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芦醇抗肺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_吴淑莲_荣福

合集下载

白藜芦醇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51] 丁涛, 尚智, 温富春, 等. 西洋参茎叶总皂甙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免疫功能作用的研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6): 14-15.
[52] 许力军, 段秀梅, 钱东华, 等. 西洋参茎叶皂苷对CPHD患者细胞 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4, (8): 901-903.
收稿日期:2020-11-05 基金项目:哈尔滨商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2010240014) 作者简介:李延姣,研究方向为药理学,E-mail: syeiop@ *通讯作者:王淑静,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重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Tel: 0451-84869572, E-mail: misswsj@
[41] 戴璐. 西洋参茎叶三醇组皂苷的分离,修饰及生物活性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 2010.
[42] Han L, Li Z, Zheng Q, et al. A new triterpenoid compound from stems and leaves of American ginseng [J]. Nat Prod Res, 2015, 29(1): 1-7.
化、抗炎、免疫调节、血管保护、抗菌、保肝等 2(Bcl-2)家族蛋白是一类与肿瘤细胞凋亡基因
药理作用。近年,白藜芦醇广泛应用于医疗、保 相关的蛋白,其中Bcl-2、Bcl-xl等是抗凋亡基因, 健等多种行业。本文对白藜芦醇的主要药理活性 Bax、Bak等是促凋亡基因。Santosh等[6]发现白
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白藜芦醇的进一 藜芦醇与多西紫杉醇(DTX)联合用药,可上调
瘤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此 1.2.2 调节信号通路 研究发现,白藜芦醇通过激

白藜芦醇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可通 过启动 F sF s a—aL信 号传 导通 路而诱 发肿 瘤细胞 凋 亡. 随后 的研究 有 新 的发 现 , e 还 可诱 导 F s Rs a 抗 性 细胞 的凋 亡 , F s F s 且 a 或 aL抑制 物并 不 能抑 制 R s的诱 导凋 亡 作用 , e 提示 R s的诱 导 细胞 凋 亡 作用 e
收 稿 日期 :0 9 1 -l 2 0 —23
基 金项 目 : 家 民族 事 务 委 员 会 资 助 项 目( o 0 y3 , 央 民 族 大学 “ 8 国 N . 8zl ) 中 9 5工 程 ”资 助项 目. 作 者 简 介 : 丹 妮 (9 4一) 女 ( 族 ) 北 京 市 人 , 国少 数 民族 传 统 医 学 研 究 院 2 0 刘 18 , 汉 , 中 0 8级 硕 士 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 研 中
药心血管药理.
通 讯 作 者 : 秀 兰 (9 4一) 女 ( 族 ) 重 庆 市 人 , 士 , 授 , 国 少 数 民族 传 统 医 学 研 究 院 博 士 生 导 师 , 究 方 黄 16 , 汉 , 博 教 中 研
向: 中药 心 血 管 药 理 .E m i h l n s a t m. — a :x u @ i .o l c n
Ce et lm n 等 首次报 道 了 R s e 可通过 F s aL途径 诱导 早幼 粒 白血 病 细胞 株 H -0和 人乳 腺癌 细 a. s F L6 胞株 T 7 4 D凋亡 . e 作用 于肿 瘤细胞 后 , Rs 短时 间 内即可检 测 到 F s F s R A表达 的增 高 , 明 R s a 和 aL m N 表 e
分 子式为 c , ,分子 量 2 8 2 . e 是广 泛分 布 于植 物 中的一 种 多 酚类 化 合物 , H : , O 2 .5 R s 在葡 萄 中 的含 量尤

