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例1、例2、例3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学课件ppt
身高∕cm
139
140
135
138
139
137
体重∕kg
34
38
35
34
36
33
请你算出这些同学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各是多少。
(139+140+135+138+139+137)÷6 =828÷6 =138(cm)
(34+3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34+36+33)÷6 =210÷6 =35(kg)
我算的是平测重均量,身本并高班计。同算学出的全身班高同和学体的 我算的是平均体重。 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
58 54
如果能把两个图合 49 在一起就可以了。
35
27
21
46 43如果想简单、清晰地比 一比城镇和乡村相同年 份人数的变化情况,你 有什么方法吗?
二、探索新知
58 21
54 27
49 35
46 43
这是复式条形统计图。 想一想,复式条形统计 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 什么区别?
二、探索新知
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三、知识运用
1. 下面是5位同学为灾区小朋友捐书的情况。
姓名 杨欣宇 王 波 刘真尧 马 丽 唐小东
本数
8
6
9
8
14
平均每人捐了几本?
(8+6+9+8+14)÷5
=45÷5
=9(本)
答:平均每人捐了9本。
这道题应该怎 样解决呢?
三、知识运用
2. 下表是某小组6名同学的身高和体重情况。
姓名
刘子涵 李 强 高 风 陈 莉 宋东晓 张思思
8.1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平均数(例1)
一、问题导入
你们小队平均每人 收集了多少个?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8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PPT
返回
踢毽子比赛。
返回
你能知道哪个队成绩好吗?
下面是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的成绩。
男生队
女生队
姓名 王小飞 刘东 李雷 谢明明 孙奇
踢毽个数 19 15 16 20 15
姓名 杨羽 曾诗涵 李玲 张倩
踢毽个数 18 20 19 19
返回
你能知道哪个队成绩好吗?
男生:19+15+16+20+15=85(个) 女生:18+20+19+19=76(个)
课后作业
课本: 第98页第2题, 第100页第6题
返回
人教版 数学 四年级 下册
8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营养午餐
情境导入 拓展延伸
活动探究 课外活动
情境导入
开饭了,你注意过 吃饭的食材吗?
返回
活动探究 每种菜中热量、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如下表。
你会选择哪一种?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返回
姓名
小红
移多补少
小兰
134个 123个
小亮
平均每人 收集13个 小明
1113个 个 1153个 个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数量 / 个
返回
也就是用总数除 以分的份数。
总数 ( 14+12+11+15 )÷4
人数
= 52÷4 答:环保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 = 13(个) 13个废旧饮料瓶。
菜名 猪肉粉条
炸鸡排 土豆炖牛肉
辣子鸡丁 西红柿鸡蛋
香菜冬瓜 家常豆腐 香菇油菜 韭菜豆芽
热量 / 千焦 2462 1254 1095 1033 899 564 1020 911 497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与条形统计图第1节《平均数》例1教学设计
1、 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 平均数,你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学习求平
教学 目标
均数的方法。 2、 加深对“平均数”和“平均分”意义和理解。 3、 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有关平均数的问题,
增强
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 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教学 难点
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均数。还用不同的方法。 5、总结评价。 6、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师明确 要求 师巡视 指 导做到 心 中有数
学生小组 合作定好 发言顺序 做好汇报 准备
关注全 体 学生正 确 评价
出示课件
学生汇报 生有序回 答其他的 学生能及 时补充
关注全 体 学生及 时 评价
学生 认真思考 回答准确 体验成功 的快乐。
A、( 50+110)÷ 2
B、(50+110+ 110)÷ 3
基
C、( 50+110)÷ 3
础
2、水文监测站在一天的 0 点、 6 点、 12 点、 18 点,测得的水位高度
题
分别是 8 米、12 米、7 米、10 米。请算出这天的平均水位高度。 ( )
A、( 8+ 12+7+10)÷4
B、(8+12+ 7+ 10)÷( 0+6+12+18)
教师 行为
出示学具 揭示主题
出示学具
期望学 生行为
生 边摆 边看后记 录
学生读 题认真思 考,积极发 言,提出自 己的方法
个案生成
三、小组讨论,达成共识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学情况,达成共识。 2、小组成员做好分工,为展示交流做好准备。
四、质疑解疑,全班交流 . 1、选取 1-2 个小组展示。 2、每个小组展示完后,生生之间进行互动。 3、小组交流: ( 1)移多补少法( 2)运用公式求平均数。 4、小结:小学里讲的平均数一般指算数的平均数,是一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案版
单元第_八_单元 _____均匀数与条形统计图 _______________课时数4课时“均匀数与条形统计图”是学生已经学会了采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掌握了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点的基础长进行教课的。
本单元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均匀数,第二小节条形统计图。
在第一教小节学习的均匀数是统计的一个重要观点。
第二小节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进材一步体验数据的采集、整理、描绘和剖析的过程,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
内容分为两个部分(见下列图)。
分析1.使学生理解均匀数的含义,学会简单的求均匀数的方法,领会均匀数在统计学中的作用,并能够用自己的语音解说其实质意义。
教2.使学生体验数据的采集、整理、描绘和剖析的过程,进一步感觉统计在 学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3.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依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目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剖析。
标4. 经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实例的检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仔细察看的优秀学习习惯,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1. 理解均匀数的意义,加强均匀数计算的方法2. 表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色,丰富其表现形式学3.联合实质问题,依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剖析,进一步领会统计的作用。
重难点课题均匀数P90-92 课型新讲课1. 理解均匀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均匀数的方法。
课2. 学生经历用均匀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累积剖析和办理数据方法,时发展统计观点。
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目标3. 感觉均匀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质问题的乐趣。
重教课要点:理解均匀数的含义,掌握求均匀数的方法。
难教课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均匀数的意义。
