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电影进课堂

红色电影进课堂
红色电影进课堂

“红色电影进课堂”活动

——“12.9”活动纪实为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情趣,把红色文化引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心灵。12月9日下午,东买里乡莫因古则村小学利用中小学班班配备的多媒体设备,开展“红色电影进课堂活动”,组织全体学生观看《地道战》、《鸡毛信》、《开国大典》等红色电影,缅怀英雄事迹,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红色经典电影融合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在同学们饱含深情地观看中,有不少学生落下了感动的泪水。“海娃”“东子”“小兵张嘎”等小英雄的行象,深深地印在了孩子们的心中。在此氛围影响下,教师适时的教育学生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学会感恩。

经典电影进校园这一活动把经典文化引进校园,充实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丰富了学校教育。

电影影视基础知识

电影影视基础知识 一、电影基础知识 一、电影:由活动照相术结合幻灯放映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现代艺术。发明于19世纪末。1895年12月28日法国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首次对观众放映,故将这一天定为世界电影诞生日。 二、电影的本性: 1.作为大众文艺样式的艺术观赏性; 2.作为实现利润、扩大再生产手段的商品性; 3.作为意识形态载体的工具性。 三、对电影事业的要求: 1.体现个性力量的艺术创造性; 2.适应时代与社会需要的思想性; 3.实现经济价值的功利性。 四、电影的两大风格类型: 1.纪实风格:源于路易·卢米埃尔兄弟放映的《工厂大门》《婴儿喝汤》《水浇园丁》等影片对生活的纪实。二战后意大利掀起“新现实主义”创作思潮,产生《偷自行车的人》《罗马十一点钟》等影片,中国三、四十年代时早于意大利就运用这种方法,强调真实客观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 2.戏剧风格:源于美国用电影对舞台演出的纪录,注重场面繁华、情节曲折、明星效应,形成好莱坞式电影风格,对故事片创作产生重大影响,成为电影市场中主要的影片样式。(江泽民98年3月9日对《泰坦尼克号》和美国电影的看法)。 五、电影主要表现手段: 蒙太奇:将片断镜头加以组合,并与声音配合,创造出特殊电影时空的结构方式。 英国梅里爱的发现与探索。美国格里菲斯在《一个国家的诞生》中成功的运用。苏联电影家森斯坦、普多夫金等将蒙太奇上升为理论。“库里肖夫实验”,一个毫无表情的脸与喝汤、棺村、小孩的画面连接,产生不同的效果。 蒙太奇强调剪辑的作用。有多种表现手法,如镜头~、音响~、对比~、平行~、声画分立、声画对位等。蒙太奇极大地增强了电影的表现力。 长镜头:指对一个运动志面较长时间的连续不间断地表现,保持运动着画面的整体性。这是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反对蒙太奇造成的虚假而提出的一种电影闰美学理论。强调电影的照相本体属性,强调生活的真实性。 二、电影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一、电影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1、从产生以来逐渐成为最普及、最重要的艺术样式(电视只是传输方式的改进,其以声画为手段的表现特,质与电影一致),列宁说:“对于我们来说,在一切艺术样式中,最重要的就是电影。”电影对人的行为、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美国现在人均每年看6次电影。2、对人类文化信息传输方式的巨大变革,使人类进入影视文化(信息文化)的发展阶段。西方学者认为人类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以语音为载体的口头语言文化,以文字为载体的书面语文文化,以音像为载体的影视文化。 二、电影评论的作用: 1、影评是一种科学的活动,是电影艺术与观众的桥梁,是实现电影三重价值(艺术的、社会的、经济的)的重要手段。国外影评主要作用于票房价值,中国影评侧重于社会性,形成

红色文化进校园总结

弘扬红色革命文化,打造老区特色校园 ----- 梅南中学“红色文化进校园”第一阶段总结 梅南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团的所在地。梅南境内有着丰富的革命历史遗存,坐落在的背坪岗的梅南中学,前身就是1914年创办于梅南苏区的“龙文公学”。近年来,梅南中学始终把弘扬光荣的革命传统,培养老区崭新新一代作为办学宗旨,历任校长都把都把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使得梅南中学充满了浓浓的红色文化氛围。在创建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中,梅南中学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打造老区特色校园,使梅南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有了自己鲜明的特色。现将学校的目前的一些做法简单汇报如下: 一、用老区优良的革命精神引领学校发展。 红色文化的主要内容,就是革命传统教育。革命先辈在老区进行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革命精神内涵。梅南中学作为老苏区教育的纪念性学校,始终把突出革命传统教育的特色作为学校立校指导思想;始终把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用老区精神办教育,用老区精神教育下一代,作为办学策略;始终把着力培养既具有时代素养,又有革命先辈优良品质的老区新一代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用红色文化引领学校发展是梅南中学及生俱来的本质特征。 梅南中学的革命传统教育特色,既体现在学校的办学思想上,又落实在学校的发展规划中,在历次制定学校三(五)年发展规划时,

