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课时 铁的冶炼(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课时 铁的冶炼(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课时 铁的冶炼(导学案)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青海一中李清

本课题涉及面广,包括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概况、铁的冶炼、化学反应中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金属的腐蚀及防护、金属资源的保护等,既有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又有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等情感领域的内容。

第一部分“铁的冶炼”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教案设计时,把铁的冶炼原理和实验室模拟工业冶炼原理的实验设计成了探究内容,然后由矿石之中存在杂质引申到化学反应中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以便学生主动参与,深刻理解,对金属资源概况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也特意的精心设计,一是对学生的视野进行了拓展,二是为他们将来高中的学习作铺垫。

第二部分“金属资源的保护”重点是有关铁的锈蚀以及防护的“活动与探究”内容。此部分内容全由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应用等环节来完成。关于金属资源的保护,也由学生通过联系实际,发挥想象,进行讨论等方式来认识和学习。

总之,本课题教案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探究为主,教师引导这一特点。

第1课时铁的冶炼

铁的冶炼课型新授课

风潜入夜,润物细无知识与

技能

1.知道常见金属:铁、铝、铜等的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

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利用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

行有关计算。

过程与

方法

1.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炼铁的原理,使学生认识化学原

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2.通过对某些含有杂质的物质的计算,使学生把化学原理、

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

识的能力。

特别提醒:

在实验室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时,应注意:CO是可燃性气体,如果混有空气(或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或与明火接触可能发生炸,在使用前必须检验其纯度,因此在加之前,必须将管内空气排净。实验中尾气要处理后再排放,防止其污染空气。

1.地球上的金属资源除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形

式存在。

2.CO还原Fe2O3:(1)现象红棕色粉末变黑,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

化学方程式为。

3.工业炼铁:(1)设备:高炉,(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3)

原理:在高温的条件下,用CO从铁的氧化物中把铁还原出来。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于地壳和浩瀚的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的金属如金、银等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矿物形式存在,含矿物的岩石称为矿

石。工业上就是从矿石中来提炼金属的。

一常见的金属矿石

【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4~P15,包括图片和资料,交流讨论。回答:

1.常见的金属矿物有哪些?其主要成分是什么?

2.常见的铁矿石中理论上最适宜炼铁的两矿石是什么?理由?

3.人类目前遍使用的金属有哪些?

【交流评价】

让学生分析与交换不同意见。

【交流回答】

1.见的金属矿产有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磁铁矿(主要成分

是Fe3O4)、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

铁矿石的种类很多,最重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和菱铁矿等。铁矿石常按其含铁量的高低分为富矿(含铁量高于50%以上)和贫矿(含铁量在45%~50%以下)。在评定铁矿石的品位和质量时,除看这种铁矿石里的含铁量以外,还要看它的脉石的成分和有害杂质(硫、磷)的含量的多少。

课外拓展:

由于铁矿石里除了铁的氧化物外,还含有难熔化的脉石(主要成分一般为SiO2)。因此,炼铁时还要加入助熔剂(一般用石灰石),利用石灰石(CaCO3)在高温下分解出的生石灰(CaO)与脉石反应生成熔点较低的硅酸钙,这样将脉石从矿石里分离出来。CaCO3高温CaO+CO2↑,CaO+SiO2高温CaSiO3,在冶炼过程中,混在铁矿石里的锰、硅、硫、磷等元素也会被碳或一氧化碳从它们的化合物中还原出来,少量的碳、锰、硅、硫、磷等在高温下熔合在铁里,成为生铁。这就是炼铁时不能得到纯铁的原因。

3.冶铁的设备:高炉

4.产品:生铁(铁合金、混合物)

【演示实验】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分析反应原理,记

录现象,分析实验注意事项。

【归纳总结】

1.实验原理:

2.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装入样品并固定;③向玻璃管

内通入CO气体;④给氧化铁加热;⑤停止加热;⑥停止通入一氧化碳。

3.实验现象:①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

点燃尾气时,产生蓝色火焰。

4.注意事项:①先通CO的目的:排出玻璃管内的空气,以免加热

时CO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②实验完毕后继续通CO的目的:防止氧

化铁还原成铁后,在较高的温度下又被氧化;③尾气处理:多余的CO

要燃烧掉,防止CO污染空气;④涉及的其他反应:CO2+Ca(OH)2=CaCO3

↓+H2O、

三有关含杂质化学反应的计算

【课件展示】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本P17例题。

【分析】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纯净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赤铁矿石中含有纯的

氧化铁的质量为:1000t×80%。若设生铁的质量为x,则其纯铁的质量为x×96%,根据化学方程式就可计算出结果。

解:设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为x。

答: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6%的生铁583t。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1课时铁的冶炼

一、金属资源的概况

1.存在方式:不活泼金属(金、银等)以单质形式存在,其余金属以化

合物形式存在。

2.矿石铁矿石: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菱铁矿(FeCO3)、

黄铁矿(FeS2)

铜矿石:黄铜矿(CuFeS2)、辉铜矿(Cu2S)铝矿石:铝土矿(Al2O3)

二、铁的冶炼

1.工业炼铁

(1)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

(2)原理:

(3)设备——高炉

(4)产品——生铁(铁合金、混合物)