白藜芦醇抗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抗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白 藜 芦 醇 (Res)是 一 种 天 然 存 在 于 多 种 植 物 如 葡 萄 、草 莓 、 花 生 等 的 一 种 多 元 酚 类 化 合 物 。人 们 已 经 研 究 了 白 藜 芦 醇 所 具 有 的 广 泛 的 药 理 性 质 , 如 抗 癌 、 抗 氧 化 、 抗 炎 、 抗 衰 老 、 心 血 管 保 护 和 神 经 保 护 等 作 用 。因 为 这 些 有 益 属 性 及 其 广 泛 的 分 布 使 白 藜 芦 醇 成 为 一 个 潜 在 的 抗 癌 剂 。传 统 的 治 疗 方 法 如 手 术 、 放 疗 、化 疗 在 肿 瘤 的 治 疗 中 并 不 令 人 满 意 。本 文 总 结 了 白 藜 芦 醇 主 要 的 抗 癌 机 制 来 支 持 白 藜 芦 醇 在 癌 症 的 预 防 及 治 疗 中 的 作 用 。 1㊀ 白 藜 芦 醇 简 介 白 藜 芦 醇 于 首 次 由 白 藜 芦 根 中 分 离 ,随 后 被 发 1940 年 现 其 存 在 于 多 种 植 物 中 , 包 括 葡 萄 、 桑 葚 、 草 莓 和 花 生 等 。它 属 于 一 种 植 物 抗 毒 , 在 应 激 反 应 、 损 伤 、 紫 外 线 照 射 以 及 病 毒 [ ] 感 染 后 产 生 。白 藜 芦 醇 的 抗 癌 特 性自 首 次 发 现 以 1997 年 来 , 就 对 其 抗 癌 机 制 提 出 了 不 同 的 假 设 ,并 进 行 了 各 种 体 内 外 试 验 。它 能 够 抑 制 多 种 肿 瘤 细 胞 增 殖 ,包 括 淋 巴 瘤 、多 发 性 骨 髓 瘤 、 乳 腺 癌 、前 列 腺 癌 、胃 癌 、结 肠 癌 、胰 腺 癌 、甲 状 腺 癌 、 头 颈 部 鳞 状 细 胞 癌 、 卵 巢 癌 和 宫 颈 癌 。 2㊀ 白 藜 芦 醇 抗 癌 效 应 研 究 藜 芦 醇 抑 制 肿 瘤 细 胞 的 增 殖 2. 1㊀ 白 多 个 实 验 研 究 表 明 , 白 藜 芦 醇 可 以 抑 制 多 种 肿 瘤 细 胞 的 [ ] 增 殖 。Cilibrasi 等 通 过 研 究 号 通 路 的 靶 基 因 Wnt 信 c - My 原 癌 基 因 和 环 蛋 白 (β - catenin)的 表 达 水 平 表 明 白 藜 β-连 芦 醇 可 能 通 过 调 控 号 通 路 来 抑 制 神 经 胶 质 瘤 干 细 胞 Wnt 信 [ ] 的 增 殖 , 促 进 其 凋 亡 , 减 弱 其 运 动 性 。Atten 等 发 现 胃 癌 细 胞 胞 、 胞 、 胞 在 KATO - Ⅲ细 RF - 1 细 SNU - 1 细 100 μmol / L 白 藜 芦 醇 作 用 , 干 扰 了 细 胞 周 期 进 展 , 抑 制 成 24 h 后 DNA 合 KATO - Ⅲ 细 和 细 胞 增 殖 , 而 其 中 白 藜 芦 醇 对 胞 的 作 用 机 制 C( PKC)的 RF - 1 细 是 抑 制 蛋 白 激 酶 活 性 , 并 且 可 以 抑 制 胞 DNA 合 亚 硝 胺 诱 导 下 的 成 并 逆 转 致 癌 物 质 的 扩 散 。Res 抑 制 体 外 胰 腺 癌 细 胞 殖 并 诱 导 凋 亡 , 可 能 与 它 MIA PaCa - 2 增 [ ] Hh 信 在 号 通 路 的 抑 制 作 用 有 关 。在 雌 激 素 阳 性 及 阴 性 的 乳 腺 癌 细 胞 系 中 , 低 浓 度 的 白 藜 芦 醇 对 某 些 细 胞 的 增 殖 有 促 进 作 用 , 而 高 浓 度 的 白 藜 芦 醇 有 抑 制 增 殖 的 作 用 ,并 且 可

白藜芦醇的功效与作用

白藜芦醇的功效与作用

白藜芦醇的功效与作用
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存在于一些植物中的保健物质,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1. 抗氧化作用:白藜芦醇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可以中和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身体的损害。

这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2. 抗炎作用:白藜芦醇对炎症反应具有调节作用,可以减少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对于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 降血脂作用:白藜芦醇可以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减少血管壁脂质沉积,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4. 保护心脑血管:白藜芦醇可以促进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5. 抗糖尿病作用:白藜芦醇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有一定的帮助。

6. 抗癌作用: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诱导癌细胞凋亡,有很好的抗癌潜力。

对于预防和辅助治疗一些癌症具有一定的作用。

7. 延缓衰老:由于其抗氧化能力,白藜芦醇可以减缓细胞衰老进程,保护DNA免受损伤,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需要注意的是,白藜芦醇虽然具有多种益处,但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或者取代健康生活方式。

在使用白藜芦醇之前,还是应该咨询医生的建议,并按照正确的剂量使用。

白藜芦醇抗肺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抗肺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抗肺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者:吴淑莲荣福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7年第14期【摘要】综述近5年来白藜芦醇抗肺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结果显示,白藜芦醇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肺癌细胞侵袭与转移、抑制血管生长因子、调节MicroRNA的水平、抗氧化及辅助化疗药物等达到抗肺癌作用。

【关键词】白藜芦醇;肺癌;研究进展Antitumor Mechanisms of Resveratrol in Lung Cancer/WU Shu-lian,RONG Fu.//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14):131-134【Abstract】 Advances in antitumor mechanisms of resveratrol in lung cancer in the recent 5 years were summari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sveratrol could induce cell apoptosis and suppress lung cancer invasion and metastasis.Moreover,Resveratrol could 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to inhibit the growth of lung cancer.The antitumor effect of Resveratrol can be achieved by antioxidation,and by regulating the level of MicroRNA and assisting the chemotherapy drugs.【Key words】 Resveratrol; Lung cancer; AdvanceFirst-author’s address:Postgraduate Academy of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Zhanjiang 524000,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4.035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又称为芪三酚,是一种天然多酚类物质, 1940年首次从毛叶藜芦的根部中分离得到的,分子式为C14H12O3,其化学名称为反式-3,4,5-1,2二苯乙烯,广泛存在于葡萄、虎杖、花生中。

白藜芦醇调控癌症相关基因表达及其应用研究

白藜芦醇调控癌症相关基因表达及其应用研究

白藜芦醇调控癌症相关基因表达及其应用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质,被广泛认为具有多种保健作用,如抗氧化、抗癌、抗炎以及心血管保护等。

其中,其在抗癌方面的研究备受关注,白藜芦醇作为一种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细胞增殖及凋亡等生物学特性的天然物质,对肿瘤细胞生长、转移、抗药问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具有较为安全的应用前景。

1. 白藜芦醇与癌症白藜芦醇作为一种天然多酚类物质,早期就被认为具有抗癌作用,其抗癌机制主要包括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断肿瘤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多种途径发挥作用。

2. 白藜芦醇调控癌症相关基因表达作为一种多功能生物活性物质,白藜芦醇通过调节基因表达发挥其多样化的作用,通过调控多种与癌症相关的基因表达,实现抑制肿瘤生长、预防和治疗肿瘤的效果。

