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重点
公共基础知识常考重点总结
公共基础知识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一)物质观的发展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要点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要点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是一项考察多个学科综合知识的考试,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本文将介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要点。
【一、考试科目】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通常包括以下科目:语文、数学、英语和综合素质。
下面将逐个介绍各科目的重点内容。
【二、语文】语文是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中必不可少的科目。
考生在备考语文时,需要掌握以下内容:1. 词汇运用:加强对常用词汇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学会正确运用词语进行表达。
2. 阅读理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准确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并能从中推理和归纳出正确的结论。
3. 作文写作:学会正确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三、数学】数学是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中另一个重要的科目。
考生在备考数学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基本概念和公式: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和公式的含义和运用方法,加强对数学运算规则的理解和掌握。
2. 解题技巧:熟练掌握解题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3. 推理和证明:能够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和证明,形成完整的逻辑推理过程。
【四、英语】英语是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中涉及跨学科的科目之一。
备考英语时,考生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听力理解:提高听力理解能力,能够准确把握听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并理解对话或短文的主旨和细节。
2. 语法和词汇:加强对英语语法和词汇的掌握,熟练掌握常用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表。
3. 阅读和写作:提高英语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培养快速阅读和理解英文文章的能力,并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五、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是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中考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考生需要注重以下要点:1. 社会科学:了解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常识,关注国内外时事和重要事务。
2. 自然科学: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关注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等热点话题。
3. 文化教育:熟悉国内外文化和教育领域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注重培养综合素养和文化修养。
【结语】以上就是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要点介绍。
公共基础知识450个考点
公共基础知识涉及众多知识点,以下列举了450个考点,由于篇幅限制,只能以文字形式展示,建议您阅读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一、政治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 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3. 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二、法律1. 宪法: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2. 行政法:行政法是调整行政组织、职权,行使职权的方式、程序以及对行使行政职权的监督等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 刑法: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4. 民法: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
三、经济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通过市场的供求、价格、竞争等机制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的体制。
2. 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是指政府运用政策、法规、计划等手段对经济运行所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3. 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是指通过产业调整和优化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四、文化1. 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 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指以生产和提供文化产品为主要活动,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产业。
3. 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指历史上形成的、具有民族特点的文化传统。
五、管理1. 管理理论:管理理论是指对管理活动和规律进行研究的理论体系。
2. 管理方法:管理方法是指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3. 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是指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
六、科技与环境1. 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2. 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笔记公共基础知识是一门涵盖广泛、内容丰富的学科,对于许多考试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为您整理的一份重点笔记,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政治1、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部分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等内容。
要理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等基本原理。
例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一观点,需要我们明确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同时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和改造世界。
2、毛泽东思想重点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等都是常考的知识点。
比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要牢记其中的领导力量、革命对象等要素。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要深入学习。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例,“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核心要点,要理解其内涵和相互关系。
二、法律1、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要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等内容。
比如,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
2、民法重点掌握民事主体、民事法律行为、物权、债权、合同、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例如,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变更和解除等环节都有具体的法律要求。
