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小食心虫的识别与防治措施比较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梨小食心虫是一种危害果树的害虫,它以梨树的果实为食,严重影响果实的质量和产量。
防治梨小食心虫是果农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方法,以及如何安全、有效地进行防治。
一、梨小食心虫的生活习性:梨小食心虫在梨树上产卵,并在果实内取食。
成虫为黑褐色,体长约3毫米。
幼虫呈白色,长约4毫米。
梨小食心虫的寿命约为30天,一般在梨果怀形期产卵。
虫卵潜伏期为5-7天,幼虫期为12-15天。
虫害严重时,果实内会有虫泥、粪便等。
二、防治方法:1. 化学防治:使用农药进行喷洒是防治梨小食心虫的常用方法。
在梨小食心虫的产卵期和幼虫期,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
一般来说,各地的梨小食心虫的产卵期和幼虫期略有不同,所以要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来确定喷药的时间和剂量。
2. 生物防治:使用天敌来控制梨小食心虫的数量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
梨小食心虫的天敌主要有寄生蜂、瓢虫等。
可以通过培育和释放这些天敌来减少梨小食心虫的数量。
3. 栽培管理:合理的栽培管理也是防治梨小食心虫的重要措施。
首先要保持梨园的清洁,及时清除果树周围的杂草和枯萎部位。
在果实怀形期和果实孕育期进行疏果,保持梨树上的果实数量适中,不要让果实过密。
定期进行梨小食心虫的监测,及时发现虫害情况,进行相应的防治措施。
三、安全防治:防治梨小食心虫时,要注意安全性。
首先要选择安全、无毒的农药进行喷洒,避免对果实和环境造成污染。
在喷洒农药时要穿上防护服、戴上防护手套和口罩,以防止农药对身体的伤害。
要注意避免喷洒过量的农药,以避免农药的残留。
渭源县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及绿色防控
渭源县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及绿色防控渭源县是一个梨种植的主要地区,然而梨树常常受到一种名为梨小食心虫的害虫的侵袭。
梨小食心虫是梨树的重要害虫之一,严重威胁着梨树的生长和产量。
本文将介绍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特征以及绿色防控方法。
梨小食心虫(Cossus veracruzanus)是一种昆虫,属于鳞翅目食心虫科。
它的体长可以达到5厘米左右,身体呈深灰褐色。
梨小食心虫的幼虫以梨树的木质部为食,特别是喜欢在果树的主干、大枝和树根部位产卵和繁殖。
当幼虫孵化后,就开始啃食梨树的木质部,造成了许多的蛀虫道。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主要有两个季节,一个是春季,一个是秋季。
春季发生的虫卵是由母虫在冬季产下的,虫卵孵化后的幼虫会立即钻入梨树的木质部。
秋季发生的虫卵则是幼虫转变成蛹之前,母虫产下的。
一般来说,春季虫卵孵化的幼虫发生率较高,秋季虫卵的幼虫发生率较低。
梨小食心虫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幼虫的啃食会破坏梨树的木质部,导致梨树无法正常输送养分和水分,严重影响梨树的生长和发育;梨小食心虫的口部分泌的唾液中含有一种酶,能够分解梨树的木质质地,使得虫道的生成速度加快;梨小食心虫的幼虫还会排出大量的粪便,这些粪便会对果实的品质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防止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和减少其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绿色防控措施。
及时清除梨树周围的杂草和落叶,这可以减少虫卵的产生和孳生环境;可以通过卵剂喷洒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以杀灭已经产下的虫卵;定期监测梨树的病虫情况,及时发现并采取防治措施;可以根据梨小食心虫的特点,给梨树涂抹合适的红色涂料,这可以使得虫卵暴露在阳光下,从而减少孵化率。
我们也应该重视生态农业的推广和应用。
生态农业注重生态平衡和自然保护,通过增加农田的生态多样性、提高自然生物控制和调控能力,来减少害虫的发生。
可以通过种植一些有益昆虫的花卉和草本植物,来吸引天敌和天敌,以催化害虫的天敌和天敌的发展。
还可以利用雌果蜂等生物性农药,通过引进和释放天敌来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发生。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梨小食心虫(Cryptoblabes gnidiella)是梨树上的一种昆虫害虫,以梨果为食,给梨树生长和果实发育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梨树免受梨小食心虫的侵害,需要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梨小食心虫的生物特性,防治方法以及相关法规规定。
梨小食心虫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是梨树上最常见的害虫之一。
它的成虫体形较小,体长约为5-6毫米。
成虫的前翅呈灰褐色,并带有深褐色的斑纹。
幼虫则是白色,有一对黑色的发亮斑点。
梨小食心虫一般在3-6月份成虫为害,而幼虫则在5-7月份为害。
成虫在梨果上产卵,孵化后的幼虫则侵入果实内部,以果肉为食。
为了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危害,农民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预防措施:及时清理梨树周围的杂草和残花残果,减少虫源的数量。
农民还可以栽种抗病虫害的梨树品种,如“苹果梨”、“金花梨”等,来降低梨小食心虫的侵害。
2. 机械措施:利用草帘、黄板等辅助工具进行监测和捕捉梨小食心虫。
在成虫活动期间,农民可以在梨树上设置黄色油板,吸引并捕捉成虫。
农民还可以将梨树周围覆盖草帘,阻止幼虫的上下迁移,减少梨树的虫害。
3. 生物控制:利用天敌昆虫来控制梨小食心虫的数量。
一些昆虫,如寄生蜂、鸟类和蚂蚁等,是梨小食心虫的天敌,并可以有效地减少虫害的发生。
农民可以通过提供适宜的生态环境和食物源来吸引这些天敌,以增加它们在农田中的数量。
4. 化学控制:在严重的虫害发生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但使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注意剂量和时机的掌握,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农民在使用农药时也需要注意保护自身安全,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
关于梨小食心虫的防治,中国农业部也制定了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植物检疫法》和《农药管理法》规定了农民在梨小食心虫防治中应遵循的法律责任和行为准则。
中国农业部还发布了《植物检疫要求梨心虫技术规范》和《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等标准和规范,为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提供了指导。
桃树梨小食心虫危害大,如何防治效果好?
