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真实历史老照片:图3十分残忍、图5非常恐怖、图7让人愤怒
【清朝历史】盘点清朝犯人上刑真人照 杖责竟要下身全脱
![【清朝历史】盘点清朝犯人上刑真人照 杖责竟要下身全脱](https://img.taocdn.com/s3/m/e544f65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a.png)
【清朝历史】盘点清朝犯人上刑真人照杖责竟要下身全脱【清朝历史】盘点清朝犯人上刑真人照杖责竟要下身全脱【科技新闻】11月6日,古代刑罚作为古代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刑罚制度的发展变化也是多样的。
尤其是清朝,它改进了明朝对残暴官员的残酷惩罚,更令人震惊,更残酷!接下来,我们将盘点清朝留下的珍贵照片,并详细讨论清朝对明朝的惩罚做出了哪些改进。
杖责竟是要将裤子褪至脚腕处这是自己家庭的责任,所以你不必把裤子都脱了刑罚有新的发展变化,其特点是刑罚更加残酷化,并大量复活了肉刑。
明清时的刑罚变化有:就连惩罚也数不胜数盘点清朝犯人上刑真人照杖责竟要下身全脱1.死刑。
明清时期,法律恢复了对猫头鹰的公开惩罚,范围逐渐扩大。
此外,明清时期的死刑执行中还有一些较为残酷的方式,如“剥草”、“杀十族”、“杀尸”等。
清朝也有一种独特的死刑制度,即死刑执行和等待监禁制度。
盘点清朝犯人上刑真人照杖责竟要下身全脱在清朝对犯人的惩罚中,真人脱掉了他的下半身盘点清朝犯人上刑真人照杖责竟要下身全脱在清朝对犯人的惩罚中,真人脱掉了他的下半身盘点清朝犯人上刑真人照杖责竟要下身全脱2.流亡。
“流放”产生于明朝,但它不是犯罪。
在清代,军事流放被视为流放罪的加重处罚,是一种犯罪。
此外,与明朝相比,军事流亡人数有所增加。
盘点清朝犯人上刑真人照杖责竟要下身全脱在清朝对犯人的惩罚中,真人脱掉了他的下半身盘点清朝犯人上刑真人照杖责竟要下身全脱3.施以惩罚,这是比流放更重的惩罚。
在明朝,只有军官和士兵才被允许返回原籍。
在清朝,包括犯下不止学徒罪的文武官员,他们也有机会释放他们。
盘点清朝犯人上刑真人照杖责竟要下身全脱在清朝对犯人的惩罚中,真人脱掉了他的下半身盘点清朝犯人上刑真人照杖责竟要下身全脱4.连枷是明代第一种屈辱性刑罚。
在明代,它也成为了一种致命的酷刑形式。
在清代,这种方法被用于一些道德和不道德的犯罪。
明代还有庭杖制度。
指在殿庭前对违抗皇命的大臣直接施以杖刑的法外刑罚。
老照片(11)十四张晚清老照片带你看看晚清底层百姓的悲惨人生
![老照片(11)十四张晚清老照片带你看看晚清底层百姓的悲惨人生](https://img.taocdn.com/s3/m/f4423ce6ad51f01dc281f161.png)
老照片(11)十四张晚清老照片带你看看晚清底层百姓的悲惨人生由于近几年来屏幕上的清宫剧越来越多,很多人认为清宫剧里所表现出来的场景就是真实的历史场景:不是皇上皇后,就是格格阿哥,到处都是光鲜的服饰和精美的食物。
然而真实的历史却并非如此,在清朝,尤其是晚清,绝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是非常悲惨的。
而今天,我们就用十五张老照片,带大家一起去看看晚清底层百姓的悲惨人生。
这些底层百姓包括了乞丐、贫民和犯人等等。
第一张:中间这个人据说是晚清个子最高的人,有两米多的身高,放在今天估计和姚明差不多。
第二张:这是一个被游街示众的犯人,脚上还戴着沉重的木制脚镣。
第三张:看小孩背上的竹筐,应该是捡牛粪用的,他们好奇地看着镜头,并不知道自己的样子竟然保存到了历史当中。
第四张:北方一个年迈的老人,拄着拐扎,脸上刻满了皱纹。
第五张:据说是被示众的盗马贼,这叫做站笼,犯人的脚只能堪堪接触到地面,一旦体力不支,脖子就会被勒住。
第六张:两个要饭的乞丐,面黄肌瘦,手里拿着的就是“打狗棒”。
第七张:一个母亲带着儿子和女儿,靠在泥墙上,小女孩年纪很小就缠了脚。
第八张:一个衙役,在我们的印象里,衙役的地位比较高,然而从实际照片上看来,衙役的穿着打扮也很差。
第九张:一个老教书先生,也许是整组照片里穿得最体面的一个人之一,戴着厚厚的老花镜,左手拿着一跟烟杆,右手拿着一根拐杖。
第十张:两个小乞丐,衣衫褴褛,这样的小乞丐在晚清并不少见。
第十一张:教堂。
第十二张:河边的水车,在现在的很多农村里仍然还可以看到,水车上可以看到修补的痕迹。
第十三张:几个老人,看穿着打扮可能是乡绅地主,比前面那些人穿得都好,面色也更好。
第十四张:两个当差的年轻人,衣服的袖子很长,不知道是不是当时服饰的一个特点。
很多人在看完清宫剧之后,对清宫剧里的生活都很向往,然而那只是少数人的生活,而晚清的底层百姓生活是非常悲惨的,所以切莫把电视剧当成是真实的历史,而是要珍惜当下的生活。
