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化解说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经济增长理论讲解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经济增长理论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13ecb4a6ad02de80d5d84099.png)
新增长理论赋予了技术一个完全内生化的解释,技术不再 是外生的、人类无法控制的东西,它是人类出于自利而进 行投资的产物
第十二页,共20页。
九、新经济增长理论(lǐlùn)的主要研究
思路
知识外溢和边干边学内生增长思路
四、新古典(gǔdiǎn)增长理论之索洛模型 (续)
模型的中心结论: (1)通过(tōngguò)改变投入中生产要素的组合,调整资
本产出比率(k),以实现均衡增长,避免了哈罗德— 多马模型的“刃锋上的尴尬” (2)把资本、劳动、技术都引入了分析,较全面 模型的不足点: (1)模型中资本和劳动可以按任何比例相互替代的假设与 事实不符 (2)对市场机制能够实现完全均衡的假设与事实不符
强调知识和人力资本是“增长的发动机”。知识和人力 资本本身就是一个生产投入要素:一方面,它是投资的 副产品,每一厂商的资本存量的增加会导致其知识存量 的相应提高;另一方面,知识和人力资本具有“外溢效 应”,即一个人或一个厂商的新资本积累对其他人或其 他厂商的资本生产率有贡献。
第十三页,共20页。
九、新经济增长理论(lǐlùn)的主要研究 思路
第十五页,共20页。
九、新经济增长(zēngzhǎng)理论的主
要研究思路
开放经济中的内生增长思路
20世纪80年代初,狄克西特等人先后发表 一系列关于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 国际贸易的论文,提出了一组通常被称为 “新贸易理论”的观点,成为国际贸易理论 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新贸易理论的最基 本观点是非比较优势贸易论。
型经济增长 主要依靠生产要素使用效率(xiào lǜ)提高带来的经济增
长被称为集约型经济增长 从粗放型经济增长到集约型经济增长的转变是经济增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47f63a82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3.png)
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总量扩大和质量提高的过程,是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收入持续年均增长的长期趋势。
经济增长理论是指对经济增长因素、机制和路径的研究,旨在解释和预测经济增长的源泉和规律。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阐述几种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重要的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古典经济学派代表者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生产力,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此外,古典经济学还着重强调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强调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该理论认为,技术进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同时,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也关注经济体制、市场机制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 新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代表者罗默和卢卡斯等学者认为,人力资本和知识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推动力。
他们强调,投资于人力资本和研发活动,可以提高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4.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制度安排对经济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理性选择、契约成本以及产权保护等制度安排能够降低经济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二、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 指导经济政策经济增长理论为经济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同的经济增长理论提供了不同的政策指导方向,政府可以根据经济增长理论的原理和假设,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以促进和维持经济增长。
2. 解释经济现象经济增长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解释各种经济现象。
通过运用经济增长理论,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经济增长的根源,解释为什么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存在差异,为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和发展战略指明方向。
3. 预测经济走势经济增长理论可以作为预测经济走势的工具。
通过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识别出某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预测特定经济政策或改革措施对经济增长的效果,进一步预测经济走势。
浅析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内生化历程
![浅析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内生化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1a111d8b80eb6294dd886c5e.png)
浅析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内生化历程作者:孙芳来源:《北方经济》2009年第14期摘要:半个多世纪以来,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一条由外生经济增长到内生经济增长的演进道路。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出现。
标志着体现外生技术变化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向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融合。
本文主要从阐述最有代表性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外生经济增长理论)与新经济增长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中,探析增长理论模型由外生到内生演进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根源。
关键词: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内生化一、“内生”与“外生”的概念半个多世纪以来,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一条由外生经济增长到内生经济增长的演进道路。
关于“外生”和“内生”的经济学概念,是经济学家根据数学模型的假设来分类的。
也就是说,“外生变量”是这一方程组之外给定其参数值的变量,而“内生变量”是由组成模型的数学方程组本身决定的变量。
本文的线索是从阐述最有代表性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外生经济增长理论)与新经济增长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中,探析增长理论模型由外生到内生演进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根源。
二、新古典增长理论发展从哈罗德(Harrod,1939)和多马(Domer,1946)开始,研究主流经济增长的学者一直强调物质资本的增长对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物质资本增长”决定了经济增长率,认为在没有考虑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假定下,物质资本的规模及其增长速度是促进或限制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因此,当时长期占据主流地位的新古典增长理论普遍认为:经济稳态增长率主要取决于人口增长率等不可控因素,在没有外力推动下,经济体系无法实现持续的增长,其基本的增长模型公式是:Ay/Y=a·L/L+(1-a·AK/K,该公式假定技术水平不变,只考虑劳动(L)和资本(K)两种生产要素,收入(Y)增长仅是由劳动力增长和资本增长两种因素所引起的。