桃树梨小食心虫危害大,如何防治效果好?一、首先了解下梨小的基本情况梨小食心虫的寄主植物范围较宽,年发生世代多,它的成虫飞行能力较强,而且幼虫蛀果危害,一般杀虫剂难以接触到虫体。
这些都给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怎样更好地防治它一直是让果农头疼的一件事。
要想做好防治工作,必须先一起去认识一下它。
梨小食心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它又被称为梨小蛀果蛾、东方果蠹蛾和梨姬食心虫。
有时还被简称为梨小。
由于它在果实上和枝条上的危害症状,有的地方的果农又称它为黑膏药和桃折梢虫。
梨小食心虫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西北的桃、梨、苹果产区普遍发生。
特别是在桃、梨、苹果混栽的果园中发生得更加严重。
梨小食心虫除了为害桃、梨、苹果外,它的寄主还有李、杏、枣、海棠、樱桃、杨梅、山楂等果树。
梨小食心虫属于全变态发育类型的昆虫。
也就是说在它的不同发育阶段,我们看到的是不同形态的虫体。
二、梨小各个时期长什么样呢1.先看卵它的卵是扁椭圆形,直径在0.8毫米左右。
刚产下的卵呈乳白色,随着卵的发育逐渐变为淡黄白色或白色,半透明。
孵化前变为黑褐色。
梨小食心虫的卵期3—6天。
注意观察桃园是否出现了梨小的卵。
2.幼虫长啥样梨小食心虫的初孵幼虫,它的身体白色,头及前胸背板黑褐色。
体长只有不到1毫米。
老熟幼虫不光是身体比刚孵出来时大了十几倍,而且在颜色上也发生了变化。
这时它的体长已经达到了10—13毫米。
头部变成了黄褐色,前胸背板变成了浅黄白色或黄褐色,身体变成了浅粉色。
梨小食心虫的幼虫期一般在10-15天,越冬代可达180天。
3.梨小的蛹长6—7毫米,纺锤形,黄褐色,复眼黑色。
第3-7腹节背面有2行刺突,第8至第10腹节各有一行较大的刺突,腹部末端有8根钩刺。
蛹期7-14天。
最后一代幼虫会结出白色的丝茧越冬。
4.成虫体长在4.6-6毫米之间,翅展10.6-15毫米。
全体灰褐色,无光泽。
头部具有灰色鳞片,触角丝状,下唇须灰褐色向上翘。
成虫的后翅,暗褐色,基部较淡,缘毛黄褐色。
防治和治疗梨小食心虫六大绝招
汇报人:日期:•了解梨小食心虫•预防梨小食心虫•检测梨小食心虫•治疗梨小食心虫•防治和治疗梨小食心虫的注意事项目•防治和治疗梨小食心虫的成功案例录了解梨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的简介梨小食心虫的危害梨小食心虫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幼虫在果实内或树皮下越冬,第二年春季化蛹、羽化成成虫,并产卵于果实表面或树皮缝隙中,孵化后的幼虫通过咬破果皮或树皮进入果实或树干内部。
此外,成虫还可以通过风、雨、鸟类等媒介进行传播。
梨小食心虫的传播途径预防梨小食心虫农业防治030201天敌保护生物农药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灯光诱杀利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害虫,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性信息素诱杀利用性信息素诱杀害虫,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检测梨小食心虫观察虫情解剖检查药剂涂抹在梨树的嫩茎或果实上涂抹特定的化学药剂,观察是否有幼虫被杀死。
要点一要点二喷洒农药在梨小食心虫繁殖的高峰期,喷洒针对性的农药进行防治。
利用天敌、寄生虫等生物手段防治梨小食心虫。
生物农药使用生物农药,如微生物杀虫剂,来防治梨小食心虫。
生物防治生物检测VS治疗梨小食心虫化学治疗生物治疗天敌控制使用生物农药,如微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等,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生物农药生态调控诱杀成虫利用梨小食心虫成虫的趋光性,使用黑光灯等诱杀成虫,降低其繁殖和为害能力。
果实套袋在梨小食心虫产卵期和幼虫蛀果前,对果实进行套袋保护,以避免其侵害。
温度处理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对梨小食心虫进行高温处理,以杀死其卵和幼虫。
物理治疗05防治和治疗梨小食心虫的注意事项防治的注意事项农业防治01生物防治02化学防治03治疗的注意事项06防治和治疗梨小食心虫的成功案例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一在山西运城市的一家果园,发现部分梨树受到梨小食心虫的为害,通过及时剪除虫枝和加强药剂防治,成功地治愈了受害树木。
案例二在河南洛阳市的一家果园,发现大量果实受到梨小食心虫的蛀食,通过加强果园管理、喷洒高效药剂和进行果实套袋等措施,成功地保护了受害果实,减少了经济损失。
梨小食心虫的防治
梨小食心虫的防治1 梨小食心虫的危害特点梨小食心虫简称梨小,又名桃折梢虫。
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
梨小食心虫食性复杂,危害梨、桃、李、杏、苹果等多种果树。
春季幼虫主要危害桃梢,夏季一部分幼虫危害桃梢,另一部分危害桃果,秋季主要危害梨果。
桃梢被害,幼虫多从新梢顶端2~3片叶的叶柄基部蛀入,向下蛀食髓部,在蛀孔处有流胶及虫粪,不久新梢顶端萎蔫枯死,1头幼虫可转移危害桃树多个新梢。
幼虫蛀果,多从果实肩部或萼洼处蛀入,被害果蛀孔很小,近似果实表面的果点,表面无虫粪而不易被发现。
幼虫蛀入果实后往往直达果心,在果核周围啃食果肉,致使种子产生的赤霉素不能正常向果柄传导,造成果实脱落。
2 梨小食心虫形态特征梨小食心虫成虫体长4~6毫米,翅展10~12毫米,体色为暗褐色,翅上密布白色鳞片,静止时两翅合拢,两外缘构成的角度较大,成为钝角。
卵扁椭圆形,直径0.5~0.8毫米,初产的卵乳白色,后变淡黄色。
老熟幼虫体长6~8毫米,淡红至桃红色,腹部橙黄色,头褐色,幼虫受惊较活跃。
茧丝质白色,长6~7毫米,长椭圆形。
3 梨小食心虫发生严重的原因(1)梨、苹果和桃混栽或相邻建园,梨小食心虫前两代危害桃,后两代危害梨和苹果,形成世代交替,造成梨小食心虫越来越严重。
(2)有些果园农药选择、使用不当,使防治效果大大下降,有的果园梨小食心虫果率已超过80%.(3)相当多的果农认为套袋可减轻病虫害,往往后期对梨小疏于防治,造成梨小食心虫在中晚熟桃、套袋梨果上发生较重。
(4)近几年桃果价格相对偏低,果农投资减少,桃园管理粗放,造成梨小食心虫严重发生。
4 梨小食心虫的无公害防治技术4.1 农业防治在休眠期刮除老皮和翘皮,清除果园落果;结合冬季果园翻树盘,破坏梨小食心虫幼虫的越冬场所,减少越冬基数;及时剪除刚出现萎蔫,但尚未枯萎的新梢,带出果园埋掉或烧毁。
合理配置树种,尽可能避免桃、梨、李、杏混栽,避免桃园和梨园相邻,以减少相互转移危害。
4.2 诱捕成虫(1)利用梨小食心虫为“性诱芯”诱杀雄成虫,使用时用细铁丝将性诱芯纵向穿透,横架于水盆上沿,盆内放清水至2/3处,清水内混加少量洗衣粉,将水盆悬挂于树冠距地面1.5米的背阴处,每亩使用5~6粒,使其在田间均匀分布。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梨小食心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危害梨树。
