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中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导学案1021

主备人:吴良兵审核人 :授课班级(1)(2)备课组:理化生编号:
学习
内容
第十单元 第1课时中和反应课型:新授课
学习
目标
1、认识中和反应及其实质;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2、学会借助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探究中和反应的发生;学会借助联系实际生活和生产实例认识化学知识源于生活;
A、用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B、用熟石灰处理泄露的浓硫酸;
C用碳酸钠除掉发酵面团中产生的酸;D用稀盐酸除去铁锈;
5、20g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20g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显()
A、蓝色B、红色C、无色D、紫色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2)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2、新知导读
(1)酸与碱作用(反应)生成和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解离出的和碱解离出的结合生成水的过程。
(2)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A、农业生产中利用中和反应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例如,人们将适量的加入土壤中以中和土壤的酸性;B、工业生产中的污水处理可利用中和反应来处理。例如,硫酸厂的污水可用进行中和处理;印刷厂的废水可加入进行中和;C、人体胃酸过多可以服用含药物中和过多的胃酸;D、人体被蚊虫叮咬皮肤内注入了蚁酸,可涂一些含有的溶液以减轻痛痒。
本课小结:说说本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
当堂检测:
1、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CaCO3+ 2 HCl ==CaCl2+ CO2↑+ H2O
B、Ca(OH)2+H2SO4==CaSO4+2H2O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案及答案a

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案(特别推荐)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1课题1 金属材料【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2.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用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3.学会运用观察的方法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在交流与讨论中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影响因素:合金的定义及性能【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知识回顾)(温馨提示:以下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和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联系密切,请认真思考填写)1.用化学符号表示:(1(2)在暖瓶胆夹层内的银白色金属是;常用来作导线的金属是;白炽灯泡内的灯丝通常是由制成的;温度计中填充的金属是。
(3)地壳中居于前四位的元素是,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2.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由此性质,决定它可用于等。
3.我国文物“司母戊大方鼎”证明早在商代,中国就开始使用器,春秋旧中国时已经开始冶铁,而铝的应用只有100多年的历史阶。
由此可知人类利用金属铁、铝、铜、由早到晚的时间顺序是。
4.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新知自学)纯金属:(学习引导:自学课本2-3页图表,结合生活经验,填写)1.金属材料包括和;目前世界年产量前三位的金属是。
2.金属使用的历史:由青铜器时代到年代,然后到铝制品时代。
由于铝的小和良好性,现在世界上产量已超过铜,位于之后,居位3.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显色,但铜却呈色;在常温下,大多数金属是固体,但汞却是体。
(学习导引:看书第4页资料部分,了解“金属之最”,填写、记忆)4.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硬度最大的金属;熔点最高的金属;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熔点最低的金属;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以此为例,你能写出两例“非金属之最”吗?。
合金:(学习导引:请带着以下问题,预习课本4-5页后填空)5.什么是合金?常见的合金有哪些?合金的性能与纯金属有什么不同?(1)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或,就可以制得具有特征的合金。
(共201页)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下两册〖全册〗精品导学案附答案汇总

(共32套201页)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下两册(全册)精品导学案附答案汇总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一、学习目标: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 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3.在实验过程中, 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 并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 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4.学习重点与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与判断。
【课前预习】1.日常生活中水的常见状态有、、三种。
2.在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观察到的现象是3.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经常见到水加热会变为水蒸气、在冰箱中的水会变成冰;铁钉被锤子打弯、钉子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纸张既容易被撕碎也易燃烧等现象。
你能否再举一些类似的变化实例呢?并把这些例子进行归类。
【情境导入】二、自主探究::1.观察:仔细观察教师演示的几个实验, 并将实验现象纪录如下表:(1)以上五个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之处?(2)试归纳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 并把你在课前预习中列举的例子进行正确分类, 说出你的分类依据。
(3)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一些明显的现象, 请回顾刚才所做实验总结在化学变化中伴随着哪些现象?是不是具备上述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请举例说明。
2.实验探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没有联系?实验步骤:(1)点燃一支蜡烛并固定在桌面上。
(2)仔细观察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现象。
问题思考:(1)蜡烛燃烧属于什么变化?该变化中是否伴随其他变化?(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有何联系?3.归纳小结:结合你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理解, 然后从以下方面比较物理变化与化学【教你一招】化学变化韵语化学变化, 颇有特征;新的物质, 伴随而生;发光放热, 沉淀生成;放出气体, 颜色变更;奇异现象, 五彩缤纷;物理变化, 同时发生。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收获了什么?【我的收获】三、自我测评【课堂练习】P10.1~31.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中,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激凌融化B.苹果腐烂C.玻璃打碎D.海水晒盐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到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B.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D.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3. 能用于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生成新物质 B.生成沉淀或气体 C.发生颜色变化 D .发光发热4.下列成语描述的变化中, 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烛炬成灰D.滴水成冰5.人类需要能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全册含答案)