2.实验室炼铁

(1)原理:3CO+Fe2O3高温2Fe+3CO2

(2)步骤::①查气密性;②装样品;③通CO;④加热Fe2O

3;⑤停止加热;⑥停止通CO。

(3)现象:①红棕色粉末变黑;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尾气时产生蓝色火焰。

(4)注意:①先通CO的目的:排出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CO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②实验完后继续通CO的目的:防止生成的铁在高温下又被氧化;③尾气处理:多余CO燃烧掉,防止CO污染空气。

三、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要把含杂质的物质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金属资源的概况,铁的冶炼及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等知识。难点是含杂质问题的计算,课后需要练习强化这类计算。

教材习题解答练习与应用(P21)

1.(1)Fe2O3 (2)Fe3O4 (3)FeCO3 (4)Al2O3 5.解:设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 98%的生铁的质量为x。

答: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 98%的生铁2714t。

6.解:设需要含Fe3O490%的磁铁矿石的质量为x。

答:需要含Fe3O490%的磁铁矿石2977t。

方法点拨:

(1)1000t赤铁矿石是一个干扰因素,它不是纯氧化铁的质量,所以应把混合物变为纯净物;纯物质质量=混合物质量×纯度。

(2)化学方程式必须配平,计算关系量别忘了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

(3)列式计算切莫漏掉单位。

(4)如何将纯净物的量转化成混合物的量?混合物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纯度。

(5)写出简答,切莫略或写“……”。

规律总结:

含杂质问题的计算,一般都假定杂质不参加化学反应,只能把纯净物的质量代入化学式中计算。

【例1】一地质勘探队经过勘探发现某地有四处铁矿,贮量相当丰富,经分析发现它们分别是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和黄铁矿(主要成分是

FeS2)。测得四种铁矿中杂质含量相同。则四种铁矿中最具有开采价值的是()

A.磁铁矿

B.赤铁矿

C.菱铁矿

D.硫铁矿

【解析】根据化学式的计算,Fe2O3 、Fe3O4、FeCO3、FeS2中含铁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0%、72.4%、48.3%、46.7%,黄铁矿及菱铁矿中铁的质量分数都较小,并且黄铁矿中含有硫元素,在炼铁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形成二氧化硫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引起空气污染,所以上述黄铁矿及菱铁矿不适合用来炼铁。所以最适宜炼铁的两种矿石是磁铁矿和赤铁矿,“最优选择”则应是磁铁矿。

【答案】A

【例2】下列有关高炉炼铁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高炉中焦炭的作用是产生一氧化碳

②高炉中焦炭的作用是供热

③高炉中把铁矿石冶炼成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

④高炉中把铁矿石冶炼成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焦炭在炼铁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转化为一氧化碳,然后再还原铁矿石。故焦炭可提供热量和得到还原剂一氧化碳。

【答案】D

【例3】用2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多少吨?

【解析】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纯物质的质量分数。含有杂质的物质质量不能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计算,因为杂质没有参加化学反应。本题也可以根据铁元素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利用化

学式进行计算。

【答案】解:2000t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为2000t×80%=1600t

设1600t氧化铁理论上可炼出铁的质量为x。

折合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1120t÷96%≈1166.7t

答: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6%的生铁1166.7t。

布置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方法点拨:

解答该类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反应条件; ②成本高低; ③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 ④对环境的影响。

归纳总结:

(1)混合物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100% 该物质的质量混合物的总质量

=1-杂质的质量分数 (2)该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总质量×该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

(3)不纯物质的总质量=

该物质的质量该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

归纳总结:

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规律可用口诀法巧记为:一氧化碳早出晚归,酒精喷灯迟到早退。

教学反思 本课教师通过展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金属材质的物品,

是创造未来。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人生的胜者冬不得不过。感谢摘这样的时候,我遇见的世界上最美的心灵,我接受的最温暖的帮助。经历过这些,我将带是创造未来。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人生的胜者冬不得不过。感谢摘这样的时候,我遇见的世界上最美的心灵,我接受的最温暖的帮助。经历过这些,我将带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课时 铁的冶炼(教学设计)

第八章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铁)等矿物 2.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3.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具体探究活动获得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炼铁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在生产中的作用,树立合理利用化学物质的观念,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二、教学重点 1.工业炼铁原理。 2.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三、教学难点 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视频 五、教学过程 环 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我们知道自然界中只有金、银等少 数金属以单质形式存在,大部分的 金属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那么 我们在生产、生活中用到最多的金 学生倾听。思考。 回答炼铁需要铁矿石、需要还原剂。 激发学生的学习 欲望。

