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麻醉神经损伤.ppt

合集下载

《椎管麻醉护理》PPT课件

《椎管麻醉护理》PPT课件

注射部位选择
掌握正确的穿刺角度和深度,确保药物准确注入椎管内。
注射技巧
根据手术和病人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剂量。
药物选择
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呼吸等生理参数,确保麻醉过程中的稳定。
生理参数监测
通过观察患者的运动、感觉等神经功能,及时发现可能的并发症。
神经功能监测
通过脑电图、肌电图等手段监测麻醉深度,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护理效果总结
通过专业的椎管麻醉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围术期的并发症,提升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手术效果。
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未来椎管麻醉护理可能引入更多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提高麻醉过程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技术创新
针对不同患者的特点和需求,未来椎管麻醉护理可能更加注重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术前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药物过敏史、脊柱情况等。
03
并发症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椎管麻醉相关并发症,如低血压、呼吸抑制等,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01
疼痛管理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计划,如使用镇痛药物、调整患者体位等。
02
感染预防
采取有效的感染预防措施,如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敷料等,以降低感染风险。
根据手术要求,协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确保穿刺顺利。
体位护理
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循环、神经等方面,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生命体征监测
注意保持手术室温度适宜,防止患者因低温导致寒战、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术中保暖

椎管内麻醉课件ppt课件

椎管内麻醉课件ppt课件
交感神经-冷觉-温觉(消失)-温度识别觉-钝痛觉- 锐痛觉-触觉消失-运动神经(肌松)-压力(减弱)- 本体感觉消失
13
体表解剖标志及脊神经支配
体表部位
甲状软骨 胸骨柄上缘 两乳头两线 剑突下 肋弓下缘 平脐 耻骨联合
脊N支配
C2 T2 T4 T6 T8 T10 T12
14
15
16
(四)椎管内麻醉对生理的影响 对呼吸的影响 对循环的影响 对其他系统的影响
9
• 脊髓与脊神经
脊髓节段与棘突尖的对应关系
脊髓节段
C7 T6 L1 L3 S1
棘突尖
C6 T4 T10 T11 T12
10
二、椎管内麻醉的机制及生理
(一)脑脊液
容量:120-150ml,蛛网膜下腔25-30ml。 pH 7.35,比重:1.003-1.009 压力:侧卧位 7-17 cmH2O,坐位 20-30cmH2O
1、单次法、 2、连续法:
41
分类
1、高位硬膜外阻滞:C5~T6→甲状腺、上肢或胸壁手术 2、中位硬膜外阻滞:T6~12→腹部手术 3、低位硬膜外阻滞:腰部各间隙→下肢及盆腔手术 4、骶管阻滞:骶裂孔穿刺→阻滞骶N→肛门、会阴部
42
(一)硬膜外间隙穿刺术
1、体位 :侧卧位、坐位 2、穿刺点的选择:根据手术部位
维持 时间 (min)
普鲁 100~150 50~100 重 150mg晶粉
卡因
+ 5%G 2.75ml
+ 0.1%肾0.25ml
5~6 1~5 45~90

