在 线 : 用
器 对 现 场 信 息 进 行 采 集 并 传 送 给 PLC的 前 室 外 温 度 下 的 二 次 供 水 温 度 理 论 值
户可 随 时 与 网络 保 持联 系 ; ( 4 ) 按 流 量计 费 :
流量传输不收费 。 根 据 我 公 司监 控 中心 距各 二 级 站 距离
A/ D模 块 进 行 A/ D 转换 , P L C再 根据 控 制
Tr e f , 通 过PI D 算 法 调 节 一 次 侧 电 动 调 节 按 照 用 户收 发 数 据 包 的 数 量 来 收 费 , 没 有
站, 不 但 降 低 了能 源 消 耗 量 而 且 在 供 暖 效
( 2 ) 一次 网的 供 / 回 水压 力 、 温度 ; ( 3 ) 一次 网 有G P R S 、 宽带、 有线等网路。 的热量 、 累积热量 ; ( 4 ) 一次 网除污器差压 ; 4 . 1有线 专 网 ( 5 ) 二次 网除 污器 差压 ; ( 6 ) 循 环 泵 出 口 压 ( 1 ) 敷设专用通信光 缆 , 是 稳 定 可 靠 的 力; ( 7 ) 二 次 网 供 /回水 温 度 、 压 力; ( 8 ) 补 水 通 信 方 式 , 通 信 速率 高 , 通信效果好 ; ( 2 ) 前

无人值守换热站-监控系统

无人值守换热站-监控系统

无人值守换热站监控系统一、综述现在供暖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都准备在换热站实现无人值守.在供暖调度通讯中心可以建立监控中心,能够对各换热站有关数据、参量、图像进行监控和监视,以便能够实时、直接地了解和掌握各换热站的情况,并及时对发生的情况作出反应。

我公司自主研发的无人值守换热站监控系统集现代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讯技术及测控技术于一体,并针对供热系统热源、管网、终端用户三个部分,提出三个主要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热源控制一体化、管网监控智能化、终端用户信息化。

无人值守换热站监控系统可对热网的温度、压力、流量、开关量等进行信号采集测量、控制、远传,实时监控一次网、二次网温度、压力、流量,循环泵、补水泵运行状态,及水箱液位等各个参数状态,进而对供热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控制。

在供热期间可按室外温度调节二次网供回水温度(可手动、自动切换),达到按需供热,实现气候补偿节能控制,也可以进行分时分区节能控制,可以实现供热全网热量平衡及节约能源。

二、控制目的1、宏观掌握供热系统运行状况、运行质量。

2、保证供热系统的运行参数。

对热网的水力工况和热力工况进行全自动调节,解决各换热站的耦合影响,消除热网水平失调,平衡供热效果。

3、以节省总供热量为目标,在满足热网用户基本采暖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总供热量,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4、更好地进行供热系统设备的维护及管理。

及时检测报告供热系统故障,作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5、为热网如何经济高效运行提供分析基础和分析依据。

通过记录的热网运行历史数据,在一个采暖期结束后与前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查出主要能耗来源,为今后的节能挖潜改造提供条件。

三、系统组成无人值守换热站监控系统由上位机—通讯—下位机构成;(一)上位机由工控机、系统软件、彩色液晶显示器、键盘及鼠标等构成;上位机即为监控中心的监控系统.上位机既是底层下位机数据传输的接受者,也是管理者对整个热网系统进行调控并将命令下发到下位机的施令者。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暖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暖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暖中的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暖中的应用1. 序言供暖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对于寒冷冬天来说。

传统的供暖方式通常依赖于燃烧燃料,如煤炭或天然气,但这些方式存在着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气自动化技术逐渐应用于供暖领域,为人们提供了更高效、更环保的供暖解决方案。

2. 电气自动化技术简介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利用电气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来实现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的技术。

它包括了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设备的应用,通过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来实现对设备和系统的自动化操作。

3.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暖中的应用3.1 温度控制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供暖系统中的温度进行精确的控制。

传感器可以实时感知房间的温度,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进行处理。

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温度范围来控制暖气设备的开关,并通过执行器调节供暖设备的工作状态,从而保持房间的舒适温度。