2.1 白藜芦醇通过调节肿瘤生长相关基因发挥抑制作用白藜芦醇通过调节肿瘤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表达,实现其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关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可以影响肿瘤细胞周期,特别是在细胞周期G1期中,通过抑制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影响细胞周期的正常进行,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

2.2 白藜芦醇通过调节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发挥抗转移作用肿瘤的转移是影响肿瘤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相关研究中发现,白藜芦醇有显著抗转移作用,其可能通过调控转录因子、调节组蛋白等方式发挥影响。

2.3 白藜芦醇通过调节肿瘤抗药相关基因发挥提高药物敏感性的作用在肿瘤治疗中,药物抗性是制约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关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可通过调节肿瘤细胞中多种抗药基因的表达,增加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提高治疗效果。

3. 白藜芦醇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研究白藜芦醇作为一种天然、具有多种生物学特性的物质,近年来在癌症治疗领域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

相关研究表明,白藜芦醇作为一种化学预防药物,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作用:3.1 作为单一化学预防药物进行应用白藜芦醇作为一种化学预防药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白藜芦醇的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的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08-07-0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72248);辽宁省重点实验室专项资金计划项目。

作者简介:孟雪莲(1978-),女(汉族),辽宁沈阳人,博士,T el .138********,E m ail rubymxl@;吴春福(1959-),男(汉族),山东烟台人,教授,主要从事神经精神药理学研究,T el .024-********,E m ail wucf@ 。

文章编号:1006-2858(2008)Z-0051-04白藜芦醇的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孟雪莲,杨静玉,吴春福(沈阳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辽宁沈阳110016)摘要:目的综述白藜芦醇的药理学进展。

方法综述近年来发表的29篇文献。

结果与结论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的多酚化合物,存在于葡萄等多种植物中,被认为是一种植物抗毒素。

研究表明,白藜醇具有抗肿瘤、心血管保护、抗炎等多种生物药理学活性。

关键词:白藜芦醇;药理作用中图分类号:R 96 文献标志码:A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化学名为3,5,4 -三羟基-反-均二苯代乙烯(3,5,4 -trihy drox ysitlbene)。

分子式为C 14H 12O 3,分子量228 25,无色针状晶体,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酸乙酯、丙酮等极性较强的溶剂。

天然的白藜芦醇还有顺、反式2种结构,这2种结构可各自与葡萄糖结合,形成顺式或反式白藜芦醇苷,它们与白藜芦醇的生物学活性有关。

白藜芦醇广泛存在于种子植物中,是一种植物抗毒素,目前至少在12科31属72种植物中被发现。

富含白藜芦醇的植物主要有葡萄、花生及中药虎杖等,尤其在新鲜的葡萄皮中含量最高,为50~100 g !g -1,并以反式占主导地位。

迄今为止的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具有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抗炎、抗氧化、保肝、神经系统保护等多种药理学作用,它已成为科学家们高度重视的天然活性成分,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白藜芦醇在肿瘤放疗增敏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在肿瘤放疗增敏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在肿瘤放疗增敏机制中的研究进展杨壹羚(综述);张恒(审校)【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3页(P861-863)【作者】杨壹羚(综述);张恒(审校)【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乳腺病理研究室,天津 300060;天津市人民医院放射治疗科,天津 300121【正文语种】中文放射治疗是目前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提高肿瘤放疗敏感性可以提高放疗患者依从性,改善预后,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v)是一种非黄酮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凋亡的作用,Rev在放射治疗中具有阻断肿瘤的发生和进展的特性,其分子机制的得到广泛的研究。

Rev对活性氧系统的功能具有二像性,一方面可以对等地生成苯酚和间苯二酚相关的2个峰,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杀伤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强有力地清除氧自由基保护正常组织;Rev可以与DNA直接结合,生成具有遗传毒性、可代谢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调节DNA代谢、维持和修复系统,抑制末端转移酶端粒和拓扑异构酶;此外,Rev还能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v)是一种非黄酮多酚类化合物,化学名为3,5,4’-三羟基反-二苯代乙烯(3,5,4’-trihydroxy-trans-stilbene),分子量228.24,分子式为C14H12O3,主要来源于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cuspidatum)的根茎提取物,还广泛存在于葡萄、花生等植物中。

Rev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可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凝结;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脂症;对神经退行性疾病也具有治疗或改善预后的作用;对多种生物具有延长寿命的作用。

近期研究表明,Rev对肿瘤细胞具有增加放疗敏感性的作用。

白藜芦醇的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的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 17]
。白藜芦醇还能以剂量依赖方