它会在梨树的叶片上产卵,并通过吸食叶片的汁液繁殖。
严重时,会造成梨树的叶片枯黄、针叶脱落,影响梨树的正常生长和果实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防治梨小食心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物理防治:1.清除病虫害源:及时清除因梨小食心虫而受害的梨树叶片、树皮、幼果等,减少虫源。
2.围栏防治:在梨树周围设置带有粘陷剂的黄色胶带或粘虫板,能够吸引并捕捉飞行中的梨小食心虫,起到阻止和控制梨小食心虫扩散的作用。
二、生物防治:1.利用天敌:引进各类对梨小食心虫天敌进行防治,如寄生蜂、肖蟹、寄生蜘蛛等。
这些天敌能够寄生或捕食梨小食心虫,减少其数量,控制它的繁殖和扩散。
2.利用菌剂:利用大蜓虫等病原菌制作成的菌剂进行喷洒,能够感染和杀死梨小食心虫,达到防治的目的。
这种方法对梨小食心虫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三、化学防治:在严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杀虫剂进行防治梨小食心虫,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杀虫剂:根据梨小食心虫的特点选择对其有效的杀虫剂,如有机磷类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等。
2.喷药时机:根据梨小食心虫的生命史和虫口阶段,选择合适的喷药时机,通常在梨树受害初期进行处理效果较好。
3.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喷药:根据杀虫剂的使用说明,合理确定用药剂量,并通过喷洒或涂抹方式进行处理,确保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4.注意安全:在进行化学防治的过程中,要注意个人防护,戴好防护口罩、手套等,避免吸入或接触杀虫剂。
四、树体管理:1.增强抗性:通过增施有机肥料、合理施肥、及时修剪等措施,增强梨树的抗逆能力,降低梨树受害的可能性。
2.加强树体保护:定期对梨树进行修剪、疏果、除草等管理,保持树体的健康状态,减少虫害的发生和侵害。
3.适宜的环境管理: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避免过湿或过干的环境,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有助于减少梨小食心虫的繁殖和侵害。
防治梨小食心虫需要综合运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树体管理等多种手段,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才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梨小食心虫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害虫,主要危害梨树、苹果树等果树,给果树的生长和果实的品质带来不良影响。
对梨小食心虫的安全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梨小食心虫的生活习性、防治方法和安全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梨小食心虫的生活习性梨小食心虫主要发生在梨树幼嫩枝上,成虫以幼嫩嫩叶和嫩芽为食,卵产在幼嫩叶片上,卵孵化后,幼虫侵入嫩叶和嫩芽内部取食,逐渐使叶片和芽部枯黄死亡。
成虫多在晚上或阴雨天出动,来回乱飞,卵产于叶片、芽部上,每天数十次至一百次,每次飞行十数至数十秒不等,约于傍晚安息。
春末至初夏是其严重发生的季节,会使梨树的新梢害叶,导致梨树生长受阻,果实品质低下。
二、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手段是引进天敌,例如瓢虫等天敌能有效地捕食梨小食心虫,对其进行生物防治。
同时可以培育梨小食心虫的天敌,增加天敌数量,控制梨小食心虫的数量。
2.化学防治:在梨小食心虫发生初期,可以选择使用低毒性、高效性的杀虫剂进行喷施。
常用的杀虫剂有敌敌畏、乐果等,可以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虫的数量。
3.物理防治:定期对梨树进行修剪和整枝,及时将寄生梨小食心虫的叶子和枝条剪除,有效地减少梨小食心虫的数量,阻断其传播途径。
4.农业防治:加强对梨树的施肥和修剪管理,提高梨树的抗病能力,增强梨树的自我防御能力,减少梨小食心虫的发生。
5.化学调节: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植物树形修剪剂等,在维持梨树树冠形态的减少梨小食心虫在梨树上的寄主。
1.选择绿色防治产品:在进行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时,要选择低毒、无残留的防治产品,确保果实的安全性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2.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使用化学防治产品时,一定要严格按照产品的使用说明进行使用,不可过量使用,以免对环境和果园内生态造成破坏。
3.选择无公害防治产品:当前,市场上已经有了一些无公害的农药品种,可以有效地控制梨小食心虫,不会对果树和人体造成伤害。
4.加强环境管理:加强果园内的环境管理,保持果园内的生态平衡,增加果园的生物多样性,增加天敌数量,控制梨小食心虫的数量。
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方法
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方法
梨小食心虫是一种常见的梨树害虫,其主要危害果实,导致果实容易变熟,变软,破损等问题。
以下是一些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方法:
1. 机械防治:定期检查果实,将有害虫的果实及时摘除,并销毁,避免虫害的进一步扩散。
2. 生物防治:使用天敌或天敌菌进行防治,如释放寄生蜂、瓢虫等捕食性天敌,也可以喷洒含有天敌菌的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3. 化学防治: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选择对梨小食心虫有效且对梨树无害的农药。
4. 聚集性趋避防治:在果园中设置诱虫板或诱虫灯等,吸引梨小食心虫前来,并及时进行收集和销毁。
5. 清除杂草:保持果园的清洁,清除杂草,减少虫害的滋生地和隐身地。
6. 及时修剪:及时修剪梨树的梢枝、干枯枝和病虫害枝条,减少虫害的滋生和扩散。
7. 堆肥处理:将果园的落叶、剪枝等废弃物进行堆肥处理,杀灭梨小食心虫的
