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新闻史学家瞿秋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瞿秋白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1403班

王浩宇 201430402103

马克思的传导者——瞿秋白

王浩宇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摘要:本文以1919年瞿秋白从事新闻工作至1935年遇害中的若干篇新闻报道

或实写经历以为对象,作为一个拥有中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的他,他的著作到至今依然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瞿秋白新闻工作者革命家

导读: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是中国的革命文学的奠基者之一。本轮文将着重介绍秋白同志的创新新闻思想和新闻理论实践。

一、新闻的启蒙,瞿秋白在北京

瞿秋白是一个幸运而又不幸运的人,他遭受了母亲自杀的痛楚。在母亲自杀以后,他去了武昌,投靠了在当地的堂兄瞿纯白,正是这位堂兄,带领了他走上了文学的道路。当年,秋白进了武昌外国语学校学习英语,又于次年,随堂兄到了北京考入俄文专修馆,使之在之后的“五四”运动中成为了学生的领袖。

五四运动中,瞿秋白写下了人生中第一篇政论文章——《不签字之后办法》。这是他第一次写的公开发表的文章。写的这篇文章是为了解决中国在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政府拒绝在共约上签约的问题。或许在当时世人看来,一个在书院学习的毛头小子竟然敢写出这样的一篇文章,这样是不可思议的。其实,还存在着当时全国的报刊没有一个写出关于谈具体办法的文章。瞿秋白在文章中谈到:各国留学生、华侨、华工亟宜通讯社,或者外交研究会,都团结起来,共同向外报投稿,激起国外的舆论,冀多少取得英法至各国的同情,或许可拯救之万一。这些表明了瞿秋白就在学生时代都已经很重视舆论宣传工作、国际宣传和反映民意,以及舆论的向导作用了。

“然人患不嫩自立,苟有决心,何事不就”

——《瞿秋白文集》

在写了这篇文章过后,瞿秋白也参与了创办《新社会》和《人道》。从此开启了他的新闻生涯,在这段时间里,他的文章涉及到了道德、法律、宗教、劳动、罢工、妇女解放、知识私有、文化解放、民主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等。他的视野和兴趣是相当的广泛。其实对于这些东西,并不是瞿秋白凭空而想写就写出来的。这些文章还表明了瞿秋白对“五四”运动的看法,从主张传播“德谟克拉西”到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五四”运动后,西方先进文化思潮涌进了中国,作为一名先进的知识分子,他对于新思潮采取了机器的热

烈态度:

“要有世界的眼光,知道新思潮是壅不住的,赶快想法子去适应世界的潮流,迎合世界的现势。要有历史的眼光,知道思潮的变迁,是历史上的一定的过程,不可避免的,柑橘唉想法子去疏导,不等他横决。”

——瞿秋白摘自《中外名记者丛书--瞿秋白传》

二、迎接未来的挑战,瞿秋白去俄国

往国外派特派员,是中国近代新闻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

瞿秋白就是在这个时候被选上的。为什么呢?首先他在俄语学堂上过学,精晓俄语没有语言阻碍,其次是他的文学功底好,并且十分的热爱俄语文学;然后是他在《新社会》和《人道》参与过编辑,经验充足;重要的是他参加了李大钊知道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初步具备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问题很感兴趣。

“在中国这样黑暗悲惨的社会类,人们都在想为生活的现状开辟一条新道路。听着俄国旧社会崩溃的声浪,真是空谷足音,不由得不动心”

——《新青年》新闻一则瞿秋白

在赴俄的过程中,瞿秋白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他认为这事故在世界资产阶级舆论无不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泼污水的情况下,向中国的人民报道苏俄的情况,有重要意义。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到苏俄去学习,可谓不是一项艰难的事情,既要面临苏俄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压力,又要为自己国家在背后做出贡献。瞿秋白非常重视自己的所肩负的职责。