学校都把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年度工作计划中,革命传统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校园红色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和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互为载体。在创建红色校园文化特色学校活动中,学校成立了“红色文化进校园”系列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由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各室主任、年级主任、班主任组成。德育处、团队、少队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和具体实施细则,制订了《红色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方案》,明确规定将弘扬老区革命传统,彰显红色文化特色作为学校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方案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明晰了工作思路,确保了红色校园文化建设能得到长期、有序、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让红色文化渗透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梅南中学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大量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历史 的一间学校。红色文化是梅南中学及生俱来的特征。为了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地和红色文化亲密接触,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1、在教室、走廊、宣传栏等醒目之处布置大量具有革命传统色彩的格言警句,悬挂张贴伟人肖像;2、开设革命斗争历史陈列室和校史展览室,陈列苏区革命史资料图片、学校历史资料和介绍学校历史沿革等;3、加强文明之花校园广播台建设,在广播台中广播红色故事,传唱红色歌曲;4、积极办好学校文化墙、宣传栏,黑板报、班级黑板报,加大红色文化在其中的分量;5、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工作,充分利用老苏区丰富的革命遗存,把烈士陵园、梅南革命斗争历史陈

红色教育主题活动方案

红色教育主题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情趣,把红色文化引进校园、走进课堂、进入学生的心灵,用红色文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根据新县县委宣传部《关于在全县开展“传承红色精神,加快新县发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精神和新教体发(xx)18 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教育目标 做人目标:文明礼貌,自立自强。热爱集体,关爱他人。 做事目标:遵章守纪,自信乐观。团结向上。诚实守信。 学习目标:不怕困难,敢于胜利。按时作息,勤奋学习。 生活目标:生活自理,不挑吃穿。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三、活动内容 (一)专题教育方面 1 、创建红色育人品牌。深入贯彻《实施方案》精神,旗帜鲜明不断加大校园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力度。充分挖掘和利用新县的红色资源,大力宣传宣传继光精神,充分发挥其宣传教育功效,广泛开展红色乡土教材、红色书籍进校园,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故事进课堂活动,积极营造“红色”育人氛围,把红色资源转化为,着力打造“红色校园”。不断总结、深化和推进“英雄故乡好学生”评选表彰活动,使之成为我校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新形势下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工作品牌。整合当地的红色,开展创建红色育人

“一校一品牌”活动,及时总结活动经验,提炼品牌主题,提升育人效果。 2 、红色题材标语、雕塑、画像进校园。学校校在校园张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名言名句、革命场景画,在校园营造浓厚的革命传统教育氛围。 3 、大力开展红色文化学习宣传活动。各班通过故事会、演讲会、座谈会、征文比赛、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等有效形式,大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充分 发挥宣传教育功效。 4 、积极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学校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力开展红色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效果。 5 、红色歌曲传唱。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红色经典歌曲传唱活动,在学生中开展“每周唱一红歌” 活动,结合“十、一”等,组织学生编红剧、演红戏,唱红歌,学校开展唱红歌竞赛活动。同时,学校还要积极开展红色影视进校园活动,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红色影视作品,撰写学习心得,确保教育实效。 (二)常规教育教学方面: 1 、实行红色文化常规教育六个一活动。 A 、校园广播每天三餐饭后播放一首红色歌曲(以周为单位循环播放)(由团委负责)。 B 、每班每学期出一期黑板,组织开展红色文化专题班会(由团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电影赏析》是电子声像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提高电子声像专业学生的电影鉴赏能力,并对电影艺术理论有基本的了解和认知。本课程将对各种电影基础理论加以讲解,并在分析影片时综合运用,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影分析方法和技巧,对于电影作品有较专业的剖析和阐述。 本课程将从电影艺术的各个维度对电影作品进行解构,让学生熟悉视觉和听觉元素构成,了解蒙太奇和长镜头理论,熟悉电影发展历史和风格流派,了解电影作者的视听语言构思和处理方法,熟悉电影艺术大师的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对于当今的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有自己的分析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课程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课程体系结构,掌握本门课程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国内外经典电影作品的艺术风格。 (2)本课程在教学中要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不仅讲授电影作品分析相关的知识,而且可涉及社会学、传播学、新闻学、文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3)本课程应重视结合实例讲授。对国内外经典电影作品进行搜集和分析,要求学生仔细观看观赏,并阅读相关资料,课堂教学与课下资料整理结合起来,使学生熟悉作品创作的文化背景。 (4)学习中要求学生在观摩优秀电影作品的同时,从中领会到电影制作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并能够从影院经营者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 (5)教学要求有三个层次: 了解:即做到知道,识别。 熟悉:即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解释,并能归纳总结。 掌握: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在理论掌握的基础上能熟练应用于实际

2、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电影概述 第一节世界电影发展梗概 一、电影的诞生 二、电影艺术的起源 三、电影的发展 第二节中国电影发展梗概 一、起始阶段 二、发展时期(1922—1926) 三、危机时期(1927—1931) 四、左翼电影运动(新兴电影运动)(1932—1937) 五、中国抗战电影(1937—1945) 六、战后中国电影(1946一1949) 七、“十七年”起落期(1949—1966) 八、“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 九、新时期的繁荣(1978至80年代末) 十、“后新时期”(1989年至今) 第三节电影艺术思潮简介 一、发明之初的分歧 二、电影语言的确立 三、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四、苏联蒙太奇学派 五、好莱坞类型电影 六、现代电影与传统电影的历史转折点 七、再现美学的实践和理论 八、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 九、苏联社会主义现实电影 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

