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论认为

合集下载

现代教育理念及现代教学理论

现代教育理念及现代教学理论

现代教育理念与现代教学理论现代教育理念与现代教学理论21世纪是中国根底教育全面、彻底变革的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根底教育开展的目标与主旋律。

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已有的根底教育开展水平与现代社会开展对教育的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是根底教育变革的根源与动力。

主体局部主题1:现代教育技术与根底教育改革〔一〕根底教育改革的背景分析21世纪的现代社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知识经济将成为经济开展的主流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的因素的经济时代〞。

即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相对于依赖土地的农业经济和依赖于自然资源与资本的工业经济而言,摆脱了资源稀缺与效益递减的限制,具有无限增生的利润空间与尖端制控的优势,因而成为表达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经济形态。

知识经济所依赖的是知识生产、分配、使用,其核心的特征是知识创新,而知识的创新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和民族开展知识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二是进入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科学的开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出现改变了社会各个领域运行和开展的模式,改变了社会成员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借助于信息技术,人们可以更多、更快、更准确地承受、析出、反响信息,并且依赖于信息的传输,科学技术、政治、经济、教育等多种领域开展的节奏大大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承受和吸收处理信息已成为社会开展对社会成员的根本要求。

反思我国根底教育的现状,其与现代社会开展的不适应是显而易见的。

应试教育的体制与价值取向上的缺陷,系统知识的传授与掌握的教学指导思想和评价标准上的缺陷,独立、封闭、单一、深奥的课程设置与学科并列的缺陷,记忆、训练的承受学习等缺陷导致学生个性扬缺乏,创新思维欠缺,应用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群体分化严重等痼疾,已完全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开展对教育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

试论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设计

试论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设计

试论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设计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中学思想政治课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离不开对教学目标设计存在问题、基本要求和对策的探讨。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设计G631 A 2095-3089(2022)08-0011-03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是保证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然而,当前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仍存在着诸多的误区,教师只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而忽视教学目标的设计,以至于常常出现教学目标的偏离、缺失甚至空置等现象,这严重地影响了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因此,加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设计的探讨,有助于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因为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教学行为,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且是教学的归属。

倘若确立教学目标这个环节出了毛病,必将导致整个教学活动的偏差或失误,尤其是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特征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确定更不能凭空想象,必须要有科学依据。

一般来说,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依据国家、社会的要求和时代的特点中学思想政治课作为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教学内容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的影响很大,因而其教学目标的定位也要随时体现不断变化发展的时代特色和社会要求。

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制定,就要力求反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

2.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胡田庚在其著作《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中指出,教学设计是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和规划的过程。

第八章 现代教学基本理论

第八章  现代教学基本理论

博文大理
厚德笃行
9、技能包括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下面属于动作 技能的是( D ) A 识字 B。推理 C。计算 D。写字 10、直观教学方式一般可分为实物直观和模拟直 (C) A.录象带 B.图表 C.标本 D.幻灯片
博文大理
厚德笃行
11、我国古代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 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各自的专长,这一个教学原 则是( B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理论联系实际 D.启发性 12、学生的知识学习包括选择、领会、保持和 ( D) A.观察 B.反思 C.提问 D.应用
博文大理 4、直观性原则
厚德笃行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典型性 (2)直观与讲解相结合 (3)注意运用语言直观 (4)提倡自制教具
博文大理 5、循序渐进原则
厚德笃行
(1)按课程的系统进行教学 (2)突出重点为,突破难点,把握关键 (3)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
博文大理
厚德笃行
6、巩固性原则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组织好学生的各种复习 (3)通过作业和检查促进巩固 (4)在知识的扩大改组中巩固
博文大理
厚德笃行
第八章
现代教学基本理论
一、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定义教学的三个角度(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二 者的相互关系。)
教学是基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在特定的环境中, 借助预成课程这一框架,通过教师与学生主体间有 目的、有计划地交流与互动,实现课程创生,促进 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专门活动。
博文大理
博文大理
厚德笃行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反 馈
教学内容 教师 教学手段 学生
人格的影响
博文大理
厚德笃行
(二)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

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的主要观点和区别

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的主要观点和区别

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的主要观点和区别1.传统教学论的主要观点以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凯罗夫等人为代表的传统教学论的特征如下:(1)传统教学论主要是由教师、教学内容、学生三个因素组成。

主要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

教师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懂。

重视课本的讲授,忽视教学方法的运用。

进行注入式教学。

这种方法不利于教师和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2)传统教学论在师生关系方面,认为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教学的客体。