强等 : 白藜芦醇的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25 抑制细胞生长还不能一概而论。 还有报道称, 白藜芦醇诱发细胞凋亡及抗癌的 可能途径之一是抑制线粒体的呼吸 , 促进线 Ca
2+
DNA 的氧化损伤。体外研究发现, 白藜芦醇通过抑 制 AhR 与调节 CYP1A1 转录的启动子相结合 , 从而 抑制 CYP 1A1 的表达 。 5 3 抑制蛋白激酶 Yu 研究了 19 个羟基芪类化 合物( 包括白藜 芦醇 ) 对酪氨酸蛋 白激酶 ( PT K) 的 抑制作用, 发现几乎所有的羟基芪类化合物均具抑 制活性。 PT K 能激活 AT P 末端磷酸 , 使底物蛋白 质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 这一过程在肿瘤基因表达 的信息传递中起重要作用 , 许多恶性肿瘤细胞都发 现有某种特定的 PT K 被激活或过量表达 [ 24] 。许多 研究已经证明, 白藜芦醇对蛋白激酶 C( PKC) 和蛋 白激酶 D( PKD) 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有学者还 指出白藜芦醇可与佛波酯竞争性结合 PKC 的 C1 区, 从而抑制由佛波酯或甘油二酯诱导的 PKC 激 活, 对 P KC 1 的活性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5] 。 6 其他可能机制 6 1 抗侵袭 有报道称白黎芦醇能够抑制肝癌细 胞的侵袭, 并认为这一抗侵袭活性与其抗增殖活性 无关, 而与抗氧化活性有关[ 26] ; Ledinghen 等亦报道 了其可能通过尚未被证实的受体后机制而阻断肝细 胞生长因子诱导的肝细胞性肝癌细胞侵袭与播散 , 并减少细胞增殖 。还有报道称白藜芦醇通过抑 制核转录因子 AP 1 的激活及金属蛋白酶 9( M MP 9) mRNA 的表达而抑制 MM P 9 的活性 , 而近年 来已 有大量研 究证明 M MP 9 与肿瘤侵 袭关系密 切, 这也是白藜芦醇抗肿瘤侵袭的间接证明。 6 2 雌激素受体激动 / 拮抗剂 1997 年, Gehm 等 体外研究发现, 在 3~ 10 mmol/ L 的浓度时, 白藜芦 醇可抑制雌二醇与雌激素受体结合, 并促进导入乳 癌细胞中的雌激素敏感的报道基因转录、 增加雌激 素调控的基因表达、 促进雌激素依赖的 T 47D 乳癌 细胞的增殖 。随后 T urner 等在小鼠体内研究中 却发现 , 白藜芦醇并没有表现出雌激素激动剂的作 用, 相反它可能是一种雌激素拮 抗剂 。 L u 等人 的结论也支持了上述观点 [ 31] , 并指出白藜芦醇的这 种作用导致其抑制乳癌细胞生长。而 Bow ers 等人 则认为白藜芦醇是一种雌激素受体的激动/ 拮抗的 混合剂, 两种作用同时存在, 还指出白藜芦醇只对雌 激素受体 ER 有拮抗作用, 对 ER 没有 , 因此, 当细 胞表达同样 水平的 ER 和 ER 或 ER 表 达更高 时, 白藜芦醇可能只表现出对 ER 的激动作用[ 32] 。 既然白藜芦醇对 ER 既有激动又有拮抗作用 , 那么 当某种与雌激素相关的肿瘤细胞受到白藜芦醇抑制 时, 是通过抑制雌激素受体还是激活了其他机制而

白藜芦醇对肺癌紫杉醇耐药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白藜芦醇对肺癌紫杉醇耐药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白藜芦醇对肺癌紫杉醇耐药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吴异兰;王晗【摘要】目的:研究白藜芦醇作用后人肺腺癌紫杉醇耐药细胞对紫杉醇敏感性的改变,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肺腺癌紫杉醇耐药细胞A549/Taxol-R,用不同浓度白藜芦醇、紫杉醇单独或联合干预A549/Taxol-R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概率单位法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观察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处理后,紫杉醇对A549/Taxol-R细胞IC50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白藜芦醇对A549/Taxol-R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具有浓度和时间的双重依赖性(P均<0.05).白藜芦醇处理后,紫杉醇对A549/Taxol-R细胞的IC50值下降,从(17.50±1.24) μg/mL降低至(4.18±0.62) μg/mL.白藜芦醇和紫杉醇联合干预的A549/Taxol-R细胞凋亡率、坏死率高于单独干预组(P<0.05),联合干预组A549/Taxol-R细胞的Bax、Caspase-3的表达较单独干预组上调,而Bcl-2的表达则相对下调(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促进细胞的凋亡来增强人肺腺癌紫杉醇耐药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和促进Bax、Caspase-3的表达,下调Bcl-2的表达有关.%OBJECTIVE:To study mechanisms in sensitivity of paclitaxel-resistant human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s from treatment withresveratrol.METHODS:A549/Taxol-R,a human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 line that resist paclitaxel,was established and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resveratrol and paclitaxel alone or in combination.MTT assay was performed and SPSS was used to calculate IC50 of A549/Taxol-R to paclitaxel.Change of IC50 was determined after treatment with resveratrol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Apoptosis rates were detected withflow cytometry.Expressions of Bax,Bcl-2 and Caspase-3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RESULTS:The inhibitory rate of resveratrol to A549/Taxol-R cells was dependent on concentration and time.After treated with resveratrol,the IC50 of paclitaxel on A549/Taxol-R cells decreased from (17.50 ± 1.24) μg/mL to (4.18 ± 0.62) μg/mL.The apoptosis and necrosis rates of A549/Taxol-R cells that were treated with combined resveratrol and paclitaxel were higher than those that treated with single drugs (P<0.05).Expression of Bax and Caspase3 in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ingle treatment group,while expression of Bcl-2 was relatively down-regulated (P<0.05).CONCLUSION:Resveratrol may increase sensitivity of paclitaxel-resistant human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s to paclitaxel by promoting cell apoptosis.The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promotion of expression of Bax and Caspase3 and down-regulation of Bcl-2 expression.【期刊名称】《癌变·畸变·突变》【年(卷),期】2018(030)003【总页数】5页(P200-203,208)【关键词】肺癌;化疗耐药;紫杉醇;白藜芦醇【作者】吴异兰;王晗【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福建福州350122;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肿瘤科,福建福州3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在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的首位 [1],其中80%以上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70%左右的NSCLC患者在就诊时已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化疗是治疗晚期NSCLC的主要手段。