5~10
卡因
4~6 重 1%丁卡因1ml + 10%G1ml + 3%麻黄1ml

椎管内麻醉44页PPT

椎管内麻醉44页PPT

蛛网膜下隙 与脑蛛网膜相通
止于S2水平 软膜与蛛网膜之间
脑脊液
硬膜外间隙 起于枕骨大孔与颅脑不通
止于骶裂孔 硬脊膜与椎管内壁之间 脂肪,结缔组织,血管,
淋巴管 10
2、椎管内解剖和生理
骶管: 是由5块骶椎骨融合而成。腰段硬膜外间隙
的延续,在此腔注入局麻药产生的麻醉称骶管阻 滞。属硬膜外间隙麻醉。 骶裂孔是其重要的解剖标志。
阻滞范围过广
手术牵拉
(2)处理:
分析原因
扩容、麻黄碱或去氧肾上 腺素、阿托品。
术中并2发6 症3
呼吸抑制respiratory depression
❖对呼吸的影响主要在于储备功能 当感觉平面在T8以下时,基本不受影响 麻醉平面愈高(T4),则影响愈大。
❖处理
吸氧,辅助呼吸,气管插管和人工呼吸。
术中并2发7 症4
(anesthesia complications)
术中并发症: 麻醉失败
术后并发症 头痛 尿潴留(S2-4)
血压下降 呼吸抑制
颅神经麻痹 粘连性蛛网膜炎 马尾神经综合症
恶心呕吐
假性脑膜炎
25
血压下降 hypotension
(1)原因
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麻醉平面和阻滞范围有密切关系。
交感神经被阻滞 血容量不足
29
• 尿潴留:S2-4被阻滞,膀胱张力丧失。 术后留置尿管。
4、椎管内麻醉并发症
(硬膜外间隙阻滞)(anesthesia complications)
术中并发症
全脊椎麻醉 局麻药的毒性反应 血压下降 呼吸抑制 恶心呕吐
术后并发症
神经损伤 硬膜外血肿 硬膜外脓肿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31
全脊椎麻醉

《椎管麻醉护理》ppt课件

《椎管麻醉护理》ppt课件

椎管麻醉技术的 分类和操作方法
椎管麻醉分为硬膜外麻醉和 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两种, 每种都有其独特的操作方法 和适应症。通过对不同麻醉 方法的比较,可以更好地理 解其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椎管麻醉在手术 中的应用和效果
椎管麻醉在各种手术中均有 广泛应用,如腹部、胸部、 妇科和泌尿外科等。研究显 示,椎管麻醉具有较好的麻 醉效果,能够有效地减轻患 者的疼痛和应激反应。
熟悉椎管麻醉的术前 评估、术中管理和术 后护理流程。
培训方式与方法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案例分析和模拟操作。 通过多媒体教学、PPT演示、图片展示等多种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组织学员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加强互动和参与。
教育与培训的效果评估
对学员进行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 考核,评估其掌握程度和实际操
椎管麻醉的安全 性和并发症
虽然椎管麻醉具有许多优点 ,但也有一些并发症的风险 ,如低血压、头痛、神经损 伤等。因此,在应用椎管麻 醉时,需要严格掌握操作技 巧和适应症,以确保患者的 安全。
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椎管麻醉技术的 改进和创新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椎管麻醉 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未来,椎 管麻醉将更加注重患者的舒适度和安 全性,如采用更细的穿刺针和更精确 的定位技术。
疼痛的目的。
椎管麻醉护理的重要性
椎管麻醉护理在手术中具有重 要作用,能够确保麻醉效果和 患者安全。
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 少患者的不适感和疼痛感,降 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 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椎管麻醉护理还能够及时发现 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低 血压、呼吸抑制等,保障患者 的生命安全。
02
术后护理要点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并发症发 生

《椎管内麻醉》PPT课件_OK

《椎管内麻醉》PPT课件_OK
7
蛛网膜下腔阻滞
• 麻醉平面的调节
1. 穿刺间隙 2. 病人体位 3. 注药速度
8
蛛网膜下腔阻滞
• 并发症
1. 术中:血压下降、呼吸抑制、恶心呕吐 2. 术后:头痛、尿潴留、颅神经麻痹、粘连性蛛网膜
炎、马尾丛综合征、化脓性脑脊膜炎
9
蛛网膜下腔阻滞
• 适应证:适用于2~3小时以内的下腹部、盆腔、
4
蛛网膜下腔阻滞
• 分类
1. 局麻药比重:重比重、等比重、轻比重 2. 麻醉平面:高平面、低平面 3. 给药方式:单次法、连续法
5
• 腰椎穿刺术
蛛网膜下腔阻滞
6
蛛网膜下腔阻滞
• 常用局麻药
1. 普鲁卡因:成人一次用量为100~150mg,最多不超过 180mg。
2. 丁卡因:成人一次用量为10mg,最多不超过15mg。
1. 局麻药中毒 2. 全脊椎麻醉 3. 尿潴留
骶管阻滞
19
骶管阻滞
• 适应证:直肠、肛门和会阴手术 • 禁忌证:穿刺点感染和骶管畸形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椎管内麻醉
• 硬膜外阻滞 • 蛛网膜下腔阻滞(简称腰麻)
1
椎管内麻醉解剖
•脊柱和椎管 •韧带 •脊髓、脊膜与腔隙 •根硬膜、根部蛛网膜和根软膜 •骶管 •脊神经
2
椎管内麻醉生理
• 脑脊液 • 药物作用部位 • 阻滞作用和麻醉平面 • 椎管内麻醉对机体的影响
3
椎管内麻醉方法
1. 蛛网膜下腔阻滞 2. 硬膜外阻滞 3.骶管阻滞