强调教师权威至上,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像夸美纽斯比喻的那样:“教师的嘴就是知识的源泉,知识的溪流源源不断地从教师的嘴里流出来,学生就是要象水槽一样地接受知识的注入”。

学生要听从教师的教,主要任务是学会,其实质是教师决定论,忽视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3)传统教学论提倡三中心论。

即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

(4)传统教学是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然后通过机械地操练巩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很好的得到开发和发挥,传统教学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

传统教学重讲轻练,学习不是通过老师大量的讲授,而是让学生大量练习,在实践中学会“游泳”。

(5)传统教学重“教”轻“学”,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个步骤的安排设计主要从“教”的视角考虑。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

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有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

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有知识传授给学生。

(6)在教学任务方面,以掌握系统的知识技能为核心。

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坚持教学的教育性。

目的在使学生毕业工作后,能有效地为其政治和经济利益效劳。

在教师作用方面,强调教师的权威至上,学生必须服从,崇尚高压和体罚,无视教学民主,师生关系对立,学生十分被动。

现代教学论

现代教学论

现代教学论(之一)一、百年来教学论的改革与发展l、强调传授知识的教育改革运动(1)、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他强调学校应以儿童的活动和生活为中心,提出学校的一切措施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旋转——儿童中心主义。

人们又把他的课程理论称之为经验课程、设计课程。

可见,杜威是主张从儿童的兴趣和实际经验出发,让儿童在“做”的过程中学习。

他还主张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学校与周围区域生活的联系。

基本评价:杜威的理论和实践,与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压抑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自然是一种进步。

反对班级授课制,反对传授系统知识和分科教学,降低了理论的作用,破坏了系统的普通知识的学习。

(2)、觊洛夫的传统教育学思想时代需要,就决定了其教育学必然具有以下特点:强调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强调综合技术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主张三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教学为中心。

在教学过程中主张贯彻直观性、自觉性、积极性、量力性、巩固性原则。

这比起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确是一个很大的进步2、强调发展智能的课程改革运动(1)教举论的新使命时代需要的推动之下产生了:现代教学论三大派别美国――布鲁纳――结构主义西德――瓦·根舍因――范倒教学论苏联――赞可夫――教学与发展新体系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和谐教育理论共同特征:既重视传授知识又重视发展智能,从发展智能出发传授知识,通过传授知识发展智能,教学的着重点都放在发展智能上。

(2)苏联和美国的教育改革美国教育的十年反过来又激发了苏联进一步加强了对教育的领导,组织了许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进行中小学教学多方面的实验,成绩比较突出、影响比较大的就是赞可夫领导的实验小组。

他选取的突破点比布鲁纳高明——不仅重视教什么,而且特别重视学生人格的培养。

同时,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理论也受到了教育的广泛重视,在许多国家产生了深刻影响。

(3)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和追求目标趋势:①各国日益重视教育,对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现代教学理论有哪些

现代教学理论有哪些

现代教学理论有哪些现代教学理论有哪些⼀、哲学取向的教学理源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道德”的传统。

这种理论认为教学的⽬的是形成⼈的道德,⽽道德⼜是通过知识积累⾃然形成的。

为了实现道德⽬的,知识就成为教学的⼀切,依次便演绎出⼀种偏于知识授受为逻辑起点、从⽬的和⼿段进⾏展开的教学理论体系。

这种理论的代表作有:苏联达尼洛夫等的《教学论》(1957)、斯卡特⾦主编的《中学教学论》基本观点是:(1)知识——道德本位的⽬的观。

(2)知识授受的教学过程(3)科⽬本位的教学内容(4)语⾔呈⽰为主的教学⽅法。

⼆、⾏为主义教学理论20世纪初,以美国⼼理学家华⽣(J.B.Watson,1878---1958)为⾸发起的⾏为⾰命对⼼理学的发展进程影响很⼤。

他在《⾏为主义者⼼⽬中的⼼理学》中指出,⼼理学是⾃然科学的⼀个纯客观的实验分⽀,它的理论⽬标在于预见和控制⾏为。

因此,把刺激---反应作为⾏为的基本单位,学习即“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安排强化。

由此派⽣出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我教学单元、个别学习法和视听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和⽅式。

其中以B·F·斯⾦纳(BurrhusFredericSkinner,1904---1990)的程序教学理论影响最⼤,其理论的基本观点为:1、预期⾏为结果的教学⽬标。