3、刑法犯罪构成、刑罚种类、常见犯罪的认定等是刑法的重点。
像故意犯罪的形态(既遂、未遂、中止)、共同犯罪的构成等都需要准确把握。
4、行政法行政行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是行政法的主要内容。
了解行政机关的权力和职责,以及公民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利救济途径。
三、经济1、宏观经济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国际经济等是重点。
比如,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具体措施和适用情况。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大全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大全
一、体系基础1、组成计算机的主要部件:答:计算机的主要部件有:CPU、主板、内存、固态硬盘、显卡、机箱、电源等。
2、计算机中操作系
统的作用:答: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程序,它具有实现资源
管理和程序控制的作用,管理计算机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实现人机交互
功能,以及提供程序运行的安全环境等功能。
3、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概念:答:企业信息化是企业管理模式的一种革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系统化
的管理方式,以信息技术推动企业的管理变革以及利用信息技术支撑企业
管理工作。
二、计算机基础1、计算机硬件结构的基本概念:答:计算机
硬件结构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2、计算机软件的类别:答:计算机软件可分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编程软件等。
3、内存技术的基本原理:答:内存技术是程序运行时,将
程序数据临时存储在内存中的技术。
其核心原理是利用内存的快速查询和
访问来提高计算机存取速度。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常识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常识公共基础知识是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它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本文将重点介绍公共基础知识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政治常识政治常识是公共基础知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包括国家的基本制度、政党制度、政治体制等方面的知识。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点:1. 国家的基本制度:包括国家的性质、政体、国体等方面的知识。
2. 政党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组织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3. 政治体制:包括国家机构设置、职权分配等方面的知识。
二、法律常识法律常识是公共基础知识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宪法、民法、刑法等方面的知识。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点:1. 宪法:包括宪法的地位、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等方面的知识。
2. 民法:包括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权利、民事责任等方面的知识。
3. 刑法:包括犯罪构成、刑罚种类等方面的知识。
三、经济常识经济常识是公共基础知识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国际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点:1. 宏观经济:包括国民收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2. 微观经济:包括市场结构、企业组织等方面的知识。
3. 国际经济: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方面的知识。
四、管理常识管理常识是公共基础知识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方法、管理技能等方面的知识。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点:1. 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管理的概念、管理的职能等方面的知识。
2. 管理方法: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2024湖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重点和考试技巧
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闻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肯定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正确答案:D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
A.主要内容B.理论基础C.核心部分D.实质和灵魂正确答案:B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界定的。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C.哲学与详细科学的关系D.相识与实践的关系正确答案:A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
A.提高学问理论水平B.培育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C.驾驭正确的工作方法D.全面提高人的素养正确答案:B5、“苍蝇不叮没缝的蛋”这一说法干脆表达的哲学思想是()。
A.内因是改变的依据,外因是改变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B.冲突是事物发展的动力C.事物的运动是外力推动的结果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正确答案:A6、哲学为详细科学的探讨供应( )。
A.一般方法B.阅历材料C.理论结论D.详细方法正确答案:A7、我党一贯提倡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
A.艰苦奋斗B.实事求是C.理论联系实际D.勤俭节约正确答案:C8、“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体现的哲理是()。
A.要重视外因的作用B.要重视内因的作用C.要重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D.要重视外因通过内因作用正确答案:C9、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的标准是()。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C.世界是否运动改变的问题D.是否承认世界统一的问题正确答案:B10、我国闻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从事地质学探讨中,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立了地质力学的新理论,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说明( )。
A.哲学是对详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B.哲学随详细科学的发展而发展C.哲学是详细科学的总和D.哲学对详细科学的探讨有指导作用正确答案:D11、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2020山东省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要点
2020山东省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
识》考试要点
一、政治理论基础知识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 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4.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纪律和党的建设
5. 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
二、法律基础知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规及司法解释
3.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法律制度
4.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5. 行政法律关系
三、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
1. 国际政治基本理论
2. 国际政治经济学
3. 国际秩序与安全