2分钟属——铁是怎样炼成的? 展示图片:各种磁铁矿、赤铁矿、菱铁矿、黄铁矿图片 如果你是炼铁厂的厂长,你会选择哪种铁矿石? 我们学过的还原剂有碳、一氧化碳,选择哪种还原剂呢? 炼铁的设备是什么?在炼铁时主要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学生思考、讨论选择合适的铁矿石。 思考、讨论选择碳、氢气、一氧化碳中的哪种物质做还原剂。 思考、讨论高炉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图片,播放视频《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提出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学生观看图片和视频。讨论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先通CO ,再加热,目的是将玻璃管中的空气排尽。 2.实验完毕后,先停止加热继续通CO 至冷却,目的防止石灰水倒吸。3.用酒精灯点燃尾气的作用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安全意识。 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几个化学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Fe 2O 3+3CO 2Fe +3CO 2 CO 2+Ca(OH)2=CaCO 3↓+H 2O 2CO+O 2 2CO 2 体会科学的方法在实验中的作用。 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 新课教学25分钟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工业炼铁和实验室炼铁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后回答: 1.产物不同。工业炼铁得到的是生铁,实验室得到的是纯铁。 2.设备不同。工业炼铁设备是高炉,实验室用玻璃管。 3.温度不同。高炉内温度高,玻璃管内温度较低。 4.对环境影响不同。高炉炼铁对环境影响大,实验室对环境影响小 5.操作难易程度不同。高炉炼铁工艺复杂,实验室操作简单。等等。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到化工生产与实验室生产的不同。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全册)学案-导学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一金属材料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3.知道合金的组成,了解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4.会区别纯金属和合金,认识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二、知识准备 请列举你知道的一些金属材料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金属铁、铜、铝的有关知识 铁: 铜: 铝: 人类历史上使用铁、铜和铝等金属材料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三、学习探究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2-3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金属材料的种类有哪些? 2、跟非金属相比,金属具有哪些相似的物理性质? 3、通过课本第3页表8-1及生活经验完成第3页中的讨论。 4、说出你所知道的金属之最

[交流学习] 小组内交流讨论: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精讲点拨]并不是所有含金属元素的物质都是金属材料,例如铁矿石中含有铁元素但不是金属材料,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不光要考虑其性质,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存量、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跟踪练习] 1、某物质为金属材料,则该物质()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 2、下列物质的性质都属于金属物理性质的是() ①导电性②熔点低③延展性④导热性⑤有光泽 A.①②⑤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⑤ 3、铝通常用作电线、电缆是利用它的性;细铁丝、薄铁片用力就可弯成各种形状,这说明铁具有的性质;铁锅、铝壶可用来烧水是利用它们的性;金块可以轧成很薄的金箔,这是利用了金的性[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4-5页,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合金?合金是纯净物吗? 2.铁常见的两种合金是什么?其组成如何? [观察思考] [交流学习] 1.通过观察[表8-2]你得出什么结论? 2.通过上述现象及结论总结纯金属与合金性质有何不同?

初三化学上学期17单元全套复习学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以及其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和等科学家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和构成的;分子的和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即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即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2.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门捷列夫发现了和,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3.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 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3) 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接纳,实现“零排放”。 (4) 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良好产品。 4.了解几种高科技的化学产品 , 如具有超塑延展性的 ; 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小猫安详地坐在高温火焰加热的平板上,也是高分子化学材料,其特点是具有绝热的性质;超强拉力的尼龙绳等。 5、将一个鸡蛋洗净后,放入装有食醋的杯子中, 观察到的现象原因说明鸡蛋壳中有什么物质 (1) (2)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以下涉及物质时,都写化学式)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结论:⑴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溶于水 ⑵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 ③烧杯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其中含有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该气体能使变,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 ④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 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式是: ⑶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 二、对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 结论:1.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的含量高。 2.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 3.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水的含量高。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1.药品的取用 (1)药品取用“三”原则: ①“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把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lmL~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 ③处理原则: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2)药品取用方法(往试管里加固体药品或倾倒液体药品) 固体药品:①块状:用夹取;操作要领是:“一平、二放、三慢竖”(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块状固体药品放入试管口,然后慢慢地将试管竖立起来,使块状固体缓缓滑至试管底部)。 ②粉末状:用 (或 )取用;操作要领是:“一斜、二送、三直立”(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邵,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落入试管底部)。 液体药品:操作要领是:“取下瓶塞着放,标签缓慢倒,用完盖紧原处放。” (3)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的方法:①读数时,应将量筒放置平稳,并使视线与液面凹面最处保持水平,②应根据量取液体体积的多少,选用大小适当的量筒。 2.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①禁止向的酒精灯里添加乙醇;②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点燃另一只酒精灯;③用加热;④熄灭时,用灭,不能用嘴吹;⑤盛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1/4。 (2)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及注意事项:①加热玻璃仪器时,要把容器壁外的水擦干;②很热的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以免受热不匀而破裂;③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时,试管液体的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④加热前应先试管;⑤试管应放在外焰上;⑥试管口不能朝着的方向;⑦给试管里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倾斜,受热均匀后再固定加热。 (3)给液体物质加热的仪器可用试管、烧杯、烧瓶等;给固体物质加热,可用干燥的试管。 3.玻璃仪器的洗涤。 洗涤方法:①倒去废物(要倒在指定的容器);②用水冲洗并加以振荡;③用试管刷刷洗;④再用水冲洗。如果玻璃仪器壁上附着不溶于水的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等,可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如果玻璃仪器壁附有油污,可先用少量纯碱溶液或洗衣粉刷洗,再用水冲洗。 4.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是:物码,称量时:M 物 =M 码 M 游码若不小心做成了:物码,称量时:M 物 =M 码 M 游码