本文作者:大历史小故事。
图集:清末老照片之二 民俗.民风.民生篇5
![图集:清末老照片之二 民俗.民风.民生篇5](https://img.taocdn.com/s3/m/95244cf581c758f5f71f6715.png)
图集:清末老照片之二——民俗.民风.民生篇5图集:清末老照片之二——民俗.民风.民生篇5按:历史是教科书,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
本人平时喜欢浏览和收藏一些老照片,在此,将清末(主要是1911年以前)的部分不系统的、零碎的老照片进行梳理,编辑整理出清末老照片系列图集:之一,疆土.古迹.地图3篇、之二,民俗.民风.民生10篇、之三,皇室.国戚.权贵8篇、之四,军备.战争.革命14篇、之五,文教.医疗.传教1篇、之六,工业.交通.通信2篇、之七,刑具.刑罚.酷刑2篇,共40篇2000多幅图片。
有心者请鉴赏并勘正。
请点击逐一浏览:〔1.1〕〔1.2〕〔1.3〕〔2.1〕〔2.2〕〔2.3〕〔2.4〕〔2.5〕〔2.6〕〔2.7〕〔2.8〕〔2.9〕〔2.10〕〔3.1〕〔3.2〕〔3.3〕〔3.4〕〔3.5〕〔3.6〕〔3.7〕〔3.8〕〔4.1〕〔4.2〕〔4.3〕〔4.4〕〔4.5〕〔4.6〕〔4.7〕〔4.8〕〔4.9〕〔4.10〕〔4.11〕〔4.12〕〔4.13〕〔4.14〕〔5.0〕〔6.1〕〔6.2〕〔7.1〕〔7.2〕鸦片战争前与后鸦片战争前广州港,岸上建筑为各国商馆鸦片战争前的广州城外街景鸦片战争前的黄埔港鸦片战争前的珠江要塞鸦片战争前上海港外的鸦片趸船1845年,英国与清政府签订《上海租地章程》,在上海划定中国第一个租界,美、法继起效尤。
广州一条繁华街道被英法联军焚毁。
法军在广州城门口的哨所联军在广州城疯狂抢掠后,带着抢来的财物返回驻地联军抓捕苦力,强迫拆毁民房晚清印象清末的邮政社会底层百姓与儿童1908年前华北街市的少年乞丐中国人在纽约高階層的兒童1890年,金門公園,殷实的中国人家渡輪上的中國乘客一公司职员合影1896年,在證券及期貨方面有成就且在中國城拥有約6.0萬美圆的中國人。
从左到右:瑪麗李,黃福和奧西黃[本帖转自:照片中国奧克蘭,阿拉米達郡,與伯克利分校一地的渡輪码头旧金山唐人街唐人街的中國屠夫和雜貨店捐粮公告洋人笔下的大清国写真图集大清帝国城市印象-19世纪英国铜版画》(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李天纲编译),这部画册的英文书名原为《中国:那个古代帝国的风景、建筑和社会风俗》。
晚清上色老照片宫女出街形象跟电视差别很大图6让人心酸(组图)
![晚清上色老照片宫女出街形象跟电视差别很大图6让人心酸(组图)](https://img.taocdn.com/s3/m/96a6488f48d7c1c709a145a9.png)
晚清上色老照片:宫女出街,形象跟电视差别很大,图6让人心酸
图为两个皇宫里的宫女奉命出宫办事情。
两位宫女的形象和电视剧看到的差别太大了,长得非常丑。
图为两个年纪挺大的轿夫,抬着一个大户人家的夫人,轿夫穿着破烂的衣衫和坐在轿子里的夫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穷人和富人的差别。
图为两个穿着袈裟的出家人,在他们的背后有四幅字。
街头一名外国人押着四名犯人。
图为晚清的公堂,官员正在审两个犯人,两个犯人跪在堂下,不敢抬起头。
衣不果腹的小乞丐,每人夹着一个讨饭的碗,看看他们的衣服,都露着肚子,蓬头垢面的,看着非常可怜,让人心酸。
图为几个晚清男人在吸食鸦片,有的躺着、有的坐着、有的站着,还带着一个小孩子。
街上挑担的小贩,面黄肌瘦的一名挑夫,当时很多人靠做点小买卖生活。
图看晚清时局图:能看懂8幅以上的算大神,你敢挑战吗!
![图看晚清时局图:能看懂8幅以上的算大神,你敢挑战吗!](https://img.taocdn.com/s3/m/3b6e466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1.png)
图看晚清时局图:能看懂8幅以上的算⼤神,你敢挑战吗!
随着1840年国门被打开,中国被卷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市场中,只可惜国⼒⼀步步⾛向衰
落。
当时有许多西⽅媒体⽤漫画的⽅式展现了当时发⽣的历史事件n很明显西太后被刻画成古
板,保守,严肃的形象
学功底了
1900年的李鸿章,知道这是去⼲啥吗
也是1900年的某次重要运动,最终失败了
20世纪初某次著名的⼤饥荒,知道哪⼀年
知道是谁在剪辫⼦吧
清朝晚清⼀项重要军事改⾰
某次著名的运动导⽕索
知道这是反映哪个城市吗
⽇本的疯狂报复,知道在哪⾥吗
最后三个没有任何提⽰,因为确实太难了。
残忍的旧中国斩首行刑刑场实拍!
