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病变主要的表现为共济失调
共济失调
在肌力没有减退的情况下,肢体运动的协调动作失调,不平稳与不协调,称为共济失调(ataxia)。
【病因和机理】机体任何一个简单的运动必须有主动肌、对抗肌、协同肌、固定肌四组肌肉的参与才能完成,并有赖于神经系统的协调与平衡。
脊髓后索的薄束与楔束贯穿脊髓之全长,薄束传导躯干下段与两下肢的深感觉,楔束传导躯干上段与两上肢的深感觉。
从后索发出的纤维在延髓交叉,经对介的丘脑而到大脑皮质,后束传导肌肉、关节与肌腱的深感觉、肢体在空间中的位置、肢体运动的力与范围的冲动、以及部分感觉与两点鉴别感觉。
前旋系统向心传导平衡信息,引起平衡反应。
小脑是维持躯体平衡、共济运动和肌张力的重要中枢。
这些结构的功能又都是在大脑皮质的统一控制下完成的。
深感觉、前旋系统、大脑和上脑的病损均可发生共济失调,分别称为感觉性、前旋性、小脑性和大脑性共济失调。
【临床表现】1.感觉性共济失调:共济失调在睁眼时减轻,闭目时加剧,伴有位置觉,震动觉减低或消失。
因深感觉障碍下肢重而多见,故站立不稳和步态不稳为主要表现。
患者夜间行路困难,洗脸时躯体容易向脸盆方向倾倒(洗脸盆征阳性)。
行走时双目注视地面举足过高,步距宽大,踏地过重,状如跨阈,故称跨阈步态。
闭目难立征阳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不正确。
2.小脑性共济失调:小脑及其传入传出纤维病变都可引起共济失调,特点是既有躯干的平衡障碍而致站立不稳,也有肢体的共济失调而辨距不良、轮替运动障碍、协调不能、运动起始及终止延迟或连续性障碍。
小脑性共济失调不受睁眼、闭目或照明度影响,不伴感觉障碍,有眼球震颤、构音障碍、讷吃和特殊小脑步态,即行走时两足分开,步距大小不一,步态蹒跚不稳易倾倒。
指鼻试验时共济失调极为明显,可见上肢呈弧形摆动与意向性震颤,并有肌张力减低或消失、关节运动过度、快复动作障碍、肌肉反跳现象。
3.前庭性共济失调:因前庭系统损害引起,以平衡障碍为主。
特征为静止与运动时均出现平衡障碍。
与小脑性共济失调有相同点,如站立时两足基底宽、身体不稳、向侧方或后方倾倒、步行时偏斜等。
共济失调的步态特征
共济失调的步态特征
共济失调多出现于小脑或者前庭功能受损的时候,为一种平衡功能障碍。
小脑受损多由小脑梗死、小脑出血等引起平衡障碍。
平衡障碍时会出现指鼻不稳、行动不便,状似醉酒步态。
共济失调的步态为宽基步,即两脚分开走路、躯干不稳、缓慢和犹豫的步态、步伐不规则伴有蹒跚步态,又称为醉汉步态或者横行步。
且步态异常在起步、转弯、改变步速时尤为严重。
查体当中会发现患者有典型的昂伯格征阳性,还有明显的眼震和眩晕伴随症状。
病人走路时能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像一位醉汉在你面前走,但是又比一般的醉汉更加犹豫。
虽然肢体的力量尚可,但是不能保持平衡行走。
共济失调的步态,除了出现于小脑的梗死和血栓之外,还可以出现于前庭功能障碍的病人。
共济失调步态的表现是病人行走时步基增宽、左右摇摆、前扑后跌、不能走直线,像喝醉酒一样,共济失调步态常可以见于小脑的病变,或者是前庭功能减退以及深感觉病变。
对于这种共济失调的患者,无论是睁眼还是闭眼都会出现站立不稳,如果是一侧小脑病变病人会向患侧倾倒,如果是小脑蚓部的病变病人会向后倾倒。
对于共济失调的步态可以见于脑血管疾病,也可以见于肌炎,比如病人由于多发性肌病出现的共济失调步态,或者是由于前庭功能障碍出现的共济失调步态,要查明病因然后针对病因给予治疗。
共济失调
外科治疗
通过微创手术将磁场内电极植入患者头皮下。之前的手术治疗是通过 脑神经损毁手术--将部分脑神经损毁来控制共济失调,但脑神经一 旦损毁就无法复原了,而且术后恢复也很困难,现在通过微创外科手 术来治疗共济失调平已经有了成果,中国已经研制出了一种新疗法: 在脑内装入脑起搏器磁场内电极,修复受损脑神经。脉冲仪在体外, 解除了患者再次手术更换电池的痛苦,根据患者病情每天接受体外脉 冲仪治疗3-5次。体外的脉冲仪通过头皮连接植入头皮下的磁场内电 极,将电脉冲信号传入到大脑,起到给大脑电场调频的作用。脉冲仪 是一个能定时输出从控制器输过来的电波的机器,机器有开关,可根 据不同患者病情自由控制,通过每天的电脉冲刺激和持续的磁场调频, 达到控制患者的抖动和僵直等症状,脉冲仪的充电在体外就可以完成, 而且不妨碍患者正常的生活,所以目前来说是一种比较好的治疗方案。
(4)眼运动障碍:眼外肌共济失调可导致眼球运动障碍, 出现粗大的共济失调性眼震,尤其与前庭联系受累时出现 双眼来回摆动,偶可见下跳性眼震、反弹性眼震等。
(5)肌张力减低:小脑病变常可出现肌张力降低、腱反射 减弱或消失,可见钟摆样腱反射,见于急性小脑病变。患 者前臂抵抗阻力收缩时,如突然撤去外力不能立即停止收 缩,可能打击自己的胸前(回弹现象)。
在康复临床工作中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小脑共济失调的病历较 为多见,严重影响患者步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导致运动的随意性、 姿势的稳定性、平衡性、准确性等方面的障碍。
治疗目的 1.改善患者运动的姿势基础:增强近端稳定性;改善平衡调节,使
患者学会小范围的运动。 2.改善主动肌、协同肌、对抗肌的协同,使患者的运动变得平稳和
