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知识产权人才供求现状与对策
中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中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随着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显得尤为紧迫和关键。
本文将探讨中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现状和挑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中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现状中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知识产权领域对人才的需求远远超过了供给。
尽管中国有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拥有丰富的知识产权资源,但专业化程度较低,对实际业务的理解程度有限。
其次,当前的教育体系还存在着对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的问题。
大多数高校专业设置相对滞后,知识产权方面的课程设置不够全面,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
此外,与法学、商学和工程类专业相比,知识产权专业的声誉和社会认可度较低,导致学生对该领域的兴趣不高。
二、中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挑战中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面临着多重挑战。
首先,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法需要得到进一步改进。
当前,大多数学校的知识产权培养计划较为模糊,培养的重点和目标不够清晰。
其次,培养过程中应加强实践环节。
理论学习虽然重要,但缺乏实践训练使学生很难应对实际工作中的挑战。
此外,师资队伍的结构也需要改善。
知识产权领域需要既深谙理论又具备实践经验的师资力量,但目前的情况是相关专业的教授和研究员普遍偏向于理论研究,而对实际问题了解较少。
三、解决挑战的方案要加强中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我们应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加强高等教育中的知识产权培养。
学校应加大对知识产权相关课程的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实践技能。
其次,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学校可以与相关企业合作,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应用所学知识。
同时,应建立行业导师制度,将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引入教学过程中。
第三,要建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
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标准,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行科学评估。
四、展望未来中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的前景是光明的。
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学生和企业开始重视知识产权。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挑战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挑战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国家创新发展的核心问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重视创新的国家来说,知识产权保护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和所面临的挑战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法规的健全与完善:中国颁布了一系列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为知识产权保护创造了法律基础。
2.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升:近年来,中国普通民众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程度不断提高,对于盗版、侵权行为的抵制力度也在不断加强。
3.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加强:中国各级法院对于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态度和力度有了极大的提高,高效审理和判决力度对于打击侵权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尽管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1.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不足:虽然普通民众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有所提升,但整体上仍存在一些观念上的问题,如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不够系统和深入。
2.打击侵权力度不够:尽管司法保护加强了,但侵权行为数量依然庞大,打击力度仍然不够,尤其是对于网络盗版行为,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执法手段亟需进一步完善。
3.外国知识产权侵权问题:中国在加强自身知识产权保护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同时,也面临着外国知识产权侵权问题。
中国应加强与国际相关组织的合作,通过国际合作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4.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创新的迫切需求: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挑战,需要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进行创新和完善。
三、应对挑战的建议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应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普通民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通过教育宣传、社会活动等形式,普及知识产权保护知识,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2.加大侵权惩罚力度:加强执法力度,对于侵权行为采取更加严格的惩罚措施,提高违法成本。
浅谈我国知识产权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浅谈我国知识产权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对知识产权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也越来越重视。
知识产权是指人类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
发展知识产权学科,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对推动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知识产权学科建设的现状目前,我国知识产权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纷纷成立了知识产权研究机构,开设了知识产权相关的本科、硕士和博士专业。
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实施,也为知识产权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当前全球知识产权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我国知识产权学科建设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
二、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问题虽然我国的知识产权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依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目前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专业人才相对不足,特别是高层次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
知识产权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缺乏国际竞争力。
由于我国仍然处于知识产权保护相对较弱的发展阶段,国内专业人才的培养面临着缺乏实践平台、理论水平不足等问题。
三、加强对知识产权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重视正确认识知识产权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加强对这一领域的投入和支持,是当前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的当务之急。
要加强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支持,鼓励他们加大对知识产权学科建设的投入,提高知识产权学科的研究水平和教学质量。
