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市级卫生监督机构现场快速检测设备装备标准温州卫生监督网

合集下载

卫生部关于印发《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印发《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印发《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法规类别】卫生机构与人员【发文字号】卫监督发[2005]76号【发布部门】卫生部(已撤销)【发布日期】2005.03.03【实施日期】2005.03.0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卫生部关于印发《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卫监督发[2005]7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将《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

请参照执行。

二00五年三月三日附件: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精神,指导和规范全国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建设工作,根据《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卫生部令第39号),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建设目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维护社会卫生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为目的,以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强依法行政、强化政府卫生监管、建立健全卫生监督体系为目标,以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改善条件为手段,以基础设施建设和执法装备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卫生监督机构的能力建设,提高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综合执法能力,建立职责明确、行为规范、执法有力、保障到位的卫生监督体系,确保完成中央提出的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卫生监督体系的目标。

二、建设原则(一)总体规划、统筹兼顾。

按照区域规划的总体要求,遵循国家确定的基本标准,整合现有卫生资源,加大投入,合理配置,避免重复建设。

(二)分级负责、加强管理。

卫生监督机构建设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卫生监督机构建设的具体领导,分级负责。

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管理,按期完成建设目标。

(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卫生监督机构的建设工作要与区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相协调,根据本地区卫生监督机构的实际情况和监督工作的重点,明确建设规划的重点,切实提高卫生监督执法能力。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快速检测设备装备标准概述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快速检测设备装备标准概述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快速检测设备装备标准概述引言卫生监督机构在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有效监测和评估卫生风险,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各级卫生监督机构普遍采用快速检测设备装备。

本文将对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快速检测设备装备的相关标准进行概述。

1. 快速检测设备装备的定义快速检测设备装备是用于快速检测样品中特定物质或特定指标的装备。

它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性、高效率和便携性的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准确的检测结果。

快速检测设备装备通常采用现场操作,并且操作简便,不需要复杂的仪器和实验条件。

2. 快速检测设备装备的标准要求快速检测设备装备的标准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技术性能要求快速检测设备装备的技术性能要求主要包括检测灵敏度、准确度、重复性和专属性。

检测灵敏度是指设备对目标物质的检测能力,通常以最低检测限为指标。

准确度是指设备检测结果与实际值之间的接近程度,通常以回收率或误差为指标。

重复性是指设备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专属性是指设备对特定物质检测的能力。

2.2 操作要求快速检测设备装备的操作要求包括使用方法、样品处理、样品预处理和结果判定等。

使用方法应简便明了,易于操作,不需要专业操作人员。

样品处理和预处理应简单快捷,避免繁琐的操作流程。

结果判定要明确准确,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

2.3 设备质量要求快速检测设备装备的质量要求主要包括设备材料的选择和设备结构的合理性。

设备材料应具有耐腐蚀性、耐磨性和耐高温性等特点,以应对各种严酷环境条件。

设备结构应紧凑合理,易于维修和清洁。

2.4 标准符合性评价要求快速检测设备装备的标准符合性评价主要包括产品认证、质量控制和标准符合性认证等。

产品认证是指设备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具备安全可靠性和技术可行性。

质量控制是指设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通过检验、检测和验证等手段确保产品质量的一系列措施。

标准符合性认证是指设备经过第三方机构的检测和评价后,证明设备符合相关标准的认证。

{设备管理}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快速检测设备装备标准概述

{设备管理}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快速检测设备装备标准概述

{设备管理}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快速检测设备装备标准概述设备管理是卫生监督机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通过使用快速检测设备装备,能够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为保障公众健康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将就快速检测设备装备的标准进行概述。

首先,快速检测设备装备的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针对医疗器械领域,卫生监督机构应使用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快速检测设备装备进行检测。

这些设备应具备国家认可的生产厂家标志和产品合格证书,且在质量、性能和安全方面达到国家标准。

对于其他领域,如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也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选用符合要求的设备。

其次,快速检测设备装备应具备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卫生监督机构需要使用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潜在危害物质的设备装备。

这些设备应具备高精度的传感器和分析系统,能够迅速准确地检测出有害物质的存在和浓度。

同时,这些设备还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确保其在不同环境下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另外,快速检测设备装备还应具备良好的操作性和易用性。

卫生监督机构的人员通常需要快速应对各种检测需求,因此设备的操作流程和界面设计应简单易懂,并有明确的操作指南和说明书。

此外,设备的维修和维护工作应便捷,以保障设备的可持续使用。

此外,快速检测设备装备还应具备良好的数据管理和信息化功能。

卫生监督机构需要能够记录和管理大量的检测数据,包括样品信息、检测结果等。

设备装备应具备现代化的数据采集和存储系统,能够方便快捷地记录数据,并具备数据分析和数据交互的功能。

同时,设备还应具备与卫生监督机构的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互的能力,以便实现信息共享和集中管理。

最后,对于快速检测设备装备的使用和管理,卫生监督机构还应建立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这包括设备的日常验收、定期校准和维修等方面的规定。

此外,卫生监督机构还应进行设备使用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以确保设备的正确操作和有效使用。

综上所述,快速检测设备装备的标准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具备高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便于操作和维护,具备良好的数据管理和信息化功能。

