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关中市民俗风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榆林市民俗风情:社交礼节
榆林地区群众十分好客,亲戚朋友上门,热情接待。

群众认为:有亲朋上门是自己的荣耀,也是有人缘的标志;如果亲朋好友长久不上门,则是生活破落或离离寡合的表现。

客人来了,主人开门并揭起门帘迎接,让客人先进,然后自己才进门
榆林市民俗风情:行旅之俗
清末民初,境内尚无公路,村镇多为,人行便道,羊肠小径,坎坷不平。

即使所谓“官路”,也宽不过2米。

或则风沙扑面,或则爬山过塌,沟沟壑壑行旅甚为艰难。

其时群众出门,多赖步行,日行百余里是平常之事,穷人骑驴,富人骑骡马,也有骑骆驼的。

“骑驴婆姨
榆林市民俗风情:过老年
春节神木人称过春节为过老年,过老年是非常隆重的,时间长,内容丰富。

首先是过年的准备阶段长,神木旧时有句俗话说:“一年四大忙,淘米、刷房、淹菜、卧羊”。

四大忙中除淹菜之外的三大忙全是为着过年做准备的,所谓“卧羊”就是宰杀牛羊,
榆林市民俗风情:府谷风俗民情
府谷县由于历史上多民族文化汇聚交融和地域的特点,风土人情、乡俗习惯,既与毗连的神木县相近似,又受晋西北沿河各县和内蒙古伊克昭盟诸旗的影响,东、西、南、北传统习俗差异较大。

总的特点是古老纯朴,粗犷憨厚,不拘小节。

榆林市民俗风情:绥德有个民歌村
陕北绥德有个“文艺之乡”远近驰名。

石雕汉子、剪纸婆姨、民歌艺人在这里卧虎藏龙,解放初成立的绥德县剧团中主要的戏曲演员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这个乡的村民们世代传承着前辈们对文艺的热爱和天分,用手艺与歌喉痛快地表达着生活中的欢乐与
榆林市民俗风情:陕北窑洞
陕北高原是窑洞的故乡,那有着拱圆窗户的靠山窑和四明头窑,三五孔或七八孔,一排或几排,单列或组成四合院,随处可见。

进入农家院落,你可以看到窑洞方格木窗的土院里左石磨右石碾,鸡跑猪哼,一派浓浓的乡土风情。

榆林市民俗风情:陕北剪纸
陕北剪纸艺术品,俗称窗花。

即妇女们将它剪好后,贴在糊着雪白薄纸的窗格子内,那多姿多彩的窗花似盛开的春花绽放在农家屋内,七彩纷呈,别有一番景象。

每逢春节,农村大姑娘、小媳妇和老太婆剪的窗花,贴满窗子和炕头,流光溢彩,引人入胜。

榆林市民俗风情:陕北民歌
这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

一曲高歌,响遏行云,全扫靡靡之音;一声入耳,荡气回肠,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它,便是陕北民歌。

榆林市民俗风情:米脂秧歌
秧歌在米脂久传不衰。

它的起源显然与古代祭祀、戍边军旅庆功形式和农民欢庆丰收“手舞足蹈”有关。

米脂县过去流行传统秧歌,后来发展为新秧歌。

新春佳节,各村镇爱好“红火”的打头人(或称会长)自动聚会,商议办社火。

榆林市民俗风情:米脂人嫁女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米脂人对婚嫁大事十分看重,其礼俗在无定河流域颇具代表性。

尽管现在已不是过去那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包办婚姻了,但一引起传统习俗仍在民间保留着。

这些习俗有的是中华传统文化观念的延续,有的则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
关中八大怪
“陕西八大怪”,又称“关中八大怪”,指陕西省的关中地区(大致包括西安、咸阳、渭南、宝鸡、铜川,有时亦包括商洛北部)出现的八种奇特风俗习惯。

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关中地区在衣、食、住、行、东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