加强与国际知名专业机构的合作,引进国外的优质教学资源和先进教学理念,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学科的国际竞争力。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和产学研合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知识产权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它涵盖了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方面。
中国知识产权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中国知识产权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中国知识产权的发展现状如何?1.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
中国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加强了相关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力度。
中国加入了许多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组织,提高了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
2.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不断提升。
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开展研发活动,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技成果。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国家。
3.知识产权运用意识增强。
中国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
一些公司还通过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来提升竞争力。
虽然中国知识产权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存在以下问题和挑战:1.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虽然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但仍存在一些地方保护力度不够的问题。
一些企业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仍然存在,对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仍然严重。
2.知识产权运用水平有待提高。
一些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运用意识和能力还比较薄弱,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认识不足,缺乏对知识产权的长期战略规划。
3.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不完善。
一些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管理仍然比较混乱,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和体系。
未来中国知识产权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将继续加大。
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打造一个更加公平、稳定、可预见的法治化环境。
2.知识产权的运用水平将不断提高。
中国企业将在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上加大投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3.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和体系将进一步完善。
中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中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日益涌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经济社会的核心竞争力,知识产权的合理保护和运用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而要实现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和运用,就必须依托一个强大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
本文将探讨中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现状分析1.1 人才培养现状在知识产权领域,中国目前存在着人才培养的不足。
一方面,各类高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开设的知识产权专业相对较少,而另一方面,现有的知识产权课程往往与实际需求脱节。
此外,知识产权人才及相关专业的教师队伍还面临着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
1.2 人才队伍建设现状目前,中国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高端人才匮乏,中低端人才过剩。
另一方面,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专业人才数量和质量都有一定差距。
二、挑战分析2.1 技术创新速度快当前,全球知识产权保护面临技术创新速度加快的巨大压力。
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的迅猛发展,对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全新要求。
因此,需要加快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步伐,提高其专业素质,以更好地适应新兴技术带来的知识产权挑战。
2.2 跨学科需求增多知识产权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跨学科的综合素质。
而目前,中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往往存在学科单一、缺乏综合素质等问题。
为了适应知识产权领域的需求,驱动知识创新,中国需要加强跨学科人才的培养,提高其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对策与建议3.1 加强教育体系建设为了提高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质量,中国需要加强教育体系建设。
一方面,应增加知识产权相关专业的开设,并注重课程设置的实战性和创新性。
另一方面,还需要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知识产权领域教师的培训与评价,提高其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3.2 拓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渠道除了传统的高校教育,中国还可以通过拓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渠道来满足需求。
我国知识产权现状及发展方向
我国知识产权现状及发展方向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创造和发明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以及实施其他创新行为时所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版权等法律保护。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国作为一个具有庞大市场和创新潜力的国家,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发展一直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我国知识产权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我国知识产权的现状1.1 专利专利是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领域之一。
我国近年来专利申请量持续增长,在创新能力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我国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专利申请量第一的位置。
2019年,中国专利申请量达到153.6万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过50%。
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实力不断增强。
1.2 商标商标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建立品牌形象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
我国的商标注册数量也在不断增长,2019年申请量已超过700万件。
我国政府也加大了对商标保护的力度,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提高对知名商标和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
1.3 版权版权是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撑,对于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版权保护体系逐渐完善,版权意识也在提高。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于网络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了离岸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