4. 国际关系的发展与变化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外政策
四、经济基础知识
1. 宏观经济基本理论
2. 微观经济基本理论
3. 经济体制与经济政策
4. 中国经济发展与经济改革开放
5. 财政金融基础知识
五、社会基础知识
1. 社会学基本理论
2. 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
3. 社会组织与社会生活
4. 社会问题与社会管理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六、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1. 科学基本概念与科学方法
2. 科学文化常识
3. 科技与社会发展
4. 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5. 中国文化的特点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以上是2020山东省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要点,考生们可以按照这些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备考,以提高考试的通过率。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速记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速记一、政治1. 国家: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由人民组成,有自己的领土、政府和法律体系。
2. 政府:国家的行政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政策、维护社会秩序。
3. 国家元首: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代表国家进行外交活动。
4. 立法机构:负责制定法律的机构,如国会、人大等。
5. 法律:由立法机构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用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
二、经济1. 经济体系:一国或地区的经济组织和管理体制。
2.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创新等,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3. 供需关系: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4. 价格机制:市场上通过供求关系形成的商品价格,是市场经济的重要调节手段。
5. 经济增长:经济总量的扩大和生产能力的提高。
6. 贸易: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买卖活动。
7. 全球化:不同国家之间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和依赖。
三、历史1. 历史事件: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如战争、革命等。
2. 古代文明:人类历史上早期的文明,如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等。
3. 近代史:指从16世纪以来的历史发展过程,包括工业革命、世界两次大战等重大事件。
4. 中国近代史: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历史,包括近代化运动、辛亥革命等重要事件。
四、地理1. 地球:我们生活的星球,由大气层、水圈和陆地组成。
2. 大洲:地球表面上的陆地分为七大洲,包括亚洲、非洲、欧洲等。
3. 国家和首都:地球上的国家和首都有很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独立政权和管理体系。
4. 地理环境:指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包括山脉、河流、气候、人口等。
5. 地理位置:指一个地方在地球上的相对位置,可以通过经纬度来确定。
五、科学1. 科学方法:科学研究的一套规范和程序,包括观察、实验、假设、验证等步骤。
2. 物理学:研究物质和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3.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公共基础知识和能力素质考试要点
公共基础知识和能力素质考试要点学习公共基础知识和能力素质这么久,今天来说说关键要点。
先说公共基础知识吧。
这部分内容超级杂,涵盖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公文写作啥的。
我理解啊,政治方面,马哲是个重点,那些辩证法矛盾论啥的,真得理解透了,考试的时候例子给你一个,你就得往这些原理上套。
就好比生活里两个人有矛盾了,你得想着这是辩证法里的对立统一不?这是一种联系实际的记忆方法。
还有,那些时事政治也得时时关注,我就经常犯懒不看新闻,结果考到了才懊悔不已,所以订个新闻APP,每天刷一刷很有必要的,《半月谈》这类杂志也很不错,参考价值高。
法律部分更是让人头疼,各种法条,什么民法刑法的。
我总结啊,一定要把握重点法条,像民事赔偿标准、刑法里的重点罪名,这些把握了,答题才有方向。
我之前就老是把一些法条混淆,比如说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的区别,反复背了好几遍,后来用生活里的例子才分得清,有人打你,你直接反抗就是正当防卫,要是为了避免被车撞而闯进别人家就是紧急避险。
经济部分,一些基本的经济概念也得搞清,像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我理解就是,钱要是越来越不值钱就是通货膨胀了,在记忆这些概念的时候,可以画一些简单的小图来加深印象。
再说说能力素质部分。
这部分主要考验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分析解决问题这些能力。
逻辑思维就好比猜灯谜,得根据给出的谜面一点点推理出答案,做逻辑题时一上来先捋清各个条件之间的关系。
语言表达呢,多说多练是关键,我一紧张就结巴,后来就自己对着镜子练习演讲,慢慢就好点了。
分析解决问题这方面,就跟生活里处理家务事儿一样,先看看问题出在哪,然后一个个去解决。
对了还有个要点,公文写作要掌握好格式,什么通知、报告的格式都有讲究,不能乱写。
我之前就忽略格式,结果丢了不少分呢。
这部分就是多看范文,看人家是怎么开头结尾,怎么组织语言的,单位的一些公文也可以拿来借鉴。
考试前做真题模拟很重要。
我之前每次做完一套公共基础知识题,就把错了的知识点总结出来,做个小本本,没事就看两眼。
【收藏】《公共基础知识》专项知识点
【收藏】《公共基础知识》专项知识点一、知识概述《公共基础知识》①基本定义:公共基础知识就是涉及政治、经济、法律、人文、历史、科技、行政、公文写作等很多方面的基础知识。
打个比方,就像个大杂货铺,啥都有一点。
②重要程度:在很多招聘考试、公职考试里占挺重要的地位。
比如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这部分内容必考,就像盖房子的地基一样重要。
③前置知识:有一定的社会生活常识会比较好,像知道一些常见的国家机构职能之类的。
像我的一个朋友,之前对国家机构职能有点了解,再学公共基础知识的时候就轻松一点。
④应用价值:在实际生活中,懂得这些知识有助于提高咱们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等。
例如知道一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知识,在购物被坑的时候就知道怎么维权。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整个学科体系里,公共基础知识是很宽泛的基础部分,覆盖了很多学科分支。
②关联知识:和时事政治关联紧密,会根据实时发生的事件出题;也和高中的文科知识有一定联系,像历史等知识很多相通之处。
比如在高考历史里学过的历史事件,在公基里可能从不同角度考。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难度比较适中,但是范围广,记忆点多是难点。
关键在于知识点的梳理和重复记忆。
我一开始就觉得范围大的无从下手,还走了一些弯路。
④考点分析:在考试里几乎涉及所有题型。
像单选题、多选题或者判断题都会考,考查方式主要是知识点的直接考察或者通过案例来考察。
三、详细讲解由于是综合性的公共基础知识,下面分不同方面进行讲解:【理论概念类- 政治部分】①概念辨析:政治里面基本概念很多,比如唯物主义,简单说就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哲学观点。
和唯心主义是相对的,唯心主义就认为意识是第一性。
②特征分析:唯物主义的特点就是以客观的物质世界为出发点去看待事物发展变化。
③分类说明:唯物主义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比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等基本元素组成的。
④应用范围:在分析社会现象,比如解释社会发展动力的时候可以用唯物主义的观点,但局限性在于如果机械的遵循唯物主义,有的时候会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公共基础知识必背内容
公共基础知识必背内容
公共基础知识必背内容主要包括:
一、历史知识: 1、中国历史:包括从上古到近代的历史事件、朝代、法律、思想文化等。
2、世界历史:重点关注近代以来的世界大事件,如各国革命、战争、贸易关系等。
3、历史人物:重点关注有影响力或有贡献的历史人物,如政治家、军事家、学者、思想家、文人等。
二、地理知识: 1、中国地理:包括地形、气候、资源、人口、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地理知识。
2、世界地理:重点关注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口、经济、文化等。
三、政治知识: 1、中国政治:包括中国宪法、法律、行政制度、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政治制度等。