哈罗德一多马模型的提出不仅开创了用数理工具建立规范模型的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而且该理论模型还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经济增长理论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探讨
![经济增长理论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68966da76c66137ef06194a.png)
经济增长理论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探讨经济增长是最为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之一,当前中国飞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让世人瞩目,但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纵观各种经济模型,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和源泉,是由各个国家的特定发展阶段和国情决定的具体的特定的物质条件和制度条件。
分析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阶段与演变以及最新成果,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标签:经济增长;增长理论;增长方式1 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1)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增长理论。
斯密认为,促进经济增长有两种途径:一是增加生产性劳动的数量;二是提高劳动的效率。
在这两个增长途径中,斯密更强调劳动效率对增长的促进作用。
其次,对于如何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斯密认为主要取决于分工程度和资本积累的数量,因此分工协作和资本积累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因,也是国民财富增进的根本原因。
但是分工却取决于交换这一人类的天性,而交换又取决于市场容量的大小。
即斯密的经济增长的理论路线就是市场容量——交换——分工——经济增长。
另外斯密也很重视资本积累,因为它能使扩大资本存量以及劳动数量,从而直接带来经济的增长,这正是今天各国都重视储蓄率的原因所在。
马尔萨斯的人口与经济均衡增长的理论。
如果人口得到增长,在边际收益递减的作用下,产出增加量减少,从而生活水平下降,进而导致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
在均衡状态下,人口增长率为零,从而经济增长也为零。
(2)新古典经济学的贡献主要在于其分析工具的改进上,而不是经济思想的提供上,新古典增长理论主要以索洛模型、索洛——米德模型为代表:用a和1-a分别代表资本和劳动对总产出的贡献,△K/K为资本增长率;△L/L为劳动增长率,该模型用公式可以表示为:G=a △K/K+(1-a)△L/L从上式中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率G由资本和劳动增长率及其边际生产力决定。
这一模型将斯密的经济增长系于劳动数量和分工、资本积累的重要思想用公式模型下,这也得益于边际革命这一重大分析工具的发展。
内生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概念探析
![内生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概念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2d9885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6d.png)
内生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概念探析第一章前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学界出现了一种新的增长思路——内生增长理论。
它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随着经济理论的发展,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概念。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只有通过社会系统、制度环境、教育、研究等多方面的投入,才能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而实现经济增长。
本文将分别从内生增长理论的概念、内生增长理论的来源和内生增长理论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探析。
第二章内生增长理论的概念内生增长理论指出,技术进步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内在驱动力。
传统的外生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由资源和外部投资等外在因素的作用推动的。
而内生增长理论则认为,技术不仅是外生因素的作用结果,还可能是内在发展的产物。
内生增长理论以经济学中的著名模型——罗默模型为基础,强调了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
罗默模型认为,增加投入的计算机等硬件设备不再是促进生产率提高的核心因素,而是与提高人们的知识密切相关的软件设备,如信息和样本数据库、专利、标准、运输成本更低的流通系统等,才是促进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这是因为,知识密集型投资具有外溢效应,会进一步提高整个经济体的生产率。
内生增长理论从关注内因和外因的区别开始,研究新技术来源、技术投入、新技术的扩散和应用等,使得技术创新成了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内部因素之一。
第三章内生增长理论的来源内生增长理论并非一开始就是完整的理论,它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和理论探索过程。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经济增长理论主要集中在拥有理性预期的调节过程、价格调节失灵的经济周期等外部因素上。
然而,这种学术研究无法解释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增长,因此,经济学家们开始关注内部发展因素。
20世纪80年代,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罗默和洛克利等在对生产函数的研究中,发现技术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大,由此提出了内生增长理论。
此后,内生增长理论不断发展完善,逐渐变成了一种完整的理论体系。
新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实践应用
![新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实践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060b1e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4.png)
新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实践应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新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新经济的本质是以信息技术和数字化为核心,以创新和创业为特征,以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为目标,促进了全球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新经济增长理论指导着新经济的发展和实践,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主要强调创新和创业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它认为,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的创新,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同时,新经济增长理论也强调了市场的重要性,认为市场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市场的有效运行可以促进技术和知识的创新,从而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新经济的发展特点新经济是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的支持下得以快速发展的。