白藜芦醇抗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抗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抗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黄亚杰;杨俊慧;杨艳;史建国
【期刊名称】《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1(025)004
【摘要】白藜芦醇是一种植物抗毒素,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炎、抗氧化、抗肿瘤、调节脂代谢等.本文从抑制核苷酸还原酶、抑制细胞色素、抑制环氧酶、诱导醌氧化还原酶、诱导P 53、干扰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方面对白藜芦醇的抗癌机制进行了综述.
【总页数】4页(P25-28)
【作者】黄亚杰;杨俊慧;杨艳;史建国
【作者单位】山东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353;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山东省生物传感器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山东省生物传感器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山东省生物传感器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山东省生物传感器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6.889
【相关文献】
1.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研究进展 [J], 舒友琴;陈敏
2.白藜芦醇抗癌机制中3条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J], 金元宝
3.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J], 俸灵林;包文芳;廖矛川
4.018 白藜芦醇抗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J], 杜海方(综述);李宁(审校)
5.白藜芦醇抗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J], 张振华; 侯海金; 张斌; 闫慧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藜芦醇抗肿瘤作用机制

白藜芦醇抗肿瘤作用机制

白藜芦醇抗肿瘤作用机制白藜芦醇(resverat rol)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植物在受到外来侵害时所产生的一种抗体性物质,具有保护心血管、调节血脂、抗病原微生物、护肝等多种生物学作用1 ,2 。

J ang 等3 于1997 年系统地报道了白藜芦醇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认为白藜芦醇作为天然的肿瘤化学预防剂,对肿瘤的起始、促进、发展三个阶段均有抑制作用;能够抗突变、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并诱导Ⅱ期药代谢酶(抗起始活性) 和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 , COX) 及过氧化氢酶活性,有很强的抗炎作用(抗促进活性) ;并能诱导人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 (抗发展作用) 的分化4 ~6 ,本文就白藜芦醇的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简述如下。

1 抗氧化作用自由基损伤被公认是引起细胞DNA 损伤进而导致细胞恶变的重要机制之一,白藜芦醇即3 ,5 ,8- 三羟基二苯乙烯(3 ,5 ,8 - t ri hydroxyl2stilbene) 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对由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组织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白藜芦醇还能减少H2O2产生,明显抑制大鼠红细胞的自氧化溶血和由H2O2引起的氧化溶血,对小鼠心、肝、脑、肾等脏器的体外过氧化脂质的产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7 ,8 ,能有效的清除AAPH(盐酸2 ,2’- 偶氮(异丙基脒) 和Fe/ 抗坏血酸产生的自由基和抑制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生成9 。

De Salvia 等10 研究了白藜芦醇清除活性氧的能力,结果表明,白藜芦醇能干预氧化代谢过程,减轻H2O2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对DNA 分子的损伤。

Yen 等11 则通过研究表明, 白藜芦醇在10~100μmol/ L范围内能有利于谷胱甘肽的生成,调节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力,抑制过氧化氢酶的活力,减轻自由基对淋巴细胞DNA 的损伤。

白藜芦醇能抑制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hydroxy radical ,OH·) 对小牛胸腺DNA 的氧化损伤。

白藜芦醇的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的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是植物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的一种植物抗毒素,1940年首次从毛叶藜芦根部分离得到。

由于“法国怪圈”现象的发现,白藜芦醇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研究,我国对白藜芦醇生理功能方面的研究是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于1998年开展起来的,现已经成为研究热点[1]。

目前已在虎杖、葡萄、花生等至少72种植物中发现白藜芦醇的存在,并且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市场需求量大。

1白藜芦醇的理化性质与来源1.1理化性质白藜芦醇化学名为3,4,5-三羟基二苯乙烯,分子式为C 14H 12O 3,属于单宁质多酚,纯品为无色针状结晶,熔点256~257℃,升华点261℃,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醚、甲醇、乙酸乙酯、氯仿等),对光不稳定。

遇醋酸镁的甲醇溶液显粉红色,遇氨水等碱性溶液显红色,能和三氯化铁-铁氰化钾反应呈蓝色。

在366nm 的紫外光激发下可产生紫色荧光;在紫外光210nm 处有强吸收,次强吸收峰分别出现在305~330、280~295nm 处[1-4]。

白藜芦醇在自然界中有顺式、反式白藜芦醇和顺式、反式白藜芦醇苷4种存在形式。

植物中白藜芦醇主要以反式构象存在,且反式白藜芦醇苷的含量远高于反式白藜芦醇的含量。

在紫外光照射下,反式构象能转化为顺式构象,其中反式异构体的生理活性大于顺式异构体,白藜芦醇活性大于白藜芦醇苷。

顺式白藜芦醇在避光条件下只有在中性环境下较稳定。

白藜芦醇在光下呈现不稳定性,反式白藜芦醇在完全避光时,可以在乙醇中稳定存在数月,在高pH 值(≥10)环境下稳定性较差[1,5]。

1.2来源白藜芦醇的来源主要有植物中提取、化学合成和生物技术生产。

从自然界的植物中提取白藜芦醇的原材料主要是含白藜芦醇较多的虎杖和葡萄,提取的天然白藜芦醇具有绿色安全的特点,符合人们追求纯天然无污染的要求。

但植物中白藜芦醇含量低,受限于原料来源、季节、生产能力和地区等问题,且提取纯化成本较高,因而人们开始寻求其他获取白藜芦醇的途径,主要有化学合成和利用生物技术生产。