九年级下册全册化学导学案含答案

2013年九年级下册全册化学导学案(含答 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导学2 课题2 化学肥料 【学习目标】 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并能举例,学会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 了解化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对环境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后填空: 1、由于农作物对氮、磷、钾三种元素需要量较大,因此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2、可用作氮肥的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3、_________、_________等根部有根瘤菌的豆科植物能进行氮的固定。 4、常用的磷肥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常用的钾肥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6、有些化肥中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这样的化肥叫做_____________。 7、常用复合肥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对提高农作物的 产量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 二、合作探究 9探究初步区分常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10、铵盐的检验方法? 三、精讲点拨 四、反思整合 1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12、你还有什么疑问? 五、达标测试 13、农村有句谚语:“雷雨发庄稼”,这是由于在 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了氮氧化物,氮氧化物再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容易被农 作物吸收的硝酸盐。雷雨给庄稼施加了() A.钾肥 B.磷肥 C.氮肥 D.复合肥 14、被誉为“春果第一枝”的大樱桃已经成为烟台农业经济的一个亮点。为了预防大樱桃在成熟期发生裂 果现象,果农常施用一种钾肥。这种钾肥的水溶液能与

初三化学 第五章 金属的冶炼和利用知识点

第五章金属的冶炼和利用第一节金属的性质与利用一、金属的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常温下为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铁粉为黑色)、 固体(汞为液体)、硬度大、熔沸点高、能导电导热、有延展性问题:黄铜和黄金外观很相似,你们可用哪些方法将它们鉴别出来?方法:测密度、硬度等(物理方法)火烧,变黑的为黄铜,不变色的为黄金。(化学方法)二、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 常温下,铝和氧气也能反应,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在加热条件下,铁、铜等 很多金属都能跟氧气化合生成金属氧化物。活动与探究: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铜丝,观察现象 现象:铜丝表面变黑△2CuO 2Cu+O=2总结:实验表明:绝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和剧烈程度不同。△(化合反应)表达式: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①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那么我们用的铝制餐具不易生锈而铁制品却容易生锈呢?②为何不宜用钢刷来擦洗铝制餐具呢? 2)金属与酸(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观察与思考:在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镁带、锌、铜片、铁,再分别加少量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各组物质是否反应,有没有气泡,有没有放热现象,反应速度如何,完成反应方程式。Mg+2HCl=MgCl +H金属表面有气泡。 22Fe+2HCl=FeCl+H金属表面有气泡,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2 2 Zn+2HCl=ZnCl+H 22铁、镁、锌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时剧烈程度不同。____反应最剧烈,其次是_____,然后是_____ (3)由此推出,金属活动性顺序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绝大数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但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哪个反应最适合实验室制取氢气?为什么? 金属+酸→盐+氢气(置换反应) (3)铁与硫酸铜的反应(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活动与探究:铁与硫酸铜的反应. 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Cu 化学方程式:Fe+CuSO=FeSO44拓展: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铝丝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置换反应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 小结: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氧化物氧气+ +酸盐+氢气金属+盐溶液 新金属+新盐 金属与酸反应条件:1、金属为活泼金属2、酸为稀盐酸和稀硫酸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条件:1、(金属符合)前换后2、反应物盐要可溶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活泼金属不活泼金属 强金属活动性顺序弱 1、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2、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溶液中置换出来 现学现用:工人在切割钢板时,常用硫酸铜溶液画线你知道为什么? 四、置换反应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2课时 合金(导学案)

漂市一中钱少锋 第2课时合金 课 题 合金课型新授课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教学目标知识与 技能 1.认识合金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合金的性质及用途。 过程与 方法 1.通过实物观察、阅读教材、讨论交流的方法,归纳 合金的主要用途。 2.学会查阅资料,归纳总结等方法,知道一些重要和 新型的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情感、态 度与价值 观 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 感。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关注与化 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 学重点1.合金和其组成纯金属性质的比较。 2.合金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教 学 难 点 1.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 具 准 备 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硬铝片(铝合金)和铝片、焊锡和锡、多媒体课件等。 课 前 预 习 1.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就可以制得具有金属特征 的合金。可见,合金一定是混合物。 2.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相比,具有硬度大、熔点低、抗腐蚀性强 等特点,因此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是合金。 3.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主要是由于其含碳量不同,导致它们的 性能不同。 4.由于钛和钛合金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等优点,所以被认为是21 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 新 课 导 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材料,知道了金属材料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那么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金属制品是纯金属制成的吗?究竟什么是合 金?为什么要生产和使用合金?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P6回答。 进 行 新 课 一合金及其性质 【提出问题】 合金和纯金属的性能有哪些差异性? 【交流回答】

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2014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题29、诗词五首 学习目标《归园田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终 南别业》 1.注意“荒秽、涵虚、撼、颇、陲、叟”等字的读 法及书写。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体会诗歌情感:《归园田居》的归隐山林、田园劳作之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终南 别业》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渔家傲》、《长相思》 1.注意“殷勤、嗟、谩、蓬、榆、畔、聒碎”等字 的读法及书写。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诗歌情感:《渔家傲》感叹自己空有一番才 华;却始终遭遇不幸而未能找到光明的出路;《长相思》 对故园的思念。 学习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课文。 学习难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备注