![残忍的旧中国斩首行刑刑场实拍!](https://img.taocdn.com/s3/m/38320fc96c85ec3a87c2c5cd.png)
残忍的旧中国斩首行刑刑场实拍!斩首是古代执行死刑的手段之一,就是杀头。
所谓枭首或弃市其实也都是斩首,只不过枭首指斩首后把人头悬挂在高竿上示众,弃市指将囚犯在闹市处死。
从秦时起斩首正式列入法典。
隋代以后直至明、清的死刑执行方式主要是斩首,它的处罚程度比凌迟轻,而比绞刑重。
揭秘古代砍头为什么要秋后问斩?在小说、电影或者电视剧中,我们有时候会看到:“秋后问斩”,这是对于犯了死罪的囚犯所判的刑。
为什么古时候的统治者要选秋天来处诀死囚呢?“秋后问斩”一词据载始于唐朝,文学作品最早出现于《水浒》英雄传中。
追溯中国封建统治时期,有关“秋冬行刑”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而关于刑杀与时令的论述最早见于《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毋肆掠,止狱讼”。
古时候,人们不能正确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某些现象,认为在人类和自然界万事万物之外存在着一个能支配万物的造世主。
灾害、瘟疫、祥瑞、丰年都是上天赐予的,因而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符合天意。
刑杀、赦免也不能与天意相违背。
古代司法工作者认为,天人是合一的,春夏之间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人的生死应合于自然。
秋天草枯叶落,处决罪犯才合天地萧杀之时。
之所以选择秋冬二季实行,主要是考虑示警的作用,农民在秋冬二季较为空闲,也方便地方官动员民众观看。
再则大概是因秋冬百物萧条,亦是进入一年的尾声,亦适合执刑,春天象征新生,夏季万物正蓬勃生长,因此较不适宜取人性命吧。
于是,秋冬时节处决罪大恶极的犯人,成为从古到今的传统,渐渐在法律条文上形成“秋诀”制度:春天定罪,秋天问斩。
西汉中期董仲舒认为,“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赏、刑、罚与春、夏、秋、冬以类相应”。
天意是“任德不任刑”,“先德而后刑”的,所以应当春夏行赏,秋冬行刑。
东汉章帝元和二年重申:“王者生杀,宜顺时气。
其定律:无以十一月、十二月报囚”。
除谋反大逆等“决不待时”者外,一般死刑犯须在秋天霜降以后、冬至以前执行。
从此,“秋冬行刑”遂被载入律令而制度化。
老照片百年前的穷人生活是这样子让人心酸(组图)
![老照片百年前的穷人生活是这样子让人心酸(组图)](https://img.taocdn.com/s3/m/4bd6bc6cbceb19e8b8f6baee.png)
老照片:百年前的穷人生活是这样子,让人心酸
外国人拍摄的晚清老照片:图为一位面黄肌瘦的老妇人坐在门口,旁边破着一堆破烂的东西,是她的全部家当。
外国人拍摄的晚清老照片:图为一个老人做在大街上乞讨,没乞讨到任何东西,看着很可怜。
外国人拍摄的晚清老照片:男人膝下有黄金,图中一个老人单膝下跪乞讨,可想而知为生活迫不得已,让人心酸。
外国人拍摄的晚清老照片:图为一个男乞丐光着脚,身上披着一件脏兮兮的长衫,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犀利哥”。
外国人拍摄的晚清老照片:图为两个乞丐在一个大户人家家门口,拿着空空的碗,没有要到饭。
他们的身体已经瘦成皮包骨,看着让人心酸。
外国人拍摄的晚清老照片:图为因为大饥荒背井离乡、流离失守的孩子们和一个妇女,不仅没饭吃,衣服也是又破又烂。
外国人拍摄的晚清老照片:图为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衣衫褴褛的乞丐,打狗棍必备。
外国人拍摄的晚清老照片:图为一个年纪不大的男乞丐,衣服破的碎片碎片的,如何遮风挡雨。
晚清凌迟女犯的全过程《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实拍
![晚清凌迟女犯的全过程《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实拍](https://img.taocdn.com/s3/m/20a077c680eb6294dd886cc2.png)
凌迟,是一种肢解的惩罚,即包含身体四肢的切割、分离。
清朝末年拍摄的照片,显示为真正的“八刀刑”处决。
八刀刑,刽子手利用一篓编上号码的锋利刀具:第一刀,切胸口(一律从左侧开始,下列其他部位亦然);第二刀,切二头肌;第三刀,大腿;第四刀和第五刀,切手臂至肘部;第六刀和第七刀,切小腿至膝盖;第八刀,枭首。