白藜芦醇抗癌机制中3条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抗癌机制中3条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安徽 医科大学 学报 A t nvrtt dc aiA h i 0 2Sp 4 ( ) c U i sai Mein l n u a ei s i s 2 1 e ;7 9
。1 1 1 3・
◇综
述 ◇
白藜芦醇抗癌 机制中 3条信号通路研 究进展
金元 宝 综述 金 刚 审校
摘要 白藜 芦醇具有抗氧化 、 心血管疾病 、 癌 、 抗 抗 抗菌 等多
物, 通过 直接 激 发促 凋 亡 信 号 串联 效 应 和 阻 断抗 凋 亡通 路 来诱 导 细胞凋 亡 。但其 对 大多 数癌 细胞 的研 究倾 向于凋 亡 现象 的特 征 , 是 与 其 他 药 物共 同发 且 挥协 同作 用 , 对 单 一凋 亡 机 制研 究 并 不 多 见 。现 而
生存 素 是 IP 家族 中的一员 , 通过促 使 肿 瘤 细胞 As 它 降低凋 亡 率 以及 异 常 有 丝 分 裂 进 程 来 抑 制 肿 瘤 发 生 。IP 能通 过 抑 制 凋 亡 蛋 白 酶 而在 凋 亡 机 制 的 As 核 心 中阻 碍 凋 亡 的发 生 。IP A s的诊 治 模 型 关 键 点 就 是确 定细 胞 的存亡 和疗 效 。
的 自发抵 抗 。通 过上 调重 要 的抗 凋亡组 件 或预 凋亡
已有报 道 白藜 芦 醇 能 诱 导 成 熟 T细 胞 中生 存 素 的下调 , 一 结 果 已在感 染 有 淋 巴病 毒 1的 T 这
细胞 中得到 验证 , 有 研究 表 明 因 白藜 芦 醇 具 有 也
抑 制 生 存 素 表 达 能 力 而 表 现 其 化 学 抑 制 活 性。
用 的启 动 、 生 和扩 散 三 个 阶段 都起 到 化 学 预 防作 发 用 J 。它 是一 种 有 效 的化 学 预 防 剂 和化 学 治 疗 药

白藜芦醇抗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抗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抗癌机制的研究进展黄亚杰;杨俊慧;杨艳;史建国【摘要】白藜芦醇是一种植物抗毒素,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炎、抗氧化、抗肿瘤、调节脂代谢等.本文从抑制核苷酸还原酶、抑制细胞色素、抑制环氧酶、诱导醌氧化还原酶、诱导P 53、干扰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方面对白藜芦醇的抗癌机制进行了综述.【期刊名称】《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25)004【总页数】4页(P25-28)【关键词】白藜芦醇;抗癌;机制【作者】黄亚杰;杨俊慧;杨艳;史建国【作者单位】山东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353;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山东省生物传感器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山东省生物传感器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山东省生物传感器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山东省生物传感器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6.889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含有芪类结构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葡萄、虎杖、花生等植物中。

这种多羟基芪类物质是在外来病菌侵入、紫外线照射等不利因素影响下,由植物产生的一种抗毒素,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1]。

生物学及医学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具有多方面的、有益于人类健康的药理活性和保健功能,如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抗炎抗菌、免疫护肝、抗血小板凝集、治疗心血管病、植物雌激素等[2],可广泛应用于药物、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近年来对白藜芦醇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也有研究,被誉为继紫杉醇之后又一新的绿色抗肿瘤药物。

对于其抗肿瘤活性的具体机制,国外研究较多,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尚未对其抗癌作用机制达成一致意见。

从目前诸多研究成果来看,似乎是多方面的,其抗癌机制可从下面几方面论述。

1 抑制核苷酸还原酶核苷酸还原酶是一种与细胞周期增值和恶性程度密切相关的酶,核苷酸还原酶能够催化刺激更新DNA合成速率的控制步骤,即核苷酸还原为相应的脱氧核苷三磷酸盐(dNTP)。

白藜芦醇抗癌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白藜芦醇抗癌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芦醇抑制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 因此得出, 白羹芦醇通过抑制线粒体的氧化磷酸
化和介导线粒体 P P开放而诱导细胞凋亡,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 T
2 .白蔡芦醉与脂膜的结合作用
探明白葵芦醇的作用状态, 冀芦醇进入细胞的方式, 确白 芦醇能 即白 以明 葵
否自由地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采用常规的真空抽干、 超声、 旋转蒸发等方法制备模拟不同磷脂组成的脂膜
且, 细胞分泌的胆固醇酩和甘油三醋也会减少,表明细胞产生的 L L减少了, D
说明, 种改 这 变有利 于预防 脉粥 硬化的 [ 动 样 发生6 1
2 3 葬芦醉抑制血栓形成 . 、白
血小板粘附 在动脉管壁上, 参与凝血和血栓的形成, 进而诱发动脉粥样硬化。 一旦血栓脱落则引 起血管栓塞, 危险。 发生 环氧化物酶 r r bx e 通路 - to oa A hm n 2
摘要
白黎芦醇是来源于多种植物的一种化合物, 它可以防治心血管疾病。 新近研 究发现白 要芦醇还有重要的抗癌功效。 但是,目前 对白 禁芦醇抗癌作用的 机理尚
不明 鉴 本文 外实 体内 验和机理研究三个方面 爹 醇 确。 此 从体 验、 实 对白 芦 抗癌
活性及其中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白蔡芦醉抗癌作用的体外实验
胞 亡。 发 凋 结果 现,白 芦醇能 黎 诱导Hp2 胞、 L 0 eG 细 H - 细胞凋亡, 诱 6 表明 导
细胞凋亡可能是白 冀芦醇抑制细胞生长增值的一 种方式。
二、白冀芦醇抗癌作用的体内实验
为进一步研究白要芦醉在体外抗人肿瘤的活性,需进行如下工作:
1 箕芦醇对裸鼠 .白 移植瘤的影响 建立 Hp 2 eG 细胞裸鼠 皮下移植瘤模型。