卵和幼虫。
8.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提高梨树的养分供应,增强梨树的抵抗力,减少虫害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在防治虫害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防治时机、方法和剂量,遵守农药使用的安全操作规程,保护环境和人身安全。
同时也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和病虫害的严重程度,综合使用多种防治措施,形成综合防治的效果。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梨小食心虫是我国梨树的一种常见害虫,主要分布在北方和东北地区。
它的危害性很大,能够大量繁殖并在短时间内对果园造成巨大的破坏。
因此,针对梨小食心虫的安全防治也成为了果农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梨小食心虫的特征梨小食心虫是一种小型甲虫,长度约为3-4mm,在色泽上呈深青色,前端有一对发达的触角。
成虫主要活动于梨树的枝干、树皮和树干处,喜欢在夜间出没,吃掉梨树的树皮和树干中的木质部分,使梨树失去了生机,进而导致枝条枯死委顿。
二、防治措施1. 梨小食心虫的监测和识别果农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病虫害的生长习性和发育规律,对梨小食心虫也是如此。
在果园中,通过使用白纸板、灯光陷阱等方法来监测梨小食心虫的数量和种类,对梨小食心虫进行专门的识别,从而减少梨小食心虫对果园造成的破坏。
2. 填充封堵梨树的伤口梨小食心虫对梨树的损害往往是在梨树的伤口处进行的。
果农在日常管理中应该及时发现和处理梨树的破损、刀痕等伤口,并及时进行填充和封堵,防止梨小食心虫钻进梨树伤口内进行破坏。
3. 掌握杀虫药剂的使用技巧针对梨小食心虫进行杀虫药剂的使用,是目前防治梨小食心虫最常见的方法。
在使用杀虫药剂时,首先要注意使用药剂的质量、浓度和杀虫剂的种类选择等条件,以及对于种植梨树的果农要加强杀虫药剂的使用知识,不要随意进行杀虫药剂的使用。
4. 使用天敌类有益生物天敌类有益生物是防治梨小食心虫的一种另类方法。
天敌类有益生物常常以其猎捕害虫的特性和对梨小食心虫的吸引力,为果农们提供全新的梨小食心虫防治方式。
同时,对于采用天敌来防治梨小食心虫,果农们也需要严格控制其数量,以便更好地实现防治目标。
三、总结梨小食心虫作为极具危害性的害虫,在梨树种植过程中十分难以避免。
为了防止梨小食心虫的伤害,果农们需要加强防治知识,并掌握防治方法,用科学的手段防治梨小食心虫,保证果园的发展和经济收益。
樱桃树梨小食心虫防治方法
樱桃树梨小食心虫防治方法简介樱桃树梨小食心虫是一种危害樱桃树健康的害虫。
本文将详细探讨樱桃树梨小食心虫的特征、危害以及防治方法。
一、樱桃树梨小食心虫的特征1.外观特征:–长约7-8毫米–褐色或黄褐色–体型微长椭圆形–头部较小2.成虫特征:–具有长而弯曲的触角和鳞状鳞片–一对小而坚硬的翅膀3.幼虫特征:–腹部末端钝圆–体型短而肥厚–颜色随食物而变化,有时呈粉红色或淡褐色二、樱桃树梨小食心虫的危害1.寄主植物:–樱桃树–梨树2.危害表现:–成虫吸食植物汁液,导致叶片色素减少,造成叶片变黄、变红–幼虫在树皮下挖掘蛛网状的通道,损害树木组织结构–幼虫进入果实,导致果实发生腐烂、畸形和掉落–危害程度较轻时,虫害部位可能出现树皮凸起的痕迹三、樱桃树梨小食心虫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性黄肢樱小蜂。
它是樱桃树梨小食心虫的天敌,可以寄生在幼虫体内,使幼虫死亡。
–培育并释放大量的寄生性黄肢樱小蜂,可以有效控制樱桃树梨小食心虫的繁殖。
2.化学防治:–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
常用的农药有丁胺螨酯、嘧环螨酮等。
–在樱桃树梨小食心虫危害较严重的季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农药喷洒,可以有效防治害虫。
3.物理防治:–定期清洗果实和树皮。
将虫害果实和树皮上的虫卵清除掉,减少害虫的滋生和繁殖。
–定期修剪和处理受害的树枝、树干。
及时将被害的部位删除,减少害虫活动的空间。
4.栽培管理:–增强植株的抗虫性。
合理施肥、浇水,提高樱桃树的养分和水分供应,增强植株的健康和抵抗力。
–定期对树木进行检查。
及时发现并处理有虫害的树木,避免虫害的蔓延和危害程度的加重。
四、防治效果的评估1.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
进行定期的成虫监测,记录成虫的数量,并对比治理前后的变化情况。
2.观察植株健康程度的改善。
治理后,观察植株的叶色是否恢复正常,果实是否正常发育。
3.观察虫害标志的消失程度。
治理后,观察树木表面的蛛网状通道是否有减少的迹象。
4.结合实际作物产量和品质的表现,评估防治效果的好坏。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措施!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措施!梨小食心虫简称梨小,又名梨小蛀果蛾、桃折梢虫,属于鳞翅目、卷蛾科。
近年发生呈现加重趋势,造成梨果早落、腐烂,将严重影响梨果的品质及经济效益。
下面就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作一介绍,以供生产者参考。
发生规律梨小食心虫在我国长江、黄河流域为害比较严重。
梨小食心虫在华北每年发生3~4代,华南可发生6~7代。
有转寄主危害习性,第1、2代主要危害梨、桃新梢,第3、4代危害梨果。
以老熟幼虫在树干翘皮缝、根颈处、树冠下浅土层结灰白茧越冬。
翌年3月下旬老熟幼虫化蛹,蛹期20天。
4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时间集中在每天上午9:00-10:00。
成虫昼伏夜出,白天静止于枝叶杂草中,夜晚活动交尾,具明显的趋光性和趋化性。
成虫羽化后次日即可开始交尾产卵,散产,多集中新梢顶端第3~5片叶背,每雌产卵70~80粒。
幼虫5月上旬孵化,5月中旬为第1代幼虫危害盛期,主要危害梨、桃新梢,幼虫从叶柄基部蛀入新梢,有转梢危害习性。
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第2代幼虫发生期,7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第3、4代梨小发生期,出现世代重叠,成虫卵产在果实萼洼和两果相接处。
随枝条木质化程度逐渐增强,水分含量相对减少,幼虫于6月下旬至7月中旬,开始钻蛀果实危害。
幼虫蛀食果实从梗凹处蛀入,一般1个果1头幼虫,严重时达3~4头,出现大量落果、烂果现象。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老熟幼虫陆续脱果越冬。
梨小食心虫危害危害症状幼虫孵化后,前期由于梨果较小,石细胞多,果实较硬,不适合幼虫蛀食,而选择取食新梢。
幼虫从新梢顶端3~4片叶柄基部钻入,向下蛀食新梢髓部。