这种数字化变革不仅带来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生态,还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新经济下,资本化的逻辑被重新定义,以人为本、数字化和创新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新经济企业的发展模式趋向于轻资产、低门槛和高增长,强调对人才和技术的重视和投入。
三、新经济创业实践在新经济下,创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生活方式。
创业者注重标新立异,提倡“从0到1”的创新思维,以期获得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
新经济创业实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字化创新:新经济的数字化特点使得数字创新成为重点和焦点,如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成为新经济创业新模式的代表。
2、共享经济:新经济下的共享经济成为了新的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如共享单车和共享办公空间等,逐渐成为“共享经济”的代表。
3、生态升级: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成为经济发展所要追求的方向之一,新经济实践也不例外,带动了一系列以生态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和创新实践。
四、新经济的未来展望新经济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但是也有着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新经济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此,未来的新经济将会朝着更为智能化、数字化和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172a6f32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0a.png)
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经济学家们通过对经济增长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经济增长理论,其中包括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和技术进步驱动的增长理论等。
本文将对这些理论进行探讨,并分析它们对于经济增长的解释和影响。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是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
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主要受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的影响。
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劳动力和资本被视为生产要素,而技术进步则被视为生产要素的增长。
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来自于资本的积累和技术进步。
资本积累通过投资来实现,而技术进步则通过创新来实现。
这两者的相互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速度取决于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速度。
然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它没有考虑到经济增长的非线性特征,即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
其次,它没有考虑到经济增长的分配效应,即经济增长对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影响。
因此,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被认为是一个过于简化的模型,不能完全解释经济增长的复杂性。
二、内生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是对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一种扩展和完善。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不仅受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的影响,还受到经济制度、教育水平和创新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在内生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被视为一种内生的、自我驱动的过程。
经济制度的完善和教育的发展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经济制度的完善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教育的发展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内生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技术进步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改变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从而推动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因此,内生增长理论强调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性,认为它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新经济增长理论
![新经济增长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ec0178bc767f5acfa0c7cd0f.png)
率高,我们就可以取得更高的经济增长。
• 第二,αL对经济的长期增长率没有影响。 • 这一结果看上去有些令人吃惊:由于增
长是由技术进步驱动的,并且技术进步是 内生的,所以我们自然会预期,当经济资 源中用于技术进步的比例增加以后,长期 增长率会因之提高。
第一节 框架与假定
• 一、概览
•
劳动有效性:知识或技术
•
如果一国的经济增长率取决于知识或技术的
增长率,为了更加深刻地理解经济增长问题,就
需要对技术的增长做出解释。
• 为此,我们引入研究与开发部门,通过考察该 部门的投入与产出为新技术生产建立模型。
• 投入:劳动、资本、原有技术 产出新技术
•
新技术=F(K,L,A)
对gA(t) [n(1)gA(t)]gA(t)关于 gA(t)
求一阶导和二阶导 :可得
gA(t)
dgA dgA
n( 21)gA
d2gA ( 21)1
dg2 A
据此可以画出gA的相图
原点? 交点?
gA*
gA
当gA gA *时 A与Y / L都以速率gA *稳定增长,因而经济处在 平衡增长路径上。 此时,Y如何增长?
n ( 1 )g A (t),
• 其为正,则gA上升,
• 其为负,则gA下降
• 其为零,则gA不变
因此,当
gA1n(gA*)(3.10)
时, gA不变。
为了进一步描述A的增长率的变化(从而描 述每工人平均产量的变化),我们必须区分
θ<1, θ>1, θ=1三种情况,我们将依次讨论。
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模型的解释
![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模型的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81bcce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8.png)
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模型的解释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模型的解释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发展的关键指标,也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繁荣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为了更好地理解经济增长的机制和影响因素,经济学家们提出了不同的增长理论。
其中,新古典增长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探讨经济增长、产出变动和技术进步等方面的问题。