同时,我国还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版权合作,积极参加国际版权组织和条约。
二、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的方向2.1 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尽管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仍然存在,尤其是在互联网领域。
另一方面,我国的知识产权审查和审理速度有待进一步加快。
因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违法成本,加强执法力度,完善知识产权审查和审理制度,保证知识产权的快速有效保护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
2.2 加强知识产权运营和管理知识产权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本身,更在于能否得到有效的运用和管理。
我国需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转化和运营,促进知识产权的商业化,使之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对策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对策一、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知识产权保护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中之重,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
知识产权保护涉及到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法律执行和法律意识等多个方面。
目前,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虽然在不断改善,但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1.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相对完备的,目前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
但与国际上先进法律制度相比,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还存在以下问题:(1)法律规范缺乏统一性和系统性:中国专利、商标和著作权法律体系分别由不同的法律法规组成,法律体系之间缺乏协调和衔接,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2)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缺乏有效惩罚措施:当前我国对侵权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有些不法商家采取侵犯别人知识产权的手段来获取商业利益,但如果被发现只需承担轻微的民事责任,不能有效遏制侵权行为。
2.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存在的问题司法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我国司法保护知识产权面临以下问题:(1)司法保护缺乏效率:目前我国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增长迅速,但对于大量案件的处理效率偏低。
近年来,人们对侵权行为开始有了观念上的认知,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依法制裁侵权行为仍然存在难点,因此导致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得以继续存在。
(2)司法保护力度不够:一些侵权人往往依靠自己熟悉的法律条文,进行不法行为,一旦被检举、举报,往往具有较强的逃避处理的能力。
二、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对策1. 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体系为了解决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法律制度问题,需要完善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之间的衔接,以及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法规。
加强对知识产权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公民法律意识。
同时,加强保护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出台针对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为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和保护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
论我国知识产权人才供求现状与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朝着国际化趋势迅猛发展,我国大大小小的企业也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环境中不断提升了自己的竞争力,纵然如此依然存在着企业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不足的现象。
特别是在当前全球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日益扩大、保护水平不断提高、保护力度不断加强的宏观环境下,我国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出现了知识产权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而导致该现象的根本原因为知识型产权人员的培养滞后。
本文就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人才的供求现状和对策进行简单探讨,希望为培养更多的知识型产权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知识产权人才;供求;现状;对策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其参与到了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中,并且还在各项技术创新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而企业在不断创新技术过程中,其自主知识产权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其创新要素能否在企业生产中发挥实际效果,成为了当前评价一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高低的最重要也最直接的指标。
但是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必然少不了一批知识产权人才的推动,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在后金融时代可持续发展,那么就要重视知识产权人才的引进。
但是因为各方面因素,我国当前知识产权人才过少、质量有待提高,还无法满足企业对其所需。
因此研究我国知识产权人才供应现状与对策,采取有效途径加大对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知识产权人才的相关界定纵观国内,不同的学者对于知识产权人才的定义各持己见,但若从知识产权的运行环节分析①,再结合当前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国内学者普遍认同将知识产权人才定义如下:所谓知识产权人才即从事跟知识产权相关的专业人员,是在知识产权领域中创造、运用、保护以及管理知识产权的人才[1]。
后来有学者根据实际工作将知识产权人才划分为以下六类:其一为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工程、经营和管理人员(如:知识产权主管、知识产权工程师等);其二为专业服务机构中的知识产权代理和法律服务人员(如:商标代理人、专利代理人等);其三为国家知识产权行政部门中从事审查专利和商标的人员;其四为各级司法部门中从事知识产权司法的人员(如:检察官、法官等);其五为在各级知识产权管理机关中参与知识产权公共管理的人员(如:在工商局、产权局等机关中从事行政管理和执法的人员);其六为在高校和科研单位从事知识产权教学和研究的人员②。
加快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
加快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加快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摘要知识产权是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撑力量,对于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而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则是保障知识产权体系有效运行和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从加快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展开探讨,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培养策略和建议。
1. 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创造性活动中产生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权益,包括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
在现代社会,知识产权不仅仅是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也是国家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有一句话说得好:“知识产权是国家的命脉”。