点教如何计算均匀数?在人数不等的状况下,如何比较两支队伍的成绩?学核心任务(一)创建情境漫笔 1.发言引入。
以幻灯片形式出示教师家的书柜。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案教学例2.1)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例2统计图:XXX家一天内用水量如下(课件出示统计图)。
师: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后反馈:从统计图中,可以知道:早晨用水量为10升,中午用水量为15升,晚上用水量为20升。
师: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想知道XXX家一天的平均用水量,应该怎么办?学生思考后,教师提示:我们可以先把三个用水量加起来,再除以3,这样就可以得到平均用水量了。
3)教师出示计算过程,并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最后得出平均用水量为15升。
三)归纳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通过例1和例2,我们发现了什么?学生思考后,教师引导:我们发现,要求平均数,需要先把数据加起来,再除以数据的个数。
2、教师出示平均数的定义: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与数据个数的商。
3、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平均数的定义。
四)练巩固1、教师出示练题目:XXX家一天内用水量如下,求平均用水量。
(课件出示统计图)2、学生自主完成练题目。
3、教师选几名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的解题方法,帮助其他同学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例子引导学生探索平均数的含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同时,通过练巩固,让学生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
但是,下节课需要加强对平均数的应用,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更好地运用平均数的知识。
经过师生交流,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从这两个统计图中,我们可以获得这个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的数量、增长趋势、比例等信息。
2、教学横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1)课件出示教材第96页例4某班级男女生身高统计表。
提出问题:怎样才能清楚地表示这个班级男女生的身高分布情况呢?学生交流后,得出可以制作统计图来表示。
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统计表,分别完成男女生身高的横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2)展示学生绘制的统计图。
提出问题: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经过师生交流,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从这个统计图中,我们可以获得这个班级男女生身高的分布情况、平均身高等信息。
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复式条形统计图》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PPT教学课件(2024版)
年份
科普类
教育类
2016
650 600
2015
500 500
2014
350 31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数量/本
(2)四年级购买科普类图书最多的一年与最少的一年相差 _3_0__0_本。
例题讲解
例题4.根据实验小学四年级2014~2016年购买图书情况
跑步
7
C 6
5 4 3 2 1 0
跑步
跳高 跳高
游泳
跳远
游泳
跳远
B
男生 女生
哪幅图是小明调查的结果?
8
D7 6
5
男生
女生
4
3
2
1
0
7 6 5 4 3 2 1 0
跑步
跑步 跳高
男生 女生
跳高
游泳
跳远
男生 女生
游泳
跳远
两个修路队四天修路情况统计图
60 50
长度/米
44 42
57 50 47 40
51 51
【优点】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 多少。
例题讲解
例题1.下面是某纺织一厂和二厂的职工人数统计图。
工种
管理及后勤人员
240 100
一厂 二厂
技术人员
100 150
工人
500 400
(1)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填写下表。0 100 200 300 400 500 人数
数量/人 工种 工人
25 20
20 16
18
15
19
10
解析:总人数:36+45+58=139(人);
2020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 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第8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平均数【教学内容】教材第90~9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含义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2.加深对“平均分”和“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3.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同学们收集了一些矿泉水瓶,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例1主题图)2.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3.你对“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是怎样理解的?(假设每人收集的数量相同,这个数是多少)师说明:这个相同的数量我们叫它平均数。
(板书课题:平均数)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
(1)观察图:横轴分别表示什么?谁收集的个数最多?谁最少?他们每个人收集的数量同样多吗?(不一样多)(2)你能想办法把他们4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变成同样多吗?小组内讨论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各自的方法,并在投影前演示。
(3)师边重复演示边归纳:刚才有几位同学通过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同学,让每个同学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做“移多补少法”。
(4)现在每个人的瓶子同样多吗?是多少个?师强调13个就是这4个同学收集瓶子数量的平均数,并在课件上做标记。
(5)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指名学生板演计算过程。
你是怎么想的?还有谁和这个方法一样。
互相交流一下。
师归纳:我们通过计算先求出总个数,再平均分也能得到平均数是13个。
(6)观察比较平均数13个和每个学生收集的个数,你有什么发现?(有的个数比平均数多,有的个数比平均数少。
)刚才求几个比较小的数的平均数我们可以通过移多补少或计算的方法得到。
如果数字大怎么解决呢?平均数又有什么作用呢?2.教学例2。
出示例2。
(1)你知道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2)到底哪个队的成绩好?说说看,多指名几个学生回答。
(3)他们的说法你赞同吗?谁的方法比较合理?(4)师说明:对!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好。
2020春四年级数学下册8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学校食堂有优惠活动,欢迎您的光临!
编号 菜名 图例 编号 菜名 图例
(1)猪肉粉条
(2) 炸鸡排
(3)
土豆炖牛 肉
(6)香菜冬 瓜 (7)家常豆腐 (8)香菇油菜
(4) 辣子鸡丁
西红柿鸡
(5) 蛋
(9)韭菜豆芽
任意点三种菜,打八折呦!
猪肉粉条
炸鸡排
土豆炖牛肉
辣子鸡丁
鸡蛋西红柿
香菜冬瓜
家常豆腐
3
如果让你来配菜,你能搭配出多少 种符合标准的营养午餐来?
配菜要求:
(1)每种方案限三道菜, 必须符合营养标准。 (2)每小组做好分工, 合作完成。 (3)各组从方案中选出 最喜欢的一种汇报。
10岁左右 的儿童从 每顿午饭 中获取的 热量应不 低于2926 千焦,脂 肪应不超 过50克。
我是小小营养师
10岁左右的儿童从每餐
我们午 应的案搭饭不配菜低方 肴于焦热中2)量9≥2获2(9千266取千的(焦脂≤热克5肪,0)量
蛋白质 (克)
喜欢的 人数
营 男养 专 家
女
方案1脂肪应不超过50克。
方案2
方案3
想一想:如果每份午餐由三种不 方案同4 的菜肴搭配,学校今天提供的 方案午5 餐符合营养标准吗?