目录绪言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1)课题1 空气(2)课题2 氧气(1)课题2 氧气(2)课题3 制取氧气(1)课题3 制取氧气(2)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课题2 分子和原子课题3 水的净化课题4 爱护水资源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课题2 元素*课题3离子*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1)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2)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3)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1)*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 C60(2)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 C60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课题2 燃料和热量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附:带”*”号的有课件绪言学习目标: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评价设计: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3,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
2.化学有什么用?你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化学无关的实例吗?3.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史是短暂的吗?4.怎样学化学?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律思考一下如何学化学?5.填空:①物质是由构成的,的破裂和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②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6.记住如下物质的化学式碳:C 氧气:O2二氧化碳:CO2铁:Fe 水:H2O 过氧化氢:H2O2学习研讨:1.什么是化学?【演示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演示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中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导学案822

4、能反应,Cu + 2AgNO3== Cu(NO4)2+ 2 Ag;
5、不能反应,虽然铜位于银的前面,但是氯化银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
6、不能反应,因为汞在铜的后面;
当堂检测:(答案)
1、C;
A;
2、D;
3、B;
4、C;
5、D
板书设计:
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
自学新知:指导学生自学课本第11页至第12页内容。填写学案中“新知导读”部分的空白。
探究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各组长作好记录,并把大家的观点统一归纳出来,做好发言准备。
展示纠错: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给予激励性评价。预设讨论结果:
1、能反应Fe + 2HCl==FeCl2+ H2↑
2、不能反应,因为铜位于金属活动顺序H的后面;
而Cu位于AI的后面,所以Cu不能与AI2(SO4)3溶液反应;
探究交流:
试判断下列各组物质混合能否发生反应,能反应的写出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原因。
1、铁与稀盐酸2、铜和稀盐酸
3、锌与硫酸铜溶液4、铜和硝酸银溶液
5、铜与氯化银6、汞和硫酸铜溶液
展示纠错:积极发言把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产生;位于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例如,Mg、Zn、Fe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产生H2,Cu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位于后面的金属把位于前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溶液里置换出来。例如,Fe位于Cu的前面,所以Fe + CuSO4=FeSO4+ Cu
九年级下册全册化学导学案含答案.doc