当蛀食到枝条硬化部分时,从新梢中爬出,转移到另一梢为害,1头幼虫一生可为害2~3个新梢。
新梢蛀孔有流胶并伴虫粪排出,枝条顶端萎蔫下垂,形似“折梢”,该症状为识别梨小食心虫的重要标志。
梨小食心虫—为害梨果实幼虫危害梨果时,多从梨果实萼洼和梗洼处蛀入,开始入果孔很小,呈青绿色,稍凹陷,从孔内排出虫粪,外有丝网连结。
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方法
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方法
梨小食心虫是一种梨树害虫,常会给梨树造成严重的危害。
以下是防治梨小食心虫的几种方法:
1. 休眠油喷洒:在梨树休眠期间,使用纯净的农用石油或合成油,溶解后喷洒在梨树的树干和枝干上,能够杀灭梨小食心虫的卵和幼虫。
2. 织袋防治:在梨树结果期间,将纤维制的袋子套在梨果上,有效阻止梨小食心虫寄生。
3. 黑夜通光防治:在黄昏时悬挂白色或黄色灯泡的灯,吸引梨小食心虫过来,然后迅速集中捕杀。
4. 化学防治:可以使用一些合格的农药进行喷洒,如杀虫脲类、有机磷酸酯类等。
但在使用农药时,要遵循使用说明,注意安全防护。
同时,要选择安全间隔期进行喷洒。
5. 梨小食心虫天敌的培育和释放:培育和释放梨小食心虫的天敌,如蜂蛭、寄蝇和蜘蛛等,可以帮助减少梨小食心虫的数量。
需要注意的是,防治梨小食心虫应与其他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相结合,根据具体情况综合采取多种方法,以增强防治效果。
梨小食心虫 虫害与防治
梨小食心虫虫害与防治梨小食心虫虫害与防治。
1.危害梨小食心虫属鳞翅目,小卷叶科,简称“梨小”,又名“东方果蛀蛾”、“折心虫”,俗称“蛀虫”、“黑膏病”。
近几年由于梨树套袋技术的普及,梨小在梨树的主产区发生已有下降的趋势。
主要以幼虫蛀食梨、桃、苹果的果实和新梢。
一般在桃、梨混植的园片发生严重。
主要以第二代幼虫从桃树的新梢处蛀入,新梢被害后萎焉枯干,影响桃树生长。
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4.6~6.0㎜,翅展10.6~15㎜,雌雄几乎无差异。
全体灰褐色,无光泽。
前翅灰褐色,无紫色光泽。
前缘具有10组白色斜纹,但不及苹小食心虫显著,翅上密布白色鳞片,除近顶角下外缘处的白点外,排列很不规则。
卵淡黄色,接近白色,半透明,扁椭圆形,中央隆起,周缘扁平。
老熟幼虫体长10~13㎜。
全体非骨化部分淡黄白色或粉红色。
头部褐色。
前胸背板浅黄白色或黄褐色。
臀板浅黄褐色或粉红色,上有深褐色的斑点。
蛹纺锤形,体长6~7㎜,黄褐色。
3.发生规律梨小食心虫在各地发生的代数不同,在辽宁西部和华北地区一般发生3~4代,在山东和内蒙古巴盟地区发生4代,黄河故道和陕西关中地区一般发生4~5代,在苏北地区一般发生5代,四川蓬溪地区一般发生5~6代,江西南昌地区一把发生6代,广西7代。
基本上都是以老熟幼虫在树干的基部土中和树干的老翘皮下、粗皮缝中、枯枝落叶等隐蔽的地方做茧越冬。
桃树和梨树混植的园片,在梨树上越冬的多。
翌年春季,遇到连续7天的气温达到℃以上时,越冬幼虫开始化蛹,连续10天气温达到10℃以上时,成虫开始羽化,连续5天气温达到11~12℃时,羽化达到高峰。
成虫羽化后1~3天开始产卵。
成虫对糖醋液有一定的趋性,雌成虫在交配后尤其强烈。
桃树和梨树混植的园片,梨小食心虫的成虫喜欢在桃树的新梢上产卵,幼虫孵化后进入新梢内危害,一般一般可危害1~3个新梢,然后老熟化蛹。
一般在6月份发生第一代成虫,产卵在新梢上;第二代成虫发生在7月中旬,产卵于果实上。
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梨小食心虫是一种对梨树等果树造成严重危害的害虫。
以下是关于梨小食心虫的详细分析:一、基本信息•学名:梨小食心虫•类别:鳞翅目,卷蛾科•主要危害:梨树,此外还可为害桃、苹果、杏、枣、山楂等果树二、形态特征•成虫:体长5~7毫米,翅展11~14毫米,暗褐或灰黑色。
下唇须灰褐上翘,触角丝状。
前翅灰黑色,后翅浅茶褐色。
•卵:扁椭圆形,中央隆起,直径0.5~0.8毫米,表面有皱褶,初乳白色,后变淡黄色,孵化前变黑褐色。
•幼虫:老龄幼虫体长10~13毫米,淡红至桃红色。
臀板浅褐色,臀栉4~7齿,齿深褐色。
•蛹:黄褐色,长7毫米,腹部3~7节,背面有2排横列小刺。
茧长椭圆形,丝质白色,长约10毫米。
三、生活习性与发生规律•生活习性:成虫多在白天羽化,昼伏夜出,以晴暖天气上半夜活动较盛,有明显的趋光性和趋化性。
幼虫具有转果危害特性,能在多个果实之间迁移。
•发生规律:›梨小食心虫在北方果区1年发生3~4代,黄淮海地区4~6代,长三角地区1年发生5代,华南6~7代。
›以老熟幼虫在果树粗翘皮缝、树下土缝、落叶杂草等处作冬茧越冬。
›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越冬幼虫开始化蛹,4月下旬至5月上旬达羽化盛期,出现成虫高峰。
›幼虫孵化后,先在产卵附近啮食果皮,然后蛀果。
高龄幼虫蛀入果核内危害,能多次转果危害。
四、为害特点•新梢受害:幼虫蛀入新梢髓部危害,由上向下蛀食2~3节,每头幼虫可食害3~4个新梢,严重时许多新梢被害。
•果实受害:幼虫从萼洼、梗洼和果与果及叶果相贴处蛀入,形成“豆沙馅”,被害果易脱落,不耐贮藏。
在高温环境下蛀孔周围常变黑腐烂并逐渐扩大,俗称“黑膏药”。
五、防治方法•农业防治:刮除树干老皮,集中烧掉,以消灭越冬幼虫。
剪除虫梢,减少害虫基数。
•物理防治:灯光诱杀成虫,常用20、40w黑光灯管做光源,灯管下设水盆,水中放入适量的杀虫剂。
•生物防治:释放赤眼蜂等天敌昆虫,每亩放蜂量8-10万头,进行生物防治。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梨小食心虫(Cydia pomonella)是一种危害梨树的害虫,它寄生在梨果内部,并通过吃食果肉而造成果实腐烂和质量下降。
为了保护梨树的健康和果实的品质,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的防治措施来控制梨小食心虫的繁殖和危害。
一、防治方法1.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或寄生虫,以控制梨小食心虫的数量和繁殖。
常见的生物防治措施包括引入寄生蜂和引入捕食性昆虫等。
寄生蜂属于梨小食心虫的天敌,可以在梨果内寄生产卵,从而控制梨小食心虫的数量。
而捕食性昆虫可以通过吃食梨小食心虫来减少其繁殖。
2. 化学防治:使用化学农药来杀死梨小食心虫。
选择安全有效的农药,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喷洒。
在使用化学农药之前,应该了解果实的生长周期,选择适当的施药时期,以确保防治效果。
应该注意农药的使用量,过量使用会对环境和果实品质造成负面影响。
3. 聚集防治:结合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通过聚集防治的方法来控制梨小食心虫的数量。
聚集防治是指在果树周围放置特殊的诱捕器,利用它们散发的气味吸引梨小食心虫,将它们聚集到一起,然后再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二、防治注意事项1. 预防为主:在果树种植和管理过程中,应该做好预防工作,防止梨小食心虫的侵害。