支解后的尸体残骸放入篓子里,头颅则公开示众,期限不定,这是清朝末年的做法。
一个正宗的刽子凌迟高手,为了练出一手凌迟绝活,狱押司的刽子手与大肉铺一般都建立了密切的联系,遇到执刑的淡季,师傅就带着他们,到肉铺里义务帮工。
他们将不知多少头肥猪,片成了包子馅儿,最后都练出了秤一样淮确的手眼功夫,说割一斤,一刀下来,决不会是十五两。
接下来是一个500刀级的优秀刽子高手的精彩表演……首先刽子手要猛拍犯人的心窝一掌,然后操着刀子,灵巧地一转,要把一块铜钱般大小的肉,从犯人的右胸脯上旋下来。
这一刀恰好要旋掉乳粒,留下的伤口酷似盲人的眼窝。
这时刽子手用刀尖扎住那片肉,高高地举起来,向左右的看客们展示。
他的徒弟或助手要在一旁高声报数。
接着刽子手要将手腕一抖,那片扎在刀尖上的肉,便如一粒弹丸,飞到很高处,然后下落。
这第一片肉是谢天。
第二刀从左胸动手,还是那样子干净利落,还是那样子准确无误,要旋掉左边的乳粒。
第二片肉摔在地上,是谢地。
这两片肉的学名叫钱肉,专祭天地!现在犯人的胸脯上,出现了两个铜钱般大小的窟窿,流血,但很少。
原因是开刀前那猛然的一掌,把犯人的心脏打得已经紧缩起来,这就让血液循环的速度大大地减缓了然后,刽子手用一块干净的羊肚子毛巾,蘸着盐水,擦干犯人胸上的血,让刀口犹如树上的崭新的砍痕。
刽子手在犯人的胸脯上切了第三刀。
这片肉还是如铜钱大小,鱼鳞形状。
新刀口与旧刀口边缘相接而又界限分明。
这凌迟刑别名又叫“鱼鳞割”,的确是十分地形象贴切。
第三刀下去,如果露出的肉茬儿白生生的,只跳出了几个血珍珠,预示着凌迟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成功的凌迟,是流血很少的,开刀前,突然地一掌拍去,就封闭了犯人的大血脉。
一百多年前,清朝人吸食鸦片的罕见照片
![一百多年前,清朝人吸食鸦片的罕见照片](https://img.taocdn.com/s3/m/4893c36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f6.png)
一百多年前,清朝人吸食鸦片的罕见照片展开全文
这是一组一百多年前,中国人吸食鸦片的历史照片,那个时代的中国,从这些照片中,我们或多或少可以看到那个时候大清朝的不可救药。
鸦片已经从上到下腐蚀了人们的灵魂和肉体,许多本已经穷困潦倒的人靠着鸦片麻痹自己;而一些大户人家也因为鸦片倾家荡产。
有时候,贫穷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贫穷,而且没有上升的希望和努力的方向
吸食鸦片,成了许多迷茫的年轻人的选择,他们并非不知道这东
西的危险,因为许多外在的原因,他们选择了鸦片
鸦片,成了灵魂的慰藉者,更是他们得以继续存在的不可或缺的东西
一群人吸食鸦片的情景
这样的画面,怎么看都有种触目惊心的感觉。
不过想想现在吧,人们几乎被电子设备绑架了,和吸食鸦片又有什么区别呢?。
老照片系列(6):十五张晚清老照片,带你看看晚清的北京城(一)
![老照片系列(6):十五张晚清老照片,带你看看晚清的北京城(一)](https://img.taocdn.com/s3/m/ecbff8d05ef7ba0d4a733b6e.png)
老照片系列(6):十五张晚清老照片,带你看看晚清的北
京城(一)
《老照片系列》是我们每天早上给大家带来的一个栏目,在这个栏目里,我们每天都会用一组老照片,带大家去回顾历史的一个片段。
今天,我们就用十五张晚清老照片,带大家去看看晚清时代的北京城。
第一张:晚清时期的故宫天安门城楼前的汉白玉桥。
第二张:老城门之一,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拆除,右侧是1922年修建的北京邮政大楼。
第三张:热闹非凡的前门大街,有人有车有轿子。
第四张:前门外大街。
第五张:另一个角度的前门外大街。
第六张:老北京的玉河,也就是现在的正仪路。
第七张:正阳门的瓮城和箭楼。
第八张:日本大使馆和总理衙门的马车。
第九张:另一个角度下的东交民巷。
第十张:老北京城的东交民巷,是著名的使馆区,远处的小楼是英国大使馆。
第十一张:哈德门外大街,道路很泥泞,现在是崇文门,新世界就建在右边。
第十二张:崇文门门口。
第十三张:昌平郊区,十三陵的神道。
第十四张:故宫的午门。
第十五张:颐和园的佛香楼,和今天比起来没有太大的差别。
十五张老照片只能带大家看看老北京城的一个角落,照片虽然模糊,但是仍然能从中看到一些历史的痕迹,而这也许就是这些照片的价值所在吧。