方案6
方案7
方案8
韭菜豆芽
香菇油菜
我来点菜
10岁左右的儿童从
每餐午饭菜肴中获取的 热量应不低于2926千 焦,脂肪应不超过50克。
营 养 专
家
每道菜中热量、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如下表:
编号
菜名
蛋白质/克
1
猪肉粉条
6
2
4
辣子鸡丁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讲义第八章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人教新课标版(含解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八章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知识点归纳总结】1. 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1.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2.平均数的求解方法:用所有数据相加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需要计算才得求出.【经典例题】例1:参加某次数学竞赛的女生和男生人数的比是1:3,这次竞赛的平均成绩是82分,其中男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女生的平均成绩是()A、82分B、86分C、87分D、88分分析:根据题意,可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女生的平均成绩×1+男生的平均成绩×3=全班平均成绩×4,设女生的平均成绩是x,列并解方程即可.解:设女生的平均成绩是x,因为总成绩不变,由题意得,x×1+3×80=82×(1+3),x+240=328,x=328-240,x=88;或:[82×(1+3)-80×3]÷1,=(328-240)÷1,=88(分);答:女生的平均成绩是88分.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先求出全班的总成绩和男生的总成绩,然后求出女生的总成绩,进而求出女生的平均成绩.2.平均数问题求平均数问题是小学学习阶段经常接触的一类典型应用题,如“求一个班级学生的平均年龄、平均身高、平均分数…”平均数问题包括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连续数和求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基准数求平均数.解答这类应用题时,主要是弄清楚总数、份数、一份数三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总数除以它相对应的份数,求出一份数,即平均数.【经典例题】例1:在抗震救灾的日子里,解放军张叔叔前4天在一线共奋战了74小时,后3天平均每天在一线工作15小时,这一周,张叔叔平均每天在一线工作多少小时?分析:根据题意可以求出张叔叔在7天一共工作了几小时,用总的小时数除以总天数,就是要求的答案.解:(74+15×3)÷(4+3),=(74+45)÷7,=119÷7,=17(小时);答:这一周,张叔叔平均每天在一线工作17小时.点评:此题是典型的解答平均数应用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以及和总数量对应的总份数.例2:甲、乙、丙三种糖果每千克分别是14元、10元、8元.现把甲种糖果4千克,乙种糖果3千克,丙种糖果5千克混合在一起,问买2千克这种混合糖果需多少元?分析:用三种糖混合糖的总钱数除以总千克数就是三种糖混合后的平均价,再用平均价乘2千克就是要求的答案.解:甲、乙、丙三种糖混合后的平均价是:(14×4+10×3+8×5)÷(4+3+5),=126÷12,=10.5(元),买2千克混合糖果的价钱是:10.5×2=21(元),答:买2千克这种混合糖果需21元.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先求出甲、乙、丙三种糖混合后的平均价,那2千克混合糖的价钱即可求出.3. 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1.条形图定义: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条形,条形的宽度必须保持一致,然后把这些条形排列起来,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条形统计图.它可以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量.2.单式条形统计图只表示一种数据的变化情况,比较简单.【经典例题】例1:看图回答问题.(1)哪个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多多少?(2)从统计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信息?分析:(1)先分别求出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再比较哪个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进而求出多的具体的数量即可;(2)从统计图中我还能发现以下信息:一月销售120箱,二月销售110箱,三月销售130箱,七月销售195箱,八月销售190箱,九月销售185箱;其中二月销售的箱数最少,七月销售的箱数最多;等等.解:(1)第一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120+110+130)÷3,=360÷3,=120(箱),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195+190+185)÷3,=570÷3,=190(箱),190>120,190-120=70(箱);答: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多70箱.(2)从统计图中我还能发现以下信息:一月销售120箱,二月销售110箱,三月销售130箱,七月销售195箱,八月销售190箱,九月销售185箱;其中二月销售的箱数最少;七月销售的箱数最多;等等.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信息解决问题;也考查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4.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两者数量的多少.复式条形统计图分类:根据直条的方向可以分为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和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①一般在数据种类较多,数据又不是非常大时使用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②在数据种类较少,每类数据又比较大时,使用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这两种统计图的本质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特点】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优点】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多少.复式条形统计图画法:1.准备尺子,铅笔,橡皮等画图工具.2.注意写单位,画纵坐标和横坐标,还有日期名字和横坐标上的“0”.3.假如位置有限,例如说0到10,到20,假如你写到200,位置绝对有限,你可以在0的上面画波浪线,然后写100(当然其他数也可以,但最标准的还是画闪电线).4.例如上图两者要有不同的颜色,假如没有色笔,第一个可以用阴影填充,第二个可以涂得严严实实或一个不涂,一个涂阴影.5.在每个图的上方都要写标题.【经典例题】例1:(1)从图上看出男生人数最多的是科技小组,女生人数最少的是数学小组,科技小组的总人数最多,数学小组的总人数最少.(2)通过计算,三个兴趣小组的总人数有39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5人.数学小组再增加22人就和科技小组的人数一样多.分析:由图可知:数学小组男生有20人,女生有16人;文艺小组男生有18人,女生有27人;科技小组男生有39人,女生有19人.由以上数据求解.