共济失调 Ataxia
上海曲阳医院脑科
概述
(小脑萎缩)共济失调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后根病变
多发性神经根炎病例可出现共济失调,伴 有感觉异常、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等 症状和脑脊液蛋白增高。
脊髓痨损害后根及后束,出现典型的感觉 性共济失调。并可有闪电样疼痛,躯体束 带感、括约肌功能障碍、Argyll-Robertson 氏瞳孔、膝、跟腱反射减低或消失,血和 脑脊液华康氏反应阳性。
急性进行性小脑蚓部病变以肿瘤为常见, 尤其是儿童,如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 室管膜瘤等。成人则以转移性肿瘤多见。
(三)后束病变
各种原因损害脊髓后束者都可出现感觉性 共济失调,如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后方 肿瘤,脊髓型遗传性共济失调等。
其特点是感觉分离,即触觉、温痛觉无损 害,而位置觉、压觉及振动觉减低或消失。
亚急性合并变性者常合并锥体束损害而有 两下肢肌力减退、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征阳 性,也可有多发性神经炎表现和恶性贫血, 胃液分析常有游离酸减低。
肌肉之间这种协调配合称为共济运动。
共济失调:
在肌力没有减退的情况下,肢体运动的协 调动作失调,不平稳与不协调。此外,不 自主运动、肌张力增高和轻度瘫痪都影响 动作的正确进行,须先排除。
“ataxia” simply means ‘lack of coordination’.
病因和机理
White matter-
medullary center 髓体
Internal structures
Cerebellar cortex Dentate nucleus
Fastigial nucleus 顶核
Globose nucleus球核
Emboliform nucleus 楔核
medullary center
Three functional divisions
小脑萎缩诊断详述
小脑萎缩诊断详述
*导读:小脑萎缩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1.共济失调
共济失调是小脑萎缩的主要临床表现。
2.小脑性构音障碍
吟诗样语言。
3.眼球运动障碍
小脑萎缩早期患者可表现为辐辏障碍及眼外肌运动障碍。
4.肌张力减低
主要见于急性小脑半球病变,在慢性病变时较少见。
5.非运动性表现
包括认知与语言功能的不同方面,一些证据表明小脑与精神疾病相关,包括精神分裂症、双向性疾病及成瘾行为等。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小脑萎缩的诊断,小脑萎缩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小脑萎缩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第1 页。
小脑共济失调(教学及宣教)
小脑共济失调疾病概述由于小脑某种原因的损伤,将使受害者的肌紧张减退和随意运动的协调性紊乱,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
小脑性共济失调可通过IAs患者的日常生活动作来观察,如穿衣、系扣、端水、书写、进食、言语、步态等。
小脑性共济失调是(遗传性共济失调)最常见的症状,几乎100%的IAs患者有共济失调的表现。
躯干共济失调(姿势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步态和姿势(站立和坐时)平衡障碍,如站立不稳、起坐不稳、行走不稳、Romberg征(睁眼、闭眼)阳性(不稳),上肢共济失调不明、显,眼球震颤常无。
小脑共济失调发病机制小脑性共济失调是由于小脑及其有关联的神经结构病变引起的:躯干共济失调躯干共济失调(姿势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步态和姿势(站立和坐时)平衡障碍,如站立不稳、起坐不稳、行走不稳、Romberg征(睁眼、闭眼)阳性(不稳),上肢共济失调不明、显,眼球震颤常无。
定位诊断主要在小脑蚓部(原始小脑)受损害。
可见于ADCAⅢ型,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四肢协调性共济失调四肢协调性共济失调(运动性小脑共济失调),主要表现为患者的肢体完成各项动作的平衡障碍,如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不准、辨距不良、轮替运动差、误指试验偏向病侧,眼球震颤较多见(粗大),步态不稳等。
一般上肢比下肢的共济失调严重。
定位诊断主要在小脑半球(新小脑)受损害。
全小脑共济失调全小脑性共济失调,病损部位在原始小脑、新小脑、小脑核团、小脑传人(出)纤维,临床表现为躯干、肢体、步态的共济失调,可见于ADCAI型等。
其他另外,IAS有部分类型有较明显的周围神经损害、脊髓后索损害,而表现有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