让学生铭记历史,让革命传统教育进校园(1)

让学生铭记历史,让革命传统教育进校园 育溪镇中心小学 我们育溪镇中心小学一直以来,依托本镇独特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充分利用洪庙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把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使我校充满了浓浓的红色文化氛围。2012年2月学校被评为“当阳市革命传统教育示范学校”。 我从两方面来汇报我校革命传统教育进校园的具体做法: 一、开设革命老区展览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便利教材。 洪庙是一块红色的土地,也是一块人才辈出的宝地。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新中国建立的28年里,洪庙地区大批的共产党员,革命干部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无数革命群众惨遭敌人杀害。仅洪锦古寺所在地的洪锦村就牺牲了112人。其中,重要领导人刘华庭;“刘氏三兄弟”(刘礼乐,刘礼宽,刘定国);洪庙“三女杰”(靳吴氏,靳忙英,李帮秀),他们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李超然,黄冠柏,李守宪,刘真,王建桥,刘宝田,王全国,张三杰等人,也在洪庙老区人民的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至今,洪庙苏区还有王建桥同志的烈士陵园。他的墓碑上刻着“王建桥同志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在洪锦铜矿旁边,还建有洪庙革命烈士纪念碑,这里是育溪镇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各种缅怀先烈,激励后人的教育活动都在这里展开。历史是一面镜子,“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那么多的革命先烈在我们育溪这块热土上抛头颅,洒热血,忠骨永埋,谱写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所有这些历史,都应该被我们铭

记,我们要通过学习这段历史来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和革命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以便更好地弘扬老区精神,坚定广大青少年跟党走的革命信念。所有这些历史,都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因此,在教学用房紧张的情况下,我们挤出一个教室“开设洪庙革命老区展览室”。我们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了有关洪庙革命老区的资料,然后分四大块进行布置。 第一块:洪庙老区地理位置图。(灯片) 第二块:洪庙老区简介。(灯片) 按照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进行介绍当时的英雄人物。 第三块:不能忘怀的历史。(灯片) 1、洪庙革命烈士纪念碑图片、王建桥烈士墓图片文字说明。 2、战争遗址、旧址图片及文字说明。 3、王建桥、“刘氏三兄弟”、“洪庙三女杰”等。 第四块:各级领导的留言签名展。(灯片) 二、利用老区的红色资源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1、参观民俗博物馆、革命遗址;开放学校展览室。 老区的革命遗址,是重要的历史见证,铭刻着共产党人和老区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光荣历程,蕴含着共产党人和老区人民艰苦奋斗,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是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校一是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经常组织学生带着问题去参观民俗博物馆、革命遗址,

电影知识理论基础

电影理论知识总结 二、经典电影理论 在一战前后,对电影的艺术地位、特征、规律的研究; 著作: 1、1911年,卡努杜《第七艺术宣言》第一次论证了电影作为艺术,是在时空之间填补鸿沟的艺术;《第七艺术美学》“光与影的交响乐”。 2、1915年,美国的林赛《活动画面的艺术》,他把“活动画面”看作电影的根本特征。 3、1916年,美国的雨果·明斯特贝格《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探讨了电影手段的心理根源、艺术特征、美学特征。 概念: 1、“上镜头性”—— 是20年代法国流行的时髦词眼儿,卡努杜创造,先锋派重要用语。1920年,路易·德吕克在《上镜头性》一文中探讨电影的艺术特征,阐述其涵义:指适宜于用电影这一新表现手段所独有的方法来表现人或物的诗意状态; 视觉表现:布景、照明、节奏、化妆;通过照相来表现神采——上镜头性,通过上面四个手段。是早期电影特征概念。 2、早期蒙太奇—— 爱森斯坦指出:电影与舞台不同,电影导演更主观,能选择不同时空的重点现实片段。 电影选择和组合这些片段,集中表现剧情。 把现实压缩具有特征的东西,展现经过压缩、重整、剪裁的电影的时空。 3、爱森斯坦(1898~1948)和普多夫金在早期的不同—— 爱森斯坦讲究冲突,如“杂耍”、“理性蒙太奇”等手法;普多夫金强调连接作用。 爱森斯坦认为冲突是蒙太奇的特性,冲突后产生新的表象和概念。普多夫金强调连贯性,他认为蒙太奇意味着多个镜头组成一个场面,多个场面组成一个段落,多个段落组成一个部分,一个个片段间具有显而易见的联系。人们不觉得中断和跳跃,得到一种无意的刺激。 爱森斯坦在晚期对蒙太奇有新的理解: 他认为蒙太奇应该表达一种连贯的、有条理的主题、情节、动作、行为,以及一种最大限度赋予感情的叙述。研究涉及到了声画蒙太奇和色彩的问题。 4、库里肖夫效应—— 为控制蒙太奇表现力所做的试验。 5、杂耍蒙太奇—— 爱森斯坦在1923年,从戏剧创作中总结的一个原则,“杂耍”构成一场演出独立的原始因素,是戏剧效果和任何戏剧的分子单位。杂耍和噱头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杂耍更注重表现主题和思想。 ~是把一切因素汇到一起传达和表现思想的一种感染手段。不合乎剧情发展,甚至脱离剧情发展,实际是有在联系的。 自由剪辑一起造成有目的的主题效果。产生奇迹性、超越叙事,展现真正要表达的主题。 6、理性电影—— 爱森斯坦在20年代后期提出的概念。他认为电影的艺术目的不仅在于形象表现之实,还要能表现概念,增加电影手段表现力,增加认识现实手段可能性。但在具体的创作中,这种想法与创作过于超前,结果不能成功,受到理论家的否定。 如匈牙利批评家巴拉兹指出这种“电影艺术征服纯观念”的想法是行不通的。 爱森斯坦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代表作是1927年的《十月》和1929年的《总路线》(《新与旧》)。 爱森斯坦试图用蒙太奇表达从视觉形象达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他曾在30年在一所大学讲课时提出要把《资