3.2 能源管理电气自动化技术还可以应用于供暖系统的能源管理中。

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可以监测和控制热能的使用和分配。

在室外温度较高时,系统可以自动降低供暖设备的工作功率,减少能源的消耗;而在室外温度较低时,系统可以自动增加供暖设备的工作功率,提供更多的热能。

3.3 故障诊断与维护电气自动化技术提供了对供暖系统故障诊断的能力。

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对设备和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诊断。

一旦检测到故障,系统可以自动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停止故障设备的运行,以避免进一步损坏。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供暖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维修和维护的成本。

4. 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暖中的观点和理解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暖中的应用,为供暖领域带来了许多好处。

它提供了对供暖系统温度的精确控制,使得房间温度可以更加舒适和稳定。

通过能源管理,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故障诊断与维护功能能及时发现和解决供暖系统中的问题,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供暖系统自动化控制方案

供暖系统自动化控制方案

XXXXXX有限公司供热管网自动控制系统方案同方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6月目录1 大滞后控制对象自动化系统要点分析 (2)2 分时、分温、分区供暖自动控制模式 (3)3 供暖节能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 (3)3.1 供热自动控制系统总体架构 (3)3.2 节能自控系统的组成 (4)3.3 监控中心的主要功能 (7)3.3.1 设备配置 (7)3.3.2 监控管理软件 (7)3.3.3 监控管理主机 (15)3.3.4 系统组态功能 (17)3.3.5 人机界面的特点 (17)3.4 各换热站的设备功能 (18)3.4.1 数据采集 (19)3.4.2 DDC智能控制器 (19)3.4.3 触摸式操作显示屏 (19)3.4.4 GPRS无线数据传输器 (20)3.5 供暖节能自动控制系统的设备配置 (20)4 节能自动控制系统拟选设备简介 (23)4.1 DDC智能控制器 (23)4.2 一体化彩色液晶触摸屏(工控机) (24)4.3 GPRS无线数据传输器 (24)5 热网监控系统解决的问题和产生的效益 (25)XXXXXX 有限公司供热管网自动控制系统方案供热节能主要包括热源厂节能、供热管网系统节能和用热系统节能三大部分,要做到合理供暖,杜绝浪费,首先要解决这三大部分的热能供需匹配问题。

也就是说:保持能耗的动态跟踪,控制热能供需平衡,从而实现节省燃煤(或燃气),节省热能、电能,节省与此相关的人力、物力、场地和运输费用。

因此,按需供暖、减少或杜绝热能浪费,是最有效的节能手段,这是首要问题。

其次,在保证热源厂供热总量的前题下,解决如何提高热效,实现节能的问题。

本方案从供热管网系统和用热系统的能耗的动态跟踪与节能自动控制着手,本着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原则,结合各换热站设施和供热用途等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换热站原有的温度、压力传感设备和控制设备,改装水泵电机变频器的控制线路,加装DDC 智能控制单元,通过自动控制软件设定的节能程序,根据用热需求量的变化,控制供热管道阀门开度、控制水泵转速,变人工主观控制为节能自动控制,变全热全程供暖为分时分温按需供暖,并逐步实现全管网的智能化控制。

供暖设备的智能化控制技术

供暖设备的智能化控制技术

供暖设备的智能化控制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智能化控制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供暖设备的智能化控制技术在提高供暖效率、节约能源、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智能化控制技术的定义、应用、优势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智能化控制技术的定义智能化控制技术是指通过引入先进的人工智能、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对供暖设备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控制。

利用智能化控制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和分析供暖设备的工作状态,根据需求调整供暖温度、时间以及供暖设备的运行模式,提高供暖效果,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二、智能化控制技术在供暖设备中的应用1. 温度控制:智能化控制技术可以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

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室内外温度,并结合居民的需求及外界环境变化,智能调节供暖设备的温度,达到舒适的供暖效果。

2. 时间控制:智能化控制技术使得供暖设备的时间控制更加便捷。

可以通过手机App或智能语音助手等方式,随时随地对供暖设备进行控制,实现按需供暖,节约能源。

3. 温度区域控制:利用智能化控制技术,可以将供暖区域进行划分,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设定不同的供暖温度,提高供暖效果的个性化调节。