全国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现场快速检测装备配备情况调查报告

全国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现场快速检测装备配备情况调查报告

全国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现场快速检测装备配备情况调查报告管若青;贾玉萍;张彤;李中杰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年(卷),期】2004(011)005
【摘要】为了解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现场快速检测装备配备现状,我们对从原有卫生防疫体系中剥离出来的卫生监督机构实施调查.调查指标主要是拥有某种装备的卫生监督机构数和卫生监督机构对所列装备的拥有率.调查结果显示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装备拥有率很低,装备配置比例不平衡,难于体现卫生执法监督过程的技术含量和执法工作力度,应引起重视.
【总页数】3页(P263-265)
【作者】管若青;贾玉萍;张彤;李中杰
【作者单位】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北京,100007;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北
京,100007;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北京,100007;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北京,100007【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81.9
【相关文献】
1.浅谈卫生监督机构开展现场快速检测工作 [J], 樊贵宏
2.全国卫生监督机构人员数量及编制情况分析 [J], 罗莉;陈刚;胡蕊;孙肖潇;田建新;崔欣;于庆华;罗灿;曹文妹;齐贵新
3.全国卫生监督机构人员岗位分布情况 [J], 孙肖潇;陈刚;罗莉;胡蕊;田建新;崔欣;于庆华;曹文妹;罗灿;齐贵新
4.上海市卫生监督机构现场快速检测仪器配置和应用状况分析 [J], 李凌雁;周艳琴;王绍鑫;成慜
5.全国地方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 [J], 李国新;郝凤莲;李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卫生监督机构开展现场快速检测工作

浅谈卫生监督机构开展现场快速检测工作
检测 等突出优点。现场快速 检测方 法主要有 感官 检测 法 、
备, 而且实验材料也较便宜 , 检验成本大 大降低 。第 四 , 方便 。
检测工作 与监督工 作同步进行 , 既有 利于及时发现 问题 , 也减 少 了工作环 节 , 降低 了行政执法 的成本 , 提高了行 政执法的效
率。
“ 为社会提供公 证数据 的产 品 质量 检验 机构 , 须经 省 级 以 必
现场 , 通过 感官检测法 、 生物试 验法 、 理化分析法 、 免疫 学方法
等 , 生监督工作 的现场 , 对卫 通过感 官检测法 、 生物试验法 、 理 化分析法 、 免疫 学方法等 , 对卫 生监督 指 向的健 康相 关产 品 、
到。快速检测的首要问题是短时间 内出具结果 , 因此 , 至少 应
当满足三个条件 , 是实验 准备简单 , 用 的试 剂较少 ; 是 一 使 二
样品处理时间短或不需处理 , 或者采用先进的样品处理方 式 ;
三是简单 、 快速 和准确 的分析方法 , 能够在很短 时间内测试 出 结果 … 。现场快 速检 测具 有省 时 、 力 、 省 省成本 、 进行现 场 能
《 于卫 生监 督 体 系建 设 的若 干 规定 》 十五 条 规 定 , 关 第 “ 各级卫生监督 机构应当根据工作 需要 配备相关 专业 技术人
员和条 件 , 担 卫 生 监 督 的 现 场 检 测 、 法 取 证 等 工 作 ” 承 执 。
《 卫生监督 机构建 设指 导意见 》 明确规定 了各 级卫 生监 督机 构现场快速检测 设备 装备 标准 , 关 于卫 生监 督体 系建 设 的 《 实施意见 》 进一 步要 求各级 卫 生行 政部 门加 强卫 生监 督 机 ,