一、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新古典增长模型假设一个封闭的经济系统,其要素包括资本、劳动、技术和产出。
该模型基于一系列假设,包括经济中的资源有限、市场竞争完全、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连续可导等。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以生产函数为核心的生产关系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基础。
生产函数描述了如何将劳动力和资本投入转化为产出。
通常,生产函数是一个关于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的函数,表达为 Y =F(K,AL),其中 Y 表示产出,K 表示资本存量,A 表示技术水平,L 表示劳动力。
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要点分析1. 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新古典增长模型认为,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
通过提高资本存量和投资水平,可以促进经济的生产效率和产出水平的提高。
2.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技术进步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技术的进步可以提高效率,使得同样的投入能够得到更多的产出,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可以通过提高研发投入、知识积累和创新等途径实现。
3.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等方面的投资。
新古典增长模型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可以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的提升,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改善劳动力素质,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4. 增长率与稳定状态新古典增长模型将经济增长分为两个阶段:短期增长和长期增长。
短期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推动,而长期增长则依赖于技术进步。
稳定状态是指经济增长达到长期均衡状态,其中投资、储蓄、产出和资本存量等各要素之间处于平衡状态。
三、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局限性和拓展尽管新古典增长模型在解释经济增长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它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经济学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的演化——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到新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学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的演化——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到新经济增长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ab0b4ab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2.png)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7月,第44卷第4期,J u l,2014,V01.44,No.4』!坠翌尘堂堕!塾垫丝坠型巫!!堡i生i£垒i巳垒z!璺堕墨塑i堂量!i!望垦堕韭i璺望2【经济研究】经济学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的演化——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到新经济增长理论马晓琨(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49)摘要:从经济学演化的视角,分析经济增长作为经济学研究主题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演化历程,通过对新增长理论关于技术进步内生化处理的三种思路的分析,说明新增长理论仍然坚持一般均衡的主流经济学分析传统,而这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所带来非均衡增长特点是不相容的,说明新增长理论的研究主题是对古典经济学的回归,但其基本研究框架仍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延续。
关键词:经济增长;新增长理论;演化经济学;经济思想史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4)04-0051-07自亚当·斯密(Adom Smith)创立古典经济学体系以来,经济学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几经变迁。
这一点从不同时期经济学家对经济学概念的界定上有所体现。
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作《国富论》主要探讨一国国民财富的源泉。
而新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 lfre d Marsban)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指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J(晒。
2”而新古典综合派代表人物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在其著作《经济学》中将经济学定义为:“一门研究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他们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分配的学科”旧J(阱"。
对于“经济学研究的主题和方法是什么”这一问题,不同时代的经济学家给出了不同答案。
通过对这些答案的认真梳理和研究,笔者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三:第一,作为--fq解释经济现象的科学,经济学研究的主题和方法必然随着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动而变迁;第二,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经济学的发展必然受到其他学科的影响;第三,由于时代背景、知识结构、价值判断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经济学家确立的研究主题和采用的研究方法存在差异。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07ddb2c2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4f.png)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概述1.未考虑环境因素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1)早期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通常认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起点是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出现。
如果从研究的内容上看,哈罗德—多马模型确实可以作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起点。
因为哈罗德—多马模型是将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动态化的典型例子,它试图在凯恩斯的短期分析中整合进经济增长的长期因素,并强调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
但是,如果从方法上具备了动态研究的角度来说,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真正起点开始于1928年的拉姆齐(Ramsey)。
这一年,英国经济学家弗兰克·拉姆齐在《经济学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储蓄的一个数理理论》的经典论文。
所以,新古典方法论上的起点最早可以前推到拉姆齐。
在这篇论文中,拉姆齐提出的问题为:对于一个具有无限期界的家庭来说,如何分配它的储蓄和消费,以此来确定跨时的最优资源配置。