其特点是没有视觉辅助时,共济失调症状更明显,行走时常常低头视脚下路面,不敢正视前方,夜间行路更困难,洗脸时身体易向脸盆方向倾倒,Romberg征闭眼时更明显不稳,常伴有深感觉(位置觉、震动觉)减低或丧失。
可见于Friedreich共济失调,Refsum综合征、后柱型共济失调、Roussy-Levy共济失调等。
神经病学概论练习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神经病学概论练习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对鉴别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意义最大的是A.有无肌肉萎缩B.腱反射C.病理反射D.肌张力E.肌力正确答案:C2.当C5-T2脊髓前联合受损时可出现A.双上肢深浅感觉均减退或消失B.双上肢痛温觉减退或缺失,但触觉及深感觉保留C.双上肢及上胸部痛温觉减退,但触觉深感觉保留D.双上肢痛温觉及触觉缺失,但深感觉保留E.双上肢深感觉缺失,但触觉及痛温觉保留正确答案:B3.Millard-Gubler综合征的表现不包括A.本侧展神经瘫痪B.本侧面神经瘫痪C.对侧舌下神经瘫痪D.对侧上下肢上单位瘫E.眼球侧视运动障碍正确答案:E4.右侧皱额、闭眼和提唇鼓颊不能,伴左侧肢体无力,病变应定位在A.左侧内囊B.右侧中脑C.左侧中脑D.右侧脑桥E.左侧脑桥正确答案:D5.Horner征瞳孔改变为A.瞳孔缩小,对光反射灵敏B.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消失C.瞳孔扩大,对光反射灵敏D.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消失E.瞳孔没有改变正确答案:A6.检查肌张力时,患者必须A.意识清醒B.无肌肉瘫痪C.无肌肉萎缩D.无肌束震颤E.肌肉放松正确答案:E7.Gerstmann综合征的经典表现不包括A.计算不能B.不能识别手指C.左右侧定向不能D.书写不能E.体象障碍正确答案:E8.右三叉神经病损表现为A.右面部痛温觉障碍,张口下颌偏向右侧B.右面部痛温觉障碍,张口下颌偏向左侧C.右面部痛温觉障碍,右闭目不能D.右面部痛温觉障碍,左闭目不能E.左面部痛温觉障碍,张口下颌偏向右侧正确答案:A9.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特点是A.痉挛性瘫B.肌张力增高C.出现病理反射D.弛缓性瘫E.腱反射亢进正确答案:D10.滑车神经受损时眼球出现向哪一方向的运动障碍A.向外上B.向外下C.向内上D.向内下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B11.对鉴别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没有意义的是A.有无肌肉萎缩B.腱反射C.病理反射D.肌张力E.肌力正确答案:E12.双侧旁中央小叶及其附近中央前后回受损引起A.下肢感觉障碍B.下肢瘫痪C.面舌及上肢感觉障碍D.面舌及上肢瘫痪E.痉挛性截瘫,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及尿潴留正确答案:E13.一侧面部及对侧躯体痛温觉缺失的病损部位在A.中脑背盖部B.桥脑背盖部C.桥脑基底部D.延髓背外侧部E.延髓基底部正确答案:D14.导致中枢性偏瘫包括同侧中枢性面,舌瘫的病损部位A.脊髓B.脑干C.小脑D.丘脑E.内囊正确答案:E15.下列哪项不符合延髓麻痹的诊断A.真性延髓麻痹主要系指舌咽迷走神经麻痹B.假性延髓麻痹为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所致C.真性及假性延髓麻痹均出现饮水反呛、吞咽困难及构音障碍D.假性延髓麻痹时咽反射消失E.真性延髓麻痹时可有舌肌瘫痪舌肌萎缩肌束颤动正确答案:D16.Weber综合征的病损部位A.中央前回B.皮质脊髓束C.桥脑D.延髓E.中脑正确答案:E17.Wernicke失语,其病变部位在主侧半球A.额中回后部B.额下回后部C.颞上回后部D.颞中回后部E.颞下回后部正确答案:C18.脑干内侧纵束受损,出现何种眼肌麻痹A.核性眼肌麻痹B.核间性眼肌麻痹C.核上性眼肌麻痹D.核下性眼肌麻痹E.眼内肌麻痹正确答案:B19.一侧三叉神经脊束核的病损表现为A.同侧面部痛温,触觉均障碍B.同侧面部呈现洋葱皮样分布的分离性痛温觉障碍C.同侧面部呈洋葱皮样分布的痛温觉及触觉障碍D.对侧面部呈洋葱皮样分布的痛温觉及触觉障碍E.咀嚼无力,下颌反射消失,张口时下颌向同侧偏斜正确答案:B20.下列哪个反射对应的脊髓节段错误A.肱二头肌反射-颈5、6B.肱三头肌反射-颈6、7C.膝腱反射-腰2、4D.跟腱反射-骶1、2E.跖反射-骶3、4正确答案:E21.脊髓病所致音叉振动觉及位置觉缺失的病变部位在A.前庭脊髓束B.红核脊髓束C.脊髓小脑束D.脊髓小脑束E.薄束与楔束正确答案:E22.引起深反射亢进的损伤部位A.周围神经B.脊髓前角C.脊髓后索D.小脑E.锥体束正确答案:E23.脊髓横贯性损害引起感觉障碍的特点是A.形状不规则的条块状感觉障碍B.受损节段平面以下双侧深浅感觉缺失C.受损节段平面以下双侧痛温觉缺失并伴自发性疼痛D.受损节段平面以下双侧感觉异常和感觉过敏E.