4. 预测分析:智能化控制技术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对供暖设备的工作状况进行预测。

根据历史数据和外界环境因素,提前调整供暖设备的运行模式,避免能源的浪费和供暖效果的下降。

三、智能化控制技术的优势1. 提高供暖效率:智能化控制技术可以实时监测供暖设备的运行状态,根据需求进行智能调控,提高供暖效果,使得室内温度更加均匀舒适。

2. 节约能源:智能化控制技术可以根据居民的需求和外界环境的变化,智能调节供暖设备的工作时间、温度等参数,避免能源的浪费,实现节约能源的目标。

3. 提升用户体验:通过智能手机App等方式,居民可以随时随地对供暖设备进行控制,根据个人需求进行调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四、智能化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控制技术在供暖设备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基于PLC的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

基于PLC的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

吉林化工学院信控学院专业综合设计说明书基于PLC的换热站控制学生学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职称:起止日期:2016.8。

29~2016。

9.18吉林化工学院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专业综合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二、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三、设计目的1。

了解换热机组工艺流程;2。

了解温度、压力、液位及流量等工艺参数的信号测量及传输方法;3. 掌握PLC各种典型信号(二线制、四线制变送器及热电阻、热电偶)接线方法;4。

掌握PID控制算法及其在PLC中的编程和离线仿真及调试方法;5. 熟悉自控工程实践设计及应用的一般步骤和实现方法。

四、设计任务及要求某换热站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一次网进水由热水锅炉加热,经板式换热器与二次网进行换热后再返回锅炉。

二次网循环水由循环泵P201加压后进行换热器,加热后进入管网对居民住户进行循环供热。

控制要求:1.二次网供水温度PID控制:通过一次网调节阀V101进行供水温度定值控制;2.二次网供水压力PID控制:通过循环泵调频进行供水压力定值控制;3.补水箱水位限值控制:水箱水位小于低限时开补水阀,大于高限时关补水阀;4.二次网回水压力限值控制:回水压力小于低限时启动补水泵,大于高限时停泵;5.连锁控制(选做):水箱水位小于低低限时,补水泵禁止运行;二次网回水压力小于低低限时,循环泵禁止运行;6.流量/热量累计(选做):增加一次网流量和回水温度仪表,实现流量和热量累计。

五、设计内容1。

总结IO点表,并进行PLC系统选型;2。

设计控制系统IO信号接线图纸;3。

按上述控制要求编写和设计PLC控制程序;4. 设计上位机操作画面,包括工艺流程画面、操作画面、趋势及报警等画面;5。

撰写设计说明书。

六、设计时间及进度安排设计时间共三周,具体安排如下表:七、指导教师评语及学生成绩目录专业综合设计任务书............................................................................................................................................ 第一章绪论 .. 0第二章换热站的介绍及设计简介 (1)2。

室内供暖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室内供暖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室内供暖系统的自动化控制随着时代的发展,几乎所有的现有住房都有了完整的室内供暖系统,主要就是采暖和空调。

这就需要一个完整的用热计量、远传控制、管理于一体的控制系统,这就可以引入NDS —1自动化控制系统。

NDS—l系统具有三大功能:用热计量、自动控制与信息管理。

是由热量表、自动温控/锁闭阀、楼宇控制器、小区控制器和数据服务器构成的3级网络系统。

其中由热量表、自动温控/锁闭阀、楼宇控制器组成第3级网络。

热量表精确测量用户的用热状态,自动温控/锁闭阀根据用户的用热状态控制阀门开启度,控制户流量,楼宇控制器根据整栋楼的用热状态控制总流量、使整栋楼中的用采用M—BUS总线标准。

由楼宇控制器和小区控制器构成第2级网络。

小区控制器根据楼宇控制器的传送上来的用户用热状况以及当时的热源(站)情况进行协调,平衡各种热力参数,保持系统的高效率运行。

第2级网络采用CAN总线标准或RS485总线标准。

最后~级网络由小区控制器、数据服务器构成。

数据服务器负责所有数据的存储、查询和统计等功能。

第3级网络可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固定电话网络,GPRS无线网络,INTERNET网络来连接。