国家规定的职业卫生执法装备标准

国家规定的职业卫生执法装备标准

国家规定的职业卫生执法装备标准、执法取证装备、个人防护和现场检测装备注:带“*〞的设备根据当地经济和危害因素分布情况选配三、个人防护和现场检测装备指引1.1平安帽1.1.1用途:用于职业卫生执法人员头部的防护.1.1.2要求:(1)材质: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塑料(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plastic , ABS ),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Polyethylene, HDPE)或玻璃钢;(2)符合?平安帽标准? (GB 2811-2007)要求;(3)带附件插槽以便于安装附件;采用棘轮调节方式;(4)特殊要求:帽壳贴高可视反光材料,以增加可视度;(5)根据使用场所不同可选择具有防飞溅、防寒等特殊功能的平安帽.1.1.3使用考前须知:(1)平安帽应当在有效期内使用,由现裂痕、磨损等情况应当及时更换;(2)每次佩戴前应当进行检查保证平安帽各部件完整、头箍连接可靠、棘轮调节功能正常、帽壳无明显颜色变化或老化;(3)佩戴平安帽时应当系紧下颌带,拧紧棘轮以保证平安帽佩戴的稳定性.1.2防尘口罩(防颗粒物呼吸器)1.2.1用途:用于职业卫生执法人员在粉尘、烟、雾环境下的呼吸防护.1.2.2要求:(1)类型:随弃式口罩和可更换式半面罩;(2)材质:高效静电滤棉或静电滤棉加带特效活性炭除味层;(3)符合?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GB2626-2006)要求;(4) 口罩款式:头带式;(5)过滤效率A 95%.1.2.3使用考前须知:(1)每次佩戴应当进行气密性检查;(2)根据?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GB/T18664-2002)进行选择、使用与维护;(3)特殊要求:对随弃式口罩,优先选用带呼吸阀的产品;对于异味敏感人群,可选带呼气阀的活性炭口罩(用于去除异味);对于粉尘和气态毒物同时存在的环境,应中选用尘毒组合式面具;(4)根据环境中颗粒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类型的过滤材料, KN型防护非油性颗粒物, KP型防护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1.3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1.3.1用途:用于职业卫生执法人员在有毒有害气体、蒸气和颗粒物环境下的呼吸防护.1.3.2要求:(1)可更换式半面罩;(2)材质:热塑橡胶或硅胶,优选硅胶材料的面罩;(3)符合?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GB 2890-2 009)要求. 1.3.3使用考前须知:(1)每次佩戴应当进行气密性检查;(2)根据有毒有害气体和蒸气类型选用相应的滤毒盒;(3)对于粉尘和气态毒物同时存在的环境,应中选用尘毒组合式面罩.1.4护目镜1.4.1用途:用于职业卫生执法人员眼部的防护.1.4.2要求:(1)功能:应当至少具备抗冲击防护及作业场所的粉尘、雾等空气污染物防护功能;(2)材质:镜片材质为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不可以使用玻璃材质的镜片;(3)符合?个体防护装备眼面部防护职业眼面部防护具第1局部:要求?(GB 32166-2021);(4)其他要求:优选防雾功能的护目镜;室外的强可见光环境可选灰色镜片护目镜.1.4.3使用考前须知:(1)普通矫视眼镜不可以用作抗冲击防护眼镜;(2)当与防尘口罩或防毒面具共同使用时,应当考虑两者之间的兼容性.1.5防噪声耳塞或耳罩1.5.1用途:用于职业卫生执法人员在高噪声环境中听力的防护.1.5.2要求:(1)类型:耳塞、耳罩或带环境声功能的耳罩;(2)材质:非致敏材料;(3)声衰减量:参照?护听器的选择指南? (GB/T 23466-2021),以耳塞或耳罩标注的单值评定量( single number rating , SNR)计算,在正确佩戴护听器的前提下, 使用者实际接触到的噪声水平不高于85dB(A) o1.5.3使用考前须知:(1)采用听力防护适合性检验方法选择适合的听力保护产品,根据说明书要求佩戴及维护;(2)在高噪声环境下有较多沟通需求时,优先选择带环境声音的耳罩.1.6防护服1.6.1用途:用于职业卫生执法人员在用人单位工作场所中对有害物质的全身防护.1.6.2要求:纯棉材质,防静电,长袖,收口,与其他防护用品良好兼容.1.7平安鞋1.7.1用途:用于职业卫生执法人员足部的防护.1.7.2要求:(1)符合?个体防护装备平安鞋?(GB 21148-2007)要求; (2)根据使用环境条件可选择保暖款或舒适透气款;(3)良好的防滑、防砸、防穿刺、绝缘性能.1.8防化服1.8.1用途:用于职业卫生执法人员在进入有危险性化学物品和腐蚀性物质的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进行检查时,为防护自身免遭化学危险品或腐蚀性物质的侵害而穿着的防护服装.1.9便携式多气体复合式检测报警仪1.9.1用途:用于职业卫生执法人员对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报jB.1.9.2要求:〔1〕检测气体:主要包括可燃气、一氧化碳〔CO〕、硫化氢〔H2S〕、氧气〔02〕.按需配置: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匐化氢〔HCN〕、氯气〔Cl2〕、氨〔NH3〕、二氧化硫〔SO?〕、磷化氢〔PH3〕等;检测参数种类可根据执法需要选配;其准确度应当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计量检定规程要求;〔2〕测量范围:可燃气体的测量范围为0〜100%爆炸下限;有毒气体的测量范围宜为0〜300%最高容许浓度或0〜300%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当仪器测量范围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有毒气体的测量范围可为0〜30%直接致害浓度;〔3〕传感器类型:电化学型、催化型或红外光谱型,根据需要选配;〔4〕进气方式:扩散式或泵吸式,根据需要选配;〔5〕资质:取得防爆合格证、平安标志准用证和计量器具许可证;〔6〕根据实际需求,可配备多气体复合式检测报警仪,也可按需配备单一参数检测报警仪.1.9.3使用考前须知:传感器需定期进行校准.1.10总挥发性有机物检测仪1.10.1用途:用于职业卫生作业场所总挥发性有机物的报警.1.10.2要求:〔1〕检测气体:总挥发性有机物〔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TVOC )主要包括苯系物、有机氯化物、有机酮、胺、醇、醍、酯、酸和石油熔化合物等;(2)传感器类型:通常采用光离子气体传感器( Photo Ionization Detector , PID)检测,传感器使用1000 小时或3 ~ 5 年更换;(3)分辨率:根据使用环境和需要确定;(4)资质: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所,选用具有相应防爆类型和等级的产品,并具有校准证书.1.10.3使用考前须知:(1)在使用过程中,要防止磕碰,不能有水、油等液体滴在探头上;(2)检测仪容易受湿度的影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要避免在湿度85%以上的环境下使用;(3)设备需定期进行校准.1.11个人剂量报警仪1.11.1用途:用于职业卫生执法人员对超过设定的剂量及剂量率的报警.1.11.2要求:(1)符合?辐射防护仪器测量X、卜中子和B辐射个人剂量当量Hp(10)和Hp(0.07)直读式个人剂量当量仪? (GB/T 13161-2021)要求;(2)测量范围:累积剂量当量:0.00以Sv~ 99.99mSv;剂量当量率:0.01 以Sv/h~ 10mSv/h;(3)报警功能:大于设定的累积剂量或剂量率阈值时有声和振动报警;(4)使用环境:-30C ~ +50 C o1.11.3使用考前须知:合理设置报警阈值.1.12数字测尘仪1.12.1用途:用于职业卫生执法人员对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总尘或呼尘)浓度的检测.1.12.2要求:(1) 一般要求:小巧便于携带,可电池供电,有防爆功能, 可直接在仪器中读生粉尘的质量浓度;(2)测量相对误差:对于校正粒子测量相对误差应当小于10%;(3)测量浓度范围:0.01mg/m3 ~ 150mg/m3;仪器应当内设由厂前已标定的具有光学稳定性自校装置.1.12.3使用考前须知:(1)需按要求对仪器进行期间核查和使用前的光学系统自校准;(2)根据环境状况设定仪器采样时间与量程,注意湿度风速对测定结果的影响;(3)应当提前对工作场所中不同性质的粉尘确定由各自的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用于测量时粉尘质量浓度的换算;(4)测呼尘时需配置呼尘切割器( B曲线).1.13检气管(有毒气体检测管)1.13.1用途:用于职业卫生执法人员对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气体浓度进行半定量检测.1.13.2要求:(1) 一般要求:小巧便于携带,不用电源和热源,不需分析仪器和化学试剂,不需样品前处理,可直接进行半定量测定;(2)性能要求:有毒气体检测管有不同的检测范围,可根据不同的检测目的和现场有毒气体的浓度情况进行选择.对于职业卫生监督尽可能选择能检测有毒气体10% ~ 200%职业接触限值水平的检测管.参考如下:一氧化碳(检测浓度范围:3啤/m3 ~ 60 mg/m3,下同),硫化氢(1啤/m3 ~ 20 mg/m3),氯气(0.1 啤/m3~ 2 mg/m3),二氧化碳(1800 mg/m3 ~ 36000 mg/m3),氨(3 mg/m3~ 60 mg/m3),二氧化硫(1 mg/m3~ 20 mg/m3),氮氧化物(1 mg/m3- 20 啤/m3),氯化氢(0.75 mg/m3 ~15mg/m3),氟化氢(0.2 mg/m3~ 4 mg/m3),臭氧(0.03 啤/m3 ~ 0.6 mg/m3),甲醛(0.05 啤/m3 ~ 1 啤/m3)等.1.13.3使用考前须知:(1)按产品说明书要求,吸取一定体积空气样品通过检气管进行检测;(2)检气管的有效期为1 ~ 3年,在有效期内进行检测.1.14声级计(噪声仪)1.14.1用途:用于职业卫生执法人员对作业场所噪声强度的检测.1.14.2要求:(1) 一般要求:便于携带,可直接在仪器中读生噪声强度;(2)测量范围:(30 ~130)dB (A),具有A计权,“S(慢)〞档;(3)选择具备测定等效连续声级功能的设备;(4)符合?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噪声?(GBZ/T 189.8— 2007)要求;(5)具备防爆性能;(6)具有配套的声校准器(标准声源).1.14.3使用考前须知:(1)测量前应当根据仪器校正要求对测量仪器校正;(2)工作场所风速超过3m/s时,传声器应当戴风罩;(3)应当尽量防止电磁场的干扰.1.15湿球黑球温度( 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 , WBGT ) 指数测定仪1.15.1用途:用于职业卫生执法人员对高温作业场所的WBGT指数测定.1.15.2要求:(1) 一般要求:便于携带,可直接在仪器中读生WBGT 指数值;(2)性能要求:WBGT指数测量范围为21C ~ 49C,其中干球温度计测量范围为10C ~ 60C,自然湿球温度计测量范围为5 C ~ 40 C,黑球温度计测量范围为20 C ~ 120C.1.15.3使用考前须知:(1)湿球温度计的储水槽应当注入蒸储水,不能添加自来水;(2)测定前或者加水后,需要10min的稳定时间;(3)根据工人的工作姿势和受热情况选择测量高度和测定部位;(4)检测方法参照?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高温?(GBZ/T 189.7-2007);(5)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校准.1.16辐射巡测仪1.16.1用途:用于职业卫生执法人员对放射工作场所X和丫射线剂量水平的检测.1.16.2要求:(1) 一般要求:仪器操作简便、便携手持;(2)测量范围:仪表最低可测读值应当不大于0.1以Sv/h(3)曝光响应时间尽可能短;(4)使用环境:应当满足当地环境条件需要;(5)能够满足有关标准要求.1.16.3使用考前须知:(1)当射线由束时间小于仪表响应时间时,应当对检测结果进行时间校正;(2)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校准.1.17外表污染检测仪1.17.1用途:用于职业卫生执法人员对放射工作场所a、B外表污染水平的检测.1.17.2要求:(1) 一般要求:仪器操作简便、便携手持;(2)满足?外表污染测定第1局部B发射体(E, B max0.15 MeV)和a发射体?(GB/T 14056.1-2021 )和?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20-2006)等标准规定的检测要求;(3)能够分别直接测量a、B外表污染,测量结果以cps、cpm 或Bq cm2'表示;(4)测量范围:对a发射体低于0.04Bq/cm2,对B发射体低于0.4Bq/cm2;(5)使用环境:应当满足当地环境条件需要.1.17.3使用考前须知:(1)使用中注意防止放射性核素污染设备;(2)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校准.。