红色教育进课堂

“红色教育进课堂”活动记录 时间:2017年7月3日上午8时 地点:寒亭一中高一级部一楼报告厅 出席人员:高一全体师生 会议内容:“红色教育进课堂” 主持人:张永昌书记 记录人:扈志敏主任 主要内容: 一、学习革命前辈不怕牺牲,奋勇杀敌的先进事迹 1、为了“主义”,抛头颅洒热血,牺牲性命不顾惜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刘胡兰主动要求留下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这时,她尚未满15周岁。 2、是历史选择了共产党 回顾过往,一百多年前,列强用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在古代社会的骄傲不在,尊严不在,从太平天国革命到义和团运动,从龚自珍、魏源倡导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践行的“洋务运动”,从康有为、梁启超发起的“维新变法”,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农民阶

级、地主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他们都曾在历史舞台上演示过自己的政治力量和政治主张。然而,都失败了。是谁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今天站起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阶级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它从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担当起了救国救民的重任,就把反帝反封建、追求民族独立的大旗荷任在身,并以28年的浴血奋斗,370多万有姓名可查的烈士鲜血,换来了人民的解放,且在以后60多年的历史中,在成功和曲折的不断探索中,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领导人民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使“一穷二白”的旧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二、开展“红色教育进课堂”活动 (1)各班就查找到的先烈前辈不怕牺牲奋勇杀敌的事迹进行讨论学习 (2)举行主题班会 (3)创建主题板报 三、书记发言 一是要将学习教育活动继续引向深入,凝聚人心,进一步提高号召力,战斗力。 二要把英雄事迹与红色教育相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教育认知水平。 三要要坚绝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电影欣赏选修课教案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航空学院选修课:电影欣赏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认识电影主人公的形象与品格: 2,学会欣赏电影对人物语言的精心选用。 3,介绍和传播世界优秀的电影文化. 4, 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电影作品的引进和赏析,为观众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电影文化和观看体验 (二)能力目标: 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2,提高对作者在电影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三)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正确对待科幻电影,引导学生反思人性。 二:教学重点 1,结合电影情节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含义,体味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2,学习主人公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技巧。 三:教学难点 1,对电影中语言的欣赏; 2,从电影中品味人生道理。 四:教学时数:1课时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播放器,课件 六: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学过程及内容 1:导入主题 首先对影视欣赏课进行介绍,然后介绍5部旧版的猩球系列,从而引入新版的猩球系列。 2:简介猩球崛起2 《猩球崛起1》片末的致命病毒弥漫全球,遭此横祸的人类只有一小部分幸存下来,聚居在旧金山。智能进化的猿族首领凯撒也在深山密林中与族人建立了自己的家园,并试图将人性带入猿族社会。然而随着一小队人类的到访,他们的宁静被打破。在这场人猿大战中,人类也分成了两个阵营,杰森·克拉克、凯丽·拉塞尔饰演的角色将与猿族成为朋友,而加里·奥德曼饰演的角色则与猿族敌对。 3:对主演人物,电影使用的CG技术,进行介绍;摘取一段精彩影评共同欣赏。4:对影片进行反思。 5:播放电影。 6:让学生谈谈看完影片后的感受。 1

“红色教育进校园”活动总结

“红色教育进校园”活动总结**区积极开展“红色教育进校园”活动 传承推动察哈尔红色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区积极推动“红色教育进校园”活动,**区通过创载体、用节日、造品牌等重要举措,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和老师的参与热情,传承并推动察哈尔红色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创新载体添动力。将红色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板报、广播站、主题班会、讲党课,led大屏幕集中宣讲等形式,播放党章、党史等有关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并以开设红色文化墙,评选优秀班级板报为途径,加大红色教育比重;开展党的基础知识进校园、红诗红歌进校园、红色故事进校园、英模人物进校园等活动,增强红色思想活动的主导力。利用察哈尔农民运动讲习所,多松年中队、毛岸英中队、长城中队、李德生中队等10多支英雄中队的红色资源,开展了形式丰富的党史、党章教育活动,如开展以培植“爱党、爱军、爱国情愫”为主题的红领巾爱国拥军活动,开展“星星之火,点燃希望”红歌赛,举办了“纪念毛泽东诞辰113周年暨启动‘红色记忆驻校园’实践教育活动主题大队会”,开展寻访“让我敬仰的红色印记”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爱国热情,促进红色教育的传