椎管内麻醉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椎管内麻醉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椎管内麻醉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椎管内麻醉定义
椎管内麻醉是将局麻药注入椎管内的不同腔隙从而使脊神经所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和硬膜外阻滞麻醉两种,后者包括骶管阻滞。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定义
指椎管内注射麻醉药物及相关药物所引起的生理反应、毒性作用以及技术操作给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
1
2
3
7
6
5
4
8
3
穿刺与置管关并发症
椎管内血肿
*
椎管内麻醉常见并发症处理
1、严重低血压 麻醉后低血压的定义为:低于术前基础值30%或收缩压绝对值低于90mmHg。 国内外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椎管内麻醉前注入一定量晶体液或胶体液可减少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因此椎管内麻醉时必须补充足够的液体应视为常规。 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的病人实施椎管内麻醉时发生血压下降,如果病人心率不低于60次/分,提升血压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或苯肾上腺素为主,尽量避免使用麻黄素与多巴胺。
*
美国局麻学会2003年抗凝病人实施椎管内麻醉操作指南:
血小板低于5万/mm3的病人不可实施椎管内麻醉; 应用低分子肝素的病人,停药后24小时后方可进行椎管内麻醉; 椎管内置管同时应用低分子肝素的病人,应停用低分子肝素后24小时后方可拔除导管。 椎管内导管拔除至少1小时后可使用肝素治疗; 椎管内麻醉(硬膜外置管)后至少1小时后方可应用肝素; 应用华法令的病人应在停药后5-7天,应用华法令拮抗剂24小后,应用氯比格雷病人应停药8天以上方可实施椎管内麻醉。 凝血功能检查指标:INR(国际标准化比率)<1.4,PT(部份凝血酶原时间)>50%时可实施椎管内麻醉。 口服阿斯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不视为禁忌,可实施椎管内麻醉。 上述病人术后应严密观察病人下肢运动情况,如果怀疑有硬膜外血肿的可能,应尽早进行CT或核磁共振等影象检查,一旦证明有硬膜外血肿,应尽早进行外科干预,防止发生严重不良预后。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ppt课件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ppt课件

总结词
神经损伤是椎管内麻醉的严重并发症,可能导致长期残疾。
详细描述
神经损伤的原因可能包括直接创伤、缺血或压迫。症状取决于受损的神经,可能 包括感觉异常、运动障碍或反射异常。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 。
呼吸抑制
总结词
呼吸抑制是椎管内麻醉的常见并发症,可能导致缺氧和二氧 化碳潴留。
详细描述
术前评估与准备
评估患者全身状况
术前准备
对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基础疾 病等进行全面评估,预测麻醉风险。
确保患者术前禁食、禁饮,准备好麻 醉药品和器械,并告知患者麻醉注意 事项。
了解椎管内解剖结构
了解患者的椎管内解剖结构,包括脊 柱弯曲度、椎间隙宽度等,以选择合 适的麻醉部位。
麻醉操作规范
01
02
病例3
患者因剖宫产手术接受椎管内麻醉 ,术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诊断为硬膜外血肿。
并发症防治经验分享
预防性措施
术前评估患者情况,了解有无椎 管内麻醉禁忌症,选择合适的麻
醉方法和药物。
术中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 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术后护理
定期随访患者,观察有无并发症 发生,及时处理。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椎管内麻醉常见并发症 防治
头痛
总结词
头痛是椎管内麻醉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在麻醉后24-48小时内出现。
详细描述
头痛的原因可能与脑脊液流失、化学刺激或感染有关。头痛通常表现为额部或 枕部的钝痛,有时可伴有颈部疼痛。治疗措施包括补液、休息和镇痛药物。
神经损伤
下腹部及盆腔手术
如剖腹产、妇科手术等。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幻灯片PPT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幻灯片PPT