现场快速检测(POCT)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用专家共识

现场快速检测(POCT)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用专家共识

学术论著ZHONGGUO YIXUEZHUANGBEI143[文章编号] 1672-8270(2019)08-0143-04 [中图分类号] R197.39 [文献标识码] AThe expert consensus on the application of POCT in primary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s/Expert consensus collaboration group 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POCT in primary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s//China Medical Equipment,2019,16(8):143-145.[Abstract] In order to normalize and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Point-of-Care T esting (POCT) in primary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s, the consensus of experts on the application of POCT in primary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s has been formed by the POCT Equipment T echnology Branch of China Medical Equipment Association, which is benefit for promoting the rationality of POCT in primary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s, ensuring the healthy promotion of primary medical and health careers.[Key words] POCT; Primary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institutions; Laboratory medicine; Expert consensus[摘要] 为规范和加强现场快速检测(POCT)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开展和应用,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现场快速检测POCT装备技术分会组织专家形成了“现场快速检测(POCT)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用专家共识”,以促进POCT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合理配置,保障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推进。

表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快速检测设备装备标准

表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快速检测设备装备标准

表1.1.1省级环境卫生和学校卫生监督快速检测设备
表1.1.2 省级传染病、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卫生监督快速检测设备
表1.1.3 省级健康相关产品卫生监督快速检测设备
表1.1.4 省级放射防护快速检测设备
表1.1.5 省级职业健康监护快速检测设备
表1.1.6 省级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
表1.2.1 市(地)级环境卫生和学校卫生快速检测设备
表1.2.2 市(地)级传染病、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卫生监督快速检测设备
表1.2.3 市(地)级健康相关产品生产场所卫生监督快速检测设备
表1.2.4 市(地)级放射防护快速检测设备
表1.2.5 市(地)级职业健康监护快速检测设备
表1.2.6 市(地)级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
表1.3.1 县(区)级环境卫生和学校卫生卫生监督快速检测设备
表1.3.2 县(区)级传染病、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卫生监督快速检测设备
表1.3.3 县(区)级健康相关产品卫生监督快速检测设备
表1.3.4 县(区)级放射防护快速检测设备
表1.3.5 县(区)级职业健康监护快速检测设备
表1.3.6 县(区)级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