2、世界政治:重点关注世界各国的政治体系、政治制度、政治关系等。
四、文化知识: 1、中国文化: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艺术、中国历史文化、中国民俗文化、中国语言文字等。
2、世界文化:重点关注世界各国的文化种类、文化特点、文化交流等。
公共基础知识常考重点总结
公共基础知识常考重点总结1.政治学:政治制度、政治思想、中外政治制度比较、法治与社会治理、国家元首及其职权等是政治学的重点内容。
2.经济学:市场经济、经济体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经济增长与发展等是经济学的重点内容。
3.法学: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是法学的重点内容。
4.历史学: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历史等是历史学的重点内容。
5.文化学:文化的定义、文化的特点、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文化多样性等是文化学的重点内容。
6.教育学:教育的定义、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理论基础、教育的方法论等是教育学的重点内容。
7.心理学: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应用等是心理学的重点内容。
8.地理学:地理的定义、地球的结构与变动、地理分区与地理环境、地理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等是地理学的重点内容。
9.环境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治理、环境问题与解决措施等是环境科学的重点内容。
10.社会学:社会学的定义、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社会问题与社会治理等是社会学的重点内容。
除了上述内容,公共基础知识还包括语言学、信息技术、人文艺术、国际关系等多个学科。
要掌握好公共基础知识,需要进行系统学习,并结合实际应用进行理解和巩固。
掌握公共基础知识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社会、提升社会责任感,对于参与社会事务、解决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公共基础知识的重点考点会因不同的考试或者面试而有所不同,所以在准备时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重点把握。
同时,不仅要掌握知识点,还要能够灵活运用和思考,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公基考试内容
公基考试内容
公共基础知识的考试内容一般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时事、
科技人文、行政管理、公文等。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考试综合知识就是公共基础知识,要根据具体的考试而看,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当地的公告的发布,不过一般公告出来的比较晚,所以看公告的话就看去年的,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重点:
1、经济:主要考点是货币、市场、价值、宏观调控。
以前高中学习都有接触过,所以只要跟着老师好好学,不难理解。
2、政治:是公基重中之重。
对文科生比较友好,同时会涉及到哲学的内容,但不算特别抽象。
不用每一块内容都精学,最重要的就是背,多背很有用的。
3、法律:我个人觉得比较难的是民法,因为讲的东西太多了,民事责任、民事权利、民事纠纷、民事主体、民事行为。
我主要还是跟着孔一鸣公基速效课来学习,不好理解的知识点老师都讲得很通透,跟着老师学习,我进步的很快。
4、历史:按时间的横向、纵向比较记忆历史知识。
横向比较即在一个时间段纬度对比不同的人文历史差异,纵向则是用时间演进的顺序串起来对比记忆。
5、常识:常识涉及的内容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涉及不到的。
常识这部分并不是重点考试内容,简单了解一下就行,把学习重点放在分值多的上面。
2024河南省直属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重点和考试技巧
1、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量的改变B. 一切改变和过程C.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 事物范围的扩大2、文艺复兴兴起于( )。
A.意大利B.英国C.法国D.西班牙3、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 ) 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 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革命理论最终确定革命运动的成败4、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 ) 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 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革命理论最终确定革命运动的成败5、实现调控的主体是( )。
A.企业B.市场C.行业组织D.政府6、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方法是( ) A.归纳演绎方法B.分析和综合方法C.冲突分析方法D.抽象和详细的方法7、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命题揭示了()A.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B. 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别物质C.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D. 观念的东西同物质的东西是具有同一性的8、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
A.多样性B.统一性C.运动性D.客观实在性9、中国共产党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决议,确定2024年下半年将召开( )。
A.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C.全国人大九届六次会议D.全国人大第十次代表大会10、小范因自己的手表丢失,怀疑是同桌小蔡所为,便要搜查小蔡的衣服口袋,小范的这一行为被老师发觉后刚好制止。
小范的行为( )。
A.是合法的,因为这是维护自己财产权的行为B.是非法的,因为这是侵扰小蔡人身自由权的行为C.是非法的,因为这是侵扰小蔡荣誉权的行为D.是合法的,因为这是小范找回手表的有效方式1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冲突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2、内容重要并紧急须要打破常规优先传递处理的文件叫做( )。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必背口诀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必背口诀
1. 数学口诀
•乘法口诀:左上右下,先乘后算。
•除法口诀:除法踩,倍数才。
•加减口诀:同号加不变,异号真理。
•分数口诀:通分后运算,约分后比较。
2. 物理口诀
•功率公式:功等于力乘速,时间不能不记录。
•质量公式:质量施力不一样,加速度定值。
•运动公式:加速度和时间,位移都可得是。
3. 化学口诀
•原子结构:原子壳层亲密,中心质子电子。
•化学方程:反应热涨,物质不遗。
4. 历史口诀
•朝代序列: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汉大唐,宋元明清。
•革命途径:新民主,新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
•世界大战:一战启始,二战结束,和平重建。
5. 地理口诀
•经纬度:经线北南,纬线东西。
•气候类型:热带温带寒带,季风影响得。
•地形特征:山高水长,湖多河壮。
6. 政治口诀
•三权分立:立法执法司法,分开来行使。
•中央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国务院长最高。
•政府组成:行政主要负责和实行。
7. 语文口诀
•词语搭配:形容词名词连,副词动词亲。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领会写作技巧。
以上口诀旨在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公共基础知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汇总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汇总1、文化知识:
(1)中国国家的历史及其发展进程;
(2)中国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3)中国各民族的特点及其历史文化;
(4)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及其特点。
2、政治知识:
(1)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2)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
(3)我国法律体系及其发展;
(4)中国政治体制及其演变;
(5)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理论和实践;
(6)国家机构的组成及其职能。