九年级下册全册化学导学案(含答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导学2 课题2 化学肥料【学习目标】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并能举例,学会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了解化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对环境的影响【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后填空:1、由于农作物对氮、磷、钾三种元素需要量较大,因此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2、可用作氮肥的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3、_________、_________等根部有根瘤菌的豆科植物能进行氮的固定。
4、常用的磷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常用的钾肥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6、有些化肥中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这样的化肥叫做_____________。
7、常用复合肥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8、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
二、合作探究9探究初步区分常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10、铵盐的检验方法?三、精讲点拨四、反思整合1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12、你还有什么疑问?五、达标测试13、农村有句谚语:“雷雨发庄稼”,这是由于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了氮氧化物,氮氧化物再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容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盐。
雷雨给庄稼施加了()A.钾肥B.磷肥C.氮肥D.复合肥14、被誉为“春果第一枝”的大樱桃已经成为烟台农业经济的一个亮点。
为了预防大樱桃在成熟期发生裂果现象,果农常施用一种钾肥。
这种钾肥的水溶液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全册)学案导学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一金属材料三、学习探究[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2-3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金属材料的种类有哪些?2、跟非金属相比,金属具有哪些相似的物理性质?3、通过课本第3页表8-1及生活经验完成第3页中的讨论。
4、说出你所知道的金属之最[交流学习]小组内交流讨论: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精讲点拨]并不是所有含金属元素的物质都是金属材料,例如铁矿石中含有铁元素但不是金属材料,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不光要考虑其性质,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存量、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跟踪练习]1、某物质为金属材料,则该物质()A、一定是单质B、一定是化合物C、一定是混合物D、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2、下列物质的性质都属于金属物理性质的是()①导电性②熔点低③延展性④导热性⑤有光泽A.①②⑤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⑤3、铝通常用作电线、电缆是利用它的性;细铁丝、薄铁片用力就可弯成各种形状,这说明铁具有的性质;铁锅、铝壶可用来烧水是利用它们的性;金块可以轧成很薄的金箔,这是利用了金的性[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4-5页,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是合金?合金是纯净物吗?2.铁常见的两种合金是什么?其组成如何?[观察思考][交流学习]1.通过观察[表8-2]你得出什么结论?2.通过上述现象及结论总结纯金属与合金性质有何不同?[自主学习]阅读第6-7内容。
了解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及用途了解钛和钛合金的有关知识[跟踪练习]由表推断,与组成合金的纯金属相比,合金的优点一般有(填序号)①强度更低②硬度更高③熔点更高④抗腐蚀性更好2、被广泛用于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天线的是()A、钛—镍合金B、硬铝C、铝合金D、白铜四、达标测试1、金属钛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为4.5g/cm3,熔点为1725℃,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
下列物品不能用钛制作的是()A、保险丝B、医疗器械C、潜艇外壳D、眼镜架2、古人曾将铅锻打成细细的铅条,作为笔来写字,这也是“铅笔”名称的由来。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导学案12-3