解:(1)39>20>18;科技小组的男生最多;16<19<27;数学小组的女生最少;数学:20+16=36(人);文艺:18+27=45(人);科技:39+19=58(人);58>45>36;科技小组的总人数最多,数学小组的总人数最少.(2)总人数:36+45+58=139(人);男生:20+18+39=77(人);女生:16+27+19=62(人);77-62=15(人);58-36=22(人);三个兴趣小组的总人数有139 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5人.数学小组再增加22人就和科技小组的人数一样多.故答案为:科技,数学,科技,数学;139,15,22.点评:本题是复式条形统计图,这类题目先根据图例读出出数量,再由问题找出合适的数据求解.【同步测试】单元同步测试题一.选择题(共8小题)1.一个调查数据被呈现在一扇形图里,下面条形图()与这个扇形图显示的是相同的数据.A.B.C.D.2.一组数据中最大的数是26,最小的是18.下面的数中,()可能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A.30B.23C.123.体操队原来有8名队员,平均体重35千克,现在增加1名体重是38千克的队员,现在体操队队员的平均体重是()A.35千克B.比35千克多一些C.比35千克少一些D.无法确定4.天利家园小区去年年底全部改用节能灯,赵阿姨家上半年节约用电40.2千瓦时,王伯伯家第三季度共节约18千瓦时.()家平均每月节约用电多.A.王伯伯家B.赵阿姨家C.两家一样多5.明明数学、英语、语文的平均分是95分,期中英语是91分,语文96分,数学是()分.A.90B.95C.986.在下面的两幅统计图中,用来表示某地1~6月份的晴天天数的变化情况最为合适的是()A.B.7.踢毽子比赛,小红所在的小组平均每人踢36个,小丽所在的小组平均每人踢32个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小红一定比小丽踢得多B.小红一定比小丽踢得少C.小红和小丽踢的个数一定相同D.无法确定谁踢得多8.如图,()可以表示下面哪种情况的统计.A.4个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B.四年级喜欢各项运动的男女生人数C.小明1﹣﹣8岁的身高D.蛋糕店的草莓蛋糕和芒果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情况二.填空题(共8小题)9.五年级(1)班同学的身高情况分三段统计,结果如图.(1)这个班身高在1.50~1.59米范围内的男女生相差人.(2)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班男生共有人.(3)将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全班同学从高到矮排成一行,张林在第11个,他的身高可能是.A.1.49米B.1.58米C.1.61米10.常用的条形统计图有和两种,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11.如果条形统计图的纵轴是用0.5厘米表示40人,那么4厘米应表示人,在这个统计图上有一个直条上标有160人,那这个直条的高度应是厘米.12.西西期末三门功课,语文、英语平均分数是94分,要想平均分数提高2分,他的数学应考分.13.一桶水,需要2个人一起抬.3个人要把水从离家180米的地方抬回家,平均每个人要抬米.14.四年级的学生参加体能测试,其中7名同学的成绩如下:80,90,80,76,74,80,80(单位:分).他们的平均成绩是分.15.王大伯攒了一箱鸭蛋,共50个.他任意取出5个鸭蛋称得质量分别为76g、86g、81g、74g、83g,这箱鸭蛋大约重千克.16.3个数的平均数为10,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9,这时3个数的平均数是11,这个被改动的数原来是.三.判断题(共5小题)17.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比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更明白..(判断对错)18.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A,且甲>乙>丙,则A>丙.(判断对错)19.在生活中统计一组数据,可以制成条形统计图表示.(判断对错)20.一分钟跳绳,小丽前两次跳的平均数是120下,要使三次跳的平均数是125下,她第三次应跳135下(判断对错)21.小亮身高150cm,他在平均水深135cm的河中游泳,不会有危险.(判断对错)四.操作题(共1小题)22.德凯小学开展体育活动,小明对五(1)班同学的锻炼情况做了统计,并绘制了下面两幅统计图.(1)五(1)班参加体育锻炼的有人,参加的人数最多.(2)根据条件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五.应用题(共6小题)23.一辆汽车前2小时一共行160千米,后2小时分别行了70千米和50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4.一批货物重9.8吨,运走了3.5吨.剩下的分3次运完,平均每次运多少吨?25.第一中学三个年级共有912名学生,每个年级有8个班,平均每个班有多少名学生?26.小明计划8天读完一本114页的故事书.前3天读了39页.如果要按计划读完,他从第4天起平均每天要读多少页?27.小萱、小丽、小红、小含四名同学,他们四人的平均身高是132厘米,小明的身高是142厘米,请你帮他们算一算,他们五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28.小文参加舞蹈比赛,7位评委的打分分别是:89分、99分、64分、90分、95分、88分、93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小文的平均得分是多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分析】由扇形统计图可知:白色占总数的50%,深颜色和浅颜色各占总数的25%;在条形统计图上白色的直条的高度是深色和浅色的2倍,而深色和浅色的直条高度相同.【解答】解:白色占总数的50%,深颜色和浅颜色各占总数的25%;画出条形统计图就是:故选:A.【点评】抓住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绘制特点,即可解决此类问题.2.【分析】因为在一组数中有最大的数,也有最小的数,根据平均数的含义: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所以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进而得出结论.【解答】解:根据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含义可知: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要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30、23和12中只有23是大于18小于26的数,所以可能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应明确平均数的含义,根据平均数的含义进行判断即可.3.【分析】根据题意,用35乘8,求出体操队原来有8个队员的总体重,再加上38千克,即可求出现在体操队队员的平均体重,用现在体操队员的总重量除以总人数,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35×8+38)÷(8+1)=318÷9≈35.3(千克)35.3>35答:现在体操队队员的平均体重比35千克多一些.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平均数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4.【分析】首先用40.2除以6,求出赵阿姨家平均每月节约的用电量;然后用18除以(3×3)求出王伯伯家平均每月节约的用电量;最后比较大小,判断出谁家平均每月节约用电多即可.【解答】解:40.2÷6=6.7(千瓦时)18÷(3×3)=18÷9=2(千瓦时)6.7>2答:赵阿姨家平均每月节约用电多.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含义以及求法的应用.5.【分析】用三科的平均分乘3计算出三科的总成绩,再减去语文和英语成绩之和就是数学的成绩.【解答】解:95×3﹣(96+91)=285﹣187=98(分)答:数学得了98分.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均数计算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用平均分乘科数计算出三科的总成绩.6.