2、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

包括五个阶段:①具体说明最终的⾏为表现②评估⾏为③安排相倚关系④实施⽅案⑤评价⽅案3、程序教学的⽅法斯⾦纳对程序学习的处理有两种形式,⼀种是“直线式”,包括以下特征:①⼩步骤进⾏;②呈现明显的反应;③及时反馈;④⾃定步调学习。

另⼀种程序学习的形式是“分⽀式”,它较直线式复杂,通常包括⼀种多重选择的格式,学⽣在被呈现若⼲信息之后,即要⾯临多重选择的问题,如果回答正确,便进⼊下⼀个信息系统,如果回答不正确,则给予补充信息。

三、认知教学理论其理论的基本主张为:1、理智发展的教学⽬标。

现代教育理论

现代教育理论

现代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现代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摘要]:在现代课程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种课程流派。

本文在论述课程本质的基础上分析了经验主义课程论、人本主义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三个综合课程理论流派的观点,探讨了这些综合课程理论各自的特点。

[关键字]:课程流派、课程本质一、课程的本质课程的本质是指课程的根本属性,涉及构成课程的基本成分和课程的根本功能。

课程是与某种形式的专门教育活动相联系的,在教育活动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

翻开教育史,“课程本质”的理论探讨发端于19世纪末。

在那以前,人们世代相传的唯一观念或理论认为:教材就是课程,教科书就是课程。

这可以称为课程本质的“教材说”。

进步教育发展之初,一些人激昂地对传统教育的这种课程观进行了严厉批判,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儿童中心课程”,从而引发了进步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就课程本质的一场激烈争论,争论双方各执一端。

在这样的背景里,杜威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写出了课程论史上的开山之作《儿童与课程》。

他在分析批判了争论双方的偏颇之后指出:儿童和课程仅仅是表明一个过程的两端,教学是从儿童目前的经验进展到有组织体系的真理,即我们称之为学科所代表的经验,因而课程的实质就是经验。

这可以称为课程本质的“经验说”。

课程本质的“经验说”在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辉煌之后,伴随着进步教育运动的衰落而被欧美教育理论界所质疑。

人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站在不同的立场、在不同的层面上对课程本质进行了探讨,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目前,国内学者对这个问题有种种不同的看法,最突出的观点有三个:课程的本质是知识;课程的本质是经验;课程的本质是一系列课堂教学事件。

由于研究者的出发点和研究角度的不同,课程概念至今没有达成能够得到人们公认的结果。

二、现代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一)学科中心课程论学科中心课程是以文化遗产和科学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各门学科最传统的课程形态的总称,是指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发展阶段的内容,组成不同的学科,并按各自所具有的逻辑和系统独立地、并列地安排它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论现代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论现代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论现代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在今天的社会,现代教育方法的和发展趋势正在不断发展,这趋势有
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表现。

根据调查,有90%
美国学校正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化教学、信息系统、电子学习、模拟练
习等现代教育方法技术和技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首先,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兴的现代教学方法,它可以把虚拟的影像、声音和文字融合在一起,使学生体验到视觉、听觉、触觉和动作等所有因素。

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其次,电子学习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它可以更好地帮助学
生理解课程内容,也可以帮助教师更有效地传授知识。

电子学习技术的普
及是由于其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即时性,电子学习技术可以提供资源、支持、挑战和监督等功能,这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课程内容,从而获得更好
的学习效果。

再次,模拟练习通常是把知识点模拟成实际场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
内容的理解。

它通过关于技能和知识的实时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
运用所学知识,使学生具有更强的技能和知识应用能力。

现代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

现代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

现代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论及自己的思想,与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

从而,数学素质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就不应被看成“知识的授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思想。

全面推进数学素质教育,使学生成为积极的探索者、思考者,必须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抓好学生数学学习中的“读、听、讲、写、用”。

1.数学学习中的“读”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要求人们不仅要“学会”,更要“会学”。

“会学”的基础当是会“读”,包括:1.1读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材料,它是数学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质量、数学学科特点等众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

读教材包括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

课前读教材属于了解教材内容,发现疑难问题;课堂读教材则能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掌握有关知识点;课后读教材是对前面两个环节的深化和拓展,达到对教材内容的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1.2读书刊除读教材外,学生应广泛阅读课外读物,如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高中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系列”丛书、《中学生数学》杂志等。

即如读报也不仅能使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也能使学生关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捕捉身边的数学信息,体会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研究的动态。

