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学课后大题(完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导言
1 、谈谈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归属
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为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学科归属:一直以来,关于它的学科归属问题争论较大,归纳起来有四种说法:
一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此说古来有之,现今的国务院学位申请学科分类中,一级学科历史学名下的 8 个二级学科,其中就有历史地理学。
二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辅助学科。这主要是基于其研究对象与现代地理学相同,均为历史地理环境。谭其骧、侯仁之、华林甫等持此观点。
三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根据是其研究对象是地理学,而研究时间、方法和资料又多是历史学的 . 我国学者黄盛璋、纽钟勋和《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2 年第二版第 324 页)等持此观点。
四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其实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已经有人感到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公开认为历史地理学应将社会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作为最重要的研究内容,提出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综合的学科。我们所用教材的作者、西南师大的蓝勇教授即持此观点。
2 、联系研究实践分析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方法和手段:文献逻辑推证法(历史地理传世文献、近代考古发掘材料、野外实地踏勘材料)统计计量法、数理模型法、区域研究方法、现代科学技术。(见课本7 、 8 页)史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一)历史文献研究法(二)野外考察法(三)地图与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
3 、试分析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或者说,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条件。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互起作用的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等。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理环境就是人类环静,起着类似舞台、布景乃至道具的作用。人类社会,包括的内容有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是怎样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呢
4 、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⑴在历史民族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
地理纲要》上册中专门设立了《历史民族地理》一章,对历史民族地区的研究有开创之功。⑵在历史经济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经济地理》、郑学檬《中
国经济重心南移与唐宋江南经济研究》⑶在城镇与古都城的研究方面:史念海
主编的《中国古都研究》第一辑、《中国古都和文化》、李吉平《中国古代都城概况》、陈桥驿主编的《中国七大古都》。⑷在历史交通地里方面:史念海的
《中国的运河》王子今《秦汉交通史》辛德勇《古代交通与文献研究》。⑸在历史人口和移民历史地理研究方面: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等的《简明中国移民史》、多卷本《中国移民史》、多卷本《中国人口史》等。⑹在历史文化地理方面: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周振鹤《中国历
史文化区域研究》和《方言与中国文化》。⑺在历史军事地理方面:史念海
《河山集》第 4 集和胡阿祥主编的《兵家必争之地》。⑻在历史地理理论方面:张步天《历史地理学概论》、辛德勇《历史地理学导论》. ⑼在历史地理文献研究方面:杨正泰《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概述》陈桥驿的《水经注研究》 1 ~ 4 集、勒生禾《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概论》。第一章
1 、简述进一万年来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大势
对于中国气候变迁史的研究,最早的学者是竺可桢(绍兴人, 1890-1974 )。
课本 34 页,概括起来可以说是四暖四冷,即划分为四个温暖时期与四个寒冷时期:
温暖期: 1 、第一个温暖期是距今 8000 年——前 11 世纪全新世大暖期,又
称大西洋期( 8000-5000 )因为距今 5000 年左右有一个由温暖逐渐转向相对寒
冷时期。 2 、前 770 年——公元初年,春秋战国秦汉 3 、公元 600——1000 年,隋唐时代 4 、公元 1200——1300 年,元朝初期寒冷期: 1 、公元前 1000 年——前 850 年,周代初期 2 、公元初年到公元 600 年 3 、公元 1000——1200 年,南宋时代 4 、公元 1400——1900 年,明清宇宙期从第四纪冰后期(也称间冰期)以来的全新世的这一万多年来,相对于冰川期,地球上气候总的来看是温暖的。具体在这个一万年中,气候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方面,(或者说可通过温度、湿度等的变化表现出来)即幅度的波动现象。一方面,温暖期愈来愈短,(另外,研究还表明)温暖程度也愈来愈低;从气象的另一要素湿度上,这一万年来的主要表现为降水日趋减少,气候的干燥性加强。
2 、举例说明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两次气候温暖期 , 即两汉温明 , 中唐以后中原王朝失去西域的控制权 ,
也是与气候变化分不开的。事实上 , 隋唐温暖期于中唐后结束。我们后来的研究证明‘ 〕 , 中唐后期的较寒冷阶段是短暂的 , 大约维持了一年。然而 ,
就是这样一个短期的寒冷事件 , 对中原势力退出西域起了决定性作用。两次气候温暖期 , 即两汉温暖和隋唐温暖期 , 对应于强大的中原王朝 , 这种王朝 , 至少在其前期将它的势力范围有效地伸展到了中国的西域及中亚。中原王朝势力的伸展与气候关系的一种合理解释是在较稳定的温暖气候条件下 , 今干旱气候的西域变得温暖 , 因而东域与西域的道路较为通畅 , 东域、西域的文化交流增多 , 中原王朝伸展到西域在政治上是必要的。其次 , 气候湿润使得东部军队可能开辟西域。东汉年间 , 中原国队经居延海北侧西进 , 其行军路线 , 今天已经变得极为严酷 , 如果依今天的环境条件如此行军 , 已无可能。至唐代 , 西域驻
军 , 屯田是维持驻军的主要方式 , 如无相应的气候条件 , 屯田是不可能的。再次 , 气候温湿期 , 中国人口、政治重心位于西安附近 , 人口、政治中心的西偏使得中原王朝后勤上可能及时支援西域的中原军队 , 政治上也易于控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