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用水测量时间》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水测量时间》说课稿
一、说教材
《用水测量时间》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时间的测量》单元中的一课。这一课将组织学生去探索如何用流水来计时,研究古人计时用的水钟,以及不同的计时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探究水钟记时的原理及设计制作水钟的过程。难点是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经历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的过程,使学生发现,看起来缓慢滴漏的水实际上流失得非常快。
二、说学情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三、说目标
1、知道在一定的装置里,才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以及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的原理。
2、能根据记录100毫升缓慢地流完需要多少时间,推测10毫升,50毫升的水流完需要的时间。
3、初步理解流水为什么能够计时,以及存在的问题。
四、说教法、学法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在教学中,我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探究式教学法、实验法、讨论归纳法,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法的选择固然重要,但是学法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让学生在活动和交流中产生个性化的经验。结合我校学情,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要采用“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证明—得出结论—应用”的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还以观察、提问、记录、讨论、小组实验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
五、说教学思路
根据科学探究教学的一般思路,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思路。
1、观察100毫升的水缓慢地流完需要多少时间;推测10毫升,50毫升水流完需要的时间。
2、对不同容量水流完所需要的时间提出假设,再用实验证明假设是否正确。
3、了解古人利用滴漏计时的原理。
4、根据原理,让学生自制各种类型的水钟。
六、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课前收集各种水钟的资料与图片。
2、每个小组准备一个铁架台、一个透明水杯、一个100毫升的量筒、适量的水、时钟。
(二)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课题
由有关时间的谚语“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让学生明白时间的宝贵,古代没有计时的钟、表等,那他们是用什么来计时呢?从而导入新课《用水测量时间》。
2、认识古代两种类型的水钟
(1)出示古代水钟的图片,观察水钟的结构。
(2)小组讨论这些计时工具是怎样计时的?
(3)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3、滴漏实验
我以“100毫升水缓慢滴漏所需多少时间?那么当量筒里的水积聚到10毫升和50毫升时,又各需要多少时间?”引导学生进入滴漏实验活动中,让学生经历一次完整的探究过程。
(1)小组动手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2)讨论交流。
(3)得出结论并生成新的问题。
A、如果把孔变大或变小,漏完同样多的水,所需要的时间会怎么变化?
B、漏完一杯水的时间和什么因素有关?
C、怎么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我们能控制时间的快慢吗?
(4)小结
A、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看起来缓慢滴漏的水实际上流失得非常快,所以要随时关紧水龙头。
B、我们还发现孔大流的快,孔小流的慢;流量多的快,流量少的慢。
C、时间与流水虽然都是运动着的,但流水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时间的流逝我们不能控制,因此,我们要珍惜时间。
4、课后延伸
回家以后设计一个测10分钟的水钟和家人共同享受做水钟的过
程及乐趣。
附板书设计:
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用水测量时间》说课稿
附送:
增强抗弯曲能力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
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增强抗弯曲能力》说课稿
一、教学设计分析
本课是《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二课时,在第1课《抵抗弯曲》的学习中,学生们自己学着控制变量,通过探究明白了增加材料厚度可以增强抗弯曲能力,但是这样会增加材料的用量。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非常自然地唤醒学生对旧知识的记忆,紧密联系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向新的探究主题。
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根据观察得到的信息,提出合适的探究问题,这是探究式学习的关键。为了保证学生能提出科学问题,我让学生重点比较观察6层的平板纸和3层的瓦楞纸的抗弯曲能力和内部结构,当学生发现6层的平板纸还是3层瓦楞纸抗弯曲能力强时,与原有的认知产生了矛盾。
“为什么上节课我们知道增加材料的厚度可以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但现在却是3层瓦楞纸抗弯曲能力强呢?瓦楞纸的抗弯曲能力强的原因是什么呢?抗弯曲能力可能与形状改变有关系吧?……一连串的问题随之产生,但是学生此时发自内心的急切欲望都是一致的,想“揭开抗弯曲能力的又一谜底”,有的同学已经自觉地在推测其中的原因了。这时,只需教师一点拨,学生的意见都达成一致:可能抗弯曲能力增强与形状有关系。
可见,让学生对6层的平板纸和3层的瓦楞纸进行观察研究,其实是让学生围绕“两个存在因果关系的问题,两个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的问题”进行探究,既符合学生探究的规律,不会偏离探究的方向,又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有了对问题的科学推测后,就要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首先,让学生思考:可以把纸折成哪些形状?要求学生用简单的图来表示,这样非常直观,又能节省记录的时间,六上年级的同学也应该具备了这个能力。
接着,就要折纸并分别测试它们的抗弯曲能力,这是一个对比实验,实验时的公平性显得尤其重要。在这里,我引导学生抓住一个变量(纸的形状的不同)而控制好其它的不变量(如纸的长度、宽度、距离、垫圈的重量、垫圈的摆放等),另外,我要求学生在测试前要先预测,怎样正确放垫圈,用垫圈数表示抗弯曲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