NDS系统的优点及作用(1)补充完善分户计量方案。

如前所述,温控阀由于操纵繁琐,加上用户缺乏使用经验和自主性不高等因素,使得温控阀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给整个分户控制计量方案带来缺憾。

NDS一1系统把恒温控制部分改有热量表控制,室内的用热状况有用户(或管理部门)设定后,比如在不同的时间设定不同的供热条件要求,即可自动调节回水温度,进而达到恒定室温、节约能源的目的。

(2)对室外的气候变化自动补偿提高生活质量。

在采暖季里,室外的气候也时常变化。

室内用户一方面由于工作在外等原因,另一方面也缺少相应的专业知识,所以很难做到正确地根据室外气候变化,科学地调节温控阀。

而NDSP系统可以根据物业中心输入的室外气候参数,按照事先确定的专家算法及时调整第3级网络中的每~个自动/温控锁闭阀,以适应室外温度变化,提高生活舒适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自动无人值守供暖系统(电气自动控制方面)摘要:我国建筑能耗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过高,而当今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供热领域采用新型供热方式、设备和系统,节能减排,是解决我国相对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的很有效途径。

供热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商品(服务),供热的品质关系到广大用户的利益,供热的成本关系到热力公司的效益,如何通过技术手段达到既降低能耗又为用户提供满足标准的服务是我们要探讨的课题。

在国家大力倡导下,城镇供热方式已发生了很大地变化,已经由原来各单位分散的锅炉供热,发展为一个城市由一个或几个热电厂提供热源,市内各小区由换热站集中供热形式,从热源的角度来看降低了燃煤、减少了污染。

全自动无人值守换热机组是新型的换热设备,一般采用高效的板式换热器,设备采用计算机、触摸屏、变频器、可编程控制器、现场总线等现代先进技术,实现了智能化全自动控制。

智能换热机组控制系统通过监测室外温度、一次侧、二次侧管网的压力、温度来控制一次侧调节阀开度,二次侧循环泵、补水泵转速和运行泵数量等,达到集中供热良好品质的社会效果与热力站低成本运行、经济运行的目的,并结合中国换热实际工况,进行二次开发,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最佳方案。

关键词:PLC;无人值守换热站Abstract: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clearly too high, and today’s energy problems have become hot issues of common concern to the world. In the field of heating using new heating way, equipment and systems,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s reduction, is to solve the relative energy tens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a effective way. Heat, as a special form of commodity (services), heating quality is related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masses of users, heating costs related to heat the benefit of the company, how to use technology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meet the standard of service for the users is our topic to explore. Under country advocates, the urban heating way has changed greatly, already from the original boiler heating units scatter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city is provided by one or several thermal power plant heat source, the city’s residential area by the heat exchange station form of central heating,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heat source reduces the coal, reduce the pollution. Automatic unattended heat exchange unit is a new type of heat exchange equipment, generally adopts efficient plate heat exchanger, equipment by computer, touch screen, frequency converter, PLC, field bus and other modern advanced technology, realized the intellectualized automatic control. Intelligent heat exchange unit control system by monitoring the outdoor temperature and the primary side and secondary side of pipe network pressure, temperature control valve to control a side opening, secondary side circulation pump, pump speed and running pump number and so on, central heating quality of the good social effect and thermal station low cost operation, economic operation purpose, and combining with the working condition of the heat transfer in China, to carry on the secondary development, provide the best solution for thedifferent needs of users.Key words: PLC; Unattended heat exchange station一、概述智能换热器机组功能:智能化控制,控制功能齐全,控制精度高,运行稳定可靠。

机组根据环境温度、一次及二次管网温度、压力等参数来调节热源及热水供给量,在系统运行中对热能、电能有明显的节约效果。

系统组件可靠性高,系统压力、温度或流量自动控制,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高、易于操作。

可远程监视与控制即所谓的SCADA系统。

也可进行手动与自动的相互切换。

无人值守型机组还可实现现场无需值班人员,由远程直接监控。

机组布局合理,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节省基建投资,安装、维护方便,适用于各种供热场合和供热要求。