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doc

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doc

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精神,指导和规范全国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建设工作,根据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卫生部令第39号),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建设目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维护社会卫生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为目的,以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强依法行政、强化政府卫生监管、建立健全卫生监督体系为目标,以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改善条件为手段,以基础设施建设和执法装备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卫生监督机构的能力建设,提高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综合执法能力,建立职责明确、行为规范、执法有力、保障到位的卫生监督体系,确保完成中央提出的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卫生监督体系的目标。

二、建设原则(一)总体规划、统筹兼顾。

按照区域规划的总体要求,遵循国家确定的基本标准,整合现有卫生资源,加大投入,合理配置,避免重复建设。

(二)分级负责、加强管理。

卫生监督机构建设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卫生监督机构建设的具体领导,分级负责。

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管理,按期完成建设目标。

(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卫生监督机构的建设工作要与区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相协调,根据本地区卫生监督机构的实际情况和监督工作的重点,明确建设规划的重点,切实提高卫生监督执法能力。

三、建设要求(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政府要把卫生监督机构的房屋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执法装备资金列入基本建设和专项资金投资计划,明确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建设标准;(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保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基础建设和执法装备建设达到标准要求;新、改、扩建的卫生监督机构的基础建设,由地方政府统一安排;(三)经济发达地区,可根据当地实际工作需要和经济条件,适当提高基础建设和执法装备建设标准;(四)加强省级卫生监督机构建设,使其具备组织协调、宏观管理和培训指导的能力,负责辖区内卫生监督工作、机构及人员的综合协调和组织管理;(五)重点加强市(地)、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建设,使其具备承担依法监督管理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生活饮用水及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依法监督管理公共场所、职业、放射、学校卫生等工作;依法监督传染病防治工作;依法监督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业人员的执业活动,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行为等一线监督执法任务的能力。

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通用技术指南实施细则

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通用技术指南实施细则

XX市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通用技术指南实施细则一、范围本细则是对《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通用技术指南》的解释和补充,可作为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开展现场快速检测工作的参考。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卫生监督员管理办法卫生监督机构装备标准(卫健委)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通用技术指南三、术语和定义《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通用技术指南》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细则。

四、管理要求(一)组织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应设置与行政管理系统相协调的现场快速检测管理架构,建立组织机构框图,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职责,要求职责明晰无交叉。

1.建立组织机构框图组织机构框图宜采用自上而下的流程图,内容包括管理架构中的关键岗位、关键人员及其相互关系,必要时可列出岗位或部门的关键职责。

可参考下面的组织机构框图注:实线箭头表示行政隶属关系;虚线箭头表示技术指导关系图1 建议的组织机构框图2.确定部门和岗位职责具体的部门和岗位职责是对组织机构框图的重要解释和补充,应详细列举,避免同一职责在部门和岗位间的交叉。

3.机构负责人①资源提供②人事任免③重大事项决策与批准④新建方法的批准⑤设备购买的批准⑥其他职责(若有,应列出)4. 主管副职领导①与机构负责人沟通②上报记录的审核③技术资料的审核④培训、考核方案的批准⑤设备购买申请的审核⑥其他职责(若有,应列出)5. 质量管理部门①培训考核和资格确认管理;②检测质量控制;③检测数据收集、汇总与上报;④与上级部门配合、沟通、联络、协调;⑤本机构检测业务领域方法的统一管理,编制方法清单,保存方法确认记录和相关检测标准、技术规范。

6. 检测部门①本专业领域方法和技术管理:卫生标准、方法标准、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等技术文件;②编制本专业领域范围内的检测方法的作业指导书;③编制和归档保存本专业领域内的检测档案,包括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④负责本所检测方法的管理工作,保证检测方法现行有效;7. 仪器设备管理员①综合管理、调配本机构的仪器设备和试剂耗材;②编制设备、试剂、耗材、参考物质的采购申请,负责形式验收和组织技术参数验收;③维护设备档案、出入库记录、使用记录、维护保养记录、维修记录、检定/校准记录、报废记录等。

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通用技术指南

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通用技术指南
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通用技术指南
2015年4月1日实施
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通用技术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工作 的组织机构、制度、人员、设施、设备、 方法、试剂耗材、质量保证、工作策划与 准备、现场检测、结果报告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开展的卫 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工作。
应为卫生监督员,并满足《卫生监 督员管理办法》资格规定,接受与 其从事的相关工作相适应的教育和 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培 训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 相关的法律法规; • 现场检测基本理论与基本操作; • 现场检测标准或规范; • 现场模拟操作; • 现场检测质量控制要求; • 现场检测个人安全防护及环境保护要求; • 卫生监督机构应保存人员培训和考核记录。
5 过程控制 5.1 工作策划与准备 5.1.1 应明确现场检测对象和工作内容制定具体 检测方案。至少包括: a)检测目的与要求; b)检测项目与检测方法,以及采样方法(必要时) c)使用的仪器设备、辅助装置、采样工具、试剂、 容器、安全防护用品; d)检测环境条件要求; e)记录表格、数据处理方法、结果报告方式与要求; f)检测内容实施顺序、检测时间与地点; g)参加人员及分工、交通运输要求与方式;
5.1.2 根据检测方案,安排人员,准备器 具、材料、文件和表格等。 5.2 现场检测 5.2.1 现场检测应由2名以上检测人员共同 参与,依据确定的检测方案,并行遵循检 测标准或技术规范实施布点、采样和测试, 必要时进行空白对照试验。 5.2.2 检测人员应按照仪器设备操作说明 或指导书的要求在实施检测前核验零点、 测量量程及灵敏度、响应值无误 后方可进 行。必要时,可使用参考物质进行验证。
5.2.3 在检测过程中,环境条件应满足仪 器性能及检测方法规定的要求,当环境条 件(如温度、湿度、风速、磁场强度、噪 声、光照射、空气清洁度等)可能影响到 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时,立即停止 检测活动。 5.2.4 结束检测时,应确认仪器设备状态 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如发现存在的问题可 能导致质疑本次检测数据的有效性时,应 立即查找原因,确定是否需要重新安排检 测。