因此,加快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现状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知识产权领域的专业人才相对不足,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差距。
另一方面,知识产权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培养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加快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
3. 加快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策略3.1 加强知识产权教育的宣传和普及首先,要加强对知识产权教育的宣传和普及工作。
通过组织培训、举办讲座等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和保护意识。
3.2 设置知识产权相关专业其次,要加大对知识产权相关专业的设置力度。
在大学和科研院所中增设知识产权专业和方向,推动开展知识产权相关科研项目,培养更多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
3.3 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知识产权是实践性很强的领域,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开展实践课程、实习实训等活动,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到知识产权实践中,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3.4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知识产权领域是国际性的领域,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和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理念。
通过与国外知识产权机构和高校的合作,提升我国知识产权人才的国际化素质。
4. 总结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是保障知识产权系统有效运行和发展的关键。
我国知识产权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知识产权的现状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推进,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创造、使用和运用知识时所享有的权利,包括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知识产权的现状与发展,并分析相关问题。
一、知识产权的保护状况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的重要手段。
我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已逐步建立起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构,取得了长足进展。
特别是在专利保护方面,我国连续多年申请专利的数量居世界首位。
然而,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知识产权保护缺乏有效执行。
虽然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一系列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和机制,但是在实际执行中,侵权行为仍然比较常见。
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故意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导致创新动力受到抑制。
其次,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不够普及。
由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薄弱,许多企业在创新方面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和公众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知识产权的发展趋势1. 加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知识产权合作不断深化。
我国通过加入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和签署多边协议,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推动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2. 优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针对知识产权保护中的问题和挑战,我国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例如,加快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惩罚力度,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等。
3. 增加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力度知识产权的核心在于创造和利用,我国应积极鼓励创新活动,提高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的能力。
加强知识产权的培训和教育,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改善创新环境,为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提供更好的条件。
三、对知识产权的思考与建议1. 增强执法力度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力度,提高违法侵权成本,加大对侵权者的处罚力度,为创新活动提供有力保护。
对我国知识产权现状的分析与对策思考
对我国知识产权现状的分析与对策思考
一、知识产权现状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56年颁布的《专利法》以来,从那时起,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已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在1991年签署《》贸易性知识产权条约(TRIPs)后实施了一系列知识产权,大大推动了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从1994年起,我国不断修订和发布相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以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来推动发展,并加强知识产权的国际合作,帮助我国吸收外国先进技术,推动我国发挥技术创新的作用。
从2005年9月1日起,我国开始施行新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在促进知识产权的全面保护,以及将知识产权保护纳入法律体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于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相应的实施手段,充分展示出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目标和努力,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实施的不够到位,如《专利法》的完善,根据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评估,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实施仍然滞后于许多发达国家,特别是对新兴科技的保护,如生物技术法、因特网法等仍然缺乏相应的法律保护措施;
2.知识产权行政部门的监督能力有待加强。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发展思路一、前言知识产权是当今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知识产权保护无疑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创新和加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而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历来备受关注。
本文将结合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和发展思路,分析其问题与瓶颈,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1.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不断完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保护知识产权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
此外,中国还加入了多项国际知识产权公约和协议,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等,完善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2.知识产权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截至2019年6月,中国专利申请量超过154万件,位居全球第一。
同时,中国的商标注册量也连续多年领先全球。
在著作权领域,中国在版权登记、作品保护等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果。