然而,与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习题集相比,渗透现代科技的高质量的数学课外读物实在太少了。

数学学习中的“读”,不同于读小说书,常需纸笔演算推理来“架桥铺路”,还需大脑建起灵活的语言转化机制。

2.数学学习中的“听”数学学习中的“听”,主要指听课,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

《现代教育理论》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现代教育理论》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现代教育理论》的心得体会《现代教育理论》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现代教育理论》的心得体会1当今社会、学校、家长对教师要求极高,对学生的期望值高。

而反观学生却无所谓,教师这职业还是深得社会人士的尊敬的。

家长们将孩子送进学校,便将自己的期待也一起送了进来。

对方赋予信任,校方便赋予责任。

做为教师,该怎样面对自己这种特殊而平凡的职业?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

有时我们自己都觉得茫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学生。

看了这本《现代教育理论》后,我认为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

现代教育理念倡导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尊重学生发展的身心特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自学、合作、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让他们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同时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把“差异”作为可供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另外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很多问题其实都是成长中的易出现的小问题而非道德问题,对学生要有一颗宽容和理解的心,并及时给予心理疏导。

反思我自己的课堂教学,我曾经有过许多不足与无奈:当我把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有条不紊地实施,但我的学生偏偏喜欢节外生枝;当我给孩子们出了我精心准备的课件,欲赢得孩子们惊奇和喝彩时,却见孩子们一脸漠然,没有兴趣。

于是我也曾困惑,也曾百思不解;我的工作怎么了?我究其原因是我自我感觉太好。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要不断更新观念,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

当今社会赋予未来的教育、教师更多的责任和权利,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

现代教学论的特点

现代教学论的特点

现代教学论的特点
现代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如何进行有效教学的学科。

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为中心
在现代教学论中,学生是教学的核心,重点关注如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为他们提供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2、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现代教学论认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所以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这些方法包括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3、重视评价和反馈
现代教学论强调评价和反馈的重要性,认为它们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表现,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改进。

4、注重实践
现代教学论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

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

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

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一、赞科夫的教学理论:赞科夫(1901-1977)是苏联的教育学家与心理学家,他从1957年后,在小学进行了“教学与发展”的试验,“致力于探求新的途径”,“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他所指的学生的一般发展,不等同于智力的发展,它包括了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

而心理的发展,他认为主要是通过观察力、思维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发展三个方面来实现。

在教学理论方面,他主张教学应推动发展前进,“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

赞科夫根据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发展分为两个水平,一个是现有发展水平,即学生已经达到的,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个是最近发展区,即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它介于学生潜在的发展水平和现有发展水平之间。

他认为教学应为学生发展创造“最近发展区”,然后使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它的现有发展水平。

他认为“教学结构是学生一般发展的一定过程发生的原因”“教学的结构是因,学生的发展是果。

这种因果联系很重要,因为它能决定学生的发展进程”。

为此,赞科夫经过长期的教学实验和理论总结,提出五条教学原则:①高难度进行教学高难度含义之一是,加大教材难度,更新教学内容,体现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充分满足儿童的求知欲望和认识的可能性。

因为“儿童的智力也像肌肉一样,如果不给以适当的负担,加以锻炼,它就会萎缩、退化。

”即是说,教学要为儿童的精神成长提供足够的食粮,不要使他营养不良。

高难度的另一含义是要学生通过努力克服困难,把精神力量发动起来,促进一般发展。

教学应该创造最近发展区,让儿童努力思考,经教师的指导,由现有水平而发展到“最近发展区”。

②高速度进行教学“以知识的广度达到知识的巩固性”,要求教学“不断地向前运动,不断的以各方面的内容丰富学生的智慧,能为学生越来越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创造条件,因为这些知识被纳入到一个广泛开展的体系中。

现代教学理论三大流派

现代教学理论三大流派

现代教学理论三大流派发展性教学、结构主义教学、范例教学并称为现代教学三大流派,其思想不仅代表了一个时代,而且影响着当代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因此,比较其教学思想,对我国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教学改革是有价值的。

本文试从左右教学活动,影响教学效果的目的、内容、方法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经过20年的持续研究于1975年总结形成的。

其理论的教学目的是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这句话所要达到的目标主要包含了三层含义:其一是“一般发展”,即“不仅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发展情感、意志品质、性格和集体主义思想。