受损节段平面以下痛温觉缺失而触觉及深感觉保留正确答案:B24.锥体束病损时肌张力改变为A.痉挛性折刀样肌张力增高B.强直性铅管样肌张力增高C.强直性齿轮样肌张力增高D.肌张力减低E.去脑强直或去皮层强直正确答案:A25.下列哪项不符合一侧动眼神经麻痹A.上脸下垂,眼球不能向上、下和内侧转动B.眼球向上、内、向下注视时出现复视C.眼球向外呈外下方斜视D.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调节反射存在E.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均消失正确答案:D26.脑内具有生命中枢之称的部位是A.延髓B.脑桥C.中脑D.下丘脑E.大脑皮质正确答案:A27.小脑病变主要表现为A.肌张力增高B.腱反射消失C.共济失调D.静止性震颤E.四肢瘫痪正确答案:C28.伴有眼外肌麻痹的颅底综合征是A.颈静脉孔(Vernet)综合征B.后破裂髁(Collet-Sicard)综合征C.腮腺后间隙(Villaret)综合征D.眶尖综合征E.Foster-Kennedy综合征正确答案:D29.同向性偏盲病损位于A.同侧视神经B.视交叉C.对侧视束D.对侧颞叶视辐射E.对侧顶叶视辐射正确答案:C30.肱二头肌反射中枢在A.C3~4B.C4~5C.C5~6D.C7~8E.C8~T1正确答案:C31.下列不属于病理反射的是A.Chaddock征B.Babinski征C.Oppenheim征D.Gonda征E.Kernig征正确答案:E32.引出Chaddock征提示A.皮质脑干束损害B.脊髓丘脑束损害C.锥体束损害D.薄束损害E.楔束损害正确答案:C33.鉴别中枢性与周围性瘫痪最有意义的体征是A.瘫痪程度分级及范围大小B.有无肌肉萎缩C.肌张力增高或减低D.腱反射亢进或消失E.有无病理反射正确答案:E34.可引起眼裂变小的病征有A.Horner征B.动眼神经麻痹C.面神经麻痹D.展神经麻痹E.滑车神经麻痹正确答案:A35.霍纳综合征由下列哪种病因引起A.眼交感神经麻痹B.眼交感神经兴奋C.眼副交感神经麻痹D.眼副交感神经兴奋E.动眼神经麻痹正确答案:A36.肌束震颤损害部位在A.上运动神经元B.下运动神经元C.神经肌肉接头D.肌肉E.锥体外系统正确答案:B37.位于延髓内的脑神经核是A.滑车神经核B.三叉神经运动核C.面神经核D.展神经核E.疑核正确答案:E38.下列哪项不是检查小脑功能的方法A.指鼻试验B.快速轮替试验C.反跳试验D.病理反射E.跟膝胫试验正确答案:D39.舌咽迷走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吞咽困难,饮水呛咳B.说话声音带鼻音C.患侧软腭活动受限D.患侧咽反射消失E.舌前2/3味觉消失正确答案:E40.胸髓横贯性损害引起A.双下肢中枢性瘫B.双下肢周围性瘫C.一侧下肢周围性瘫D.四肢瘫E.偏瘫正确答案:A41.周围性瘫痪的肌张力改变特点A.折刀样增高B.铅管样增高C.肌张力减低D.齿轮样增高E.肌张力时高时低正确答案:C42.下列哪种眼肌麻痹不会出现复视A.核上性眼肌麻痹B.核性眼肌麻痹C.核间性眼肌麻痹D.周围性眼肌麻痹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43.分离性痛、温觉障碍,病变部位可能在A.周围神经B.脊髓后根C.脊髓前联合交叉D.脊髓前角E.脊髓前根正确答案:C44.下列哪项不是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特点A.肌张力增高B.腱反射减低或消失C.无病理反射D.肌萎缩明显E.瘫痪以肌群为主正确答案:A45.一侧节段性分离感觉障碍即痛温觉障碍而触觉及深感觉保留,病变部位在A.同侧脊神经节B.同侧脊髓后根C.同侧脊髓后角D.同侧脊髓丘脑束E.对侧脊髓丘脑束正确答案:C46.下列哪项不是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特点A.肌张力增高B.腱反射增强C.肌萎缩明显D.有病理反射E.瘫痪以整个肢体为主正确答案:C47.Babinski征典型表现为A.拇趾背屈,其他各趾向外呈扇形展开B.拇趾跖屈,其他各趾向外扇形分开C.仅拇趾背屈D.五趾均背屈E.五趾均跖屈正确答案:A48.病理反射的发生系因A.脊髓反射的弧受损B.神经系统兴奋性普遍增高C.基底节受损D.锥体束受损E.脑干网状结构受损正确答案:D49.腰椎穿刺术的适应证有A.后颅窝肿瘤B.穿刺部位有感染或脊椎结核C.蛛网膜下腔出血D.颅内压增高伴有眼底视乳头水肿E.严重的血小板减少或未纠正的出血性疾病正确答案:C50.动眼神经病变不会发生A.眼球内收障碍B.眼球外展障碍C.上睑下垂D.眼球瞳孔扩大E.向上活动障碍正确答案:B。
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单项选择题]1、对脑积水的描述,正确的是()A.出血后高压性脑积水常在1周出现B.高压性脑积水,坐位不可缓解C.正压性脑积水的主要症状是步态不稳、智能障碍、尿失禁D.儿童脑脊液每日分泌量与成人不相同E.脑室一腹腔分流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感染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正压性脑积水的主要症状是步态不稳、记忆力下降及尿失禁,头痛较少见。