拉姆齐的跨时家庭最优化的动态均衡分析方法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卡斯—库普曼斯模型(Cass-Koopmans,1965)和几乎所有的新增长理论模型中得到了应用。
此外,拉姆齐最优化条件还强有力地影响着消费理论、资产定价理论以及商业周期理论。
现在拉姆齐的跨期效用函数已经像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一样得到了广泛应用。
(2)索洛—斯旺(Solow-Swan)模型。
继哈罗德、多马和拉姆齐之后,更为重要的贡献是由索洛(Solow,1956)和斯旺(Swan,1956)做出的。
索洛—斯旺的增长理论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经济内涵,它放弃了固定技术系数生产函数,改用要素之间可以彼此平滑替代的新古典生产函数,它认为经济在多数情况下都存在一个稳定状态。
在这个稳定状态,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的总量以外生人口增长的速率增长。
在索洛—斯旺模型中,在长期稳定状态下,产出的增长是由有效的劳动力增长率,即由劳动力增长率加上技术进步率所决定的,而与储蓄率和投资率无关。
因为更高的储蓄或投资比率被更高的资本产出比所抵消了,而这是由于新古典模型假定资本报酬递减所决定的。
《新增长理论》课件
![《新增长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5c530b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0.png)
主要观点
新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知识和技术的积累,这种积累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和外部性效应促进经济增长。此外,新增长理论还强调了人力资本的重要性,认为它是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的基础。
贡献
新增长理论对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它提供了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型,解释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差异,并提出了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此外,新增长理论还促进了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如物理学、生物学和社会学等。
02
03
人力资本是指个人通过教育、培训、经验和健康等方面的投资所形成的生产能力。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和普及程度,同时鼓励企业加强员工培训和职业发展。
03
技术进步可以带来产业升级和转型,推动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政府应该制定科学的财税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投入,同时避免过度干预市场。
03
CHAPTER
新增长理论的实证研究
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通过增加投资和储蓄实现。
资本积累
劳动力质量
技术进步
人力资本的提升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包括教育、培训和技能提升。
创新和研发活动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深入研究新增长理论的内在机制
将新增长理论应用于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增长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
拓展新增长理论的应用领域
推动新增长理论的国际合作研究,共同探索经济增长的规律和趋势。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02
CHAPTER
新经济增长理论
![新经济增长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c819f207fc4ffe473368ab8e.png)
新经济增长理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罗默(Paul Romer)和卢卡斯(Robert Lucas)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的出现。
经济增长理论在经过20余年的沉寂之后再次焕发生机。
简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罗默(Paul Romer)和卢卡斯(Robert Lucas)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的出现。
经济增长理论在经过20余年的沉寂之后再次焕发生机。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把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劳动力”的定义扩大为人力资本投资,即人力不仅包括绝对的劳动力数量和该国所处的平均技术水平,而且还包括劳动力的教育水平、生产技能训练和相互协作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统称为“人力资本”。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1990年提出了技术进步内生增长模型,他在理论上第一次提出了技术进步内生的增长模型,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内生技术进步上。
技术进步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是:(1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2)大部分技术进步是出于市场激励而导致的有意识行为的结果;(3 )知识商品可反复使用,无需追加成本,成本只是生产开发本身的成本。
函数式新增长理论模型中的生产函数是一个产出量和资本、劳动、人力资本以及技术进步相关的函数形式,即Y=F(K,L,H,t)其中,Y是总产出,K、L和H分别是物质资本存量、劳动力投入量和人力资本(无形资本)存量,t表示技术水平。
主要应用对此有影响的模型有阿罗提出的边干边学模型以及罗默提出的收益递增增长模型。
在阿罗的模型中,只是将技术进步的一部分内生化了。
在这一模型中,产出不仅仅是有形要素的投入,而且也是学习和经验积累的结果。
体现为:资本的贡献要大于传统的贡献,因为增加的资本不仅通过其对生产的直接贡献来提高产量,而且通过其间接推动新思想的发展来提高产量。
但在这一模型中技术仍然是外生的,它随着内生的资本存量的变化而变化。
在罗默等人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中,充分的重视了知识的作用,将技术进步完全的内生化。
浅析经济增长理论演进
![浅析经济增长理论演进](https://img.taocdn.com/s3/m/d3b641d833d4b14e8524684d.png)
个 地 区 的 国 民 生产 总 值 或 人 均 国民 生 产 总 值 的持 续 增 长 。半 个 多 世 纪 以来 , 济 增 长 理 论 的 不 断 发 展 就 是 经 济 学 家 不 断 寻 找 和解 经 释 经 济 增 长 源 泉 的过 程 。现 代 经 济 增 长理 论 经 历 了一 条 由外 生 增
浅 析 经 济 增 长 理 论 演 进
朱 冷 燕
( 南 交通 大 学人 文社 会 学 院 6 0 3 ) 西 1 0 1
【 摘 要 】 文 阐 述 经 济 增 长 理 论 的 发 展 过 程 中经 济 增 长 理 论 演 进 的 三 本 次 高 潮 : 罗德 一 多马 模 型 、 古 典 增 长 模 式 、 经 济 增 长 理 论 的 产 生 哈 新 新 发 展过程 , 对 三个理论 模型做 简要评 述 。 并 【 键 词 】 罗德 多 马模 型 ; 古 典 增 长 模 式 ; 经 济 增 长 理 论 关 哈 新 新
中假 定生 产 过 程 中资 本 与 劳动 可 以任 意 替代 , 便 生 产要 素 充 分 利 以 用 , 现 均衡 增 长 , 不切 实 际 的 。再 之 , 型 中 自由 市场 能 够 完 全 实 是 模 自动 实现 均 衡 的假 定 , 数 早 已被 凯 恩斯 否 定 , 与 现实 情况 不 符 。 多 且 3 第 三 次 高 潮 是 新经 济增 长 理 论 的 产 生 和 发 展 新经济增长理论( 内生 增 长 理 论 ) 它 的 兴 起 是 以 罗 默 18 , 96年 发 表 的 论 文《 益 递 增 经 济 增 长 模 型 》 标 志 。其后 在 以 罗伯 特 ・ 收 为 卢 卡 斯 、 小 凯 、 兰 德 等 人 为 代 表 的 一 批 经 济 学 家 的 探 索 发 展 杨 博 下 , 对 新 古 典 增 长 理 论 重 新 思 考 的 基 础 上 , 出 了一 组 以 “ 生 在 提 内 技术变化” 为核 心 的论 文 , 讨 了 长 期 增 长 的 前 景 , 新 引 起 了 人 探 重 们 对 经 济 增 长 理论 和 问题 的 兴 趣 , 起 了一 股 “ 增 长 理 论 ” 研 掀 新 的 究 潮 流 , 为 当代 西 方 经 济 学 界 的 一 种 主 流理 论 。 成 这 一 理 论 强 调 经济 增 长 不 是 外 部 力 量 如 外 生 技 术 变 化 , 是 而 经 济 体 系 的 内 部 力 量 如 内生 技 术 变 化 , 用 的产 物 , 作 重视 对知 识 外 溢 ( 默)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 卡斯 ) 究 和 开 发 、 益 递 增 、 动 分 罗 、 卢 研 收 劳 工 和 专 业 化 、 干 边 学 ( 罗 ) 开 放 经 济 和 垄 断 化 等 新 问 题 的研 边 阿 、 究 , 新 阐释 了经 济 增 长 率 和 人 均 收 入 的 广泛 的跨 国差 异 , 差 异 重 且 有 可 能 进 一 步 扩 大 , 一 结 论 严 厉 地 批 驳 了 新 古 典 增 长 理 论 所 持 这 的各 国 的 经济 发 展 水 平 和 增 长 率 趋 同 的 观 点 , 长 期 经 济 增 长提 为 供了一幅全新的 图景。这一理论 自 2 0世 纪 8 代 以 来 , 速 成 O年 迅 为 理 论 关 注 的 焦 点 , 世 界 经 济 增 长 , 其 对 发 展 中 国家 经 济 产 生 对 尤