布置预习 给加点的字注音: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涵虚混太清()波撼岳阳城 ( ) 晚家南山陲()偶然值林叟 ( ) 2.收集有关陶渊明、孟浩然、王维的资料及其写作 本诗的背景。 3.反复诵读诗歌,说说你对诗歌初步理解? 第一课时 一、预习展评 1.各学习小组选一成员到黑板板书。 2. 选一小组讲,其它补充。 3.各小组选一人发言,老师点评。 二、出示学习目标 《归园田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终南别业》 1.注意“荒秽、涵虚、撼、颇、陲、叟”等字的读法及书写。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歌情感:《归园田居》的归隐山林、田园劳作之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终南别业》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三、合作探究

(精品)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导学案设计本 学校 ——————————————————班级 ——————————————————学科 ——————————————————教师 ——————————————————

导学须知 教师在导学活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宽松、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的创造者,思维矛盾的挑动者,茫然无助时引路人、示范扶持者,攀登历练的加油助威者, 成功进步时的喝彩者…… 一、导学“八认真” 1. 认真搜集资料 2. 认真备导学案 3. 认真上高效课 4. 认真辅优补差 5. 认真实习实作 6. 认真批改作业 7. 认真考核评价 8. 认真反思总结 二、导学“六要素” 1. 教材要让学生读 2. 问题要让学生提 3. 过程要让学生说 4. 规律要让学生找 5. 实验要让学生做 6. 结论要让学生下 三、导学“五原则” 1. 胸中有纲 2.心中有书 3.脑中有题 4.目中有人 5.手中有法 四、学习“三方式” 备导学案时重点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三个维度加以设计。 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即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我监控是 指学生针对自己的导学过程所进行的一种观察、审视和评价;自我指导是指学生 采取那些致使学习趋向学习结果的行为,包括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当的学习方 法、组织学习环境等;自我强化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结果对自己作出奖赏或惩罚, 以利于积极的学习得以维持或促进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者对为什么学习、能否 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指学习者不是一个人单独地开展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而是 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去完成共同的任务,开展活动时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又互相 帮助。它表现为: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 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 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 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探究学习:即从科学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 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 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导学过程。 也就是说指学习者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不满足于接受现成的答案,把导学过程变 成一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索追寻现象间的因 果联系,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学好“十时刻” 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 (印在第一页的背面)

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冶炼与利用章节测试

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冶炼与利用章节测试 一、选择题。 1.光亮的铁钉在下面几种情况下,最不容易 ....生锈的是() 2.公元2世纪,我国古代炼丹家魏伯阳著有《周易参同契》,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炼丹专著。书中描写道:“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这句话是指黄金的性质在强热条件下() A.易氧化 B.易还原 C.很稳定 D.很活泼 3.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防盗玻璃”能报警,这是利用了金属的() A.延展性 B.导电性 C.弹性 D.导热性 4.下列措施对自行车防锈无效的是() A.链条涂油 B.钢圈表面镀保护金属 C.支架喷漆 D.保留钢丝表面的铁锈 5.“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放弃的铁锅,铝质易拉罐、铜导线等可以归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A.有机物 B.金属或合金 C.氧化物 D.矿物 6、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输气管道被腐蚀速度最慢的是() 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在呈酸性的潮湿的土壤中 C.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在含沙粒较多、潮湿的透气的土壤中 7.铁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下列有关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不能完全溶解在足量的稀硫酸中 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用稀硫酸可以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铁 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氧化铁 8.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可采用的方法是() A.把混合气体点燃 B.通过炽热的炭层 C.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利用密度差,由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9.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H 2+CuO △ Cu+H 2 O B.C+2CuO △ 2Cu+CO 2 ↑ C.CO+CuO △ Cu+CO 2 D.2Al+3CuO △ 3Cu+Al 2 O 3 物质名称汞金铜铁钨氧熔点/℃-38.8 1 3410 -218

九年级化学下册课题2 化学肥料(导学案)

课题2 化学肥料 长郡中学史李东 青海一中李清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一是化肥的简介,简要介绍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这部分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讲化肥有利的一面。以常用的氮、磷、钾肥为例,进一步介绍氮、磷、钾元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展现化学价值。另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所带来的问题——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从环境角度简要提及了农药的使用。 第二部分以活动与探究和资料的形式分别探索和介绍了氮、磷、钾肥的区分及不同氮肥的鉴别。 课 题 化学肥料课型新授课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冰心《冰知识与 技能 1.了解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 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 方法 1.学会自学,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 2.学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3.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 度与价值 观 1.树立为大力发展农业,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维护人体健 康而好好学习化学的决心。 2.增强环保意识。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 点 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教 学 难 点 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教 具 准 备 多媒体课件、熟石灰、搜集常见化肥样品等。 课 前 预 习 1.化学肥料的种类:(1)氮肥;(2)磷肥;(3)钾肥;(4)复合肥 料;(5)微量元素肥料。 2.利用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可初步区分常见的化肥:①看外观是 白色晶体的为氮肥和钾肥,灰白色粉末的为磷肥。②加水全部溶解于水的是氮肥和钾肥,大多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的是磷肥。③对于看外观和加水不易区分的化肥,分别再加熟石灰进行研磨,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氨气的为氮肥,没有刺激性气味氨气放出的则为钾肥。 备课笔记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学导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第1课时) 班级:九()班姓名: 一、学习目标 1、能说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通过P38实验,分析、讨论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和起催化作用。 3、根据反应文字表达式能指出该反应是否属于分解反应。 二、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37-38找一找,看谁做得最好:(5分钟) 实验室制取氧气有哪些方法,请写出这些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变化)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变化)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变化)【观看视频】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分钟) 将有关现象填在课本P37的表格中(1分钟) 【实验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5分钟) 将有关现象、原因的分析填在课本P38的表格中(5分钟) 【思考与交流】(10分钟) 1、课本P37【分析与交流】 2、课本P38【讨论】 3、催化剂 ⑴概念: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的,而本身的和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又叫触媒)。 ⑵特点:“一变,二不变” 一变是指二变是指 催化作用 概念: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4、分解反应 特点:,属于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5、自然界中氧气的获得主要来源于绿色植物的 工业制取氧气方法一:分离液态空气法(属于变化) 工业制取氧气方法二:膜分离技术(属于变化) 三、自我测评(10分钟) 1、二氧化锰在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A、增加氧气的质量 B、节省双氧水的质量 C、提高氧气的质量 D、使双氧水迅速分解放出氧气 2、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