以“全市监督一盘棋”为理念发展我市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工作

以“全市监督一盘棋”为理念发展我市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工作

·卫生监督·以“全市监督一盘棋”为理念发展我市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工作刘晓霞董钰柱唐旭DOI :10.3969/j.issn.0253⁃9926.2020.16.041作者单位:030001太原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医疗五科(刘晓霞),公卫三科(唐旭);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办公室(董钰柱)卫生监督是一项具有综合性、技术性、科学性的行政执法活动。

现场快速检测技术作为日常卫生监督执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和重大活动卫生保障工作的重要措施,在卫生监督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1]。

随着《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通用技术指南》(WS /T 458—2014)的发布与实施,我市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工作开始了新的管理模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笔者浅谈我市该项工作的思路和观点,以期抛砖引玉,共同进步。

1发展背景1.1关于职责关于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职责的相关规定最早可追溯到2004年12月9日前卫生部颁布的《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国卫生部令第39号)。

其中,第二章第十五条规定“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条件,承担卫生监督的现场检测、执法取证等工作。

”1.2关于装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05—2011年,前国家卫生部相继出台了《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卫生监督机构装备标准(2011版)》,明确了卫生监督机构现场快速检测装备标准,并于2011年向中西部地区2234个县级卫生监督机构下拨22亿元资金用于装备执法车辆、通讯设备、现场快速检测设备。

2013年开展了卫生监督快速检测设备管理系统上报工作,进一步掌握和了解各级卫生计生监督机构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及使用情况。

1.3关于技术能力2012以来举办了数次全国卫生监督技能竞赛及现场快速检测技术比武,大大提升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对现场快速检测重要性的认识和技术能力提高。

2014年《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技术指南》的发布是卫生监督快速检测发展的里程碑,是该领域的第一部国家标准。

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

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

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卫生部关于印发《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卫监督发[2005]76号卫生部关于印发《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将《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

请参照执行。

二??五年三月三日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精神~指导和规范全国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建设工作~根据《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卫生部令第39号,~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建设目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维护社会卫生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为目的~以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强依法行政、强化政府卫生监管、建立健全卫生监督体系为目标~以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改善条件为手段~以基础设施建设和执法装备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卫生监督机构的能力建设~提高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综合执法能力~建立职责明确、行为规范、执法有力、保障到位的卫生监督体系~确保完成中央提出的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卫生监督体系的目标。

二、建设原则,一,总体规划、统筹兼顾。

按照区域规划的总体要求~遵循国家确定的基本标准~整合现有卫生资源~加大投入~合理配置~避免重复建设。

,二,分级负责、加强管理。

卫生监督机构建设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卫生监督机构建设的具体领导~分级负责。

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管理~按期完成建设目标。

,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卫生监督机构的建设工作要与区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相协调~根据本地区卫生监督机构的实际情况和监督工作的重点~明确建设规划的重点~切实提高卫生监督执法能力。

三、建设要求,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政府要把卫生监督机构的房屋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执法装备资金列入基本建设和专项资金投资计划~明确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建设标准, ,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保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基础建设和执法装备建设达到标准要求,新、改、扩建的卫生监督机构的基础建设~由地方政府统一安排, ,三,经济发达地区~可根据当地实际工作需要和经济条件~适当提高基础建设和执法装备建设标准,,四,加强省级卫生监督机构建设~使其具备组织协调、宏观管理和培训指导的能力~负责辖区内卫生监督工作、机构及人员的综合协调和组织管理, ,五,重点加强市,地,、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建设~使其具备承担依法监督管理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生活饮用水及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依法监督管理公共场所、职业、放射、学校卫生等工作,依法监督传染病防治工作,依法监督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业人员的执业活动~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行为等一线监督执法任务的能力。

浅谈现场快速检测在卫生监督机构中的运用

浅谈现场快速检测在卫生监督机构中的运用
3.2人员素质不适应发展需求
基层卫生监督部门从事检验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许多未经过正规培训,加之快速检验的仪器、试剂、试纸种类繁多,设备更新换代频繁,不同项目的检验手段、不同设备的使用方法差别较大,人员积累经验有限,技术水平跟不上时代发展。
3.3检验方法选择混乱
如前所述,由于检测设备结构不均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其检测项目不全面,检测时间过长,多数现场检测都作为实验室检验的辅助手段,在隐患防范监测和应急处理中极少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凌雁,王绍鑫,周艳琴.论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0,17(2)133-136.
[2]罗银江,张晶.现场快速检测在卫生监督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7):1813,1815.
[3]沈怀东,汪洋.浅谈公共卫生监督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医学,2012,18(1):160-161.
2.现场快速检测的特点
现场快速检测在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中具备独特的优势:第一,现场。往往能够在卫生监督工作的现场发现问题。第二,快速。往往能够在几十分钟甚至几分钟报告结果,大大缩短了检验周期,而且实验准备简化,样品处理简单。特别是在处理突发事件中,检测结果对确定事件原因和患者救治方案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也是人群疏散方案、环境污染处理方案制定的可靠依据。第三,经济。相对于实验室检测,现场快速检测不需要投入巨大的财力建实验室、购设备,而且实验材料也较便宜,检验成本大大降低。第四,方便。检测工作与监督工作同步进行,既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也减少了工作环节,降低了行政执法的成本,提高了行政执法的效率。
3.4检验标准不规范统一
目前卫生监督除细菌总数,温度、风力、气压、热辐射物理指标,CO2、CO等化学指标这几个检测项目有国家标准外,其它现场快速检测的标准化几乎是空白,绝大多数卫生学指标都只适用于实验室检测使用,是否适合现场检测仪器的测定结果还有待于比较,方法的可靠性、重复性有待验证[4]。此外快速检测仪器的标准化还有待于统一和规范。