3、经济知识:
(1)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其主要特征;
(2)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及关键问题;
(3)中国国有企业的及发展;
(4)城市经济及其发展;
(5)中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主要方面;
(6)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及其发展。
4、社会知识:
(1)中国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特征;
(2)中国社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3)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其影响;
(4)城乡社会关系及其发展;
(5)社会安全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6)中国文化传承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5、科学技术知识:
(1)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其影响;
(2)科学技术推广的过程及其特点;。
公共基础知识常见考点汇总
公共基础知识常见考点汇总一、政治知识1.国家与政府的概念和关系:国家是一个独立的政治社会组织,政府是国家政权的执行机关。
2.国家的三大权力: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3.政治制度的分类:议会制、总统制、内阁制、一党制、多党制等。
5.宪法的概念和作用:宪法是国家制度和权力运行的总章程,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对公民和政府的权力都有约束作用。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7.政治文明:政治文明是指各种政治制度和政治活动符合公认的立场、原则和道德准则。
二、法律知识1.法律的概念和种类:法律是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对人民行为的强制性规范。
种类包括宪法法律、民法、刑法、行政法等。
2.民法的基本原则:平等自由原则、契约自由原则、责任原则、无过错原则等。
3.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相适应、罪责与责任相适应等。
4.行政法的内容和基本特点:行政法是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律制度,其内容包括行政组织法、行政程序法、行政处罚法等。
行政法的基本特点有行政性、强制性、单一性和专属性。
5.法律合同的要件:法律合同的要件包括合同当事人、合同对象、合同内容、合同形式等。
三、经济知识1.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产、分配和消费以及资源配置等经济现象的科学。
分类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2.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和创新。
它们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基础。
3.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包括自由竞争、资源配置效率、信息透明、财产权保护等。
4.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区别: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是指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和提高效率。
5.宏观经济调控:宏观经济调控是指通过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四、人文社科知识1.哲学概念和分类:哲学是研究存在、知识和价值等普遍规律的学科,主要分为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逻辑学等。
2.历史概念和分类:历史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学科,主要分为史前史、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笔记公共基础知识是一个广泛而又重要的知识领域,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人文、科技等多个方面。
对于许多考试和学习来说,掌握公共基础知识都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一、政治部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辩证法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3、认识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核心内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三)时事政治关注国内外的重大政治事件、会议和政策,了解当前的政治形势和发展趋势。
二、经济部分(一)宏观经济1、宏观经济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失业率等指标的含义和作用。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货币政策的工具如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公开市场业务等。
3、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的因素,经济周期的阶段和特点。
(二)微观经济1、市场主体企业、消费者和劳动者的行为和决策。
2、市场机制供求关系、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对资源配置的作用。
(三)国际经济1、国际贸易贸易顺差和逆差、关税、贸易保护主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一)物质观的发展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
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物质运动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具有如下共同点:规律具有稳定性;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具有可重复性。
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运动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对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共同基础的科学反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8、意识的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无机物的反映特性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劳动促进了人脑,促进了语言的产生,促进了意识的形成。
9、意识的本质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意识不等同于客观事物,而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的观念形态。
10、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联系的复杂性、多样性: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发展产生不同影响和作用,所谓规律,就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主要作用。
系统论扬弃了先分析后综合的传统科学方法,开拓了从整体出发,从事体与部分的有机联系中认识把握事物的新方法。
它要求人们综合地、系统地考察事物,并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向整体的最优化方向发展。
系统论运用和证明了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有力地驳斥了孤立、片面地认识事物的形而上学观点11、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发展是指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
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事物的相互联系产生运动、变化和发展。
事物的发展与事物的联系同在,具有客观普遍性。
发展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任务事物都作为过程而存在,整个世界就是“过程的集合体”,对具体事物来说,过程是这一事物产生、发展、死亡的历史;对整个世界来说,过程就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史。
12、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及其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及互相转化的性质;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性质。