二、本地自动控制方案可编程控制器通过对一次网电动调节阀的调节,二次网循环泵、补水泵变频器的控制,实现了多种供热模式的自动运行。

供热的调节模式有改变二次网供水温度的质调节,改变二次网供水流量的量调节,改变温度和流量的联合调节几种模式。

通过调节一次网电动调节阀改变二次网供水温度,供水温度可根据室外温度自动调节再复合时间修正,也可设置固定的数值。

通过调节循环泵变频器改变二次网供水流量,变频器可由供水压力设置也可由供回水压差设置。

换热机组的全自动控制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提高了供热质量,通过变频器的使用也节省了电能。

三、现场全自动无人值守控制方案通过一次网电动调节阀控制二次网供水温度,并可进行室外温度补偿功能,根据二次网供回水压差或温差作为反馈信号,循环泵采用变频控制,二次网实现变流量控制,因此换热机组可在“大温差,小流量”节能状态下运行。

根据二次网回水压力作为反馈的信号,补水泵采用变频补水;补水箱液位传感器可自动控制水箱液位,而且具有低液位保护功能;二次回水管路可加装泄压电磁阀,如二次回水压力超过设定值,电磁阀自动开启进行泄压至安全值后自动关闭;机组开机后可按预先设定好程序自动运行,管理人员只需定时对机组进行巡查。

四、远程监控自动无人职守控制方案(SCADA)选择这种控制方式的换热机组除了具备以上控制功能外,还具有远程通讯功能,可选择不同的通讯方式:有线(ADSL、宽带通讯等)或无线(GPRS等),并支持广泛的通讯协议(Modbus,TCP/IP协议等)。

ADSL宽带,有线通信,网络覆盖面广,信号稳定,由电信部门负责维护。

永远在线:用户可随时与网络保持联系。

传输速率高:采用了分组交换技术,数据传输率高;GPRS网,覆盖面广:是在GSM网络上增加的数据通信业务。

传输速率高: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可达到171.2kb/s。

永远在线:用户可随时与网络保持联系。

按流量计费:按照用户收发数据包的数量来收费,没有流量传输不收费。

根据目前通信网络的应用情况看,有线网络ADSL宽带网应用的普遍,无线网络GPRS网络应用的较广泛。

通过上述通讯模式,可以把换热机组一次侧和二次侧温度、压力、流量,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循环泵和补水泵的运行状态和运行频率,电动调节阀开度等机组参数实时的上传到中央管理站,或与楼宇自控系统(BAS)进行连接,对换热机组的运行状况进行在线监测,并具有供水温度超高报警,回水压力过低报警,水箱液位过低报警,供水压力超压报警,超压自动泄压,断电自动保护和联动等功能。

通过监控中心上位机与现场控制器的双向通讯,管理人员可对机组控制参数进行优化设定,保证换热机组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一切尽可掌握。

五、说明:现在作如下说明:用中小型PLC已经足够满足无人值守换热站的控制要求,可以相应的完成调节阀PID闭环控制,循环泵PID自动控制,补水泵PID自动控制,现场温度,压力采集等等。

利用RS485总线来控制设备的运行。

每一个换热站需要一个PLC 控制,如果需要远程监控,及SCADA系统的话,可以走工业以太网TCP/IP协议,RS485总线Modbus协议,或者GPRS直接无线传输到监控室,实现对每一个换热站数据采集与控制。

六、具体技术经验总结:一次网调节阀的控制电动调节阀控制一次管网来的热源,在经过换热器就可以实现热水循环,所以对调节阀的控制是本系统的重中之重,因为对调节阀的控制直接关系到用户的采暖问题。

调节阀开度的大小与二次管网的热量呈现出一种对应关系,调节阀开度变小,二次管网的热量就减小,相反,调节阀开度变大,二次管网的热量就会增加。

所以,通过改变调节阀的大小可以改变用户的供暖质量。

即改变一次网的“量”调节实现二次网的“质”调节。

我在实际项目设计中对于调节阀PID控制只做了PI调节,这样也很好的实现了调节阀的闭环控制系统。

即当用户温度低的时候,调节阀开度自动的增加,当用户温度较高的时候,调节阀开度自动的减小,调节阀的变化充分体现了节能,环保的作用。

在现场调试中遇到了一个现象,先简要说明如下,希望可以吸收经验,避免发生类似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