【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进行判断.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应实物的增减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应具体的数量.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应实物的增减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应具体的数量.所以,要反应某地1~6月份的晴天天数的变化情况选折线统计图最为合适.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各种统计图的特点.7.【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可知,平均数只是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不表示这组数据中某一个具体数据,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可知,虽然知道小红所在的小组平均每人踢36个,比小丽所在的小组平均每人踢32个多,但是平均数只不表示这组数据中某一个具体数据,所以无法确定谁踢得多.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深刻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8.【分析】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反映两种或两种以上数量的多少,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A,表示4个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用单式条形统计图;B,表示四年级喜欢各项运动的男、女生人数,必须用复式条形统计图;C,表示小明1﹣﹣8岁的身高,用单式统计图;D,表示蛋糕店的草莓蛋糕和芒果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千克,可以用复式条形统计图,但是统计图中只有4项,所以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二.填空题(共8小题)9.【分析】(1)用身高在1.50~1.59米范围内的男生人数减去女生人数即可解答;(2)把三段的男生人数加起来即可解答;(3)全班同学从高到矮排成一行,张林在第11个,因为男生身高在1.50~1.59米范围内的人数有12人;所以张林身高在1.50~1.59米范围内;即他的身高可能是1.58米.【解答】解:(1)12﹣10=2(人);答:这个班身高在1.50~1.59米范围内的男女生相差2人.(2)3+12+6=15+6=21(人);答:这个班男生共有21人.(3)班同学从高到矮排成一行,张林在第11个,因为男生身高在1.50~1.59米范围内的人数有12人;所以张林身高在1.50~1.59米范围内;即他的身高可能是1.58米;填B.故答案为:2,21,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以及分析数量关系,解答问题的能力.10.【分析】常用的条形统计图有单式和复式两种,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常用的条形统计图有单式和复式两种,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故答案为:单式,复式,多少.【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分类和特点进行解答.11.【分析】在同一个条形统计图中,用固定的长度表示一定数量,本题中0.5厘米表示40人,看4厘米中有多少个这样的单位,然后乘以这个单位长底代表的人数就行了,用160人除以每个单位长度代表的人数,看有多少个单位长度,然后乘以这个单位长度的厘米数就行了.【解答】解:由题意知,4÷0.5×40=320(人),160÷40×0.5=2(厘米),故答案为:320,2.【点评】此题考查统计图纵轴的长度和单位长度代表的量之间的关系.12.【分析】根据“平均成绩×科目的数量=总成绩”算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的总成绩以及语文、英语两门功课的总成绩,进而用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的总成绩减去语文和英语两门功课的总成绩即可求出数学成绩.【解答】解:(94+2)×3﹣94×2=96×3﹣188=288﹣188=100(分)答:他的数学应考100分.故答案为:100.【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根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求出三门课程的总成绩,然后分别减去语文、英语的成绩即可.13.【分析】一桶水总是有两个人抬,所以抬水的人共走了180×2=360米,然后根据平均数的意义,用360除以3就是平均每人要抬水的米数,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80×2÷3=360÷3=120(米)答:平均每人要抬120米.故答案为:120.【点评】本题的难点是理解一桶水总是有两个人抬,所以抬水的人共走了2个180米,而不是1个180米.14.【分析】先求出7名同学的的总成绩,再用总成绩除以7,即得他们的平均成绩.【解答】解:(80+90+80+76+74+80+80)÷7=560÷7=80(分)答:他们的平均成绩是80分.故答案为:80.【点评】此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平均数=总数÷份数.15.【分析】用这5个鸭蛋的总克数除以5就是这5个鸭蛋平均每个的克数;再用平均每个的克数乘50后换算单位即可求得这箱鸭蛋大约一共重多少千克.【解答】解:(76+86+81+74+83)÷5=400÷5=80(克)80×50=4000(克)4000克=4千克答:这箱鸭蛋大约一共重4千克.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是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要记住总数、个数及平均数三者之间的关系.16.【分析】先用原来的平均数乘3,先求出原来3个数的和,同理再求出后来3个数的和,两次和的差就是9比原数多了多少,进而求出原数.【解答】解:11×3﹣10×3=33﹣30=39﹣3=6答:这个被改动的数原来是6.故答案为:6.【点评】解决本题根据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求出和的变化,从而得出改动的数是怎么变化的,从而解决问题.三.判断题(共5小题)17.【分析】条形统计图分为: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前者只表示1个项目的数据,后者可以同时表示多个项目的数据;可以是纵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进而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条形统计图的条形可以表示两种不同的数量,可以是纵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的分类和特点.18.【分析】一组数的平均数要大于这组数中最小的数,要小于这组数中最大的数,由此判断.【解答】解: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A,且甲>乙>丙,由此可知,甲数最大,丙数最小,那么:甲>A>丙;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明确:一组数的平均数要大于这组数中最小的数,要要小于这组数中最大的数.19.【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在生活中统计一组数据,能够比较数量的多少;所以可以制成条形统计图表示,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20.【分析】要求小丽第三次应跳多少下,根据题意,先求出三次跳绳的总次数,然后求出前两次跳绳的总次数,用三次跳的总次数﹣前两次跳的总次数,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25×3﹣120×2=375﹣240=135(下)答:她第三次应跳135下.