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宏观劳动力配置复习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1月宏观劳动力配置复习重点
第一章:
1、宏观劳动力配置的内容:一是不同制度下劳动力资源的配置问题,分析不同制度下劳动力资源宏观配置的特点及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二是根据一定的价值尺度和福利目标对劳动力配置的经济效率及其决定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如何从制度层面上改善劳动力配置的政策建议。三是历史地分析劳动力资源配置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制度变迁的相互关系。
2、宏观劳动力配置问题的特殊性:a影响和决定宏观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因素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b宏观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研究要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是从经济和制度的角度来研究劳动力资源在宏观层面上的配置,二是根据消费需求决定生产,消费秩序决定着生产秩序。C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特殊性还在于劳动力资源本身的特殊性。D社会性。E经济性。F变动性和相对稳定性。
3、系统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方法从宏观劳动力配置角度出发,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综合性,二是整体性,三是定量性,四是最优化。另外,系统科学方法论还具有有效性、信息化,人一机系统最佳处理问题方法等特点。
第二章:
1、劳动力的概念:一是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二是劳动力存在于人体之中。三是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2、劳动力配置的含义:是指社会经济中全部劳动力资源在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的分配比例及使用情况。
3、劳动力配置规律:是指劳动力在各产业、各部门、各行业、各劳动岗位之间的分布次序和数量变动的规律性。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优化结合关键在于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其重要原因在于:A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是生产的基本要素,B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是劳动力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前提。C劳动力的个人所有体现了价值规律的客观作用。
5、劳动生产率是反映劳动者从事产品生产的能力和效率的指标。
6、影响和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众多,可以将这些因素归纳为三大类:A物质技术因素:劳动手段、能源、劳动对象、生产工艺、劳动力布局。B社会经济因素: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劳动者的劳动态度,劳动组织,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劳动者的生活条件。C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7、制度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是降低交易成本,二是为实现合作提供必要的条件,三是提供了激励。
8、产权结构通常具有三个基本的特点:排他性----拥有者和使用者享受资源带来的成本和收益的权利。可转让性---产权可以在不同的所有之间进行转让。强制性----产权是受到保护而不容侵犯的。
9、交易成本的概念:从狭义上看,交易成本是一项交易所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从广义上看,它是指协商谈判所需的各种资源的使用,包括制定谈判策略所需信息的成本,所花的时间,以及防止受到欺骗所花的成本。
10、影响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制度包括户籍制度、工资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劳动就业制度。
第三章:
1、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并对企业的雇工实行干预的政策,具体如下:一是对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公教人员和1952年实行民主改革后的富余人员采取“包下来”的政策,同时对官僚资本进行改造。二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企业的雇佣问题进行直接的行政干预。三是考虑到城镇中已经存在的就业压力,规定城镇企业不能到农村随便招工,如果企业确实因生产需要而增加工人,一定要通过地方劳动部门的批准。四是政府设立劳动介绍所,对失业人员进行登记、统计,实行有组织安排就业。五是采取“以工代赈”“生产自救”等措施,对原有的失业人员实行救济以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同时对部分失业人员进行转业训练,为其重新就业创造条件。
2、传统的配置方式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来实现对劳动力资源的计划配置的,主要包括两个制度:第一是劳动力行政调配制度,第二是统包统配制度。
3、劳动力行政调配制度进行统一调配的原则是:一是统筹兼顾,安排;二是区别轻重缓急;三是坚持自力更生;四是力求专业对口;五是以地区为主,就近调配。
4、1980年8月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劳动工作会议,提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也就是提出了在全国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即“三结合”的就业方针。
5、我国城镇劳动力配置二元结构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劳动力配置体制的二元性;(二)工资收入调节双轨运行;(三)城乡劳动力配置的户籍壁垒;(四)劳动力产业分布特征;(五)城市化与劳动力配置。
6、劳动力配置二元结构存在的原因:(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劳动力退出障碍互为因果;(二)体制内劳动力配置者的既得利益刚性;(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严重滞后;(四)劳动力供求在总量和结构上都严重失衡。
7、劳动力市场体系,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多种管理层次的劳动力市场的组合,第二,是多种功能的劳动力市场的组合。
第四章:
1、劳动力流动的概念:
劳动力流动也称劳动力迁移或经济活动人口的迁移,一般具有双重含义,即地域性迁移和行业性迁移。概括的说,劳动力流动指劳动者以寻找新的就业机会为主要动机而产生的移动。通俗的说,劳动力流动就是劳动力因变换工作岗位、职业或工作区域而产生的移动。
2劳动力迁移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劳动力在本地更换行业,二是劳动力地域性迁移,三是劳动力行业性迁移。
3、劳动力流动的类型:岗位之间的流动;职业之间的流动;单位之间的流动;产业之间的流动;地区之间的流动;国际间的流动。
按照劳动力的主观能动性把劳动力流动分为自愿的流动和非自愿的流动。考虑到制度因素,根据流动决策主体的不同,还可以把劳动力的流动方式分为自由流动,计划流动和混合决策流动三种类型。
4、二元性结构的含义: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瑟。刘易斯1954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把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二元性明确地刻画出来,以两部门(资本主义部门和自给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转移为核心建造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型。其主要内容是:不发达经济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经济部门,一是生产效率较低的农业部门,其劳动报酬低,另一个是现代的生产率较高的城市工业部门,其工资水平高。从使用要素角度看,传统农业部门使用非再生的资本(本地),现代城市部门使用再生性的资本。针对发展中的国家的状况,这种二元结构实际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5、乔根森劳动力流动模型的主要观点有:(1)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结构的变化,是消费需求拉动的结果。(2)乔根森否认农业部门存在边际生产率为零和低于实际工资的剩余劳动。(3)农业剩余是指农业部门产品的增长高于人口的增长,即人均粮食增长率大于人口增长率。(4)在农业人口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的过程中,工资水平并非固定,而是不断上升的。
6、劳动力流动的微观成本包括: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风险成本、
7、劳动力流动的经济社会效益:(一)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二)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三)流动劳动力输出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四)有利于劳动力要素比较利益的提高;(五)加速产业分工和技术的转移;(六)劳动力输出地产业扩展效应;(七)劳动力输出地出口替代效应。
8、流动人口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一)对流入地的负面影响;(二)对流出地的负面影响。
9、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特征:(一)劳动力流向经济发达的地区;(二)以寻求就业机会为主;(三)以非农产业为主;(四)年龄特征;(五)受教育水平。
第五章:
1、从配置方式上看,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根据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手段和方式划分,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是1949-1957年,以市场为主的劳动力资源配置;第二是1958-1978年,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的劳动力资源配置;第三是1979改革开放以后,劳动力市场逐步得到发展。
2、城乡间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变化趋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农村劳动力继续向城镇转移;2)劳动力资源继续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3)劳动力资源继续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4)劳动力资源继续流向经济收入高的行业和单位。
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