”他提出的“一般发展”不仅是某个领域的发展,或某个特殊方面的发展。

这说明了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整体,是认知和情感的交互作用,离开整体,一般发展只能变成一句空话,同时还会影响着相关领域的发展。

其二是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一般发展。

在赞可夫看来,教学效果并非仅指“掌握知识”,因为他极力反对关于“掌握了知识,能力就自然得到发展”的观点。

为改变学生死记硬背,能力受到忽视这一现状,他提出了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辩证关系。

因此,“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实际指掌握更多的知识,充分发展能力;其三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他期望的教学不是“等待”学生的发展,而是应积极主动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必须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这一思想是对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借鉴。

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杰罗姆·S·布鲁纳(JeromeS·Brunner1915~)1959年完成的。

他认为智力的开发,知识的获得,技能的形成是教育、教学最一般的目的。

教学在“帮助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的同时,必须让学生获得良好的知识,即知识的基本结构。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获得良好的知识结构,但实现这一目的不是无条件的。

相反,他十分强调学生学习的动机和上述三大流派关于教学目的虽有着各自的看法,但有三点是相似的:发展性教学理论针对前苏联教育中死记硬背,学生的一般发展受到影响;结构主义理论针对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的不足;范例教学针对教材雍肿,学生负担重的现象。

论现代教师教学的理性观

论现代教师教学的理性观

论现代教师教学的理性观现代教育是有理性的教育,教学理性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做一名有理性的教师更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本文通过对理性的含义及教学特征理性基础的分析,将教学各环节与理性有机结合,从而使教师在教学中去发展学生的理性,进而造就有理性的学生。

[标签]理性教师教学西方早期的斯多葛学派认为,“理性”是“神的属性”和“人的命运”。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是“人的本性”。

黑格尔认为,“理性”是一种具体的辩证的“思维”,是最高级和最完全的认识能力。

大思想家孟子提倡“养浩然之气”,就是对理性自觉的高度推崇。

近代学者梁漱溟说:“所谓理性者,要义不外吾人平静通达的心理而已。

”显然日常生活中理性是指一种冲动的克制,一份心态的沉静和一种宠辱不惊的人生境界。

而《辞海》中对“理性”的释义是:(1)一般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方式或思维活动。

(2)理性。

划分认识能力或认识能力阶段的用语。

这说明理性是人类多种多样知识的一种,用理性可以获得“高级知识”。

探讨“教学”与“理性”,实质就是要弄清“教学”与“理性的人”的关系。

在现代提倡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教师被称为“平等中的首席”,也就是要通过教学活动去尊重与发展学生的理性,但前提是教师必须有理性。

“看看你学生的情况,我就知道你的教学水平。

”有理性的教师可以教会学生用理性去思考问题,去自我反思、自我探索,去为自己和社会赢得幸福。

学生通过思辨有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大胆创新。

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迫于权威的压力,唯唯诺诺,“尽信书”,自身理性不仅没有得到发展反而受到排斥。

究其原因,教师没有对理性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只是习得了一些‘倡导的概念’和‘社会的概念’,其本身内在的‘运用的概念’和‘自我的概念’难以得到转变”,从而导致教学中理性精神的缺失和非理性精神的弥漫。

所以,我们认为,教学中的理性应包括这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教学中师生要有理智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以及寻根究底的探索精神;二是师生要有批判精神、怀疑精神,要有不盲从、不惟书、不惟上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现代教学论

现代教学论

读书笔记
教学模式: 1学生的认识能力为目的,可以将教学模式分为:发现式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探究训 练教学模式、累积学习模式、有意义言语接受学习模式等。
目录分析
1
第1章教学的基 本概念
2
第2章教学论概 述
3
第3章教学论的 历史发展
4
第4章人的发展 概述
5
第5章教学与发 展的学说
1
第6章学生的个 性与教育
第31章参考资料 第32章后记
作者介绍
这是《现代教学论》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精彩摘录
这是《现代教学论》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感谢观看
现代教学论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目标
教师
教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教师
课程
第章
艺术
现代
学生
评价 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
学生
策略
理论
评价
教育
发展
内容摘要
本书论述了教学的基本概念,人的发展与教育,教师与学生,教学过程及其理论,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 学目标与评价,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等内容。
第17章教学模式类 型
第19章教学目标
第20章当代教 1
学目标分类理 论
2
第21章教学目 标的设计
3
第22章教育评 价
4
第23章学生的 学业评价
5
第24章教师评 价
第25章课程论概述 第26章课程设置理论