“向中国人民如实报道俄国人民的真实情况,以便日益加深和巩固两个友好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

——《致俄国工人和新闻工作者呼吁书》瞿秋白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瞿秋白作为一个革命家的目的是远远的超过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首先,他并不满足于国内的“隔着纱窗看晓雾”的状况,他要借赴俄的机会,对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实地考察,研究俄国共产党,研究共产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寻找一个改造中国社会的办法。

“求一个‘中国问题’的相当解决——略尽一分引导中国社会新生路的责任”,“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大陆”

——《俄乡纪程》瞿秋白

《俄乡纪程》是瞿秋白在去苏俄的途中开始写的,在篇中,是他思想的经历,就具体而言是记他在中国至俄国的路途,抽象的来说,是记住他从“非俄乡到俄乡的纪程”。他记述了的他自己的家世、思想演变和由北京去莫斯科沿途的见闻。

《赤都心史》是接着《俄乡纪程》

而后写的,是在记者瞿秋白个人心理上的经过,在赤色的莫斯科里,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惑。

在上述两书,是瞿秋白在俄国的唯二的报告文学作品,是我国现代报告文学早期的极有历史价值的珍贵的作品。

其实他在俄国的两年约三个月中,写了四本书,50多篇通讯为主的文章,还与他人合作发了30多条电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么多的文字是不可以想象的,他在俄国的收获,可谓是硕果累累。在其中他还是在患有严重肺病的情况下写作的。有吐过写,晕倒在地,被送医院。友人在医院见到他的时候,他凭着自己的惊人的毅力也在写作,他总是觉得自己一天不读,一天不想,就心上部舒泰——不能不工作。

三、人生的转折,瞿秋白的革命

瞿秋白在俄罗斯参与了许多重大的事件:

1、第十次全俄共产党代表大会,大会研究了从战时共产党主义到新经济政策的过渡问题

2、192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莫斯科重大游行,见证共产党人们欢庆和教徒人通识庆祝复活节。

3、1921“十月革命”作为影响世界的革命,瞿秋白作为其中的见证者,见到了列宁,聆听了他的演讲,并且与列宁相遇并交谈。之后便称“列宁是共产国际的领袖,他当姓名是和世界各国民族解放运动永远联系在一起的”,并且他认为十月革命的成功是世界革命的成功。

在这次赴俄采访中,瞿秋白极具开拓性,他不怕苦不怕累,在十月革命后俄国被称为“饿国”的时候,他不顾家人亲友的反对,依旧呆在俄国,因为在他的心中“俄国没有吃,没有穿……饥,寒……暂且不管……他始终是世界第一个社神?是一种为追求真理而部畏艰险的革命精神。作为一名有作为的记者,应该有这种精神。

瞿秋白及时传播了苏俄方方面面的信息,全面如实地报道了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情况,揭穿了世界敌对势力对苏俄的种种污蔑和谣言,想中国人民打开了一扇窗户,帮助中国人民正确的认识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给生活在“黑甜乡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和光明。在他的新闻作品中,对于我们研究十月革命后出奇的俄国,对于我们研究中国记者史还提供了重要的价值的史料。他的文学的作品,对于中国报告文学写作的影响,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瞿秋白把苏俄的情况介绍给了追求光明的中国人民和乃至世界的劳动者们,给他们扫除了资产阶级报纸对苏俄所散布的迷雾,使他们知道了苏维埃社会的真实情况。对于全世界来说,这些热情洋溢的真实报道,是拨开云雾见晴天。

两年多的苏俄之行在1922年12月画上了句号。在他归国后,他继续坚持在新闻报道的第一战线,从事着革命的新闻宣传工作,传播马克思主义,挑起了革命领导工作和宣传工作的重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几乎不断读着他的邮寄与通信,那些充满了热情和同情的报道,令无数的读者们对于这个世界上、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无垠的向往之情。”

——《记瞿秋白同志的二三事》郑振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