定期检查果树的叶子和果实,及时发现并处理受虫害的树与果。
进行果树的疏果和修剪,保持树冠通风透光,增强梨树的抗虫能力。
2. 合理施肥:梨树的养分供应对其抵抗病虫害有一定的影响。
应根据梨树的需求,合理施肥,增强梨树的养分供应和抵抗力,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 多种方式结合:针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应该采取多种方式结合的方法,综合利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聚集防治等方法,以提高防治效果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 安全使用农药:在使用农药时,应根据农药的种类和使用说明,正确使用农药,避免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在接触农药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直接接触和吸入农药。
三、结语梨小食心虫对梨树造成的伤害较大,如果不进行有效的防治措施,会导致梨树的产量和品质下降。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梨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果树,梨果美味,深受人们喜爱。
但是在梨树种植和生长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害虫,其中就包括梨小食心虫。
梨小食心虫是梨树上的一种常见害虫,喜欢在梨树的叶片和果实上寄生,给梨树的生长和果实的品质带来很大的危害。
为了保证梨树的健康生长和果实的品质,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来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危害。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梨小食心虫的安全防治方法,帮助果农朋友们更好地保护梨树,增加梨果的产量和质量。
一、梨小食心虫的生活习性梨小食心虫是一种昆虫害虫,主要以梨树为食,特别是对梨树的叶片和果实有较强的危害力。
梨小食心虫主要在春季孵化,随着气温的升高和梨树的生长,数量逐渐增多。
成虫主要以果实为食,幼虫则在叶片上钻洞,并在叶片内形成症状,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和梨树的生长发育。
及时有效地防治梨小食心虫对梨树的生长和梨果的品质至关重要。
二、梨小食心虫的安全防治方法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安全、高效的虫害防治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危害。
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释放天敌、利用昆虫性信息素干扰、使用微生物制剂等。
首先是释放天敌,选择对梨小食心虫有天敌作用的昆虫,如蚜茧蜂、瓢虫等,定期在梨园内释放,可以有效地减少梨小食心虫的数量。
其次是利用昆虫性信息素干扰,种植有机梨园的果农朋友可以使用梨小食心虫的性信息素干扰剂,干扰梨小食心虫的交配和产卵,减少梨小食心虫数量;最后是使用微生物制剂,选择对梨小食心虫有杀灭作用的微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蛋白杆菌等,喷洒在梨树上可以有效地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危害。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一种传统的虫害防治方法,通过喷洒杀虫剂来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危害。
但是在使用化学防治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规程和标准来进行,以避免对梨园内的环境和果实质量造成污染。
选择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如吡虫啉、噻虫胺等,按照建议的用药浓度和频次进行喷洒,可以有效地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危害。
渭源县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及绿色防控
渭源县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及绿色防控渭源县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下属的一个县,该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果树生长,以苹果、梨等为主要果树种植。
然而,随着果树种植规模的扩大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梨小食心虫也逐渐成为一大危害果树的害虫。
本文将就渭源县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及绿色防控进行介绍。
一、梨小食心虫的生物特征及危害1、生物特征梨小食心虫又名梨斑螟,成虫体长约 5mm-6mm,羽翅展开宽度为 14mm 左右,翅膀前缘呈银白色,后缘为黑褐色。
幼虫体型短而胖,身体呈淡黄色,头部呈黑色,身体长约为5mm-8mm。
2、危害梨小食心虫出现在 5 月中旬至 6 月上旬,以成虫在梨园内活动为主。
成虫主要在夜间活动,以花蕾、花、果实为食。
幼虫主要以果实和芽为食,从果皮下钻入,形成类似于结球的白色茧,导致果实发育不良,严重时会直接导致果实落地。
梨小食心虫不仅会对果实造成损害,还会导致果实破裂,影响果实的卫生质量,使梨园的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影响。
二、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措施传统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措施以化学农药为主,但这种方法已经受到农民的质疑,特别是有机果农更是坚决反对使用化学农药来防治害虫。
因此,绿色防治措施逐渐受到广大果农的重视,以下是几种绿色防治方法:1、物理措施物理措施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防虫方法,常用的物理防治方法包括用灯光诱杀、用黏纸诱捕等。
其中,灯光诱杀主要利用了梨小食心虫会在夜间活动的特点,架设在梨园内的特定灯光可以吸引害虫进入特定位置,然后再使用运用杀虫灯来对其进行歼灭。
使用黏纸诱捕的方法则是将黏纸放置在果树下方,在害虫活动频繁时可以将害虫粘住,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
