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知识产权人才供求现状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朝着国际化趋势迅猛发展,我国大大小小的企业也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环境中不断提升了自己的竞争力,纵然如此依然存在着企业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不足的现象。特别是在当前全球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日益扩大、保护水平不断提高、保护力度不断加强的宏观环境下,我国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出现了知识产权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而导致该现象的根本原因为知识型产权人员的培养滞后。本文就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人才的供求现状和对策进行简单探讨,希望为培养更多的知识型产权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知识产权人才;供求;现状;对策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其参与到了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中,并且还在各项技术创新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而企业在不断创新技术过程中,其自主知识产权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其创新要素能否在企业生产中发挥实际效果,成为了当前评价一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高低的最重要也最直接的指标。但是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必然少不了一批知识产权人才的推动,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在后金融时代可持续发展,那么就要重视知识产权人才的引进。但是因为各方面因素,我国当前知识产权人才过少、质量有待提高,还无法满足企业对其所需。因此研究我国知识产权人才供应现状与对策,采取有效途径加大对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知识产权人才的相关界定
纵观国内,不同的学者对于知识产权人才的定义各持己见,但若从知识产权的运行环节分析①,再结合当前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国内学者普遍认同将知识产权人才定义如下:所谓知识产权人才即从事跟知识产权相关的专业人员,是在知识产权领域中创造、运用、保护以及管理知识产权的人才[1]。后来有学者根据实际工作将知识产权人才划分为以下六类:其一为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工程、经营和管理人员(如:知识产权主管、知识产权工程师等);其二为专业服务机构中的知识产权代理和法律服务人员(如:商标代理人、专利代理人等);其三为国家知识产权行政部门中从事审查专利和商标的人员;其四为各级司法部门中从事知识产权司法的人员(如:检察官、法官等);其五为在各级知识产权管理机关中参与知识产权公共管理的人员(如:在工商局、产权局等机关中从事行政管理和执法的人员);其六为在高校和科研单位从事知识产权教学和研究的人员②。
二、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人才供求现状
通过大量研究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在面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转型背景下,尝试通过研发和凭借自主知识产权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的迫切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知识产权人员的重要性,并为此设置了专门的知识产权工作一职或者部门来管理知识产权相关事宜,而知识产权经济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很多企业要逐渐意识高知识产权人才战略在促进自身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归纳起来,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人才供求主要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应急型实用人才缺口严重
所谓应急型实用人才即针对当前各个行业急需的具有一定知识或者技能,在应急方面提供服务发展并作出贡献的人才。应急型实用人才缺口严重主要体现在大中型企业和高科技产业领域缺乏知识产权管理的实务型人才,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著名的陶鑫良教授曾经说过:当前我国的知识产权应急型实用人才面临着“等米下锅”的现状,因此急需培养出更多应对涉及知识产权纠纷和诉讼的知识产权应急型人才、自主驰名品牌的知识产权应急型管理和经营人才[2]。
(二)对复合型管理人才的需求加大
当前,我国是在法学学科和法学专业基础上来培养知识产权人才的,通过这种途径培养
的知识产权人员为纯法学性质,因而其法学基础扎实,在法理方面全面能够适应司法和立法的需要。然而在现实服务中,因此缺乏理工类专业知识,再加上缺乏经营和管理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满足岗位的需求。知识产权学科本身作为一们交叉性、复合型、综合性学科,不仅要求知识产权人才具备扎实的法学功底,还应该具备基础的理工科技术知识。对于企业来讲,要想在国际市场中站稳并有较强的竞争力,必然少不了一批复合型的知识产权管理经营人员。
(三)从事知识产权教育和研究的人才队伍有待加强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仅应该加大对与时俱进的知识产权法律人才、创新人才、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还应该站在长远发展的宏观角度来培养更对致力于高级知识产权研究和教学的人才,进而促使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不断趋于完善和健全,为培养更多的知识产权人才做保证。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跟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致的,两者均正朝着国际化和大众化方向发展。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科教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注定也要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这便对我国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具备宏观发展视野,牢牢把握国际法律的规则,而且还应当具备参与国际法律事务的能力[3]。唯有如此,才能带领我国的知识产权事业朝着更高、更远的方向前进。当前我国在知识产权人才供应上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数量上严重不足。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产权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因此知识产权人才已经成为企业乃至地区和国家竞争的关键所在,也成为新形势下衡量一个企业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指标③。虽然我国在关于知识产权的司法、立法、执法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但是依然跟构建知识产权强国的目标还存在很大差距。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人才特别是企业的知识产权人才严重不足的现状。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各地高校接受过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的人才还不到12%,纵观全国2548多所高校,仅仅只有20余所高校设立有知识产权双学位专业。根据国际惯例,企业中知识产权人员的比例已经占技术人员的4%,例如:日本的松下公司在其本国内从事知识产权相关工作的人员数量高达700余人(技术人员总数约2万人),即便对于该比例,该公司依然认为偏低。而辽宁省作为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全省技术人员高达200万人,若按照上述比例,知识产业人才的数量约8万人。但是我国各大高校在每年培养的知识产权人才数量还不到200人。当前我国从事专职代理的人员共4500人,再加上商标代理人、知识产权研究和教学人员、植物品种代理人等,从事知识产权人数约1万人④。从上述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面临着知识产权人才严重供不应求的现状。另外,我国绝大部分企业仅仅是设置兼职机构和配备兼职人员从事知识产权相关事务,很少有企业设置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来管理知识产权事务。二是质量有待提高。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知识产权教育起步较晚,高校开设知识产权专业的时间也较短。就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现状来来看,在数量上不仅严重不足,在质量方面也有待提高。我国培养知识产权人才的主要途径为短期培训,换而言之为了满足某一个行业或者某一个方面所需,有针对性设置知识产权培训班,招入拥有知识产权基础的人员参加,然后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开展教学。例如:专利审查人员,其必须具备法律知识、专业技术知识、自然科学、文字表达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就招收的专利审查员现状来看,主要来源于高等院校的理工科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仅仅接受了为期3至4个月跟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便担任专利审查员一职。然而那些从未接触过知识产权的理工科学生,在毕业后经过半年培训,便完成了知识产权专业学生3至4年的所有课程,这必然会影响专利审查员的质量⑤。不仅如此,我国大多数高校将知识产权专业设置在法学学科中,并且主要是培养法学专业的知识产权学生,教学内容也局限于法律课程,导致培养出来的知识产权执法者缺乏专业技术能力,对新技术的了解程度不够,因此知识产权人必须是复合型人才,不仅应该具备理工背景,懂技术、懂经济、懂法律、懂网络,还应该会管理、会外语的综合型人才,我国这种高质量、复合型的知识产权人才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