新经济增长理论 (2)
![新经济增长理论 (2)](https://img.taocdn.com/s3/m/c431fccd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92.png)
新经济增长理论引言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指标之一。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主要集中于生产要素的累积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逐渐显现出一些局限性。
因此,新经济增长理论逐渐引起了学术界和政策界的关注。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起源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和资本)的累积和技术进步的推动。
然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出现改变了这种观点。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代表是罗默模型(Romero Model)。
罗默模型主张,技术进步并非一种外生变量,而是可以通过创新和研发来内生地推动经济增长。
罗默认为,市场竞争和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和研发的驱动力。
在罗默模型中,知识被视为一种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其特点是能够被无限制地共享和利用。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关键概念人力资本新经济增长理论强调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人力资本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的教育水平、技能水平和创造力等方面的能力。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的提升可以通过投资于教育和培训等方面来实现,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创新与研发创新与研发是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创新和研发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通过不断地进行创新和研发,企业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效率,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
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在新经济增长理论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知识产权保护可以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和研发,保护其知识产权的独占权益。
这样一来,企业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享受到其创新和研发的收益,从而鼓励更多的企业进行创新和研发活动,推动经济增长。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意义新经济增长理论在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新经济增长理论对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补充和扩展。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主要关注生产要素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新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创新和研发等新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整理版]生产率及效率分析——经济增长概念
![[整理版]生产率及效率分析——经济增长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9fe588a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6b.png)
经济增长概念、理论及其演化一、经济增长基本概念与理论(一)概念通常意义:可被简单概括为总产出的持续增长,一直以来沿用GDP和人均GDP来表示。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是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
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宏观经济的长期变化趋势,分析经济增长的特点及原因基本特征:(1.按人口计算的产量的高增长率和人口的高增长和人口的高增长率。
(2.迅速增长的生产率。
(3.高速的经济结构的变革。
(4.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迅速改变。
非农转移工业化过程城市集聚效应(5.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乃迅速扩大。
(6.世界增长的情况是不平衡的。
增长与发展:经济增长:一个明确的可以度量的标准,表示一国潜在GDP的增加。
经济发展:一个比较杂的质的概念,表明一国人民的经济福利处于长期增加的状况,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
库兹涅茨(kuznets)乔根森(jergensen)麦迪逊(maddison)(二)经济增长理论古典-新古典-内生(三)增长与要素增长的源泉:1.资本:物资资本人力资本2.劳动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劳动力质量的增加3.技术进步生产率的提高,同样的要素投入量能提供更多的产品。
丹尼森的七类因素:生产要素供给量增长:劳动要素:就业人数及其年龄性别构成;工人工时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就业人员的教育年限。
资本要素:资本存量大小。
生产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资源配置效率(低效率使用的劳动力比重减少);规模的节约,以市场的扩大来衡量,即规模经济;知识的进展。
萨缪尔森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人力资源(劳动力的供给、教育、纪律、激励)自然资源(土地、矿产、燃料、环境质量)资本(机器、工厂、道路)技术(科学、工程、管理、企业家才能)二、增长理论的演进索洛“增长理论并非从我的1956和1957的论文开始,而且它肯定不在那结束。
它可能从《国富论》开始,而且或许亚当斯密还有先辈”(1987).经济增长理论200多年的历史就是经济学200多年的发展史。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化解说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化解说](https://img.taocdn.com/s3/m/ec41c287a0116c175f0e48a0.png)
20 0 7年 1月
辽宁 大学 学报 ( 哲学 社会 科学 版 )
J u n l f Lio ig Un v ri ( ioo h n o ilS in e ) o r a a n n iest Ph lsp ya d S ca ce c s o y
门 。假 定社 会把一 定 的资 源配置 到教 育部 门 , 会 则 产 生新 知识 , 而新 知识 会提 高生 产率 并被其 他部 门
内生 的 , 经济增 长与 制 度创 新 是互 为作 用 的 , 是 但
他 没有 进一 步形 成分 析的框 架 。贝 克尔 、 墨菲 等在
* 收 稿 日期 : 0 6 6 1 2 0 —0 — 9
不 断 积 累 . 结 果 是知 识 产 生 知 识 , 推 动 了新 技 术 的创 生 。 因此 , 济 增 长 的 过 程 就 是 市 场 制 度 和技 术 的 共 同 其 并 经