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微生物和植物杀虫剂等天然物质来对害虫进行防控。
利用天敌进行防虫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将卫星恐龙和蜘蛛等天敌引入到梨园内,可以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虫的数量。
此外,利用一些微生物和植物杀虫剂也是一种生物防治的方法,这些生物杀虫剂不会对果树产生不良影响,并且具有较强的环保性和绿色防治的特点。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梨小食心虫是一种以梨果为寄主的害虫,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在梨果内部吃食,导致果实品质下降、产量减少甚至死亡。
为了保证梨果的安全、高产、高质,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梨小食心虫的特征、危害以及防治方法。
一、梨小食心虫特征梨小食心虫是一种昆虫,成虫为小型黑色甲虫,体长仅3-4毫米。
其幼虫为白色、蛇形,体长约1.5厘米。
梨小食心虫的寄主主要是梨和苹果,但也会攻击其他水果和树木。
梨小食心虫害果实严重,主要表现为:1. 吃食果实内部,破坏梨果质量,使梨果品质下降,形状不规则,口感变差,营养价值丧失。
2. 梨小食心虫在果实内部产卵孵化,消耗果实营养,使果实枯黄变薄,最终导致果实死亡。
3. 大量产卵,使梨树叶片、枝干和树干表面都受到破坏,影响梨树生长发育和产量。
为了有效防治梨小食心虫的危害,必须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 清除生活垃圾和积水,减少潜在的繁殖场所,消灭虫卵和幼虫。
2. 加强园区土壤管理,及时除草、松土、施肥,增加梨树营养,提高梨树自身抵抗力。
3. 使用无毒、易反复的自然防治措施。
例如,喷洒纯净水、菜籽油等物质杀死虫卵和幼虫。
这种方式不但便宜,而且环保,不会对植被和土壤等造成污染。
4. 选用适合的化学农药,按照说明书要求正确喷洒,防止超量使用和不规范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果实残留。
5. 实行综合防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对梨小食心虫进行综合治理,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总之,针对梨小食心虫的危害,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智能化、集约化防治措施,统筹掌握每个时期的防治措施,以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同时,应加强植物健康管理,提高梨树自身免疫力,打造出更加健康、安全、高质、高产的优质梨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减少
担 数量
采用 田间释放赤 眼蜂防治第 1 2 卵在该 2 、代 代成虫发生期 , 每代 放蜂 2 , 次 间隔 l 卵的寄 生率可 达 9%,第 2 也可 达到 第 代 8 代
5d 每次 7 , 5万头 /m h 诱 杀成虫 化学防治 可选用的药剂有 2 %除虫脲悬浮剂 、.%功夫乳油 、5 0 25 2 %灭幼脲 3号悬浮剂 、 % 是最直接 、 5 最见效 的防治手段之一
作者简介 : 焦光芬 (90 )女 , 州仁怀人 , 18- , 贵 助理农 艺师 , 从事农 业技
术推 广工 作。 收稿 日期 :0 1 0 — 3 2 1— 4 1
4 0
焦光芬
梨小食 心虫的识别与 防治措施 比较
5 0 2卷 6期
农业 防治 越冬 刮除树 干粗皮 , 月份在树干绑草环 , 8 诱集幼虫进入过冬 , 冬季烧毁 冬季 清园 , 清扫落 叶 、 杂草 , 处理各种作物秸秆 、 日 向 葵花盘等 在 5 6月梨 小食 心虫为害桃梢 时 , 时剪 去虫梢 ,  ̄ 及 烧毁
32 幼 虫 .
扁椭圆形, 中央隆起, 周缘扁平。 淡黄白色, 白色 , 近乎 半透明。
1 . 幼 虫 3
幼虫在果实 、 新梢上蛀食 , 每处仅 1 , 虫 个别果实有 2头 , 1 头幼虫大约为害 3个新 梢。幼虫蛀果多 由梗洼和萼洼处进人 。
33 为 害 .
老熟幼 虫体长 1— 3m 桃红色 , 0 1 m, 头部黄 褐色 , 前胸硬皮
食 心虫是专 门蛀 害果 树果实 的小型鳞翅 目害虫 ,种类 较 多, 主要有梨小食心虫 、 桃小食心虫和苹小食心虫等 。 识别这几 种食心虫成虫时应注意观察体色及翅上特征 ; 识别幼 虫时应注 意体色 、 臀栉有无 、 腹足趾钩排列等特征 ; 识别蛹 时注 意观察体
节有无刺及排列方式。 梨小幼虫( 见封 3图 7 和桃小幼虫 ( ) 见封 3图 8 明显 的区 )
斜 陡。静止 时前翅外缘的角度较大 , 呈钝角 。
12 卵 .
成虫白天静伏 , 对糖 醋液 、 果汁及黑光灯有趋 胜, 特别 是对
合成 的性诱剂有强烈趋性 。 12 第 、 代梨小食心虫 的卵产在成形
的叶片背 面, 喜在叶脉处 。 2 4 卵产在果面上 。 第 ~代 当年份温度 较低 , 叶片 尚未成形 , 1 第 代卵也可产在新梢 的枝条上。 1 第 代 卵期 9 1 d 于桃树谢花后 7 0d —1 , 1 孵化 。
【 1 ]李久明 , 雍建平 , 于观 平, 梨小食 心虫性信 息素的廉 价合成 U. 等 】
农 药,0 84 ( :0 — 0 . 2 0 ,77)5 0 5 1 【]呼丽萍, 2 高俊 商 甘 肃天水桃 园梨 小食心 虫发生规律及 防治试验 Ⅱ. 】 中国果树 ,0 7 5 :2 3 . 2 0 ( )3 — 4
摘 要: 梨小食心 虫是 梨树 的主要 虫害。 介绍 了梨小食心 虫的形态特征 、 发生规律、 生活习性 、 为害特点及与与桃小食心虫的
区别 , 比较 了不 同防治方法的特 点。 并 关键词 : 梨小食心 虫;识 别 ;为害;防治
中 图分 类 号 :4 6 1 ¥3 . 2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 2 4 2 1 )6 0 3 — 2 10 — 0X( 0 10 — 0 9 0
别为 : 桃小幼虫为红色或有红色斑 , 而梨小幼虫 为粉 红色 , 为幼
虫体透可见其 色。桃小幼虫其红色似在表层。
2 发 生规 67 代, 华北多为 34 。  ̄ 代 以老熟幼虫在果 树枝 干裂皮缝 隙、 主干根 颈周 围表土下 、 堆果场所 等处 结茧越冬 。茧长椭 圆形 , 丝质 白
【 5 1张风敏 , 宫美英 , 郭彩 霞. 梨锈 病的发 生规律 与防治措施o 烟 台果 】 .
树 .0 6 4 :7 8 20 ( ) 1-1.
使用 , 以免产生抗药性 。
参考文献 :
【 1 】高必达. 植物病理学 . 园艺 田 北京: 农业出 中国 版社 , 0510 12 20 : — 3. 3
责任编辑 : 罗守进
板淡黄 白色 , 臀板铅褐色 , 门上方具 4 7齿 的臀栉 , 肛 深褐 色。 腹足趾钩单序环(5 4 ) 2 ~ 0个 。
14 蛹 .