[单项选择题]2、端脑的解剖结构中不包括()A.额叶B.颞叶C.顶叶D.岛叶E.丘脑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3、Broca失语患者病变的主要区域是()A.额下回后部B.额下回前部C.颞上回后部D.颞上回前部E.额上回后部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4、去皮质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中不包括()A.无意识地睁眼闭眼,光反射、角膜反射存在B.可有自发言语及有目的动作C.对外界刺激无意识反应D.呈上肢屈曲、下肢伸直姿势E.查体常有病理征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5、小脑半球内的灰质核团不包括()A.顶核B.球状核C.栓状核D.中央核E.齿状核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6、供应小脑的动脉中错误的是()A.小脑下后动脉B.小脑下中动脉C.小脑下前动脉D.小脑上动脉E.基底动脉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7、面神经不包括()A.一般躯体感觉纤维B.特殊内脏运动纤维C.一般内脏运动纤维D.一般躯体运动纤维E.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8、面神经受损时,下列临床症状中不正确的是()A.患侧额纹减少或消失B.患侧睁眼、闭眼困难C.示齿口角偏向健侧D.患侧耳鸣E.舌前部味觉减退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9、颅内压升高时,下列脑神经最容易受损的是()A.展神经B.面神经C.位听神经D.舌咽神经E.三叉神经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10、分离性感觉障碍,病变部位可能在()A.周围神经B.脊髓后根C.脊髓前联合交叉D.脊髓前角E.脊髓前根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11、脊髓腰膨大位于()A.L1~L4B.L1~L5C.L5~S1D.L4~S4E.L1~S2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12、不是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特点的()A.肌张力增高B.腱反射增强C.肌萎缩明显D.有病理反射E.瘫痪以整个肢体为主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13、小脑病变主要表现为()A.肌张力增高B.腱反射亢进C.共济失调D.静止性震颤E.四肢瘫痪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14、以下关于失语症正确的病变部位是:()A.Broca失语: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B.Wernicke失语:优势半球缘上回后部C.传导性失语:一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D.命名性失语:优势半球分水岭区E.经皮质性失语:优势半球颞中回后部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15、下列哪项不符合视盘水肿:()A.常见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B.眼底检查可见视盘充血,边缘模糊C.眼底检查有时可见视盘周围出血D.早期出现视力减退E.晚期继发视神经萎缩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16、滑车神经受损时:()A.眼球向外上方运动障碍B.眼球向外下方运动障碍C.眼球向内上方运动障碍D.眼球向内下方运动障碍E.以上均不是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17、核间性眼肌麻痹病损部位在()A.皮层眼球同向凝视中枢额中回后部B.脑干眼球水平凝视中枢桥脑旁正中网状结构(PPRF.C.内侧纵束D.外展神经核E.动眼神经核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18、下述哪项不是晕厥与痫性发作的鉴别点:()A.是否有肢体抽动B.是否有舌咬伤及尿失禁C.有否意识障碍D.发作的地点和时间E.发作时脑电图改变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19、C5-T2脊髓前连合受损可出现:()A.双上肢深浅感觉均减退或缺失B.双上肢痛温觉减退或缺失,触觉及深感觉保留C.双上肢及上胸部深浅感觉均减退或缺失D.双上肢及上胸部痛温觉减退或缺失,但触觉及深感觉保留E.双上肢痛温觉及触觉障碍,深感觉保留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20、脊髓半侧损害感觉障碍表现为:()A.