本文作者:大历史小故事。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照片.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照片.](https://img.taocdn.com/s3/m/6026a17577232f60ddcca176.png)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照片2013-01-29 15:03 来源:网络责任编辑:苏雪杉“劫后余生”的美国教堂后院1900年8月4日,联军在天津会议,...1901年8月21日天津西门外悬挂的... 1902年,大量破城后的北京市民被...一义和团的成员被斩首过程一义和团的成员被斩首过程一义和团的成员被斩首过程一义和团的成员被斩首过程一义和团的成员被斩首过程R. M. Mateer牧师被团民摧毁的宅... 按照条约,在克林德遇袭身亡处树...北京外城被轰塌的防线遗迹(1902) 被戴站枷折磨的义和团成员插画:天津双方激烈交火插画:义和团袭杀法军小队处决杀害克林德“凶手”处决团民及麻木的围观群众从北京城排水道攻入的联军及围观... 大沽炮台被击毁的炮位大沽炮台守军击毁的俄军炮舰(清... 弹痕累累的天津火车站外德国卢克斯号舰官兵,该舰1899年..德国卢克斯号舰官兵,该舰1899年... 德皇威廉2世为德军中国远征军践...德军第一东方步兵团拿着缴获的清... 德军大部队主力实际上在攻占北京...德军大部队主力实际上在攻占北京...德军大部队主力实际上在攻占北京... 德军大部队主力实际上在攻占北京...登陆的联军东交民巷美使馆守卫东交民巷使馆守军的火炮俄军摧毁“可能藏有拳民之房屋”俄军在北京法军海报——向北京进军法军和俄军从东便门攻入北京高卢兵在天津庚子正教殉教者(即教廷追认的“...库尔兹拍摄的抽大烟的中国人来自哥伦比亚州的米兵为天津之战... 联军闯入雍和宫,控制宫内喇嘛后...联军冲击天津联军面条国骑兵作秀更是有形联军炮火摧毁的北京商铺联军天津入城式及合影联军天津入城式及合影联军在皇家园林内耀武扬威联军在京城繁华地段霸占民房入驻联军在天津大肆抢掠,仅天津盐税...联军在天津缴获的中国军队的炮弹联军中的日本海军陆战队美步9所属加特林机枪组在故宫美军从大清门涌入内城美军在北京城留影(用日光胶板相...美军征用中国民船从白河口顺流向...美骑6师官兵在瓦德西检阅中清官员提审拳民拳乱时期的天皇一家拳民在西方记载中反而是非常喜欢...日军插画:11联队佐佐木身先士卒...日军插画:攻入天津南门日军插画:骑兵与清兵、拳民战斗日军插画:天津南门争夺战日军绘本:八国联军日军绘画插图:联军攻占皇城战斗日军军医救治在天津战斗中受伤的...日军司令,第五师团长山口素臣,...日军在安定门外处决团民日军在天津城外处决义和团成员山西巡抚毓贤,被西方人称为“山...上海,为“拳民所害”的“教友”...神情黯然进行议和的李中堂时局漫画:慈禧太后跑路时局漫画:瓜分中国龙时局漫画“the first duty”时局漫画“真正的麻烦在巨龙苏醒...肃亲王,为被围公使馆提供给养的...天津,被美军骑兵6师捕获的义和...天津,中国籍教民通过洋大人船只...天津火车站争夺中被烧毁的运货大...天津砍杀团民天津沦陷后,捕杀处决义和团的行...天津南门陷落后燃烧着的中国人尸...天津一市民家庭在被联军摧毁的房...天津义和团民众条约签订后在使馆区执勤的外国士...瓦德西瓦德西与联军军官合影围攻前的东交民巷围观洋大人的中国民众巷战后的城区休息中的美军士兵耶鲁大学馆藏素描:团民议和期间的西班牙使馆官员(一说...英军和日军在天津海光门油画:清军冲向联军圆明园附近的阿三在1900年6月为义和团所杀的两名...在河堤上射击的中国士兵在旧金山唐人街,华人聚集在一起...在廊坊被清军和义和团痛击的联军...在山西被团民所杀的G.B. Farthin...在塘沽等待被运往天津的德军在天津被日军强征的中国民夫在先农坛留影的美军军官占领北京的德军支撑东交民巷使馆坚守的重要设施...中国籍二鬼子部队(威海卫华人雇...中国教民撤离北京逃难中国民众在弹痕累累的教堂外小憩...分享到 QQ空间新浪微博人人网腾讯微博豆瓣开心网 0。
老照片1 - 副本
![老照片1 - 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28ac8466a1c7aa00b42acb78.png)
青岛总兵衙门前 德军士兵
1898年3月6日,《中 德胶澳租界条约》签订,德 国强租青岛就是九十九年。 本图摄于青岛被德军占领之 初,德国海军士兵在清军总 兵衙门前得意洋洋。德国殖 民者占领青岛后,大兴土木, 青岛的许多老村庄被强拆, 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
山东巡抚杨士骧 访问英租威海卫
1905年7月11日,英国租借 地威海卫行政长官骆克哈特与庄 士敦陪同到访的山东巡抚杨士骧 前往东门外日本人开设的温泉汤 洗浴时的留影。
北京,1981年。
大理,1984年
上海,1986年
重庆,1987年。 八十年代中前期还 要靠票证等供应, 靠近九十年代就慢 慢好了。
成都,1983年
1987年 的上海
砀山梨 每斤6 毛8.