3.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中国对于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程度逐年提升。
刑事制裁规定的增加和地址侵犯知识产权行为面广,律师从业机构规范等措施的实施,有效地保护了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
三、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和瓶颈1.知识产权保护理念不足在中国部分领域仍然存在模仿、抄袭等情况,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理念仍然不足。
面对复杂多样的知识产权案件,法官的专业能力、司法水平和判断力都存在较大差异。
2.知识产权维权成本较高中国知识产权纠纷解决的渠道和方式不够多样化,维权成本相对偏高,延缓了知识产权保护的进程。
破译涉及知识产权的案件的复杂性,需要专业人员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这对于个体企业而言无疑是一项沉重负担。
3.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缺失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在某种程度上还停留在离散、非系统化状况下的,相关法律法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都存在相应的问题。
这种情况使得知识产权保护不够有效和完善,也制约了产业创新和知识产业发展。
我国知识产权形势分析与对策研究
我国知识产权形势分析与对策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的保护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
知识产权不仅涉及到企业的核心利益,也关系到国家整体利益。
本文将着重探讨我国知识产权形势的现状,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第二章:我国知识产权形势现状1.知识产权产业的发展现状我国知识产权产业发展缓慢,产业链不完整,技术含量较低。
其中,专利产业化程度不高,无法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商标品牌价值发挥不充分,缺乏有效的传播渠道;版权保护程度不高,盗版问题依然突出。
2.知识产权的意识普及我国知识产权意识相对较弱,很多企业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
在商品标准制定和营销环节中,知识产权方面的考虑较少。
3.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制定的法律法规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特别是在知识产权数据共享、知识产权诉讼的实践中存在严重不足,加剧了一些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困境。
第三章:对我国知识产权形势的分析1.政策保护政府应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政策力度,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门槛,增加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如补助企业知识产权费用,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利益单价,规范知识产权代理、调解、仲裁等服务行业的管理,一定程度地鼓励企业积极主动申请知识产权。
2.行业自律行业自律对于保护知识产权至关重要。
企业应加强标准化、梳理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与制度,加强员工知识产权教育和培训,增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3.完善法律制度。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应进一步完善,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建立侵权成本机制。
另外,加强国际知识产权协议的签订,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有利于推动我国知识产权研究方向更具前瞻性与针对性,引导社会创新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章:结论知识产权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正逐渐被认知,但我国知识产权发展还需加强,完善相应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才能使我国知识产权产业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更有效提升国家经济实力水平。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然而,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中国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创新能力,也影响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因此,需要探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现状分析1.法律环境在法律方面,中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首先,我国颁布了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包括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
其次,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遵守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规则。
这些举措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然而,法律环境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
首先,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有些落后,缺乏创新性,不能完全满足当今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
其次,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执行有时候不够严格,缺乏有效的惩罚措施。
2.法律意识法律意识也是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虽然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还存在一些人对于知识产权的认知问题。
例如,一些人认为他们能够自由地在互联网上下载和分享各种资源,而不知道这些行为已经构成了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这种法律意识的不足,不仅会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对人们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产生影响。
3.管理效率知识产权保护需要依靠国家机构和相关部门的管理和协调。
然而,在我国,管理效率仍然存在问题。
例如,在专利申请方面,因为申请数量过多,审核时间过长,导致了申请者等待时间过长,过程过于繁琐,影响了创新的速度和成果。
同时,一些国营企业及大学、研究院所也缺乏足够的管理和监督,容易出现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二、对策分析1.加强法律改革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的改革。
首先,需要颁布更多创新性的法律或修订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其次,需要完善相关的实施细则和标准,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执行效率和效果。
2.加强法律教育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法律教育工作,提高人民的法律意识和素质。
我国知识产权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知识产权的现状与发展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对于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提升国际竞争力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从现状来看,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日益完善。
在法律制度方面,已经形成了以等为核心的较为完备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
这些法律法规的不断修订和完善,为知识产权的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例如,在专利领域,对于专利的审查标准和授权条件不断优化,提高了专利的质量;在商标方面,加大了对恶意抢注和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
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不断增强。
我国的专利申请量和商标注册量多年来一直位居世界前列。
在科技创新领域,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科研机构重视知识产权的创造,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成果。
例如,在 5G 通信、高铁技术、电子商务等领域,我国拥有了众多自主知识产权,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知识产权的运用效益逐步显现。