有着丰厚历史文化积淀的陕西关中地区,沿袭历史民俗,形成了生动有趣“八大怪”,以其“古风古韵古长安”的独特魅力,成为外地游人探寻的一大热点。

值得一提的是,实际上“陕西八大怪”中的风俗仅出现在关中一带,在陕西的大部分地区并非如此。

陕西省地理纬度跨度极大,从北至南存在陕北(黄土高原为主)、关中(渭河平原为主)、陕南(以秦岭以南的汉水流域为主)三大自然条件、文化差异巨大的区域。

以关中一地的风俗概括整个陕西,存在以点概面的概念缺陷,近年来亦多表述为“关中八大怪”以去除歧义。

一怪、面条像腰带二怪、锅盔像锅盖三怪、辣子是道菜
四怪、碗盆难分开五怪、帕帕头上戴六怪、房子一边盖[编辑本段]
七怪、不坐蹲起来八怪、秦腔吼起来
陕西风土人情:
1、临潼石榴:来西安旅游的人一定不要忘记品尝闻名中外的临潼甜石榴,临潼石榴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唐时杨贵妃就曾在华清宫亲手种植石榴.它具有果体大,果皮薄,色泽鲜艳,籽实味道甜香等特点,而且栽培面积居全国之首,因而成为著名的石榴之乡.年总产量达一百万斤左右,行销世界各地.九月中旬至十月上旬是石榴的成熟季节,此时去游览定会满载而归.
2、户县农民画:位于西安市西南方的户县是驰名中外的农民画乡,这里都是业余的农民画家,他们在农忙之余,用画笔展现自己的物质生产活动,讴歌美好的生活,描绘可爱的山川风光.内容健康,朴实,给人积极向
上的激情.色彩艳丽,笔法自由,同时也兼收中外其他美术派别的长处,给作品增添了新的格调.
3、凤翔木板年画:已有四百七十多年的历史,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扎根于农村.从年画画稿,调版,印刷到彩绘,都是乡村劳动人民在农闲时,手工操作.按农民生产,生活美好期望取材,按农民传统爱好的造型配色习惯而研制的.经过不断的吸收前人兴味,艺人逐步修改,提高出新,形成了都特的艺术风格.在陕,甘,宁,青,川一带
享有盛名,在国外也有一定影响.
4、唐三彩陶:是在汉代单色釉陶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新品种,是在白地的陶胎上,刷上一层无色釉,在用黄,绿,青等色加以装饰,烧制而成,色彩鲜丽,光泽柔和,各种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俑,实属三彩之冠.
5、仿秦铜车马:秦铜车马是1980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东侧挖掘出土的两件大型彩绘铜车马,工艺精湛,造型生动。

仿秦铜车马形象栩栩如生,能以假乱真,既满足了中外游人的购物需求,又充实了我国工艺美术品宝库。

6、陕北剪纸:剪纸俗称窗花,为聪慧的劳动妇女所创作,她浓缩着古老的黄河文化.每逢春节,家家窗上,门上贴满各式各样剪纸,把人们喜庆,快乐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近年来,这株黄土高原出生的民族艺术之花飘洋过海,深受国外宾朋的欢迎.
7、关中皮影:陕西是中国皮影戏的发源地,其皮影之盛行至今仍为全国之冠.重点主要在农村,体制多样,
组织分工严格有序,保留着民间说书的历史痕迹,是近代陕西诸种戏曲的前身。

作为一种“动画”是的傀
儡,“皮影娃娃”具有都特的舞台表演能力和造型观赏趣味,经过积累,已有其完整的传统体系.
8、秦腔:也称“乱弹”,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在陕甘一带民间歌舞的基础上,经秦,汉,隋,唐,宋,元,明历代发展日趋成熟,明末清初盛行于南北各地,对许多剧种都有很大的影响.其特点是:慷慨激昂,宽音大桑.主
要流行于西北各地.在西安,以西安易俗社,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秦腔最为著名.
9、仿秦兵马俑:随着秦兵马俑的发掘与展出,秦兵马俑复制品也日渐成为中外游客理想的纪念品和礼品。

其造型逼真,品种适宜于艺术馆、博物馆等陈列,也可供家庭陈设、装饰、馈赠亲友。

满足了中外游人的购物需求,使秦俑走出陕西,遍迹世界。

10、花馍:是陕西农民过节,结婚,祝寿等喜庆日子必有的特殊礼品.它的鲜艳色彩和奇特式样,体现了农民的高超手艺和真诚待客的淳朴,也是中国文明进步的象征.其图案采用变形,夸张手法,倍受人们爱.
11、灯笼:西安灯笼久负盛名.从汉代起,每至元宵节前后,大街小巷花灯盏盏,庭前屋檐红灯高悬.唐代更为壮观,城开不夜,歌吹满天.今天游览西安,只要赶上元宵节,就会看到夜如画,灯如海,人如潮的壮观景象.城墙上,街道上,公园里,处处挂满红灯,千姿百态,绚丽多姿.这时的西安宛如天宫,充满神奇和浪漫的色彩.
12、陕北红枣:红枣是驰名中外的陕北土特产,是一种医,食两用果品.由于气温,水分,光照,使其果大,色红,酸甜可口;富含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粘液质,维生素A,B2,C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具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养,解药毒等功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