九年级化学上导学案

还地桥镇“基于核心能力的三环一体式” 导学助教案 年级 学科 年度 学期

学校: 班级 姓名: 新学期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 新学期到了,我们的学习目标有哪些呢? 一、学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二、学习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氧气、水、碳及其碳的化合物。 三、掌握基本仪器和基本实验操作及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初步学会科学探究。 四、初步探索物质构成的奥秘。 五、了解化学与社会发展。 六、掌握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需要掌握哪些重点内容呢? 重点:一、金刚石、石墨、氧气、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二、化学探究实验。 三、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四、物质构成的奥秘。 难点:一、化学用语的掌握。 二、物质的构成与化合价的应用。 三、物质分类 建议你们进行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现在,就让我们出发吧! 学习建议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与人人有关,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衣食住行样样离不开化学,例如:“氢气球为什么能飞?”“热天时食物为什么会腐烂?”等等初学化学时内容比较简单,同学们都会非常的开心、兴趣很浓。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内容的加深,难度的加大,不少同学的新鲜感会慢慢消失,学习成绩就会渐渐下滑,所以我们还要注意保持住浓厚的学习兴趣,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在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自己。 二、预习教材,熟悉化学 首先应在假期将化学课本阅读一遍。在阅读过程中,熟悉化学这一学科的特性,了解这它的基本内容和常识,了解基本的化学概念,熟悉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等。 三、对比联想,灵活记忆 化学常被称为是“理科中的文科”,因其记忆的基础性东西比较多,所以在看书的同时,书中重要的概念最好能够提前背下来,这样在以后,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非常受益。记忆只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要想学好化学,还应该学会正确而有效地记忆化学内容并注重中考考察难点中的理解应用。

初三化学-第五章-金属的冶炼和利用知识点

△ △第五章金属的冶炼和利用第一节金属的性质与利用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铁粉为黑色)、有金属光泽、常温下为固体(汞为液体)、硬度大、熔沸点高、能导电导热、有延展性 问题:黄铜和黄金外观很相似,你们可用哪些方法将它们鉴别出来? 方法:测密度、硬度等(物理方法) 火烧,变黑的为黄铜,不变色的为黄金。(化学方法)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常温下,铝和氧气也能反应,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在加热条件下,铁、铜等 很多金属都能跟氧气化合生成金属氧化物。 活动与探究: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铜丝,观察现象 现象:铜丝表面变黑 2Cu+O2=2CuO 总结:实验表明:绝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和剧烈程度不同。 表达式: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化合反应) ①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那么我们用的铝制餐具不易生锈而铁制品却容易生锈呢? ②为何不宜用钢刷来擦洗铝制餐具呢? (2)金属与酸(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 观察与思考:在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镁带、锌、铜片、铁,再分别加少量稀盐酸或稀硫酸, 观察各组物质是否反应,有没有气泡,有没有放热现象,反应速度如何,完成反应方程式。 Mg+2HCl=MgCl2+H2金属表面有气泡。 Fe+2HCl=FeCl2+H2 金属表面有气泡,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Zn+2HCl=ZnCl2+H2 铁、镁、锌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时剧烈程度不同。____反应最剧烈,其次是_____,然后是_____ (3)由此推出,金属活动性顺序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绝大数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但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哪个反应最适合实验室制取氢气?为什么? 金属+酸→盐+氢气(置换反应) (3)铁与硫酸铜的反应(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活动与探究:铁与硫酸铜的反应

初三化学下册铁的冶炼练习题复习进程

铁的冶炼 1.人类每年从自然界中提取大量的金属铁,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炼铁的过程是把单质铁变成氧化铁 B.钢是纯净的铁 C.生铁是含少量碳的铁合金 D.铁制品属于不可回收垃圾 2.不属于赤铁矿冶铁过程中的主要反应的是() A.C+O2CO2 B.CO2+C2CO C.Fe2O3+3CO2Fe+3CO2 D.Fe3O4+4CO3Fe+4CO2 3.炼铁时用作还原剂的是() A.氧气 B.一氧化碳 C.氢气 D.二氧化碳 4.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B.实验结束时,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铁 C.反应后,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证明一定有铁生成