用,加肾上腺素可加重鞘内
应用局麻药引起的神经损伤
预防
‹ 局麻药的神经毒性目前尚无有效治疗 方法,预防尤为重要: 1‹ .连续腰麻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的深 度‹ 不宜>4cm,以免置管向尾过深 2.采用能满足手术要求的最小局麻药 剂‹ 量,严格执行局麻药最高限量 ‹( 1.25-8%)不得>8% 3.选用最低有效局麻药浓度 4.注入蛛网膜下腔葡萄糖的终浓度
穿刺、置管、拔管后1小时可应用 2与)皮抗下凝肝、素溶栓联合增加风险
险2)单次腰麻平安 3)预防量12小时后、
< 外 >1穿1)00刺000000单 单位 位//天 天无 ,禁 同忌 静(脉衰肝弱素者,除4治)术疗前量22小4小时时那后么可防止
应用5天以上者必须行血小板测 椎管内阻滞
定,正常前方能应用椎管内阻滞 5)穿刺24小时后,
治疗
1.早期大剂量激素、脱水、利尿、营 养神经 .2后期高压氧治疗、理疗、针灸、功 能3 锻炼 .局麻药神经毒性引起马尾综合征
者,肠道尤其是膀胱功能失常较为明 显,需支持疗法以免继发感染等其他 并发症
什么是短暂性神经综合征 T( ransient neurologic syndrom TNS) ?
理缓自解 行缓解
药物 有作用,中度到重度等待自行缓解者用咖
啡治因疗
250mg静脉,或300mg口服,需反复给药口服醋氮酰 胺250mg,每天3次,连续3天
硬膜 1.最有效,适用于严重病症不缓解者。有效
率外>腔
90%,无效可重复1次。2.方法:在硬膜穿破的节 段或下一个节段注入无菌自体血10-20ml。3.一般
治疗
‹ 血管性损伤目前无有效治疗方法 ‹损神伤经应影立像即学请检神查经提外示科有会神诊经占位性 在‹迫病 可症以发使生神经8小功时能内得外到科最解大除可神能经的压恢 复

椎管内麻醉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椎管内麻醉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不能完全消除牵拉反射 硬膜外腔内注入过多气体、液
手术对肌松要求高
体,
不能耐受此方法
3. 管理不佳
患者不能合作
局麻药选择、使用不当
有药物过敏 高敏反应者 给药方式不当
辅助用药不当
精品课件
腰-硬联合阻滞的特点
1. 神经阻滞充分,作用时间不受限制 2. 局麻药用量小,中毒反应发生率低 3. 头痛发生率低,可行硬膜外镇痛 4. “不接触”技术可避免无菌性蛛网膜炎等
治疗方法:低颅压性头痛,绝对卧床,静脉补液 ,早期进食和饮水。必要时给予激素、镇静、镇 痛药辅以针炙、中药治疗等。
精品课件
硬膜穿破后头痛的治疗
精品课件
4、神经损伤
主要原因还是与直接穿刺置管损伤,药物 毒性损伤,硬膜外血肿和脊髓神经缺血有 关。
主要表现为单侧肢体的感觉和运动障碍, 出现的症状包括:单侧下肢麻木,单侧的 小腿,足部,臀部或腰背部一处或多处出 现麻木、疼痛,感觉异常,下肢无力,行 走困难,关节运动受限和排尿排便障碍等 。其中以麻木、疼痛和感觉异常的脊神经 后根损伤症状为多。
精品课件
Vandam和Dripps对8460例接受腰麻的病人的头痛 持续时间进行随访,有72%的病人头痛在7天内缓 解。PDPHA的其他伴随症状还有恶心、呕吐、视觉 障碍、听觉改变、骨骼肌症状(颈部强直、肩痛 )等。Vandam和Dripps认为视觉障碍的主要原因 是外展神经麻痹,Lybecker观察到PDPHA患者中视 觉障碍的发生率为14%,原因是眼球的运动神经( 第III、IV和VI对颅神经)出现暂时性麻痹而引起 眼肌功能障碍。听力损害主要是低频范围,可能 因为脑脊液流失使压力下降,这种压力改变传导 至内耳使内耳的淋巴液失平衡引起。
精品课件