受损平面以下同侧痛温觉障碍,对侧深感觉障碍B.受损节段呈节段性痛温觉障碍,对侧深感觉障碍C.受损平面以下同侧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D.对侧深感觉障碍砚E.受损平面以下深、浅感觉障碍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21、患者右下肢无力3个月,左下半身麻木,检查左乳头水平以下痛温觉减退,右膝腱反射亢进,右侧Babinski(+),右髌前上棘一下音叉振动觉减退,右足趾位置觉减退,病变为:()A.T4水平横贯性损害B.右侧T4水平半侧损害C.左侧T4水平半侧损害D.右侧T4水平后索损害E.左侧T4水平后索损害参考答案:B更多内容请访问《做题室》微信公众号[单项选择题]22、男性,50岁,近半年出现双手无力,肌萎缩,缓慢进展。
共济失调诊断详述
共济失调诊断详述*导读:共济失调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一、病史1、共济失调注意起病急缓及病程,一般急性起病的共济失调并且呈发作性,以前庭系统病变及眩晕性癫痫的可能性较大。
起病较急,短时间内恶化者,经治疗后很快好转者以急性小脑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及脑外伤多见。
起病较急,并且迅速恶化者,有时可危及生命的以脑血管病、脑外伤尤其是小脑出血多见。
酒精中毒及维生素缺乏导致的共济失调在改善营养状况后可使共济失调改善。
有缓解与复发的共济失调以多发性硬化多见。
2、年龄与家族史在诊断共济失调时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儿童期以先天性小脑发育不全、遗传性疾病、儿童期急性小脑共济失调、脑炎等多见。
青年期发病者可见于少年型脊髓型遗传性共济失调症、遗传性共济失调多发性神经炎原骨肌萎缩型共济失调症、肥大型间质性神经病、脊髓空洞症等。
青年与壮年发病者可见于齿状核红核萎缩症、橄榄桥脑小脑变性、亚急性联合变性、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症等。
中老年多见于小脑萎缩、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小脑出血、脑血管病等。
共济失调部分有遗传因素如先天性小脑发育不全、儿童期急性小脑共济失调、少年型脊髓型遗传性共济失调症。
遗传性共济失调多发性神经炎层骨肌萎缩型共济失调症、大型间质性神经病、齿状核红核萎缩症、橄榄桥脑小脑变性、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症等。
二、体格检查正确随意运动需要很多肌肉,包括主动肌、协同肌、桔抗肌和固定肌的参与才能完成。
1、指鼻试验嘱患者先将上肢伸直外展,然后用食指指尖触其鼻尖,以不同的方向、速度、睁眼、闭眼重复进行,并两侧对比。
共济失调时则表现为动作轻重、快慢不一,误指或经过调整后才能指准目标。
小脑半球病变时则表现为同侧越接近目标时共济失调越明显,因辨距不良可常超越目标。
感觉性共济失调时睁眼共济运动无障碍,但闭眼时则出现明显的共济失调。
2、跟膝胆试验患者仰卧,依次作下列三个动作:一侧下肢抬起并伸直,屈膝将抬起侧的足跟置于对侧平伸侧下肢的膝盖上,然后将足跟沿胜骨前缘向下滑动,力求动作的准确连贯。
45-13-海南神经内科模拟题2021年(83)_真题-无答案
海南神经内科模拟题2021年(83)(总分95.4499999999998,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一侧面部与对侧躯体痛温觉缺失的病损部位在:A. 中脑背盖部B. 桥脑背盖部C. 桥脑基底部D. 延髓背外侧部E. 延髓基底部2. 诊断癫痫的手段主要靠A. 神经系统检查B. 头颅CTC. 脑脊液检查D. 病史询问加上脑电图检查E. 单纯根据脑电图检查结果3. 对脑积水的描述,正确的是A. 出血后高压性脑积水常在1周出现B. 高压性脑积水,坐位不可缓解C. 正压性脑积水的主要症状是步态不稳、智能障碍、尿失禁D. 儿童脑脊液每日分泌量与成人不相同E. 脑室一腹腔分流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感染4. 小脑半球内的灰质核团不包括A. 顶核B. 球状核C. 栓状核D. 中央核E. 齿状核5. 颅内压升高时,下列脑神经最容易受损的是A. 展神经B. 面神经C. 位听神经D. 舌咽神经E. 三叉神经6. 小脑病变主要表现为A. 肌张力增高B. 腱反射亢进C. 共济失调D. 静止性震颤E. 四肢瘫痪7. 患者,男性,35岁,被汽车撞伤,当时昏迷,醒后感双下肢麻木无力。
查:神清,双侧上肢正常,双侧下肢截瘫,平双侧肋缘以下浅感觉减退。
受损部位可能是A. 颈膨大B. 腰骶膨大C. 胸髓D. 颈膨大以上颈髓E. 脑挫裂伤8. 某患者出现前额部头痛,卧位时减轻,立位时加重,考虑A. 典型偏头痛B. 丛集性头痛C. 紧张性头痛D. 痛性眼肌麻痹E. 低颅压性头痛9. 无动性缄默是中枢神经系统哪部分损害引起的意识障碍A. 双大脑皮质B. 间脑和脑干C. 脑上部和丘脑网状激活系统D. 中脑腹侧E. 基底节10. 不属于单纯部分性发作的类型为A. 部分运动性发作B. 自动症C. 部分感觉性发作D. 自主神经性发作E. 精神性发作11. 患者,女性,50岁,突发眩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2天。