D.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5.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置换反应前后组成各物质的所有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 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反应物CO与Fe2O3的化学计量数之比=3∶1 D.铜能与硫酸锌溶液反应,有金属锌析出 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B.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氧气 C.电解水 D.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的金属 7.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步骤有:①通一氧化碳;②给氧化铁加热;③停止加热; ④通一氧化碳至试管冷却;⑤检查装置气密性。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A.⑤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②⑤④ D.②①④⑤③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导学案】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类物质。 2.初步认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大意义。 3.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和比较图片、查阅资料和讨论等活动学会自主和合作学习的方法。 4.通过学习,形成合理安排饮食的意识,增强自我保健和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课前预习】 1.列举生活中的常见食物。 2.你知道有哪些物质是我们人体所必需的,各有什么作用 二、自主探究: 【思考】人类为了维持生命与健康,除了阳光与空气外,必须摄取食物。食物的成分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六类营养物质,其中___、_____、____即时组成细胞的物质,同时又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自学】阅读教材P 86~P 88内容和图片,完成以下问题。 1.功能:是构成 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 。成人每天需60~70g 2.存在 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如鱼、 、蛋、 等); 植物的种子(如花生、 )。 3.构成:由多种 (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其主要组成元素有 、 、 、 等 4.人体蛋白质代谢 摄入 胃肠道 尿素 + CO 2 + H 2O ,放出热量 蛋白质 人体 氨基酸 水解 人体所需各种蛋白质 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⑴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 2+ )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O 2和CO 2的载体 CO 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 结合能力比与O 2结合能力强 多倍,导致 而死。 吸烟危害: 、尼古丁、 等 ⑵酶:生物催化剂

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3.知道合金的组成,了解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4.会区别纯金属和合金,认识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二、知识准备 请列举你知道的一些金属材料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金属铁、铜、铝的有关知识 铁: 铜: 铝: 人类历史上使用铁、铜和铝等金属材料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三、学习探究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2-3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金属材料的种类有哪些? 2、跟非金属相比,金属具有哪些相似的物理性质? 3、通过课本第3页表8-1及生活经验完成第3页中的讨论。 4、说出你所知道的金属之最 [交流学习] 小组内交流讨论: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精讲点拨]并不是所有含金属元素的物质都是金属材料,例如铁矿石中含有铁元素但不是金属材料,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不光要考虑其性质,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存量、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跟踪练习]

1、某物质为金属材料,则该物质()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 2、下列物质的性质都属于金属物理性质的是() ①导电性②熔点低③延展性④导热性⑤有光泽 A.①②⑤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⑤ 3、铝通常用作电线、电缆是利用它的性;细铁丝、薄铁片用力就可弯成各种形状,这说明铁具有的性质;铁锅、铝壶可用来烧水是利用它们的性;金块可以轧成很薄的金箔,这是利用了金的性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4-5页,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合金?合金是纯净物吗? 2.铁常见的两种合金是什么?其组成如何? [观察思考] 观察老师演示[实验8-1],并完成下表

九年级下册化学 铁的冶炼(教案)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长郡中学史李东 本课题涉及面广,包括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概况、铁的资源、有关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金属的腐蚀及防护、金属资源的保护等,既有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又有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等情感领域的内容。 第一部分“铁的冶炼”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教案设计时,把铁的冶炼原理和实验室模拟工业冶炼原理的实验设计成了探究内容,以便学生主动参与,深刻理解,对金属资源概况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也特意的精心设计,一是对学生的视野进行了拓展,二是为他们将来高中的学习作铺垫。 第二部分“金属资源的保护”重点是有关铁的锈蚀以及防护的“活动与探究”内容。此部分内容全由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应用等环节来完成。关于金属资源的保护,也由学生通过联系实际,发挥想象,进行讨论等方式来认识和学习。总之,本课题教案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探究为主,教师引导这一特点。第1课时铁的冶炼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冰心《冰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金属:铁、铝、铜等的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2)会概括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炼铁的原理,使学生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2)通过对某些含有杂质的物质的计算,使学生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

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我国古代炼铁史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3)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树立为社会的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 1.铁的冶炼。 2.有关炼铁的杂质问题计算。 【教学难点】 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的计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导入新课】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浩瀚的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矿物形式存在,含矿物的岩石称为矿石。工业上 就是从矿石中来提炼金属的。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4 ~P15,包括图片和资料,交流讨论。回答: 1.常见的金属矿物有哪些?其主要成分是什么? 2.常见的铁矿石中理论上最适宜炼铁的两种矿石是什么?理由? 3.人类目前普遍使用的金属有哪些? 【交流评价】 让学生分析与交换不同意见。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氧气导学案