椎管内麻醉教学课件PPT模板图文

椎管内麻醉教学课件PPT模板图文
椎管内麻醉教学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 椎管内麻醉简介 • 椎管内麻醉的解剖学基础 • 椎管内麻醉的方法与技术 • 椎管内麻醉的并发症与处理 • 椎管内麻醉的临床应用与案例分
析 • 椎管内麻醉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目录
01
椎管内麻醉简介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椎管内麻醉是将麻醉药物注入椎 管内的某一腔隙,使脊神经根受 到阻滞,使其支配区域产生麻醉 作用的方法。
麻醉前用药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 择适当的麻醉前用药,如 镇静药、镇痛药等,以减 轻患者的焦虑和疼痛。
麻醉方法
硬膜外麻醉
将麻醉药注入硬膜外腔,通过阻 断神经根的传导达到麻醉效果。
腰麻
将麻醉药注入蛛网膜下腔,通过 阻断神经根的传导达到麻醉效果

骶麻
将麻醉药注入骶管腔,通过阻断 骶神经的传导达到麻醉效果。
感谢观看
THANKS
循环波动
由于麻醉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 抑制作用,导致血压下降或心 律失常。
头痛
由于脑脊液漏出或注入空气等 原因,导致颅内压降低,引发 头痛。
感染
椎管内麻醉操作过程中无菌操 作不严格,导致椎管内感染。
尿潴留
由于麻醉药物对膀胱括约肌的 抑制作用,导致尿液无法排出 。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01
02
03
04
05
脊柱的曲度
脊柱的韧带
脊柱周围有多个韧带,如前纵韧带、 后纵韧带、黄韧带等,对维持脊柱的 稳定性和防止脊柱过度活动具有重要 作用。
脊柱在正常情况下有一定的生理曲度 ,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平衡和缓冲外力 对身体的冲击。
椎管内结构
01
02
03

分娩与神经损伤PPT医学课件

分娩与神经损伤PPT医学课件
分娩与神经损伤
Postpartum Lumbosacral Spine and Lower Extremity Nerve Injuries
引子…
近年来关于产后的神经并发症的讨论相当多, 给人第一印象 是与麻醉相关的“麻醉并发症”。事 实上,与产科相关的神经并发症并不少见,国内相 关的文献报道可谓凤毛麟角,而国外从十九世纪末 开始就有学者在不同时期就产科相关的神经并发症 问题进行关注及详尽的报道。
足下垂
腰骶干损伤、坐骨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 伤均可造成足下垂。 患足呈下垂、内翻状,不能主动背屈、外 翻,小腿外侧和足背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
足下垂的病因