白藜芦醇抗肝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抗肝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抗肝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罗德兰;杨丹;舒梅铃;邓明明
【期刊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年(卷),期】2014(0)31
【摘要】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简称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十分隐匿,早期诊断十分困难,恶性程度高,浸润、转移性强,预后差,死亡率高.白藜芦醇存在于多种天然植物中,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对多种肝癌细胞有较好疗效,体内研究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被认为可能成为最有希望的天然抗癌成分之一.为促进其进一步研发,本文对其抗肝癌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总页数】5页(P4769-4773)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白藜芦醇;分子机制;细胞凋亡
【作者】罗德兰;杨丹;舒梅铃;邓明明
【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7
【相关文献】
1.白藜芦醇抗糖尿病肾病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J], 邓艳辉;伍飞臻;李强;陈文瑛
2.白藜芦醇抗肺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J], 吴淑莲;荣福
3.白藜芦醇抗肺动脉高压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J], 李泽荣; 乔文梅; 王诚淏; 唐景玲
4.白藜芦醇抗垂体泌乳素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J], 王波
5.白藜芦醇抗肺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J], 王琪;李丹;隋学斌;吴艳敏;官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藜芦醇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李淑翠;刘金苹;徐理华;栾海云
【期刊名称】《滨州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27)006
【摘要】白藜芦醇(resveratrol)化学名3,5,4’-三羟基芪(3,5,4’-trihydrox)rstilbene),是一种植物防御素(phytoalexin),存在于葡萄科、百合科、豆科、蓼科、伞形科、买麻藤科、莎草科及棕榈科等自然界的70多种植物中,其中多种为常见中药,如虎杖、土茯苓、
【总页数】3页(P439-441)
【作者】李淑翠;刘金苹;徐理华;栾海云
【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滨州市,256603;滨州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滨州市,256603;滨州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滨州市,256603;滨州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滨州市,2566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2
【相关文献】
1.白藜芦醇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J], 刘宏胜
2.白藜芦醇抗肿瘤作用及机理研究进展 [J], 张利祥;刘毅敏;赵先英
3.白藜芦醇及其衍生物和类似物抗肿瘤研究进展 [J], 韩雪莲
4.白藜芦醇调控细胞周期机制和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J], 薛慧颖;喻兆阳
5.白藜芦醇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 [J], 于明;张元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广东 湛江 524000②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通信作者:荣福白藜芦醇抗肺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吴淑莲① 荣福②【摘要】 综述近5年来白藜芦醇抗肺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结果显示,白藜芦醇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肺癌细胞侵袭与转移、抑制血管生长因子、调节MicroRNA 的水平、抗氧化及辅助化疗药物等达到抗肺癌作用。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肺癌; 研究进展 Antitumor Mechanisms of Resveratrol in Lung Cancer/WU Shu-lian,RONG Fu.//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14):131-134 【Abstract】 Advances in antitumor mechanisms of resveratrol in lung cancer in the recent 5 years were summari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sveratrol could induce cell apoptosis and suppress lung cancer invasion and metastasis.Moreover,Resveratrol could 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to inhibit the growth of lung cancer.The antitumor effect of Resveratrol can be achieved by antioxidation,and by regulating the level of MicroRNA and assisting the chemotherapy drugs. 【Key words】 Resveratrol; Lung cancer; Advance First-author ’s address:Postgraduate Academy of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Zhanjiang 524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4.035 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又称为芪三酚,是一种天然多酚类物质, 1940年首次从毛叶藜芦的根部中分离得到的,分子式为C 14H 12O 3,其化学名称为反式-3,4,5-1,2二苯乙烯,广泛存在于葡萄、虎杖、花生中。

早期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具有抗炎、抗菌、平喘、保护心肌,抗血小板凝集、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

此外,白藜芦醇对多种肿瘤有显著的抗肿瘤效应,如肝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

近年来多项研究证明,白藜芦醇对多种肺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增殖的作用。

本文对白藜芦醇的抗肺癌的具体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1 白藜芦醇诱导肺癌细胞凋亡 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可通过多种机制诱导肺癌凋亡。

Wang 等[1]发现在肺腺癌A549细胞中,白藜芦醇能有效诱导A549细胞凋亡,以25 μmol/L 和200 μmol/L 白藜芦醇作用24 h 后,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2.4%和89.7%。

该研究通过DAPI 染色观察到,用药组见凋亡细胞的核分裂像明显,细胞核边缘不规侧,细胞核碎片增多,而对照组细胞核完整,药物浓度越高,该现象越明显。

此外,进一步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可上调p53、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同时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

也有研究表明,以白藜芦醇处理肺腺癌A549细胞后,线粒体电位显著下降,且细胞周期阻滞于G2期和S 期,从而诱导凋亡[2]。

Zhang 等[3]发现白藜芦醇在肺腺癌A549细胞中,可有诱导凋亡与自噬的作用,p62在细胞自噬向细胞凋亡转变过程中起连接作用,p62通过抑制Fas/Cav-1复合物的形成抑制凋亡,但白藜芦醇诱导的自噬性p62降解可促进Fas/Cav-1复合物的形成,这可激活caspase-8并介导Beclin-1裂解,导致Beclin-1 C 末端片段易位至线粒体,启动细胞凋亡。

白藜芦醇可抑制人多药耐药细胞SPC-A-1/CDDP 的增殖,降低多种化疗药物的IC50值,如顺铂、吉非替尼、紫杉醇,其机制与白藜芦醇下调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 的表达有关[4]。

白藜芦醇可通过降低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凋亡蛋白的表达水平诱导凋亡的发生。

白藜芦醇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还包括抑制NF-κB mRNA 和蛋白的表达[5]。

