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土壤改良》教案、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实践类教学设计
《盐碱地改良》教学设计
《盐碱地改良》教学设计
一、课程介绍
“盐碱地土壤改良”为科学实践类的跨学科引桥课程,主要将初中化学知识与潍坊滨海地域特色环境问题相结合,让学生通过科学实验的方式,学习化学知识,锻炼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科学施肥的理念,引导学生关注地域环境问题,认识到科技改变生活。
二、教学目标
1. 价值体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践,培养化学学习兴趣,产生专业发展意向,认同盐碱地改良的重要意义。
2. 责任担当:关注滨海地域环境问题,鼓励学生勇于承担国家与社会责任。
3. 问题解决:关注自然,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并深入思考,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与科学方法解决盐碱地改良问题,转化为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4.创意物化:锻炼学生将创新想法付诸实践的能力,将现象通过数据展示,形成基本的实践研究报告,展示成果。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数显式pH 计、盐度计对不同土壤样品的酸碱度、盐度进行检测。
难点:利用酸碱中和的原理对滨海盐碱地土壤进行化学改良实验。
四、教学活动
初中二、三年级学生,用时140 分钟,四人一组。
运用实物展示台、多媒体设备及导学案、探究报告单等辅助教学。
五、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问题引导法、任务驱动法。
学法:小组讨论法、对比实验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六、学Th活动流程
图:
片+ 视频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滨海盐碱地问题,认
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实践探究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真正成为发现者、探究者和创新者。
七、教学过程
(一) 背景与知识铺垫
1. 创设情境, 视频导入
设计意
通过图
同盐碱 地土壤改良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与学习兴趣。
2. 盐碱地改良方法介绍(视频)
设计意图:
视频+ 实例介绍盐碱地改良方法,将专业问题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同时引入本节课主题,盐碱地化学改良模拟实验。
3.知识铺垫,学习 pH 概念
设计意图:
以生活中常见物品为例,将复杂概念简单化,帮助学生理解,
为实验探究奠定基础。
(二)学Th自学导学案,“提问+ 答疑”深入落实问疑问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学习导学案并提出问题,简单问题组织自助答疑,有难度的问题教师引导式答疑。
【学生活动】:
自主学习导学案,联系生活实际,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讨论解决:
1. 数显式pH 计为什么要用蒸馏水清洗?
2. 怎么用电子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样品?清零键有什么作用?
协作能力与负责任的学习 学生观察周围地貌特色。
正确使用取土器规范采样。
3. 为什么要配制完全相同的三份土壤溶液?
4. 调节土壤 p H 为什么要“边滴边测”?......
设计意图:
该课程的很多注意事项往往在该过程中均由学生以问题方式提出,我们则以“学生互助答疑+ 教师答疑”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的同时,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主动学习。
(三) 明确分工,团队协作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小组内自主分工,明确任务分配,强调注意事项。
【学生活动】:
综合小组成员性格、能力特点进行职责分工,保证实验效果与效率。
设计意图:
明确小组内任务分工,培养学生团队态度,提高课堂效率。
(四)实地采集土壤样品
【教师活动】:
带领学生到采样区实地采集土壤样品,引导 【学生活动】:
根据采样要求采集土壤样品,小组合作学习 0 盐碱地
0 绿化带
0 取土器
设计意图:
专门开发土壤采样区,学生使用取土器以更加科学严谨的采样方法
取样( 地表以下 15 cm),采样后引导学生观察绿化带和盐碱地周边地
貌与植被状况做对比,帮助学生理解滨海盐碱地土壤特点。
(五)合作探究,进行实验
实验一:土壤样品的配制与pH 检测1.
操作步骤:
(1)样品预处理:将绿化带、盐碱地土壤样品烘干,并用研钵研细,然后通过 2 mm 孔径筛筛滤。
(2)称量:用电子天平分别称取 10.0g 两种土壤于两个 50ml 烧杯中。
(3)溶解:用量筒量取 25 ml 蒸馏水分别加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
拌一分钟后静置,形成上层清液。
(4)测量:用 pH 计测定样品的 pH。
2.记录数据,得出结论
、
设计意图:
学生自主实验并完成表格,形成对比,通过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两种土壤差异,使学生通过实验获取信息,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内容。
实验二:肥料样品的配制与pH 检测1.
操作步骤:
(1)称量:用电子天平分别称取 1.0g 三种肥料样品于两个 50ml 烧杯中。
(2)溶解:用量筒量取 25 ml 蒸馏水分别加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一分钟后静置。
(3)测量:用 pH 计测定样品的 pH。
2.记录数据,得出结论
硅肥钾肥草木灰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实验了解三种肥料样品的酸碱性,为盐碱地土壤样品
改良做好准备。
实验三:盐碱地土壤化学改良模拟实验
1.操作步骤:
(1)配制盐碱地土壤样品溶液:配制三份完全相同的盐碱地土壤样
品溶液。
(3)调节盐碱地土壤溶液 pH:用滴管吸取一定量的硅肥溶液,一滴
一滴的加入至盐碱地土壤溶液中并搅拌,边滴边测 pH,直至盐碱地土壤
溶液 pH 调节到适于小麦生长的 6.5—7.5。
其他两种肥料样品同样进行实验。
2.记录数据,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
提供三种不同的肥料样品,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最终总结筛选出
适合用于滨海盐碱地土壤改良的肥料,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空间,锻炼学生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体现学生的科学观。
(六)选做实验——土壤含盐量的测量
1.操作步骤:
(1)称量:用电子天平分别称取 10.0g 两种土壤于两个 50ml 烧杯中。
(2)溶解:用量筒量取 25 ml 蒸馏水分别加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
拌一分钟后静置,形成上层清液。
(3)测量:用盐度计测定样品的盐度值。
设计意图:
2. 记录数据,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 从土壤含盐量角度再次对比盐碱地土壤与绿化带土壤区别。
(七)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完成实践报告单
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总结, 形成基本的实践研究报告单, 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八)交流与讨论
【学生活动】:
计意图:
【教师活动】: 教师针对学生发现的问题及结论做针对性总结。
(九)拓展延伸,科技前沿 【教师活动】: 通过视频介绍“海水稻”,引导学生了解盐碱地生物改良方法,总结生物改良的优势。
内焰与外焰
设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产生专业发展意向, 鼓励学生勇于承担国家与社会责任, 不仅享受科技成果, 而是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一员。
八、课程评价
10
科学实践类教学设计
注:分为A、B、C 三个等级
设计意图:
明确打分机制,细化评分项目,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完成科学实验活动。
九、教学反思
1. 创新性:该课程将跨学科知识融入科学实验,让学生在实践探究过程中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知识。
2. 科学性:课堂内容设计具有层次感,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了解盐碱地土壤特点,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盐碱地改良实验。
3. 地域性:该课程与滨海土壤问题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关注地域环境问题,打造地域特色课程。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