通过知识产权的质押融资、许可转让等方式,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知识产权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了一批具有知识产权优势的产业集群,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然而,我国知识产权领域也存在一些问题。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仍有待提高。
部分企业和个人对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侵权行为时有发生,特别是在一些新兴领域和网络环境中,侵权现象较为严重。
知识产权的质量和结构有待优化。
虽然我国的专利申请量和商标注册量巨大,但其中高质量、高价值的知识产权相对较少。
一些专利和商标存在创新性不足、实用性不强等问题。
知识产权的国际竞争力还需提升。
在国际知识产权竞争中,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核心技术的掌握、知名品牌的打造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面对这些现状和问题,我国在未来的知识产权发展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我国知识产权的现状和不足
我国知识产权的现状和不足简介知识产权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它不仅关乎到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
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本文将对我国知识产权的现状和不足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现状法律体系建设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日益完善,已经形成了以《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为基础的法律体系框架。
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针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打击,维护了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产权意识提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过去几年中,我国公众对知识产权的意识逐渐增强。
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了对自身知识产权的申请和维护。
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提升我国近年来在知识产权创造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
特别是在高技术领域,我国科研机构和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技术创新成果,提升了我国的研发创新能力。
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的讨论和合作,并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签署了知识产权合作协议。
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我国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增强,为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国际合作支持。
不足之处法律实施和执法存在差距虽然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但在实施和执法方面仍存在差距。
一些地方执法力度不够,侵权者被打击不力,导致知识产权侵权犯罪行为频发。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够一些企业和个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仍然较弱,依赖于单纯的技术和低成本竞争,忽视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
部分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申请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创新成果保护不力。
侵权行为难以取证部分侵权行为虽然存在,但由于隐蔽性较强、取证难度大等原因,导致侵权方往往能够逃避法律的制裁。
这给知识产权的保护带来了困难。
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的现状与对策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的现状与对策知识产权是国家非常重视的事情,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知识产权在近些年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但是最近也出现了很多次的侵权行为,这些侵权行为对于国家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
有必要深入分析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的现状以及采取合理的对策。
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的现状(一)法律法规短板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所以针对自主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也越来越多了。
但是,我国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与国际接轨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其中最明显的是反假货条例比较宽松,而限制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实施的有力性更加低,从而给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提供了侵权和复制的可能性。
(二)执法力量不足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政府各部门比较重视,特别是近些年各级法院与相关机构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在相关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中,社会对知识产权的认知总体上尚不够,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执行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够力度和深度,给当事人权益的维护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技术状况落后即便我国实施的知识产权法律比较完善,但是在实际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最明显的是信息技术水平。
当前,我国的技术素质已经相当不高,而精细化程度也比较低,特别是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和保护技术等方面,仍处于后退状态,缺乏相关的研究与开发,从而对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对策(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此,要求我国政府在建立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方面必须进行积极的努力,尤其是要加强有关反假货条例的紧密性,能够从宏观角度有效地限制和惩戒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更加严格地保护企业自主知识产权。
(二)提升执法力量除了要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以外,还需要提升执法力量,这一方面有针对性的进行社会教育,让大众对知识产权有更多的认知,这样能够更好地发挥执法机构的作用;另一方面,我国政府应该加大对相关机构的支持,尤其是要加强执法力量,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可以进行更加有效的打击和惩戒。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展望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展望知识产权是现代社会重要的财富和创新驱动力,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展望。
一、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强国之一,面临着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知识产权保护也逐渐引起了政府和企业的重视。
1. 政府层面的改革中国政府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力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例如,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加强了相关部门的执法能力;设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提高了审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效率。
2. 法律法规的完善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不断完善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