演进 的过 程 。
关键词 : 经济增长理论 ; 新 演化 解说 ; 自发 秩 序 ; 术进 步 技 中 图分 类 号 : 0 1 1 F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 39 (0 7 0 —0 】一 O 10 — 2 1 2 0 ) 1 1 7 6
2 O世 纪 6 O年 代 以 来 , 流 经 济 学 提 出 了 以 主 “ 内生技 术变 化” 为经 济 增 长 动 力源 的新 经 济增 长 理论 , 代表 人物有 阿 罗 、 其 宇泽 弘 文 、 默等 人 。新 罗 增 长理论 强调 的是 经济 增长 不是 外部 力量 的结果 , 而 是经 济体 系 内部 的 因 素决 定 的 。1 6 9 2年 , 阿 在 罗模 型 中 , 识水 平 本 身 作 为一 个 生 产 要 素 步 推 动 技 术 内 生 化 的是 1( 5 ) P 5 7 进
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对现实经济的启示
![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对现实经济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7e8e58c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1.png)
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对现实经济的启示一、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概述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三、新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四、新经济增长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五、新经济增长理论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一、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概述新经济增长理论是指由罗默、博梅尔、卡茨等学者提出的以知识、技术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经济增长理论。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新经济增长理论逐渐成为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对于经济发展的启示越来越广泛。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新经济增长理论主要包括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知识产权等方面。
在技术进步方面,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推动力。
在人力资本方面,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而且人力资本的投资是可以带来长期经济增长的。
在知识产权方面,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产权保护是重要的,因为知识产权可以保护知识和技术的创造者,从而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
三、新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新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新经济增长理论强调了技术进步的重要性,从而加强了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研究和发展。
在新经济时代,对于那些能够保持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国家和企业,将会更加有利。
(2)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强调了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使得教育和培训成为了重要的投资方向。
在经济发展中,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3)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强调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让知识产权保护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知识产权保护的提高将对技术进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新经济增长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新经济增长理论在实践中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学研究方面。
新经济增长理论促进了经济学研究格局的变革,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体系。
(2)企业管理方面。
新经济增长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为各种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运营策略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化解说3王立宏(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辽宁大连116025) 摘要:新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许多经济增长模型,然而这些模型都忽视了制度演进与技术进步。
制度是不断自发演进的,在制度的演进中可能存在着无效的制度并影响着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是企业为寻找获利机会不断进行搜寻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模仿来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由于知识的不断积累,其结果是知识产生知识,并推动了新技术的创生。
因此,经济增长的过程就是市场制度和技术的共同演进的过程。
关键词:新经济增长理论;演化解说;自发秩序;技术进步中图分类号:F06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91(2007)01-0117-06 一、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回顾与评价20世纪60年代以来,主流经济学提出了以“内生技术变化”为经济增长动力源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其代表人物有阿罗、宇泽弘文、罗默等人。
新增长理论强调的是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的结果,而是经济体系内部的因素决定的。
1962年,在阿罗模型中,知识水平本身作为一个生产要素,具有递增的边际生产力,在知识水平不变的前提下,社会经济整体中的每一个厂商具有规模不变收益,劳动力和资本投入与产出的投入是同幅度增加的。
然而,在扩大资本投入的同时,知识水平也随之变化,因而作为一个整体,经济就具有递增收益,而且由于知识是公共的,所以收益递增是外在于厂商的〔1〕(P155-173)。
然而,进一步推动技术内生化的是宇泽弘文,他在1965年的《经济增长总量模式中的最优技术变化》一文中,运用两部门模型结构阐释了一个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都能生产的最优增长模型,他把技术变化源于专门生产思想的教育部门。
假定社会把一定的资源配置到教育部门,则会产生新知识,而新知识会提高生产率并被其他部门零成本获取,进而提高生产部门的产出。
宇泽弘文的这种尝试成为后来的卢卡斯人力资本积累模式以及罗默内生技术变化模式的重要的基础。
在1986年,罗默在《收益递增与长期增长》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具有内生技术变化的竞争性均衡的长期增长模式,在罗默模式中,生产性投入的专业化知识(知识资本)的积累及其外溢效应是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它不但自身具有递增的边际生产力,而且能使资本和劳动等其他要素也产生递增收益,进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收益递增保证了长期增长。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人力资本理论解说。
其代表人物主要有舒尔茨、卢卡斯、贝克尔等人。