课题2 氧气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掌握氧气的检验方法,知道碳、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能够写出这些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知道氧气具有氧化性。 3.掌握化合反应的特点并能利用该特点对反应的类型进行准确地判断。 4.知道氧化反应有剧烈和缓慢之分,并能举出相应的反应实例。 【课前预习】 1.凭借自己日常的生活经验,你能说出你对氧气都有哪些认识吗?(只要是与氧气相关的内容都可以) 2.在大家罗列了有关氧气的很多内容后,我们能否将这些内容进行归类呢? 【情境导入】 二、自主探究: 1、氧气的物理性质:(出示一瓶氧气。) 【讨论交流】①请观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质。②想一想,氧气有味吗?③氧气溶于水吗? ④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哪里?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如何? 2、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观察老师演示实验[2-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 小贴士:此方法通常用于氧气区别于其它气体的鉴别。

【交流讨论】 1.物质的燃烧与氧气有密切的关系,我们怎样解释物质在空气与氧气中燃烧的不同? 2.①铁丝为什么绕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起什么作用? ②集气瓶底为什么要先放少量水? ③铁丝在空气中加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里燃烧,这说明了什么? 3.通过以上实验我们能发现这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 知识点2: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 1、化合反应:或物质生成新物质的反应。(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讨论交流】 1.请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此反应是否为化合反应?为什么? 3.化合反应的反应物必须是两种物质吗? 2、氧化反应:物质和_______发生的反应。(不是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是特征反应。)【注意事项】 1.在氧化反应概念中,氧指氧元素,包括氧气,也包括化合物中的氧元素,不能将概念中的氧改为氧气,会缩小氧化反应的范围。 2.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 3.氧气在氧化反应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 【讨论交流】 1.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下列反应哪些是化合反应,哪些是氧化反应,哪些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1)碳 + 氧气二氧化碳(2)铁+ 氧气四氧化三铁 (3)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4)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3.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吗?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吗? 4.在什么情况下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也一定是氧化反应呢? 【小结】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有氧气参加反应,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在这种情况下的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在 项目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 特点 举例 相互联系 【讨论交流】人呼出的氧气比吸入的氧气少,说明氧气参加了我们身体的新陈代谢,属于氧化反应,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等都有氧气参加,也属于氧化反应,它们与碳、硫、磷、铁在氧气中的反应有什么不同? 【小结】1.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虽也有_______过程,但很不容易察觉,这种氧化反应叫“缓慢氧化”。 2.燃烧与缓慢氧化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氧化反应:⑴_______ ,

九年级化学下册 有机合成材料导学案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出自郑燮的《新竹》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有机物,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用途。 2、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用途和对环境的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境导入 自年仅24岁的维勒用无机物氰和氨水合成了尿素,给予有机物只能来源于有生命的动植物的神秘活力论以致命打击后,人们又以无机物为原料合成了多种有机酸、油脂类、糖类、彻底地打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的决对界限。本课题的重点旧是想让大家多了解一些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知识准备 完成课本P102 探究的表格及讨论并展示。 学习研讨 【自主学习】 1、结合上表讨论,阅读课本P102-108。 2、阅读下列“课文全解补充”。 一、有机合成材料 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旧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棉花、羊毛和天然橡胶等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而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 (一)塑料 我们一般称为“塑料”的物质是一个包括很多材料的大家族,全部由合成树脂组成,这旧是聚合物,例如聚乙烯(PE)旧是由成千上万个乙烯分子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当小分子连接构成高分子时,有的形成很长的链状,有的由链状结成网状,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加热时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再加热又可熔化,因而具有热塑性,可以反复加工,多次使用,如聚乙烯塑料(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即聚酯PET)。

有些网状结构的高分子(如酚醛塑料)一经加工成型旧不会受热熔化,因而具有热固性。 塑料目前尚无确切的分类,一般分类如下: 1.按塑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分 热塑性塑料:摘特定温度范围内能反复加热软化和冷却硬化的塑料。如聚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 热固性塑料:因受热或其他条件能固化成不溶性物料的塑料。如酚醛塑料、环氧塑料等。 2.按塑料用途分 通用塑料:一般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廉的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 工程塑料:一般指能承受一定的外力作用,并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尺寸稳定性,摘高、低温下仍能保持其优良性能,可以作为工程构件的塑料。如ABS、尼龙、聚砜等。特种塑料:一般指具有特种功能(如耐热、自润滑等),应用于特殊要求的塑料。如氟塑料、有机硅等。 塑料具有优良的化学性能。一般塑料对酸碱等化学药品均有良好的耐腐蚀能力,特别是聚四氟乙烯的耐化学腐蚀性能比黄金还要好,甚至能耐“王水”等强腐蚀性电解质的腐蚀,被称为“塑料王”。 另外还具有良好的透光及防护性能。多数塑料都可以作为透明或半透明制品,其中聚苯乙烯和丙烯酸酯类塑料像玻璃一样透明。有机玻璃化学名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可用作航空玻璃材料。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塑料薄膜具有良好的透光和保暖性能,量用作农用薄膜。塑料具有多种防护性能,因此常用作防护保装用品,如塑料薄膜、箱、桶、瓶等。 塑料已被广泛用于农业、工业、建筑、包装、国防见端工业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 农业方面:大量塑料被用于制造地膜、育秧薄膜、大棚膜和排灌管道、鱼网、养殖浮漂等。 工业方面:电气和电子工业广泛使用塑料制作绝缘材料和封装材料;摘机械工业中用塑料制成传动齿轮、轴承、轴瓦及许多零部件代替金属制品;摘化学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