承。 利用节日掀热潮。充分利用儿童节、建党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和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元旦等传统节日,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九中“红色教育专题课程”活动、十六中“革命传统精神”活动、利民小学“三讲三传”活动、北新村“爱与责任”活动,下**小学“三爱三送”活动、通顺街“‘家校桥’助推和谐校园建设”活动、逸夫携手福利院“关爱孤儿”活动等系列教育活动异彩纷呈,此外还通过“情景互动式党课”、晨读朗诵、知识展览、班会宣传、朗读比赛、演讲比赛、征文等形式开展教育活动,掀起学习红色教育的热潮,使学生在学习中知党、爱党、跟党走。## 打造品牌突特色。教育局党委在全系统组织了迎“七一”三项特色活动:“向党说说心里话”演讲比赛,24个支部派出24位选手参加,经过初赛选拔出13位选手参加决赛;组织了“心中的旗帜”书画摄影作品展,共有来自26个支部的90余副作品参展;由党员代表组队参加市教育系统“两学一做”知识竞赛。在全系统开展了“红色教育进校园”和“争做帮教扶困标兵”活动。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以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和“文明校园”争创活动为抓手,着力打造体现优秀红色教育的校园文化品牌,推进“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建设,在永丰堡小学组织了“党建品牌创建”

电影小知识和电影节相关小知识

电影小知识 一、什么是电影?电影的起源是什么? 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象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过程在银幕上造成活动影象以表现一定内容的艺术形式。科学实验证明,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仍可使该物象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左右。我们目前看到的电影,正是根据这种“视觉暂留”理论,以每秒24格画面匀速转动,使一系列静态画面因视觉暂留作 用而填没画面间的空隙,造成一种连续的视觉印象,产生逼真的动感。 1894-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制成能将影象放映在白色幕布上的电影机,真正的电影终于诞生了。 早期电影都是黑白无声片,然而,给电影配音个添色的尝试几乎是与电影诞生的同时开始的。最先给电影配音全部采用临场人工操作的方式。1928年世界上第一部音话同步的有声电影问世,配音设备 为用机械连接装置带动大型录音唱片造成音画同步效果的“维他风”系统,这种方法很快就被光学录音系统所代替。彩色电影在其原始阶段也是人工操作的,直到1935年,三色的彩色系统问世,才拍出第 一部真正的彩色电影。 二、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电影 《定军山》 三、蒙太奇 来自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义为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有组接、构成之意。在电影创作中,根据主题的需要,情节的发展,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度,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处理和拍摄。然后再根据原定的创作构思,运用艺术技巧,将这些镜头、场面、段落,合乎逻辑地、富于节奏地重新组合,使之通过形象间相辅相承和相反相成的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呼应、联想、悬念等效果,构成一个联绵不断的有机的艺术整体——一部完整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条理贯通、生动感人的影片。这种构成一部完整影片的独特的表现方法称为蒙太奇。 四、什么是歌舞片?

永州市第九中学红色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永州市第九中学“红色文化”进校园 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继续积极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永州市第九中学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理当成为学校最宝贵、最丰厚的教育资源。我校将以“根植红色文化沃土,传承红军长征精神”作为办学的核心价值观和德育目标指向,以“打造校园红色文化,创建红色教育特色”为目标,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吸取红色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弘扬“自强不息,百折不挠,求实创新,团结奋进”的革命精神,探索一条利用红色资源创新德育工作的路子。让学生在全面接受素质教育的同时,学习和传承长征精神,让长征精神在他们幼稚的心中生根发芽,伴随他们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二、活动主题 铭记革命历史弘扬民族精神 三、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将热爱祖国的坚定理想于心。 2.广泛挖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弘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3.引导学树立远大理想,培养珍爱生命,乐观向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态度。 4.探索适合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的中学生道德教育途径。 四、组织领导 组长:夏顺光 副组长:邓之金小宏高建山严春华唐芳荣唐建华 伍佰顺章益民 具体实施: 统筹:金小宏高建山唐芳荣 监督:章益民罗盛松蒋琰莹 组员:各班主任、各科任教师 五、红色文化活动开展 1、“忆党史、学榜样、畅未来”上好党课,对学生分层次推进红色教育。学校各支部开展“忆党史、学榜样、畅未来”党课教育活动,培养学热爱党的情结。每学期开展一次学生学习党的知识活动。我校采用“景互动式”党课作法,由党员老师给学生讲授党课,主要传授初步党史知识、党章知识、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时政策,教育中学生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使广大学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 2、召开班会,打造红色课堂。利用班会开展党的基础知识进校园、红诗红歌进校园、红军长征事迹进校园等活动,提高入党积极分子、团员青年的红色文化素质。围绕“红心向党”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增强红色思想的主导力。