80年代的大学生
学生饭 堂,那时 候都习惯 吃完饭顺 手打一瓶 开水回宿 舍。
自习室 永远有 很多人 学习。
老照片
景德镇陶瓷大学
余老师
德国占领青岛、英国占据 威海、联军攻入北京
LOREM IPSUM DOLOR
斩杀义和团民
清军士兵在外国人的监 督和众多国人的围观下斩杀 义和团民,地点是北京的菜 市口。清政府与义和团的关 系,于此画上了一个可耻的 句号。照片多透露的,正是 被教义与统治者所愚弄的中 国民众的无助与悲哀!摄于 1900年。
80年代的女大学生自然美丽,不 刷微信,不化妆,不自拍,没有剪刀 手。
大 合 唱 是 必 演 节 目 。
八十年代 时,文学和 音乐是很多 青年心中的 梦想,会弹 吉他可是很 让女生倾慕 的哦。
20多年前,“勤工助学”在校园里是个时髦而响亮的字眼儿。图上学生们穿的军装, 是当时校园里满目皆是的“套装”之一。
那时候刚刚流行烫头发,爱美的女人们都会去烫个“菜花头”。
又到手一批清末照片
![又到手一批清末照片](https://img.taocdn.com/s3/m/b771c9d8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3.png)
又到手一批清末照片来源:映像志(id:image1839)原文标题:1839-1900:中国人自己的摄影史1844年10月24日,中法签署《黄埔条约》,于勒·埃及尔摄。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张新闻纪实照片。
摄影术在法国正式宣告诞生后,立即随着旅行者的足迹向海外传播。
1842年,距摄影术诞生仅3年时间,时值第一次鸦片战争末期,英军中的一名少校和一名医生可能开始了中华大地上最早的摄影活动。
而1844年法国人于勒·埃及尔,则为我们留下了目前所知中华大地上最早的影像,这些影像幸运地保存至今。
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接触影像、认识影像和接受影像的过程。
尽管这种逼真、客观的影像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过迷信思想的阻碍,或被视作洋人的玩意而被抗拒,但经过一些有识之士和早期摄影师的努力推动,人们逐渐接受了这种先进的机械造像方式。
19世纪的中国摄影影像至今已逾100多年,这一时期的影像保存下来的数量十分有限,当时摄制的影像大多已经散佚,即使有不少幸存下来的散落民间的影像,也难以考证准确的拍摄时间和摄制的作者。
商人肖像,约1870年,赖阿芳/摄。
幸运的是,有一部分影像被保存在国外的图书馆、博物馆等收藏机构和私人藏家手中,有不少都有拍摄者和拍摄时间,而且有一部分作品还配有照片文字说明。
而国内的早期影像反而经过历次战乱和'文革'的浩劫,留存下来的数量更少,不过尚有不少早期影楼肖像,照片的下方或背面标有照相馆的标识。
19世纪的中国影像大多为商业作品,'经营为先'是多数影像作者一以贯终的摄影理念,顾客的消费需求最终决定了影像的内容、题材和风格。
从现存19世纪的中国影像来看,这一时期影像主要包括:肖像类、风景类和新闻纪实类。
也可以进行进一步细分,肖像类包括:家庭肖像、晚清官员、宫廷摄影和伶人娼妓等;风景类包括:自然风光、建筑景观和城市风貌等;新闻纪实类包括:百姓工作和生活、战争和起义、外交活动和新闻事件等。
看了那么多晚清老照片 唯有这几张最让人感慨万千
![看了那么多晚清老照片 唯有这几张最让人感慨万千](https://img.taocdn.com/s3/m/fa8a41bfdd88d0d233d46a89.png)
看了那么多晚清老照片 唯有这几张最让人感慨万千
我们看过很多晚清时候的老照片,大多时候那些照片都表现出一种悲惨的社会状况和木讷无神的中国人形象。
但下面这组照片不大一样,他没有向我们呈现出晚清社会的悲惨一面,只是用一个西方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一个神秘国度的人和事。
所以这些照片是西方人拍摄的。
晚清黄包车夫,看到镜头露出微笑。
晚清补鞋匠,这表情就是我们见过大多数晚清老照片上人们的那种神态。
晚清路边摊
这应该叫鸡公车吧,也叫独轮车。
晚清时期的道士
这是在披麻戴孝吧?