血压200/110mmHg,眼震(+),听力粗测(-),四肢肌力5级,病理征(-)。
协调和平衡功能评定技术 协调功能评定 协调功能障碍的常见类型与表现
根据中枢神经系统不同的病变部位可将共济失调分为 小脑共济失调、基底节共济失调、脊髓后索共济失调三种。 1.小脑共济失调小脑病变根据部位不同,主要表现为四 肢和躯干对距离的判断力和精细协调的缺乏。小脑共济失调 的特点是不受视觉影响,无深、浅感觉障碍。。
协调功能障碍的常见类型与表现
协调功能障碍的常见类型与表现
(3)手足徐动:主要见于四肢末端缓慢的、不规则的、 弯曲的、扭转似的运动。 (4)舞蹈症:主要为病人一侧突然出现痉挛性的、无目 的的、不规则的鞭打样运动。 (5)肌张力障碍症:躯干和接近躯干的四肢部分肌肉不 断痉挛的状态,且肌张力的变化无法预测,是一种畸形肌异常 紧张症
(1)辨距不良:对距离的判断力不佳。 (2)姿势性震颤:站立时身体前后摇摆。 (3)意向性震慚:在随意运动时发生震師。 (4)轮替运动障碍:完成快速交樗动作时困难。 (5)动作节律:完成动作时不是一个平滑的动作,而是一 连串运动成分。
协调功能障碍的常见类型与表现
2.基底节共济失调此类病变的特点主要是肌张力发生改 变和随意运动功能障碍,具体表现动的现象。帕金森综合征常见静止性震 颤现象,即随着有目的的运动,震颤逐渐减轻或消失。 (2)抽搐:躯干和接近躯干的四肢肌肉急骤的大幅度运 动,可见到激烈振臂的运动,很多情况发生在一侧。
协调功能障碍的常见类型与表现
3.脊髓后索共济失调脊髓后索病变主要为本体觉和辨别性触觉障碍,不能 辨别肢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脊髓后索共济失调的特点是受视觉影响明显。 具体表现为:(1)平衡紊乱:当受试者闭眼或房间里太黑时,由于视觉
反馈的减弱,平衡出现紊乱,站立时身体左右摇晃倾斜,易跌倒。 (2)步态异常:两脚分开较宽、摇摆不定、高抬腿、步距不等、落 地有 声、走路看脚。 (3)辨距不良:不能准确摆放四肢位置或不能准确触及某一特定的物体: 受试者不用眼睛看就不能说出检查者在他手上或皮肤上写的文字。
遗传性共济失调(教学及宣教)
遗传性共济失调疾病概述遗传性共济失调(hereditary ataxia,HA)是一组以共济失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系统遗传变性病。
病变部位主要在脊髓、小脑、脑干,故也称脊髓-小脑一脑干疾病,也称为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pinocerehenar ataxia,SCAs)。
多于成年发病(大于30岁)表现为平衡障碍、进行性肢体协调运动障碍、步态不稳、构音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等,并可伴有复杂的神经系统损害,如锥体系、锥体外系、视觉、听觉、脊髓、周围神经损害,亦可伴大脑皮质功能损害如认知功能障碍和(或)精神行为异常等。
也可伴有其他系统异常。
遗传性共济失调发病机制小脑性共济失调(cerebellar ataxia,CA)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近年来部分亚型基因已被克隆和测序,显示致病基因三核苷酸(如CAG)重复序列动态突变,拷贝数逐代增加为致病原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具有遗传异质性,最具特征性的基因缺陷是扩增的CAG三核苷酸重复编码多聚谷氨酰胺通道,该通道在功能不明蛋白(ataxins)和神经末梢上发现的P/Q型钙通道α1A亚单位上;其他类型突变包括CTG三核苷酸(SCA8)和ATTCT五核苷酸(SCA10)重复序列扩增,在许多病例中这种扩增片断的大小与疾病严重性有关,且发病年龄愈小,病情愈重。
Friedreich型共济失调(FRDA)是9号染色体长臂(9q13-12.1)frataxin基因非编码区GAA三核苷酸重复序列异常扩增所致,正常GAA重复扩增42次以下,病人异常扩增(66~1700次)形成异常螺旋结构可抑制基因转录。
发病机制三核甘酸动态突变小脑性共济失调病理改变主要表现小脑、脊髓和脑干变性,故又称为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根据临床特点和基因定位分为SCA1~21种亚型,属于三核甘酸动态突变。
三核甘酸动态突变:是由于DNA中的碱基重复单位拷贝数不稳定扩增而导致。
正常情况下重复单位拷贝数有一定限制,而在动态突变下,则大大增加。
物理治疗学名词解释第十章
物理治疗学名词解释第十章1.平衡:平衡是指物体所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使物体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即牛顿第一定律)。
人体平衡比自然界物体的平衡复杂得多,平衡是指身体所处在的一种姿势状态,并能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一种能力。