红色教育进课堂计划

喀什乡中心小学“红色教育”进课堂教学计划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要求,为培养中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制定“红色教育”进课堂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内容 1、为确保“红色教育”进课堂顺利实施,我校决定有专人负责上课,必须将一学期计划做完,课前认真备课,课后认真批改作业。教学内容按文件内容执行:如民族团结教育、“35436”育人工程,保证在每周的校本教材课上有政治教师上课,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2、开展“十个一”活动:(1)要求班主任指导学生每人读一本爱国主义题材的好书,并写读书心得,学期末班主任作书面总结汇报。(2)学期内由班主任语文教师负责组织指导学生写一篇爱国主义为题的作文。(3)各班每个月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4)组织学生参加一次爱国主义实践活动。(5)举办一次全校性质的爱国主义知识竞赛。(6)组织一次爱国主义为题的演讲比赛。(7)组织一次爱国主义故事大赛。(8)组织一场校级文艺演出。(9)开设“红歌伴我行”特色爱国主义教育课。(10)学期末召开“红色教育”表彰大会。要求每次活动都要有完整规范的文字图片等材料。 3、开展“五进三出”思想工作宣传活动。(1)请退休

教师进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讲座。(2)组织师生外出社会实践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外出助残助老扶贫帮困活动等。 4、坚持开展每天升国旗唱国歌活动,唱红歌活动(融入“红色教育”课和相关红歌演唱竞赛活动中),每月一次利用学校远程教育设施和外来电影放映车组织看红色电影。 二、教学方式及团队活动 1、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与接受能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2、运用课堂教学、多媒体展示、讲座辅导、座谈讨论等形式对学生开展教育活动。 3、积极开展歌咏比赛、诗歌朗诵、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知识竞赛、板报评比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强化教育。 4、充分发挥工会妇联的作用,积极开展各项活动。 5、充分发挥学校少队团队的作用,定期开展主题班队活动。 喀什乡中心小学教务室 2011.3

电影鉴赏欣赏选修课教案

选修课:电影欣赏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认识电影主人公的形象与品格: 2,学会欣赏电影对人物语言的精心选用。 3,介绍和传播世界优秀的电影文化. 4, 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电影作品的引进和赏析,为观众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电影文化和观看体验 (二)能力目标: 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2,提高对作者在电影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三)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正确对待科幻电影,引导学生反思人性。 二:教学重点 1,结合电影情节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含义,体味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2,学习主人公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技巧。 三:教学难点 1,对电影中语言的欣赏; 2,从电影中品味人生道理。 四:教学时数:1课时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播放器,课件 六: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学过程及内容 1:导入主题 首先对影视欣赏课进行介绍,然后介绍5部旧版的猩球系列,从而引入新版的猩球系列。 2:简介猩球崛起2 《猩球崛起1》片末的致命病毒弥漫全球,遭此横祸的人类只有一小部分幸存下来,聚居在旧金山。智能进化的猿族首领凯撒也在深山密林中与族人建立了自己的家园,并试图将人性带入猿族社会。然而随着一小队人类的到访,他们的宁静被打破。在这场人猿大战中,人类也分成了两个阵营,杰森·克拉克、凯丽·拉塞尔饰演的角色将与猿族成为朋友,而加里·奥德曼饰演的角色则与猿族敌对。 3:对主演人物,电影使用的CG技术,进行介绍;摘取一段精彩影评共同欣赏。4:对影片进行反思。 5:播放电影。 6:让学生谈谈看完影片后的感受。 1

电影基础知识(1)

电影基础知识 ?第一节电影的画面 ?构图 ?光影 ?色彩 ?第二节电影的声音 ?人物语言 ?音乐 ?音响 ?第三节电影的叙事 ?镜头语言 ?蒙太奇 ?长镜头 第一节电影的画面 一构图 ?我们可以从画面构成元素的水平和纵深关系两个层面上,即从被拍摄的人物与物体在画面中所居的上下、左右、中心与边缘(人物是置身于画面的中心还是画面的边角处,画框是否不正常的切割了人物的形象。)、前景与后景(人物是位于引人注目的前景中,还是位于画面的后景中,是否被前景中的物体所遮挡。)等多种方式来建构和解读画面的意义。 二光影 ?光影,是电影画面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摄影师运用光影再现被摄物体的形态与明暗层次等,可以通过恰当的艺术处理,达到刻画人物性格、创造环境以及渲染情绪的目的。 三色彩 ?色彩能够渲染气氛,参与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塑造。 ?色彩可以具有象征意义,代表着电影的主题。 ?色彩还可以用来配合叙事。 ?色彩的运用是导演风格的一部分。 第二节电影的声音 一人物语言 在电影的声音中,人物的语言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它在影片中起着叙事、刻画人物性格和增强现实感等作用。它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人物对白,一类是画外音,进入电影的人声是电影声音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对白: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