腰骶干神经损伤 胎儿巨大、胎儿先露异常、产钳助产、产妇骨盆 形态异常都是造成腰骶干神经损伤的直接因素。
*坐骨神经损伤
发病机制不清,有学者认为与截石位使神经过度 牵拉以及截石位的妇产科手术操作有关。
股神经损伤常见病因
*许多学者认为分娩时产妇截石位过度屈曲、 外展使股神经于腹股沟韧带内受挤压至缺血 损伤; *过度的外旋、外展使股神经髂腰段过度伸展、 拉伸,有尸检研究显示股神经髂腰段血供较 股神经其他部分供血少 ,因此股神经过度拉 伸时在髂腰段易受髂腰肌筋膜挤压。 *此外,手术损伤、自动拉钩的牵引也是股神 经常见的损伤原因。
分娩与神经损伤
近年国外产后神经损伤发病率
0.研究 历时一年 6057名产妇 “Do you have any leg numbness or weakness?”
Results
Lab 0.98% No lab 0.22% P=0.125(Fisher exact test)

腓总神经损伤
闭孔神经损伤
闭孔神经损伤
*临床表现:闭孔神经损伤时患侧大腿不能内 收、内旋、屈曲,并出现股内侧皮肤感觉障 碍。 *闭孔神经损伤原因:

麻醉学.第七章.第五节 椎管内麻醉ppt课件

麻醉学.第七章.第五节  椎管内麻醉ppt课件

-
27
(一)分类
1.给药方式: 单次法(常用) 连续法(少用或不用)
2.麻醉平面: 低平面(常用) 中平面(少用) 高平面(不用)
3.局麻药的比重: 重比重(常用) 等比重(较常用) 轻比重(较常用)
-
28
(二)腰椎穿刺术
• 侧卧位
1.体位
坐位
-
29
腰椎穿刺术时侧卧位示意图
-
30
2.定位:
两髂脊最高点连线与脊柱中线交汇点既L4脊突或 L3-4间隙,成人一般选L3-4
穿刺间隙(插管方向) C 5~6或L 6~7(向头) C 7 (向头) L4~5 (向头) T 8~9 (向头) T 9~10(向头) T 10~11(向头) T 11~12(向头) T12L1,L 4~5,双管法 L1 ~2 (向头) L2~3(向头) L3~4(向头) L3~4(向尾)或低管阻滞
重比重常用重比重常用等比重较常用等比重较常用轻比重较常用轻比重较常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二腰椎穿刺术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两髂脊最高点两髂脊最高点连线与脊柱中线交汇点既连线与脊柱中线交汇点既l4l4脊脊突或l3l344间隙间隙成人一般选成人一般选l3l344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3穿刺
2.病人体位:由于重比重药液在脑脊液中向低处 扩散,病人体位对麻醉平面的调节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般调节平面应在注药后5-10分钟内进行。 3.注药速度 :一般注药速度为每1ml/5se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损伤
表现
①病人立即出现剧烈疼痛,可伴有一过性意识丧失,脊髓横 贯性伤害时血压偏低而不稳定(脊髓休克) ②损伤感觉障碍于穿刺点不在一个平面
圆锥损伤
典型的表现
①在穿刺针置入后,患者主诉疼痛。 脑脊液正常流出,局麻 药容易注入,并且神经阻滞正常起效。
②恢复期间,单侧肢体麻木,随之出现L5至S1支配区疼痛或 者感觉异常、足下垂,有些患者出现尿路症状感觉症状可 能持续数月或数年
预后
①神经并发症总康复率为89.8% ②所有短暂神经综合征病人均完全康复(100%)
③而脊神经损伤48%病人完全康复
④马尾综合征25%病人完全康复 ⑤截瘫、前脊髓综合征、硬膜外血肿这三类病人均无等。需外科手术治疗。 血肿形成的必要条件:血管损伤+凝血功能障碍
缺血性损伤
胸1—4和腰1部位的血液供应来自不同分布区域的移行带部 分是危险区。此区血管损伤常导致脊髓缺血改变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①与麻醉药中肾上腺素浓度过高,麻醉中长时间低血压有关也与 手术操作有关
②注意高浓度长效局麻药有血管收缩作用 ③硬膜外腔负压试验使用空气(华西疼痛科,椎间盘镜,使用空 气?)
椎管内阻滞神经损伤
刘鸷 2016-07-07
椎管内阻滞神经损伤原因
一、机械性(穿刺损伤、压迫损伤)
二、化学性(消毒剂污染、药物的添加剂等) 三、缺血性
机械性损伤
①穿刺损伤(包括神经根损伤和脊髓损伤) 一般在穿刺时有异感(触电感或疼痛)。 ②置管损伤 硬膜外导管损伤神经根可能是由于管子太硬或置入过长缠 绕到了神经根。 硬膜外腔的管子可能置入椎间孔或者椎旁间隙。
①药物误加 ②穿破硬膜后处理错误 ③蛛网膜下腔置入硬膜外导管加入局麻药行连续腰麻加药错误。 ④穿破硬膜后蛛网膜下腔置管行连续腰麻不是禁忌,但要注意正确的加 药方式 ⑤消毒剂消毒皮肤没有擦干、消毒剂污染药物 总结:各种可能导致马尾神经粘连、受压的因素,均可导致马尾 综合征的发生
椎管内神经损伤的处理
①及时发现和处理,将病人损失减小到最小是基本原则 ②神经内科、脊柱外科会诊;药物(皮质激素、抗生素、维 生素B1、维生素B12及维生素C促进神经恢复);理疗;功 能锻炼 ③椎管内占位导致神经组织和血供受压诊断和治疗延迟(症 状出现后6~12小时)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④脊髓完全耐受缺血与缺氧的时间是45min若截瘫持续8h以 上虽行手术但难以恢复神经功能
③ MRI显示,在穿刺针置入时疼痛及随后大腿出现症状的那 侧,在穿刺椎体水平,脊髓圆锥内出现空洞或血肿
圆锥损伤原因
• 常用的确定腰椎间隙的标准方法:从双侧髂嵴连线的 Tuffier氏法 • 这种方法可能不准确,特别是在肥胖或者妊娠孕妇
如何降低圆锥损伤的风险
①相对于脊髓,Tuffier氏连线不是恒定的位置 ②脊麻穿刺点不应有意高于L3棘突 ③笔尖式脊麻针开口前至少要有1mm盲端 ④腰穿针进针时必须轻柔、稳妥
⑤如果怀疑针尖进入蛛网膜下腔,应立即停止进针
⑥如果患者不合作,应该放弃操作
短暂神经综合征(TNS)
①多发生在腰麻后12-36h,持续2天到一周 ,多以 臀部为中心放射性向下肢扩散,疼痛多为钝性或 放射痛,疼痛程度中等或剧烈
②不遗留感觉和运动障碍
③脊髓和神经根影像学及电生理均无变化
马尾综合症(CES)
椎管内阻滞神经损伤的类型
一、圆锥损伤
二、脊髓损伤 三、神经根损伤 四、马尾综合征
神经根损伤
表现
①主要为根性疼痛,典型的伴发症状是“ 脑脊液冲击症” (脊髓震荡: 短暂性功能抑制状态。病理无明显器质性改变,显 微镜下仅有少许水肿,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未见破坏现象。临 床表现为受伤后损伤平面以下立即出现迟缓性瘫痪,经过数小 时至两天,脊髓功能即开始恢复,且日后不留任何神经系统的 后遗症。 ) ②病程3天内最疼,然后逐渐减轻,两周内多数缓减或消失 ③由穿刺引起的神经根损伤往往表现为1或2根脊神经根炎的症状, 除非有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不会出现广泛性脊神经受累
①是以脊髓圆锥水平以下神经根受损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 ②以S2-4损伤引起的临床表现为主,如不同程度的会阴部感 觉缺失、大便失禁,尿道括约肌麻痹,严重者大小便失禁 ③当L5-S1受累时可表现为鞍型感觉障碍,进一步发展可能导 致下肢特别是膝以下部位的运动障碍、膝跳反射及足底反 射等也可减弱或消失
发生马尾综合征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