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动因的基本观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的事物及其各个侧面,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其矛盾各有特点:不同质的事物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矛盾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1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唯物辩证法是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为基本特征,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原因在于:(1)对立统一学说提示了事物辩证法的根本内容。
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对立的联系,归根结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个联系,是事物最本质、最根本的联系。
(2)对立统一学说阐明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事物的发展,是自身矛盾所引起的自已运动和自我发展。
(3)对立统一学说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它规律之中。
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可知论和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的基本立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引进了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法,阐明了认识的本质,解决了怎样才能认识世界的问题,从而消除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实现了认识论的根本性革命。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消除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所造成的认识脱离社会实践的消极直观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辩证法贯彻于认识过程,阐明了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过程,消除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僵死不变的形而上学缺陷;由于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的引入对历史发展和历史意识问题作出了唯物和辩证法的解释,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5、实践及其基本形式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1)生产实践: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其它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2)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中最为主要的实践形式是建立和调整生产关系的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和处理阶级关系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
(3)科学实验:1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7、认识的辩证发展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是来自客体的各种刺激和主体的感知系统的相互作用的产物。
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低级形式,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主体运用人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形成对客体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
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需要的条件:(1)必须把理发认识即理论同具体实践相结合;(2)要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指导人们实践的计划、方案、办法;(3)要将理论、计划、办法交给群众,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必然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错误。
在认识过程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发展规律。
18、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主要分为两种情形:(1)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和区别。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
另一方面,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的范围内,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谬误也可能转化为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又是相对的。
(2)失败和错误为正确的认识、为成功准备条件。
19、真理的客观性真理属于认识范畴,是一种意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其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
客观性是真理之所以成为真理的根本条件,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客观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是惟一的,真理多元性以认识的多元性取代真理的一元性,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实质上否认了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可能性,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
20、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客观性和无限性。
(1)任何真理都具有不依赖于主体的、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发展是无限的,绝对的。
21、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限性和条件性。
真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有限的。
2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神学史观、英雄史观、人道主义史观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23、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生产方式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主要表现在:(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3)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更替和变革24、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社会意识的构成可分为:按社会意识的主体构成: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按社会意识的结构划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还可分为个人心理和群体心理,阶级心理是阶级社会中一种主要的群体心理,民族心理也是人类社会十分重要的群体心理;社会意识形式是一种抽象化、系统化的,具有相对稳定形式的、自觉的社会意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它们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另一类是各种自然科学以及一部分社会科学,它们本身没有阶级性,可为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阶级服务。
25、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生产力对生产力具有决定作用,它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形式和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体现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相对独立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作用两个主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