卫生监督快速检测制度

卫生监督快速检测制度

卫生监督快速检测制度卫生监督快速检测制度是指在卫生监督工作中,使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和快速检测方法,对相关物质或环境进行检测分析,以快速、准确地获得监测结果。

该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监督工作的效率,强化监督措施,保障公众的安全与健康。

1.法律法规的完善: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卫生监督快速检测的程序、要求和标准,对相关责任主体进行规范和制约,为卫生监督提供合法依据和操作指南。

2.仪器设备的投入:卫生监督快速检测需要先进的仪器设备作为支撑,包括仪器设备的选择、购置和维护等方面,确保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人员培训与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

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培训计划,不断提升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技术和新要求。

4.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化平台,用于数据共享、交流和存储。

通过建立数据库、信息化系统和网络平台等,可以实现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分析,提高监督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1.高效追踪和应对突发事件:例如食品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等,通过快速检测,可以迅速确认问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置,有效避免事态扩大和相关损失。

2.优化监督流程和提高效率:传统的监督方式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投入,而快速检测可以缩短监督周期,节约人力和时间成本,提高监督工作的效率和精确度。

3.提升监督能力和水平:卫生监督快速检测制度的实施,可以促进监督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提升,增加他们掌握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提高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4.增强公众信任和满意度:卫生监督快速检测可以及时发布监测结果和信息,提高公众的知情度和参与度,增加公众对卫生监督工作的信任和满意度。

需要注意的是,卫生监督快速检测制度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仪器设备的高昂成本、人员培训的时间和成本压力、信息化建设的安全和隐私保护等。

因此,在制定和实施卫生监督快速检测制度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制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卫生监督水质现场快速检测

卫生监督水质现场快速检测

二、便携式PH计
PH校正
该仪器校正应该定期进行,最好一周一次
可以使用USA(PH4.01、PH7.00、PH10.01)或 NIST(PH4.01、PH6.86、PH9.18)缓冲标准进行 校正
关机时,先按住HOLD/ENT键再按ON/OFF键打开 测试笔,先松开ON/OFF键再松开HOLD/ENT键, 屏幕将闪烁USA或者NST,按CAL键选择标准后, 按HOLD/ENT键确认
2、将两个比色皿中均加入待测样品至10ml刻度处
3、将其中一个比色皿放入比色器的左侧待测量孔做空白 样
4、另一个比色皿加入一篇预装试剂(DPD NO.1)盖紧 盖子用力摇动,直到片剂完全溶解,放入比色器右边的待 测量孔中
5、朝向光亮处转动比色盘,找到颜色最接近时候指针对 应的刻度
6、读取游离性余氯数值(mg/L)
(二)接样前用少量水样水涮洗采样瓶2-3次 后再接水样。所采水量为瓶容量的80%左 右。
(三)水样采集完毕应及时加盖,并记录采 样时间、编号等。
水池(箱)(以下简称水池)进出水样 点的确定
(一)水池进水点为进入水池的市政管网水或前 一个供水设施的出水进入水池的位置。若无法在 此位置采到进水水样,则应按照与进水点最近为 原则确定合适的取样点。 (二)水池出水点为水池水流进用户生活水管( 即水池出水管)的起点。若无法在此位置取得出 水样时,也应按与出水点最近为原则确定合适的 取样点进行取样。一般情况下在离水池较近的水 池水用户处取得水样。
市(地)级环境卫生和学校卫生快速检测设备
pH值 浊度 电导率
生活饮用水
亚硝酸盐、硫酸盐、硬度等 二氧化氯
游离氯
消毒效果评价 有效氯、浊度等
游泳池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台
5、传染病、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卫生监督现场检测设备
检测对象
项目
仪器设备
技术参数
基本装备
推荐装备
备注
消毒效果
余氯
余氯测定仪
0-2mg/L
2台
紫外线强度
紫外线强度仪
0.1-199900μm/cm2
2台
环氧乙烷残留量
环氧乙烷分析仪
0-19.99/199.9/1999ppm
2台
表面洁净度测定
ATP荧光检测仪
2台
风速
数字微风仪
0-10m/s
2台
温湿度
数字温湿度计
-20℃-70℃5-95%RH
2台
空气消毒
紫外线强度
便携式紫外线强度计
10-1-199.9×103µW/cm2
2台