如何上好理论课

如何上好理论课

教学研究浅谈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

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如何上好理论课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教师稍不小心就容易使学生觉得这门科目说教味浓、枯燥无味,学生往往缺乏兴趣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老师在课堂上一般无法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果纪律管的严格的话学生会表现为没有精神和瞌睡,如果纪律不严格的话学生就表现为说话、看课外书、搞小动作。

往往是老师在课堂上口若先河滔滔不绝,而下边学生则我行我素相会周公去了。

所以如何上好理论课,让学生喜欢、乐于听课,一直是专业课偏重于理论性的教师苦苦思索的问题。

俗话说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那么作为理论课老师如何才能把理论课讲好,或者说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改进哪些方面呢1、教师备课浅尝辙止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环节。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信息技术教师在备课方面存在不深、不透、不周、不全的现象。

具体表现在,对教材的理解、把握不透彻,缺乏科学的加工和梳理;教学目标抽象模糊、过高过大等问题;对学习对象的分析、了解不到位,难以掌握学生的基础水平和认知障碍。

2、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学生的认识能力是否会有长足的进步,常常取决于我们能否提供一个良好的外界条件。

在过去教学中,多数是“照本宣科” “填鸭式” 教学,教师只是讲讲、写写,学生只是听听、记记,对知识的理解、认识的提高,很多都是抽象的、模糊的,很难真正搞清楚,而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媒介日益进入课堂,广泛用于教学中。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诸如电影,电视,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代替了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教具的传统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动画、图象、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 ,把学生带入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有身临其境之感,觉得生动有趣,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现代教学理论

现代教学理论

现代教学理论1.教学的涵义教学,概括地讲,是指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可见,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交往的主渠道,以知识传授为基础的过程。

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的个性,是教与学的统一活动。

教学作为一种交往过程,具有一定的特征。

首先,教学是教和学的统一。

但是,教和学是有一定的差别的,教主要是教师的行为,是一种外化的过程;学主要是学生的行为,是一种内化的过程。

也正是具有这种差异,教师和学生的交往才有价值。

其次,教学既是一种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一方面,教学建立并应当建立在一定的科学的基础上,因为教学的主体是人,教学的任务是促进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

要完成这个任务,教学必须建立在对人的身心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所以以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理应构成教学的科学基础。

另一方面,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教学是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人格绝对平等的主体的交往,教学中充满认知的、情感的、价值观念的冲突,所以,教学还应建立在哲学、社会学和艺术的基础上。

教学不仅仅是一个合规律性的过程,还是一个合目的性的过程。

当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的时候,教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成为一种艺术鉴赏和艺术创造的过程。

2.教学设计模式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诞生于距今已有360年的启蒙期。

1612年,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德国教育家拉特克(W.Rathe,1571~1635)向法兰克福诸侯呈交的学校改革的奏书中,称自己新的教学技术为“教学论”(Di-dactica)。

如果说,从启蒙期到17世纪是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确定的时期,那么20世纪是科学化的教学论确立的时期。

因为20世纪是科学的世纪,在科学的世纪里,世间的一切都被打上了科学的烙印。

所谓的“教学论的科学化”,是指用典型的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对教学进行研究,把教学置于科学(特别是心理学)的基础上。

现代教学理论有哪些?

现代教学理论有哪些?

现代教学理论有哪些?展开全文现代教学论主张教学任务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品德,而且要使学生获得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品质,形成良好健康的品格,教会学生学习。

布鲁纳认为:对学生来说,知道如何学习要比知道学习什么更重要。

赞可夫提出了“使学生掌握学习过程”的教学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教会儿童学习”,“教会儿童使用一个人终身都靠它来掌握知识的那种工具”作为学校教学的首要任务的主张。

学生掌握科学知识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的目的是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为工具,主动地、更广泛地自我摄取新知识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

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依靠自己的经验,通过亲身的观察和思考独立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

一.赞科夫的发展教学理论:赞科夫是苏联的教育家与心理学家,他从1957年后,在小学进行了“教学与发展”的试验,“致力于探求新的途径”,“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他所指的学生的一般发展,不等同于智力的发展,它包括了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

而心理的发展,他认为主要是通过观察力,思维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发展三个方面来实现。

二.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论是当代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三大教学论之一。

他的结构主义教学论较为明显的体现了时代精神。

1960年著有《教育过程》一书,在这部“划时代的著作”中,布鲁纳阐明了结构主义教学论的实质:学习就是建立一种认知结构,就是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及研究这一学科的基本态度和方法。