可以分成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创作者的客观叙述,一般被称作“旁白”,用在纪录片和科教片中的时候,也叫解说;二是剧中人物的主观叙述,有时又叫“独白”。 画外音的基本功能: ?在剧情开始之前,用以介绍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等。 ?结合人物首次出场的肖像造型,可以对人物的姓名、职业、年龄以及重要前史作简要介绍,为人物性格和心理作必要的提示。 ?对人物形象塑造也起到重要作用。 ?具有议论、抒情的作用。 二音乐 1 电影音乐的分类 ?剧作音乐(有源音乐) ?背景音乐(无源音乐) 2电影音乐的作用 ?戏剧性音乐,赋予情节或人物一定的性格化的音乐主题。 ?气氛性音乐,以音色、旋律、节奏的特点渲染气氛。 ?描述性音乐,利用音乐形象与视觉形象的相似性来解释画面。 ?情绪性音乐,让电影不仅能够叙事,同时还具有抒情的能力。 ?结构性音乐。音乐的结构作用首先体现为换场。有声片中,声音(包括音乐)先于画面出现是常用剪辑手法,这样能够使观众产生对视觉的期待,消除了跳跃感。其次,通过音乐的重复和变奏等,能够实现影片整体结构的统一。 3音画同步和音画对位 ?音画同步强调音乐与画面在情绪、节奏上的统一,使画面和音乐互相解释,互相加强。 ?通过不同性质的画面与音乐的组合,却可以产生超出画面或音乐本身的意义,这就是所谓的音画对位。 三音响 在电影中除了人物语言和音乐之外,其他的所有声音,包括人声和音乐,都被称为音响。 1 电影音响的种类: ?动作音响: ?背景音响: ?机械音响:

红色文化进课堂

瑞金的历史文化 红井 公元904年,析雩都县象湖镇淘金场置瑞金监,瑞金之名始此,因“掘地得金,金为瑞”故名。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升瑞金监为县,录属江南西道 昭信军。1994年5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瑞金撤县改市。这标志着 瑞金结束了建县千年的历史,跨上了新的里程。 瑞金是中国革命的红色故都。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国共产党苏区中央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革命军事 委员会等领导机关所在地,是毛泽东、朱德等开创的中央革命根据地的 中心,也是全国苏维埃区域和红军的指挥中枢,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的起 点,中外闻名的革命圣地。 一苏大旧址 烈士塔 二苏大地址 毛主席旧居 基本概况面积:2448平方公里人口:60万 瑞金之名始于公元904年,古时这里盛产砂金,并设置淘金场,黄金为瑞气盈门,故名“瑞金”。1931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这里成立,并把瑞金定为首都,瑞金随之更名为“瑞京”,成为全国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1934年10月10日,中央红军从这里出发开始长征。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起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日趋合理,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明显加强,供电、供水、交通、通信的“瓶颈”制约得到根本缓解,已经成为赣南、闽西、粤北的商业贸易重要城市。 自然地理瑞金市位于江西省南部,武夷山脉南段西麓,赣江东源贡水上游。东与福建省长汀交界,南与会昌县毗邻,西连于都县,北接宁都、石城二县。 瑞金地处华中气候区与华南气候区的过渡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平均无霜期286天,年平均气温18.9℃.最热以7月平均气温28.5℃,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7.6℃。年平均降雨量1710毫米,年均降雨天数163.7天。不寒不热,不湿不燥,宜人宜物。 文化人文瑞金是江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1999年被江西省文化厅授予“群众歌舞之乡”称号。(一)历史文化渊源

影视欣赏校本课程

影视欣赏与语文课文的契合 附:课程说明 影视网络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使人类向往已久的信息时代逐渐成为现实。教育部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发挥现有各种教育资源优势”明确纳入我国教育振兴的行动计划。近来报刊杂志上抨击影视网络冲击教学的文章不少,然而我认为就影视网络对语文学习而言,的确具有很大促进作用,并且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拓展。[1]首先,影视网络的全球性和多元化有利于语文教学内容的拓展。其次,影视网络的综合性和交互性有利于语文教学模式的拓展。第三,影视网络的开放性和随意化有利于教学时空的拓展。第四,影视网络的虚拟性和自由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最后,更重要的是影视网络的直观性教育性有利于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课程设计背景 现实依据: 时间进入了21世纪,影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先进的科技作为传播媒介,具有崭新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功能,使之在审美教育方面较之其它艺术门类有着自己显著的特点。影视能把教育、认识、审美、娱乐融为一体,而这对于开阔学生的生活视野,发展审美能力,培养健全的文化心理结构起着其它艺术形式所难以企及的作用。影视艺术的这一功能与现代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吻合的,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影视的艺术规律和审美功能,将影视艺术介入语文教学,这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2]运用影视语言解读课文内容文字和影视两者虽然没有直接关系,但影视的许多地方还是可以借鉴的。 学情分析: 影视是学生喜欢的媒体,也是传播民族文化、寓教于乐最有效的媒体。学生不喜欢看外国小说,却喜欢看外国电影;不喜欢读古诗文,却喜欢看古装片和历史记录片。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影视选修课。将影视文学引进教育,把它作为校本课程内容来进行开发、探索,这样可以丰富学科教学资源,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可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德育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德育内化。 二、课程目标 根据以上对课程设计背景的分析,依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课程目标设置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将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进行参照比较,并通过教师的指导来欣赏影视作品,在认识中初步提高学生对作品的审美鉴赏水平。 2、通过欣赏影视作品来激发学生内心的创作欲望,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3、让学生在影视欣赏的基础上,学会展开影视的评论。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围绕学习课文的内容,广泛搜集整理能够支持和帮助这一课的相关影视,并对影视资源进行整合。 2、通过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参照比较,并加以教师的指导来欣赏影视作品。 3、通过对影视作品的观看与欣赏,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心得体会交流,并对观看的影视作品作出评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调动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 2、对影视作品的接受,避免了学生在封闭、独立的领域里学习语文,使他们采取开放、