晚清巡逻警
等待接活的苦力们
北京一个小胡同
晚清一家卖秤的店铺
工厂里的工头正在呵斥扛大包的苦力
烟铺前的叫花子
一个小的漕运码头
耕地的老农
看西洋镜,里面有一些洋画片,一拉换一张。
晚清农村风貌
走街串巷的剃头匠
等待接活的苦力
路边书摊
卖草鞋的小商贩本文作者:大嘴侃历史。
清末四川(珍贵历史影像纪实)
![清末四川(珍贵历史影像纪实)](https://img.taocdn.com/s3/m/cf54071ca76e58fafab003ab.png)
清末四川风貌美国摄影师路得·那爱德1900年时在中国期间拍摄的大量写实照片,记录在各地工作、生活的社会情况以及他所到之处的风物景象,如天府农事、汶川集镇、高等学堂、茶马古道、长江三峡及沪宁旧地等。
以下是那爱德行走四川拍摄的照片。
门前童趣(成都城,1912年秋)清末民初,成都少年儿童盛行打铜钱的游戏,以抛钱看字背或两钱相箍撞等规则定胜负。
此四少年衣衫鞋帽较规整,质料也不低劣,似为富绰家庭中的孩童,其中一人脑后仍拖长辫,稍大的少年无冠而蓄新式短发。
他们的背后是当年成都的民房,前壁全是木板。
1910年7月7日,在美国西雅图登船启程,于8月2日到达中国上海,沿长江逆流而上,经汉口、重庆到达成都,任教四川高等学堂,教授数学、化学、地质和矿物学;1911年2月,被聘为四川高等学堂地矿部负责人。
利用假期对四川北部和西部进行地质勘探,亲自拍摄了许多令校方赞叹的矿石标本和地质地貌照片。
在孤儿院玩耍的孩子(成都市区,1910年冬)清代中叶,成都已出现慈善组织,其中以慈惠堂最为著名。
慈善团体多为官办,设有女婴教养所、幼稚园、育婴堂和孤穷子弟教养所等。
图中即是收养孤穷儿童的一家慈善单位。
在冬日的院子中,一位缠足中年妇女在桌前缝补,面前和身旁有儿童十五人,大多穿着整洁,面容健康,可能是失去父母无家可归的孤苦幼儿。
院中的房屋、围墙具有成都建筑的风格,其方位可能在城内东北一隅的街区,清末民初,这一带是慈善机构的集中地区。
军官与夫人坐式合影(1910年冬)门前老妇(汶川、理县一带,1910年冬)一位老妇坐在自家门口,正全神贯注地用双手在箕内整理着什么,可能是在摘豆芽。
妇人头戴青巾,身穿短袍,伸出一双缠足小脚平放地上。
这是四川西北羌汉杂居地区的农村景象。
青龙场小乞丐(1911年冬)小小年纪,不知做乞丐有多少年了。
从身旁的布满补丁的衣服来看,相信他一定吃了不少苦。
这是一张提供重要信息的照片。
仔细观察小乞丐身后墙上贴的残缺布告内容,上有“青龙上保保正(保长)陈光烈保副(副保长)李坤宜”等文字,证明拍摄这张照片的地点是成都北郊的青龙场老集市场。
图集:清末老照片之四 军备.战争.革命篇7
![图集:清末老照片之四 军备.战争.革命篇7](https://img.taocdn.com/s3/m/bd8a53ecf90f76c661371a7b.png)
图集:清末老照片之四——军备.战争.革命篇7图集:清末老照片之四——军备.战争.革命篇7按:历史是教科书,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
本人平时喜欢浏览和收藏一些老照片,在此,将清末(主要是1911年以前)的部分不系统的、零碎的老照片进行梳理,编辑整理出清末老照片系列图集:之一,疆土.古迹.地图3篇、之二,民俗.民风.民生10篇、之三,皇室.国戚.权贵8篇、之四,军备.战争.革命14篇、之五,文教.医疗.传教1篇、之六,工业.交通.通信2篇、之七,刑具.刑罚.酷刑2篇,共40篇2000多幅图片。
有心者请鉴赏并勘正。
请点击逐一浏览:〔1.1〕〔1.2〕〔1.3〕〔2.1〕〔2.2〕〔2.3〕〔2.4〕〔2.5〕〔2.6〕〔2.7〕〔2.8〕〔2.9〕〔2.10〕〔3.1〕〔3.2〕〔3.3〕〔3.4〕〔3.5〕〔3.6〕〔3.7〕〔3.8〕〔4.1〕〔4.2〕〔4.3〕〔4.4〕〔4.5〕〔4.6〕〔4.7〕〔4.8〕〔4.9〕〔4.10〕〔4.11〕〔4.12〕〔4.13〕〔4.14〕〔5.0〕〔6.1〕〔6.2〕〔7.1〕〔7.2〕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照片1900年5月31日,北京东交民巷外国使馆要求加强保护。
英、俄、法、美、义、日六国从天津派水兵及陆战队349人登岸,乘火车于当晚抵北京。
6月3日,德、奥派兵83人抵京。
6月10日,北京使馆对外通讯断绝。
各国驻天津领事及海军将领召开会议后,决定组成联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于次日乘火车前往北京。
北京东交民巷各使馆筑起防御工事,由英国全权公使窦纳乐(Claude MaxwellMacDonald)负责指挥抵抗。
使馆区内被围者约三千人,当中二千人为寻求保护之华人,外国男性400人,女姓147人,儿童76人。
保护使馆的包括409名外国士水兵及陆战队员,配备三支机关枪及四门小火炮。
使馆内有足够水井及粮食。
图集:清末老照片之一——疆土.古迹.地图篇1
![图集:清末老照片之一——疆土.古迹.地图篇1](https://img.taocdn.com/s3/m/6ed439cd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f.png)
学习辅助网 图集:清末老照片之一——疆土.古迹.地图篇12009年11月29日11:19 来源:照片中国按:历史是教科书,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
本人平时喜欢浏览和收藏一些老照片,在此,将清末(主要是1911年以前)的部分不系统的、零碎的老照片进行梳理,编辑整理出清末老照片系列图集:之一,疆土.古迹.地图3篇、之二,民俗.民风.民生10篇、之三,皇室.国戚.权贵8篇、之四,军备.战争.革命14篇、之五,文教.医疗.传教1篇、之六,工业.交通.通信2篇、之七,刑具.刑罚.酷刑2篇,共40篇2000多幅图片。
有心者请鉴赏并勘正。
请点击逐一浏览:〔1.1〕〔1.2〕〔1.3〕〔2.1〕〔2.2〕〔2.3〕〔2.4〕〔2.5〕〔2.6〕〔2.7〕〔2.8〕〔2.9〕〔2.10〕〔3.1〕〔3.2〕〔3.3〕〔3.4〕〔3.5〕〔3.6〕〔3.7〕〔3.8〕〔4.1〕〔4.2〕〔4.3〕〔4.4〕〔4.5〕〔4.6〕〔4.7〕〔4.8〕〔4.9〕〔4.10〕〔4.11〕〔4.12〕〔4.13〕〔4.14〕〔5.0〕〔6.1〕〔6.2〕〔7.1〕〔7.2〕1860年北京水城门城墙与水门城墙外的砖塔水上茶馆水上行人桥北京八里桥厚重的北京城墙天坛颐和园长城长城1898北京故宫全景1898北京故宫全景前门全景,拍摄于1920年左右,手工上色。
北京天安门北京午门清代被八国联军毁坏的前门楼颐和园玉带桥清漪园万寿山.蛋白照片,拍摄于1867到1869年左右,拍摄者可能是我国第一部摄影术专著《脱影奇观》的译者德贞.照片上佛香阁已经荡然无存了,约翰.汤姆迅拍摄的万寿山照片前面只剩当中的这棵树了,并且稍微大一些了,其余的树都不见了,从而可以判断这张照片拍摄日期早于汤姆迅拍摄的1871年.这是目前国内外能够见到的清漪园万寿山最早的照片.弥足珍贵。
清代雍和宫牌楼1879 圆明园1879 圆明园故宫老照片照片日期为(1900-1903年)紫禁城宫内杂草丛生,照片日期应该是1901年皇帝太后回銮之前拍摄的。
[老照片]这些清末照片,咱们都没见过!