为此,他提出著名的“三个任何”的观点,即任何学科的基本结构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儿童。

三.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第一阶段:范例性地阐明“个”的阶段。

从具体,直观的“个”的范例中,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第二阶段:范例性地阐明“类”的阶段。

将第一阶段里掌握的“个”,置于类型概念的逻辑范畴之中进行归类,对于本质特征一致的许多个别现象作出总结。

第三阶段:范例性地掌握规律的阶段。

现代教学论流派综述

现代教学论流派综述

现代教学论流派文献综述现代教学论是20 世纪50 年代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所产生的现代教育意识。

它是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 有意识地变革传统教学论, 不断地选择、融合、重组、整合世界改革潮流和教学实践形成的先进教学理论。

它既蕴含了原有教学论中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检验的符合教学规律的合理部分, 又在应答时代的挑战过程中形成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而具有变革、创新的特点。

教学论流派是各种教学理论的派别,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存在形态,具有独特性、群体性和实践性。

现代教学论流派主要是指二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形成的各种教学论派别。

从20世纪50年代起,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浪潮,率先进行改革的是美国和苏联,接着扩散到日本与英、法、意、系、德等国,以至影响到全世界。

这场波及世界的教学改革运动涉及教学目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引起了教学理论、观念和方法的更新。

因此,从20世纪50年代起,许多教育家根据教学实验和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教学理论,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教学论流派。

在众多的教学论流派中,以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论”、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论”和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论”为现代教学论流派的三大代表。

主要综述如下:一、结构主义教学论(一)认知结构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政治力量的较量日趋激烈。

在此背景下,1957 年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震惊了美国朝野,一种危机意识弥漫着整个国家。

美国人把科技领先地位的动摇归因于教育的失败。

美国之所以在科技和军事方面落后于苏联,其原因归结为教育的落后。

于是在1958 年,美国颁布了《国防教育法》,联邦政府斥巨资开展了一场指向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即“学科结构运动”。

在此期间,美国科学院召集了科学家、学者和教育家马萨诸塞的伍兹霍尔开会杰罗姆.布鲁纳作为该次会议的主席,提出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在这场运动中得到了普遍的响应和认同。

(二)结构主义教学论的主要观点布鲁纳阐明了结构主义教学论的实质:学习就是建立一种认知结构,就是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及研究这一学科的基本态度和方法。

现代教学论的基本观点及对教育的影响

现代教学论的基本观点及对教育的影响

现代教学论的基本观点及对教育的影响现代教学论的基本观点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以
学习者参与过程最终来决定学习结果。

现代教学注重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
可操作性,重视教材的实用性、活动性和实践性,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及
兴趣,重视把学生的学习知识由简单易懂,深入探究,并能从学习内容中
体会到乐趣,吸引学生从容面对学习。

现代教学论对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教育方式和教学方式中以学生
为中心,以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成长为主要任务,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
及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使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指导者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指导和答疑,充分发挥自主学
习能力,达到宏观的指导教师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同时新课标又强调,要把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

自主学习体现的正是这种精神,它符合以人为本的人文观。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落实这一精神呢?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更“真”更“实”呢?
一、营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自主
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习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去学,主动去探索。

如在教学一道统计练习题时,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说一说“如果你是这个店的老板,你有什么想法?”有些学生说:“为什么可乐卖的这么不好?”有的学生说:“可乐卖的不好,下次就不进了。

”……这些说法在老师看来可能很幼稚,但证实了学生认真思考,教师千万不能给予否定,而是鼓励表扬学生,这样才能培养他们不懂就问的好品质。

在教师的鼓励表扬下,课堂又一次活跃,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习氛围是那么宽松、民主、和谐,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全调动起来了,这不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吗?
二、寻求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自主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的主人。

为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可寻找从兴趣、习惯、方法等诸多因素去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1、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等。

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看着屏幕,听着老师生动地口述:“星期天,猴妈妈带着4只小猴去采了一篮子的桃,回到家后,小猴们急着想吃桃,猴妈妈该怎样平均分给它们呢?”“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有”一声整齐而响亮的回答,足以证实学生已被老师设置的问题“悬”着了,一种强烈的求知欲被激发了,很快便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不待教师教,便能自主地去学习了。

但是,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还需要教师在不同时机随时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学生一旦有了新的兴趣,也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2、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会学,向课本挑战、向教师挑战、向标准答案挑战。