舒尔茨在《制度和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增长》一文中,把人力资本积累、人的经济价值上升到与制度联系起来,人的价值不断增长,这对于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存在着制度对于这种新的要求的滞后性,就会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经济增长应该解决这些问题〔2〕(P253-263)。
他的主要观点是制度是内生的,经济增长与制度创新是互为作用的,但是他没有进一步形成分析的框架。
贝克尔、墨菲等在2007年1月第35卷 第1期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 ournal of L iaoning Universit y(Philosop hy and S ocial Sciences)Jan.2007Vol.35 No.13收稿日期:2006-06-19作者简介:王立宏(1965—),男,辽宁昌图人,西方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主要从事劳动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前期成果(05BSH021)。
1990年共同发表了《人力资本、生育和经济增长》一文,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构建了一个内生生育和人力资本相互作用的经济增长模型。
为了提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机制,卢卡斯在1988年发表了《论经济发展的机制》一文,以舒尔茨、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为内容,运用宇泽弘文的框架以及罗默的分析技术,提出了一个以人力资本的外在效应为核心的内生增长模式,并在以后的文章中逐步地完善。
然而这些模型都没有真正分析经济增长的现实机制,缺乏分析经济增长的一个可信服的范式。
即许多经济学家把新古典增长理论作为一种分析工具,而不是作为对现实增长过程和增长机制的进行的一种描述,并且在分析上的含义是为计量经济学服务的,从方法论上看其缺陷在于:新古典增长核算的假定仍然是一般均衡理论,没有一个独立于作为所要检验的增长模型的基础理论,增长模型和作为测量基础的理论,它们的基本假定是同一的,因而导致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假说的持续精练,如果现实不符合新古典增长理论,就被认为是个别现象是对理论假说的偏离〔3〕(P86-88)。
尤其是新增长理论,更多的是使用数学推导,因而新增长理论继续依赖新古典理论,以便能够使用要素收入数据表示边际生产率,在解决有关要素收入分配的数据与似乎合理的生产率假定之间的矛盾,有两种办法加以解决,或者是在生产函数中引进完全新的概念(如外部性)和加总程序,或者是根据要素数量修改生产函数,借以保留新古典增长理论。
因此新增长理论只不过是新古典模型的深化而已。
具体来说,这些传统经济增长模型的缺陷是:首先,缺乏对制度的研究。
经济的制度框架是极为重要的,经济的选择过程实质上是以市场交换为基础的,市场的作用是协调不同的经济活动并同时对他们进行估价,价格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
然而市场制度不能被视为自然给定的。
市场制度的建立和运行都需要交易成本,市场制度包括规范交易行为的一套规则和商业活动的惯例,它们通常是由法律、行政程序或者是非正式约束组成的。
不同的市场制度所起的激励作用是不同的,并且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断自发演进的,这一点被传统的增长理论所忽视了。
其次,这些经济增长模型虽然强调了技术进步的重要性,试图对技术进步进行内生化解释。
然而这些所谓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与新古典的模型同样是“机械的”理论。
实质上他们并没有解释技术进步。
机械类比具有移动均衡的含义,这种均衡它假设行为者采取行动时仿佛总是知道均衡的结果。
从经验上看,技术进步的过程伴随着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技术意见的分歧等等,并不是有一个确定的方向。
作为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制度与技术、知识是交互作用的,一方面制度的创新、演进对技术的使用和发展产生了激励作用;另一方面,新技术在经济中的运用导致了新的工作组织模式、新法规和新的约束的出现推动了制度的变迁。
最后,新增长理论提出了“干中学”促进了经济增长,然而新增长理论缺乏对人类的学习机制的分析。
学习是要花费时间和成本的,并不是瞬间完成的,人类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风险性的投资。
二、制度的生成和演进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新老制度学者关注的问题,无论是新老制度学者都承认国家在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上的差异是国家间基本制度不同的结果。
但是研究的视角不同,对制度的含义和作用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演化博弈理论家认为制度是演化博弈均衡的结果,他们把制度与多重纳什均衡博弈的一个特殊解联系起来。
即博弈论者把与某种均衡相关的行为模式看作是“制度化过程”。
老制度学者将社会规范习俗、惯例等文化心态作为制度,在这种视角下,把社会性学习和共享的价值规范、信仰、意义、象征、习俗以及特定情景下被预期和可接受的行为范围的标准的复合体,这种概念在社会学中是被认可的。
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诺斯则认为,制度是“博弈规则”。
给定个人和企业的动机、技术及其他方面的约束,作为博弈规则的制度决定了“博弈是如何进行的,为什么是这样的行为而不是其他行为”。
不论从哪个角度来定义制度,有关制度研究的关键性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首先是制度的路径依赖性,制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必须要适应,才能起作用。
诺思指出:“历史证明思想、意识形态、神话、信条和偏见等都非常重要,理解这些东西演变的方式对进一步发展一种理解社会变811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动的框架是必要的。
”〔4〕(P420-421)按照诺思的说法,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为减少一个社会中人们拥有的思维模式的差异性提供了一种工具,并且构成了一致的看法在代际间转移的工具,人类的文化学习提供了一种内在交流的方法,还以宗教、神话和信条的形式对社会成员直接经验以外的现象提供了共同的解释。
一个经济体外在的规则也许在一夜之间改变,而内在的秩序是逐渐演变的,不同的内在秩序和实施方式的不同就会产生非常不同的绩效,对于社会经济结构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也就是产生诺思所说的路径依赖效应。
其次是制度的演化性,不同的制度具有不同的演化方式,制度在演化中涉及到不同的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甚至包括人们的心智、行为模式等等,诺思等人的制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哈耶克的影响。
哈耶克一直强调制度发展方式的演化特征,他认为制度是自发的秩序。
哈耶克把社会秩序定义为社会成员相互作用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依靠某种规则来形成和延续。
规则本身是一种共同知识,通过这些共同知识可以了解其他人行动的预期,从而能够有效地协调自己与其他人的行动,正是这种共同知识指导下的当事人互动才产生了以人类合作为基础的社会秩序。
这种社会秩序作为共同知识的载体体现为习俗、惯例或文化观念上。
这些习俗、惯例和文化观念一开始被采纳可能是出于其他的原因,甚至完全是出于偶然,后来这些习俗、惯例和文化观念之所以得到延续,是因为遵循这些习俗、惯例和文化观念的群体能够获得生存优势,使这一群体能够存活下来并得以延续。
也就是说,当事人在应对特定的环境时,偶然的或出于其他原因采纳了某个规则,导致了它在后来的生存抗争中获得优势,那么该规则作为优胜劣汰的结果被延续下来;同时,其他当事人会通过模仿该规则以增加自身竞争力,使该规则得以广泛传播,即“竞争发现”秩序。
哈耶克把这一过程称之为文化演化。
作为文化演化的选择机制,实质上是一种试错性学习过程,哈耶克认为这种学习主要是模仿性学习,作为模仿性学习的结果是形成了某种规则。
在现实生活中,遵循规则可以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第一,内在的规则对于市场经济的运行有一种规范与约束作用,成为了人们不断进行着重复交易活动的参与者的“共识”,大家这样做的结果最方便且风险最小,因此是一种市场经济运行的保障机制。
第二,内在秩序给市场参与者提供了确切的信息,这样可以节省交易费用,减少了盲目搜寻的成本。
在激烈的竞争中,它们作为规则而发挥作用,使人们免受本能的、短视的机会主义之害,并常常减少人们的协调和冲突〔5〕(P123)。
刘易斯用博弈论分析了作为内在秩序的习俗形成过程: L R(1,1)(0,0)(0,0)(1,1)LR 在这个矩阵中的收益值不代表物质的结果,他们分别代表用效用或心理满足的术语来表示的行或列博弈者的几个可能行动的结果。
在这里假定,博弈者偏好最高效用的选择。
从而在协调博弈里有两个纳什均衡(L,L)和(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