![[老照片]这些清末照片,咱们都没见过!](https://img.taocdn.com/s3/m/c6b4bd1fbed5b9f3f90f1cc8.png)
[老照片]这些清末照片,咱们都没见过!2016年5月2日罕见老照片总第336期老照片是历史永恒的凝固19世纪,英国人画的关于大清城市印象的铜版画。
摄影传到中国,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的清末时代。
从此,中国历史有了影像记录,而不是仅仅只有文字。
本辑从几万张清末照片中精选你极难见到具有代表性的人文、历史照片,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领略那个新旧交替时代的风采。
1868年,原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组建了清政府第一个外交使团出使美国,于7 月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平等条约《中美续增条约》。
照片中者为蒲安臣,两侧为随行参赞。
这是纪录中国外交史发端极为珍贵的影像资料。
南京,报恩寺塔附近的军械库,这是在中国的第一个现代武库。
约翰·汤姆森/摄,照片大约拍于1868-1872年之间。
1869年10月31日,在香港港口的船舶。
约翰·汤姆森/摄。
1870年,农民耕地,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农民用的农具犁与耙。
1870年,一位姓张的巨人。
1871年,厦门,被绞掉拇指的窃贼(照相馆内拍摄)。
汤姆逊/摄。
这个厦门的窃贼被抓后,拇指被吊了起来直至烂掉。
他没钱用来贿赂衙门里的人,所以不得不付出拇指的代价。
1875年,澳门大三巴坊。
1875年,兰州,身着官服,项挂朝珠的陕甘总督左宗棠。
1879年,西藏公主。
1880年,携带由英国提供的枪支及弹药雇佣兵炮兵。
1880年,南京汇文书院。
1880年,上海法租界公董局大楼。
1881年,开平矿务局修建的中国第一条准轨铁路——唐胥铁路。
通车后,清直隶总督李鸿章(车上左起第4位)率幕僚乘车视察。
中国南方,粮食加工。
照片大约拍于1888-1906年之间。
1889年,法国,巴黎世博会中国馆。
照片中间你可以隐约看见巴黎埃菲尔铁塔。
1890年,清末东北的俄人与汉人。
1891年,北京,满清官员与洋人合影。
看清楚了,坐中间的是洋人,这好像不符合天朝上国的道统与官统。
1895年,北京城墙。
威廉·杰克逊/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清真实历史老照片:图为晚清一户贵族家庭的满族妇女正在用餐,照片中几个正在用餐的满族妇女吃的很欢喜,旁边站着两个一老一小的女仆人则是面无表情。
晚清真实历史老照片:图为晚清两个裹小脚的女子。
晚清真实历史老照片:图为裹小脚的女孩,清朝时期已经消取了裹小脚,但是汉族的女人还在延续着裹脚的封建恶俗,仍然继续摧残着女性的身体。
晚清真实历史老照片:图为1874年的内蒙古,两个穿着节日礼服的察哈尔妇女。
晚清真实历史老照片:晚清妇女恐怖的畸形小脚,古代女子以“三寸金莲”做为审美标准,真的是太奇葩了。
晚清真实历史老照片:图为晚清福建盲人学校的女教师和女舍监的合照。
晚清真实历史老照片:图为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在街上强搂良家妇女,让人愤怒。
晚清真实历史老照片:图为慈禧和妃嫔们的合影。
图中左边的是光绪帝的妃子瑾妃、右边是
光绪帝的皇后隆裕,站在慈禧后面的是慈禧的御前女官裕德龄和裕容龄两姐妹、以及她们的
母亲。
晚清真实历史老照片:图为端康皇贵太妃和她的族人的合影。
晚清真实历史老照片:坐在椅子上的这个满族妇人是清朝末代皇帝傅仪的生母苏完瓜尔佳·幼兰,慈禧的养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