故答案为:√.【点评】此题是考查平均数知识的灵活运用情况,做题时应认真审题,找出前后数量间的关系,进而列式解答即可得出结论.21.【分析】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应这组数据的中所有数据的大小,河水的平均水深是135cm,可能有的地方水深超过150厘米,下水游泳可能存在危险,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应这组数据的中所有数据的大小,河水的平均水深是135cm,可能有的地方水深超过135厘米,甚至超过150厘米,所以小亮下水游泳可能有危险,所以题干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含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应这组数据的中所有数据的大小.四.操作题(共1小题)22.【分析】(1)观察条形统计图发现,参加篮球的有20人;再观察扇形统计图可知,把总人数看成单位“1”,参加篮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0%,用20人除以40%即可求出参加体育锻炼的有多少人;比较扇形统计图上各部分的扇形占的区域,面积最大就是人数最多的,由此求解;(2)用(1)求出的总人数,分别乘各种运动占总人数的百分数,求出各种运动的人数,然后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画法,画出条形统计图.【解答】解;(1)20÷40%=50(人)观察扇形统计图发现参加篮球锻炼的人数最多;即:五(1)班参加体育锻炼的有50人,参加篮球的人数最多.(2)足球:50×20%=10(人)其它:50×30%=15(人)乒乓球:50×(1﹣40%﹣30%﹣20%)=50×10%=5(人)统计图如下:故答案为:50,篮球.【点评】解决本题需要结合两种统计图的特点,找出需要的数据,求出各类体育运动的人数,从而解决问题.五.应用题(共6小题)23.【分析】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总时间是(2+2)小时,总路程是(160+70+50),据此可列式解答.【解答】解:(160+70+50)÷(2+2)=(230+50)÷(2+2)=280÷4=70(千米/小时).答: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70千米.【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关系式的掌握情况.24.【分析】根据原有的吨数﹣运走的吨数=剩下的吨数,先求出剩下了多少吨,再除以次数3,即可得出平均每次运走多少吨.【解答】解:(9.8﹣3.5)÷3=6.3÷3=2.1(吨)答:平均每次运2.1吨.【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是求出剩下的数量,然后根据平均数问题解答即可.25.【分析】用3×8求出共有班的个数,再用共有的学生人数除以共有的班数就是平均每个班有多少名学生.【解答】解:912÷(3×8)=912÷24=38(名)答:平均每个班有38名学生.【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总数÷总份数=平均数.26.【分析】先用114减去39求出剩下的页数,然后再除以剩下的天数5就是他从第4天起平均每天要读的页数.【解答】姐:(114﹣39)÷(8﹣3)=75÷5=15(页)答:他从第4天起平均每天要读15页.【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平均数、数量和总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关键是求出剩下的页数.27.【分析】根据题干,四人的平均身高是132厘米,则他们的身高之和是132×4=528厘米,再加上小明的身高,即可求出5个人的总身高,再除以5,就是5人的平均身高.【解答】解:(132×4+142)÷5=(528+142)÷5=670÷5=134(厘米)答:5人的平均身高是134厘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的应用.28.【分析】由题意知,共有7个得分,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为:99、95、93、90、89、88、64.要求小文最后的平均得分是多少分,先求得去掉一个最高分(99)和一个最低分(64)后5个得分的和是多少,再除以5即可.【解答】解:(95+93+90+89+88)÷5=455÷5=91(分)答:小文的平均得分是91分.【点评】此题考查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求解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核心任务
怎样搭配才营养?你能搭配出多少种合格的午餐菜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㈠谈话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和父母一起去饭店吃过午饭吗?可能大多数情况下是父母点菜,你们想不想自己当家作主点回菜呢?师:不过老师要告诉你,点菜也是一门学问,你们想不想成为一名特棒的点菜员、营养师、美食家呀?学过这节课后,你的愿望就有可能实现了,大家有兴趣学好这节课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运用数学知识合理配菜,使午餐符合营养标准,我们吃了才能身体健康,也就是解决营养午餐问题。(板书课题:“营养午餐”)
小学数学学科单元备课稿
班级:四(2)、(3)备课人:
单元
第_八_单元_____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_______________
课时数
4课时
教
材
分
析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是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掌握了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提问: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什么样?可以横着画吗?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复式统计表在教科书96页上制作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学生展示绘制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对绘制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适当的评价,明确绘制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应注意些什么。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根据这个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你能够发现哪些信息?
(3)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2.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出示例1,为了保护环境,学校四年级1班的一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
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
(1)小红比小兰多收集多少个瓶子?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条形统计图平均数与第一课时平均数
布置作业
1、P92页做一做第2题。 2、P93页练习二十二第1题。 3、P93页练习二十二第2题。
课堂小结
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 收获?
平均数的含义与求法 例 1 移多补少
先合后分 (14+12+11+15)÷4 =52÷4 =13 总数量÷总分数=平均数
课时作业
(C )
A 、(60 + 56)÷(5 + 3)
B 、(60 + 56)÷ 2
C 、(60×5+56×3)÷(5 + 3)
学以致用
2、小梅做跳绳练习,第一次跳了67下,第二次跳 了76下。她要想三次平均成绩达到80下,那么第 三次至少要跳多少下?