改进了专利审查制度,提高了专利的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加强了商标注册制度,打击了商标侵权和假冒行为;加强了版权保护,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3. 企业自主创新的推动中国的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也在积极探索和创新。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自主研发和创新,并通过申请专利、商标注册等手段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一些大型企业还建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
二、知识产权保护的展望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未来的展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努力。
1. 加强执法力度尽管中国政府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但是在执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有些地方执法力度不够,导致了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泛滥;另一方面,执法部门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还需要提高。
未来,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并提升执法机构的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
2.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仍有待完善。
需要建立起全方位的保护机制,涵盖专利、商标、版权等各个方面。
同时,还应加强知识产权的登记、监测和管理,提高保护机制的透明度和运行效率。
年知识产权人才将超百万
年知识产权人才将超百万汇报人:2023-12-12•知识产权人才现状•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人才需求预测目录•知识产权人才发展对策建议•结论与展望01知识产权人才现状随着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每年都有大量的新增知识产权人才。
知识产权人才缺口仍然较大尽管知识产权人才数量在不断增加,但与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知识产权人才的缺口仍然较大,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尤其缺乏。
随着知识产权人才数量的增加,高水平、高素质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比例也在不断提高,这对于提升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产权人才专业背景多样化知识产权人才的专业背景越来越多样化,涵盖了法律、技术、管理等多个领域,这也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提供了更全面的支持。
知识产权人才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人才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一线城市,内陆地区和二三线城市的知识产权人才相对较少。
企事业需求的知识产权人才增多随着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开始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02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注重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具有宽广视野和高度综合素质的知识产权人才。
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旨在培养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门型人才。
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知识产权人才。
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案例分析01020304介绍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法律保护、申请流程等知识。
介绍知识产权的管理、运营、维护等知识。
介绍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实施、评估等知识。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知识产权纠纷的处理、诉讼等知识。
通过实践课程,让学生了解知识产权的实际操作,如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等。
实践课程通过实习,让学生了解知识产权的实际工作,加深对知识产权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朝着国际化趋势迅猛发展,我国大大小小的企业也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环境中不断提升了自己的竞争力,纵然如此依然存在着企业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不足的现象。
特别是在当前全球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日益扩大、保护水平不断提高、保护力度不断加强的宏观环境下,我国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出现了知识产权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而导致该现象的根本原因为知识型产权人员的培养滞后。
本文就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人才的供求现状和对策进行简单探讨,希望为培养更多的知识型产权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知识产权人才;供求;现状;对策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其参与到了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中,并且还在各项技术创新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而企业在不断创新技术过程中,其自主知识产权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其创新要素能否在企业生产中发挥实际效果,成为了当前评价一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高低的最重要也最直接的指标。
但是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必然少不了一批知识产权人才的推动,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在后金融时代可持续发展,那么就要重视知识产权人才的引进。
但是因为各方面因素,我国当前知识产权人才过少、质量有待提高,还无法满足企业对其所需。
因此研究我国知识产权人才供应现状与对策,采取有效途径加大对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知识产权人才的相关界定纵观国内,不同的学者对于知识产权人才的定义各持己见,但若从知识产权的运行环节分析①,再结合当前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国内学者普遍认同将知识产权人才定义如下:所谓知识产权人才即从事跟知识产权相关的专业人员,是在知识产权领域中创造、运用、保护以及管理知识产权的人才[1]。
后来有学者根据实际工作将知识产权人才划分为以下六类:其一为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工程、经营和管理人员(如:知识产权主管、知识产权工程师等);其二为专业服务机构中的知识产权代理和法律服务人员(如:商标代理人、专利代理人等);其三为国家知识产权行政部门中从事审查专利和商标的人员;其四为各级司法部门中从事知识产权司法的人员(如:检察官、法官等);其五为在各级知识产权管理机关中参与知识产权公共管理的人员(如:在工商局、产权局等机关中从事行政管理和执法的人员);其六为在高校和科研单位从事知识产权教学和研究的人员②。
二、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人才供求现状通过大量研究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在面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转型背景下,尝试通过研发和凭借自主知识产权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的迫切需求。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知识产权人员的重要性,并为此设置了专门的知识产权工作一职或者部门来管理知识产权相关事宜,而知识产权经济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很多企业要逐渐意识高知识产权人才战略在促进自身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归纳起来,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人才供求主要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应急型实用人才缺口严重所谓应急型实用人才即针对当前各个行业急需的具有一定知识或者技能,在应急方面提供服务发展并作出贡献的人才。
应急型实用人才缺口严重主要体现在大中型企业和高科技产业领域缺乏知识产权管理的实务型人才,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著名的陶鑫良教授曾经说过:当前我国的知识产权应急型实用人才面临着“等米下锅”的现状,因此急需培养出更多应对涉及知识产权纠纷和诉讼的知识产权应急型人才、自主驰名品牌的知识产权应急型管理和经营人才[2]。