电影基础知识

电影基础知识 第一节电影的画面 ?构图 ?光影 ?色彩 第二节电影的声音 ?人物语言 ?音乐 ?音响 第三节电影的叙事 ?镜头语言 ?蒙太奇 ?长镜头 第一节电影的画面 一构图 ?我们可以从画面构成元素的水平和纵深关系两个层面上,即从被拍摄的人物与物体在画面中所居的上下、左右、中心与边缘(人物是置身于画面的中心还是画面的边角处,画框是否不正常的切割了人物的形象。)、前景与后景(人物是位于引人注目的前景中,还是位于画面的后景中,是否被前景中的物体所遮挡。)等多种方式来建构和解读画面的意义。 二光影 ?光影,是电影画面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摄影师运用光影再现被摄物体的形态与明暗层次等,可以通过恰当的艺术处理,达到刻画人物性格、创造环境以及渲染情绪的目的。 三色彩 ?色彩能够渲染气氛,参与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塑造。 ?色彩可以具有象征意义,代表着电影的主题。 ?色彩还可以用来配合叙事。 ?色彩的运用是导演风格的一部分。 第二节电影的声音 一人物语言 在电影的声音中,人物的语言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它在影片中起着叙事、刻画人物性格和增强现实感等作用。它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人物对白,一类是画外音,进入电影的人声是电影声音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对白: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 ?画外音: 可以分成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创作者的客观叙述,一般被称作“旁白”,用在纪录片和科教片中的时候,也叫解说;二是剧中人物的主观叙述,有时又叫“独白”。 画外音的基本功能: ?在剧情开始之前,用以介绍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等。 ?结合人物首次出场的肖像造型,可以对人物的姓名、职业、年龄以及重要前史作简要介绍,为人物性格和心理作必要的提示。 ?对人物形象塑造也起到重要作用。 ?具有议论、抒情的作用。 二音乐 1电影音乐的分类 ?剧作音乐(有源音乐) ?背景音乐(无源音乐) 2电影音乐的作用 ?戏剧性音乐,赋予情节或人物一定的性格化的音乐主题。 ?气氛性音乐,以音色、旋律、节奏的特点渲染气氛。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路径

将极具地域特色的红色资源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弘扬主旋律,这既是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 一、明“知”——胸中有墨始作画 知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正确的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实施的起点,也是形成良好道德的先决条件。道德教育蕴藏在一个个有趣的活动中。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仅要抓住各个学段学生的心理特征,还要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把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共同为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服务。而红色文化资源更应成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灵活利用课程资源,改革单调、机械的资源呈现形式,恰当地引入学生熟悉、喜欢的红色资源,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身边红色资源的魅力,并从中得到领悟与启示,从而实现文化育人的目的。 1. 挖掘——半亩方塘一鉴开。如何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将红色文化融入到课堂中,在 学生的心中播撒下红色文化的种子呢? 低年级,可以开展以“红色基因代代传”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如在一年级上册《欢度国庆》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的教育。可以引导学生观看开国大典和国庆阅兵录像,体会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在课外,还可以把开展升旗仪式作为教育资源,通过国旗下讲话、宣誓等形式,学习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代代相传。中年级,可以开展以“走进家乡的英雄”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请到我的家乡来》时:可请老红军、老游击队员讲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可组织学生参观珠江革命烈士亭;可走访烈士的亲人,通过访谈,让学生更详细地了解英雄的事迹,在心中树立榜样的力量。高年级,可以开展以“回忆先辈历程”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光辉的历程》一课时,可引导学生搜集并阅读相关的资料,或者通过访谈等形式,让学生对过去的岁月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让爱国爱党的情感感染到每一位学生。 2. 开发——千条万条绿丝绦。让红色文化成为校本课程,就是对革命传统的最好继承。 学校组织教师编写红色题材的校本教材——《为了心中的那一抹红》。该教材编写的目的是把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引导学生对家乡红色历史的认识和学习,感受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从而陶冶思想情操,充实精神生活。 二、创“情”——未成曲调先有情 教师要采用科学的手段和恰当的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和学习的主体,而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活动化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学生在贴近真实的情境中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1. 尽情表达——让情感迸发。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境对学生理解课文可以起到事半功 倍的作用,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五年级上册《我们神圣的国土》一课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边播放长江、黄河、黄山、天山的风光图片,边对这些风光图片作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