80×3-(67+76) = 240-143 = 97(下)
一、选一选。
1、老刘砍树,第一天砍了50棵,第二天、第三天共砍了110棵,平均每天
砍多少棵?( )
A.(50+110)÷2 B.(50 +110 +110)÷3 C.(50 +110)÷3
2、水文监测站在一天的0点、6点、12点、18点,测得的水位高度分别是8
米、12米、7米、10米。请算出这天的平均水位高度。( )
A.(8 +12+ 7+ 10)÷4 B、(8 +12+ 7+ 10)÷(0+ 6+ 12+ 18)
3、某公司上半年生产饮料42万箱,平均每月生产( )万箱。
A.42÷12
B.42÷2
C.42÷6
二、判一判。
1、小明家门前的小河平均水深1.1米,小明身高1.2米,他不会游泳,但他
下河玩耍肯定安全。( )
也可以像下面这样计算。
浙江省2024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课件新人教版
规范解答: 方法1 (91+1)×5-91×4=96(分) 方法2 91+1+1×4=96(分) 答:明明第5次测试的成绩是96分。
运用等量代换法解决稍复杂的平均数问题
例 有甲、乙、丙三个数,甲、乙两数的和是70, 甲、丙两数的和是62,乙、丙两数的和是66, 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分析: 甲+乙=70 甲+丙=62 乙+丙=66 (甲+乙)+(甲+丙)+(乙+丙)=70+62+66 (甲+乙+丙)+(甲+乙+丙)=1纵向两种(如下图),绘制 方法相同,只是把横轴和纵轴表示的内容调换。
灵活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下面是曙光小学四年级三个班数学成绩统计表,请 你根据这些数据绘制一个复式横向条形统计图。
成绩 四(1)班人数 四(2)班人数 四(3)班人数
优秀 30 25 15
良好 5 8 12
规范解答: 甲+乙+丙=(70+62+66)÷2=99 平均数 99÷3=33
方法一 公式法(总数量÷个数) (8+12+11+9+10)÷5=10(个)。 方法二 移多补少法 19日给18日两个,20日给21日1个,则每天草莓蛋糕 的销售个数同样多,都是10个。
2. 复式条形统计图:在同一个条形统计图中,用两种(或 多种)不同的直条描述两组(或多组)不同的数据,这样 的统计图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一 样,都能直观地看出数据的多少,与单式条形统计图 不同之处在于多加了图例,用来区分统计图内不同的 数据,能反映更多的信息。
运用逆推法解决平均数相关问题 例 1 小糊涂不小心把墨水洒到了成绩单上。
请你帮他算一下语文得了多少分?
语文 数学 英语 平均分
94分 90分 92分
分析:
题目所求问
题目的已知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 精品PPT人教新课标
1 做一做。
四年级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如下表。
人数 项目 乒乓球
性别
足球
跑步
男生
17
18
8
女生
13
4
6
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游泳
14 13
跳绳
7 16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 形统计 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 精品PPT人教新课标
课堂练习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 精品PPT人教新课标
课堂导入
我们学过了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怎样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呢?
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①画横轴和纵轴,写上横轴和纵轴的名称; ②定刻度(每一个表示几个单位); ③写类别,画直条; ④涂颜色。
新知探究
例1:下面是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表。
人数/万人 年份 1980
地区
城镇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 形统计 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 精品PPT人教新课标
新知探究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 精品PPT人教新课标
复式条形统计图
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上,你可以知 道些什么信息?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 形统计 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 精品PPT人教新课标
在数学上,这样的统计图叫复式条形统计图。 因为它是竖着画的,又叫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 形统计 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 精品PPT人教新课标
新知探究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 精品PPT人教新课标
复式条形统计图
小结: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画法: ①画横轴和纵轴,写上横轴和纵轴的名称; ②定刻度(每一个表示几个单位); ③定图例; ④写类别,画直条; ⑤涂颜色。
2024年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第2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课件
某地区农村人口数统计图
人数/万人
60
55
50
46
40
35
30
27
21
20
60 58 54
50
49 43
40
38
30
20
10
10
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年份 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年份
你觉得画两幅统计图方便吗?
怎样简单、清晰地比较城乡相同 年份人数的变化情况呢?
成绩在121~160次的男生有32人,女生有25人。
成绩为优秀的女生有:12+8+9=29(人)
人数/人
20
18 17
15
14
10
8
8
9
5
21
4
3
0 100及以下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以上
男生 女生
成绩/次
(2)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答:成绩在121~140次的人数最多,有35人。
要是能把两个统计图合起来就好了。
人数/万人
这是某位同学制作的条形统计图, 你觉得需要完善吗?
60
58 54
55
50 40
49 35
46 43
38
30
21
27
20
10
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年份
某地区城乡人口数统计图
人数/万人
图例
城镇
60
58 54
55
农村
50 40
49 35
8
4
6
7
0 乒乓球 足球 跑步 游泳 跳绳 项目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8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平均数的实际应用 人教版(共10张PPT)
3个选手安排在领奖台上。
易错辨析
3.张师傅上午3小时共做零件210个,下午4小时每小时做 70个,张师傅一天平均每小时做零件多少个? (210+70×4)÷(3+4)=70(个) 答:张师傅一天平均每小时做零件70个。 辨析:学生容易将3小时共做的当作每小时做的。
提升点 稍复杂的平均数问题
4.一组数据26,29,x,31的平均数是28,x是多少?
28×4-26-29-31=26 答:x是26。
5.有5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53,去掉一个数后的平均 数是60,去掉的那个数是多少?
53×5-60×4=25 答:去掉的那个数是25。
6.有5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81,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 85,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80,第三个数是多少?
85×3+80×3-81×5=90 答:第三个数是90。
8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第2课时 平均数的实际应用
RJ 4年级下册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45ຫໍສະໝຸດ 6知识点 平均数的实际应用
1.下面是四(1)班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1分钟仰卧起坐情况 统计表,哪个小组的成绩好一些?
第一小组
姓名 笑笑 晓晓 明明 亮亮 个数 26 30 18 22
第二小组 姓名 可可 乐乐 芳芳 圆圆 欢欢 个数 28 31 26 30 25
(1)用(平均数)比较两个小组的成绩更合适。 (2)列式解答:
(26+30+18+22)÷4=24(个) (28+31+26+30+25)÷5=28(个) 24<28 答:第二小组的成绩好一些。
2.下面是“新苗杯”儿童歌曲大赛成绩统计表。
90分
91分
93分 请你把统计表填写完整,然后把 2号
3号 1号
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8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课件
课件PPT
1. 操场上有6名女生和4名男生,年龄为:8岁、9 岁、8岁、12岁、10岁、11岁、13岁、11岁、8 岁、10岁,他们平均年龄是多少?
我的创新思路 找到基准数(合适-----8) 多的就加,少的就减 (1+4+2+3+5+3+2)÷10=2岁
8+2=10岁
课件PPT
一 条公路前3天平均每天修15米,后4 天共修了46米,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18-3)×3=45角 (45+45)÷18=5(角)
答:平均每人要付5角。
课件PPT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 收获吗?