九年级化学学科导学案主备人:审核人:授课班级(1)(2)备课组:理化生编号:学习内容第十二单元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概念;了解认识三类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基本常识性知识;2、学会联系身边和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日用品来认识化学物质的方法。
学会热爱生活,保护环境;3、感受和体会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保持和增强学习化学的强烈欲望;激发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
重点:有机物概念理解;塑料的分类、解决“白色污染”有效办法;鉴别各种纤维的简单方法;难点:认识防止“白色污染”的重要意义及自觉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时间分配导课 2 分、自学新知15分合作探究10分小结3分巩固提高10分学习过程学案(学习过程)导案(学法指导)自学新知:1、自学引导(1)有机化合物(2)有机合成材料2、新知导读(1)化合物分为简称()和简称()。
化学上把含有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物,但CO、CO2及含有CO32-离子的化合物归为;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可将有机物分为和;(2)有机合成材料就是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简称合成材料。
合成材料主要有、合成、合成;其中塑料分为性和性;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如,、、等不同,区别它们可用的方法;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相比,具有、、、和等性能。
合成材料的使用和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是合成材料的废弃物的急剧增加带来了环境污染,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尤为严重。
解决的办法有:A、;B、;C、;D、。
合作探究:1、课本102页合作认识有机化合物;2、探究初步鉴别各种纤维的简单方法及现象;展示纠错:将上述合作探究的结果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本课小结:说说本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导入方法:从物质的分类入手,引出化合物分两大类——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而导出有机合成材料;自学新知:指导学生自学课本102-110页的内容,然后填写学案中的空格;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展开小组讨论;(预设结论)1、完成课本102页表格后,分组讨论得出结果;2、分别取各种纤维样品点燃,能闻到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燃烧后灰烬成粉末的是棉纤维;燃烧时卷曲,冷却结成玻璃球状硬块的是合成成纤维;展示纠错:鼓励小组学习过程当堂检测:1、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题29、诗词五首
学习目标《归园田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终
南别业》
1.注意“荒秽、涵虚、撼、颇、陲、叟”等字的读
法及书写。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体会诗歌情感:《归园田居》的归隐山林、田园劳作之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终南
别业》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渔家傲》、《长相思》
1.注意“殷勤、嗟、谩、蓬、榆、畔、聒碎”等字
的读法及书写。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诗歌情感:《渔家傲》感叹自己空有一番才
华;却始终遭遇不幸而未能找到光明的出路;《长相思》
对故园的思念。
学习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课文。
学习难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备注
布置预习
给加点的字注音: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涵虚混太清()波撼岳阳城 ( )
晚家南山陲()偶然值林叟 ( )
2.收集有关陶渊明、孟浩然、王维的资料及其写作
本诗的背景。
3.反复诵读诗歌,说说你对诗歌初步理解?
第一课时
一、预习展评
1.各学习小组选一成员到黑板板书。
2. 选一小组讲,其它补充。
3.各小组选一人发言,老师点评。
二、出示学习目标
《归园田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终南别业》 1.注意“荒秽、涵虚、撼、颇、陲、叟”等字的读法及书写。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体会诗歌情感:《归园田居》的归隐山林、田园劳作之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终南别业》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三、合作探究
预设问题一:《归园田居》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预设问题二:“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中的“羡鱼”比喻什么?
预设问题三:“胜事空自知”中的“空”字体现了诗人
怎样的理想境界?
四、精讲点拨
预设问题一: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
预设问题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蒸”和“ 撼”这两个动词好在哪里?
五、当堂达标
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5分)
1.根据要求默写名句。
(1),带月荷锄归。
(2)欲济无舟楫,。
(3),谈笑无还期。
(4),夕露沾我衣。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诗人登上岳阳城楼看到的波澜壮阔的画面的句子是:“ ,”,委婉地表
达了作者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在太平盛世出世为官,为民谋利,深感惭愧的句子是:“ ,” 。
2.背诵这三首古诗。
六、布置预习给加点的字注音:
天接云涛连晓雾()殷勤问我归何处()荷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
九万里风鹏正举()蓬舟吹取三山去( )
身向榆关那畔行()聒碎乡心梦不成( )
2.收集有关李清照、纳兰性德的资料及其写作本诗的背景。
3.反复诵读诗歌,说说你对诗歌初步理解?
第二课时
一、预习展评
1.各学习小组选一成员到黑板板书。
2. 选一小组讲,其他小组补充。
3.各小组选一人发言,老师点评。
二、出示学习目标
《渔家傲》、《长相思》
1.注意“殷勤、嗟、谩、蓬、榆、畔、聒碎”等字的读法及书写。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诗歌情感:《渔家傲》感叹自己空有一番才华,却始终遭遇不幸而未能找到光明的出路;《长相思》
对故园的思念。
预设问题一: 《渔家傲》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理想?
预设问题二:《长相思》重复使用“一程”一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四、精讲点拨
预设问题:“我报路长嗟日暮”中的“报”照应了
上片的那个字?词句表露出作者怎样的境遇?
五、当堂达标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5分)
1.根据要求默写名句。
(必做题)
(1)闻天语,。
(2),我报路长嗟日暮。
(3)风休住,。
(4)山一程,水一程,_______________。
(5)《长相思》中表现词人怀念故乡的句子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
2.选做题。
(10分)
吕蒙正相公①不喜记人过。
初参知政事②,入朝堂,有朝士③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 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其同列④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
止之。
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⑤,蒙正曰:
“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因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皆服其量⑥。
【注】①吕蒙正相公:吕蒙正宰相。
相公,古代对宰相的称呼。
吕蒙正,北宋人,曾三任宰相,为人正直敢言。
②参政知事:副宰相。
③朝士:有资格入朝廷的中央官吏。
④同列:同在朝廷做官的同事。
⑤穷问:彻底追究。
穷,穷尽,完结。
问,追究。
⑥量:度量,气量。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分)
⑴不喜记人过( ) ⑵ 是小子亦参政耶( )
2.文中划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2分)
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因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
3.文中两度写了“同列”对那“朝士”的态度,这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4.本文赞扬了吕蒙正怎样的品格?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