NF-κB 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细胞内的转录因子,具有高度保守的特性,可调控多种基因的表达,从而参与机体的炎症反应、细胞的增殖分化、细胞凋亡等生理过程,而且肿瘤的发生发展与NF-κB 的活性密切相关。

然而,也有研究发现白藜芦醇通过降低细胞内活性氧、p53水平以及升高Bcl-2水平对LPS所诱导的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凋亡起到保护作用[6]。

2 白藜芦醇抑制肺癌侵袭和转移 肺癌细胞迁徙和侵袭是肺癌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白藜芦醇通过抑制p65核转位至NF-κB的活性受到抑制,从而抑制NF-κB介导的MMP-9的转录而抑制NCI-H446细胞侵袭迁移的作用[7]。

MMP-9基因的转录水平受上游启动序列的调控,如NF-κB、SP-1等,其中NF-κB是MMP-9最重要的上游调控原件,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

陈海霞等[8]发现,白藜芦醇可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的黏附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下调与MMP-2蛋白表达及上调TIMP-2蛋白表达有关。

白藜芦醇可抑制血红素加氧酶-1(HO-1),使肺癌A549细胞内MMP-2、MMP-9的表达降低,从而降低肺癌A549细胞的侵袭力[9]。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即上皮间质转化,指上皮细胞在形态学上发生向间充质细胞表型的转变并获得迁移的能力。

有研究发现,在肺癌A549细胞中,白藜芦醇可通过增加上皮表型标志物E-cadherin的表达和抑制间质表型标记物纤连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抑制TGF-β1诱导的EMT ,从而抑制肺癌的侵袭与转移[10]。

白藜芦醇可下调肺癌A549细胞与肺癌95D细胞中趋化因子受体CCR7的表达参与其抑制肺癌细胞转移的过程[11]。

3 抑制肿瘤组织新生血管的生成 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受到多种血管生长因子的调节,VEGF是目前已知较为重要一种促血管生长因子,近年研究发现,VEGF可特异性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分裂、增殖和迁移,诱导微血管形成。

微血管密度是反映肿瘤血管形成的重要指标之一,常用于血管抑制药物的疗效评价。

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可通过下调VEGF表达及降低微血管密度而抑制肺癌组织内血管形成[12]。

4 MicroRNA在白藜芦醇抗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MicroRNA(miRNA)是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分子,主要参与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与肺癌密切相关。

韩志远等[13]发现,白藜芦醇通过上调miRNA-622的表达抑制H460细胞的生长。

miRNA-200c的表达可提高肺癌H460细胞对白藜芦醇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其靶向调节RECK基因有关[14]。

Reversion-inducing cystein-rich protein with kazal motifs(RECK),即反转录富含半胱氨酸蛋白,是一种与内激网应急相关的蛋白。

在该研究中发现,转染miR-200c后,白藜芦醇可进一步提高肺癌细胞RECK的表达,激活内激网应激和JNK信号通路,进一步加强其抗肺癌作用[15]。

5 白藜芦醇抑制肺癌细胞增殖的其他机制 白藜芦醇可通过活性氧(ROS)介导的DNA损伤而诱导肺癌细胞的早衰[16]。

白藜芦醇对A549细胞具有放射增敏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urvivin 蛋白表达有关[17]。

此外,Liao等[18]发现,白藜芦醇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NCL-H838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其机制与NF-κB的抑制和细胞周期S期的阻滞有关。

有研究发现,白藜芦醇能抑制实验动物体内肺癌瘤块的生长,可上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降低肿瘤细胞内的丙二醛(MDA)含量及活性氧(ROS)含量,其抗氧化作用是其抗肺癌的机制之一[19]。

白藜芦醇可通过靶向EGFR和c-Met 信号传导通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生长[20]。

白藜芦醇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可能通过靶向调节Akt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己糖激酶Ⅱ介导的糖酵解,从而起抗肺癌作用[21]。

此外,白藜芦醇可调节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氧化还原代谢和细胞增殖相关基因的mRNA转录[22]。

杨凯等通过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可能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表达抑制小鼠Lewis肺癌的生长[23]。

白藜芦醇可有效抑制IGF-Ⅰ介导的A549肺癌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白藜芦醇降低A549肺癌细胞IGF-I受体mRNA 表达及AKT、ERK1/2磷酸化相关[24]。

也有研究表明,在肺癌A549细胞中,白藜芦醇可降低长链非编码RNA BC043009的表达水平的使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25]。

6 白藜芦醇对肺癌的其他生物学效应。

有研究发现,在人肺癌PC9细胞中,白藜芦醇可增敏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ting ligand,TRAIL)对肺癌PC9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死亡受体4(Death receptor,DR4)的上调有关[26]。

研究表明,白藜芦醇通过下调XRCC1的表达水平,从而提高非小细胞肺癌对依托泊苷的化疗敏感性[27]。

XRCC1基因是一种参与碱基切除修复的支架蛋白,受信号转导分子ERK1/2和AKT调节,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白藜芦醇联合顺铂可通过调节自噬性细胞死亡协同顺铂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28]。

Nie等[29]发现,白藜芦醇可通过抑制survivin表达和诱导PUMA表达,协同增强厄洛替尼的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

槲皮素联合白藜芦醇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协同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VEGF和MMP-2表达、促进细胞凋亡有关[30]。

白藜芦醇可增敏吉非替尼,其对T 细胞分化蛋白(myelin and lymphocyte protein)基因去甲基化的影响可能是其增敏吉非替尼的机制之一[31]。

此外,有研究表明,白藜芦醇能促进NK细胞的生长,且增加其对肺癌细胞株A549的杀伤活性[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