1.结合具体情境,在动手操作、观察、讨论等 活动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 均数。
2.学会了简单的数据分析,灵活运用平均数相 关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统 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 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课件PPT
学习重点: 复式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读图能力。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和 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
课件PPT
1.调查学校各年级学生的人数,并 制成条形统计图。
2.调查学校各年级的男生人数,并 制成条形统计图。 3.调查学校各年级的女生人数,并 制成条形统计图。
课件PPT
1. 爱心敬老院有10位老人,他们的年龄分别是: 75岁,76岁,77岁,81岁,79岁,78岁,70岁, 80岁,79岁,75岁,求这10个老人的平均年龄?
方法二: 基准数:70
(5+6+7+11+9+8+10+9+5)÷10=7(岁) 70+7=77(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例2 、例3 )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平均数(例1)
学习目标:
1、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 均数的方法。
2、理解移多补少的求平均数 的方法,能根据数据列出算 式求平均数。
小红:14个
你们小队平均 每个人收集了 多少个?
小亮:11个
小兰:12个
小明:15个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打开书第90页,认真看课本 内容,边看书,边思考以下问题:
58 54
49
图中反映了 什么情况?
43
二、探索新知
你能把前面的 两个统计图合 成一个统计图 吗?
58
54
如果能把两个图 合在一起就清晰地 比一比城镇和乡村相 同年份人数的变化情 况,你有什么方法?
二、探索新知
58 54 49 35 27 21
课后请你找一找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均数?
作业:
练习二十二 第1、第2题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平均数(例2)
一、复习旧知
田径小组有4名同学,身高分别是139cm、 142cm、 146cm、141cm,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139+142+146+141)÷4=142(cm) 答:他们的平均身高是142cm。 今天我们继续 学习平均数。
三、知识运用
1. 做一做。
(1)喜欢哪个项目的男生最多?喜欢哪个项目的女生 ( 2)哪一个是男生和女生都比较喜欢的项目? 最少?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98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第2 题;
第99页练习二十三,第3题。
三、知识运用
1. 下面说法正确吗?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1)王悦5次跳远的总成绩是10m,她每次的跳远成绩肯定 都是2m。 (× )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cm,有的队员身 高会超过160cm,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cm。 (√ ) (3)小东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6kg,小刚所在小组 同 学的平均体重是34kg,小东一定比小刚重。 ( ×)
1、你从这幅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2、他们四个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的个 数一样多吗?想一想,怎样使他们四个 人的矿泉水瓶一样多呢?是多少个? (5分钟后,检测)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
14 12 11 15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小红 小兰 小亮
14 13 13 12 13 11 13 15
二、探索新知
下面是第4小组男 生队和女生队踢 哪个队的成绩好? 毽 比赛的成绩。 男生队
姓 刘 李 孙 名 东 雷 奇 踢毽个数 姓 杨 李 张
女生队
名 羽 玲 倩 踢毽个数 18 20 19 19
王小飞
19
15 16 20 15
曾诗涵
谢明明
二、探索新知
用每队的平均成 绩 比较可以吗?
对!在人数不等的 情 况下,用平均数表 示 各队的成绩更好。
街心公园
汽车站 家 电影院
学校
3、小丽从家到学校步行需要9分钟, 她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街心公园
汽车站 家 电影院
学校
(150 + 200 +160 + 300)÷9 =810÷9 =90(米)答:她平均每分钟走90米。
4、想一想:下面哪个列式才对?
下面是一只母鸡六个月产蛋的统计表。根据题目中 给的数据,算出这只母鸡平均每月产多少蛋。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94页练习二十二,第5题、第6
题。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 (例3)
一、复习导入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 请你根据统计表中的 发展,城镇人口数量 数据,绘制条形统计 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 图。 化。 下面是某地区城镇人口统计表。
一、复习导入
从1980年到2010年乡 村人口的数量逐渐减少。
杨欣宇
王波 6
刘真哓
马丽 8
唐小东
8
9
14
平均每人捐了几本书?
(8 + 6 + 9 + 8+14)÷5 =45÷5 =9(本) 答:平均每人捐了9本书。
2、用四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每个杯子分别标 有水面的高度,这四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 多少厘米?
12厘米 6厘米
10厘米 4厘米
(12 + 6+ 10 + 4)÷4 =32÷4 =8(厘米) 答:这四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8厘米。
4643
这是复式条形统计图。 想一想,复式条形统 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 图有什么区别?
二、探索新知
复式条形统计图还 可以像下面这样画, 请你把它补充完整。
43 46 49 35 54 27 58 21
三、知识运用
1. 做一做。
四年级同学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情况如下表。
请根据以上数据制成复式条形统计 图。
(2)再求平均数
总数÷份数=平均数
今天的收获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听到或看到 “平均数”这个概念,请你读一读下面的 话: 1.春节期间丽江旅游人数平均每天为3万人。
2.丽江旅游收入平均每天为500万元。 3.我校三年级学生平均年龄是9岁。 4.我校三(1)班平均身高是120厘米。 5.王老师家2008年平均每月用电85千瓦时。 6.西部最缺水的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只有3千克。
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23 26 28 30 29 个数 20
(20+23+26+28+30+29)÷6
(20+23+26+28+30+29)÷5 (20+23+26+28+30)÷6
平均数和原来那些数相比, 处在中间的位置,比最大的 数要小,比最小的数要大。
(1)先求出总数
把各个部分数加起来
相当于把总数平均 分成了4份。
小明
份数 (14 + 12 + 11 + 15)÷4 =52÷4 =13(个) 平均数
总数量
小结:
像这样,几个不相等的量, 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移 多补少,会得到一个相等的数 ,我们把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 几个数的平均数。
做一做
1、下面是5位同学为灾区小朋友捐书的情况。 姓名 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