(二)对复合型管理人才的需求加大当前,我国是在法学学科和法学专业基础上来培养知识产权人才的,通过这种途径培养的知识产权人员为纯法学性质,因而其法学基础扎实,在法理方面全面能够适应司法和立法的需要。
然而在现实服务中,因此缺乏理工类专业知识,再加上缺乏经营和管理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满足岗位的需求。
知识产权学科本身作为一们交叉性、复合型、综合性学科,不仅要求知识产权人才具备扎实的法学功底,还应该具备基础的理工科技术知识。
对于企业来讲,要想在国际市场中站稳并有较强的竞争力,必然少不了一批复合型的知识产权管理经营人员。
(三)从事知识产权教育和研究的人才队伍有待加强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仅应该加大对与时俱进的知识产权法律人才、创新人才、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还应该站在长远发展的宏观角度来培养更对致力于高级知识产权研究和教学的人才,进而促使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不断趋于完善和健全,为培养更多的知识产权人才做保证。
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跟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致的,两者均正朝着国际化和大众化方向发展。
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科教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注定也要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这便对我国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具备宏观发展视野,牢牢把握国际法律的规则,而且还应当具备参与国际法律事务的能力[3]。
唯有如此,才能带领我国的知识产权事业朝着更高、更远的方向前进。
当前我国在知识产权人才供应上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数量上严重不足。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产权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因此知识产权人才已经成为企业乃至地区和国家竞争的关键所在,也成为新形势下衡量一个企业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指标③。
虽然我国在关于知识产权的司法、立法、执法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但是依然跟构建知识产权强国的目标还存在很大差距。
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人才特别是企业的知识产权人才严重不足的现状。
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各地高校接受过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的人才还不到12%,纵观全国2548多所高校,仅仅只有20余所高校设立有知识产权双学位专业。
根据国际惯例,企业中知识产权人员的比例已经占技术人员的4%,例如:日本的松下公司在其本国内从事知识产权相关工作的人员数量高达700余人(技术人员总数约2万人),即便对于该比例,该公司依然认为偏低。
而辽宁省作为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全省技术人员高达200万人,若按照上述比例,知识产业人才的数量约8万人。
但是我国各大高校在每年培养的知识产权人才数量还不到200人。
当前我国从事专职代理的人员共4500人,再加上商标代理人、知识产权研究和教学人员、植物品种代理人等,从事知识产权人数约1万人④。
从上述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面临着知识产权人才严重供不应求的现状。
另外,我国绝大部分企业仅仅是设置兼职机构和配备兼职人员从事知识产权相关事务,很少有企业设置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来管理知识产权事务。
二是质量有待提高。
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知识产权教育起步较晚,高校开设知识产权专业的时间也较短。
就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现状来来看,在数量上不仅严重不足,在质量方面也有待提高。
我国培养知识产权人才的主要途径为短期培训,换而言之为了满足某一个行业或者某一个方面所需,有针对性设置知识产权培训班,招入拥有知识产权基础的人员参加,然后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开展教学。
例如:专利审查人员,其必须具备法律知识、专业技术知识、自然科学、文字表达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但是就招收的专利审查员现状来看,主要来源于高等院校的理工科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仅仅接受了为期3至4个月跟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便担任专利审查员一职。
然而那些从未接触过知识产权的理工科学生,在毕业后经过半年培训,便完成了知识产权专业学生3至4年的所有课程,这必然会影响专利审查员的质量⑤。
不仅如此,我国大多数高校将知识产权专业设置在法学学科中,并且主要是培养法学专业的知识产权学生,教学内容也局限于法律课程,导致培养出来的知识产权执法者缺乏专业技术能力,对新技术的了解程度不够,因此知识产权人必须是复合型人才,不仅应该具备理工背景,懂技术、懂经济、懂法律、懂网络,还应该会管理、会外语的综合型人才,我国这种高质量、复合型的知识产权人才严重不足[4]。
三、解决我国知识产权人才供求不足的对策之所以我国知识产权人员会出现数量不足和质量有待提高的问题,归根结底在知识产权人才方面存在不足,虽然近年来我国已经知识产权的立法、执法、司法以及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骄人成绩,但是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培养知识产权人员培养的长远规划和方案方面缺乏国家宏观政策作指导;二是对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力度和培养范围有待加强;三是在学科设置方面,应该将知识产权法当作法学的一门课程,没有将其作为一门法学交叉学科来开设;四是关于知识产权的人才培养教育机构和体系缺乏统一布局和发展空间。
上述种种,均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因此要解决知识产权人才供求不足,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注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学科建设和投入知识产权人才作为一类复合型人才,其也属于专业知识交叉型人才。
正是该特征决定了培养知识产权的学科也具备交叉性,知识产权科学的专业知识不仅应包含知识产权评估和管理、理工科更饿专业知识,还应该包含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知识经济与管理等科学。
有专家建议关于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首先应该培养其应用型和实务运作能力,其次是培养其理论研究和政策规划能力。
因此在学的建设方面,应该争取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实现知识产权管理学、知识产权法学以及知识产权经济学三者的有机联合,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管理专业中,将知识产权经济学准入经济专业中,如此便能够在培养复合型的知识产权人才方面有明确目标和方向。
另外,政府部门和高校还应该继续加大对知识产权学科的支持和投入⑥。
在布局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学科时,国家相关部门可以专门制定统一指导性建设方案,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出资,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依托力量较强的高校组建中国知识产权师资培训中心,培训各种层次的知识产权师资。
除继续培养法学背景的知识产权教学人员外,更加注重吸引具有管理学、经济学、理工科等学科背景的教师从事知识产权教育工作。
国家重点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可以在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上直接成立长效性知识产权学院,也可以当现有重点高校建立的知识产权学院中建设用于培养我国最高层次并且跟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人才的基地。
而对于省级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学科或者基地则可以直接在省内高校中设置独立的知识产权学院或者在法学院中设立知识产权系,或者直接在经济学院中设立知识产权专业等等,以此根据各个省份具体情况和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现状来设立培养格局[5]。
当前关于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关系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不仅需要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还需要各大高校予以高度重视,从而为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
(二)为知识产权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政府的主要工作是加强制度设计,比如在战略上做好知识产权人才的规划统筹,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总体要求出发,科学地规划知识产权人才的总量和结构,尤其是规划好知识产权的急需人才和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