梨小食心虫为害桃 、 、 、 、 杏 李 梨 苹果等果树的嫩梢, 如幼
虫 自桃梢 尖端 蛀入 , 蛀食桃梢嫩尖 的幼嫩木质 , 尖端 的叶和枝
条则蔫萎 下垂 ( 见封 3图 9 , 区别梨 小的重要 标志之 一 ; )是 幼 虫蛀人果 实心 室内为害 , 蛀人孔 为很小 的小黑 点 , 比果点还小 。
色, 茧上被有许多木质碎屑。 越冬代成虫在 4月中旬开始羽化 , 5月中 、 下旬为羽化盛期 。 在 北方 , 越冬代成虫发生在 4月下旬 至 6月 中旬 ; 1代 第 成虫发生在 6 月末至 7月末 ; 2 第 代成虫发生在 8 月初 至 9月 中旬 。 2代幼虫主要为害梨芽 、 第 新梢 、 嫩叶 、 叶柄 , 极少数 为害 果 。有一些幼虫从其他害虫为害造成的伤 口蛀人果中 , 在皮下 浅层为害 。 2代幼虫为害果实增多 , 3 第 第 代幼虫为害最重 ; 第 3代 卵发生期 8月上旬至 9月下旬 ,盛期 8月 下旬至 9月上 旬 。在桃 、 梨兼植 的果园 , 梨小食 心虫 第 12 主要 为害桃梢 , 、代 第 3代 以后才转移到梨 园为害。
[ 3 】李怀方 , 权 , 刘凤 郭小 密.园艺植 物病理 学【 .中国农业 大学 出版 M】
社 。0 8 2 7 2 8 2 0 :2 - 2 .
[ 4 ]孙爱芹, 胡江川. 梨黑星病的发生与防治Ⅱ. ] 安徽农业科学,0 0 3 2 1, 8
( )7 - 7 13 1 :6 7 ,3 .
4 防治 方 法及 比较
梨小食 心虫 的防治应 以农 业防治为基础 , 生物 防治 、 物理 防治相结合 , 化学 防治为辅 。各种防治方法 的具体实施及注 意
事 项 见 表 1 。
食心虫一旦蛀 进果 内, 就无法 防治 , 握准确 的防治时 故掌 期是控制此类 害虫 的关键 。 当卵果率达到 l 时 , % 即可进行药剂 防治 , 发生严重的园片 1 0d后应再喷 1 次。使用时最好几种药
f 张连舍. 2 】 大蓑蛾 的鉴 别及发 生规律研 究 U. 徽农 业科 学 ,0 0 ]安 21 ,
3 (6 :4 9 8 0 ,56 8 1 )8 9 — 5 0 84
[ 6 1高正辉 , 云. 山酥 梨炭疽病发 生特征 与防治技 术 Ⅱ 安徽 农 张金 砀 ] .
业科 学,003 (9 :04- 04. 21 , 1)145 146 8
梨小食 心虫 [r h lam l t( uc ), G o o t oe a B sk 1中文别 名梨 姬食 p i s 心虫 、 桃折心虫 、 东方蛀果蛾 、 梨小 、 东方果蠹蛾等 , 属于鳞翅 目
( eio t a 卷蛾 科 ( o r ia ) 主要 为害 桃 、 、 、 、 L pdpe ) r T rid e , tc 杏 李 梨 苹
7% 0 左右 , 但后 2 代效果较差
成虫发生 初期每 隔 5 挂 1 含小食心 虫性诱剂 2 0 的诱芯水碗诱 捕器 , 可诱杀成虫 0n i 个 0 g
卡死克可分散液剂 、% 5 抑太保乳油 等
交换使 用 , 防止害虫发生抗药性。采前 1 月停止用药 。 个
参 考文献 :
可消灭皮 内越冬 的害虫 可杀死在 内越冬 的害虫
可减少虫源数量
合理 配植树种 : 此虫有转移寄 主的习性 , 规划果 园时 , 尽量不要桃 、 梨混栽或相邻 可 减 少 虫 口基 数
物理防治 利用 梨小食 心虫 的趋光性 , 在果 园设 置黑光灯进行诱杀 可诱杀大量 的成虫
糖 醋液诱 杀 : 用糖 1 、 4 、 l 份 , 份 醋 份 水 6 再加少量敌百虫 , 配制成糖 醋液盛于碗 可诱杀大量成虫 , 减少虫源数量 中 , 于树上 , 挂 诱集成虫取 食
【 孙爱芹 , 4 1 胡江川. 梨黑星病的发生与防治o 安徽农业科学 , 1 ,8 1 . 2 0 3 0
( )7 - 7 13 1 :6 7 ,3 .
f 李志朋 , 5 ] 张顶武 , 董民 , 北京平谷 地区有机桃 园主要 害虫和天敌 等. 发生规律研 究卟 中国农学通报 ,0 5 2 ( ) 18 10 2 0 ,1 5 : — 3 . 2 [ 6 晓清. ]朱 梨树主要 病 虫害综合 防治技 术Ⅱ. 】 绿化 与生活 ,0 5 5 : 20( )
体长 6 7m 纺锤形 , — m, 黄褐色 , 腹部第 3 7节背面前后缘各 ~
有 1 行小刺 ,~ 0 8 1 节各具稍大的刺 1 , 列 腹部末端有 8 根钩刺。
15 鉴 别 .
幼虫在果 肉蛀食多有 虫粪排 出果外 ( 见封 3图 1 )幼虫老 熟 O,
后由果 肉脱 出留一大 圆孔 。
1 -1 . 8 8
[ 3 l张连合 . 大蓑蛾 的鉴 别及发 生规律研 究U 安徽农业科 学,0 0 3 j . 2 1 ,8
( 6 :4 9 8 0 .5 6 1 )8 9 — 50 8 4 .
责任 编辑 : 罗守进
( 接第 3 上 8页 )
表3
不 同防治方法的特点
点, 应在预测预报的指导下及时地 、 科学地进行化学防治 。 落花 后( 4月 中 、 下旬 ) 喷第 1 药 , 次 以后 每 隔 1~ 0d喷 1次 , 5 2 共 4 5次 。干旱年份喷 1 3次即可 。前期喷药中可混加尿素 5 0 ~  ̄ 0 倍液 , 中期混磷 酸二氢钾 3 0 50倍液 , 0—0 不仅 防病 还有增加 营 养的作用。可依据使用时的实际情 况合适 的药剂 。药剂应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