2.静态平衡:指的是人体或人体某一部位处于某种特定的姿势,例如坐或站等姿势时保持稳定的状态。
3.动态平衡:包括两个方面:①自动态平衡,指的是人体在进行各种自主运动,例如由坐到站或由站到坐等各种姿势间的转换运动时,能重新获得稳定状态的能力;②他动动态平衡,指的是人体对外界干扰,例如推、拉等产生反应、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
4.平衡反应:平衡反应是指当平衡状态改变时,机体恢复原有平衡或建立新平衡的过程,包括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
反应时间是指从平衡状态的改变到出现可见运动的时间;运动时间是指从出现可见运动到动作完成、建立新平衡的时间。
5.支撑面:支撑面是指人体在各种体位下(卧、坐、站立、行走)所依靠的接触面。
站立时的支撑面为包括两足底在内的两足之间的面积。
支撑面的大小影响身体平衡。
当身体的重心落在支撑面内,人体就保持平衡,反之,重心落在支撑面之外时就失去平衡。
6.协调:协调是指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的能力。
所完成运动的质量应包括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节奏,采用适当的力量和速度,达到准确的目标等几个方面。
协调与平衡密切相关。
协调功能障碍又称为共济失调。
7.小脑性共济失调共济失调是小脑病变的主要症状,急性小脑病变(如脑卒中、炎症)因无代偿,临床症状较慢性病变更为明显。
小脑半球损害导致同侧肢体的共济失调。
患者由于对运动的速度、力量和距离的控制障碍而产生辨距不良和意向性震颤,上肢较重,动作愈接近目标震颤愈明显,并有快速及轮替运动异常,字愈写愈大(大写症);在下肢则表现为行走时的酩酊步态。
8.大脑性共济失调额桥束和颞枕桥束是大脑额、颞、枕叶与小脑半球的联系纤维,其病变可引起共济失调,但较小脑病变的症状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脑病变主要的表现为共济失调?
小脑是运动的重要调节中枢,大脑皮质发向肌肉的运动信息和执行运动时来自肌肉和关节等的信息,都可传入小脑。
小脑进行整合,并通过传出纤维调整和纠正各有关肌肉的运动,随意运动保持协调。
小脑在维持身体平衡上也起着重要作用。
它接受来自前庭器官的信息,通过传出联系,改变躯体不同部分肌肉的张力,使肌体在重力作用下,作加速或旋转运动时保持姿势平衡。
小脑病变主要指小脑病变是指小脑部位的疾病,最常见的如小脑梗塞,小脑萎缩,小脑的供血不足,小脑萎缩和小脑共济失调等。
小脑性共济失调是由于小脑及其有关联的神经结构病变引起的站立时身体前倾或左右摇晃,坐位时躯干也同样摇摆不稳,行走时不能走直线,忽左忽右步态瞒珊即醉汉步态。
所以得了共济
失调就应该及时去治疗。
①躯干共济失调(姿势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步态和姿势(站立和坐时)平衡障碍,如站立不稳、起坐不稳、行走不稳、Romberg征(睁眼、闭眼)阳性(不稳),上肢共济失调不明显,眼球震颤常无。
诊断主要在小脑蚓部(原始小脑)受损害。
可见于ADCAⅢ型,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②四肢协调性共济失调(运动性小脑共济失调),主要表现为患者的肢体完成各项动作的平衡障碍,如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不准、辨距不良、轮替运动差、误指试验偏向病侧,眼球震颤较多见(粗大),步态不稳等。
一般上肢比下肢的共济失调严重。
诊断主要在小脑半球(新小脑)受损害;
③全小脑性共济失调,病损部位在原始小脑、新小脑、小脑核团、小脑传人(出)纤维,临床表现为躯干、肢体、步态的共济失调。
可见于ADCAI型等。
御方生髓汤本着“治痿独取阳明”的原则,选用党参、黄芪、白术、甘草等补脾气;参以《丹溪心法》“痿之不足乃阴血不足也”,根据病机与病因,严谨辨证与精当用方。
御方生髓汤诊疗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止痛通络,修复脊髓神经系统
活血镇痛,通脉透骨,活化病变部位的缺血缺氧状态,改善脊髓的病态肿胀,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兴奋中枢神经细胞,抑制炎性水肿,使触觉逐渐恢复,改善患者的疼痛、麻木、痉挛、僵硬等外在表现!
第二阶段:补精养髓,营养神经提高免疫力
补肾生髓,滋养督脉,补充受损部位流失的大量营养成份,滋养神经细胞,提高神经细胞的繁殖和再生能力。
改善病灶处的脊髓、骨骼、肌肉组织细胞的活性,营养骨膜增强韧带组织柔韧性,增强机体组织免疫力。
第三阶段:滋肝壮骨,促进神经繁殖再生
逐步激活并修复断裂的神经,重建或通过侧枝重建使损伤的神经功能得以恢复。
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神经组织,轴突树突紧密相连;从而达到周身经络通畅,气血和谐,肝肾滋养,柔筋壮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