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质疑问难,勤学好问,敢想、敢问、敢为、敢当。

培养学生标新立异,敢为人先的勇气。

对于学生,教给正确的自主学习方法尤为重要。

如在教学“求几分之几是多少”时,教师应先复习前面所学的“求几分之一是多少”,让学生通过复习小结得出求几分之一是多少的方法。

在教学求几分之几是多少时就可放手让学生用这一方法自己去学,教师只要适当的指导、点拔。

这样,由教师的教到用不着教师的教的教学过程,对他们今后在学习相类似的知识中,能够自我学习是大有好处的。

只有学生掌握了这些自主学习的方法,无论何时学习,就能自主去探索,真正地做到“会学”。

三、讲究策略,训练学生学习自主
学生“自主”的功能在于他的主动性,这是称得上自主的真正标志。

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蕴藏的学生身上的巨大潜力挖掘出来,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因此,促进学生自主、主动地学习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策略。

1、学习内容,让学生自选
现代教育观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获得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过
程中消极、被动的地位,而主体性地确立,离开了自主选择就难以成为可能。

因此,小学数学新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学生的“自主”权得到体现。

如“认识面积”后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几个自己喜欢的、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有趣的图形,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让学生充分发展的机会和空间,由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生通过学习,总是能表现得兴致盎然,学习气氛相当热烈。

2、学习疑问,让学生自解
古人曰:“学贵有疑。

”而疑问,该由谁来解答呢?显然,学生应是解难的主人。

教师在课堂上,多让学生讨论、争辩,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探讨,以求得认识的深入。

“辩”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智慧,使思维迅速发散与集中,扩大信息交流和思维容量。

如在教学“认识面积”后,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周长与面积有什么不同?”顿时,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纷纷举手发言。

有的说“周长是线,面积是一块一块”,有的说“周长是围成的图形的边线,面积是一个东西的表面的大小”……这不能不说是创造性思维所带来的奇迹。

由此可见,课堂上产生的疑问让学生多争辩,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有显著的作用,也促使了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

3、学习方法,让学生自悟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会学,向课本挑战、向教师挑战、向标准答案挑战。

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质疑问难,勤学好问,敢想、敢问、敢为、敢当。

培养学生标新立异,敢为人先的勇气。

学生通过自身积极参与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教师可抓住这一契机,要求学生归纳出自己的学习方法。

如在教学“被除数中间有0的除法”时,让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利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的方法,自己先尝试着进行计算306÷3,再进行全班交流,由学生总结出计算方法。

这样,让每个学生积极投身到学习活动中去,并从活动中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来,所取得的效果远远比完全由完全由教师归纳的效果要好得多,同时也为以后学习三、四位数除以两位数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他更会无时无刻地去汲取知识,从而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4、课后练习,让学生自主
(1)课后练习自己选择
为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班级学生中基础不同的现象,课堂练习时教师应考虑各种层次学生的需要,安排一些弹性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自己挑选,以便扬长避短,更好地激发“自主”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布置计算的作业时,切勿搞“一刀切”,让每个同学都做,这样会让学生感到为了计算而计算,完成任务罢了,收效甚微。

可以让学生从一个练习题中选取几个典型的题目,进行计算练习,这就避免了训练的随意性,学生有选择地完成计算题,着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2)课后练习自己拟订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其主体作用是学生发展的保证。

以往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一张试卷一些习题,都是教师出题,学习完成处于被动状态,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充分发挥,为了活跃学习的思维,不埋没学生的潜能,教师让学生学完一课后,自拟练习。

这一尝试定会给学生带来跃跃欲试的乐趣。

一般来说,学生自拟练习总是出一些自己理解掌握的或者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比如优等生会出一些带有思考性、创造性方面的题目,中等生一般是根据教材内容,在自己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出一些变换角度综合性的题目,中等生一般是根据教材内容,在自己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出一些变换角度综合性的题目,而后进生大都是基础知识方面的题目。

教师还可根据教学要求精挑汇编,全面练习,这样的课堂练习尝试,一方面帮助学生复习了有关知识,培养了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

促进了学生去自主学习,成为学
习的真正的主人。

总之,二十一世纪呼吁回归自然,呼唤人的主体性。

为了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夺目光彩,让数学成为一泓活水,成为学生爱学、会学的一门课程。

教师除了积极引导,还要大胆改革课堂教学,让自主学习化作暖暖的东风,吹来素质教育的春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