电导率
便携式电导仪
0.00-199.9ms/cm
2台
浑浊度
浊度仪
0-50FTU
2台
水质速测
水质速测箱
检测项目包括:水温、臭和味、色度、浑浊度、PH、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总铁、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尿素、氟化物、漂白粉有效氯、余氯等
市级卫生监督机构现场快速检测设备装备标准
1、食品卫生安全现场快速检测设备
检测对象
项目
仪器设备
技术参数
基本装备
推荐装备
备注
有毒有害物质
固态、液态食品中各类高浓度有毒有害物质快速测定
便携式红外固液分析仪
定性,15秒内产生结果
1台
酒类中甲醇测量
便携式甲醇速测仪
半定量
1台
温湿度
食品中心温度测量
食品中心温度计
最小粒径0.5µm
测量范围:100级~30万级
1台
微小环境
照度
数字式照度计
0.01-20000 LUX;四个量程
2台
噪声
声级计
35-130db(A)
1台
温湿度
直读式干湿温度计
-20℃-70℃5-95%RH
1台
风速
数字式风速仪
0-10m/s
1台
微差压
微差压计
1-10pa
1台
气体检测仪
定性,20秒内产生结果
1台
可检测200余种挥发性有机气体
光离子化检测仪
PPB级
1台
物理因素
噪声
声级计
35-130db(A)
2台
微波
微波漏能检测仪
0-3、10、30、100、300、1000mR/h
1台
低频场强
工频场强仪
30-2000Hz
1台
高频场强
高频场强仪
20-30MHz
1台
超高频场强
超高频场强仪
-50℃-150℃
3套*
食品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测量
微型激光测温仪
-20℃-200℃
3台*
环境湿度测量
便携式温湿度计
-20℃-70℃5-95%RH
2台*
酸度
食品酸碱度测量
食品酸度计(带校准试剂)
PH=1-14
1台
消毒效果
洁净(室)间紫外线消毒效果快速测定
便携式紫外线强度计
10-1-199.9×103µW/cm2
数据处理:通过软件可储存测量数据。
1台
监督员
个人防护
辐射防护服
4套
4、公共场所、学校、环境卫生现场检测设备
检测对象
项目
仪器设备
技术参数
基本装备
推荐装备
备注
室内空气
可检测200余种挥发性有机气体
光离子化检测仪
PPB级
2台
一氧化碳、氨、甲醛、硫化氢气体检测
气体检测仪
CO:0-50/1000PPM、NH3:0-50/500PPM
检测对象
项目
仪器设备
技术参数
基本装备
推荐装备
备注
同位素
核素识别、剂量率测量
中子或脏弹探测
便携式同位素鉴定仪
1台
射线防护
α、β、γ、χ线测量
便携式电离室巡测仪
自动调零,自动转换量程,自动点亮背景灯
同时测量剂量率和剂量、峰值读数保持功能、可下载储存数据、可编程的声光报警
1台
射线污染测定
α、β、γ和χ线综合测量
检测对象
项目
仪器设备
技术参数
基本装备
推荐装备
备注
粉尘因素
粉尘
数字式测尘仪
0.01-100mg/m3
TWA/STEL/MAX值
2台
防爆型数字式测尘仪
1.01-100mg/m3
TWA/STEL/MAX值
2台
煤矿地区,需防爆时配备
有毒气体
有毒气体
便携红外光谱气体分析仪
定性,20秒内产生结果
1台
50余种毒气及有害气体
1-2060MHz
1台
激光
激光测定仪
1台
照度
照度计
0.01-20000 LUX;四个量程
2台
温度
黑球温度计
范围:20_120℃;精度:
1台
辐射热
辐射热计
0-10KW/m2;分辨率:0.02KW/m2
1台
风速
风速仪
0-10m/s
2台
温湿度
直读式干湿温度计
-20C0-+600C、0-100%RH
2台
3、放射防护现场快速检测设备
1台
餐饮具、食品加工工具、用具等物表洁净度快速测定
ATP荧光检测仪
半定量
1台
面积
食品加工厂、饮食企业面积测定
测距仪
0.3-100m±5mm
2台
其他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
便携式,适用多种检测项目
5台*
食品采样箱
便携式,适用多种食品采样
4台*
冰箱
5台*
冰柜
5台*
备注:*指可根据实际F3探测器
1台
现场射线剂量
监督员现场剂量水平
个人剂量报警仪(腕式)
瑞士RONDA763石英运动表
防水可深达100m
可调阈值报警
具有累积剂量功能
4台
X线(CT)机
性能及剂量等
便携式X线(CT)评价系统
能够评价DSA、DR、低、中和高频X线机、脉冲透视、X线电影摄影、CT机、便携X线机、乳腺摄影机、牙科机、普通摄影机、荧光透视机等;
便携式高级辐射污染探测仪
具有手机式的菜单导航多功能键、高亮显示屏、自动更换量程、数据保存下载功能、峰值保持功能、错误操作指示功能、声响测量功能、响应时间可调、LCD时钟显示、内置GM管。
1台
表面污染测定
α、β测量
便携式表面污染仪
塑料闪烁体探测器
自动更换量程;
报警:声响测量(可调)
1台
中子
中子测量
便携式中子测量仪
半定性
1台
6、健康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场所卫生监督现场检测设备
检测对象
项目
仪器设备
技术参数
基本装备
推荐装备
备注
生产车间面积
面积
测距仪
0.3-100m±5mm
1台
消毒措施、车间洁净度
紫外线强度
便携式紫外线强度计
10-1-199.9×103µW/cm2
1台
臭氧
臭氧检测仪
0-1PPM
1台
车间洁净
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
1台
PH值
便携式酸度计
0.00-14.00pH
1台
水质项目
多参数水质测定仪
铝、砷、钡、苯、苯并三唑、硼、溴、镉、氯离子、氯、二氧化氯、铬、钴、色度、铜、氰离子、清洁剂、DEHA、氟离子、硬度、碘、铁、铅、锰、钼、镍、硝酸根、亚硝酸根、氮、溶解氧、臭氧、钯、PCB、酚、磷酸根、磷、钾、硒、硅、银、铬酸钠、硫酸盐、硫化物、TPH、丹宁、浊度锌、锌等。
CH2O:0-20/200PPM
H2S:0-10/200ppM
2台
噪声
声级计
35-130db(A)
2台

氡监测仪
0.1—999PCI/L
1台
微生物采样
空气微生物采样器
撞击法
2台
臭氧
臭氧检测仪
0-1ppm
2台
可吸入尘
可吸入颗粒分析仪
0.01-100mg/m3
2台
室内环境
照度
数字式照度计
0.01-20000 LUX;四个量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